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1. 關於一篇中國歷史地理的論文
首先,外國中國都有名家論述過地理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的,上網一搜很版多,這些可以給你參權考,也可用作理論佐證。
其次,你要大量搜集資料。歷史論文的資料豐富性和真實性是最重要的。相關書籍有《史記》《漢書》有專門的表或篇目,《水經》《水經注》是了解歷史水道的重要依據。
再次,必須細對地圖,現在的地圖不一定可靠哦,因為地表外貌是會改變的,尤其是水道之類的。
最後,給你一點可以闡發的思路。你可以論述譬如河流(尤其是運河)對一個地方的經濟的影響,例如京杭大運河對於杭州經濟的影響,。還有沿海地區對外貿易和對外來文化的吸收與內陸地區的文化經濟對比。平原地區的農業或者說產業結構,民風習俗。通常來說,植被、氣候會影響一個地區的農業產出;氣溫、地表、地域視野(如平原開闊、盆地保守)會影響一個地區民風民俗、人們的性格;河流影響一個地方的經濟、對外溝通等。
希望對你有一點幫助~
2. 歷史上環境變遷的後果(從歷史學角度)
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
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
——《第七章 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的後果、原因、規律》第一節
王元林
載《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研究》
自然環境從地質時代經過歷史時期的變遷而至現今,在這一歷史發展過程中,涇洛流域自然環境各因子氣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今日黃土高原童山禿禿,林草稀少,溝壑多布,侵蝕沖刷嚴重,出現許多人地矛盾,成為中國二十多個貧困地區之一,這正是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共同作用下,破壞這一地區脆弱的生態環境所造成的。清楚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帶來的後果,面對現實,制訂相關政策,為當前這一地區的治理服務。
一、涇洛流域自然環境變遷帶來的最大惡果是水土流失日益加劇。新石器時代,涇洛流域植被良好,森林茂盛,草地肥美,各種動物棲息其間,這從今天涇洛流域數以千百計的新石器文化遺址中發現的大量動植物遺存足可證明。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原始農業逐漸發展起來。起初,人們在河谷平原和高原之地小范圍開墾,對侵蝕沖刷影響不大。隨著人口增多,人們已不僅在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經營,就是生態環境脆弱之地,秦漢時已出現大規模地開墾高潮,隴東、陝北就是其中代表。隨後雖然東漢以後長達三百多年這一地區多以游牧民族為主,但農業在一些小的地區仍有經營①。隋唐人口增多,隋代隴東、陝北每縣就有上萬戶,隴東、陝北人口達120多萬人,遠遠超過了西漢。唐天寶時隴東陝北人口近百萬。陝北洛水流域近31萬人口,是西漢時的近2倍。宋金在隴東、陝北更是駐有大量軍隊,人口激增。以後各代,這一地區人口一直居高不下。明嘉靖時,雖人口較明初有所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學術月刊》1962年第2期。
減少,但仍達近60萬,加上逃戶,亦有七八十萬之多。再加上沿邊駐有延綏、固原鎮兵,人口亦當超過百萬。「土人耕牧,鋤山為田」,開荒耕坡,「雖懸崖偏陂,天地不廢」。清乾嘉時這一帶人口達285萬人之多。雖然陝北僅44萬人,但開荒已至山坡險嶺,即使梁峁之地也不放過(詳後)。一般情況下,每增加一人,需增加耕地0.2—0.3頃。陝北、隴東自然還要多些。這樣伐林墾荒,帶來的結果只能使環境惡化,水土流失加劇。農墾之外,歷代在涇洛上游曾置有牧馬苑,牧馬啃食草根,苑田種植苜蓿或糧食,過度地放牧也會破壞當地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只不過不如墾荒帶來的後果嚴重罷了。一般人對黃土高原墾荒帶來的後果認識還不是那樣清楚。據調查和推算,黃土高原在有森林覆蓋的條件下,土壤年侵蝕模數很小,只有100—200噸/平方公里,而毀林開荒,其年侵蝕模數可達10000—20000噸/平方公里,增加100倍。隴東慶陽、平涼,再加上隴西的定西地區,有面積約7萬平方公里以梁狀為主的黃土丘陵溝壑區,一般年侵蝕模數在8000噸/平方公里左右①。涇水上游侵蝕模數最強烈,年侵蝕模數可達1萬噸/平方公里左右。環縣北部丘陵溝壑區年侵蝕模數7769噸/平方公里,慶陽北部丘陵溝壑區7412噸/平方公里,隴東黃土高原溝壑區5746噸/平方公里。而黃龍山、子午嶺、關山(六盤山脈)土石山地森林區年侵蝕模數分別是238噸/平方公里、500噸/平方公里、800噸/平方公里②。其間森林起到的作用還是巨大的。隴東陝北間子午嶺,在同治回民起義前,墾殖指數高達25%—30%,其侵蝕強度相當於現在延安一帶,而年侵蝕模數已達8000—10000噸/平方公里③,水土流失已十分嚴重了。而今,涇洛流域水土侵蝕仍然十分嚴重。隴東、陝北大部分市縣水土流失面積佔到總土地面積的80%以上,環縣、慶陽、鎮原、涇川竟佔到100%,而森林較多的合水(水土流失面積佔到總土地面積57.75%)、富縣(42.05%)、黃陵(48.36%)、黃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科學出版社,1992年,第13—14頁、18頁。
②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綜合治理開發分區研究》,中國經濟出版社,1990年,第87頁。
③唐克麗等:《黃土高原人類活動對土壤侵蝕的影響》,《人民黃河》1994年第2期。
(49.14%),水土流失所佔總土地面積稍低。陝北歷史上人口密度少,開發程度遠較隴東低,今森林仍保持不少,水土流失也就自然不如隴東嚴重,洛水含沙量自然也沒有涇水大。就是渭北旱塬一帶,長武(92.97%)、彬縣(93.84%)、旬邑(84.27%)、淳化(91.60%)、白水(91.63%)等,水土流失在總土地面積中所佔的比例仍然巨大①。昔日洛川塬所在洛川縣,今水土流失面積1500平方公里,佔全縣總面積83%。這里耕地面積較大,占墾殖指數25.6%,耕地中夏糧又占很大比重,夏收後農田休耕,又正值雨季,暴雨易使裸露的地表發生面蝕和溝蝕;溝頭延伸,溝道深切,溝坡變陡,又引起土體的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蝕。朱牛鄉的月合溝在1923—1955年的32年間,溝頭延伸247米(平均每年7.7米),溝床被切深8.6米,溝道加寬15.4米,共損失塬面耕地19.2畝,流失土壤77.6萬立方米。這樣的溝壑在黃土高原地區不勝枚舉。溝壑的增多,溝道面積增大,使地形更加破碎。今涇洛流域除原外,大量的梁、峁、溝等破碎地形遍地皆是。洛川朱牛鄉溝道面積已達48.5平方公里(總土地面積僅有90多平方公里),坡度大於25。的陡坡又占溝道面積的53%②。洛川塬地如此,其他破碎地形溝壑之多,面積之大,就可想而知了。如此大量的土壤表層土被沖刷,土壤肥力自然下降。據統計,被沖刷的土壤中,每噸約含氮肥0.8—1.5公斤,磷肥1.5公斤,鉀肥20公斤。黃土高原每年要損失肥分5000萬噸,比黃土高原農業年施化肥量多好幾倍③。歷史時期,包括涇洛流域在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毀林開荒,輪荒亂墾,使宋時隴東陝北「腴田」、「肥田」後皆成為瘠田、薄田。志丹人曾流傳的這樣俗語:「山保安,牛羊山,米糧川」,當地應是富庶;而清咸豐時,保安(今志丹)「瘠貧之區,水土最劣,以耕稼則多不毛」④,水土流失造成的惡果已顯露出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資源環境社會經濟數據集》,中國經濟出版社,1992年,第222—223頁。
②中國科學院黃土高原綜合科學考察隊:《黃土高原地區重點縣綜合治理與經濟發展戰略規劃》,科學出版社,1991年,第154頁。
③山西大學黃土高原地理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第18頁。
④咸豐《保安縣志》卷一《地理志》。
涇洛流域水土流失,像其他黃土高原地區一樣,帶來的更大災難是河流中的泥沙增多,河患頻增。今黃河泥沙含量已多達16億噸,其中陝西省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就達8億噸,佔到三門峽以上輸沙量的一半。大量的泥沙淤積在下遊河道中,使河道淤高,行洪不暢,易發生河患。今黃河下游成為「懸河」,正是歷史上泥沙淤積所造成的。而黃河下游洪水災害不斷,其根源正在包括涇洛流域在內的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帶來的泥沙。歷史上黃河下游大約有1575次洪水災害(包括溢、決、改道),其中先秦時僅發生過7次漫溢,1次改道。西漢時,黃河下游發生3次漫溢,7次決口,2次改道,共發生12次河患。除其他原因外,西漢時由於在包括涇洛上游的黃土高原屯墾,發展農業,一定程度上加劇了水土流失,河患也隨之增多。東漢以後至隋的五百年間,黃河出現了相對安流的局面,這與黃土高原地區多以畜牧為主,水土流失程度大大減輕有關。唐和五代時,黃河河患增多,與唐五代時變牧為農有關①。宋金元時期黃河河患遠超以前各代,平均每10年分別發生6.5、5.5、27.3次。元時記載人口雖少,但編戶數字並不等於實際數字。明代共發生454次河患,平均每10年發生16.4次。清代發生485次,平均每10年發生17.9次。民國發生103次河患,平均每10年發生41.9次②。河患愈演愈烈,這無疑與人口增多,開墾荒坡溝地,水土流失加重有關。其間水土流失帶來的惡果不堪設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鄭肇經:《中國水利史》,商務印書館,1993年影印本,第102—104頁。
②譚其驤:《何以黃河在東漢以後會出現一個長期安流的局面》。
二、引起涇洛流域生態失衡,各種自然災害日益增多。涇洛上游為黃土高原腹地,生態環境脆弱,歷史上人們在這里發展農牧業,大力墾田,輪作荒田。特別是秦漢時移民屯墾,使這一流域農田栽培植被面積擴大。唐宋金時期,這里為邊防之地,人口增多,屯田面積大增,森林大為減少。明清民國時期,涇洛流域森林遭到徹底破壞。森林破壞,農地增加,水土流失加重,使這里本來就脆弱的自然環境難以恢復,原來森林被覆土壤,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少侵蝕的作用也就不復存在。人為干預自然環境能力的增強,無節制地破壞自然,使這一流域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增多,發生頻率增加。雖然不是呈直線式上升,但災害日益增多的態勢已十分明了。將歷史上涇洛流域發生的旱澇、雹災、霜凍、蝗災、風沙、地震以及飢荒等災害作一綜合對比可以發現,涇洛流域在公元前2世紀至1世紀上半葉、6世紀下半葉至9世紀末、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13世紀下半葉至14世紀初、15世紀中葉至17世紀上半葉、18世紀中葉至20世紀中期出現6次災害多發期。這些災害常常相伴發生,甚至一年中幾種災害並行,旱澇、旱蝗、旱雹、旱震、旱與風沙等災相互聯系,這些大災多相連發生,增加了災害的危害性。大災之後,又常出現瘟疫、飢荒,這在明清民國時期表現最為明顯。6大災期中,第一災害多發期發生28次大旱,5次洪澇。第二災害多發期僅西魏至北周和隋代,就發生17次旱災,8次雨澇。唐代旱災年達110次,澇災65次(其中旱澇同年22次),冰雹30次,霜雪凍48次,蝗災(包括五代)21次。第三災害多發期為北宋初期,時間不足五六十年,卻發生旱災20次,雨澇12次,蝗災9次,雹災霜凍也發生不少。第四災害多發期為元代,旱災25次,澇災10次,蝗災7次,雹災12次,雖第三、四災害期發生次數不如第二災害期,但其發生頻率仍十分頻繁。明清民國時期自然災害增多,土壤瘠薄,隴東陝北農業難有太大起色,自然環境惡化的兆頭已經顯露出來。明至1949年涇洛流域共有12次大旱災期,3次大澇期。這些旱澇災害常常是毀滅性的。如萬曆第一大旱期(1582—1583年)的大旱,「人相食」,死屍枕藉。萬曆第二大旱期(1586—1587年)陝北延安「飢民多死亡」,隴東各縣大飢。天啟崇禎大旱期(1627—1631年),麥苗盡枯,飢荒尤甚,人死過半,導致了明末大起義。崇禎末(1639—1641年)、康熙末(1720—1721年)、光緒初(1877—1878年)、光緒末(1899—1901年)、民國(1928—1931年)等大旱期亦危害巨大。除氣候原因外,明、清、民國涇洛流域少被覆,易發生乾旱。明代涇洛流域有63次雹災記錄,清代涇洛流域雹災記錄達247次,而民國則是年年有雹災記錄。霜雪凍災明代有52次,清代、民國有148次。雖存有記錄的失誤,但清代、民國霜雪凍災應高於明代。明代涇洛流域蝗災達45次,清代26次,民國11次,如此等等。由於涇洛流域大部分地區仰於天澤,災害發生的多少無疑影響收成的豐歉。水旱之外,涇洛上游即使霜雪雹災也容易導致飢荒出現。上游隴東、陝北出現飢荒的次數和規模遠多於下游關中,與上游自然災害多,自然環境惡劣有關。明以前涇洛流域飢荒出現的次數少。唐代,關中飢荒出現49次。宋代,涇洛流域發生16次飢荒。金代飢荒3次,元代27次。明代,涇洛流域共出現123次飢荒,全流域的飢荒45次,涇洛下游飢荒28次,上游隴東達30次,陝北洛水上游達20次。清代飢荒發生次數更加頻繁,共有167次飢荒,全流域飢荒7次,涇洛下游45次,隴東97次,陝北18次(統計數字不全面)。雖危害程度較明代小,但發生頻率無疑是歷代最高的。飢荒的出現除了人為原因外,大多與自然災害有關。明清涇洛流域自然災害增多,尤以隴東、陝北發生頻繁,大量的統計數字和無數事實足以證明,正是明清在涇洛上游鋤山為田,開山至頂,肆意毀林開荒,使墾田數增多,水土流失面積亦增大,抵禦災害的能力大大降低。自然災害增多,飢荒頻增,脆弱的生態環境已經惡化。
三、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的變遷,不僅使河流水文狀況惡化,而且使河湖湮塞,引起水荒。由於歷史時期大量砍伐林木,森林植被破壞,植物被覆作用降低,不但加速了水力侵蝕,河流泥沙增多,也使河流洪枯量變化大,暴漲暴落。唐時洛水、華池水等流域經過農業開墾,林木減少,洪水時「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禿」,水土流失較大,而像葦谷等一些小的支流,碧波盪漾,與洛水、華池水等還是有區別的,這里侵蝕較弱。清代,葫蘆河(即華池水)流域的子午嶺林區還未遭到破壞,河水清澈,仍可灌溉附近稻田①,河水清濁顯而易見。上述元時靈台的達溪河也還清澈,到清時也已濁浪滾滾。明嘉靖時稱今汭水還較涇水清澈,今情況雖然仍是汭清涇濁,但汭水已開始變混濁,上游華亭、崇信一帶林木減少,農田多辟。歷史上稱作黑水的諸河(古油水以及今直羅河等)今已難窺其原貌,多已變渾。原來稱作寧江的九陵川,清時水色澄碧,今也已變渾濁。不勝枚舉的事例足以證明,河流多已變渾,清流已少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道光《鄜州志》卷二《輿地部·水利》。
由於森林被覆減少,河流冬枯夏漲、暴漲暴落特點異常顯著。甘泉境的洛水支流,「春夏盈而秋冬涸」。即使洛水冬春時僅「水深二三尺,面闊七八丈」,可涉足而過,而夏季暴漲時,河川「一望無涯,浪高一二丈」。涇水流域亦是同樣。崇信縣各河「旱則河水清盈,汗下欲涓滴」,「潦則洶涌奔騰」,水勢浩大,洶涌澎湃,「漫無抑制」,洪涸特徵十分明顯。暴漲暴落,河患日益增加。歷史上涇水支流在平涼、涇川、靈台、鎮原、慶陽、環縣、寧州、正寧、合水、邠州等縣城旁都發生過河患。而且,河道泛濫亦趨亦烈。洛水流域的保安、鄜州、黃陵、同州發生過多次河水侵城的事件。鄜州城不斷地內縮,就是受歷史上洛水數十次泛濫的影響。就連一些小的支流也在明清時常常為患,平涼城東的浚谷水、涇川的古涇州城和今城外的諸溝水等等皆是如此。
河水含沙量大,暴漲暴落,泛濫不斷,自然難以航行。西周時,涇水已有航運。此後,「涇河水急石多,深淺不一,商船不致往來」。明清雖曾有試航之舉,但由於涇水水淺石多,難以行舟。洛水亦僅可行小船,航行里程僅在大荔以下。形成今天涇洛兩河難於航行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涇洛流域水文狀況惡化。
涇洛流域自然環境的變遷,還使這一流域水資源枯竭,水利工程難以實施,人們生產、生活難以正常進行,出現水荒。人們原來居於原上,隨著河流的下切,水源遠在深谷之中,往來取水十分不便。包括德靖砦、栲栳砦、金湯寨、鳳川寨等宋金時的軍寨,雖然修建時就建於高處,以利軍事需要;但仍考慮到在河川池泉之旁,以利飲用之便。隨著河流下切,飲水已成為軍寨生存的主要問題。其後這些軍寨大多廢棄,除軍事原因外,飲水不便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明清涇洛上游居民多向川穀泉池邊遷徙,就是考慮到水源問題。寧州城居馬蓮水、城北河、九龍水之交,而明時,城「內乏井泉」,與數百年來河流下切有關。類似情形在慶陽等處屢見不鮮。筆者去隴東、陝北考察,水窖和池塘遍布各個鄉村,吳旗、志丹一帶,有些在田間地頭,甚至公路兩旁,利用地勢將雨水匯聚、沉澱,以便使用。在這里,人們把水看作異常珍貴之物,節約用水已成人們的習慣。人們飲水都如此困難,農業生產只有靠降雨來決定豐歉了。建國前,隴東、陝北的水利工程寥寥無幾,正與河道下切、難以飲用有關。今涇洛上游一帶人們往往打數十丈甚至近百丈的深井,就是因為地表水難以飲用而不得不利用地下水。渭北旱塬一帶,「居民每苦地高乏水」,也修地窖以聚雨水。明清涇洛下游掀起打井高潮,與地表水枯竭,流水微小難以滿足灌溉需要有關。
涇洛流域河流泥沙較多,河患頻繁,還使涇洛下游諸湖面積縮小或消失,流域內諸泉湮廢。除氣候原因外,還因森林減少,泥沙增多,湮塞泉澤。涇洛下游的陽華(華澤、赤岸澤等)及其他諸湖的湮廢就是如此。甚至黃河下游的大野等大湖澤的消失,也是包括涇洛流域在內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河道變遷,泥沙淤積的結果。
四、歷史時期涇洛流域植被和土壤的變化,使這一流域土壤承載力低,三料(燃料、飼料、肥料)短缺,土壤肥力下降,糧食畝產降低,土瘠民貧,農業生產徘徊不前。今天,造成黃土高原貧苦的主要原因就是這里生態環境失衡,水土流失嚴重,人地矛盾尖銳。大量的林木減少,地表裸露。明時,隴東「山無木兮山頂禿」,「山頭但有農驅犢」,濯濯童山之上仍植糜種菽①。清時,隴東土壤「瘠磽」,溝坡之苗多仰天澤,稼穡難成②。歷史時期涇洛流域由於人們長期的墾殖開發,致使原來開墾時還較肥沃的土地,開墾二三年後被迫撂荒,自然肥力盡失。這在隴東、陝北各州縣都是如此。不斷地撂荒輪耕,不斷地去開墾新的土地,使涇洛流域農業一方面墾殖面積不斷增加,水土流失面積也隨之擴大。而另一方面,土壤貧瘠,廣種薄收,人民仍然貧困不堪。洛川l縣一帶民眾就流傳這樣的俗語:「種上萬萬頃,哪怕一畝打半升」,人們不管收獲,「有牛沒牛盡管種」③。雖辛苦耕種一年,收獲卻寥寥無幾。正如咸豐時保安縣人所言,「荒山容易起風沙」,「不管年荒與歲豐,十年總有九年窮」④。原來是「牛羊山,米糧川」的保安,土地承載力大大降低,已難與昔日相比。道光時盧坤所作《秦疆治略》,幾乎陝北和渭北旱塬各州縣都是「地瘠民貧」。其實,隴東一帶「原以土質肥沃,農產富裕」,故歷史時期這里人口密度基本上較洛水流域大。加之這里原面較陝北一帶大,自然條件優越,故歷代開墾多所致力。由於濫墾濫伐,「墾殖無方」,只知擴大耕地面積,撂荒輪作,粗放式經營,「致使土地利用失調」,表層耕土「受雨水沖蝕而流走」,「良田敗壞,溝壑縱橫。耕田面積日漸支碎」。雖有施肥,但地力消耗和水土流失,使農業單產降低,經濟衰微。昔日茂密森林,今為濯濯童山。昔日良田與草原,今為「不毛之沙漠」⑤。隨著建國後這一地區人口的膨脹,人均耕地更少,人地矛盾更為突出。為了解決當地糧食問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仍走原來開荒種地,擴大耕地面積的老路子,使水土流失更為嚴重。人們越窮越墾,越墾越窮,農業終是惡性循環。傳統的粗放農業是今日這一地區積貧積窮的重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康熙《寧州志》卷一《地理·山川》引(明)李紳《山水歌》。
②(清)張澍:《天心篇》,收入《歷代詠隴詩選》。
③民國《洛川縣志》卷二四《方言謠諺志·俗諺》。
④咸豐《保安縣志》卷八《藝文》,(清)彭瑞麟《保安雜詠》。
⑤民國《甘肅鄉土志》第七章第八節《水土保持》。
涇洛流域森林草原減少,水土流失嚴重,不但使土壤承載力降低,糧食畝產減少,而且使這一地區像其他黃土高原地區一樣,燃料、飼料、肥料等三料出現短缺。長期以來,涇洛上游以林木、樹枝草灌和作物的秸桿為燃料,樹木燒光,就去刨樹根。樹根、秸桿燒完,就去刨草皮,挖草根,燒牛馬糞。這樣,自然使三料短缺,生計難以維持。寧夏、固原地區就是三料嚴重斷缺之地①。甘肅慶陽地區華池縣,從上世紀40年代開始,開荒種田,特別是建國後人口劇增,大量燒柴用材,使這里的子午嶺林區的森林和草原受到嚴重破壞。到80年代初,除東部幾鄉在子午嶺深林區外,其餘全縣其他地方已無林可砍,無荒可墾。相應地,水土流失加重。柔遠河在上世紀60年代輸沙量401.7萬噸,70年代增加到456.3萬噸。同時,全縣大小7700餘條溝至70年代末就有6300多條乾枯②。農業降產,薪材短缺,飼料、肥料亦成問題,自然環境已惡化。
歷史上,受水土流失和人們耕墾的作用,涇洛上游形成溝谷坡地的黃綿土及原地的黑壚土,前者肥力瘠薄,後者成為黃土高原較優良的土壤。而關中受人類長期耕墾和施肥作用,形成耕作性較好的填土。土壤的肥瘠自然影響到農業生產。關中由於自然條件好,地勢平坦,土壤肥美,灌溉便利,雖經自然和人類長期作用,但自然環境惡化的程度遠較隴東陝北輕,自然災害也遠較隴東陝北少。有些還因人類的參與,而使自然環境更適宜於人類的發展。前言關中出現的塿土,鹽鹼地改良自然對促進農業生產起到促進作用。同時,還應指出的是,關中涇洛下游森林減少,湖陂大多乾枯,地下水位下降,沿山及濱河一帶,礫石、沙子多隨洪流而淤積散布,洪潦成災,原來的「淤田」已變成了「淤沙」。農業生態環境惡化,北山旱塬一帶地形破碎,「地瘠民貧」,農業生產環境亦受到很大影響。沙苑自然環境惡化,水草減少,湖泉乾枯,已多出現風沙和沙徙現象,屯墾田地多為風沙侵佔。可見,涇洛下游自然環境的變化,也帶來一定的不良後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山西大學黃土高原研究所:《黃土高原整治研究》,第20頁。
②新編《華池縣志》第一編《地理志》。
總之,歷史時期涇洛流域自然環境的變遷,給這一流域帶來了積極和消極的影響。一方面使許多不良的如鹽鹼土、沙土等土壤得到了改造,培育出了更適宜於農業生產的填土、黑壚土等。歷史上關中有「膏壤」、「沃野」、「天府之國」的美譽,對糧食生產,推動社會進步仍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而另一方面,人們毀林墾荒,濫墾濫殖,縱火燒山,鋤山為田,使涇洛上游和渭北旱塬的生態環境遭到了空前破壞,水土流失嚴重,地形更加破碎。土壤肥力流失,河患增加,甚至對黃河下遊河道和湖澤等都帶來了嚴重危害。而同時,由於森林草原植被遭到破壞,涇洛流域自然災害明顯增多,尤以旱災最易發生,自然環境的免疫力大大降低。河患頻仍,暴漲暴落,泥沙含量大,多渾濁不堪,難於通航。湖泉池陂大多湮廢,人們生產、生活用水已成問題。由於土壤肥力下降,糧食單產降低,廣種薄收,土壤承載力降低,燃料短缺等,農業陷入惡性循環,人們越窮越墾,越墾越窮,使包括涇洛上游在內的黃土高原地區成為中國現今最貧困的地區之一。
3. 中國區域歷史文化地理
簡述:
國父中山先生曾經這樣評價過南京:南京為中國古都,在北京之前。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區。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種天工鍾毓一處,在世界之大都市誠難覓如此佳境也。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金陵為行都。即使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亦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壹、歷史沿革
1.楚秦王氣
春秋戰國時期,南京地處「吳頭楚尾」,為吳國置冶城於此。
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踐滅吳後,令越相范蠡修築「越城」於秦淮河畔。
公元前306年,楚威王築城於石頭山,置金陵邑。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改金陵為秣陵。
漢初秣陵相繼為楚王韓信、吳王劉濞之封地。前128年,漢武帝封其子劉纏為秣陵侯。
2.六朝古都
211年,孫權自京口遷秣陵,改名建業。229年,孫權稱吳大帝,自武昌還都建業。
280年,西晉滅吳,改建業為建鄴。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之諱,改名建康。317年,司馬睿即位,是為晉元帝,東晉正式建立,定都建康。
420年,劉裕代晉稱帝,宋立國,都建康。479年,蕭道成代宋稱帝,齊立國,都建康。502年,蕭衍代齊稱帝,梁立國,都建康。557年,陳霸先代梁稱帝,陳立國,都建康。
吳、東晉、宋、齊、梁、陳合稱六朝,故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今南京圖書館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遺址。六朝建康城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經濟發達,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
3.金陵情懷
公元589年,隋滅陳。隋文帝以石頭城為蔣州,隋煬帝時改為丹陽郡。
此後隋、唐兩朝統治者將揚州治所自金陵遷至廣陵,曾一度取消南京州一級的建制。唐初,杜伏威、輔公祏義軍占據丹陽郡,歸順唐廷,唐改丹陽為歸化。杜伏威輔公祏起兵反抗,建立宋政權。唐平江南,置升州。
五代楊吳立國,修繕金陵,以為西都。937年,徐知誥(李昪)代吳,南唐立國,定都金陵,改金陵府為江寧府。
4.陪都建康
975年,北宋滅南唐,以江寧府為升州。1018年,宋真宗以趙禎為升王,不久立為皇太子,改升州為江寧府。
1127年,宋高宗即位,改江寧府為建康府,作為東都。不久金兵南下,高宗南逃,以杭州為行在。1138年,宋高宗再次南逃杭州,正式建都,改杭州為臨安府。建康府為陪都。
1275年,元兵南下,以建康府為建康。1329年,改建康為集慶。
5.開明之城
1356年,朱元璋攻克集慶,改集慶路為應天府,作為根據地,朱元璋自稱吳國公。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故定國號為明,是為明太祖。以應天府為南京,以為首都,以開封為北京,以為留都。1378年,罷北京,改南京為京師。1403年,明成祖升北平為北京,以為留都。1420年底,明成祖遷都北京,以南京為留都。1644年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
6.天國風雲
1645年,清兵克南京。改南直隸為江南省,應天府為江寧府。1649年,清設兩江總督於江寧。1853年,太平軍攻克江寧,改江寧為天京,以為都城。在今總統府一帶修太平天國天王府。1864年,清兵克天京,太平天國亡。
7.博愛之都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南京為中國首都。
1927年,北伐軍克南京。不久南京國民政府成立。
1937年9月19日,日軍第三艦隊司令官長谷川清下令對南京等實行「無差別級」轟炸。
12月13日,日軍佔領南京,後對南京城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血腥屠殺。在暴行最猖獗的6個星期里,共殺害我30多萬同胞,強奸2萬以上的婦女,史稱「南京大屠殺」。
8.故都重生
1949年4月23—2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成立南京市人民政府。
1949年後,南京先為中央直轄市。
1952年恢復江蘇省,南京降為省轄市並作為江蘇省省會至今。1990年南京被確定為國家計劃單列市,1994年省會城市取消計劃單列,國務院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確定南京市行政級別為副省級。
9.府市建置
越城:公元前472年
金陵邑:公元前333年
秣陵:公元前210年
建業:公元211年
建鄴:公元282年
建康:公元313年
蔣州:公元589年
升州:唐朝
江寧府:公元937年
建康府:公元1127年
南京(應天府):公元1368年
江寧府:公元1645年
天京:公元1853年
南京府:1912年
南京特別市(首都特別市):公元1927年
南京市:公元1930年
南京市(中央直轄市):公元1949年5月10日
南京市(江蘇省轄市):公元1953年1月
南京市(計劃單列市):公元1989年
南京市(副省級市):公元1994年
貳、地理環境
氣候
南京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降水1200毫米,四季分明,年平均溫度15.4°C,年極端氣溫最高39.7°C,最低-13.1°C,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春季風和日麗;梅雨時節,又陰雨綿綿;夏季炎熱,與武漢、重慶並稱「三大火爐」;秋天乾燥涼爽;冬季寒冷、乾燥。南京春秋短、冬夏長,冬夏溫差顯著,四時各有特色,皆宜旅遊。因此就有了「春遊牛首煙嵐」、「夏賞鍾阜晴雲」、「秋登棲霞勝境」、「冬觀石城霽雪」之說。
「夏熱冬寒」是南京較之其它江南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的顯著氣候特徵,通常農歷臘月下雪機會最多,如果您有緣在南京遇上大雪,那也是令人神往的,江南的雪景更顯嫵媚動人。
近來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以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夏天的炎熱程度與江南、華南其他都市相比大為減輕,故一時有為南京摘去「火爐」帽子的說法。
地形
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里,中部東西寬50~70公里,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里。南面是低山、崗地、河谷平原、濱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單元構成的地貌綜合體。
地貌區域為寧、鎮、揚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佔全市總面積的64.52%。長江南京段長度約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為南京市境內兩條主要的長江支流,其河谷平原為重要農業區。水面佔全市總面積11.4%,平原、窪地佔24.08%。
山脈
在城區外圍,六合區境內北部有東平山、冶山,東南部有以玄武岩為主的方山、靈岩山;浦口境內分布著東北--西南向的老山山脈;城郊和江寧區是寧鎮山脈西段的分布地,沿江邊第一列(即鍾山北支)分布著棲霞山、南象山、幕府山 ,第二列(即鍾山中支)有靈山、紫金山等,第三列(即鍾山南支)的山最多,有湯山、方山、牛首山等;溧水、高淳縣境的東部是茅山山脈的一部分。除了這些有名稱的小山丘外,還有許多無名崗地間雜其中。其實,像紫金山、九華山等山,都是句容茅山的余脈。
南京城區起伏不平。紫金山中支的余脈向西延伸,在太平門旁為富貴山,進城為小九華山、北極閣,繼續向西連接古長江沖積物堆成的下蜀黃土崗地,把南京城一分為二,形成了秦淮河水系和金川河水系的天然分水嶺。在城北銹球公園附近還有獅子山(又名盧龍山),城西有馬鞍山,城南有石子崗(又名瑪瑙崗、聚寶山)。四周群山環抱,有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棲霞山、湯山、青龍山、黃龍山、方山、祖堂山、雲台山、老山、靈岩山、茅山等,另有富貴山、九華山、北極閣山、清涼山、獅子山、雞籠山等聚散於市內,形成了山多水多丘陵多的地貌特徵。
河流
南京城內主要河流有長江和秦淮河.長江南京段從江寧銅井鎮南開始,至江寧營防鄉東為止,境內長約95公里。秦淮河全長103公里;到南京武定門外分兩股,一股為幹流,稱外秦淮河,繞城經中華門、水西門、定淮門外由三汊河注入長江;又一股稱內秦淮河,由通濟門東水關入城,在淮清橋又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為「十里秦淮」,經夫子廟文德橋至水西門西水關出城,與幹流匯集,北支即古運瀆、經內橋至張公橋出涵洞口入幹流。
南京市北部有滁河,幹流全長110公里,河道彎曲,集水面積7900平方公里。南部有淳溧運河和天生橋河。
湖泊
南京市區主要有玄武湖、琵琶湖、紫霞湖和莫愁湖等,城市南部有石臼湖和固城湖,湖泊水面積分別為201平方公里和24.3平方公里。
生物
南京地處北亞熱帶,屬於我國現代植物資源最豐富、植物種類最繁多的地區。又以山丘、河湖兼備,氣候溫和,而野生動物資源豐富繁多,其動物種類,足以代表長江下游地區。
南京在江蘇省的植物分布區劃上,屬於長江南北平原丘陵區,是落葉闊葉林逐步過渡到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地區。主要分布樹種有馬尾松、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糯米椴、青剛櫟、苦櫧、冬青、石楠等。還有部分外來植物如:雪松、火炬松、廣玉蘭等。 常見麻櫟、栓皮櫟、楓香、化香樹、糯米椴等落葉闊葉林以及青岡、苦櫧、冬青等常綠闊葉樹種近50種;菰、何首烏等野生葯用植物40種。野生動物資源豐富,棲息、繁衍的國家級保護動物有中華鱘、白鰭豚、揚子鱷、河鹿、江豚、鴛鴦、長耳鶚、短耳鶚等。
4. 有誰上《中國區域地理歷史》這門課
書名:中國區域地理 作者: 韓淵豐/張加恭/張爭勝 出版社: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6136502 出版時間:2009-7-28 《中國區域地理》具體內容包括:中國位置及行政區城、區域特徵、區域演化、區域劃分、區域人口與文化、地表資源與開發、陸地礦產資源與開發、海洋資源、區域聯系與流通、城市區域分析、區域發展11章。它改變了我國區域地理傳統研究的自然、經濟、文化「三分割」和要素(部門)「拼湊」的體系,在學科體系開拓創新方面作了積極的探索。 目錄 第一章 中國位置與行政區域 第一節 中國區域位置與疆域 一、區域地理位置 二、中國的疆域 三、中國疆域的歷史演化 第二節 中國行政區域劃分 一、行政區域的劃分原則 二、中國行政區劃的歷史 三、中國行政區劃現狀 第二章 中國區域特徵 第一節 擁有號稱「世界第三極」的多山國家 一、號稱「世界第三極」的青藏高原 二、自青藏高原逐級下降的三大階梯地勢 三、與高原隆起同時發生的差異運動造成起伏大的多山地面 第二節 強盛季風環流與亞熱帶、溫帶自然環境 一、強盛而完整的...
如果認為我回答的好記得給贊哦。
gtgvyjmfxs38201478102016-12-23 11:19:42
5. 中國西北部地區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特徵是什麼
1 、中國歷史地襲理環境的基本特徵包括:疆域、政區、民族、人口、地形、地貌、氣候等。
2 、中國歷史上只有月氏族的主體在公元前2 世紀遷到中亞了,其他各民族都沒有完全離開過中國。
3 、從境外遷入中國的民族是朝鮮族、俄羅斯族、塔塔爾族。
4 、中國歷史上,除漢族以外,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滿族都曾經建立過統治中原地區的政權,其中蒙古、滿族還統治過整個中國。
5 、商和西周時期實行分封制,從上到下「分土而治」。秦以後,郡縣制基本上推行到了全國。
6 、元朝的中央政府稱為尚書省。
7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形成地形上的三級台階,慣稱為三大階梯。
8 、我國最低的內陸盆地是吐魯蕃盤地。
9 、中國疆域的基礎是在乾隆年間最終確定的。
10、中國的氣候有三個特點:一是季風氣候明顯;二是大陸性氣候強;三是氣候類型多種多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