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
『壹』 廣西玉林 有什麼美食
廣西玉林美食有玉林肉丸、玉林牛巴、玉林牛腩米粉、玉林白散、蒲塘卷內粉等。
1、玉林肉丸容
玉林肉丸,又稱肉蛋,是廣西玉林市的著名特色小吃,有牛肉丸、豬肉丸之分。玉林肉丸主要製作原料有黃牛肉、豬肉、精鹽、味精、胡椒粉、梘水,生粉等。做好的肉丸可以煮湯,可以熱炒,還可以將肉丸配入米粉。
2、玉林牛巴
玉林牛巴,是廣西玉林市著名的傳統特色小吃。玉林牛巴選用黃牛肉為主料,腌制佐料有白酒、精鹽、味精、白糖、醬油、蒜白、蔥白、薑汁、硝水、小蘇打等。烹制配料有八角、桂皮、桔皮、草果、姜、丁香、桂花、花椒、茅根、蒜白、香菇、清油等。
3、玉林牛腩米粉
玉林牛腩米粉,是廣西玉林市的特色小吃之一。牛腩米粉以牛腩、米粉為主要製作原料,配以花生油、腐乳、蔥、姜、蒜、鹽、料酒、白糖、味精、香料等佐料製作而成。
4、玉林白散
玉林白散,也稱米花,是廣西玉林市的特色小吃之一。玉林白散以糯米、白糖、黃糖、茶油等為製作原料。
5、蒲塘卷粉
蒲塘卷粉,是廣西玉林地區的特色小吃之一,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蒲塘卷粉用優質純白粘米為主料製作而成,可以製成卷餡粉、涼拌粉、湯粉、炒粉等。不同的吃法配上不同的佐料。
『貳』 關於2004年印度洋地震海嘯的一些地理知識的問題,求地理大神回答印度洋地震的原因
板塊運動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地幔對流和地球自轉;板塊的不同部位運動方向是內不一樣的,歐亞板塊和印容度洋板塊接觸位置,二者都是向北東運動的,不過,印度洋板塊跑得快,歐亞板塊跑得慢,於是印度洋板塊就插到歐亞板塊下面了,導致了世界第一高峰的產生;從很久以前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的,所以,珠峰的高度可能還會繼續增高,同時由於碰撞,該地帶的地震也很多。
印度洋地震後形成了海嘯,這是因為該地震是傾滑型地震,地震能量大,還在深海,綜合造成了海嘯。
反正這玩意兒要寫,能寫很多很多。不過就這樣你應該就可以交差了
『叄』 河南省有哪些旅遊景點
1、嵩山少林寺
國家5A級景區,以其獨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雲台山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名錄。山上住宿不貴,空氣清新,而且瀑布也很壯觀,絕對是個美麗的地方。峽谷路窄不適合旺季人多時去。
『肆』 庫爾勒香梨如何保存!
庫爾勒香梨的保存方法:
1、自製可食用的水果保鮮劑:
由糖、澱粉、脂肪酸和聚酯物調配成的半透明乳液,覆於水果的表面,形成一層密封膜,防止氧氣進入果蔬內部,延長熟化過程,起到保鮮作用,水果保質期可延長至200天。
2、南方儲藏法:
儲藏於乾燥、涼爽並消毒的庫內,最好儲藏於0 ~ +5℃的庫房中。水果一般用紙箱、布袋或麻袋盛放儲藏。出冷庫前,應移到稍高溫度處過渡並逐漸移到庫外。為防因冷凝有水珠,不可出庫就重新包裝,而應攤涼,待冷凝的水珠消失後在換新包裝轉運。
3、北方儲藏法:
量大時用麻袋盛裝碼垛時應離牆50-60厘米,垛與垛之間也要留能進人的走道,以利通風、過人。梅雨季節,應給每袋水果外在套一條麻袋,以增加隔潮效果。外界氣溫低又乾燥時,可打開庫房通氣孔,以排除庫內空氣並換入乾燥空氣。水果儲藏時,若在庫房中放置幾小堆石灰粉,可顯著降低庫房內的濕度。
4、家庭簡易儲藏法:
量少可用壇、缽、缸、塑料袋等盛裝之後密封放陰涼處儲藏。量稍多時,用稻殼灰儲藏好,且無公害。方法是:選一干凈、乾燥、涼爽的水泥地面房,現打掃四周並撒上石灰粉,接著在地面鋪1厘米厚的稻殼灰,然後鋪一層水果,如此一層稻殼灰一層水果堆高至30-40厘米。此法防潮、殺菌,可儲2-3個月。
(4)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擴展閱讀
關於庫爾勒香梨:
1、庫爾勒香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2、庫爾勒香梨因具有色澤悅目、味甜爽滑、香氣濃郁、皮薄肉細、酥脆爽口、汁多渣少、落地即碎、入口即化、耐久貯藏、營養豐富等特點,被譽為「梨中珍品」、「果中王子」。因為庫爾勒香梨在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特地位和重要影響,庫爾勒市又被當地人引以為豪地稱為「梨城」。
3、地處古絲綢之路中道的咽喉之地的庫爾勒,因盛產「皮薄肉豐,心細甜而多液,入口消融」的梨,而得名「梨城」。庫爾勒香梨是新疆獨有的梨類品種,其果實香味濃郁,肉質細膩,味甜多汁,富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氨基酸等微量營養成分,營養豐富。
4、庫爾勒香梨屬於雙子葉植物綱,薔薇科,梨亞屬,梨屬白梨系統,香梨品種。庫爾勒香梨幼樹直立,呈尖塔形,成年樹冠呈圓錐形或半圓形。庫爾勒香梨選擇生長在天山高山上的野杜梨籽育苗作砧木,具有抗寒、抗旱、抗病蟲害的優勢。
5、杜梨成活後第二年或第三年嫁接,5年後掛果,10年後進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維持50年左右,一般盛果期樹單株年產香梨100—150公斤,果實商品率可達80%以上,100年時仍有一定產量。庫爾勒香梨幼樹生長勢強,成年樹中強,40年老樹更新後可抽發新枝,利於更新復壯。一般樹成三層,高不過3米,樹齡可達百年以上。
『伍』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有哪些地標性建築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園內的地標性建築有:
1. 哈工大主樓,是哈爾濱從解放初期至今城市建設翻天覆地變化過程的見證者,建築風格上屬俄羅斯「社會主義民族建築風格」,是哈爾濱歐式建築風格的典範之一。
2. 電機樓,建於1954年,位於主樓東側。
3. 機械樓,建於1953年,位於主樓西側。
4. 哈工大土木樓空間群,與哈工大博物館融為一體,形成山字形平面,距離校本部不遠。相對於之後陸續建成的電機樓、機械樓,由專業分工之故,它又被稱作「土木樓」。
5. 哈工大博物館,館舍建於1906年,原為俄國駐哈爾濱總領事館,後為哈工大最初的校舍。
(5)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擴展閱讀:
哈工大建築群入選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曾將此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樓空間群評為最美的大學校園TOP5之一。其教學質量和科研實力非常厲害,而且學校的建築都是世界建築遺產呢。
哈工大整體來說學校面積不是很大,幾棟建築很快就能搞清楚,將近包年的歷史,校區內的不少建築都是充滿了年代感的,而且北方的建築和南方的建築卻是區別很大,厚體牆,小窗戶。
11月24日,「第三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項目」入選名錄公布了100個建築,其中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入選名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群包括了哈工大博物館和哈工大原學生宿舍。
『陸』 求《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7月、2005年2月、2005年9月專輯PDF下載
《中國國抄家地理》2005年合集共12本+ 1本 東風日產增刊 PDF電子版雜志網路雲盤下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9
《中國國家地理》2004年合集共12本 PDF電子版雜志網路雲盤下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