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地理
Ⅰ 【地理】目前,我國工業產品中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新華社北京3月4日電據國家統計局4日發布的數據,經過「十一五」時期的大發展,我國工業經濟實力顯著增強。目前工業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種,其中,粗鋼、煤、水泥產量已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
2009年,我國水泥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60%。2010年粗鋼產量佔世界鋼產量的44.3%,煤炭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45%。
據國家統計局初步統計,去年,我國發電量達到42065億千瓦小時,是2005年的1.7倍;原煤產量32.4億噸,是2005年的1.4倍;化肥6740.6萬噸,是2005年的1.3倍;粗鋼6.27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水泥18.8億噸,是2005年的1.8倍;汽車1827萬輛,是2005年的3.2倍;微型計算機2.46億台,是2005年的3倍。
國家統計局表示,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去年超過日本,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占我國國民經濟40%份額的工業,為我國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不斷前移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經國家統計局初步核算,去年,我國全部工業完成增加值突破16萬億元,比2005年增加8.3萬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73.7%,平均每年增長11.7%,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兩倍多。
2009年,中國製造業在全球製造業總值中所佔比例高達15.6%,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工業製造國。
在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我國工業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也取得進展。以工業品出口為例,近幾年來,我國工業產品出口結構不斷優化升級,中高端產業國際競爭力持續增強。在電工電器、高精密機床、工程機械、重型礦山等行業的出口產品中,成套設備、高附加值的產品占較大比重。
同期,我國工業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顯著成效,能源工業結構加速優化,高技術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裝備製造業實力顯著提升,高耗能行業增速減緩,節能減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後產能,產品結構優化升級。
此外,我國工業企業組織結構不斷優化,企業兼並重組步伐加快,中小企業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完)
Ⅱ 從地理環境分析,中國沒有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是來資本主義源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所決定的。雖然在當時中國的發展是領先的,但並不代表其發展的推動力(潛力)是巨大的。就像物體的速度可以暫時是最快的,但另一物體速度暫時雖是慢的,但如果有巨大的加速度,則其進步的速度也是巨大的,由此兩點來看,歐洲的經濟發展迅速領先是極有可能的,所以我們的分析就得以當時的社會的各種因素為出發點,而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因素,資產階級廢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種種束縛,為工業革命創造了重要的前提
Ⅲ 中國工業如何可持續發展關於高中地理的,謝謝!!
①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
②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
③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
④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素質;
⑤治理環境污染。
Ⅳ 中國四大工業區的地理分布位置,工業中心,工業結構特點,優越的區位條件
遼中南:資源豐富、工業基礎良好、有大量的熟練技工、市場廣闊、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內
措施:發容展多元化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壯大科學力量、環境綜合治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型國企優化改造
京津唐:市場廣口、智力支持(大學眾多)、政策支持、資源豐富、交通便利
措施:大力發展外向型經濟、合理利用資源、發展重化工業、第三產業、環境治理
長三角:市場廣闊、政策支持、交通便利、勞動力素質高、工業門類齊全
措施:環境治理、清潔水源、發展第三產業
珠三角:市場廣闊、毗鄰港澳東南亞、政策支持、交通便利、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地租地
措施:大力發展重化工業、提高產品附加值、自主創新、環境治理
Ⅳ 中國四大工業區的地理分布位置,工業中心,工業結構特點,優越的區位條件
我國主要的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內錫、常州,容是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地理位置優越、科技力量強,不利因素在於礦產和能源不足,為此建設了秦山核電站.2003年7月三峽開始向本區供電。 京津唐工業基地:關於中心有北京、夭津、唐山,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資源豐富,有煤、鐵、石油、海鹽等,不利之處在於水資源緊缺,南水北調工程目前正在實施。 遼中南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沈陽、大連、鞍山,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煤鐵石油資源豐富,但能源和水源不足,國家正在組織力量振興老東北工業區。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工業中心有廣州、深圳、珠海,是以輕工業為主的「出口加工型」工業基地,主要優勢在於鄰近港澳地區和東南亞、多「僑鄉」,便於引進外資、技術和設備。 望採納 謝謝
Ⅵ 【地理題】中國能源工業的分布特點
一、煤炭工業
是我國第一大能源,我國煤炭工業的分布特點是北多南少
二、石油工業
是我國第二大能源,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等地石油資源豐富
三、水電
主要集中在水利資源豐富的黃河、長江、珠江、瀾滄江等河流的上游
Ⅶ 中國新興工業區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高等院校眾多或科研機構較多的地方
Ⅷ 中國四大工業區的地理分布位置,工業中心,工業結構特點,優越的區位條件
遼中南:
地理分布位置:遼寧中南部
工業中心:沈陽、大連
工業結構回特點:重化工業為答主(大型國有企業)
優越的區位條件:交通發達、資源豐富、工業基礎好、大量的技術熟練工人、水源充足
京津唐:
地理分布位置:北京、天津、唐山周邊
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工業結構特點:工業門類齊全
優越的區位條件:高校眾多、資源豐富、發展歷史早、市場廣闊
長三角:
地理分布位置:長江三角洲
工業中心:上海、南京、杭州
工業結構特點:工業門類齊全
優越的區位條件: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大量的高素質人才、市場廣闊
珠三角:
地理分布位置:珠江三角洲
工業中心:廣州、深圳
工業結構特點:輕工業、電子為主
優越的區位條件:地理位置優越、毗鄰港澳,東南亞、水源充足,河流眾多、交通便利、擁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
Ⅸ 中國的工業(區域地理課程)
一:生產·基礎
二:1(1)京九?
(2)長江
(3)珠江?
(4)長江,京津唐
2土地資源,環境保護專
三:1生產關系屬?高附加值
2①高學歷,科技研發
②創新,科研
3沿海城市,開放城市。長江
4①集約型
②政策支持,出口
③自然,加工生產
Ⅹ 中國三大工業帶是指哪地理知識
中國三大工業帶:東部沿海工業帶,長江沿岸工業帶,攏海---蘭新沿線工業帶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