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伊朗
⑴ 地理高手請進~伊朗,伊拉克或沙烏地阿拉伯等等國家都是沙漠嗎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地區與波斯灣中富有石油與天然氣,藏量居世界前列;農業多靠灌溉,主產小麥、大麥、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
伊拉克:北接土耳其,東鄰伊朗,西毗敘利亞、約旦,南連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東南瀕波斯灣。西南為阿拉伯高原的部分,向東部平原傾斜;東北部有庫爾德山地,西部是沙漠地帶,高原與山地間有占國土大部分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絕大部分海拔不足百米。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自西北向東南貫穿全境,兩河在庫爾納匯合為夏台阿拉伯河,注入波斯灣。平原南部地勢低窪,多湖泊與沼澤。平原以東為扎格羅斯山系的西部邊緣。西南部為阿拉伯高原的一部分,分布有敘利亞沙漠。
沙特:全境大部為高原。西部紅海沿岸為狹長平原,以東為賽拉特山。山地以東地勢逐漸下降,直至東部平原。沙漠廣布,其北部有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有魯卜哈利沙漠。有金、銀、銅、鐵、鋁土、磷等礦藏。東部波斯灣沿岸陸上與近海的石油和天然氣藏量極豐。
利比亞: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是平均海拔500米的低高原,受寬闊低地分割。北部沿海有狹窄平原。荒漠與半荒漠占總面積90%以上;西北部與南部多礫漠、石漠;其餘為沙漠,間有綠洲。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
問題2:中原地區並非一馬平川,河北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河南也基本這樣。一眼望不到頭是有可能的,在黃淮海平原一點山都沒有。
3.中國荒漠化還沒到那種程度,黃河雖然水量小但是還是哺育者兩岸人民的,但是這些地方的確乾旱,陝西秦嶺以北還是有些河流的,做窯洞也是黃土高原上,總有谷地地形即便是北邊的沙漠也是有綠洲的。
4,沒聽說過大漠,可能只是再說沙漠大這樣形容而已。
5.也不是,相對而言的,西方人嘛,往東發現就是東方嘍,直到我們中國才發現東的差不多了,扶桑,小日本啥的,你像俄羅斯就叫符拉迪沃斯托克為遠東地區了。
⑵ 介紹一下伊朗的歷史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
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
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改名為伊朗。官方語言為波斯語。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NAM)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經濟實力較強。
伊朗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為世界石油天然氣大國,地處世界石油天然氣最豐富的中東地區,石油出口是經濟命脈,石油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發達,還有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
(2)地理中國伊朗擴展閱讀:
伊朗氣候四季分明。北部春夏秋季較為涼爽,冬季較為寒冷,南部夏季炎熱、冬季溫暖。伊朗大部分地區的冬季溫暖和濕潤,降水也往往形成於此,這和北下的冷空氣有關系。這就是伊朗1-4月(即冬季)降水較多的原因。
而夏天的時候,伊朗由於處於副熱帶高壓的控制下,氣溫很高,且降水不多。德黑蘭最高的氣溫是7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氣溫分別是22℃和37℃,最低氣溫是1月,平均最低和最高溫度是3℃和7℃。
⑶ 有關於伊朗的資料
伊朗概況
國名: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ublic of Iran)
獨立日:4月1日(1979年)(伊斯蘭共和國日)
國慶日:2月11日(1979年)(伊斯蘭革命勝利日)>>>
國花:玫瑰花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約為7∶4。自上而下由綠、白、紅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白色橫條正中,鑲嵌著紅色的伊朗國徽圖案。白色與綠色、紅色交接處,分別用阿拉伯文寫著「真主偉大」,上下各11句,共22句。這是為紀念伊斯蘭革命勝利日——公元1979年2月11日,伊斯蘭教太陽歷為11月22日。國旗上的綠色代表農業,象徵生命和希望;白色象徵神聖與純潔;紅色表示伊朗有豐富的礦產資源。
國徽: 由四彎新月、一把寶劍和一本古蘭經組成。新月象徵宗教——伊斯蘭教;古蘭經位於頂端,象徵伊斯蘭教高於一切,是共和國行為准則的依據;寶劍象徵堅定與力量,有如巨刃摩天,力斬「惡摩」。四彎新月和古蘭經書本組成阿拉伯文的「安拉」(真主);而整個圖案呈圓形,象徵地球,表示「安拉」的伊斯蘭思想遍及全球。
國家政要:最高領袖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ayatollah sayyed ali khamenei) ,1989年6月霍梅尼逝世後繼任領袖;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 (Mahmoud Ahmadinejad) ,2005年6月當選,8月就職。
自然地理:163.63萬平方公里(2004年數據)。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相連,南面瀕臨海灣和阿曼灣。是高原國家,海撥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有扎格羅斯山脈,東部是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北部裏海和南部波斯灣、阿曼灣沿岸一帶為沖擊平原。主要河流有卡流倫河與塞菲德。裏海是世界最大的鹹水湖,南岸屬伊朗。伊朗東部和內地屬大陸性的亞熱帶草原和沙漠氣侯,乾燥少雨,寒暑變化大。西部山區多屬地中海式氣侯。裏海沿岸溫和濕潤,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中央高原年平均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
人口: 6747.6萬。它是一個多民族的穆斯林國家,有波斯、亞塞拜然、庫爾德、阿拉伯及土庫曼等民族,其中波斯人佔66%,亞塞拜然人佔25%,庫爾德人佔5%,還有阿拉伯人及土庫曼人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波斯語,伊斯蘭教為國教,98.8%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1%為什葉派,7.8%為遜尼派。
首都:德黑蘭 (tehran) 位於橫亘伊朗北部厄爾布斯山的南麓,有人口1100萬
簡史: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史稱波斯,有記載的歷史和文化始於公元前2700年,我國漢史稱安息。公元前2000年後出現印歐血統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紀古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極一時。該朝第三代國王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前521—前485),帝國版圖東至阿姆河和印度河兩岸,西到尼羅河中下游,北至黑海、裏海一帶,南達波斯灣。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國被馬其頓·亞歷山大所滅。後建立了安息、薩珊王朝。公元7—18世紀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後入侵。18世紀末,伊東北部的土庫曼人愷加部落統一了伊朗,建立了愷加王朝。19世紀初淪為英、俄的半殖民地。1921年禮薩·汗推翻愷加王朝,於1925年建立了巴列維王朝。1941年禮薩·汗被盟軍逐出伊朗,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即位。1935年3月21日,改國名為伊朗。1978年爆發了反對國王的群眾運動,迫使巴列維國王於1979年1月16日流亡國外。同年2月,宗教領袖霍梅尼結束14年流亡生活從巴黎返回伊朗接管政權,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1981年10月哈梅內伊就任總統,穆薩維就任總理並受命組閣。霍梅尼逐步建立起政教合一的伊斯蘭體系。伊朗和伊拉克長期存在著邊界、教派和民族爭端。進入80年代兩國關系惡化。1980年9月兩伊戰爭爆發。經國際上多方調解於1988年8月宣布接受停火。1989年6月3日霍梅尼病逝,專家會議於第二天推舉總統哈梅內伊為新領袖。7月28日,議長拉夫桑賈尼當選總統。1993年6月11日,拉夫桑賈尼連任總統。1997年5月23日,哈塔米當選總統,8月4日宣誓就職,2001年連選連任。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27個省,195個縣,500個區,1581個鄉。27個省為:德黑蘭、中央、吉蘭、馬贊德蘭、東亞塞拜然、西亞塞拜然、克爾曼沙汗、胡澤斯坦、法爾斯、克爾曼、霍拉桑、伊斯法罕、錫斯坦-俾路支斯坦、庫爾德斯坦、哈馬丹、恰哈馬哈勒-巴赫蒂亞里、洛雷斯坦、伊拉姆、博韋艾哈邁德-科吉盧耶、布希爾、贊詹、塞姆南、亞茲德、霍爾木茲甘、阿爾達比勒、加茲溫、庫姆。
政治:伊斯蘭革命後第一部憲法於1979年12月頒布,規定伊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1989年4月對憲法進行部分修改,突出強調伊斯蘭信仰、體制、教規、共和制及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伊斯蘭議會是伊最高立法機構,實行一院制。議會通過的法律須經憲法監護委員會批准才可生效。議員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四年。政府實行總統內閣制。總統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可授權第一副總統掌管內閣日常工作,有權任命數名副總統,協助主管專門事務。
經濟:石油和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國。已探明的石油儲量為930億桶,佔世界總儲量的10%,居於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為24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6%,僅次於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經濟命脈,目前,日產能力可達410萬桶,石油收入佔全部外匯收入的90%,伊朗成為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森林是伊朗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資源,面積達1800萬公頃。伊朗水產豐富,魚子醬舉世聞名。伊朗水果、乾果十分豐富,開心果、蘋果、葡萄、椰棗等遠銷海內外,其中2001年伊朗開心果總產量為17萬噸,出口量約9.3萬噸,創匯2.88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開心果出口國。有5000多年歷史的伊朗地毯編織藝術聞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藝、美麗的圖案、和諧的色彩搭配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詩歌、神話、繪畫。波斯地毯已成為伊朗享譽世界的傳統大宗出口產品。其他工業有紡織、食品、建材、地毯、造紙、電力、化工、汽車、冶金、鋼鐵和機械製造。農業比較落後,機械化程度較低。
貨幣名稱:里亞爾(rial)。
軍事:武裝力量由軍隊和伊斯蘭革命衛隊組成。領袖為武裝力量總司令。最高國家安全委員會是最高軍事領導和國防政策的制定機構,由總統、兩名領袖代表、司法總監、議長、軍隊總司令、衛隊總司令、國家計劃和預算組織主席及外交、內務、國防和情報部長組成。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二年。 伊朗核問題 伊朗建軍節閱兵式
文化:伊朗是著名的文明古國之一。幾千年來,勤勞、勇敢的伊朗人民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特別是在醫學、天文學、數學、農業、建築、哲學、歷史、文學、藝術和工藝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大醫學家阿維森納在公元11世紀所著的《醫典》,對亞歐各國醫學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伊朗人修建了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天文觀測台、發明了與今天通用的時鍾基本相似的日規盤。伊朗學者的許多數學著作達到了很高水平。詩人費爾多西的史詩《列王記》、薩迪的《薔薇園》等不僅是波斯文學珍品,而且也是世界文壇的瑰寶。 伊朗女子中學見聞
新聞出版:各種刊物有900多種,大部分在德黑蘭出版。主要報紙有:《世界報》、《消息報》、《伊斯蘭共和國報》、《虔誠者報》、《使命報》、《和平報》和英文版的《德黑蘭時報》、《伊朗新聞報》和《世界報》國際版。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是唯一的官方通訊社,1979年革命前稱波斯通訊社。國家廣播電視台成立於1966年,1979年改名為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聲像組織。電台用波斯語、阿拉伯語、英語、法語、德語及漢語等二十五種語言對外廣播。電視有三個台播放節目。
外交:奉行獨立、不結盟的對外政策。宣布「不傾向東方,也不傾向西方」,反對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積極發展同伊斯蘭、第三世界和不結盟國家的關系,重視同西歐、日本等國的交往與經貿聯系。除以色列外,願同所有國家在互利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發展關系。
與中國關系:據中國「史書」記載,紀元前二世紀漢武帝時,張騫派其副使訪問安息(即波斯),安息王令兩萬騎兵迎候,禮儀極為隆重。東漢末年,安息王的太子、佛教高僧安世高也曾來漢訪問,並在中國呆了多年。在中國南北朝時代,波斯派使節到中國北魏王朝友好聘問達十多次。隨著雙方友好往來,漢文化傳至西域,西域文化傳來中國,中國、伊朗等國的「絲綢之路」也全面暢通,為兩國的經濟及文化交流開辟了新的紀元。中國的絲綢、瓷器以及打井、煉鐵、制漆、繅絲等工藝源源傳入伊朗等西亞諸國,伊朗的物產如蠶豆、苜蓿、葡萄、胡桃、石榴等也源源傳入中國。到了唐代,兩國往來曾達到鼎盛時期。後來,波斯遭外來侵略,波斯王親自到唐帝國訪問並請援,唐高宗封他為都督,遣將派兵護送他回國,但回國未成死於長安。其子尼列斯謀策復國未成,於唐中宗景龍年間返華也死於長安。當時,尼列斯率領數千波斯人,其中有些在唐朝當上了將軍、外交官、天文學家、醫學家和學者。在戰亂的宋朝,陸上的「絲綢之路」幾度中斷。這時,造船業開始發達,羅盤針相繼使用,許多伊朗人經由海路來到中國廣州、揚州和泉州等地經商,有的還在那裡安家落戶。這就是後人稱之為的海上「陶瓷之路」。據記載,中國發行鈔票的方法在元朝傳到了波斯,後來,波斯鈔票上的圖案還保留了中國文字。當時,兩國的史學家還合編史書「史集」。波斯等國的西域樂舞也盛行於長安。在明代,明成祖和波斯的沙哈魯王子曾先後互派300人和500人的大型代表團互訪;鄭和七次航海訪問亞非各國時,其中3次訪問了波斯灣的忽魯謨斯(即今霍爾木茲)。當時,隨同鄭和訪問的費信曾寫紀行詩句描寫當地的風俗及特產。公元1516年,伊朗旅行家阿里·阿克巴爾撰寫的《中國紀行》一書,後來,成為中、伊友好交往的珍貴史料和重要見證。據考證,多年來,兩國植物的傳播和移植就達幾十種。波斯的襖教和摩尼教還曾在中國流行。1971年8月16日,中伊兩國建交。
⑷ 深度分析:伊朗為什麼對中國很重要
伊朗是中國和平崛起來.平衡國際自戰略環境的得力幫手;伊朗豐富的石油是中國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資源;伊朗位於中東地中海沿岸的戰略位置是中國實現歐亞經濟交
流的重要通道。伊朗如果被美國打垮或佔領,將發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全球的政治格局將一邊倒,倒向美國;助長國際強權主義,助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用軍事侵略
解決各個國際問題;同中國周邊發生領土糾紛的菲律賓/日本/越南/印度等將在恫嚇利誘下,倒向美國!皆時沒有一個聽中國的!我國收復國土將難上加難,外敵
侵佔在美國的撐腰下將蠢蠢欲動。美國將戰略中心調整為亞太,將重兵部署中國周邊,美國目標是遏制中國的崛起!2010-2011年美國插手中國南海事務,
幫助菲律賓侵佔我國南海島嶼,利誘菲律賓/日本/越南/印度同中國發生糾紛,現在有拉攏緬甸。美國對伊朗的戰略一半是針對中俄,一半是伊朗。伊朗對中俄的
重要性如同「唇亡齒寒」,伊朗被擊跨,中俄將失去了左右手。。。
⑸ 如果美國攻打伊朗 中國真的會保護伊朗嗎
現在敘利亞問題還沒解決, 美國不會攻打伊朗。由於敘利亞反對派不給力,美國倒是想攻打敘政府,只可惜美國國內經濟不景氣,軍事開支主要是向亞太傾斜,對於中東,美國可以說是有心無力。
敘利亞問題是一鍋大雜燴,非常復雜,既有美國和以色列等西方國家的影子,也有俄羅斯、伊朗以及黎巴嫩真主黨的影子,這就是為什麼敘利亞戰爭持續到現在的根源。只是苦了敘利亞人民了。中東地區自古就是突厥(土耳其)、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三大勢力的角逐場,雖然同屬於伊斯蘭世界,但是三方都想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作為世界警察的美國當然不會容忍任何一方在這一地區做大。
說了這么多,現在言歸正傳。眾所周知,美國的綜合實力遠在伊朗之上,而且攻打伊朗的傳言也流傳了很多年了,為什麼美國遲遲不動手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其一:伊朗的軍事實力強大,雖然和美國比相去甚遠,但是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拿下的。美國也曾派無人機去試探伊朗的防空實力,結果接二連三被伊朗俘獲,人家能把你的無人機弄下來,就能把你載人的飛機弄下來。
其二:伊朗的戰略導彈實力不容小覷,伊朗素有中東導彈庫之稱,其「流星」、「泥石」系列導彈可有效覆蓋整個中東,這意味著第五艦隊駐地和駐阿富汗美軍基地都是打擊目標。美國雖然有「導彈防禦系統」,卻從來沒有經過實戰檢驗,其效果如何有待檢驗!其三:美國的戰爭方式發生改變,鑒於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傷亡慘重的教訓,美國採取了非接觸式戰爭,也可以稱為」代理人「戰爭,既讓」代理人「派地面部隊打頭陣,美國只提供」空中支援「,這樣既可以減少美軍人員傷亡,也可以安撫美國國內的反戰情緒。而伊朗國內統一,沒有反政府武裝,攻打伊朗美軍將會傷亡慘重,美國政府承受不了這個代價。其四:伊朗的地理環境和地勢,伊朗位於伊朗高原,南面是波斯灣和阿曼灣,在這里,有一條連接波斯灣和阿曼灣的水道,這就是霍爾木茲海峽,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美國的航空母艦和潛艇必須從這里經過,一旦發生戰爭,伊朗將會擊沉大型油輪以阻塞航道或者在海峽附近部署大量水雷,美國若出動掃雷艦,那麼,這些掃雷艦將會成為伊朗的靶艦,不信可以試試!!
做為中國的能源供應國,中國當然想給伊朗提供幫助,但是,中國能做的也非常有限,中國自身也受制於東海和南海
⑹ 「稱霸中東、建立什葉派走廊」,伊朗憑什麼有這么大的「野心」
這主要是因為伊朗是一個以什葉派為主的國家,在中東地區也擁有著非常強大的軍事實力,更重要的是伊朗擁有非常豐富的石油資源,這足以支撐伊朗完成自己的戰略目標以及目的。所以我們才會看到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這些國家希望通過建立什葉派走廊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些年的經濟制裁以及伊朗和美國之間的沖突,也導致了中東地區經常會出現戰爭的訊號,也是由於這些原因,使得中東地區經常會滋生出恐怖主義,這對於中東地區的老百姓並沒有太多的好處,所以也希望雙方能夠保持和平穩定的狀態,這對於兩個國家以及地區都有很大的益處。不過從最近的局勢來看,和平穩定的局面並不會在短期內形成。
⑺ 伊朗在蒙古帝國時期,為何颳起中國風
蒙古帝國時期的伊朗之所以颳起中國風,這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伊朗是亞洲西部地區的織製品發源地。2、伊朗為當時蒙古國向西擴張的必經之地。3、伊朗特產的納石失深受蒙古帝國貴族的喜愛。
早在公元前六百年,伊朗就出現了有關於製作織製品的記載,而波斯人於三世紀初遠赴中國學習了養蠶育絲的技術,並且大肆發展養蠶業,向中亞等地區大量的出口自己產的織製品,由於伊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絲織品貿易越發發達,甚至還影響了中國的紡織品市場。
伊朗身處作為兩河流域的交匯點,歷史文化淵源都極其地悠久,因此其文化的兼容性十分的強大。追其伊朗與中國文化的溝通交流,最早可溯源到西漢。而進一步發展則是唐朝時期,唐朝唐玄宗對西域人話十分喜愛,曾鼓勵伊朗與國內的絲織品文化進行交流,所以使伊朗文化吸收到了中國文化的藝術特點,於此產生了濃厚的中國風。
以上便是蒙古帝國時期伊朗盛行中國風的原因。
⑻ 伊朗為何從來不與中國翻臉
雖然中國和前伊朗政權巴列維國王關系很好,但伊朗伊斯蘭革命後中國尊內重伊朗人民的選擇容,承認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政府的合法地位,和伊朗仍然保持良好的國家關系,而伊朗與西方國家關系惡劣,所以伊朗政府和神權組織不會樹敵過多,因此一直來與中國保持良好的國家關系,從來不與中國翻臉。
⑼ 我國,韓國,日本,義大利,伊朗,美國,印度說說他們的地理位置,以及這些國家和中國的位置關系
你好復
韓國,位於跟我國東北接壤制的朝鮮半島上,因為中間隔著朝鮮,所以陸地上不與我國接壤,當今韓國想在中美間維持相對獨立的角色,雖然無法脫離美國的控制,但對中國相對友善,兩國在很多國際事務上保持良好的溝通
日本,在我國東邊,隔海相望,是美國的忠實盟友,軍國主義思想不死,與我國摩擦不斷,是我國需要極為警惕的國家
義大利,位於中南歐,在我國西部,與我國不接壤,多年來我國與歐盟關系不錯,雙方合作很多,但他們總不願放棄批評我國人權的冷戰論調,是不是會有小爭吵,義大利也是一樣
伊朗,位於西亞,在我國西部,與我國不接壤,因為美國的制裁,伊朗的國際活動空間很小,轉而尋求與我國發展合作,之前雙方主要在石油貿易上交往頗多,隨著我國一帶一路戰略提出,雙方合作領域越來越廣,關系進一步加強
美國,與我國分居太平洋兩側,世界霸主,近年來注意力主要放在遏制我國發展上,甚至不惜損害自身利益,但中美關系不會破裂,將會長期的既斗爭又合作下去,直到我國能夠強於美國為止
印度,位於南亞大陸,與我國接壤,這是個小氣而又自大的國家,一直看不慣我國的強大,處處在暗中與我國較勁,也是我國需要密切關注的國家
⑽ 伊朗距中國多少公里
伊朗首都德黑蘭距離中國首都北京約 5600公里;伊朗最東部的呼羅珊邊境離中國最西部的新疆塔什庫爾干縣的達坂約1230公里。
伊朗位於亞洲西南部,北鄰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土庫曼,西與土耳其和伊拉克接壤,東面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相連,另與哈薩克和俄羅斯隔海相望。南面瀕臨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和阿曼灣。
伊朗國土絕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高原國家,海拔一般在900-1500米之間。
西南部為厄爾布爾士山與科彼特山,東部為加恩-比爾兼德高地,北部有厄爾布茲山脈,德馬萬德峰海拔5670米,為伊朗最高峰。西部和西南部是寬闊的扎格羅斯山山系,約占國土面積一半。
中部為乾燥的盆地,形成許多沙漠,有卡維爾荒漠與盧特荒漠,平均海拔1000餘米。僅西南部波斯灣沿岸與北部裏海沿岸有小面積的沖擊平原。西南部扎格羅斯山麓至波斯灣頭的平原稱胡齊斯坦。
(10)地理中國伊朗擴展閱讀:
伊朗是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伊朗的經濟實力位居亞洲第七位(次於中、日、印、韓、印尼、沙特)。
2011年伊朗銀行經濟帳戶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伊歷1389年(2010年3月21日-2011年3月20日),按當年基本價格計算,伊朗名義GDP為43,042,64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20.8%。
按伊歷1376年可比基本價格計算,實際GDP為5,392,190億伊朗里亞爾,同比增長5.8%;GDP平減指數為798.24,同比變化14.3%。
2011年伊朗的名義基本價格GDP摺合4163.13億美元,名義市場價格GDP摺合4191.01億美元,人均名義市場價格GDP約為5610美元。
經濟以石油開采業為主,伊朗的石油化工、鋼鐵、汽車製造業也比較發達,電子工業、核工業、計算機軟硬體業發展很快。伊朗的機械製造業有了長足的進步。胡齊斯坦為石油工業區與重要出海門戶。
伊朗盛產石油,是世界第四大石油生產國、歐佩克第二大石油輸出國。石油是伊經濟命脈和外匯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外匯總收入的一半以上。伊經濟保持穩步增長。2017年,伊國內生產總值4277億美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25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