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襄陽人文地理

襄陽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08:57:58

⑴ 湖地北襄陽的人文地理

襄陽文化積淀抄深厚、內涵豐富、特色鮮明,在中國古城文化中具有獨特性和代表性。主要體現在:一是古城遺址富集、歷史悠久。在市區建成區130多平方公里范圍內就有三座古城遺址,西周鄧城遺址有3000多年歷史,樊城、襄陽城都有2800多年歷史。在一個城市內有三座獨立建城的古城,且歷史都如此悠久,在全國是少有的。
襄陽古城軍事文化印跡深刻、聲名遠播。襄陽城的前身是楚北津戍,是一個大型軍事渡口,自建城就打上了軍事文化的烙印。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曾有172次有名的戰爭發生在襄陽。其中,元宋大戰曠日持久,長達六年,使「鐵打襄陽」之稱名噪海內外。「以天下言之,則重在襄陽」;「兵家必爭之地,天下之腰膂」,描述了襄陽軍事戰略地位的重要。

⑵ 襄樊學院地理科學專業是否為重點學科

襄樊學院旅遊與地理科學系籌建於1988年,1989年正式創辦並對外招生,初期命名為「襄陽師范專科學校地理科」,1993年更名為「襄陽師范專科學校地理學系」,1998年三校合並後更名為「襄樊學院地理學系」,2004年更名為「襄樊學院旅遊與地理科學系」。 歷任負責人為王會麟、潘勇、鄧宏兵、郭榮朝、袁本華、張煦春同志,現任行政負責人為張弢,徐超同志為黨務負責人。襄樊學院旅遊與地理科學系的創辦和發展受國家高考制度改革很大影響。77年恢復高考以後,地理作為一門高考考試科目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經過近十年的發展,到80年代中期,湖北省當時只有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咸寧師專等極少數幾所學校開設有地理專業,畢業生人數有限,相比各學校的巨大需求,包括襄樊及周邊地區各學校,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地理師資變得越來越緊缺。襄樊學院的前身襄陽師專到1988年已開設了包括中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物理、化學、生物等高考科目所涉及的專業,惟獨沒有地理專業,開設地理專業,完善專業結構,培養緊缺師資列入到學校領導的重要議事日程。 1988年黃安民同志從湖北大學分配來校,作為第一位地理專業教師負責籌建地理科。當時,由於地理科尚在籌建之中,黃安民同志人事關系暫在教務處,但有關教師引進、招收學生等工作已成即定計劃,全部工作緊鑼密鼓的都在按計劃進行,1989年又從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分配來校11位專業教師,正式成立地理科並開始招生,學歷為專科層次,黃安民同志任科副主任,首屆招生62人,90年招生88人,分為兩個班,前兩屆學制皆為兩年,1991年改為3年制,當年招生77人,沒有分班教學,學歷層次仍然是專科。進入9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後較長一段時間國民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人們在物質生活之上追求更高的生活質量,旅遊業逐步興盛,當時的地理系抓住時機,於1993年及時開辦了第一屆旅遊專業,招生33人,學制3年,學歷層次專科。襄樊學院的前身之一的原襄樊教育學院,合並前沒有單獨設立地理科或系,只有一個理化生地科,87年前,在其他專業開設地理課程,比如幹部進修班、國貿班等等,87年,受高考制度的影響,襄樊地區地理師資緊缺,當時的襄樊教育學院主要從各中學教師中招收學員,培訓提高中學地理教師,採取函授、自考、電大「三結合」的方式組織教學,也取名「三結合」班,學制三年,合格後頒發專科或本科文憑。除襄樊教育學院外,在原襄陽縣、老河口、隨州(當時屬襄陽地區管轄)、棗陽設有四個教學點,由襄樊教育學院安排教學,基本由襄樊教育學院教師負責上課。此後,原襄樊教育學院再沒有招收過類似地理班,地理教學一直是其他專業開設的一門課程。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制約,盡管地理在國民素質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視的獨特的作用和地位,但是,地理的價值仍受到一些人的懷疑和偏見,1993年,沿襲15年之久的高考地理科目被取消,地理受到前所未有的冷落,他所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報考地理專業的考生急劇減少,到90年代後期,地理系已是名副其實的小系,1999年在校人數只有79人,其中97級地理專業只有17人,旅遊專業10人,處在建系以來的最低谷。所謂物極必反,1999年高考又已經恢復了地理(文綜)的考試,97級學生畢業時,僅有的17位地理專業畢業生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在其他專業學生為工作發愁時提前半年就被搶定一空,找到令人心儀的工作。從此,地理系又慢慢壯大起來。此後地理與旅遊兩個專業的招生雖然經歷各種變遷卻一直延續,沒有間斷,只到襄樊學院合並組建。襄樊學院旅遊與地理科學系是學校三個擁有省級品牌專業的院系之一。現開設有地理科學、旅遊管理兩個本科專業,一個旅遊管理專科專業,其中地理科學專業分為地理教育、城鄉規劃二個發展方向,旅遊管理專業有導游、賓館飯店管理、旅遊資源開發與規劃三個發展方向。所開課程中人文地理學為院級指導性重點學科,同時也是院級優質課程,經濟地理學、地球概論、中國地理、中國旅遊地理、旅遊市場營銷為院級重點課程。旅遊與地理科學有地理科學、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旅遊開發等四個教研室和地理信息系統實驗室、地質地貌實驗室、地質標本陳列室、土壤分析實驗室、天文觀測實驗室、遙感與地圖實驗室、氣象站;形體禮儀訓練室、模擬客房、模擬餐廳、模擬導游訓練室等十一個實驗室。長期以來,旅遊與地理科學系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大力開展教學改革,夯實學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採取措施拓展學生的基本技能,使學生獲得從事教學、科研和應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到2007年擁有學生680人,教職員工37人,其中博士7人(含在讀4人),碩士12人,教授1名,副教授5人,講師7人,每年向社會輸送近二百名優秀畢業生,已擁有一定規模的辦學能力,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進入新的世紀,旅遊與地理科學系的學科專業建設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2006年,中山大學博士張弢畢業回校,同年6月任系主任,他概括提出了「地理上檔次,旅遊上規模」的總體發展思路。2006年11月召開了旅遊與地理科學系發展戰略研討會,會上把這一思路又進一步細化為「穩步發展人文地理,積極發展自然地理,超常規發展地理信息系統,規模化發展旅遊管理」,並提出要積極申報和建設省級品牌專業,抓緊規劃和建設人文地理學碩士點,建設好人文地理學院級重點學科和GIS院級重點實驗室;規模化發展旅遊管理專業,建立系列專業實習基地的工作構想,在廣泛調研和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預備增設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專業,凝練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提高辦學層次,全面規范管理,努力培養大批合格人才,服務社會經濟。2007年6月,地理科學入選省級品牌專業,旅遊與地理科學系成為擁有省級品牌專業的院系之一,為該系的更快更好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1999年三校合並組建以來,旅遊與地理科學系從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入手,充實完善教學計劃,調整課程結構,建立了包括教研室活動制度、領導幹部聽課制度、「三期」教學檢查等一系列行政管理和教師教學工作規范,明確了工作職責和要求,全面落實教學管理各個環節。以教研室建設為基礎,建立了聽課評課制度和教學質量評價機制,逐步形成了「聽、查、看、比、評、幫、帶、該」八字聽課評課作流程,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具體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教學改革,積極推動旅遊管理專業一個理念(旅遊目的地全局發展觀念)、兩個能力(創新能力、管理能力)、三種語言(國際交流「語言」、計算機網路語言、旅遊管理專業語言)、四輪驅動型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變學歷型人才培養模式為職業型人才培養模式,建好課程實習基地,為教學環節和學生就業提供有力保障。2006年3月擴建了原有模擬餐廳、形體與禮儀訓練廳、模擬客房,在原有地質標本陳列室、微機室、繪圖室的基礎上,申報了GIS、天文觀測與演示、氣象觀測與演示等實驗室,填補了一系列空白,既有效地擴大了實驗教學范圍,開拓了新的教學途徑,又能增添了學生學習興趣,為培養地理科學人才夯實了實驗教學基礎。旅遊與地理科學系地理科學和旅遊管理兩個專業在人文社科基地建設中都具有自己獨特的地位和優勢,科學研究上,該系積極參與南水北調源頭區和諧社會的構建、南水北調源頭區生態文化示範區空間優化研究、漢水流域水資源的開發利用和漢水流域可持續發展研究,由系青年教師張忠旺博士主持的「南水北調源中線工程中襄樊地區可持續發展研究」入選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填補了學校科研工作的一項空白。目前,湖北省本科院校中地理科學專業除湖北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外,另只有襄樊學院和咸寧學院兩所,畢業學生就業率高,市場反映好,已輻射到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等發達地區,就業市場廣闊,旅遊管理專業學生以其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操作能力、管理創新能力在越來越廣闊的天地施展自己的才華,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調整後的本專結合的學歷層次結構更加適應社會的需求,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