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高三人文地理

高三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22:50:33

㈠ 高三地理基礎都有什麼

高一主要是學自然地理,要學地球自轉公轉,大氣,季風,洋流,內地質地貌,自然災害、容環境污染等。
高二主要學人文地理,城市和農村,公路和鐵路,游泳業,然後分別學了地理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西北地區荒漠化治理,華北鹽鹼地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三峽移民,南方丘陵水土流失治理等等吧
初中地理還是有緊密聯系的,只不過深度提高了。

㈡ 高三後期地理怎麼復習

方法就是專注學習區域地理,這個部分佔的分值大好理解,那些自然地理什麼的容易錯,時間不夠可以先放一邊。最重要就是熟讀地圖圖冊,把每個常考的國家,河流,海洋,島嶼的地形都記熟。到用的時候一看就知道在什麼位置有什麼地理特徵,用最短的時間定位在認真看給出的地圖或者條件來做題。地理不靠死記硬背,一定要把這個知識當作常識,平時休息時間看看新聞講到哪個國家或地區,腦子里就想,那個地方是什麼地形什麼氣候類型那裡水資源豐富還是匱乏農業類型什麼的,遇到忘記的問題想很久都想不起就馬上去查書或者網路,這樣記得特別牢。在熟悉了區域地理後一個國家一個國家這樣來記他們所在區域自然地理。剛剛講到看新聞,我覺得真的是個很高效的辦法,裡面會有政治,有地理常識,還能抓到語文出題重點。

㈢ 高三地理知識點人文地理

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內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容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折疊簡述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㈣ 高三地理知識點總結

是概念不清楚還是大氣有關的知識點不清楚?
概念先死記,然後慢慢理解;
相關知識點莫非是版大氣三圈環權流、大氣分層及成分
高中畢業十多年了,記不大清楚了···
總之,要多總結,善歸類,找共同點!
就想歷史,上下五千年怎麼學?一個個朝代怎麼分析?
其實萬變不離其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代表人物等等,都離不開這個主線
地理也是一樣的,甚至各個學科都是相通的
地理把握住不變的天文地理和易變的人文地理兩大塊,再結合歷史背景、實事政治,這樣文科大綜合就出來了····試著自己摸索下吧,以前我就這么學的!220分以上···

㈤ 高三文科生,可以考人文地理專業嗎

可以。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回以及答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㈥ 關於高三地理學習方法

高三地理復習應注意的九大知識點

一、巧記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黑子和耀斑增多時,會發出強烈的射電,干擾地球電離層,影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信。耀斑和太陽風放射出的高能帶電粒子流,沖擊地球磁場,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產生「磁暴」現象。帶電粒子流沖進地球大氣,被地球磁場捕獲,沿磁力線向地球兩磁極運動,與稀薄的大氣碰撞,產生極光。
二、如何判斷地球運動速度
1.受地球形狀的影響,地球自轉的線速度自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最大,兩極為 0,南北緯 60°的線速度為赤道處的一半,任意緯度的線速度為該緯度的餘弦值乘以赤道處的線速度。
2.地球自轉的角速度除兩極為 0外,各緯度都相等,均為 15°/小時。
3.地球公轉的線速度和角速度隨地球在繞日公轉軌道上的位置而不斷變化。位於近日點(1月初)時速度最快,位於遠日點(7月初)時速度最慢,平均線速度為 30 千米/秒,平均角速度為 1°/日。
三、日照圖中進行圖圖轉換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兩個方面
日照圖判讀過程中,無論是局部圖轉換為整體圖,還是組合圖轉換為常見圖,轉換時都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繪制轉換新圖時,一定要明確圖上點、線、面的空間關系。歸納起來主要有:
(1)地軸、直射點的太陽光線一定通過地球球心。
(2)太陽光線所示的平面為黃道平面,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成23°26′的夾角。
(3)各緯線圈與赤道平行、與各經線相互垂直。
(4)各經線都相交於南北兩極點。
(5)晨昏線與各緯線既可垂直,也可斜交;與極圈內的各緯線還可相切、相離(極圈上出現極晝或極夜);平分赤道 (即赤道與晨昏線的兩交點經度相差180°,即赤道晝夜平分);與各經線既可斜交,也可重合。
(6)晨昏線把相交的各緯線圈分為晝弧和夜弧,根據晝弧和夜弧的長度(所跨經度)可確定該緯線的晝夜長短;如果與各緯線垂直,則晨昏線必定通過南北兩個極點,且該日全球晝夜平分。
2.把握好時間點的轉換。轉換時的注意事項主要有:
(1)赤道上晝夜始終平分,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位置可以通過時間計算(6時、18時)或通過經度判讀在新圖中找到。
(2)晨昏線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的確定,可以通過切點時間(12時、0時或24時)推算出經度,再通過直射點位置確定其緯度。
(3)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與緯線圈切點位置確定後,就可用平滑曲線連接起來,但要注意太陽光線與晨昏線始終垂直。
(4)太陽直射點永遠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晨昏線與緯線圈相切的點永遠位於極圈上及其以內。
四、等太陽高度線圖判讀技巧
1.等太陽高度線圖是用等太陽高度線(由太陽高度相等的各點連接而成的線)反映某一時刻太陽高度在全球或部分區域的分布狀況,實質上可以看作是以太陽直射點為中心的俯視圖。
2.判讀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主要內容:太陽直射點經度和緯度的判斷、各地地方時的推算、各地太陽高度的推算和比較、晝夜長短變化及與圖示時間相關的地理現象的判斷等。
3.等太陽高度線圖的判讀應注意:
(1)等太陽高度線圖的中心點為太陽直射點。
(2)一般來說,等太陽高度線圖中最大的圓圈就是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即晨昏線;圖中所示的半球全部為晝半球。太陽直射經線以東最大的半圓為昏線,以西最大的半圓為晨線。在有數值標注的圖上,如果其最大的圓圈並不表示太陽高度為0°的等太陽高度線,就不是晨昏線。這種局部圖表示的只是晝半球中太陽高度比較大的一部分。
(3)在太陽直射的經線上,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緯度就相差多少度。在太陽直射的緯線上(赤道除外),太陽高度相差多少度,經度的差值一定大於太陽高度的?差值?。
(4)當太陽直射赤道時,直射經線的最北點為北極,最南點為南極。太陽直射北(南)半球時,北(南)極點位於最北(南)點以南(北),北(南)極點與最北(南)點的距離為太陽直射的緯度度數,圖上沒有南(北)極點。
五、判讀鋒面氣旋的四大思路
1.確定鋒面位置:鋒面一般形成於地面氣旋的低壓槽中,鋒線與槽線重合。在等壓線圖中,低壓中心等壓線向外彎曲最大的地方的連線就是槽線所在位置(一般有兩條),也即鋒面所在位置。
2.確定氣旋前後方向:先在圖中用一個箭頭表示氣流前進方向,箭頭指向北逆南順,氣流的前進方向為前方,反之為後方。
3.判斷鋒面性質:氣旋東部氣流來自較低的緯度,氣溫較高,當它向高緯移動時,遇到來自較高緯度的冷空氣就形成了暖鋒。同樣的,氣旋西部氣流來自高緯度地區,向低緯運動時遇到來自較低緯度的暖空氣而形成冷鋒。即「東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樣。
4.判斷雨區位置:雨區主要位於冷氣團一側,故暖鋒雨區在鋒前,冷鋒雨區在鋒後。
六、判讀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的三個突破口
1.各類岩石在地球內部經重熔再生都可以變成岩漿;
2.岩漿岩只能由岩漿轉化而來;
3.岩漿岩、沉積岩可以經變質作用變成變質岩,岩漿岩、變質岩可以經外力作用變成沉積岩,但沉積岩、變質岩不可能直接變成岩漿岩。
七、判斷岩層的新老關系的四大技巧
1.根據地層層序律確定:沉積岩是受沉積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規律是岩層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層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2.根據生物進化規律判斷:由於生物進化總是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因此保存復雜、高級生物化石的岩層總比那些保存簡單、低級生物化石的岩層新。
3.根據岩層的接觸關系確定:岩漿岩可以按照其與沉積岩的關系來判斷,噴出岩的形成晚於其所切穿的岩層,侵入岩晚於其所在的岩層。變質岩是在變質作用下形成的,而這多是在岩漿活動的影響下形成的,因而變質岩的形成晚於與其相鄰的岩漿岩。
4.根據海底岩石形成和擴張過程判斷:如果是海底岩石,則離海嶺越近,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離海嶺越遠,其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或者說離海溝越近,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早,離海溝越遠,形成的地質年代越晚。注意進行上述判斷時參照的必須是同一個海嶺或者海溝。
八、何謂雪線及影響雪線的因素
1.雪線的含義:雪線實際上為一個地帶。在高寒地區,由於氣溫低,降雪多,每年降雪量大於融雪量,因而形成終年積雪區。雪線既是終年積雪區的下界,也是固體降水量和消融量(包括蒸發消耗和融化量)相等的界線,故又將雪線稱為固體降水的零平衡線。雪線是控製冰川發育和分布的重要界線,只有雪線以上的地區,才會形成多年積雪和冰川。如果在某一高度以上,周圍視線以內有一半以上被積雪覆蓋且終年不化,這個高度就稱為雪線高度。
2.影響雪線高度的因素
氣溫: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比,由赤道向兩極逐漸降低
降水: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比,降水量小,則雪線高度高;降水量大,則雪線高度低。如副熱帶地區降水少,雪線最高,為5000—6400米;赤道地區降水多,雪線高度一般為4400—4900米。迎風坡降水多,雪線低;背風坡降水少,雪線高。如喜馬拉雅山南坡雪線為4600米,北坡雪線則高達5800米
地貌:地形對雪線高度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坡向、坡度等方面。如陽坡氣溫高,冰雪消融量大,陰坡則相反。地形陡峭的地方不易積雪,陡坡雪線較高,緩坡則相反
氣候:氣候變化直接影響雪線高度,氣候變暖則雪線上升,氣候變冷則雪線下降
注意:具體到某一山區,主要看氣候(包含了氣溫、降水量等因素,非上表中的「氣候」)與地貌兩方面對其影響的強弱。
九、地震震級和烈度巧區別
地震的震級和烈度是描述地震程度的兩個含義不同卻又有聯系的概念。震級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等級,即一次地震震源釋放多少能量。烈度表示地震對地面影響和破壞的程度。一次地震發生,不論在哪裡觀測,震級只能有一個,而烈度在各地是不一樣的。
影響烈度大小的因素有:(1)震級:震級越大,烈度也越大。(2)震中距:其他條件相同時,震中距越小,烈度越大,震中烈度最大。(3)震源深淺:震源越淺,烈度越大。(4)地質構造:地面有斷層處,烈度比震中距相同的其他地區烈度大。(5)地面建築:危房或質量差、抗震性差的建築物處烈度大。(6)人口密度:人口、建築物密集區比人口稀少、建築物少的地區烈度大。

㈦ 高三人文地理怎麼學啊,自然地理各種簡單人文地理怎麼辦

自然地理學的超級好,人文地理卻超級不好???這種情況我真的第一次見。。。我估計其他人應該也沒見過吧?高中地理最難的就是自然地理了。。。人文地理有的東西都是常識。。。

㈧ 高三人文地理詳細框架圖有什麼記憶訣竅啊知識點太多啊------

人文地理考點其實全都集中在環境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上(包括 人口內問題,工業化,城市化,可持容續發展等)
溯果尋因法,通過導致的結果(如 城市污染)反推成因(如 人口增加,工農業迅速發展),這樣比較容易記住,也有利於整理思路.

人文地理的考試注重的是分析(因為這方面的題目不同於自然地理千年不變),今年我考的題目(09廣東卷)在書里根本找不到答案,知識點死記硬背是沒用的,我不知道你們考試有沒有簡答題所以不便回答啦~~如果有別的問題可以HI我啊~~

㈨ 高三地理怎麼復習

首先,不要有畏懼心理;其次,應該多看地球儀和地圖;再次,多做題,再把同類型的題歸納一下,形成體系,與此同時,在上課時要有做筆記的習慣,題記結合;最後,再在課余時間做一些歷年高考真題,做到學以致用。

下面我總結一下地理的學習方法,希望能為樓主找到一個提高成績的捷徑:

一、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聯系十分緊密,初中地理知識不扎實,就很難適應高中地理學習,而整個中國的現狀是,初中地理教育嚴重不足,尤其是農村初中的地理教學更薄弱,有的找非專業的老師帶課,有的甚至就不開地理課,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認為,這是高中學生普遍感覺地理難學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計劃補習初中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圖,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動手寫(或表達),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信息),學會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後學會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好比做數學題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樣;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所以平時要勤動手寫,要學習課本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必須總結答題規律和答題技巧。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1.要有答題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試題,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識、原理或技能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這一思想是要告訴你,做地理試題時,不要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響因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組成要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這類知識容易出問答題,我們可以用「要素分析法」來解決。第一,好好審題(用咬文嚼字的態度去審題);第二,寫出做題理論(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選符合題意的信息(信息從材料中來,從學過的知識中來);第四,表達(用專業術語回答;若是簡答題,分條回答;先主後次;要注意是簡述還是詳細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學會不斷總結答題技巧。如果你經常對某種類型的題目很苦惱,難道你就不想想辦法解決一下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對策,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對策,而不是,這次錯,下次錯,以後還錯。

三、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課堂上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堂任務。

老師上課設置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老師讓你在書上劃一下,你就沒有必要非把它寫下來;老師讓你必須動手用自己的語言去寫答案,你就不要只劃課本的原話;老師讓你們分組討論完成任務,你最好先不要單干;老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你最好不要與其他同學討論......總之,不要自作聰明地偷懶,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大打折扣,這樣結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對平時的練習題有所取捨,不要搞題海戰術。

我們平時做的地理試題,充斥著大量的怪題、舊題、偏難的試題,對同學們「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師,我們要擦亮眼睛,看清這些地理試題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資料編寫的很厚,內容總結的很多,其實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看似給人「很專業」的印象,其實是為了增加頁數,編書人和書商的利潤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試題是把課本中的某一句話拿出來考學生,高考絕對不會這樣考!課本中某的一句話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是正確的,但是把它單獨摘出來就不一定正確了,這樣的題目我們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試題材料信息嚴重不足,根本與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不一致,把學生當成博物學家來考!本人經常遇到一些錯題,它們在很多教輔資料中到處「游盪」,毒害著我們學生。

4.很多題目中的圖、表製作十分粗劣,根本經不起科學考究。

5.有些教輔資料為了充實內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題目拿來讓高一的學生做,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使本來就困難的地理學習和教學雪上加霜。

㈩ 高三的世界地理部分應復習到什麼程度

世界地理第一單元世界地理概況一、世界的陸地和海洋(一)世界海陸分布1.陸地(29%)(1)大陸、大洲、半島、島嶼(2)七大洲:名稱與分布;大陸上的洲際分界線;地形特徵亞洲:地形復雜,起伏很大,中高周低,高原山地面積廣大非洲:以高原為主歐洲:以平原、山地為主,是世界海拔最低的大洲南極洲:冰島大陸,世界海拔最高大洲北美洲:西部山地,中部平原,東部高原南美洲:西部山地,東部高原平原相間排列大洋洲: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二)海洋(佔71%)1.洋、海、海峽2.四大洋名稱分布:太平洋(面積最大)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面積最小)(三)陸地地形和海底地形1.陸地地形:山地—海拔較高,地表起伏大,坡度陡;平原—海拔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平坦廣闊;丘陵:海拔較低,起伏不大,坡度和緩;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坦盪,邊緣陡;盆地:周高中低2.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向海洋延伸部分大陸坡、海溝、海嶺、洋盆3.地形的變化內力作用與外力作用共同作用結果(1)內力作用:來自地球內部,表現為地殼運動、火山、地震等,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2)外力作用來自地球外部,表現形式:風、流水、冰川、海浪等,高山削低,低地填平,使地表形態趨於平坦。二、世界的居民和國家(一)世界的人種、語言和宗教1.世界人種(1)白色人種分布:歐洲、北美洲、大洋洲(2)黃種人主要分布亞洲東部(3)黑種人:主要分布非洲、大洋洲、美國2.世界語言和宗教(1)世界語言:漢語、英語、俄語、法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2)世界的宗教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二)世界政治地圖和分布1.世界的國家(1)世界180多個國家和30多個地區(2)面積不等,前6位: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3)人口不等最多中國,其次是印度(4)政治制度不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國家2.國界和領土領土:國界線范圍以內的陸地、領海、領水和領空3.世界地理區域的劃分按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分為東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歐洲西部、歐洲東部和北亞、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極洲13個地區4.重要國際組組: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第二單元世界地理分區一、東亞(一)概述1.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側。2.國家: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3.地形特徵: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和島嶼;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多高原、山地,東部沿海多平原和丘陵,半島、島嶼上多山地和丘陵;主要大河向東注入太平洋4.氣候特徵:(1)季風氣候顯著成因:海陸熱力差異類型: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2)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中國西北部、蒙古特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全年乾燥少雨(3)東西部氣候差異:東部氣候海洋性明顯,向西大陸性增強。5.人口和居民:人口主要分布於沿海平原居民:大多數為黃色人種民族6.經濟:東西部差異顯著,東部自然條件優越,工農業發達,西部氣候乾旱,牧業為主(二)日本1.自然地理特徵:(1)位置及領土組成:東亞島國,由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周圍小島組成(2)地形:多山,山地丘陵佔3/4,平原狹小。(3)氣候:以海洋性季風氣候為主(4)資源:森林水力資源豐富,礦產貧乏2.發達的經濟(1)條件:有利→豐富勞力資源,較高科技水平,多良港,不利→礦產資源缺乏,需從國外進口(2)經濟特徵:外向型經濟(3)地位: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工業部門齊全(4)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對象:美國,其次為亞洲和西歐最大貿易港口:神戶、橫濱3.太平洋沿岸的工業四大工業區:東京—橫濱、大阪—神戶、名古層、北九州4.漁業發達,農業單產高二、東南亞(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1.位置和范圍: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2.主要國家:內陸國—寮國,面積最大國—印度尼西亞3.重要地理位置: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通道,東方「十字路口」———馬六甲海峽4.地形: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5.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二)居民和經濟1.居民:絕大部分屬黃色人種分布:多分布大河沿岸平原、河口三角洲及沿海平原。(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3)華人、華僑最集中地區2.經濟:(1)主要農產和礦產農產品:水稻、天然橡膠、油棕、椰子等。礦產資源:錫、石油最為著名(2)迅速發展的工業和旅遊業加工工業發展迅速、旅遊業發展快(三)新加坡1.城市島國馬來半島南面,領土由新加坡和附近一些小島組成處馬六甲海峽東口,太平洋與印度洋航運要道上華人佔342.新興工業國:(1)利用優越地理位置、優良港口,發展轉口貿易,對外貿易和航運業(2)出口加工工業發展迅速(3)利用本國優勢發展旅遊業3.花園城市注意:環保和美化城市三、南亞(一)概述1.歷史和宗教人類文明中心之一,佛教、印度教發源地2.位置和范圍(1)位於喜馬拉雅山以南的亞洲部分,包括南亞次大陸和印度洋上的許多島嶼(2)主要國家:內陸山國:尼泊爾、錫金、不丹;臨海國: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島國:斯里蘭卡、馬爾地夫3.三大地形區:北部喜馬拉雅山南坡山地;中部:印度河、恆河平原;南部:德干高原4.主要河流:印度河→源於我國西藏,向西部注入阿拉伯海恆河:源於喜馬拉雅山區,注入孟加拉灣,河口有恆河三角洲5.氣候:熱帶季風氣候→雨季6—9月盛行西南季風為雨季,10月—次年5月盛行東北季風為旱季西南季風與農業生產:西南季風早晚強弱造成旱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二)印度1.世界文明古國南亞面積最大國家,世界第二人口大國2.農業:亞洲耕地面積最大國家,主要農產品:水稻、小麥、棉花、茶、黃麻等3.工業:礦產:煤、鐵、錳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工業:電力、鋼鐵、機械較發達,核能、電子航空、航天發展較快4.主要城市:首都新德里,人口最多城市加爾各答,最大港口:孟買四、中亞(一)位置:范圍1.位置:地處內陸,距海較遠,「亞歐大陸橋」的重要通道2.范圍:包括五個國家,與我國相鄰的是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二)自然環境1.地形:以丘陵、平原為主,主要平原為圖蘭平原和裏海沿岸平原2.氣候:冬冷夏熱,降水稀少,溫帶大陸性氣候3.河流湖泊河流多內流河,內流河有阿姆河、錫爾河、外流河→額爾齊斯河湖泊多為內流湖,有世界最大的湖泊裏海。作用:這些河流為中亞的工、農牧業生產發展提供水源(三)經濟1.農業:分布:西部、北部灌溉農業為主,中部、南部畜牧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棉花僅次於中國、美國、畜牧業→細毛羊、羔皮羊為主2.工業:采礦業、加工工業、冶金、軍事工業較發達五、西亞和北非(一)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1.重要的交通位置: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歐、非)五海(地中海、紅海、黑海、阿拉伯海、裏海)之地2.地形:高原為主,平原面積狹小。世界陸地最低點死海3.氣候: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炎熱乾旱。地中海沿岸為地中海氣候4.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地下石油資源豐富(二)居民和經濟1.居民:白色人種為主民族、語言:阿拉伯人為主,通用阿拉伯語宗教: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西亞是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2.世界石油庫和磷礦庫:西亞石油以波斯灣為中心,主要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成特、伊拉克。北非盛產石油及磷礦石,摩洛哥磷礦石產量佔世界3/43.畜牧業和灌溉農業(1)畜牧業較發達,以游牧為主(2)灌溉農業多分布在河谷平原和綠洲,綠洲農業代表植物:棗椰(3)地中海沿岸水果產區(三)埃及1.位置:非洲東北部,及亞洲境內西奈半島2.尼羅河的贈禮:尼羅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肥沃的土壤;便利灌溉水源3.蘇伊士運河:溝通地中海和紅海,連接大西洋和印度洋4.經濟:重要的傳統出口商品———長絨棉主要經濟支柱:石油、運河、僑匯、旅遊業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一)自然環境1.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非大裂谷,最高山峰:氣力馬扎羅山;剛果盆地及成因2.河流、湖泊:水力資源最豐富河流—剛果河最深湖—坦噶尼喀湖3.氣候特點:炎熱多雨,以熱帶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為主4.礦產:南非黃金產量第一,幾內亞鋁土,尚比亞銅礦、奈及利亞石油(二)居民和經濟1.黑種人的故鄉黑色人種為主2.政治版圖變化3.初級產品為主的經濟4.人口、糧食與環境問題(1)人口自然增長率超過糧食增長率,許多國家糧食不能自給;不合理開發導致環境惡化。(2)解決問題途徑:保護自然環境,提高農牧業生產水平,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民族文化素質,加強民族團結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