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理考研
Ⅰ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學研究生考那些科目具體點
武漢大學歷史地理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以及系統的專業知識,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研究的基本狀況和趨勢,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能力。
2.能運用一門外國語比較熟練地閱讀本專業的文獻資料,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研究方向
1.歷史人文地理: 以先秦兩漢歷史地理與文化為中心,全面探索先秦時期民族與列國
分布、城邑地望、文化發展以及政治地域結構的形成與演變等。
2.區域歷史地理: 以長江流域為中心,探討一定區域范圍內歷史時期地理現象的分
布、演變及其規律,以及區域人地系統的形成與演化規律。
3.中國旅遊地理: 研究中國旅遊資源與旅遊業的地理分布與空間差異,考察旅遊資
源開發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環境變遷的關系,探索旅遊地的形成、發展的規
律及其開發模式。
4.歷史自然地理: 主要研究長江中游地區自然環境的演變,為合理利用自然資源、
保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三、學習年限
以二年制為基礎的彈性學制。考慮到研究方向的特點,歷史地理方向以三年制為主,旅遊地理方向以二年制為主。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見附表)
本專業應修滿的學分總數為26學分。其中:公共必修課6學分,學科通開必修課10學分,研究方向必修課4學分,自選課6學分。
五、學位論文
第二學期末或第三學期初(旅遊地理方向應適當提前)在導師指導下,提出學位論文選題和研究計劃,並在指導小組內作開題報告,經討論認可後可正式進入專題研究和論文撰寫。論文應盡量選擇學科前沿領域課題,在理論和方法方面應具備一定的新意,觀點明確,思路清晰,文字流暢,論據扎實,學風嚴謹。
六、其他學習項目的安排
教學實踐在第三或第四學期進行,一般安排本科生有關課程(如中國歷史地理專題、中國旅遊地理、楚文化研究、歷史文獻學)的輔導、答疑和批改作業。
各研究方向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科研實習,包括參加導師主持的課題研究,參加各種形式的學術會議、野外地理考察和考古調查。
七、培養方式
採取以導師為主、導師負責和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的方式。導師要全面關心學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與業務學習;要因材施教,充分發揮研究生主動性和自覺性,注意加強研究的自學能力、科研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培養;要嚴格要求,定期檢查,確保研究生的培養質量。
歷史地理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課程計劃表
類別 課程編碼 課程名稱 學分 學時 開課學期 教學方式 考核方式 備注
必
修
課 必修課
公 共 061152001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 36 1 講授 考試
061152002 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選讀 2 72 1 講授 考試
061022001 第一外國語 2 72 1 講授 考試
必修課
學科通開 061122001 專業英語 2 36 2 講授 考試
061122002 中國古代史研究方法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3 中國古代史導論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4 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及史料學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05 中國古代史研究前沿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研究方向必修課 061122016 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39 中國歷史地理專題 2 36 1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0 自然地理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自
選
課 061022002 第二外國語 2 72 2 講授 考試
061122008 計算機應用 2 36 2 講授 考察
061122041 中國歷史自然地理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2 楚文化研究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3 區域歷史地理研究:思路與方法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4 旅遊地理研究專題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5 旅遊資源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6 先秦兩漢歷史地理與文化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7 城市地理學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061122048 地理學思想史 2 36 2 講授 課程論文
其它自選課程參見 「歷史文獻學」專業相關課程
「中國古代史」專業相關課程
補修課 中國通史 隨本科生上課、考試,至少2門,
不計學分
歷史文獻學
Ⅱ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專業的考研參考書籍
這是我老師總結的書單,他碩博都在復旦,專業歷史地理。
歷史地理學參考書目
● 中國地理學發展史
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 工具書
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共八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4. 辭海編纂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歷史地理卷」為譚其驤主編)
7.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為詳實;其中相當多的詞條內容來自大部分未曾公開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料卡片)
● 歷史地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
8. 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10.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編輯委員會編《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科學出版社,1982年版。
● 歷史地理學基本史料簡介與閱讀
11.楊正泰:《中國歷史地理要籍介紹》,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2.侯仁之主編《中國古代地理名著選讀》(第一輯),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
13.《禹貢》,收錄於《漢書·地理志》之中。
14.[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註疏》,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15.[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中華書局,1983年版。
16.[宋]樂史:《太平寰宇記》,中華書局,2007年版。
17.[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8.[明]王士性:《廣志繹》,中華書局,1981年版。
19.[清]顧炎武:《天下郡國利病書》,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年版。
20.[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中華書局,2002年版。
21.《嘉慶重修一統志》(《續修四庫全書》本)
22.十七部正史「地理志」:《漢書·地理志》、《續漢書·郡國志》、《晉書·地理志》、《宋書·州郡志》、《南齊書·州郡志》、《魏書·地形志》、《隋書·地理志》、《舊唐書·地理志》、《新唐書·地理志》、《舊五代史·郡縣志》、《新五代史·職方考》、《宋史·地理志》、《遼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譚其驤先生主編的《正史地理志匯釋叢刊》已出版多部,可參考)
23.七部正史「河渠志」:《史記·河渠書》、《漢書·溝洫志》、《宋史·河渠志》、《金史·河渠志》、《元史·河渠志》、《明史·河渠志》、《清史稿·河渠志》(周魁一等著有《二十五史河渠志注釋》一書,中國書店,1990年版,可參考)
24.《史記·貨殖列傳》
● 當代著名歷史地理學者的經典論著
25.史念海:《河山集》(多集)。
26.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7.譚其驤:《長水集》(上、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長水集續編》,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8.陳橋驛:《水經注研究》(多集)。
29.鄒逸麟:《椿廬史地論稿》,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0.周振鶴:《學臘一十九》,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1.葛劍雄:《行路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歷史人文地理各分支學科的相關論著
※ 歷史(疆域)政區地理:
32譚其驤:《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圖說」部分,中國地圖出版社,1991年版。
33.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34.李曉傑:《體國經野:歷代行政區劃》,長春出版社,2004年版。
35.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葛劍雄:《歷史上的中國:中國疆域的變遷》,上海錦綉文章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人口地理:
37.葛劍雄:《西漢人口地理》,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8.葛劍雄等:《簡明中國移民史》(導言部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9.安介生:《山西移民史》,山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移民史專著)
40.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導論部分),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
※ 歷史文化地理:
41.盧雲:《漢晉文化地理》,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國內第一部斷代歷史文化地理專著)
42.張偉然:《湖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5年版。(國內第一部區域歷史文化地理專著;張先生還著有《湖北歷史文化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研究方法有別於前著,可對比研讀)
43.周振鶴主著:《中國歷史文化區域研究》,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
※ 歷史城市地理:
44.顧朝林:《中國城鎮體系——歷史·現狀·展望》,商務印書館,1992年版。
45.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版。
46.馬正林編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47.[美]施堅雅主編《中華帝國晚期的城市》(葉光庭等譯),中華書局,2000年版。
48.董鑒泓主編《中國城市建設史》(第三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年版。
49.李孝聰:《歷史城市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民族地理:
50.安介生:《歷史民族地理》(上、下),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歷史交通地理:
51王文楚:《古代交通地理叢考》,中華書局,1996年版。
52.辛德勇:《古代交通與地理文獻研究》,中華書局,1996年版。
※ 歷史軍事地理:
53.史念海:《河山集》(四集),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1年版。
54.胡阿祥主編《兵家必爭之地:中國歷史軍事地理要覽》,海南出版社,2007年版。
註:歷史經濟地理、歷史社會地理亦為歷史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但尚沒有對本分支有理論貢獻的專著出版,要想對其有大略了解可參見《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鄒逸麟主編)中的相關章節。
● 歷史地圖學的相關論著
55.[美]余定國:《中國地圖學史》(姜道章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6.張修桂:《中國歷史地貌與古地圖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 區域歷史地理學的相關論著
57.鄒逸麟主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8.孫進己主編《東北亞歷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59.侯甬堅:《區域歷史地理的空間發展過程》,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60.吳必虎:《歷史時期蘇北平原地理系統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6年版。
61.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3.鄧輝等:《從自然景觀到文化景觀——燕山以北農牧交錯地帶人地關系演變的歷史地理學透視》,商務印書館,2005年版。
64.[日]前田正名:《河西歷史地理學研究》(陳俊謀譯),中國藏學出版社,1993年版。
65.[日]前田正名:《平城歷史地理學研究》(李憑等譯),書目文獻出版社,1994年版。
● 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發展歷程
66.葛劍雄:《悠悠長水·譚其驤前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悠悠長水·譚其驤後傳》,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67.陳光中:《侯仁之》,三聯書店,2005年版。
● 單篇論文的閱讀
※ 葛劍雄、華林甫:《二十世紀的中國歷史地理研究》(載《歷史研究》2002年第3期)一文涉及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地理學科的諸多重要研究文章,可據此作一索引並加以研讀。
※ 葛劍雄、華林甫編《20世紀中國學術文存——歷史地理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書後列有「20世紀中國歷史地理研究主要論著目錄索引」,可選讀部分文章。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和《歷史地理》兩種專業學術刊物的文章要加以重視,可選讀其中部分文章。
Ⅲ 一個歷史愛好者選擇歷史學的考研有出路嗎
有。
通過考研提升學歷,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對於大學生來說相當於給他們穿上一回雙跨過用人單位的「彈簧鞋答」,讓其更為輕松地跨過一些企事業單位的招聘「門檻」。
(3)中國歷史地理考研擴展閱讀
同樣的道理,對於大學生來說,考研之路很難一帆風順,甚至會「一路荊棘」、「雜草叢生」,這就直接考驗你有沒有「披荊斬棘」的決心,有沒有「咬定青山不放鬆」的毅力。
同樣是本科學歷,二本畢業生不佔優勢;但二本大學生升格為碩士研究生,則在競聘過程中順利通過的可能性會大增。九成五以上的二本畢業生表示,二本畢業之後繼續讀研,所擁有的出路更令人滿意。
Ⅳ 安徽大學歷史考研難不難想報中國史——歷史地理學
作為12屆的學姐,我認真負責任地告訴你,考研還是就是就業要關注以下幾個問題:1.所學的專業是否有很強的專業性,比如說應用化學,生物工程(我在校讀化工的)、計算機集成系統開發啊,這一類的,如果你打算在這方面發展就必須考研。拿化工類的來說,本科畢業只能當個小小的檢驗員、化驗員或者品檢,一個月兩三千,哎,沒什麼前途;但是碩士文憑就不一樣了,可以進大公司的研發部,少說五六千……你對比一下吧當然,如果是人力資源專業的、財務這一類的,建議還是踏踏實實工作吧,這一類在市場上的行情本身就是越老資格越好的,再去讀研的話,不見得對工作會有很大的幫助2.自身的願望&家庭條件,這個很重要是否打算深造完全取決於自己,如果你有很強的願望——覺得不讀研就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家境又比較好或者家裡人支持的話,那麼勇敢地讀吧,像本人極度想讀研,奈何家境不好,必須工作掙錢養家……當然如果你自己覺得讀研不是太有必要的話,那乾脆工作吧,因為你工作一段時間後如果發現還想讀研一切還來得及3.自身的職業規劃考研除了獲得更高的學歷外,主要是進行更為細致的某個領域方面的深入研究,讀研畢業後就業領域其實是更窄的,所以如果你還沒有打定主意非得在某個行業內發展的話,沒關系,先不讀研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看完在做決定——工作後也可以考研,只是難度更大
Ⅳ 考歷史地理學研究生,應該做哪些准備
中國研究生教育分專業排行榜:070502人文地理學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1 北京大學 A+ 5 西北師范大學 A 9 南京師范大學 A
2 華東師范大學 A+ 6 安徽師范大學 A 10 浙江師范大學 A
3 中山大學 A 7 東北師范大學 A
4 北京師范大學 A 8 蘭州大學 A
B+ 等 (15 個 ) : 遼寧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大學、西南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寧夏大學
B 等 (15 個 ) : 河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武漢大學、寧波大學、山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延邊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
C 等 (11 個 ) : 名單略
人文地理考研專業課初試科目:(三個專業自然,人文,地圖與遙感初試科目相同)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統考英語
③(605) 自然地理學
④(423)人文地理學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人文地理學》挺基礎的,編者王恩涌
但是首先要把你要研究的區域的地理特點搞明白,看看《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還是很必要的,
其實高等教育出版的教科書都是比較基礎的,旅遊和城市規劃方面的書也可以在這里找!政治晚一點再看。
Ⅵ 歷史地理專業的考研要考哪些科目
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研考試科目是每一個第一次考研的考研人首回先要知道的內答容,因為只有知道了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試科目才能制定自己的考研復習計劃,然後根據每一門課的大綱要求進一步提煉每一門課的重點范圍、考點精要、重點內容,尤其是專業課更是重中之重。只有明確了北京大學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研究生考試科目之後才可以進行全面的專業課備考,提前聯繫上屆研究生師哥師姐尋求專業課內部資料的幫助,也可以在考研論壇上免費下載一些學校的專業課內部資料,雖然論壇上免費下載的專業課資料不是很全,很系統,但是多少也是可以了解一些重點范圍的。
地理學(歷史地理學)專業的考研考試科目為:
101思想政治理論
201英語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選一門
635歷史地理學與中國歷史地理
857自然地理學 、858中國通史概要
備註:
考試科目④中自然地理學、中國通史概要任選一門。復試為綜合面試。
Ⅶ 求問復旦大學歷史地理考研初試科目
歷史地理學參考書目
● 中國地理學發展史
1. 王成組:《中國地理學史(先秦至明代)》,商務印書館,1988年增訂第2版。
2. 趙榮、楊正泰:《中國地理學史(清代)》,商務印書館,1998年版。
● 工具書
3.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共八冊),地圖出版社,1982年版。
4. 辭海編纂委員會編《辭海·地理分冊·歷史地理》,上海辭書出版社,1982年第2版。
5. 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中國歷史地名辭典》編委會編《中國歷史地名辭典》,江西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6. 中國歷史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年版。(其中的「歷史地理卷」為譚其驤主編)
7. 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最為詳實;其中相當多的詞條內容來自大部分未曾公開的《中國歷史地圖集》資料卡片)
● 歷史地理學基本知識的學習
8. 鄒逸麟編著《中國歷史地理概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9. 鄒逸麟主編《中國歷史人文地理》,科學出版社,2001年版。
Ⅷ 考研:關於歷史地理學
歷史地理就目前中國的歷史地理學科發展來說,還屬於歷史學的分支學科,所以考回研初試就考答三門,歷史學統考(就是全國一張卷),政治,英語。復試可能每個學校有所差別。你可以再查查那個學校的歷史地理比較好,然後在報考。
Ⅸ 歷史(中國史)和地理(人文地理)專業哪個的就業率好點,我想考研
都是學術性的專業,相對來說,人文地理吧,講道理這倆你都是爭取留校比較好
Ⅹ 歷史地理學考研,國內哪些學校可以考這個專業,考試的范圍是什麼(=@__@=)哪
歷史地理方向 大概招歷史學碩士的學校裡面一半的學校都有招收 具體去查回看報考院校招生簡答章
比較傳統的 實力比較好的如 陝西師大 西南大學 暨南大學 復旦大學 北京大學 武漢大學 廈門大學 四川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人大等
考試范圍要去查看各學校官方網站的招生簡章 每個學校考法不一樣
廈大這個 按照你給的情況 考試范圍是 中國史+世界史 考歷史學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