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文地理
⑴ 北京大學人文地理考研怎麼准備
不是只看人文地理這方面的書,
給你他們的要求圖片:
⑵ 請問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專業的教材有哪些指的是研究生
沒有什麼固定的教材,給你一些必讀書目:
1.李旭旦:人文地理學,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84年
2.張文奎:人文地理學,東北師范大學,1993年
3.王恩涌:人文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4.陳慧琳:人文地理學,科學出版社,2001
5.王恩涌:政治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6.陳才:區域經濟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7.李小健等:經濟地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曹國民:理論人口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89年。
9.李希文、徐興國:簡明人口學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
10.張文賢:人口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11.李競能:人口理論新編,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01年。
12.陸大道:區域發展及其空間結構,北京:科學出版社,1995年。
13.陸大道等: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年。
14.陳述彭、魯學軍.地理信息系統導論, 科學出版社
15.張超等.地理信息系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16.潘玉君.地理學基礎.科學出版社,2001
17.水延凱等.社會調查教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18.郭志剛.社會統計分析方法——SPSS軟體應用. 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19.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遊新論,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
20.約翰.斯沃魯克,景點開發與管理,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
21.吳必虎 , 區域旅遊規劃原理,中國旅遊出版社,2001
22. Gunn•C A,Tourism Planning, N.Y. Taylor & Frances, 1994
23. Inskeep.E ,Tourism Planning: anintegr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N.Y. Van Nostrand Reinhold,1991
24.WTO , Nationdl and regional tourism Planning: methodologies and case studies , N.Y. Routledge,1994
重要期刊:
1.《地理學報》
2.《地理科學》
3.《地理研究》
4.《自然資源學報》
5.《人文地理》
6.《經濟地理》
7.《旅遊學刊》
8.《資源科學》
9.《旅遊科學》
10.《民族研究》
11.《地球科學進展》
12.《地球信息科學》
13.《地理科學進展》
14.《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
15.《中國人口科學》
16.《人口研究》
17.《地域研究與開發》
⑶ 北京大學人文地理學導師的情況
闕維民 男 教授 環境學院 世界遺產研究 人文地理學 這是這個專業他負責的考研前景
只有他負責人文地理學!!!
⑷ 鳥巢 水立方 等北京現代建築都體現了哪些北京人文地理特徵
鳥巢東西高南北低,是以為要擋住太陽(北京在北半球)避免直射。這是專因為運動賽場具有方屬向性的緣故。大凡比較正規的足球場,一般都是南北走向。因為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的,故太陽總是東升西落。假設足球場是東西走向,如果在上午比賽,日出東方,則整個上午太陽都在偏東的方向,太陽光就會直射向東進攻的運動員,把運動員的眼睛照得眼花繚亂;如果在下午比賽,日落西山,則整個下午太陽都在偏西的方向,太陽光就會正對向西進攻的運動員,把運動員的眼睛曬得直冒火花,運動員就不敢往上看。這當然會影響運動員的比賽。
⑸ 文科生 北京大學 人文地理系
很遺憾,北大按學院招生,人文地理專業屬於環境科學類(城市與環境學院),不招文科生
該系有16個主要方向:城市與理論地理、城市研究、經濟地理、企業集群與區域經濟發展、區域發展與城市規劃、房地產研究、城市與區域規劃、城市設計、旅遊與城市遊憩空間規劃、景觀規劃與設計、戶外環境教育與旅遊解說、世界遺產研究、國家風景名勝區研究、城市社會地理學、城市空間結構與規劃
⑹ 請從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方面介紹北京(大約800字)
自然環境
北京市位於北緯39度56分,東經度20分,地處華北大平原的北部,全市土地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
北京地勢西北高聳,東南低緩。西部、北部和東北部是連綿不斷的群山,東南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北京市東部與天津市毗鄰,其餘均與河北省交界。
北京天然河道自西向東五大水系:拒馬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運河水系、潮白河水系、薊運河水系。北京沒有天然湖泊。全市有水庫85座,其中大型水庫有密雲水庫、官廳水庫、懷柔水庫、海子水庫。
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2006年平均氣溫為13.4℃,一月份最冷,平均氣溫-1.9℃,八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6.4℃。2006年全年降水量318毫米,年度降水主要集中於夏季。
人口、宗教、民族
截至200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581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197.6萬人,居住半年以上的外來人口383.4萬人。
常住人口密度為963人/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中,城鎮人口1333.3萬人,鄉村人口247.7萬人。全市人口出生率6.26‰,死亡率4.97‰,自然增長率1.29‰。全市人口中擁有全國所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回、滿、蒙古、朝鮮族人口均超過萬人。
北京地區居民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
行政區劃
全市總計:16個市轄區、2個縣(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轄區:東城區、西城區、宣武區、房山區、崇文區、海淀區、朝陽區、豐台區、門頭溝區、石景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
縣:延慶縣(延慶鎮)、密雲縣(密雲鎮)
歷史沿革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是世界聞名的歷史古城、文化名城。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中心。這里薈萃了中國燦爛的文化藝術,留下了許多名勝古跡和人文景觀。
北京最早見於文獻的名稱叫做薊。公元前十一世紀時,薊國是統治中國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個分封國。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於薊國西南面的另一個封國燕,吞沒了薊,並遷都於薊城。從這時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國被強大的秦國所滅,薊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據考古學家考證,當年的薊城就在現北京城區的西南部。
公元938年,薊城成為遼的陪都。遼是崛起於中國東北方的少數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為薊位於它所轄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稱南京,又叫燕京。一個多世紀以後,另一個少數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將遼滅亡,並於1153年遷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興的蒙古族軍隊的進攻,被迫遷都汴京(今河南開封),第二年蒙古鐵騎入佔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領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東北郊築建新城。四年後這位首領即在興建中的都城內登上皇帝的寶座,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這便是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游記中稱之為「世界莫能與比」的元大都。從此,北京取代了長安、洛陽、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為中國的政治中心,並延續到明、清兩代。1911年10月10日,中國爆發了資產階級民主主義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潰亡,北京作為帝都的歷史到此結束。
在此後的30多年裡,北京歷經苦難:先是連年不斷的軍閥戰爭,使當年的帝都變得衰微破敗;1937年日本侵略軍侵入,古城在血與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政府接管這座城市。苦難、屈辱、血淚,終於使人民起而抗爭。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成為新生的共和國的首都,古城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一座城市的歷史就是一個國家的歷史。作為幾代帝都和今日中國首都的北京是中國歷史和現狀的縮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時又是一座煥發美麗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個雄偉、奇麗、新鮮、現代化的姿態出現在世界上。
自然地理
北京市簡介:簡稱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為歷史悠久的世界著名古城。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邊緣,東南距渤海約150千米。面積16410平方千米。全市總人口為1492.7萬人。北有軍都山,西有西山,山地佔全市面積的62%;東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沖積而成的、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鐵等多種礦物和花崗石、大理石等優良建築材料。
地理地貌:北京市中心位於北緯39度,東經116度。雄踞華北大平原北端。北京的西、北和東北,群山環繞,東南是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大平原。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與河北交界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市最高峰。境內貫穿五大河,主要是東部的潮白河、北運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馬河。北京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脈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脈的軍都山,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綜觀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勢雄偉。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土地面積:北京全市土地面積16410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積6338平方公里,佔38.6%。山區面積10072平方公里,佔61.4%。城區面積87.1平方公里。
氣候特點: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年平均氣溫10~12攝氏度,1月-7~-4攝氏度,7月25~26攝氏度。極端最低-27.4攝氏度,極端最高42攝氏度以上。全年無霜期180~200天,西部山區較短。年平均降雨量600多毫米,為華北地區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山前迎風坡可達700毫米以上。降水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年降水的75%集中在夏季,7、8月常有暴雨。
歷史和古跡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也是世界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曾為遼、金、元、明、清五朝帝都。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從此成為新中國的首都。
北京擁有眾多的文物古跡,故宮、長城、周口店猿人遺址、天壇、頤和園、明十三陵等,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05年末,全市擁有博物館34個,館藏文物達115.1萬件,參觀人數達1370.9萬人次。
城市規劃
2005年初,國務院正式批復了《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新總規將北京的城市性質定義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世界著名古都和現代國際城市;將北京未來發展目標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
⑺ 北京師范大學人文地理推免
更多關於北師大考研相關的問題,可以登錄我們官網,在線咨詢下專業的老師,會對你有比較專業的回答。
⑻ 北京人文地理環境
北京地區居民宗教信仰者50多萬,約佔北京市4%。信仰的宗教主要是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其中佛教、道教和伊斯蘭教對北京的歷史、文化、藝術產生過較大的影響。北京現有宗教活動場所達100多處。
北京在歷史上曾為六朝都城,在從燕國起的2000多年裡,建造了許多宮廷建築,使北京成為中國擁有帝王宮殿、園林、廟壇和陵墓數量最多的城市。
北京故宮,明朝時叫大內宮城,清朝時叫紫禁城,這里原為明、清兩代的皇宮,住過24個皇帝,建築宏偉壯觀,完美地體現了中國傳統的古典風格和東方格調,是中國乃至全世界現存最大的宮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北京市山區面積10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62%,平原區面積為6200平方千米,約占總面積的38%。北京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北京市平均海拔43.5米。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
北京西部為西山屬太行山脈;北部和東北部為軍都山屬燕山山脈。最高的山峰為京西門頭溝區的東靈山,海拔2303米。
最低的地面為通州區東南邊界。兩山在南口關溝相交,形成一個向東南展開的半圓形大山彎,人們稱之為「北京彎」,它所圍繞的小平原即為北京小平原。誠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8)北京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根據「十三五」北京水務規劃,到2020年,我市節水型社會將率先全面建成;城鄉水環境明顯改善;供水、排水、防洪排澇等水務基礎設施更加完善,運行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提高。
2020年,全市用水總量將控制在43億方以內,再生水利用量將達到12億方;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以上;消除全市范圍內黑臭水體,重要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77%;萬元GDP水耗和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下降15%以上。
⑼ 一個叫龍什麼的,主播北京的人文地理
一個叫龍什麼的主播北京的人文地理這個應該主播里的人很多叫龍什麼的這個也說不好了這個查一下就知道
⑽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人文地理怎麼樣
首都師大挺好的,只考高數,專業課只考經濟地理,可以試試!地質大學的人文應該不太好吧,他那裡確實以自然地質相關專業見長,難度差不多。可能地質大學不考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