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內蒙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內蒙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9 05:09:53

⑴ 中國各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與世界五個區域中的一個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1 東亞
自然地理
東亞位於亞洲東部,地形復雜多樣,總體上是西高東低,氣候以溫帶季風性和亞熱帶季風為主。自然資源豐富,以有色金屬為最多。東亞以西高東低,階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
東亞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日本人口總量也位於前十位。國家有:中國,韓國,蒙古,日本,朝鮮。
2東南亞
自然地理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常年高溫多雨,沒有冬季,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地勢比較平坦,島嶼分布極多,是世界島嶼最多的地區。僅印度尼西亞就有13667個。也是火山多發區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
人文地理
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以泰國為最)旅遊業十分發達。近年來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國家有: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
3南亞
自然地理
南亞位於亞洲南部,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溝通了亞洲東部和歐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冷,熱,雨三季更替變換。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國被稱為「千河之國」。沿海島嶼,沙洲眾多。
人文地理
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國————印度。孟加拉國人口也位於前十位。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信奉佛教。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不丹,錫金,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
4中亞
自然地理
中亞位於亞洲中部,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是最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這里一年四季溫差變化較大,氣候乾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地區,部分國家以沙漠和半沙漠為主。
人文地理
中亞農牧業比較發達。信奉伊斯蘭教,以采礦業,食品加工為主。國家有: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
5西亞和北非
自然地理
西亞位於亞洲西部,這里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塞。氣候以地中海式氣候為主,礦產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農業比較發達,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蘭教。
人文地理
西亞各國領土都比較峽小,經濟以石油為主。這里是世界上戰爭至今還在上演的地區。國家有:土耳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塞普勒斯,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葉門,阿曼,伊朗,阿富汗,阿聯酋,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巴林,卡達。
6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於非洲北部。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東部是紅海,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特別是埃及,被世界稱為「咽喉位置」,氣候乾燥,經濟以農業為主。蘇伊士運河為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輝煌,有金字塔,旅遊業十分發達。國家有: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1 東亞
自然地理
東亞位於亞洲東部,地形復雜多樣,總體上是西高東低,氣候以溫帶季風性和亞熱帶季風為主。自然資源豐富,以有色金屬為最多。東亞以西高東低,階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
東亞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日本人口總量也位於前十位。國家有:中國,韓國,蒙古,日本,朝鮮。
2東南亞
自然地理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常年高溫多雨,沒有冬季,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地勢比較平坦,島嶼分布極多,是世界島嶼最多的地區。僅印度尼西亞就有13667個。也是火山多發區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
人文地理
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以泰國為最)旅遊業十分發達。近年來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國家有: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
3南亞
自然地理
南亞位於亞洲南部,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溝通了亞洲東部和歐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冷,熱,雨三季更替變換。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國被稱為「千河之國」。沿海島嶼,沙洲眾多。
人文地理
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國————印度。孟加拉國人口也位於前十位。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信奉佛教。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不丹,錫金,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
4中亞
自然地理
中亞位於亞洲中部,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是最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這里一年四季溫差變化較大,氣候乾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地區,部分國家以沙漠和半沙漠為主。
人文地理
中亞農牧業比較發達。信奉伊斯蘭教,以采礦業,食品加工為主。國家有: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
5西亞和北非
自然地理
西亞位於亞洲西部,這里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塞。氣候以地中海式氣候為主,礦產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農業比較發達,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蘭教。
人文地理
西亞各國領土都比較峽小,經濟以石油為主。這里是世界上戰爭至今還在上演的地區。國家有:土耳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塞普勒斯,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葉門,阿曼,伊朗,阿富汗,阿聯酋,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巴林,卡達。
6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於非洲北部。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東部是紅海,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特別是埃及,被世界稱為「咽喉位置」,氣候乾燥,經濟以農業為主。蘇伊士運河為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輝煌,有金字塔,旅遊業十分發達。國家有: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

⑵ 華北區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華北地區,抄屬於自然地理襲分區,不是行政區,不隨著行政區劃調整而改變,按照地理教科書,華北地區,一般指秦嶺-淮河線以北,長城以南的中國的廣大區域;北與東北地區、內蒙古地區相接。大致以≥10℃積溫3200℃(西北段為3000℃)等值線、1月平均氣溫-10℃(西北段為-8℃)等值線為界。
華北地區,政治上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中部(呼和浩特市、包頭市、鄂爾多斯市、烏蘭察布市)。內蒙古西部屬草原沙漠地區,氣候嚴寒 乾旱,和地理意義的華北不是一個概念,自然區劃屬於西北地區,地理上的氣候學的現代華北為「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乾燥且較長,夏季高溫降水相對較多,春秋季較短。但華北平原的熱量和雨水明顯多於黃土高原。華北的土壤皆為河流沖積黃色旱作類型,是中國小麥的主產區。[1]
該區的京津冀地區是我國北方經濟規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區。

⑶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哪個好考

看你的喜好抄了~~~個人喜襲歡自然地理,因為只要理解了,一通百通~~~人文地理的話要記的比較多~~
地理本來就是有點偏理科性質的學科,所以文科生覺得學期自然地理來有點吃力~
我也是文科,但是地理一直是學的最好的科目~建議多理解自然地理,自然地理學好了,人文地理也會提上來~

⑷ 內蒙古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特徵及成因

內蒙古的自然特徵:風沙大,植被覆蓋率低
人文特徵:地廣人稀,少數名族居多,
成因: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半乾旱地區

⑸ 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的輪廓並描述其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中國地理概念上的六大區劃分如下:

東北大區: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

華北大區: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

西北大區: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

東南大區:安徽、江蘇、江西、浙江、上海、福建、台灣

華南大區:湖北、湖南、廣東、廣西、海南、香港、澳門

西南大區:四川、重慶、雲南、貴州、西藏

⑹ 中國人文地理自然地理

海南全省和滇、粵、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膠等

亞熱帶

4500℃—8000℃

218—365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麥、棉花、油菜等

暖溫帶

3400°—4500℃

171—218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及南疆

一年一熟至兩年三熟

冬麥、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溫帶

1600°—3400℃

100—171

東北、內蒙古大部分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麥、玉米、亞麻、大豆、甜菜等

寒溫帶

<1600℃

<100

黑龍江省北部及內蒙古東北部

一年一熟

春麥、馬鈴薯等

青藏高原區

<2000℃
(大部分地區)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區一年一熟

青稞等

3.中國的溫度帶 中國採用積溫來劃分溫度帶,當日平均氣溫穩定升到10℃以上時,大多數農作物才能活躍生長,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氣溫連續≥10℃的天數叫生長期。把生長期內每天平均氣溫累加起來的溫度總和叫積溫。一個地區的積溫,反映了該地區的熱量狀況。根據積溫的分布,中國劃分了5個溫度帶和一個特殊的青藏高原區。不同的溫度帶內熱量不同,生長期長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種類也有明顯差別。

降水和干濕地區

1.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 從中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在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在大興安嶺—張家口—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南端一線。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其南部邊緣的一些地區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平均年降水量僅5.9毫米,是中國的「旱極」。中國東南部有些地區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灣東部山地可達3000毫米以上,其東北部的火燒寮年平均降水量達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為8408毫米,是中國的「雨極」;

中國年降水量空間分布的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各地區差別很大,大致是沿海多於內陸,南方多於北方,山區多於平原,山地中暖濕空氣的迎風坡多於背風坡。

2.降水量的時間變化 中國降水量的時間變化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

季節變化是一年內降水量的分配狀況。中國降水的季節分配特徵是:南方雨季開始早,結束晚,雨季長,集中在5—10月;北方雨季開始晚,結束早,雨季短,集中在7、8月。全國大部分地區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年際變化是年與年之間的降水分配情況。中國大多數地區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一般是多雨區年際變化較小,少雨區年際變化較大;沿海地區年際變化較小,內陸地區年際變化較大。而以內陸盆地年際變化最大。

3.季風活動與季風區 中國降水在空間分布與時間變化上的特徵,主要是由於季風活動影響形成的。發源於西太平洋熱帶海面的東南季風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風把溫暖濕潤的空氣吹送到中國大陸上,成為中國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來源。

在夏季風正常活動的年份,每年4、5月暖濕的夏季風推進到南嶺及其以南的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等省區進入雨季,降水量增多。

6月夏季風推進到長江中下游,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地區進入雨季。這時,江淮地區陰雨連綿,由於正是梅子黃熟時節,故稱這種天氣為梅雨天氣。

7、8月夏季風推進到秦嶺—淮河以北地區,華東、東北等地進入雨季,降水明顯增多。9月間,北方冷空氣的勢力增強,暖濕的夏季風在它的推動下向南後退,北方雨季結束。10月,夏季風從中國大陸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隨之結束。

干濕地區的劃分

年降水量(mm)

干濕狀況

分布地區

植被

土地利用

濕潤區

>800

降水量>蒸發量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南部、內蒙古東北部、東北三省東部

森林

以水田為主的農業

半濕潤區

>400

降水量>蒸發量

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黃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東南部

森林——草原

旱地為主的農業

半乾旱區

<400

降水量<蒸發量

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草原牧業、灌溉農業

乾旱區

<200

降水量<蒸發量

新疆、內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高山牧業、綠洲灌溉農業

在中國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連線以西以北的地區,夏季風很難到達,降水量很少,故唐詩中有「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的名句。習慣上我們把夏季風可以控制的地區稱為季風區,夏季風勢力難以到達的地區稱為非季風區。

4.中國的干濕地區 干濕狀況是反映氣候特徵的標志之一,一個地方的干濕程度由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決定,降水量大於蒸發量,該地區就濕潤,降水量小於蒸發量,該地區就乾燥。干濕狀況與天然植被類型及農業等關系密切。中國各地干濕狀況差異很大,共劃分為4個干濕地區:濕潤區、半濕潤區、半乾旱區和乾旱區。

氣候的特徵

1.氣候復雜多樣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從干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干濕區;同一個干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干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復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復雜多樣性。

2.季風氣候顯著 中國的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的季風氣候特徵。由於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之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於亞洲內陸,性質寒冷、乾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質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季。中國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的地區廣,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和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冬季氣溫偏低,而夏季氣溫又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於夏季,這些又是大陸性氣候的特徵。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也稱作大陸性季風氣候。

氣候條件的優勢 復雜多樣的氣候,使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中國找到適宜生長的地方,使中國農作物與動植物資源都非常豐富。例如玉米的故鄉在墨西哥,引種到中國後卻廣泛種植,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紅薯最早引種在浙江一帶,目前在全國普遍種植。中國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也為中國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因夏季氣溫高,熱量條件優越,這使許多對熱量條件需求較高的農作物在中國種植范圍的緯度遠比世界上其他同緯度國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緯52°的黑龍江省呼瑪縣種植。夏季多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例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物產富饒,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而與之同緯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等地卻多呈乾旱、半乾旱的荒漠景觀。

中國氣候雖然有許多方面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國災害性天氣頻繁多發,對中國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旱災、洪災、寒潮、台風等是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主要災害性天氣。

中國的旱澇災害平均每年發生一次,北方以旱災居多,南方則旱澇災害均有發生。

在夏秋季節,中國東南沿海常常受到熱帶風暴——台風的侵襲。台風(熱帶風暴發展到特別強烈時稱為台風)以6—9月最為頻繁。

在中國的秋冬季節,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冷空氣特別強烈時,氣溫驟降,出現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溫、大風、沙暴、霜凍等災害。

⑺ 中國三大自然區域中的一個區域對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情況進行簡要分析

東部季風區
(一)特點
1海拔較低 有廣闊的平原
2風向和降水均隨季節有明顯的變化
3河流為外流河
4植被以森林為主 部分為草原森林
5處極少數地方外 天然植被已經不復存在
(二)范圍
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在地區。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東部季風區是指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本區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風向與降水均隨季節而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替。本區包括地形上屬於第二級階梯的黃土高原、四川盆地、雲貴高原、橫斷山區,以及第三級階梯的沿海廣大平原和丘陵地區。這一區濕潤程度較高,溫度因緯度變化而變化,由此向南,氣候逐漸變暖。本區的秦嶺—淮河一線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此線以北四季變化明顯,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凍結。降水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線以南,一年四季水綠山清,變化不明顯,降水豐富,氣候濕潤、溫暖。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一)特點
1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
2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 多大風天氣
3植被大部分為荒漠 一部分為草原
4大部分地區屬於內流區
5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
(二)范圍
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爾盆地等地貌單元
(三)簡介
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亘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較低的部分,如准噶爾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間。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許多山地的高度超過3000米,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較低,景觀的垂直分異不明顯。地處內陸且四周多山嶺。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類型。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但暴雨之後,水力侵蝕可產生強烈的破壞作用。風力作用雖然很廣泛,但只能對顆粒較細的鬆散沉積物起作用,並在風力變緩的時候發生堆積。在高大的山嶺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緣條件下的寒凍風化、物質移動和流水侵蝕為主。全區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在平地上產生的地表水幾乎全屬雨水補給的短暫水流。湖泊較多,大多是鹹水湖。山地徑流是重要的資源,其補給來源以冰雪融水為主。
青藏高寒區
(一)特點
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2空氣稀薄 氣溫低 凍土廣布 太陽輻射強 風力大
3植被為荒漠 草原 與高山草甸灌叢森林很少 土層薄弱
4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5以畜牧業為主
(二)范圍
青海、西藏兩省區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
(三)簡介
我國三大自然地理區劃之一,處於我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青藏高原地區海拔較高,有地球的第三級之稱,本區高原地勢作用超過了緯度的影響。它與同緯度的黃河、長江中下游景觀差別極大,表現為中、低緯度內獨特的大面積高寒環境。高原上空氣稀薄,大氣乾燥,風力強勁,降水稀少,太陽輻射強烈,氣溫低而且年較差、日較差很大,冰川凍土發育,寒凍風化和融凍作用十分普遍。湖泊眾多,除少數淡水湖外,大部分是鹹水湖和鹽湖。氣候由東部溫暖濕潤向西北寒冷乾旱遞變,植被也相應呈森林帶、草甸區、草原區、荒漠帶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區由於自然條件限制,居民稀少,經濟尚不發達,所以保留了比較完整的原始自然狀態,是人類探索自然奧秘的寶

⑻ 內蒙古人文環境特徵

內蒙古的自然環境特徵主要從地形(高原),氣候(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河流(有黃河流經),植被(具有過渡性),資源(煤炭,石油,稀土等資源豐富)等方面分析.人文地理環境主要從農業,工業,旅遊,文化等方面分析,農業與氣候地形密切相關,工業與資源密切相關,是在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故答案為: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位置:內蒙古位於我國北部,與蒙古和俄羅斯接壤;
地形:以高原為主;
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較少,自東向西遞減;
河流:南部有黃河流經河套平原;
植被:自東向西植被具有過渡性,為森林、森林草原向草原、荒漠過渡;
資源:鐵、煤、石油、天然氣、稀土等資源豐富.
人文地理環境:
農業:河套平原利用黃河水灌溉,成為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內蒙古草場面積廣大,為發展畜牧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工業:依託農畜產品資源發展起來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已成為內蒙古支柱產業.內蒙古煤炭、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比較豐富,能源、冶金、化工等成為其優勢特色產業.
旅遊:地處邊境,自然景觀獨特,有利於邊境貿易和旅遊業等第三產業的發展.
文化:在歷史演變中,形成了獨特的內蒙古草原文化景觀,傳統民居為蒙古包,歡樂的那達慕節慶.

⑼ 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有什麼區別啊

自然地理偏理論,比如太陽系,地球自轉公轉,氣候,地質等方面,人文地理包括那些經濟發展,產業結構等,是在自然地理基礎上的

⑽ 河北省和四川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形地貌,氣候特徵,著名景觀,交通,各色小吃等旅遊知識

自然地理:

河北省環抱首都北京,地處東經113°27′-119°50′,北緯°05′-42°40′之間。總面積187693平方公里,省會石家莊市。北距北京283公里,東與天津市毗連並緊傍渤海,東南部、南部銜山東、河南兩省,西倚太行山與山西省為鄰,西北部、北部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東北部與遼寧接壤。

人文地理;
(一)居民生活
全省居民收入穩定增長,生活水平穩步提高。199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5085.64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2405.32元。19998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13.41平方米,比上年增長5.1%;農村人均居住面積23平方米,增長2.6%。
(二)居民儲蓄
隨著居民收入不斷提高,全省儲蓄存款持續增長。1998年末,全省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4415.91億元,比年初增加602.34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3207.62億元,增加493億元。
(三)社會保障
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迅速。全省有423.5萬職工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113.1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離退休費社會統籌;25萬職工參加了大病醫療統籌,5.6萬離退休人員參加了醫療費用統籌。全省已有40.9%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路,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達383萬人。
(四)環境保護
隨著「碧水、藍天、綠地計劃」的實施,全省自然保護、污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人民生活環境大大改善。全省環保系統近7000人 ,各級環境監測站75個。全省已設自然保護區9個,總面積10.4萬公頃;98年全省城市共建成117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492平方公里。建成6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面積達275平方公里。城鄉綠地不斷增加,污水、雜訊、粉塵污染進一步減輕。

地形地貌;

河北省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地貌復雜多樣,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平原類型齊全,有壩上高原、燕山和太行山山地、河北平原三大地貌單元。壩上高原屬蒙古高原一部分,地形南高北低,平均海拔1200-1500米,面積15954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8.5%;燕山和太行山山地,包括中山山地區、低山山地區、丘陵地區和山間盆地區4種地貌類型,海拔多在2000米以下,高於2000米的孤峰類有10餘座,其中小五台山高達2882米,為全省最高峰。山地面積90280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8.1%;河北平原區是華北大平原的一部分,按其成因可分為山前沖洪積平原,中部中湖積平原區和濱海平原區3種地貌類型,全區面積81459平方公里,佔全省總面積的43.4%。

氣候特徵:

河北省地處中緯度歐亞大陸東岸,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屬於溫帶濕潤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本省大部分地區四季分明,寒暑懸殊,雨量集中,干濕期明顯,具有冬季寒冷乾旱,雨雪稀少;春季冷暖多變,乾旱多風;夏季炎熱潮濕,雨量集中;秋季風和日麗,涼爽少雨的特點。省內總體氣候條件較好,溫度適宜,日照充沛,熱量豐富,雨熱同季,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和林果種植。

著名景觀:
保定旅遊景點:
野三坡 淶源 清西陵 白洋淀
北嶽廟 涿州影視城 滿城漢墓 古蓮花池
定窯遺址 直隸總督署 青虛山 白石山
抱陽山 天橋瀑布群 安國葯王廟 大茂山原始森林
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 城南庄紀念館 冉庄地道戰遺址 狼牙山
龍潭峽谷 定州 靈山聚龍洞 腰山王氏庄園
唐河漂流 龍潭湖風景區

滄州旅遊景點:
吳橋雜技大世界 泊頭清真寺 清真北大寺 滄州鐵獅子
獻縣單橋石橋 白洋淀千里堤 南大港濕地 鐵佛寺
武術之鄉 千童祠

承德旅遊景點:
避暑山莊 外八廟 霧靈山國家自然保護區 木蘭圍場
豐寧壩上草原 白雲古洞 金山嶺長城 六里坪森林公園
馨錘峰國家森林公園 遼河源森林公園 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園 雙塔山
朝陽洞 九龍潭自然風景區 塞外蟠龍湖 魁星樓
董存瑞烈士陵園

邯鄲旅遊景點:
京娘湖 鄴城三台 響堂山石窟 武靈叢台
黃梁夢呂仙祠 學步橋 媧皇宮 磁州窯遺址
永年古城 蘭陵王墓 大乘玉佛寺 將軍嶺
古武當山 武華山 回車巷

衡水旅遊景點:
衡水湖濕地和鳥類自然保護區 景縣舍利塔 慶林寺塔 寶雲寺

秦皇島旅遊景點:
秦皇求仙入海處 新澳海底世界 北戴河 南戴河
山海關 孟姜女廟 燕塞湖自然風景區 祖山風景區
秦皇島野生動物園 南戴河海上樂園 海洋水族館 長壽山
昌黎葡萄溝景區 角山景區 黃金海岸 老龍頭

石家莊旅遊景點:
抱犢寨 正定 五嶽寨國家森林公園 蒼岩山
駝梁自然風景區 西柏坡 嶂石岩 趙州橋
柏林禪寺 龍泉寺 中山國都城遺址 毗盧寺
石頭村 平山溫泉 仙台山 蟠龍湖
秦皇古道 伏羲台 天桂山 河北省博物館
隆興寺 臨濟寺 東方巨龜苑

唐山旅遊景點:
樂亭海濱 清東陵 潘家口水庫 菩提島
鷲峰山 上關湖 景忠山 凈覺寺
靈山 青山關 白羊峪 地震遺址
湯泉 碧海浴場 金沙島 聚仙谷
南湖公園 月坨島 燕山塔陵 李大釗故居

邢台旅遊景點:
鵲山祠 崆山白雲洞 牡丹園 邢台峽谷群
雲夢山 開元寺 張果老山 北武當山
黃巾軍寨 秦王湖 觀音寨 九龍峽
清風樓

張家口旅遊景點:
清遠樓 張北草原 沽源草原 崇禮滑雪場
空中草原 大境門 天漠 飛狐峪
永定河峽谷漂流 金河口 金閣山 雞鳴山
容辰庄園 赤城溫泉 元中都遺址 朝陽觀
察哈爾烈士陵園 中華始祖文化村 泥河灣

交通:
公路交通:加快高速公路建設。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4594公里,規劃的「五縱六橫七條線」主骨架高速公路網基本建成。實現全省97%以上的縣城30分鍾上高速,形成各設區市之間,各設區市與京津及周邊省市之間,各重要城市與港口之間布局合理、快速便捷的高速公路網路。規劃的14條、3725公里「東出西聯」高速公路通道,2010年通車里程達3135公里,佔14條通道的84.18%。新改建一般國省干線公路2700公里,實現90%以上的干線公路達到二級以上標准。農村公路完成新改建2.4萬公里,全省實現具備通油(水泥)路條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油(水泥)路。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