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學會委員

中國地理學會委員

發布時間: 2021-01-22 22:27:46

① 國內知名人文地理學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陸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地理學家、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顧朝林: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與行政區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保繼剛: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旅遊學院院長。

袁書琪: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交約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銷學會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生態學會旅遊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旅遊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教育學會理事暨地理教學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區域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旅遊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交通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吳傳鈞:
地理學家、經濟地理學家、人文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以及地理學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樹。是我國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礎理論建設方面,他提出經濟地理是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的邊緣學科,地理學的中心任務是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等的新論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國地理學家。1911年9月8日生於江蘇江陰,1985年7月8日卒於南京。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獲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先後擔任《地理學報》總編輯和《地理知識》主編。1983年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致力於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理論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譯著有《人地學原理》(與任美鍔合譯)、《地理學思想史》等。著有《白龍江中遊人文地理觀察》、《中國地理區之劃分》等。主編有《人文地理學概說》和《人文地理學論叢》等。

② 中國地理學會的組織機構

中國地理學會擁有全國會員2萬人,學會下設16個專業委員會、7個分會、6個工作委員會,聯內系地方學會容31個(未含台、港、澳),學會理事會設有分會:沙漠、冰川凍土、環境遙感、山地研究、長江流域開發、沿海開放地區研究分會。專業委員會:自然地理、經濟地理、地貌、氣候、水文、化學地理、歷史地理(附古地理組)、地圖和地理信息系統、世界地理、人文地理(附數量地理組)、海洋地理。此外,還有教育工作委員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對應國際地理聯合會委員會和編輯出版工作委員會。這些分會和委員會開展的工作,對地理研究和科學普及起到很大作用。

③ 陸鋒的簡介

現任抄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襲實驗室常務副主任、中國交通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遙感應用協會常務理事、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信息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理事、中國宇航學會衛星應用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理論與方法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新技術應用學術委員會委員、廣西空間信息與測繪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國際對地觀測組織(GEO)User Interface委員會委員、國際空間研究會(COSPAR)中國委員會委員、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學會(ISPRS)近景測量專業委員會移動測量專家組成員,美國計算機學會空間信息委員會(ACM SIGSPATIAL)委員;福州大學雙聘教授。

④ 保繼剛的人物簡介

1980.9~1984.7 中山大學地理系 本科
1984.9~1986.12 北京大學地理系 碩士研究生
1992.9~1995.7 中山大學地理系 博士研究生 1987.5 ~1989.1 雲南省地理研究所 實習研究員,助理研究員
1989.2 ~1991.2 中山大學地理系 講師
1991.3 ~1991.10 中山大學地理系 副教授
1991.11~1994.2 中山大學地理系 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4.3 ~1995.7 中山大學地理系 副教授
1995.8 ~2000.1 中山大學城市與區域研究中心 教授
1995.8 ~1996.2 加拿大不列顛哥侖比亞大學訪問學者
1996.3 ~1996.8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奧巴尼分校訪問學者
1996.9 ~1996.12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訪問學者
2000.2 ~中山大學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 主任
2002.10~2011年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院長
2004~ 中山大學旅遊學院 院長
2008.4 ~ 中山大學校長助理(兼),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管委會主任(兼)
學術兼職
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 會員(2001~)
世界旅遊組織專家委員會委員(2005-)
中國地理學會 副理事長(2004~)
廣東地理學會 理事長(2001~2005)
中國旅遊學術論壇 主席(2001-2003)
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 委員
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 主任委員 (1998~)
東南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兼職教授(2005-)
雲南師范大學、海南大學、西南林學院客座教授(2004-)
青海省人民政府顧問
《Tourism Geographies》顧問編委
《China Tourism Research》中國區域編輯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編委
《人文地理》副主編
《地理研究》 、《經濟地理》、《熱帶地理》 、《規劃師》、《風景園林》、《旅遊科學》編委
《旅遊學刊》特邀學術委員
《南方都市報》旅遊發展顧問 廣州大學兼職教授(2009~2011)
東南大學兼職教授(1998-)
雲南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海南大學客座教授
西南林學院客座教授(2004-)
新疆師范大學兼職教授(2005-)
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客座教授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六屆學科評議組地理學組成員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地球科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地理科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
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學術委員會委員(2005-)
2001年 成為International Academy for the study of Tourism 會員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理事
廣東旅遊發展戰略研究專家組組長
廣東旅遊學會常務理事
桂林旅遊學會顧問(2005-)
無錫市城市規劃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咨詢專家(2005-)
無錫市園林發展咨詢顧問(2005-)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2004-)
廣東省東源縣人民政府經濟發展顧問(2004年1月-2008年1月)
黃山市黟縣人民政府高級顧問(2004-)
泰安市旅遊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2003-2007)
中國旅遊學術論壇主席(2001-2003)
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2002-2005)
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1998-)
全國旅遊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青海省人民政府顧問
山東省旅遊局顧問

⑤ 王衍用的社會兼職

1.世界休閑組織中國分會常務理事2.國家旅遊局旅遊規劃專家庫成員
3.國家發改委培訓中心專家
4.中國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副會長
5.中國城市發展與環境建設專家
6. 中國旅遊文化專家委員會委員
7.中國地質學會理事
8.中國地質學會旅遊地學與地質公園研究分會第五屆委員會委員
9.中國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
10.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旅遊開發專業委員會委員
11.中國生態學會旅遊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
12.中國城市發展與環境建設專家
13.北京市旅遊學會理事
14.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專項資金管理專家庫成員
15.山東省地理學會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16.山東省旅遊專家委員會委員
17.寧夏回族自治區旅遊局高級顧問
18.貴州省旅遊規劃設計中心高級顧問
19.中國旅遊報專家團成員
20.山東省泰安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1.山東省煙台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2.山東省淄博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3. 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4.山東省棗庄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5.山東省泰山區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6. 河南省開封市人民政府文化旅遊產業顧問
27.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政府經濟發展顧問
28.河南省鞏義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29.河南省蘭考縣經濟顧問
30.河南省雞公山文化旅遊綜合開發實驗區顧問
31.四川省巴中市人民政府顧問
32.海南省東方市人民政府顧問
33. 安徽省潛山縣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34.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旅遊顧問
35. 西安曲江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36.寧夏沙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
37. 福建師范大學旅遊學院客座教授
38.河北經貿大學客座教授
39.徐州師范大學客座教授
40.三峽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

⑥ 大漢王朝的興衰作者是誰

是《千秋興亡--中國歷代王朝興衰錄》系列當中的一部,作者是葛劍雄。
葛劍雄,祖籍浙江紹興,1945年出生於浙江湖州,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秦漢史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史學會理事,上海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委員會委員,從事歷史地理、人口史、移民史、文化史研究。著有《西漢人口地理》、《中國人13發展史》、《普天之下:統一分裂與中國政治》、《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簡明中國移民史》(合著)、《中國移民史》(一、二卷)、《往事與近事》、《泱泱漢風》、《未來生存空間。自然空間》、《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葛劍雄自選集》、《行路集》、《走近太陽阿里考察記》、《劍橋札記》、《中國古代的疆域變遷》、《人13與中國的現代化》(合著)等及論文百餘篇。
千秋興亡·中國歷代王朝興衰錄:大漢王朝
今天中國的主體民族漢族得名於漢朝。在中國歷代的大一統王朝中,漢朝歷時最久。本書從漢朝歷史中選取了若乾片斷,如楚漢之爭、西漢初的內外政策、漢與匈奴、漢武帝的晚年、空前的疆域、王莽、商人與商業、漢帝國與世界、東漢的黨錮、漢魏禪讓等,希望能從新的視角提供歷史的啟示。
「千秋興亡中國歷代王朝興衰錄」站在時代的高度,以中國歷史上八個主要朝代(秦朝、漢朝、三國兩晉南北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為宏大背景,從把握相關歷史時期的脈動和發展入手,全面系統地展示了各個朝代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宗教、法制等領域的歷史大事和興亡嬗變,生動描寫了發生在各個歷史時期令英雄扼腕、催凡人掬淚的歷史故事,將歷史上那些成功的經驗、失敗的教訓、治世的良策、禍亂的淵藪總結出來,結晶出可警醒後人、觀照當今的歷史啟示。這些「話題」都是史論結合,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並融入作者的點拔、啟發和機警的論述,絕無生澀之感,與讀者極易形成交流。本書講述了大漢王朝的故事,獲得了第十二屆中國圖書獎,適合大眾讀者閱讀。

⑦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知名校友

文劍平:男,1962年出生,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農學學士、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生態學碩士、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工學博士研究生,高級工程師,中國國籍,擁有澳大利亞永久居留權,現任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同時兼任膜科技、江蘇碧水源董事長和北京碧水源凈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副會長、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第四屆理事會執行理事、北京水務理事會常務理事。
祝光耀:1998年至2002年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成員;2002年至2006年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副局長、黨組副書記、機關黨委書記;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先後兼任和擔任中央紀委派駐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紀檢組長。2002年當選黨的十六大代表,並選為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現任中國生態研究與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法定代表人)
李強民:駐尚比亞共和國特命全權大使。
劉裕春:男,1977年—1981年就讀於中南林學院林學專業,學士學位。現任國家林業局西北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院長,高級工程師。曾先後被國家林業局和中國地理學會聘任為西部生態環境建設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和第七屆沙漠分會副主任委員。被國家林業局授予首屆梁希林業新聞獎。
黃誠:76級校友,郴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柏方敏:原湖南林業學校77級校友,湖南省林業廳副廳長
羅毅:91級校友、湖南人民廣播電台台長
吳義強: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優秀教師、湖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湖南省高校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木材科學與工程專業教學團隊帶頭人、木材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中國林學會生物質材料科學分會理事、中國林學會木材科學分會常務理事、全國林業生物質材料標准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蔡靜峰:93級校友,湖北省林業廳副廳長
劉君:82級校友,桂林市委書記
洪家宜:82級校友,林學專業畢業,國家林業局西北華北東北防護林建設局總工程師
譚中文:70級校友,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兼任廣東省第八屆政協委員、中國林學會及森林生態分會理事和廣東省生態學會、廣東林學會常務理事等職務。
劉惠民:西南林業大學校長
趙東花: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彭長輝:「三元生態系統模型」的創始人、加拿大首席科學家、魁北克大學的生態學博士、終身教授。
胡忠雄:湖南省益陽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市長。
袁新華:第十一屆湖南省政協副主席

⑧ 夏軍的學術任職

國外:2009- 國際水資源協會(IWRA)主席,2003-2007 國際水資源協會(IWRA)副主席, 2003-2007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副主席,聯合國教科內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UNESCO-IHP)第六階段(2002-2007)國際專家委員會(TABs)委員,全球水計劃(GWSP)中國委員會執行副主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文計劃(UNESCO-IHP)中國國家委員會委員。
國內:中國自然資源學會水資源專業委員會主容任,中國科學院水問題聯合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際水文科學協會(IAHS)中國國家委員會副主席,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水問題專業委員會委員,《地球科學與進展》雜志編委,《自然資源學報》雜志編委,《水文》雜志編委,《水電能源科學》雜志編委,《資源科學》雜志編委。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