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學校排名

人文地理學校排名

發布時間: 2021-01-22 11:32:10

❶ 考研: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劃方向,誰能給介紹下啊招生學校排名、入取情況、就業前景等等。好答案會追分

人文地理下的旅遊規抄劃方向大部襲分院校都是做區域的旅遊總體規劃的、控制性詳規較少,不過現在也有做的,屬於規劃類的,但又不是純粹的規劃,做的都是戰略性規劃,一般可操作性不強。
人文地理專業很多學校都有,旅遊規劃做的好的是中山大學、北京大學、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其他的學校就不要考慮了,上了也是白上。比較牛的導師有中山大學保繼剛、北大的吳必虎、中科院的牛亞非、南大和華東師大等也有。不過現在旅遊規劃差不多已經走到瓶頸了,發展空間比較小。勸你慎重考慮。本人就是學旅遊規劃的,以上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❷ 考研人文地理專業那個學校不考數學

雲南師范大學在考研中人文地理專業不需要考高等數學。該專業只需要考(101)思想政治理論全國統考科目、(201)英語一全國統考科目、(722)中國地理和(833)人文地理學四門學科。

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中查詢到該校此專業只招收27人(不含推免)。指導老師分別是莫國芳教授、柳德江副教授、李正升副教授。所屬院系:旅遊與地理科學學院。

(2)人文地理學校排名擴展閱讀: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參考資料:中國研究生考生信息網-碩士專業目錄

❸ 中國有哪些關於地理方面的專業和大學

自然地理學(57)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1 北京大學+ 2華東師范大學A+3北京師范大學A 4南京大學 A5蘭州大學 A 6中國地質大學A7西南大學 A 8中山大學 A9陝西師范大學A 10福建師范大學A11 新疆大學 AB+等(17個):華南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河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哈爾濱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山東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武漢大學、廣州大學、浙江大學 人文地理學(51)排名 學校名 等級 排名1北京大學 A+ 2 華東師范大學 A+3中山大學A 4 北京師范大學A5 西北師范大學 A 6安徽師范大學 A7東北師范大學A 8蘭州大學 A9 南京師范大學A 10 浙江師范大學 AB+等(15個):遼寧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陝西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西北大學、南京大學、西南大學、江西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廣西師范學院、四川師范大學、寧夏大學統(57)排名 學校名稱 等級 排名1武漢大學A+ 2南京師范大學A+3北京師范大學 A 4華東師范大學A5南京大學A 6北京大學A7浙江大學A 8蘭州大學A9首都師范大學A 10中山大學 A11中南大學 AB+等(18個):東北師范大學、吉林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陝西師范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福州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同濟大學、南京農業大學、河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福建師范大學、安徽師范大學、河南大學、江西理工大學、雲南師范大學、新疆大學

❹ 經濟地理學考研排名,最好的學校是什麼求賜教

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因為國內經濟地理學屬於人文地理學下屬子學科,加上經濟地理學與其它子學科的界限並不那麼分明(因為國內經濟地理學對城市經濟研究的熱衷和經濟地理學的制度轉向、文化轉向、關系轉向),再加上碩士研究生階段招生是以人文地理學招生的。所以讀研的話在選擇院校時應選擇人文地理學好的院校,再在當中選擇經濟地理學好的老師(當然,如果你堅定地要從事經濟地理學相關研究,可以直接找做這研究這方面的老師,不考慮院校)
人文地理學目前最好的學校應該是北京大學(有一定名校情結加成),其城環院院長賀燦飛老師就是做經濟地理研究的,近年來他們團隊主要在做環境經濟地理學,環境管制對企業影響這方面,發了不少文章。此外,北京大學因為周一星等老師,有做城市地理學的傳統,在城市地理學這方面也蠻厲害的。
接下來應該是中山大學,中山大學在上個世紀因為許學強等老師,也有城市地理學的傳統,甚至人文地理學風頭一度壓過北京大學。但中大人文地理學並沒有團隊,個人工作較多,在人文地理學下面有很多研究方向,主要研究經濟地理學的老師相對較少,側重也各有不同,你可以去官網看看各個老師的研究方向。
再下來是華東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人文地理有寧越敏、杜德斌等老師在,人文地理學也很厲害,具體經濟地理學也是各個老師研究的側重點不同。
南京大學的人文地理學聲譽也非常好,國內人文地理學的第一位傑青顧朝林老師以前就是南京大學的(現在在清華大學)。但相對其人文地理學,其規劃發展得更好,有張京祥老師等非常出名的老師。值得注意的是,現在南大的人文地理在地海院,其規劃單獨設院,是分開的。
上面有人提到北師大和武大,北師大的人文地理有一段時間也很厲害,但現在有所式微,它的地理信息系統發展得相對人文地理更好。而武大,武大的測繪在國內是無可置疑的第一名,有5還是6個院士在那邊,但它的人文地理一直以來都不怎麼發展(我印象里沒有聽說過武大的人文地理)。
最後是中科院地理所,中科院與地理有關的研究所有很多,在北京、南京、福州、廣州、成都、新疆都有,各自研究的側重點不同,但是說地理所的話,一般是指北京的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中科院地理所因為更側重科研,特別是團隊合作接大項目,所以各個研究室會有大牛博導,還有一些碩導,水平有所差別。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地理所的博導只能招收博士生,碩導只能招收碩士生,而且沒有普通高校對於統考生比例的要求,所以統考招生的往往只有未曾招到推免生的一兩個老師,考不上和踩雷的風險比較大。就讀地理所博士的話會更好,像人文地理學目前唯一一個院士陸大道院士、承擔一帶一路研究的劉衛東老師,主持全國主體功能區的樊傑老師等等,有很多牛人大神。

❺ 廣西師范學院地理科學專業在廣西排名多少

本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自治區級精品專業、自治區級優質專業。
本專業主要培養專具備地理屬科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掌握地理教育技能、基礎教育改革理念和現代地理教育技術,能夠在中等學校從事地理科學教育的地理教師或在旅遊、國土規劃、環保、城建等企事業單位和行業從事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要求學生系統掌握地理科學專業知識,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習得基本地理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專業素養,掌握運用地圖及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教育技術開展地理教學的基本能力和從事科研與管理工作的能力。
主要課程:地圖學、自然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經濟地理學、中國地理、世界地理、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水文學、計量地理學、地理信息系統導論、遙感概論、旅遊地理學、高等數學、地理教學論、計算機輔助地理教學等。

❻ 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考研的最好學校是哪裡

截至目抄前,開設人襲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的大學共計135所,在這些高校中,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最好的大學有:
個人觀點:第一是北京師范大學,

第二是北京大學,
第三是華東師范大學。
其他比較好的還有浙大、武大等等。

❼ 自然地理學考研院校排名

自然地理學考研院校排名:

以上數據是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第四輪地理學學科評結果整理出的地理學-自然地理學專業考研學校排名,排名前2名的大學是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

自然地理學專業是一門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組成、結構、空間分異特徵、形成與發展變化規律、以及人與環境相互關系的學科。在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中,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一道,屬於地理學的二級學科。作為一門課程,自然地理學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學、地理教育、地理信息系統等專業核心性的專業基礎課;也是農學、林學、環境科學、大氣科學、地質學等相關專業的主要基礎課之一。

(7)人文地理學校排名擴展閱讀:

自然地理學分類:

1、綜合自然地理

著重對自然地理環境整體特徵——自然景觀進行系統綜合研究,是自然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包括綜合自然區劃研究、土地類型研究和自然綜合過程研究等幾部分。

綜合自然區劃研究的特點是按地域分異規律對地球表層進行區域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地域單元是彼此不重復出現的;土地類型研究的特點是按地段分異規律進行類型系統的劃分,劃分出的類型單元在地表是重復出現的;自然綜合過程研究包括現代物理過程(熱量水分平衡)、化學過程(化學元素遷移與平衡)、生物過程(生物地理群落與生態平衡)和時間過程(古地理過程)等。現代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展現了自然地理環境的現代特徵,古地理過程的綜合結果是自然地理的古環境。現代自然地理環境是古地理環境演替的結果與延續。

2、部門自然地理

是從自然地理各組成要素角度進行研究,闡明各要素的類型、特徵、過程和與其它要素相互作用關系與結果的學科。主要包括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植物區系與植物地理學、動物地理學、化學地理學、醫學地理學、海洋地理學等學科。

3、區域自然地理學

是研究某一特定地區的自然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結構、發展變化的學科,也是區域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4、古地理學

是研究和重建地質時期地球表面自然地理現象的學科。

5、歷史自然地理學

是研究近一萬年來人類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及其規律的學科,也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

6、其他

另外,有普通自然地理學,它是研究自然地理環境的物質組成、結構特徵形成和變化規律的學科,也有人認為它是綜合自然地理學的分支學科。部門性的分支學科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凍土學、化學地理學和醫學地理學等。

❽ 2015年中國大學人文地理專業排名 中山大學排名

現在才2014,你要2015的?復
人文地理學專業的制學校排名依次是:
A+ 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A 北京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大學
B+(16個)遼寧師范大學,蘭州大學,西北大學,安徽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陝西師范大學,湖北大學,四川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學院,江西師范大學,雲南大學,新疆大學,新疆師范大學,寧夏大學,河北師范大學
B(15個)陝西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武漢大學,西南大學,山東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重慶師范大學,雲南師范大學,內蒙古師范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西安外國語學院,哈爾濱師范大學,青海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
C(10)浙江大學,徐州師范大學,廣州大學,寧波大學,浙江師范大學,華僑大學,延邊大學,河南財經學院,南昌大學,曲阜師范大學
滿意請採納

❾ 求「城市規劃」專業學校排名

城市規劃專業排名前十的院校

序號 學校名單 本科合格有效期 碩士合格有效期 首次評估時間
1 清華大學 2004.6-2010.6 1998.6
2 東南大學 2004.6-2010.6 2004.6-2010.6 1998.6
3 同濟大學 2004.5—2010.6 2004.5—2010.6 1998.6
4 重慶大學 2004.5—2010.6 2004.5—2010.6 1998.6
5 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4.5—2010.6 2004.5—2010.6 1998.6
6 天津大學 2004.6—2010.6 2000.7-2006.6 2000.6
7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000.7-2006.6 2000.7-2006.6 2000.6
8 華中理工大學 2000.7-2006.6 2000.6
9 南京大學 2002.7–2006.6 2002.7-2008.6 2002.6
10 華南理工大學 2004.6-2008.6 2002.7-2008.6 2002.6
11 山東建築工程學院 2004.6-2008.6
城市規劃是從建築專業中分化出來的,但他的排名不能和建築系的排名混為一談,所謂的「老八校」,是建築的排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是最後的結果。清華大學本科沒有城市規劃,又怎麼能參與排名?各位對於排名關心是好事,說明我們規劃者熱愛自己的專業.
第一名:同濟大學A++ 第二名:東南大學A++ 第三名:華中科技大學A++ 第四名:重慶大學A++ 第五名:天津大學A+
目前我國共有114所高校開設有城市規劃專業以下是前10名的具體介紹
第一名:同濟大學原同濟大學建築系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並而成,同年,同濟大學由金經昌教授主持在海內首先創辦了城市規劃專業(四年制),當時的名稱為都市計劃與經營專業,並設立都市計劃教研室。1956年該專業分為城市規劃專業和城市建設工程專業(五年制)。1960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碩士
1986年成立城市規劃系。1986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1992年設博士後流動站。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是全國重點學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碩土點,含城市和區域發展、城市設計、城市交通規劃、住房和社區發展、城市發展歷史與遺產保護、城市開發與規劃治理、城市規劃技術方法、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八個研究方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點,並設有一個博土後流動站。
第二名: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創建於1927年,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的建築教育基地。聞名建築家、建築教育家楊廷寶、劉敦楨、童寯教授生前長期在此任教,從事學術研究,為建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城市規劃專業以城市物質形態規劃為主線,規劃設計和規劃理論為核心課程,學習相關專業理論課及專業基礎課,並參加若干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具有作為未來規劃師和規劃高級治理者應有的素質和修養。本專業注意規劃綜合素質教育和專業能力練習,注意開放性教育,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2004年本專業通過國家城市規劃專業評估,獲A級優秀。本專業是江蘇省品牌專業。建築學為國家一級學科,含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國家重點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城市規劃與設計(江蘇省重點學科)、建築技術科學、景觀建築學、建築遺產保護與管理和美術學等學科,六個博士點、七個碩士點、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和一個國家級專業實驗室,學院的專業圖書中央藏書量居全國建築院系的前列。擁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甲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GIS中國培訓中央。
第三名: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沿襲於當初的建設部直屬的武漢城市建設學院1979年在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建築工程系開辦了城市規劃專業,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屆共5班城市規劃專業學生170人。1985年2月,武漢建材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在校三個班搬遷至武漢城建學院新校園,並成立武漢城建學院城市規劃系,下設城市規劃和風景園林兩個專業。1993年武漢城建學院系部調整,風景園林系撤銷,並入城市規劃系;城市管理系撤銷,其中城市管理專業的部分城市規劃專業教師並入城市規劃系,成立新的城市規劃與建築系,下轄建築學、城市規劃兩個專業。2000年5月原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規劃建築系合並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是湖北省重點學科.
第四名:重慶大學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前身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是 1952 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原重慶大學、西南工專等院校的建築系合並而成,是海內最早的八大建築院系之一。 1994 年學校更名重慶建築大學,建築系更名為建築城規學院; 2000 年新重慶大學組建後,更名為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創辦於 20 世紀 50 年代末,是國內最早創辦的專業學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規劃本科和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0 年建築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4 年城市規劃本科與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建築城規學院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技術科學、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設計藝術學七個碩士點;有建築學以及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包括一級學科所含的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 ,自主建設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兩個博士點;有建築學一級
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山地城鎮規劃與建築科學》是學校「 211 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007年8月20日,教育部正式宣布了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評審結果,我院城市規劃與設計被確認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第五名: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建築學系之一,學科形成於1932年的勷勤大學,1938-1952年並入原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1952年經院系調整與其它院校同專業合並形成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系。現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是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建築學系設有五年制建築學、城市規劃和景觀建築設計三個本科專業。在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博士點和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及景觀建築設計等5個碩士點。2002年、2004年城市規劃碩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別通過了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於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第六名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原地理學系) 素有中國地理學搖籃的美譽,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地理學系之一源於1921年竺可楨先生在東南大學創建的地學系,該系設地理氣象和地質礦物兩個專業。1930年東南大學由第四中山大學改名為中心大學後,地學系也分成地理學系和地質學系,地理學系設地理、氣象兩個專業。1945年氣象專業獨立成系。1949年南京解放,改為南京大學地理系。1952年院系調整,原浙江大學地理系(地質地理系)、四川大學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學地理系部分師生並入南京大學地理系。1954年在國內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專業。1960年代後,又先後率先成立地圖學、陸地水文、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87年易名為大地海洋科學系,設有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陸地水文)、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95年易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設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資源環境區劃與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旅遊規劃與管理、地貌與第四紀地質等專業。2006年4月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南京大學批准成立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下設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國土資源與旅遊系、地理信息科學系、海岸海洋科學系四個系。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擁有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理科培養基地——地理學專業點和自然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點及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本學院還是教育部地理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建設部高等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是國內最重要的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資源與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以及海洋科學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學院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經濟學)、城市規劃與設計(5年制工科)等5個本科生專業.本院具有國家建設部《城市規劃設計》甲級資質證書
第七名: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1951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37年創建的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津沽大學建築系(原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北方交通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建築系(原唐山工學院建築系)與天津大學土木系共同組建了天津大學建築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學建築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學進行學院制改革,在原建築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於2000年通過
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並於2004年獲得優秀資格認證。1998年學院的建築學學科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和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均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包括自主申請設置的建築環境設計博士點,共有5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擁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設計藝術學、建築環境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等8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國家批准又設立建築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順利通過復評,是該學科目前全國僅有的3個重點學科之一。
學院十分重視專業教育的開放性和國際化,與國內外許多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義大利羅馬大學、米蘭工業大學、那波利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亞琛應用科學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九州產業大學,韓國釜慶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中原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均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開展師生互訪、學生作業互展、聯合教學和合作科研項目等活動;每年都有師生派往國外知名大學學習深造,並接受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第八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於 1956 年由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等四所院校的土木、建築、市政類系(科)合並而成,積淀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學科的精華,為我國聞名的土建類院校之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原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建築科(1923年)和原東北大學建築系(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創立),1956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南北兩所古老的建築系遷移至西安,合並成為我校建築學院前身。在繼承辦好建築學專業的基礎上,1956年,開辦總圖運輸設計(原稱工業運輸與總圖)專業;改革開放以後,開始在建築學專業增設城市規劃方向;1986年正式開辦城市規劃專業,並開始招生;1996年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自50年代,在前蘇聯莫斯科建築學院的專家指導下,建築學院開始培養研究生。1981年我國設立學位制度以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1981年)、建築歷史與理論(1983年)、建築技術科學(1983年)、城市規劃與設計(1986年)相繼獲得碩士授予權。1993年建築歷史與理論學科獲得博士授予權。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第九名: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是建立在1955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的經濟地理專業。在文革後期,北京大學經濟地理和歷史地理的教員率先在國內突破原來的框框,把城鄉規劃作為學科發展和學生培養的應用領域。到80 年代前期圍繞著城市研究,又在國內倡導了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土地分等定級、風景資源評價與規劃等新的研究和應用方向。1980年代後期,北京大學地理系改稱城市與環境學系,其中經濟地理專業又稱」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1997年,城市與環境學系設區域經濟與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共同擔當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的教學。1999年,根據國家建設部行業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設立五年制城市規劃本科專業並從2000級起開始正式招收。2002年6月,城市規劃本科專業被編入新成立的環境學院,原城市與環境學系的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組建成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正以豐富的研究方向、鮮明的辦學特色、突出的學術地位和豐碩的實踐成果而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界和規劃界。
本系下設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兩個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講師7名。下設城市地理、經濟地理、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與設計、土地經濟學(含房地產開發與研究)、風景區規劃與世界遺產研究、景觀規劃設計、旅遊與城市遊憩空間規劃等8個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規劃(5年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年制)兩個本科專業和人文地理碩士點以及人文地理博士點。城市規劃的碩士、博士點也正在申請中。現有在校本科生120餘人,碩士生40人,博士生30人。
早在1988年就是國家教委評比的國內唯一的人文地理重點學科點。在2001年的第二次國家重點學科評比中,該專業再次以絕對的首位優勢成為全國重點學科。近五年來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完成區域城鎮體系、城市總體及分區、具體規劃和城市設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城市土地利用、旅遊發展等各類規劃70餘個。有國家奧運中心、中關村西區等6個重大項目在國際規劃設計招標中中標或獲獎。
第十名: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是我國早期建立的建築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與哈工大誕生同年的1920年。當時為隸屬於中長鐵路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鐵路建築科;1922年學校改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設鐵路建築系和電機系;1927年鐵路建築系改為建築工程系。1928年,學校由東省特區與中東鐵路共管,校名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採用建築結構和施工並重的教學模式。1958年起設立建築學專業,實行6年學制。1959年國家實行院系調整,土建類專業從哈工大分離出來成立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科納入土木工程系。1977年恢復建築學專業本科高考招生,1979年恢復設立建築系。1985年增設本科城市規劃專業。1995年增設本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1999年成立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始於1952年,當時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開辦含有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班。1959年起招收導師制研究生。「文革」後1978年恢復招收導師制研究生。
2000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建築大學合校後,原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藝術設計系、建築系並入,組建了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2004年3月成立了建築系、城市規劃系和藝術設計系。下設建築設計(一、二、三室)、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與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10個教研室,並設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和城市設計等九個研究所,此外還設有實驗中心、數字信息中心、建築圖書分館、資料檔案中心等教學和研究輔助機構。
城市規劃本科專業成立於1985年,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較早創辦城市規劃專業的院校之一。城市規劃專業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於1998年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並於1999年被評為建設部重點學科,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再次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經過多年奮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居領先地位。本專業擁有國家甲級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大量的城市規劃設計與研究項目,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良好基地.

❿ 誰能告訴我城市規劃大學排名及就業情況

第一名:同濟大學,原同濟大學建築系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並而成,同年,同濟大學由金經昌教授主持在國內首先創辦了城市規劃專業(四年制),當時的名稱為都市計劃與經營專業,並設立都市計劃教研室。1956年該專業分為城市規劃專業和城市建設工程專業(五年制)。1960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規劃系。1986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1992年設博士後流動站。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是全國重點學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碩土點,含城市和區域發展、城市設計、城市交通規劃、住房和社區發展、城市發展歷史與遺產保護、城市開發與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技術方法、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八個研究方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點,並設有一個博土後流動站。

第二名:東南大學,東南大學建築學院創建於1927年,歷史悠久,是中國最早的建築教育基地。著名建築家、建築教育家楊廷寶、劉敦楨、童寯教授生前長期在此任教,從事學術研究,為建築學科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城市規劃專業以城市物質形態規劃為主線,規劃設計和規劃理論為核心課程,學習相關專業理論課及專業基礎課,並參加若干實踐性教學環節,以培養學生具有作為未來規劃師和規劃高級管理者應有的素質和修養。本專業注重規劃綜合素質教育和專業能力訓練,注重開放性教育,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2004年本專業通過國家城市規劃專業評估,獲A級優秀。本專業是江蘇省品牌專業。建築學為國家一級學科,含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國家重點學科)、建築歷史與理論(國家重點學科)、城市規劃與設計(江蘇省重點學科)、建築技術科學、景觀建築學、建築遺產保護與管理和美術學等學科,六個博士點、七個碩士點、一個博士後流動站和一個國家級專業實驗室,學院的專業圖書中心藏書量居全國建築院系的前列。擁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甲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GIS中國培訓中心。

第三名: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沿襲於當初的建設部直屬的武漢城市建設學院,1979年在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建築工程系開辦了城市規劃專業,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屆共5班城市規劃專業學生170人。1985年2月,武漢建材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在校三個班搬遷至武漢城建學院新校園,並成立武漢城建學院城市規劃系,下設城市規劃和風景園林兩個專業。1993年武漢城建學院系部調整,風景園林系撤銷,並入城市規劃系;城市管理系撤銷,其中城市管理專業的部分城市規劃專業教師並入城市規劃系,成立新的城市規劃與建築系,下轄建築學、城市規劃兩個專業。2000年5月原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規劃建築系合並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華中科技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是湖北省重點學科.

第四名:重慶大學,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前身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是 1952 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原重慶大學、西南工專等院校的建築系合並而成,是國內最早的八大建築院系之一。 1994 年學校更名重慶建築大學,建築系更名為建築城規學院; 2000 年新重慶大學組建後,更名為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城市規劃專業創辦於 20 世紀 50 年代末,是國內最早創辦的專業學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規劃本科和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0 年建築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4 年城市規劃本科與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建築城規學院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技術科學、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設計藝術學七個碩士點;有建築學以及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包括一級學科所含的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 ,自主建設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兩個博士點;有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山地城鎮規劃與建築科學》是學校「 211 工程」重點建設項目。2007年8月20日,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新一輪國家重點學科評審結果,我院城市規劃與設計被確認為國家二級重點學科

第五名: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建築學系之一,學科形成於1932年的勷勤大學,1938-1952年並入原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1952年經院系調整與其它院校同專業合並形成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系。現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是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建築學系設有五年制建築學、城市規劃和景觀建築設計三個本科專業。在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博士點和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及景觀建築設計等5個碩士點。2002年、2004年城市規劃碩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別通過了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於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第六名,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原地理學系) 素有中國地理學搖籃的美譽,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地理學系之一,源於1921年竺可楨先生在東南大學創建的地學系,該系設地理氣象和地質礦物兩個專業。1930年東南大學由第四中山大學改名為中央大學後,地學系也分成地理學系和地質學系,地理學系設地理、氣象兩個專業。1945年氣象專業獨立成系。1949年南京解放,改為南京大學地理系。1952年院系調整,原浙江大學地理系(地質地理系)、四川大學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學地理系部分師生並入南京大學地理系。1954年在國內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專業。1960年代後,又先後率先成立地圖學、陸地水文、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87年易名為大地海洋科學系,設有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陸地水文)、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95年易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設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資源環境區劃與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旅遊規劃與管理、地貌與第四紀地質等專業。2006年4月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南京大學批准成立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下設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國土資源與旅遊系、地理信息科學系、海岸海洋科學系四個系。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擁有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理科培養基地——地理學專業點和自然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點及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本學院還是教育部地理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建設部高等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是國內最重要的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資源與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以及海洋科學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學院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經濟學)、城市規劃與設計(5年制工科)等5個本科生專業.本院具有國家建設部《城市規劃設計》甲級資質證書

第七名: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1951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37年創建的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津沽大學建築系(原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北方交通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建築系(原唐山工學院建築系)與天津大學土木系共同組建了天津大學建築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學建築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學進行學院制改革,在原建築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於2000年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並於2004年獲得優秀資格認證。1998年學院的建築學學科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和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均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包括自主申請設置的建築環境設計博士點,共有5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擁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設計藝術學、建築環境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等8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國家批准又設立建築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順利通過復評,是該學科目前全國僅有的3個重點學科之一。
學院十分重視專業教育的開放性和國際化,與海內外許多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義大利羅馬大學、米蘭工業大學、那波利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亞琛應用科學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九州產業大學,韓國釜慶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中原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均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開展師生互訪、學生作業互展、聯合教學和合作科研項目等活動;每年都有師生派往國外知名大學學習深造,並接受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第八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於 1956 年由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等四所院校的土木、建築、市政類系(科)合並而成,積淀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學科的精華,為我國著名的土建類院校之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原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建築科(1923年)和原東北大學建築系(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創立),1956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南北兩所古老的建築系遷移至西安,合並成為我校建築學院前身。在繼續辦好建築學專業的基礎上,1956年,開辦總圖運輸設計(原稱工業運輸與總圖)專業;改革開放以後,開始在建築學專業增設城市規劃方向;1986年正式開辦城市規劃專業,並開始招生;1996年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自50年代,在前蘇聯莫斯科建築學院的專家指導下,建築學院開始培養研究生。1981年我國設立學位制度以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1981年)、建築歷史與理論(1983年)、建築技術科學(1983年)、城市規劃與設計(1986年)相繼獲得碩士授予權。1993年建築歷史與理論學科獲得博士授予權。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第九名: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是建立在1955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的經濟地理專業。在文革後期,北京大學經濟地理和歷史地理的教員率先在國內突破原來的框框,把城鄉規劃作為學科發展和學生培養的應用領域。到80 年代前期圍繞著城市研究,又在國內倡導了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土地分等定級、風景資源評價與規劃等新的研究和應用方向。1980年代後期,北京大學地理系改稱城市與環境學系,其中經濟地理專業又稱」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1997年,城市與環境學系設區域經濟與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共同擔當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的教學。1999年,根據國家建設部行業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設立五年制城市規劃本科專業並從2000級起開始正式招收。2002年6月,城市規劃本科專業被編入新成立的環境學院,原城市與環境學系的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組建成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正以豐富的研究方向、鮮明的辦學特色、突出的學術地位和豐碩的實踐成果而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界和規劃界。
本系下設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兩個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講師7名。下設城市地理、經濟地理、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與設計、土地經濟學(含房地產開發與研究)、風景區規劃與世界遺產研究、景觀規劃設計、旅遊與城市遊憩空間規劃等8個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規劃(5年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年制)兩個本科專業和人文地理碩士點以及人文地理博士點。城市規劃的碩士、博士點也正在申請中。現有在校本科生120餘人,碩士生40人,博士生30人。
早在1988年,就是國家教委評選的國內唯一的人文地理重點學科點。在2001年的第二次國家重點學科評選中,該專業再次以絕對的首位優勢成為全國重點學科。近五年來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完成區域城鎮體系、城市總體及分區、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城市土地利用、旅遊發展等各類規劃70餘個。有國家奧運中心、中關村西區等6個重大項目在國際規劃設計招標中中標或獲獎。

第十名: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是我國早期建立的建築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與哈工大誕生同年的1920年。當時為隸屬於中長鐵路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鐵路建築科;1922年學校改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設鐵路建築系和電機系;1927年鐵路建築系改為建築工程系。1928年,學校由東省特區與中東鐵路共管,校名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採用建築結構和施工並重的教學模式。1958年起設立建築學專業,實行6年學制。1959年國家實行院系調整,土建類專業從哈工大分離出來成立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科納入土木工程系。1977年恢復建築學專業本科高考招生,1979年恢復設立建築系。1985年增設本科城市規劃專業。1995年增設本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1999年成立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始於1952年,當時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開辦含有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班。1959年起招收導師制研究生。「文革」後1978年恢復招收導師制研究生。
2000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建築大學合校後,原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藝術設計系、建築系並入,組建了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2004年3月成立了建築系、城市規劃系和藝術設計系。下設建築設計(一、二、三室)、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與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10個教研室,並設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和城市設計等九個研究所,此外還設有實驗中心、數字信息中心、建築圖書分館、資料檔案中心等教學和研究輔助機構。
城市規劃本科專業成立於1985年,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較早創辦城市規劃專業的院校之一。城市規劃專業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於1998年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並於1999年被評為建設部重點學科,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再次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經過多年奮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居領先地位。本專業擁有國家甲級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大量的城市規劃設計與研究項目,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良好基地.
就目前國內來說,城市規劃就業的需求量很大。國外很多發達國家,大多生活在城鎮化地區,而我國居民正處在城鎮化的飛速發展階段。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