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的地理圖
㈠ 中國地理位置的分布圖
我自己做的...
㈡ 中國地理圖包含了啥
東西部的趨勢,西部都高原山地.東部都平原.把主要的山脈比如分界嶺等.把主要的盆地和湖泊等等註明.. 如果覺得比較難,畫一個中國地圖把省份簡稱和首都標出來,稍微標記幾條河流山川就可以了啊.
㈢ 中國地理圖
圖1中所示第一階梯是青藏高原、第二級階梯是四川盆地、第三級階梯是長江中下游平原
圖2圖上都有標注
㈣ 地理 中國地圖
地圖比例尺=圖上長度/相應實地水平距離。如1:2000(或1/2000)地形圖,表明圖專上1mm相當於實地2000mm。即2米。所謂大屬比例尺與小比例尺是根據比例尺的分母的數值大小劃分,分母數值大則表示實地距離大,稱作小比例尺,反之為大比例尺。一般對於城市地形圖,1:500~1:2000為大比例尺,1:1萬以上為小比例尺。
㈤ 中國地理地圖
我國地圖,如圖所示
㈥ 想知道: 中國中國地理圖在哪
如果你是初中的學生建議用學校發的地圖就夠了,如果你是高中的學生建議隨便哪本大16開的地圖冊都可以,比如我們用譚木的比較多。一般學校的附近就有,再不行,當當和卓越什麼的也有
㈦ 中國地理地圖的介紹
《中國地理地圖》是2009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㈧ 關於中國的歷代地圖
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是公認的經典,你可以看看。
《中國歷史地圖集》
簡介:
以 中國 歷代疆域政區為主的地圖集。 譚其驤 主編。自原始社會至清末,按歷史時期分為8冊、20個圖組,共304幅地圖(插圖未計在內)。地圖全部採用古今對照。1982年起陸續出版了1-8冊是研究我國歷代 行政區劃 不可多得的資料!
內容
內容包括:已公布的 原始社會 遺址和其他時期的重大遺址,各民族政權的疆域或活動范圍、政區和一些部族的分布, 秦 以前可考地名、秦以後全部可考縣以上政區(含縣)和縣以下重要地名的位置或范圍,可考的長城、關津、堡塞、穀道、陵墓、庭帳等,主要的 河流 、湖泊、山嶺及海岸線、島嶼等。各冊都有編例和地名索引,共收地名約7萬個。由 中國地圖出版社 出版。
底圖:
圖集採用高精度的今地圖為底圖,以19世紀40年代前的清朝版圖為基本范圍,歷史時期的各個政權均編繪上圖;總圖和分幅圖都確定其標准年代或標准時期,盡可能地反映同一個年代或時期的疆域和政區;大量吸收國內外 歷史學 、 考古學 、 地理學 等方面的成果。彌補了文獻記載的不足,糾正了前人許多錯誤。
作者簡介
作品:《中國歷史地圖集(合裝8冊)》 《第四冊: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 中國歷史地圖集(精裝本)》 《中國歷史地圖集(第二冊):秦、西漢、東漢時期》 《第三冊:三國、西晉時期 中國歷史地圖集(精裝本)》 《第七冊:元、明時期 中國歷史地圖集(精裝本)》 《中國歷史地圖集 第一冊:原始社會夏商時期》 《中國歷史地圖集(全8冊) 精 》 《中國歷史地圖集 全八冊 (精裝本)》 《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㈨ 中國地圖高清版大圖
中國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地圖如下:
(9)關於中國的地理圖擴展閱讀
中國行政規劃:
1、東北三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2、北部邊疆一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3、黃河中下游六省、直轄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
4、長江中下游七省、直轄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
5、南部沿海七省、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福建省、台灣省;
6、西北五省、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西南五省、直轄市: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㈩ 求完整的中國地理地圖
新華書店《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買時注意看一下,有的版本沒有用等高線表示的地形信息。
還有,懸賞點分,得到的答案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