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行政地理

中國行政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23:50:12

A. 中國所有地理資料

一、中國地形圖(所有的山脈和地形區及所在的大致經緯度)
二、中國經緯網地圖
最西端:x疆帕米爾高原(730E)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交匯處(1350E)東西長5000多千米
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540N)最南端:曾母暗沙(40N)南北長5500多千米
要求:記住900E、1000E、1100E、1200E、1400E所經過的山脈、地形區
200N、300N、400N所經過的山脈、地形區
北京(400N,1160E)
鄰國:陸上 朝俄蒙哈吉與塔 阿巴印尼錫和丹
緬甸寮國和越南 隔海相望六國家
東有韓國和日本 南有馬文和印尼
東南有個菲律賓
三、中國政區圖(34個省級行政區及行政中心、簡稱、部分省區的形狀,可簡單繪制個別特殊省份的輪闊圖)
簡稱「三字經」 京津滬 黑吉遼 內蒙古 晉陝甘 青新寧 冀魯豫 蘇浙皖
湘鄂贛 川黔滇 桂粵閩 藏瓊渝 台港澳 我祖國 好河山
四、我國三大自然區
1、 劃分依據:地形、氣候
2、 三大自然區的分界線及各自特點
東部季風區:海拔低,夏季受海洋季風影響顯著,普遍高溫多雨;冬季受來自北方蒙古西伯利亞冷氣流影響,大部分地區寒冷乾燥。來自太平洋的東南季風每年5月份登陸我國東南部,於10月離開,來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風稍晚一些,其間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於6月中旬至7月中旬出現梅雨天氣,7月中旬至8月中旬出現伏旱天氣,此時不利於該地區農作物生長,台風帶來了大量降水,也帶來了一定的損失。
植被以森林為主(北方為溫帶落葉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為主,南方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河流為外流河,以地表補給為主。
人類對該地區的影響廣泛而深刻,除極少數地方外,天然植被已不復存在,為我國主要的農耕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其中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於海平面155米。
位於歐亞大陸內部,距海遙遠,受夏季風影響較小,海洋濕潤氣流被山嶺阻隔,難以深入,大陸性明顯,氣候乾燥。氣溫年較差、日較差大,多大風天氣,尤其是冬春季節,。
x疆西部因受到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惠澤,加之地形抬升,降水較多,局部地區達到600毫米
植被大部分為荒漠(駱駝刺、芨芨草、仙人掌等,綠洲地區多胡揚等),一部分為草原,尤其是東部地區草高茂盛。
大部分地區屬內流區。河流多為季節性雨水和高山冰雪融水補給為主。西部有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北部有額爾齊斯河北注入北冰洋。
該地區多發展畜牧業。有著名的內蒙古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等。
青藏高寒區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稀薄,地高天寒,保溫效應不明顯,氣溫低,凍土廣布,太陽輻射強,風力強大。
植被主要為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灌叢,南部邊緣谷地加橫斷山區為小面積森林(受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濕潤氣流影響)
西北部寒冷乾旱,多屬內流區,藏北高原可可西里地區生活著非常珍貴的藏羚羊。東南部多冰川、湖泊,多大江、大河發源地,自北向南依次為黃河、長江、(雅礱江)、瀾滄江、怒江、雅魯藏布江。
該地區在高原面上由東南向西北出現了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的水平變化。該地區高山的垂直分異明顯,喜馬拉雅山可分為七個自然帶。
3、 三大區的內部差異。
東部季風區的南北差異(主要表現為熱量差異)
東北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積溫32000C—35000C,為寒溫帶、溫帶季風氣候,地表以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為主,黑土地,多種春小麥、大豆、高梁、甜菜。一年一熟。
華北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積溫35000C—45000C,為暖溫帶季風氣候,地表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黃土地,多種冬小麥、棉花、花生,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旱地)
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45000C—75000C,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表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長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多種水稻、油菜、棉花、甘薯,為我國重要的糧棉產區。一年兩熟到三熟(水田),產淡水魚、菱、藕等水生植物。四川盆地部分地區還產甘蔗、植桑養蠶、種柑橘。長江以南的廣大丘陵,紅壤廣布,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粘重,適合種茶樹、油茶、杉木、馬尾松等。本區由於長期以來濫伐森林、陡坡開荒,有些裸露的紅壤丘陵,土壤成片、成塊地流失,被人們稱為「紅色沙漠」。
華南熱帶濕潤地區:75000C以上,為熱帶季風氣候,地表以熱帶季雨林為主,磚紅壤,水稻和多種熱帶經濟作物(椰子、桂園、菠蘿、香蕉、荔枝、可可、咖啡、油棕等),一年三熟。珠江三角洲也適宜植桑養蠶,兩廣、閩、台、瓊盛產甘蔗。海南島、雷州半島、雲南南部是天然橡膠的生產基地。
南方地區水果中柑橘產量最大,分布最廣。
南方地區礦產:種類多,多為有色金屬,但總體較少,尤其是能源礦產(如石油、煤),水能豐富,為解決能源缺乏,興建了許多水電站和興建了秦山(浙江)、嶺澳(廣東)、大亞灣(廣東)三座核電站及各型火電站。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東西差異(主要表現為水分差異)
植被從東往西大體分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其中大興安嶺大體為400mm等降水量線,賀蘭山大體為200mm等降水量線。
三個經濟帶(東部經濟帶、中部經濟帶、西部經濟帶)
劃分標准:經濟發展水平,其中東部面積最小,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
原因:自然原因 我國的自然差異可以看出,東部地帶氣候濕潤、雨熱同期,利於作物生長;地勢低平,比較有利於開發利用。而中西部地區多屬乾旱區或高寒區,海拔較高,對農業的發展極為不利。從地理位置上看,東部地帶面向大海,具有開放性和便利的海運,為發展開放型經濟提供了優越的區位條件。而中部地帶和西部距海較遠,長期處於比較閉塞的狀態。氣候較乾燥,日照充分,海拔較高,水資源較少,礦產豐富,能源充足。
社會經濟原因:(1)東南沿海近代工業起步早,經濟比較發達,(2)東部地區的人們思想觀念比較開放,在經濟競爭面前有比較強的危機感和緊迫感。(3)東部地帶的產業結構相對較優,第二、三產業比重都在35%以上,遠大於第一產業。農村工業化、城鎮化程度較高,生產力水平較高。而中西部地帶第一產業比重仍相對較大,鄉鎮企業不發達,生產力水平較低,經濟發展相對遲緩。(4)東部最先實行改革開放加之沿海,首先接受海外先進的技術、大量的資金和現代的經營管理方式,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道路。
中西部第一產業比重大,工業基礎較薄弱;人的思想觀念比較保守,文化教育落後;生產力水平較低;引進外資較少,但隨著西部開發,前景可觀。
東部經濟發展優勢:我國最主要的工業區(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三角);我國主要的農業基地(黃淮海平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及我國海洋水產區等);交通便利;經濟國際化程度很高;具有高科技文化水平的優勢;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的地帶。
中西部經濟發展優勢:面積遼闊,能源和礦產資源具有明顯優勢(山西煤炭基地、x疆等西北地區豐富的石油和四川的天然氣);我國糧油棉糖重要產區和天然林場、牧場;有色金屬工業和重工業較發達(哈爾濱、武漢、太原、包頭、大同、鄭州、洛陽、長沙、株洲、成都、重慶等均為工業重鎮);交通運輸以鐵路和內河航運為主。沿邊貿易發展有很大優勢,各種資源都很豐富,特別是能源、礦產和旅遊資源前景可觀;西南地區水力資源充足。
東部經濟發展中的問題: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資源短缺,有些人口城鎮密集地區出現環境污染間題;大江大河下游澇年汛期的防洪問題較嚴重。
中西部經濟發展中的問題:鐵路運力不能適應山西能源基地煤炭外運的需要;黃土高原大量水土流失;東北森林過度砍伐;黃河中下遊河床不斷淤高所潛伏的洪水決口泛濫危機;長江中游的洪澇問題;長城沿線的風沙問題。大部分地區工農業基礎薄弱;科技文化教育不發達,交通設施手段較落後,西北地區生態環境惡化,土地荒漠化;西南地區交通困難,阻礙了經濟發展。
東部地區經濟發展方向;充分發揮沿海的地理優勢(外引內聯);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和集約化農業生產;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優勢。
中西部經濟發展方向:因地制宜,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農業;加強東西向的運輸通道建設;搞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建設和生態環境建設(退耕還林還草,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南水北調,三北防護林等)。發揮沿邊優勢發展邊境貿易;有步驟重點開發黃河上中游和長江上游的能源、礦產和水力資源;充分發揮三線建設形成的基礎和能力。
東中西協調發展:結合東部地帶資金、科技實力和中西部地帶豐富的能源礦產資源,可把部分勞動密集型加工企業和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運輸量的企業由東部地帶轉移到中西部,把適宜在中西部就地加工的農牧產品加工企業也轉移到中西部的農牧業地區。
以上這些離不開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GPS衛星星座由21顆工作衛星和3顆在軌備用衛星組成,共6個軌道面,這樣就有了確定位置至少需要的3顆衛星)。

B. 中國行政區域詳細劃分,及其包含地方

按照大行政區劃分有以下兩種: 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 01.華北地區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和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即錫林郭勒盟、烏蘭察布市、包頭市和呼和浩特市等四盟(市),一般上把整個內蒙古都列入華北地區。華北地區的中心是華北平原。 02.東北地區現在指由中國的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構成的區域,簡稱「中國東北」或「東北」。東北地區現時既是中國地理大區,也屬於第二階梯的經濟大區。 03.華東或華東地區,中國東部地區的簡稱,中國地理大區之一。行政上的「華東六省一市」指山東省、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和上海市,中國有時也把台灣省列入華東地區。 04.華中三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 華中四省包括: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和江西省。其中江西省也屬於華東地區。 華中地區常與華南地區合稱中南地區。 現時屬於中國經濟地理上第二階梯的中部經濟區。 05.廣義的華南即「中國南方」,地理上指指秦嶺-淮河線以南中國的廣大區域。狹義的華南則特指「嶺南」, 指「五嶺以南」,這一「華南」的概念包括現江西省,湖南省部分位於五嶺以南的州縣。狹義的「華南」通常只指廣西壯族自治區、廣東省、海南省以及香港、澳門兩特區。 06.西南地區習慣稱為「大西南」,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中國地理大區之一,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大部。西南四省(區)一市包括: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西藏自治區和重慶市。狹義上,「中國西南」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西南三省」,即四川省(不包括原西康省,但包括現重慶市)、貴州省和雲南省。 07.西北地區是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大西北」或「西北」。中國行政區劃中的西北五省區包括: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 中國行政區域劃分與地理區域劃分有什麼區別,求助祥細說明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區域。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目前,全國共劃分為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4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5個地級市、15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1個綜合實驗區),2853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57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55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47279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個區公所、8473個街道、25147個鎮、12465個鄉、1085個民族鄉、106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現在很多情況下,經常沿用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七大區的地理分布的說法,具體如下: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華東(上海、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華中(湖北、湖南、河南)、華南(廣東、廣西、海南)、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

D. 中國行政區劃分地圖清晰版

行政區劃是國家為便於行政管理而分級劃分的地區。因此,行政區劃亦稱行政區域。目前,全國共劃分為23個省(包括台灣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其中:4個直轄市、23個省、5個自治區、2個特別行政區),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83個地級市、17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53個市轄區、370個縣級市、1461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2個特區、1個林區),40906個鄉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2個區公所、6923個街道、19410個鎮、13379個鄉、1095個民族鄉、96個蘇木、1個民族蘇木)。

現在很多情況下,經常沿用華東、華北、華南、華中、東北、西南、西北七大區的地理分布的說法,具體如下:華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華東(上海、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華中(湖北、湖南、河南)、華南(廣東、廣西、海南)、西南(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西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青海)、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省以下行政區劃單位統計不包括港澳台) 。

E. 地理的中國行政區問題

廣東——火腿
廣西——貓臉
湖南——老女人頭
湖北——回沖鋒槍
河南——彎答弓搭箭
河北——拳頭
山東——伸出的大母指
山西——平等四邊形
新疆——野豬
黑龍江——天鵝
浙江——
江蘇——武松打虎
江西——女人頭
雲南——孔雀開屏
貴州——獅子狗
福建——小孩子頭
吉林——恐龍(趴著的駱駝)
安徽——
四川——毛牛頭
西藏——鞋子(魚)
寧夏——十字架
遼寧——指角鉗
青海——兔子
甘肅——啞鈴
陝西——跑著的兵馬俑
內蒙古——巨龍
台灣——大蕉
海南——菠蘿
重慶——人字形

F. 中國地理34個省級行政區如何牢記

兩湖兩廣兩河山,五江雲貴福吉安,四西二寧青甘陝,瓊渝內台北上天,還有港澳在海版邊。雲、權貴、川、滬、蘇、浙、皖、湘、閩、鄂、粵、桂、豫、冀、魯、晉、贛、滇、黔、黑、新、藏、寧、遼、青、甘、陝、蒙、京、津、瓊、渝、港、澳、台…

G. 地理~中國行政區域圖……

書山有路勤為徑,古人早就告訴我們了,除了對看,也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了,不過你可以把看地圖的過程當成自己到每一個省份地區旅遊的過程,這樣記憶應該會比較深,精神上也應該會放鬆一些

H. 中國地理的區域劃分以及所屬省份

中國一般分為七大地理地區:

1、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

2、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台灣省);

3、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

4、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5、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6、西南(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西藏自治區);

7、西北(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8)中國行政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地理區劃可以認為是國家地理區域劃分的簡稱。地理區域劃分首先是把全國國土作為一個整體。就是把一個國家的全部國土區域按照其特點劃分成幾個大塊,以便進行地理、氣候、經濟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管理。

由於中國疆域的寬廣,從地形、氣候、人文、經濟和政治各個角度分析,有各種類型的地理區域,各種地理區域類型可以劃分為自然帶、亞地帶、自然大區、自然區等等亞區。

四大經濟分區:

根據我國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新形勢,全國分為四大經濟區域: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各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內容為: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

東北地區(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

中部地區(山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安徽省)

東部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四川省、廣西壯族自治區、貴州省、雲南省、重慶市、陝西省、甘肅省、內蒙古自治區西部、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海省、西藏自治區)

I. 中國各個地區省份詳細地理介紹

[1]湖南省地處中國中南部,長江中游,地理上屬於華中地區,省會為長沙;因魚和大米產量很大,號稱魚米之鄉;因地處洞庭湖以南得名「湖南」,又因湘江貫穿全境而簡稱「湘」。湖南歷史悠久,舊石器時代有人類活動,古為苗人、越人和楚人的生活地區。西周時期為楚國南部。唐廣德二年(764年)首置湖南觀察使,至此中國行政區劃上開始出現湖南之名。湖南經濟主要集中於湘東北,長沙、株洲、湘潭、岳陽、衡陽和常德為工商業發達城市。2008年末全省總人口6845.20萬人,根據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湖南人口漢族佔89.87%,少數民族639.09萬人,佔10.13%;主要世居的少數民族為土家族、苗族、侗族、瑤族、白族、回族、壯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畲族和滿族共11個,佔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的99.69%。全省共劃分為14個地級行政區,16個縣級市、65個縣、7個自治縣和34個市轄區。地理上,轄域面積21萬平方公里;與六個省級行政區相鄰,北接湖北、東接江西,南與廣西、廣東為鄰,西和貴州、重慶接壤;轄境邊緣北距北京約1300公里,東距上海1000公里,南距廣州400公里。全境以中低山和丘陵為主,主要山脈有武陵山脈、雪峰山脈、南嶺山脈和羅霄山脈;洞庭湖平原為最大的平原;湘江、資水、沅水和澧水為省內四大河流,均屬長江水系。湖南一年四季季節分明,1月平均溫度最低,極限低溫-8度;7月溫度最高,一般極限溫度40度;降雨在5~7月比較集中,年均降雨量1350~1450毫米。近年來全球氣溫普遍升高,到2008年7月,湖南最高氣溫竟已達45°。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