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伊朗人文地理

伊朗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22:51:41

❶ 七大洲的人文地理與自然地理總結 急用 求!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其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面積為4400萬平方千米。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唯一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斯里蘭卡獅子岩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棗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勒拿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巴厘海灘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
太平洋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剩下還有很多,可以到網路上搜索。網址: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的洲。其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面積為4400萬平方千米。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40′,北緯60°5′),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30′,南緯11°7′),西至巴巴角(東經26°3′,北緯39°27′),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18′,北緯77°43′),最高峰為珠穆朗瑪峰。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們,把地中海以東的地方稱為「亞細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臨大西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語言分屬於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唯一不具備的氣候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斯里蘭卡獅子岩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三大人類文明發祥地: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因其由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沖積而成,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熱帶氣候,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別成為人類文明的發祥地。
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大陸海岸線長69900千米。多半島和島嶼。半島總面積約1000多萬平方千米,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最大的半島。島嶼總面積約27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北美洲居世界第二位。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
亞洲地形的總特點是地勢高、地表起伏大,中間高、周圍低,隆起與凹陷相間,東部有一列縱長的花彩狀島弧。平均海拔約950米,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上地勢最高的一洲。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總面積的3/4,其中有1/3的地區海拔在1 000米以上。平原占總面積的1/4,計1 000多萬平方千米。全洲大至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一系列高大山脈向四方輻射伸延到大陸邊緣。主要有天山山脈、昆侖山脈、喜馬拉雅山脈、阿爾泰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厄爾布爾士山脈、托羅斯山脈和扎格羅斯山脈等。在以上主幹山脈之間有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等。在山地、高原的外側分布著面積廣大的平原,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等。亞洲既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山脈和山峰(珠穆朗瑪峰),又有世界上著名的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窪地(棗死海)。亞洲不僅陸上起伏極端,且大陸東緣的弧形列島與太平洋的海底部分也同樣表現出起伏極端,列島上的山脈與極深的海溝伴生。亞洲最高峰與鄰近海域最深海溝高低相差約20千米。 河流和湖泊:亞洲有許多大河,大都源於中部高山地帶,呈放射狀向四面奔流。流入太平洋的河流有黑龍江、黃河、長江、珠江、湄公河等;流入印度洋的有印度河、恆河、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等;流入北冰洋的有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內流河主要分布於亞洲中西部乾旱地區,有錫爾河、阿姆河、伊犁河、塔里木河、約旦河等。亞洲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印度西南沿海施臘巴提河上的焦格瀑布,落差253米。
亞洲湖泊較之其它洲不算太多,但不少湖泊具有特色,聞名世界。如亞歐界湖裡海是世界第一大湖、最大的鹹水湖;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亞洲最大的淡水湖;死海是世界上最低的窪地;巴爾喀什湖是一個同時存在著淡水和鹹水的內陸湖。
亞洲的河川大都發源自中部山地而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中長4000公里以上的河川有7條,最長的河流是長江,其次是以額爾齊斯河為源的勒拿河。裏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深、最古的湖泊,湖底最深處位於海平面以下1295米。阿姆河全長2540公里,是亞洲最長的內流河。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黃河、印度河流域都是人類最早的文明發源地。恆河是印度教的聖河。湄公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性河流,湄公河流域國家包括中國、緬甸、寮國、泰國、柬埔寨和越南。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美麗的濟州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巴厘海灘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伏爾加河(世界最長)(3,690公里),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
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額爾齊斯河(鄂畢河) 和黑龍江)。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礦物資源:亞洲礦物種類多、儲量大,主要有石油、煤、鐵、錫、鎢、銻、銅、鉛、鋅、錳、鎳、鉬、鎂、鉻、金、銀、岩鹽、硫磺、寶石等。石油、鎂、鐵、錫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
森林和草原: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用材林2/3以上已開發利用。人工造林有一定的發展。俄羅斯亞洲部分、中國的東北、朝鮮的北部,是世界上分布廣闊的針葉林地區,蓄積量豐富,珍貴用材樹種很多。中國的華南、西南,日本山地的南坡,喜馬拉雅山南坡植物特別豐富,除普通闊葉樹種外,還有棕櫚、蒲葵、杉屬、水杉屬等。東南亞的熱帶森林在世界森林中占重要地位,以恆定、豐富的植物群落著稱。其主要樹種是龍腦香科,還有樹狀蕨綱、銀杏、蘇鐵等「活化石」。亞洲草原總
太平洋面積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5%。水力:亞洲各國可開發的水力資源估計年可發電量達26 000億度,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
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盛產鮭、鱒、鱈、鰹、鯖、小黃魚、大黃魚、帶魚、烏賊、沙丁魚、金槍魚、馬鮫魚以及鯨等,著名漁場有舟山群島、台灣島、西沙群島、北海道島、九州島等島嶼的附近海域,以及鄂霍次克海等。中國沿海漁場面積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近1/4。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是造紙術、火葯、指南針、印刷術的發源地,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手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剩下還有很多,可以到網路上搜索。網址:

❷ 中東地區的重要性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指出,美國和以色列政權的最終目的是企圖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地理。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薩法維今天在伊朗南部克爾曼省的革命衛隊和民兵集會上發表講話說,美國和以色列政權侵佔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目的是企圖掠奪波斯灣地區的石油資源和改變中東地區的政治地理。

薩法維說,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和民兵的責任是發展伊朗,保衛伊朗的領土,加強國防和武裝力量。

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總司令表示,發展伊朗、建立伊斯蘭偉大文明都是為了捍衛伊斯蘭體制,鞏固國家的安全與穩定,他說,革命衛隊和民兵的責任是面對所有外國列強。

薩法維就伊朗的科技發展而說道,伊朗在國防工業不需要從其它國家進口技術,因為伊朗在和平和保衛國家的道路上已得到了先進的技術,而且將進行下去

❸ 亞洲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手繪圖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
亞細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簡稱亞洲, 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其傳統上被定義為非洲-亞歐大陸的一部分。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度30分,南緯11度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洲名釋義: 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積: 440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種 族: 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 言: 分屬於漢語、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 教: 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氣 候: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自然資源: 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 濟: 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外,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瀕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為除南極洲外最廣的洲,東西距離最長的洲,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脈、 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名稱的由來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洲」該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詳地,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經度第二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緯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地理集錦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大的山脈,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3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面積260萬平方千米。
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或鹹水湖,面積約37萬平方千米。
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於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由於湖水含鹽量過大,湖水中除細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包括島嶼2萬多個,面積243萬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
[編輯本段]表:亞洲各國的面積、人口
了解一下亞洲的各國:(中國2007.1.1-131 425萬人 2007.4.3-131 719萬人 增加294萬人)7.2(131 908)
國家名稱 首都 人口(萬) 面積(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麥納麥 75.6397 665
韓國 首爾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貝魯特 367.7700 10,452
東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爾 加德滿都 2,587.3917 140,800
泰國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馬斯喀特 309 500 240
亞塞拜然 巴庫 86 600 770
朝鮮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賓 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邊 181 035 1 050
卡達 多哈 11 43757
吉爾吉斯斯坦 比什凱克 195 500 466
馬爾地夫 馬累 298 27.3
馬來西亞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烏蘭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烏地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5 765 30.7
寮國 萬象 236 800 520
日本 東京 12800 377800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薩克 阿斯塔納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國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 杜尚別 143 100 600
喬治亞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敘利亞 大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1 904 443 20 350
亞美尼亞 埃里溫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爾 652 300 2 210
烏茲別克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蘭卡 科倫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達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內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蘭 1 645 000 7 100
葉門 薩納 531 869 1 610
約旦 安曼 96 188 458
緬甸 內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國 達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維夫 [2] 58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普勒斯 尼科西亞 788,457 9 251
註:[1] 根據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面積為1.15萬多平方千米,後誒以色列佔領,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但未確定疆界。
[2]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與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千米。
[4] 緬甸於2005年底由仰光遷都至內比都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和黑龍江)。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是世界上氣候差別最大的一個洲。 亞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石油、錫、銻、鎢、銅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亞的石油和東南亞的錫。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稻穀和天然橡膠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黃麻、茶葉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和巴比倫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亞洲人民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布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對世界經濟 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重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編輯本段]地理區域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3億多。 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 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 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萬。高原廣布,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卜、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 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 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出產棉花、煙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 、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 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編輯本段]亞洲最中心的點
亞洲最中心的點,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的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座標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范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實地在天山 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有公路可達。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極強的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的「亞心」標志塔巍巍聳立在「亞心」點上。
[編輯本段]宗教
亞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禪地。此外還有猶太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亞洲宗教。
(1)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形成於亞洲的印度和尼泊爾毗鄰處。創立者為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6~486年),屬釋迦族,後被稱為釋迦牟尼。
(2)伊斯蘭教起源於亞洲阿拉伯半島,於公元7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創立,為一神教。麥地那和麥加是伊斯蘭教聖地,《古蘭經》為最高經典。
(3)基督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的伯利恆。創始人是猶太拿撒勒人耶穌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於伯利恆)。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聖經》為最高經典。
[編輯本段]地勢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為低下。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形成眾多較為長的外流河。

❹ 亞洲主要地區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概況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
亞細亞洲(字源古希臘語:Ασία;拉丁語:Asia),簡稱亞洲, 是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其覆蓋地球總面積的8.6%(或者總陸地面積的29.4%)。人口總數約為40億,佔世界總人口的60%。
亞洲絕大部分土地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其傳統上被定義為非洲-亞歐大陸的一部分。非洲-歐亞大陸的西部則為歐洲。亞洲與非洲的分界線為蘇伊士運河。蘇伊士運河以東為亞洲。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為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烏拉爾山脈以東及大高加索山脈,裏海和黑海以南為亞洲。大陸東至白令海峽的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努沙登加拉群島(東經103度30分,南緯11度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最高峰為聖母峰。跨越經緯度十分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部與歐洲相連,形成地球上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亞洲東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北冰洋,南面則瀕臨印度洋,西面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與歐洲分界,西南面隔亞丁灣、曼德海峽、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北面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亞細亞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名稱,希臘人稱呼他們的東方(一說為太陽升起的地方)為亞細亞,可能是來源於亞述人的名稱,亞述一詞在亞述的語言中也代表東方,原來只指希臘東方的小亞細亞半島,後來擴展到包括所有東方地區。
洲名釋義: 古代腓尼基語,意為「東方日出之地」,與歐洲「西方日落之地」相反。
面 積: 4400萬平方千米,世界第一大洲。
人 口: 2000年人口達36.72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60.5%。
種 族: 黃種人約佔全洲人口的3/5以上,其次是白種人,黑種人很少。
語 言: 分屬於漢語、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系、日本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荼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
宗 教: 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發源地。
氣 候: 亞洲大陸地跨寒、溫、熱三個氣候帶。氣候的主要特徵是: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影響范圍廣,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
自然資源: 礦產種類多,儲量大,石油、鐵、錫等儲量居各洲首位;森林總面積約佔世界可開發森林總面積的13%;可開發水力資源年可發電量達26000億千瓦時,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量的27%;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
經 濟: 除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外,亞洲大多數國家的經濟以農業、礦業為主。各國各地區工業發展水平和部門、地域結構差異顯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農產品加工業及經紡工業佔主要地位。
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瀕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
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為除南極洲外最廣的洲,東西距離最長的洲,東西時差達11小時。
西北部以土耳其海峽、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黑海、大高加索山脈、 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 ;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
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 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名稱的由來
亞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稱是亞細亞洲,意思是「太陽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為Asia。相傳亞細亞的名稱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頻繁的海上活動,要求腓尼基人必須確定方位。所以,他們把愛琴海以東的地區泛稱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愛琴海以西的地方則泛稱為「Ereb」,意為「日沒地」。Asia一詞是由腓尼基語Asu演化來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確的,范圍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紀Asia已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政省的名稱,以後才逐漸擴大,包括現今整個亞洲地區,成為一個世界最大的洲名。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亞細亞洲」該詞來源於古代西亞等地古人的閃米特語。亞細亞的意思是指東方日出的地方。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巴比倫的所在地,又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詳地,對世界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
亞洲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經度第二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緯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亞洲地理集錦
喜馬拉雅山脈——世界最高大的山脈,海拔超過7000米的山峰有50多座。
珠穆朗瑪峰——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世界最高峰,海拔8844.3米
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
西西伯利亞平原——亞洲最大的平原,面積260萬平方千米。
裏海——世界最大的湖泊、或鹹水湖,面積約37萬平方千米。
貝加爾湖——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最深處達1620米,蓄水量2.3萬立方千米。
死海——湖面低於海平面400米,是世界陸地最低點。由於湖水含鹽量過大,湖水中除細菌外,其他生物不能生存。
阿拉伯半島——世界最大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馬來群島——世界最大的群島,散布在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廣闊海域,包括島嶼2萬多個,面積243萬平方千米。
[編輯本段]居民

截止2007年上半年,亞洲人口35.13億,世界人口65.67億。人口1億以上的有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城市人口約佔全洲人口的18%。人口分布以中國東部、日本太平洋沿岸、爪哇島、恆河流域、印度半島南部等地最密集,每平方千米達300人以上。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達4400多人,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國家。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是蒙古,平均每平方千米僅1人多;沙烏地阿拉伯、阿曼等國家平均每平方千米5-7人。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要人種。其餘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
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是中國,第二是印度。
[編輯本段]表:亞洲各國的面積、人口
了解一下亞洲的各國:(中國2007.1.1-131 425萬人 2007.4.3-131 719萬人 增加294萬人)7.2(131 908)
國家名稱 首都 人口(萬) 面積(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 北京 1,362,044,605 9,584,492
巴林 麥納麥 75.6397 665
韓國 首爾 4,832.4000 98,480
黎巴嫩 貝魯特 367.7700 10,452
東帝汶 帝力 106 14,874
尼泊爾 加德滿都 2,587.3917 140,800
泰國 曼谷 6,235.4402 514,000
巴基斯坦 伊斯蘭堡 14,766.3429 803,94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230 83 600
不丹 廷布 80 46 000
阿曼 馬斯喀特 309 500 240
亞塞拜然 巴庫 86 600 770
朝鮮 平壤 122 762 2 280
菲律賓 馬尼拉 299 700 7 070
柬埔寨 金邊 181 035 1 050
卡達 多哈 11 43757
吉爾吉斯斯坦 比什凱克 195 500 466
馬爾地夫 馬累 298 27.3
馬來西亞 吉隆坡 329 733 2 117
蒙古 烏蘭巴托 1 566 500 260
沙烏地阿拉伯 利雅得 2 240 000 1 915
汶萊 斯里巴加灣市 5 765 30.7
寮國 萬象 236 800 520
日本 東京 12800 377800
土庫曼 阿什哈巴德 488 100 466
哈薩克 阿斯塔納 2 724 900 1 680
巴勒斯坦國 耶路撒冷 164,741,924
塔吉克 杜尚別 143 100 600
喬治亞 第比利斯 69 700 540
科威特 科威特城 17 818 170
敘利亞 大馬士革 185 180 1 500
印度 新德里 2 974 700 96 020
印度尼西亞 雅加達 1 904 443 20 350
亞美尼亞 埃里溫 29 800 378
阿富汗 喀布爾 652 300 2 210
烏茲別克 塔什干 447 400 2 370
斯里蘭卡 科倫坡 65 610 1 830
伊拉克 巴格達 441 839 2 120
越南 河內 329 556 7 650
伊朗 德黑蘭 1 645 000 7 100
葉門 薩納 531 869 1 610
約旦 安曼 96 188 458
緬甸 內比都4] 676 581 4 680
孟加拉國 達卡 143 998 12 200
新加坡 新加坡 647 340
以色列 特拉維夫 [2] 580
土耳其 安卡拉 769 360 6 280
塞普勒斯 尼科西亞 788,457 9 251
註:[1] 根據聯合國關於巴勒斯坦分治決議規定,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面積為1.15萬多平方千米,後誒以色列佔領,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但未確定疆界。
[2] 根據1947年聯合國關與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定,以色列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千米。
[4] 緬甸於2005年底由仰光遷都至內比都
[編輯本段]自然環境

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 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面積約300萬平方公里)。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 0 0 0 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 8 4 4.43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3 9 2 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 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2991千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2179千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 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亞洲地形圖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
1、南北跨的緯度多,熱量條件相差大。
2、東西跨的經度多,降水條件差異大,
3、地形復雜,地形類形多樣,海拔高差大。
亞洲的島嶼主要集中在東南海面。約有幾萬個大小島嶼,總面積為320萬平方公里,其中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的大島有6個(加里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幾內亞島、蘇拉威西島、爪哇島和本州島)。
亞洲是世界上大江大河匯集最多的大陸,長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8條之多,其中4000公里以上的有5條(長江、黃河、湄公河、和黑龍江)。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是世界上氣候差別最大的一個洲。 亞洲礦產資源種類繁多,儲量大。主要有煤、鐵、石油、錫、銻、鎢、銅等,其中最著名的是西亞的石油和東南亞的錫。農產品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稻穀和天然橡膠佔世界總產量的90%以上,棉花、椰子、胡椒、木棉、柚木、黃麻、茶葉的產量也名列前茅。
亞洲是世界文明古國中國、印度和巴比倫的所在地,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的發源地。亞洲人民為世界文化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 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布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編輯本段]經濟概況
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對世界經濟 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 、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 、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 、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重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 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編輯本段]地理區域
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人口13億多。 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 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人口45000多萬。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 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人口10億以上。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 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人口20000多萬。高原廣布,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卜、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 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 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出產棉花、煙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 、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 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編輯本段]亞洲最中心的點
亞洲最中心的點,亞洲大陸地理中心,位於烏魯木齊市南郊烏魯木齊縣永豐鄉的包家槽子村境內。地理座標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
亞洲大陸地理中心是指亞洲大陸范圍內處於均衡位置的點,它距大陸周邊海岸線最遠,大陸性最強。經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兩年多的測算和實地考察,勘定為北緯43°40′37〃、東經37°19′52〃,實地在天山 北麓沖洪積扇上的永豐鄉包家槽子村境內,東北至烏魯木齊市中心約30公里,有公路可達。 一座高18米,代表性極強的具有典型亞洲區域特色的「亞心」標志塔巍巍聳立在「亞心」點上。
[編輯本段]宗教
亞洲是世界性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發禪地。此外還有猶太教、印度教及錫克教等亞洲宗教。
(1)佛教於公元前6世紀形成於亞洲的印度和尼泊爾毗鄰處。創立者為古印度喬達摩·悉達多(約公元前566~486年),屬釋迦族,後被稱為釋迦牟尼。
(2)伊斯蘭教起源於亞洲阿拉伯半島,於公元7世紀由麥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創立,為一神教。麥地那和麥加是伊斯蘭教聖地,《古蘭經》為最高經典。
(3)基督教起源於西亞巴勒斯坦的伯利恆。創始人是猶太拿撒勒人耶穌基督(公元元年12月25日生於伯利恆)。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聖地,《聖經》為最高經典。
[編輯本段]地勢
亞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勢高聳,四周地勢較為低下。發源於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狀流向周邊海洋,形成眾多較為長的外流河。
復制的,呵呵,給分呀

❺ 世界十三個地區的地理概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跪求!

按照您的提問順序依次回答 ,並把這一地區的主要國家做一簡單說明。
1 東亞
自然地理
東亞位於亞洲東部,地形復雜多樣,總體上是西高東低,氣候以溫帶季風性和亞熱帶季風為主。自然資源豐富,以有色金屬為最多。東亞以西高東低,階梯形分布。
人文地理
東亞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日本人口總量也位於前十位。國家有:中國,韓國,蒙古,日本,朝鮮。
2東南亞
自然地理
東南亞位於亞洲的東南部,這里氣候溫暖濕潤,常年高溫多雨,沒有冬季,這里是世界上降雨最多的地區之一。這里地勢比較平坦,島嶼分布極多,是世界島嶼最多的地區。僅印度尼西亞就有13667個。也是火山多發區之一。經濟以農業為主。
人文地理
東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比較稠密的地區。這里的佛教非常著名。(以泰國為最)旅遊業十分發達。近年來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國家有: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柬埔寨,越南,寮國,緬甸,馬來西亞,東帝汶,汶萊。
3南亞
自然地理
南亞位於亞洲南部,這里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它溝通了亞洲東部和歐洲的海上交通要道。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冷,熱,雨三季更替變換。這里的河流主要有印度的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其中孟加拉國被稱為「千河之國」。沿海島嶼,沙洲眾多。
人文地理
南亞也是世界上人口分布主要地區之一,這里有世界上的第二大人口國————印度。孟加拉國人口也位於前十位。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信奉佛教。國家有:印度,孟加拉國,不丹,錫金,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
4中亞
自然地理
中亞位於亞洲中部,地形以高原為主,氣候是最典型的大陸性季風氣候,這里一年四季溫差變化較大,氣候乾燥,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地區,部分國家以沙漠和半沙漠為主。
人文地理
中亞農牧業比較發達。信奉伊斯蘭教,以采礦業,食品加工為主。國家有:哈薩克,塔吉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
5西亞和北非
自然地理
西亞位於亞洲西部,這里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交通要塞。氣候以地中海式氣候為主,礦產豐富。尤其是石油資源,佔世界的一半以上,農業比較發達,土耳其安哥拉山羊很有名,信奉伊斯蘭教。
人文地理
西亞各國領土都比較峽小,經濟以石油為主。這里是世界上戰爭至今還在上演的地區。國家有:土耳其,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塞普勒斯,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葉門,阿曼,伊朗,阿富汗,阿聯酋,約旦,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巴林,卡達。
北非
自然地理
北非位於非洲北部。這里北靠地中海,西部是大西洋,東部是紅海,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特別是埃及,被世界稱為「咽喉位置」,氣候乾燥,經濟以農業為主。蘇伊士運河為歐,亞,非三洲交通樞紐。
人文地理
埃及是世界上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輝煌,有金字塔,旅遊業十分發達。國家有:埃及,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利比亞。
6撒哈拉以南非洲
自然地理
這里是世界上典型的熱帶沙漠氣候,常年乾燥,(剛果除外)自然資源極其豐富。動物學家把這里稱為「動物樂園」。沿海地區以熱帶海洋性氣候。人口比較稀疏。這里有非洲第一高峰——乞力馬扎羅山。世界著名非洲大裂谷。
人文地理
這里多為非洲黑人。英語為官方語言,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公路,鐵路是這里的主要交通方式。國家有:剛果,安哥拉,坦尚尼亞,盧安達,蒲隆地,尚比亞。
7西歐
自然地理
西歐位於歐洲西部,這里是世界上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氣候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島嶼分布不多,以平原為主。只有法國境有部分高山。地理位置很重要是歐洲海上貿易的必經之地。
人文地理
西歐以白人為主,文化發達,有以香水,服裝為代表的法國,也有老牌資本主義發達國家——英國。荷蘭的鮮花和木鞋很有名,比利時被稱作歐洲的總部。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中心就是布魯塞爾。國家有: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愛爾蘭。安道爾。
8東歐
自然地理
東歐位於歐洲東部。這里是歐洲主要的農業生產區,土地以平原為主,氣候呈區域特徵,由西向東,由溫帶海洋性氣候向大陸性過渡。河網稠密,湖泊眾多。煤,銅,鉛,儲藏較大。
人文地理
國家有:波蘭,白俄羅斯,烏克蘭,摩爾多瓦。工業農業都比較發達,鋼鐵,有色冶金,紡織輕工業也相當規模,農業以糧食為主,波蘭首都有「綠色之都」美譽。
9北亞
自然地理
北亞位於亞洲北部 ,這一地區主要是俄羅斯的東部和北部,以平原和苔原為主。冬季特別漫長,寒冷,乾燥,資源豐富,特別是煤和石油,這里是俄羅斯主要生產石油地區。北部島嶼分布較廣。
人文地理
不詳。
10北美
自然地理
北美位於美洲北部,地形復雜多樣,北部以平原為主,南部有高山,氣候多樣,既有寒帶和溫帶針葉林氣候,又有南部的熱帶氣候,這里的水力資源和森林資源世界聞名。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礦產區。
人文地理
北美是世界上經濟的中心,主要以美國,加拿大為主,城市化很高,機械化生產聞名,漁業,農業,工業,信息產業,都極為發達。美國工農業生產規模。國民生產總值均居世界首位,工業以汽車和建築業為重要支柱,電子,電力,機械,化工,航天能源都極為發達。交通體系完備,有全球高度的航空運輸網,和發達的公路交通。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瓜地馬拉,貝里斯,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哥斯大黎加,古巴,巴哈馬,牙買加,海地,多明尼加,格瑞那達,巴貝多,多米尼克共和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11拉美
自然地理
拉美位於美洲的南部,以巴拿馬運河為界的以南地區。這里是世界上熱帶雨林分布最多的地區,僅巴西就佔到3/4,氣候以雨林氣候為主,南部以高山氣候,沿海也有海洋性氣候,這里的資源豐富,特別是水資源,森林資源。
人文地理
拉美自擺脫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西方統治,經濟發展很快,農業為主,但工業近年來發展迅速,巴西是世界上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其土地和經濟總量佔到整個拉美的一半以上,阿根廷的畜牧業世界聞名,其中以牛肉的生產出口世界第一。巴西和阿根廷還是世界足球之鄉。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蘇利南,蓋亞那,法屬蓋亞那,厄瓜多,秘魯,智利,玻利維亞。
12大洋洲
自然地理
大洋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極洲最乾燥的一個洲,這里分布著廣大的沙漠,只有沿海少部分地區是適合人類居住,氣候以熱帶雨林,熱帶沙漠,熱帶草原和亞熱帶地中海氣候。
人口稀少。以礦石為最,澳大利亞的鋁土,鐵,鈾,鉛,鎳,鋅含量豐富。漁業資源豐富。
人文地理
大洋洲以澳大利亞為典型的國家,這里經濟發達,資源豐富。動植物珍稀獨特。人口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平原地帶。澳大利亞的游泳很有名,旅遊業十分發達。公路,海運和航空有很大的規模。紐西蘭主要有南北二島,旅遊業較為發達,以陸路交通為主,畜牧業發達。
國家有: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萬那杜,諾魯,吉里巴斯,吐瓦魯,西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斐濟。
13南極
自然地理
南極洲是目前沒有受到破壞的唯一一塊大洲,這里雖然有許多冰山,可以說水資源非富,因為是常年不化的冰山。所以卻是世界上最乾燥的洲,也是海拔最高的洲,常年積雪,冰川,狂風,農作物皆不能生長。
人文地理
很少,只有部分科學家在此考察,目前有許多國家加大了開發的力度,以淡水和漁業為主,建立了科學考察站,我國有中山站,長城站。

❻ 西亞,中亞,南亞,東亞等這些怎樣劃分的

按照地理位來置 自然和人自文地理因素 可將世界分為 東亞 東南亞 中亞 北非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歐洲西部 歐洲東部和北亞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州 南極洲 13個地區
有的教科書為講述方便 會把西亞和北非作為一個地區 因為這兩個地方在氣候 自然環境 人文環境等方面都很相似
西亞國家: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沙烏地阿拉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勒斯坦,以色列,葉門,阿曼,科威特,巴林,喬治亞,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卡達,黎巴嫩。
南亞主要國家:印度,巴基斯坦,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
中亞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土庫曼,塔吉克,烏茲別克。
北亞國家:俄羅斯
東亞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

❼ 從人文地理角度分析美國為什麼攻打伊拉克而不攻打伊朗

伊朗是歐佩克成員國,而且伊朗是歐佩克成員國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國,美國攻打它會專威脅到歐佩克屬其它成員國的石油使用。伊拉克也盛產石油,美國自然會將目標向伊拉克鎖定。
伊拉克奉行中立 、不結盟政策 ,但由於入侵伊朗和吞並科威特在國際上陷於孤立。這讓伊拉克在與美國的斗爭中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❽ 關於亞洲的人文地理知識

亞洲簡況 亞洲是亞細亞洲的簡稱。位於東半球的東北部,東瀕太平洋,南臨印度洋,北濱北冰洋,西達大西洋的屬海地中海和黑海。大陸東至傑日尼奧夫角(西經169度40分,北緯60度5分),南至皮艾角(東經103度30分,北緯1度17分),西至巴巴角(東經26度3分,北緯39度27分),北至切柳斯金角(東經104度18分,北緯77度43分)。在各洲中所跨緯度最廣,具有從赤道帶到北極帶幾乎所有的氣候帶和自然帶。所跨經度亦最廣,東西時差達11小時。西北部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同歐洲分界;西南隔蘇伊士運河、紅海與非洲相鄰;東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寬僅86千米的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對。亞洲面積4400萬平方千米(包括島嶼),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9.4%,是世界上最大的一洲。亞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毗連,形成全球最大的陸塊——亞歐大陸,總面積約5071萬平方千米,其中亞洲大陸約佔4/5。 居民:亞洲的種族、民族構成非常復雜,尤以南亞為甚。黃種人(又稱蒙古利亞人種)為主體種族,約佔全洲人口的60%。余為白種人、棕色人及人種的混合類型。全洲大小民族、種族共有約1000個,約佔世界民族、種族總數的一半。其中有十幾億人口的漢族,也有人數僅幾百的民族或部族。根據語言近似的程度,亞洲的居民分屬漢藏語系、南亞語系、阿爾泰語系、朝鮮語和日本語(有人認為這兩種語系未定。)、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達羅毗茶語系、閃米特--含米特語系、印歐語系等。亞洲是佛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三大宗教的發源地。 自然環境:亞洲的大陸海岸線綿長而曲折,海岸線長699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一洲。海岸類型復雜。多半島和島嶼,是半島面積最大的一洲。阿拉伯半島為世界上最大的半島。加里曼丹島為世界第三大島。亞洲地形總的特點是地表起伏很大,崇山峻嶺匯集中部,山地、高原和丘陵約佔全洲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外地勢最高的一洲。全洲大致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方伸出一系列高大的山脈,最高大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在各高大山脈之間有許多面積廣大的高原和盆地。在山地、高原的外側還分布著廣闊的平原。亞洲有許多著名的高峰,世界上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全分布在喀喇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地帶,其中有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亞洲有世界陸地上最低的窪地和湖泊--死海(湖面低於地中海海面592米),還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亞洲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洲。東部邊緣海外圍的島群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東部沿海島嶼、中亞和西亞北部地震頻繁。亞洲的許多大河發源於中部山地,分別注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內流區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和西部。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長6397千米;其次是黃河,長5464千米;湄公河長4500千米。最長的內流河是錫爾河,其次是阿姆河和塔里木河。貝加爾湖是亞洲最大的淡水湖和世界最深的湖泊。 亞洲地跨寒、溫、熱三帶,其氣候基本特徵是大陸性氣候強烈,季風性氣候典型,氣候類型復雜。北部沿海地區屬寒帶苔原氣候。西伯利亞大部分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東部靠太平洋的中緯度地區屬季風氣候,向南過渡到亞熱帶森林氣候。東南亞和南亞屬熱帶草原氣候,赤道附近多屬熱帶雨林氣候。中亞和西亞大部分地區屬沙漠和草原氣候。西亞地中海沿岸屬亞熱帶地中海式氣候,西伯利亞東部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極端最低氣溫曾達攝氏-71度,是北半球氣溫最低的地方。 自然資源:亞洲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富集區多。主要礦藏有煤、鐵、石油、錫、鎢、銻、銅、鉛、鋅、錳、菱鎂礦、金、石墨、鉻等。石油、錫、菱鎂礦、鐵等的儲量均居各洲首位,錫礦儲量約佔世界錫礦總儲量60%以上。亞洲的森林面積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13%。可利用的水力資源也極豐富。亞洲沿海漁場面積約佔世界沿海漁場總面積的40%,著名的漁場主要分布在大陸東部沿海,有中國的舟山群島、台灣島和西沙群島漁場,以及鄂霍次克海、北海道、九州等漁場。 經濟:在古代,亞洲人民就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有素稱發達的農業和手工業,有許多科學發明創造,對世界經濟的發展作出了偉大的貢獻。16世紀以後,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相繼侵入,許多國家和地區先後淪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經濟遭到了嚴重摧殘,民族經濟發展緩慢。致使許多國家和地區長期處於貧困落後的狀態。目前,亞洲除日本外,大多數國家為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亞洲各國中占重要地位。稻穀、天然橡膠、金雞納霜、馬尼拉麻、柚木、胡椒、黃麻、椰干、茶葉等的產量分別佔世界總產量80%—90%以上,原油、魚、大豆、棉花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30%——40%,錫精礦產量約佔世界總產量60%左右,鎢精礦、花生、芝麻、煙草、油菜籽的產量均佔世界總產量的45%,木棉、蠶絲、椰棗等的產量和牲畜總頭數也居世界前列。絕大多數國家工業基礎薄弱,采礦業和農產品加工業較先進,重工業正在發展。中國東半部、日本、韓國、爪哇島、斯里蘭卡西部、印度中部、土耳其西部交通發達。東南沿海海上運輸發達。廣大內陸地區和沙漠地區以畜力為主。 地理區域:在地理上習慣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和北亞。 東亞:指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和日本。面積約1170萬平方千米。地勢西高東低,分四個階梯。中國西南部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東南半部為季風區,屬溫帶闊葉林氣候和亞熱帶森林氣候;西北部屬大陸性溫帶草原、沙漠氣候;西南部屬山地高原氣候。5—10月東部沿海受台風影響。礦物資源以煤、鐵、石油、銅、銻、鎢、鉬、金、菱鎂礦、石墨等最豐富。東亞是稻、薯蕷、糜子、蕎麥、大豆、薴麻、茶、油桐、漆樹、柑橘、桂圓、荔枝、人參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稻穀佔世界稻穀總產量40%以上,茶葉佔世界總產量25%以上,大豆佔20%。棉花、花生、玉米、甘蔗、芝麻、油菜籽、蠶絲等的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 東南亞:指亞洲東南部地區。包括越南、寮國、柬埔寨、緬甸、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汶萊、東帝汶等國家和地區。面積約448萬平方千米。地理上包括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兩大部分。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地區之一。群島區和半島的南部屬熱帶雨林氣候,半島北部山地屬亞熱帶森林氣候。礦物以錫、石油、天然氣、煤、鎳、鋁土礦、鎢、鉻、金等為重要。東南亞是檸檬、黃麻、丁香、豆蔻、胡椒、香蕉、檳榔、木菠蘿、馬尼拉麻等熱帶栽培植物的原產地,盛產稻米、橡膠、香料、柚木、木棉、金雞納霜及熱帶水果。 南亞:指亞洲南部地區。包括斯里蘭卡、馬爾地夫、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國、尼泊爾、不丹和錫金。面積約437萬平方千米。本區北部為喜馬拉雅山脈南麓的山地區,南部印度半島為德干高原,北部山地與德干高原之間為印度河-恆河平原。北部和中部平原基本上屬亞熱帶森林氣候,德干高原及斯里蘭卡北部屬熱帶草原氣候,印度半島的西南端、斯里蘭卡南部和馬爾地夫屬熱帶雨林氣候,印度河平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礦物資源以鐵、錳、煤最豐富。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植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稻米、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西亞:也叫西南亞,指亞洲西部。包括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塞普勒斯、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葉門、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和巴林。面積約700多萬平方千米。高原廣布,北部多山脈。北部山地高原與南部阿拉伯半島之間為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所沖積而成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氣候乾燥。南部沙漠面積廣大。本區地中海、黑海沿岸地區和西部山地屬地中海式氣候,東部和內陸高原屬亞熱帶草原、沙漠氣候,阿拉伯半島的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石油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占重要的地位。西亞是胡蘿卜、甜瓜、洋蔥、菠菜、苜蓿、椰棗等栽培植物和阿拉伯駱駝、阿拉伯馬、安哥拉山羊、安哥拉兔等著名畜種的原產地。 中亞:指中亞細亞地區。狹義講只包括土庫曼、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四國的全部和哈薩克的南部。本區東南部為山地,地震頻繁,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為平原和丘陵,沙漠廣布,氣候乾旱,屬溫帶和亞熱帶沙漠、草原氣候。礦物以天然氣、石油、煤、銅、鉛、鋅、汞、硫黃和芒硝較重要。中亞是豌豆、蠶豆、蘋果等栽培植物以及卡拉庫爾綿羊的原產地。出產棉花、煙草、稻米、蠶絲、羊毛和葡萄、蘋果等。 北亞:指俄羅斯亞洲部分的西伯利亞地區。西部為西西伯利亞平原,中部為中西伯利亞高原和山地,東部為遠東山地。極圈以北屬寒帶苔原氣候,其餘地區屬溫帶針葉林氣候。河流結冰期六個月以上。礦物以石油、煤、銅、金、金剛石較重要。出產麥類、馬鈴薯、亞麻和木材等。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1、2000年,世界人口為60.55億,其中亞洲人口為36.8億,亞洲人口過億的國家有6個。 2、亞洲人口眾多,對資源和環境產生沉重的壓力。 二、多樣的地域文化 1、 亞洲大小民族共有1000多個,約佔世界民族總數的一半。華夏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恆河文化,阿拉伯文化等。不同的地區民族,在建築、音樂舞蹈、禮儀等表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和民風民俗。 2、 亞洲三個人類文明發祥地: 亞洲的黃河----長江中下游平原,印度河流域,和兩河流域因其適宜的溫帶或亞熱帶氣候,肥沃的土壤,豐富的水源。而成為人類文明發祥地。 3、 經濟發展差異 1、 亞洲地域遼闊,不同的國家的自然、社會、歷史等條件差別很大,經濟發展不平衡。如亞洲的日本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其他國家是經濟發展中國家。 2、 亞洲除日本外,過去長期遭受殖民統治,經濟不發達,工業基礎一般比較不發達,濟落後。特別從20世紀70年代,東亞和東南亞的一些國家發展出口加工業,推進了本國經濟的發展。西亞波斯灣沿岸的國家如沙烏地阿拉伯,因為大量出口石油資源,而成為比較富裕的國家。

❾ 南亞的人文地理特徵

人口宗教沖突,還有就是社會經濟
人口
編輯
截止2010年,南亞地區約有15.64億人口,其中,印度人口12.1億(2011年),巴基斯坦1.64億(2010年),孟加拉1.42億(2011年),尼泊爾2800萬,不丹69萬(2009年),斯里蘭卡2000萬(2000年),馬爾地夫35.9萬(2007年)。
南亞裔族群是一個由二千多個不同種族構成的多元族群。南亞裔人口的組成主要有來自以下地區的人口:巴基斯坦、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不丹、孟加拉、斯里蘭卡。這二千多個種族包括有小至數十人的部落,又或多至上億人的龐大族裔。這很可能與這地區歷史上多次受到鄰近的外族入侵有關。這地區上最早的民族都屬於達羅毗荼人,之後受到雅利安人和伊朗人的入侵,並與當地的土著民族混和成為多個新的混血族群,繼承了各自的傳統及信仰。

歷史文化
編輯
南亞文化——泰姬陵
南亞既是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又是佛教、印度教等宗教的發源地。早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恆河——印度河流域便出現過一些繁華的城市,公元前3世紀以後,又相繼出現了囊括次大陸地區的大部分版圖的四個統一的國家,即孔雀王朝、笈多王朝、德里蘇丹國和莫卧兒王朝,在這一過程里,南亞一直是世界上最富饒的地區之一,農業、手工業、交通運輸業以及各種形式的文化藝術均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1498年,來自西方的葡萄牙人達·伽馬首航印度之後,西方殖民勢力相繼侵入這一地區。到1757年,除「高山王國」尼泊爾保持了一定程度的獨立外,南亞其它地區均淪為英國的殖民地。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和緬甸合稱為英屬印度。在長達數百年的殖民統治過程中,南亞悠久的文明歷史被中斷,經濟發展處於相對停滯狀態,使南亞成為了世界上最貧窮落後的地區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隨著南亞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長達200年的殖民統治體系[1] 面臨瓦解。為了維護英國在南亞的殖民統治,英國殖民當局採取了「分而治之」的辦法,於1947年6月拋出了「蒙巴頓方案」。
所謂「蒙巴頓方案」是由英國駐印度總督蒙巴頓提出的一項「印巴分治」的具體計劃,主要內容是:把英屬印度的居民按宗教信仰劃分為印度和巴基斯坦兩個自治邦,分別建立自治政府。巴基斯坦由東巴和西巴組成,兩部分相距1600公里。王公土邦在「移交政權」後享有獨立地位,可分別談判加入印、巴任何一方。
蒙巴頓方案拋出後,印度的國大黨和穆斯林接受了這個方案。1947年8月15日,印巴實現分治,成為兩個自治邦,其後又於1950年和1956年分別宣布為獨立的印度共和國和巴基斯坦伊斯蘭聯邦共和國,但均留在英聯邦內,1972年1月巴基斯坦宣布退出英聯邦。
印、巴分治以後,由於東、西兩巴被印度領土一分為二,行政管理不便,加之受外部勢力的影響,1971年,東巴宣布脫離巴基斯坦成立了孟加拉國。
不丹在歷史上曾為一個獨立的部落,1772年英國侵犯不丹,1865年,英國同不丹簽訂不平等條約,即《辛楚拉條約》,強迫不丹割讓包括噶倫堡在內的第斯泰河以東地區。1910年1月,英國又強迫不丹簽訂條約,規定不丹的對外關系接受英國的「指導」。印、巴分治後,印度於1949年8月8日強迫不丹簽訂《永久和平與友好條約》,規定不丹的對外關系接受印度的「指導」,使不丹實際上淪為印度的附屬國。多年來,不丹王國政府對印度的控制日益不滿,要求獨立自主,隨之不斷要求有直接同外國發生經濟聯系和進行貿易的權利。
錫金原是喜馬拉雅山南麓的一個內陸小國,面積7100平方公里,人口35萬。從19世紀上半葉,英國以印度為基地對錫金進行武裝侵略,1890年錫金淪為英的「保護國」。1947年,印度剛獨立不久便強迫錫金同它簽訂了《保護現狀協定》。1949年6月,印度派軍隊進駐錫金。1950年強迫錫金簽訂《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錫金除在內政上享有「自治權」外,國防、外交、經濟等均由印度控制。1975年4月,印度軍隊解散了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後又廢黜國王,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除上述國家外,印度洋上原為英屬殖民地的兩個島國斯里蘭卡(原名錫蘭)和馬爾地夫也先後於1948年和1965年宣布獨立。從此南亞國家全部獨立。[2]
由於英國長期殖民統治以及後來實行「分而治之」政策造成的惡果,南亞國家從取得獨立起,就存有許多綜綜復雜的地緣政治問題,如克什米爾問題、俾路支斯坦問題、印中邊界問題等。這些問題與各國的種族、民族、教派等矛盾交織在一起,再加上冷戰時期美國、蘇聯在南亞的滲透和爭奪,使本區戰後幾十年來長期動盪不安。40多年來南亞各國雖然不斷進行雙邊談判,但許多問題始終沒有得到妥善解決,直接影響著南亞各國的穩定與安寧。
南亞是印度教,佛教, 耆那教,錫克教的發源地。印度居民多數信奉印度教[3] ,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居民多信奉伊斯蘭教。斯里蘭卡居民多信奉佛教。

經濟發展
編輯
農業
南亞是芒果、蓖麻、茄子、香蕉、甘蔗,以及蓮藕等栽培農作物的原產地。所產黃麻、茶葉約佔世界總產量1/2左右。水稻、花生、芝麻、油菜籽、甘蔗、棉花、橡膠、小麥和椰乾等的產量在世界上也占重要地位。
黃麻
(1)農業生產三大有利條件:高溫多雨,地形平坦,耕地遼闊。
(2)影響農業生產三大不利條件:水災、旱災、人口增長過快。
(3)解決糧食問題採取三個措施:白色革命、綠色革命、計劃生育。
(4)三大農作物:小麥、水稻、穀子。
(5)三大經濟作物:棉花、茶葉、黃麻。
(6)「神牛」三大作用:提供牛奶、耕地、運輸。[4]

❿ 請結合西亞北非出現的動盪和伊朗核爭端的最新形勢,談談你對中東地區局勢的看法以及對中國的警示

以歐洲(法國)為中心向東劃分,近東(東歐、土耳其)、中東(阿拉伯地區、中亞)、遠東(中國、東亞)

「中東地區」或「中東」 是指地中海東部與南部區域,從地中海東部到波斯灣的大片地區,「中東」地理上也是非洲與歐亞大陸的亞區。

「中東」不屬於正式的地理術語。一般說來包括巴林、 埃及、 伊朗、伊拉克、 以色列、 約旦、 科威特、 黎巴嫩、 阿曼、 卡達、 沙特、敘利亞、阿聯酋和葉門,巴勒斯坦、馬格裡布國家(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突尼西亞)以及蘇丹、茅利塔尼亞和索馬里,由於其歷史文化原因一般認為屬於中東國家,土耳其和塞普勒斯盡管地理上屬於中東地區的一部分,但是他們自身認為屬於歐洲;北邊的阿富汗有時也與中東聯系密切。

所謂近東,中東,遠東,都是西方國家(主要是西歐各國)以他們所在地區通向亞洲的海上路徑——西地中海一帶為基點,對東方廣大地區的稱呼。這幾個系列性詞語、大約出現於歐洲各殖民一帝國主義國家向外、特別是向東方擴張的早期,而開始盛行於19世紀,相沿使用以迄於今。原來籠統地稱為「東方」,因地區過於遼闊,始進一步按照和它們距離的遐邇,分別稱為近東、中東和遠東。至於就歐洲人稱呼的「東方」乃至亞洲本身而論,所謂「遠」、「近」和所謂「東」也者,應該正好顛倒過來才對,我國歷史上的說的「西域」,按廣義曾把後世的「中東」以及迤西的地區都包括在內,就是一個證明。說穿了,「近東」、「中東」和「遠東」雲雲,不過是「歐洲中心論」的一種反映,徒因相當長時期以來,「西方」在世界上得勢,這些經不起推敲的地區名,方通行無阻而己。

就「創造」這些地區名的西歐而言,顧名思義,近東距離近些,遠東距離遠些(乃至最遠),中東是不近不遠。但不論近、中、遠,都是些相對字眼,本來就模模糊糊,僅有大致范圍,沒有明確界限;各自的范圍還隨時代、隨稱說者的立腳點、隨使用者的意圖和目的等等,進退、盈縮不定。比如「近東」,最初指地中海東部地區,由於這個地區曾長期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下,與西歐不是一個世界。在那個時期,有人就拿它當奧斯曼帝國的同義詞使用,「近東者,奧斯曼帝國之謂也」。有的英國人把巴爾干半島視為近東的「實指」部分,也就是奧斯曼帝國核心部分,東南方的毗連地區,則是它的外延。按這種說法,東南歐印亞非兩洲的東地中海沿岸,都涵蓋在內。

「中東」指近東以東的廣大地區,指稱范圍可以直至印度、緬甸。後來,因受東方政治局勢的變化,特別是19世界初葉開始的奧斯曼帝國的逐步衰落,以及因此而來的巴爾干半島政治地圖變化的影響,「近東」指稱范圍漸次縮小,東移,循至某些辭典解釋「近東」的時候,說「包括利比亞、埃及、阿拉伯半島、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土耳其等」,東南歐顯然不在其內了。但這樣就難免與「中東」的指稱范圍「重疊」,彼此的界限和范圍越來越模糊不清。人們不得已,又往往混稱為「中近東」或者索性以「中東」概括,「近東」一詞越來越不單獨使用了(比如前些時盡管波黑烽火連天、血流成河,按傳統的劃分,當地屬於近東,在報端上卻見不到這個詞,可見在人們的心目中,它已陳舊得不能再用了)。與此相應,「中東」的指稱范圍更加膨萎無常,在國外眾多的書刊和學人筆下,異說紛紜,廣狹出入極大。按一種極端的看法,可遠及北非各國甚至把整個中亞都納入其中,這當然是標準的「一家之言」。有的西方國家的官方文件,在這個詞的使用上也很混亂。以英國為例,官方就曾將歐洲的馬爾他、非洲的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索馬里,都列入中東。對這種「地理歸類」,我們實在理解不了,莫測高深。比較流行的說法,是把中東和西南亞等同起來,外加非洲東北部的埃及,再沒有誰把南亞各國也包括在內了,也沒有人把歐洲巴爾干半島的什麼爭端,混稱為「中東」的一宗事件。而人們在此詞的實際操作、運用上,范圍又有所限定,越來越多、越來越頻繁地隱然僅指亞洲的西南部而言。當前所謂「中東問題」,往往就是「西南亞問題」;所謂「中東局勢」,往往就是「西南亞局勢」;所謂「中東之行」往往就是「西南亞之行」,如此等等。但顯然又不宜在「中東」和「西南亞」間完全畫等號,以為在任何場合下二者都是一回事,人們在用「中東」一詞時,仍有所節制。比如阿富汗在西南亞范圍內,那裡的問題從來沒有被冠以「中東」字樣;蘇聯解體後,人們自然而然地把南高加索三國歸入西南亞各國之列,但那個地區出現什麼事端,也不見有人往「中東」上掛靠。

至於「遠東」(有些西方國家稱為「極東」)范圍更大,但同中近東分得倒很清楚,相距較遠,何況中間隔著印度洋和南亞次大陸,彼此互不連貫。晚近的用法,一般指亞洲東部太平洋沿岸各國、各地區(包括通常所說的東亞、東南亞各國以及西伯利亞東部地區等)而言。

必須補充說明,從這幾個系列性地名產生的背景和應用看,所謂近東、中東和遠東,都是人文地理特別是政治地理上的概念。從一定程度上說,又是歷史地理上的概念(時至今日,「近東」一詞已經很少單獨提到了,但在歷史上一定時期,比如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還是個經常躍入人們眼瞼的字樣,象「巴爾干半島是近東的火葯庫」等等),自然地理上絕少用或根本不用。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