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理看中國
❶ 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越性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越性:
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北半球。從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關系看,中國是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的國家。
2、緯度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我國所處的緯度位置和南北的氣候差異,使得我國氣候復雜多樣。
3、海陸位置及其優越性,我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亞歐大陸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使我國陸上能與中亞、西亞、歐洲直接交往,便於與周邊國家的邊貿往來。東部瀕臨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1)從地理看中國擴展閱讀:
1、中國領土從東西半球看為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為北半球,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領土南北跨越近緯度50度,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領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
2、中國領土四端: 最北端 在黑龍江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最南端 在南海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3、最東端 在黑龍江省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附近)。最西端 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附近)
❷ 從地理地勢上看中國古代最適合割據勢力的省份是哪個
四川
蜀道難 難上青天
四川四面環山又位於長江中上游地帶 北部與東部更是大山林立專 成都平原土壤肥沃物產豐屬富
也由於其不屬於中原地帶 加之交通不便 古時歷朝歷代 均有割據勢力盤踞於此 或是以此出發問鼎中原的都大有人在 以下略敘
漢高祖劉邦 就是以四川為後勤基地打長期戰拖垮了四處奔波的項羽
三國時的蜀漢也是以四川為基地 成為三國鼎立時代下土地面積最小 人口最少而能鼎立於三國之中的割據勢力
蒙古滅南宋時期 為了攻打四川 把蒙哥汗命都搭進去了 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 改變戰略 直取襄陽後取臨安 臨安城破之後兩年重慶守軍才投降
太平天國時期 太平軍從橫天下 兩湖 安徽 江西 浙江 甚至 河南 山東 等地都位於戰火之中 唯當年差點讓曾國藩跳湖的翼王石達開想往四川經略 也是不得其門而入
8年抗戰時期 國民政府遷都重慶 大半中國陷落 仍憑四川天險之利 艱苦奮戰 最終勝利
❸ 中國的地理位置
從緯度位置看,中國領土南北跨緯度很廣,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於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專位於北回歸線以屬南的熱帶,沒有寒帶。只有在高山地區才有類似寒帶的終年冰雪帶。
從海陸位置看,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西部深入到亞歐大陸的內部,與許多國家接壤;東部瀕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有眾多的島嶼和港灣,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
一句話起總結作用:海陸兼備、河流由西向東呈放射狀、山區資源豐富
❹ 中國的地理特徵是什麼中國
中國地理特徵,具體有氣候類,地形類,還有人文地理.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專,加之地勢高屬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從干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干濕區;同一個干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干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復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復雜多樣性.
地形
西高東低,北高南低,由西向東呈階梯狀.東部多平原丘陵,西部不多山地,盆地.
❺ 中國形成於多少年前從地理看。
根據最新考古資料證明:中國可記載的歷史已經九千多年了……
❻ 暢游中國——用地理的眼光看中國
[編輯本段]中國的地理
中國位於歐亞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中國約有年(含「夏朝」)的已知文明史(以出現國家體制為始),是亞非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之一。
一、中國地理分條簡介
01、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雄雞。是中華民族的主要聚居地。
02、中國領土總面積為: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四百七十多萬平方千米。總面積為1430多萬平方千米。
03、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六十多度,跨了五個時區,東西距離約五千二百公里。
0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五十度,南北距離約為五千五百公里。
0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33.5′N)。
0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3°51′N,112°16′E)
0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48°27′N,135°05′E)
0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裡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 (39°15′N、73°33′E)。
09、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一萬八千多公里,沿海有許多優良港灣,便於船舶避風和停靠。 中國的大陸邊境線長二萬多公里
10、中國島嶼大約有5000多個,絕大部分分布在長江口以南的海域。
11、中國陸地面積最大的群島是舟山群島,它位於浙江省東面的東海海域。
12、中國南海有四個群島,即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
13、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4、內海是一個國家神聖不可侵犯的領土,山東半島與遼東半島之間的渤海、雷州半島與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是中國的內海。
15、中國最大的島嶼是台灣島,第二大島是海南島,第三大島是崇明島。
16、山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遼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17、台灣海峽位於福建省與台灣省之間,從南到北連接著南海和東海,是中國海上運輸的重要通道,人們稱它為「海上走廊」。
18、 世界上有兩條地震帶,一條是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一條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中國正好在兩大地震帶的中間,所以中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
19、與中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十四個,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還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共20個)。
20、東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朝鮮。
21、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俄羅斯、蒙古。
22、西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23、西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阿富汗、巴基斯坦。
24、西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印度、尼泊爾、不丹。
25、南面同中國相鄰的國家有緬甸、寮國、越南。
26、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有六個。
27、東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韓國、日本。
28、東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菲律賓。
29、南面同中國隔海相望的國家為馬來西亞、汶萊、印度尼西亞。
30、中國的行政區域,基本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市(地、自治州、自治盟)、縣(旗、區、市)、鄉(鎮、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五級。
31、中國共有三十四個省級行政單位,二十三個省,五個自治區,四個直轄市和二個特別行政區。中國的萬里長城
32、北京市位於華北平原西北部,是中國的首都。戰國時為燕國都城,故也稱「燕京」。
3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區,約有一百六十六萬平方公里,佔了整個中國面積的六分之一。它位於中國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烏魯木齊市,簡稱為「新」。
34、河北省因位於黃河北邊而得名,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屬於冀州,故簡稱「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莊市。
35、河南省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南邊,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它是中國古代「九州」中的「豫州」,故簡稱「豫」,又稱「中州」和「中原」。洛陽市、開封市、安陽市和鄭州市是中國八大古都中的四個,其中洛陽是十三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河南有大量古代文化遺址。現在的河南省是建國初期平原省和老河南省合並而成。
36、陝西省,是古代秦國的所在地,故簡稱「秦」或 「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安市,古稱長安,是中國歷史上的十三朝古都,是中國著名的古都。延安市是著名的革命聖地。
37、山西省有著「煤海」之稱,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簡稱「晉」,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是中國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
38、內蒙古自治區橫貫我國東北、華北、西北,簡稱「內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是蒙古族的發源地。
39、遼寧省因省內有一條遼河而得名,簡稱「遼」,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陽市,另有計劃單列市--大連市。有「鋼都」鞍山。
40、吉林省位於東北平原的中心,簡稱「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長春市,是中國的「汽車城」。
41、黑龍江省有著「北大倉」(糧倉)之稱,是中國最北和最東的省份,簡稱「黑」。人民政府所在地哈爾濱市,又稱「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節期間,這里舉辦冰雕藝術節。
42、甘肅省是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蘭州市。簡稱「甘」或「隴」,古所轄地為甘州(現張掖市)和肅州(現酒泉市),是故甘肅。
43、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銀川市。簡稱「寧」。
44、青海省因青海湖在其境內而得名,青海湖古代叫「西海」,是我國最大的內陸湖和鹹水湖,蒙古語稱「庫庫諾爾」,意思是「青色的湖」。也是中國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寧市。簡稱「青」。
45、西藏自治區位於中國的西南邊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即位於本區。從公元七世紀開始就與內地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經常往來,促進了藏族、漢族兩民族之間的交流與發展。簡稱「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薩市,在藏語中是「聖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這里一年四季晴空萬里,日照時間長,人們把它叫做「日光城」。
46、雲南省是中國西南邊疆省份,同緬甸、寮國、越南三國相鄰,簡稱「滇」或「雲」。省名來源於彩雲之南,另一說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雲南省有五十二個民族,是中國民族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所在昆明市,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聞名中外的「春城」。雲南省大部分地區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四季如春。
47、貴州省因「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而得名,簡稱「黔」或「貴」,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貴陽市。中國最大的瀑布也是聞名於世界的黃果樹瀑布位於離貴陽一百五十公里處的鎮寧布依族自治縣。仁懷市出產的茅台酒被列為世界三大蒸餾名酒之一,也是中國的國酒。
48、四川省因物產豐富而被稱為「天府之國」,簡稱「蜀」或「川」,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成都市。
49、湖北省因地處洞庭湖以北而得名,簡稱「鄂」,人民政府所在地武漢市,水陸交通便利,被人們稱為「九省通衢」和「江城」,夏季氣溫高,是「四大火爐」之一。
50、湖南省因位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內最大的河流湘江縱貫全省,故簡稱「湘」,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長沙市,夏季氣溫高,是「七大火爐」之一。
51、江西省地處長江中下游南岸,因從唐代開始設江南西道而得名,又因為贛江是省內最大的河流,故簡稱「贛」。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南昌市。
52、安徽省出產「文房四寶」中的紙、墨、硯,簡稱「皖」,古有徽州和安慶二府,各取一字,乃為安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合肥市。
53、山東省因位於太行山以東而得名,在古代是齊國和魯國的所在地,故簡稱「魯」。人民政府所在地濟南市,是中國著名的「泉城」。 另有一計劃單列市--青島市。
54、江蘇省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簡稱「蘇」,江蘇建省始於清代初年,取江寧、蘇州兩府的首字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南京市,是著名的「六朝古都」。
55、浙江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沿海的中段,簡稱「浙」,境內最長的河為錢塘江,錢塘江曲折多彎,又名「折江」, 「折」與「浙」同音,是為「浙江」。人民政府所在地杭州市,風景優美,是我國「七大古都」之一。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寧波市。
56、福建省 位於中國東南沿海的南段,簡稱「閩」,因境內第一大河閩江而得名。人民政府所在地福州市,又稱「榕城」,因城中榕樹多而得名。另有一計劃單列市--廈門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境內有「海上花園」與「鋼琴之島」之稱的鼓浪嶼是著名的旅遊景點。而古老的泉州市是多元文化寶庫,海峽西岸名城。
57、廣東省位於中國南部沿海,簡稱「粵」。人民政府所在地廣州市,有「羊城」之稱,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最為迅速。廣東三大民系是指廣東漢族人里的廣府人、客家人、潮汕人,他們佔了廣東漢族人的大多數。廣東集中了深圳,珠海,汕頭三個經濟特區 ,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廣東GDP一直保持全國第一,成為改革開放的領頭羊。
58、廣西壯族自治區,簡稱「桂」,因桂林在歷史上長時間為省會,故廣西的簡稱由此而來。人民政府所在地南寧市,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會議所在地。
59、海南省是僅次於台灣島的中國第二大島,簡稱「瓊」,人民政府所在地海口市。
60、台灣省與福建省隔海相對,是中國的寶島,簡稱「台」,島上居民以漢族為最多,他們的祖先大部分是從福建和廣東遷居過去的,通用普通話、閩南話和客家話,風俗習慣和閩南差不多。最大城市為台北市,高雄市則是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
61、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和尼泊爾交界處的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海拔8844.43米)。
二、中國的地勢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三、中國的氣候
中國氣候有三大特點:顯著的季風特色,明顯的大陸性氣候和多樣的氣候類型。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五十攝氏度。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熱地地方是吐魯番。
四、行政區劃分
4個直轄市
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簡稱「京」。位於華北平原西北端。初稱薊,春秋戰國時為燕國都城,遼時為陪都,稱「燕京」、南京,金、元、明、清至民國初為都城,先後有中都、大都、北平、北京等稱號。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六區、二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六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七百四十三萬。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科學、教育中心和交通樞紐。北京還是馳名中外的游覽勝地,主要名勝古跡有長城、故宮、天壇、十三陵、頤和園、香山等。北京曾舉辦過1961年第26屆世乒賽、1990年第11屆亞運會和2001年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中國政區圖
上海:簡稱「滬」或「申」。地處中國東部海岸中段、長江入海口處。古為海邊漁村,春秋為吳國地,戰國時為楚國春申君封「邑」,宋設鎮,始稱上海,1927年設市。現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轄十八區、一縣。全市面積五千八百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人口一千八百五十八多萬。上海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上海還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城市、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科技基地。上海曾舉辦過2001年APEC會議和2005年第四十八屆世乒賽單項賽。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
天津:簡稱「津」。位於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五大支流在此匯合流入渤海。金元時代稱「直沽」,為漕運要地,後設海津鎮,明初取「天子津渡」之意始稱天津並設衛,稱「天津衛」,清為「天津府治」,1928年始設市。現轄十五區、三縣,為中央直轄市。全市面積一萬一千多平方公里。2007年末,戶籍人口一千零九十五萬人。天津是華北最大的工業城市,油氣、海鹽資源豐富,並有一定的工業技術基礎。天津也是華北重要的商業中心和口岸城市,2006年被確立為北方經濟中心。天津的名勝古跡主要有市區的寧園、天後宮、大沽口炮台,薊縣獨樂寺,黃崖關古長城及有「京東第一山」之稱的盤山風景區。
重慶:簡稱「渝」。位於西南地區東部,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巴國地。隋唐屬「渝州」。抗日戰爭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1997年,以原四川省重慶、萬縣、涪陵三個地級市和黔江地區行政區域設中央直轄市重慶市。下轄十九區、十七縣、四自治縣。全市面積八萬二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三千二百三十五多萬人。重慶是綜合性工業城市,有長江三峽、枇杷山、縉雲山等旅遊勝地。
23個省
河北省(省會石家莊)、河南省(省會鄭州)、湖北省(省會武漢)、湖南省(省會長沙)、江蘇省(省會南京)、江西省(省會南昌)、遼寧省(省會沈陽)、吉林省(省會長春)、黑龍江省(省會哈爾濱)、陝西省(省會西安)、山東省(省會濟南)、山西省(省會太原)、四川省(省會成都)、青海省(省會西寧)、安徽省(省會合肥)、海南省(省會海口)、廣東省(省會廣州)、貴州省(省會貴陽)、浙江省(省會杭州)、福建省(省會福州)、台灣省(省會台北)、甘肅省(省會蘭州)、雲南省(省會昆明)。
5個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 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烏魯木齊)
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 廣西壯族自治區(首府南寧)
2個特別行政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 澳門特別行政區
為了便於記憶,對這34個省級行政區可用一首「中國」詩來概括:
三北兩廣兩河山,
五江川貴福吉安。
四南藏蒙青甘陝,
港澳重上天台灣。
五、中國的經濟特區
深圳經濟特區、珠海經濟特區、汕頭經濟特區、廈門經濟特區、海南島經濟特區、浦東經濟特區
六、中國首批設立的十四個沿海開放城市
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北海
七、中國的重點風景名勝區
北京:八達嶺、十三陵、頤和園、石花洞、天壇、故宮、圓明園、北海、公主墳、恭王府;
天津:盤山;
上海:外灘、東方明珠塔;
重慶:大足石刻、朝天門、解放碑;巫峽
河北:承德避暑山莊及外廟、秦皇島北戴河;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五台山、介休綿山、北嶽恆山;
遼寧:沈陽故宮、清東陵、清北陵、世界園藝、大連發現王國、張氏帥府、千山、鴨綠江;
吉林:松花湖、長白山;
黑龍江:鏡泊湖;
江蘇:南京明城牆、明孝陵、總統府、中山陵、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金牛湖、雨花台、太湖、蘇州古典園林、揚州瘦西湖;
浙江:杭州西湖、杭州千島湖、普陀山、雁盪山;
安徽:黃山、九華山、安徽古村落、巢湖、紫薇洞
福建:永定土樓、武夷山、鼓浪嶼—萬石山、老君岩;
江西:廬山、井岡山、三清山、龜峰、銅鈸山、婺源[2];
山東:泰山、曲阜、蒙山、嶗山、蓬萊、趵突泉;
河南:龍門石窟、少林寺、白馬寺、關林、龍亭、清明上河園、殷墟、紅旗渠、嵩山、雲台山、伏牛山、雲夢山 白雲山 木扎嶺 重渡溝 雞冠洞 六龍山 石鴨子山 石窯溝 石蛋窪
湖北:武漢東湖、武當山、黃鶴樓、三峽、神農架、木蘭山;
湖南:衡山、岳陽樓、洞庭湖、馬王堆、嶽麓書院、張家界;
廣西:桂平西山、桂林灕江、寧明花山;
廣東:丹霞山、七星岩;河源萬綠湖;新豐江水庫;東源賴東亨、黃崇岩;
海南:三亞熱帶海濱、天涯海角;
四川:峨眉山、樂山大佛、黃龍池—九寨溝、青城山—都江堰;
陝西:秦始皇兵馬俑、華山、華清池、大雁塔、法門寺、壺口瀑布、半坡;
貴州:黃果樹瀑布;
雲南:三江並流、麗江古城、西雙版納、香格里拉、大理古城、蒼山洱海、梅里雪山、玉龍雪山、瀘沽湖、滇池、龍門
甘肅:敦煌莫高窟、天水麥積山、嘉峪關;
新疆:天山天池 博格達峰
青海:青海湖;
寧夏:西夏王陵:
西藏:布達拉宮、大昭寺;
內蒙古:呼倫貝爾草原、昭君墓、古長城遺址 錫林郭勒草原
香港:海洋公園、太平山、維多利亞港、迪斯尼樂園。
❼ 中國地理位置
位於北半球,東半復球,、中國制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地勢西高東低。4°N-53°N (73°E-135°E)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
4、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
5、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6、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7、中國領土最東端在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8、中國領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❽ 中國地理
由國界線所畫出的中國版圖的輪廓「凹多凸少」,即,國界線經常向國內部分凹陷。
最大的「凹」出現在中蒙邊界上。中國原來的陸地版圖像一片圓樹葉,自從外蒙古被蘇聯策劃「獨立」出去後,陸地版圖的形狀就從樹葉狀變成了「公雞」狀,公雞的背部,即外蒙古所在地,成了中國版圖上最大的「凹」。
另一處地圖上看不出來的大「凹」,由麥克馬洪線形成,在西藏東南部,那裡有一塊面積相當於浙江省一樣大的土地,卻由印度實際控制。
還有一處中「凹」,出現在中緬邊界上。上世紀40年代著名作家艾蕪曾寫過一本散文集《南行記》,書中所描寫的克欽山中的人,那時大都是中國人,但是為了中緬之間的情誼,這個地區已於上世紀50年代劃歸緬甸。
以上是面積較大的「凹」,如果是小「凹」,那就太多了。在中國,大比例尺的地圖屬於國家機密,公眾看不到,但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這些小「凹」根本不能顯示出來,國人也就很少知道。
鴨綠江口也要失去嗎?
僅以江河為國界的幾處小「凹」為例。
按照國際慣例,當兩國以大江相隔時,應以主航道為國界線。如果江中有島嶼和沙洲,就可以從這些島嶼和沙洲的歸屬看出一個國家的性格。
我們都是讀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孔融意識深入骨髓。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了它,就能維持兩條大江的航行權,否則就失去了航行權。這個島原本屬於中國,中國人在上面曾經建有3個村莊,但在1929年時被蘇聯紅軍侵佔。2004年,中俄之間協商劃定了邊界。2008年,該島的一半歸還中國,但這不能帶給我們絲毫安慰。
鴨綠江口地圖
上世紀60年代,千赤島(也稱於赤島)在中朝劃界時被分給了朝鮮,使該段鴨綠江成為朝鮮的內河。而後黃金坪島、綢緞島、薪島的喪失,使中國永遠失去了鴨綠江的出海口,不得不建設丹東新港。同時失去了獲得河口段大片新生土地和島嶼的機會,失去了大片的海洋國土。
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兩國的界河,按照常理,江中的島嶼本該兩國各有其半,但鴨綠江下游的島嶼絕大部分都屬於朝鮮,尤其是位於鴨綠江入海處的兩個大島——綢緞島和薪島,竟然全屬於朝鮮。這些年來,這兩個島嶼不斷向中國方向擴展,現在幾乎和丹東連在一起,似乎成了朝鮮在中國的飛地。據說兩國簽署條約時,商定鴨綠江水道為兩國共有,但現實是,鴨綠江的入海口已經離開中國,兩岸都是朝鮮領土。這種狀態如不及時改變,將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說到江口,我想起了圖們江。在面對圖們江口的問題上,中國人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圖們江口,中國人與大海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但是俄國與朝鮮卻「手拉手」,將中國人擋在大海之外。如果是面對強國的武力,我們因為抗爭失敗而丟失領土,這可以理解。但是面對小國的欺人之舉,我們竟然同意或者默許,這很難理解。黑龍江和綏芬河的出海口因沙俄的蠻橫和狡詐而丟掉,圖們江出海口的丟掉,難道也是因為朝鮮的蠻橫和武力嗎?圖們江口讓我們同時面對一個強國和一個弱國,這時怎樣處理邊界,確實可以展示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
當國界遇到湖泊
當國界遇到湖泊時,又是怎樣劃分的呢?一般而言,依據常識,應該按照中間線平分。
位於中俄邊界的興凱湖,為什麼3/4的面積為俄羅斯所有?位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天池,也有53%屬於他國。其實,按照中、朝兩國國界線的走勢,長白山天池完全應該在中國境內,但是國界線走到天池,似乎是故意往中國方向凹了進來,而將天池挖出來,饋贈他國。
貝爾湖、興凱湖、長白山天池位置圖
貝爾湖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與呼倫湖由烏爾遜河相連,兩湖被看作是呼倫貝爾草原的象徵。可令人遺憾的是,貝爾湖並不完全屬於這片美麗的大草原。在600 余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我國只佔40 平方公里,不足十分之一,其餘絕大部分為蒙古國所有。將視線轉向東南方向,還有兩個湖和貝爾湖一樣,由我國和他國「共享」,它們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興凱湖和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天池。興凱湖和長白山天池歷史上全部為我國所有,而如今在我國的國界線內,興凱湖只剩下不足原來湖面1/3 的面積,長白山天池也劃歸朝鮮一半。如果興凱湖現在仍全部屬於我國,那麼它當之無愧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若長白山天池沒有被劃出去,它吸引大家目光的將不僅僅是它的美麗。
我從地圖上看中國的邊界時,有一個地方總以為看錯了,但是找來大比例尺的地圖確認,發現沒有錯。這就是中蒙邊界的貝爾湖,湖面的90%都在蒙古國境內。這怎麼可能?我猜想最初劃定邊界時可能並不如此,一定是兩國平分,後來因為氣候乾旱而使湖面縮小,中國部分的湖面大概因為水淺而越來越小。但是看了一些研究論文後發現,近百年來,貝爾湖的湖面變化不大,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即蒙古國占據大半,中國佔有小半,是當時兩國劃定國界時就確定的。
我們可以想像以上湖泊劃界時的談判場面:佔大者若依其勢力,何等霸道;取小者若是禮讓,何其慷慨。興凱湖讓我們領略俄國的霸道,貝爾湖和天池則讓我們體會到中國的慷慨。
九段線:中國版圖上最大的「凸」
中國陸地邊界上的「凹多凸少」令人沮喪,但幸運的是,我終於在中國地圖上發現了一個特例——海上邊界有一處巨大的「凸」,那就是位於中國南海的「九段線」。
中國地圖的右下角有一個長框,框內有9條斷續線,它們組成一個巨大的「U」形圈。這是中國版圖中最大的一處「凸」,因為這個凸起,而將中國的版圖向南「凸」進了1800多公里,並使南海的四大珊瑚礁群島劃進了中國版圖。
九段線是由當年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的專家和官員劃定的。我在想,劃定這九段線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氣魄!他們對著南海周邊諸國和全世界宣布:九段線內的島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屬於中國的。
包裹在這九段線內的都是什麼呢?它們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以下將這些不同珊瑚礁地貌通稱為珊瑚礁構成體),以及周邊的浩瀚海洋。
這些珊瑚礁構成體的80%都是環礁,即形態如環的珊瑚礁。這是一種壯觀的海上景觀:周邊凸起的礁坪,將中間的湖泊環繞在內。從空中俯瞰,就像海中石塘,所以我國古代的漁民稱之為「萬里石塘」。
這些環礁大多形似橢圓,當我看著地圖上的九段線,以及被九段線包圍在內的一個個環礁時,忽然蹦出了一個想法:構成中國版圖上最大凸起的九段線,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環礁。
七連嶼所在的巨大礁盤劃過蔚藍的大海,像是一尾正逶迤前行的美人魚,更像是一艘破浪前行的艦船。7個小島,如同船上7個奮力劃行的水手,在平整的大海上劃出一陣陣浪花。這個艦船般的巨大礁盤為風浪提供撞擊的平衡點,並讓珊瑚在此停駐,迎著風浪生長,最終撞擊出它們的傑作:島嶼和沙洲。七連嶼上的7個小島或為島嶼,或為沙洲,都是風浪——甚至是強烈的風暴與珊瑚撞擊的產物。在東北風盛行的冬季,可形成高達6—9米的滔天巨浪,遺憾的是,那時南海上空不便飛行。但是這張拍攝自最為「風平浪靜」時節的照片,仍然為我們呈現了海上風浪。攝影/查春明
珊瑚精神:迎風斗浪,愈挫愈烈
說九段線圍成的凸起像一個環礁,不僅因為形似,還因為神似,它們骨子裡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在中國南海珊瑚礁群島的分布圖上,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這些珊瑚礁構成體大多數都有方向,而且都呈東北—西南方向。如果這些環礁是圓形,就無所謂方向,可是它們近似橢圓形,便有了長軸和短軸。長軸的指向就是環礁的朝向,這些環礁的長軸都指向東北—西南方向。
我們知道珊瑚礁是由死去的珊瑚遺骸和在其上繼續生長的珊瑚構成的。因此南海的珊瑚礁構成體的長軸都指向東北—西南方向,也可以理解為珊瑚蟲喜歡沿東北—西南方向生長。
南沙群島海區冬、夏半年平均風頻圖
珊瑚礁的生長發育始終受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的控制,但這種控製作用隨著礁體的發育成熟而逐漸變小並顯得模糊。還有一種因素也時刻影響著珊瑚礁的形態,那就是風。風控制著海流和海浪,海流和海浪則加速了造礁生物的生長和碎屑物質的堆積。我國南海海域位於東亞季風區,一年中的風向規律是: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風。兩個方向的風交替作用於南海海區,造成了珊瑚礁體在迎風的東北方向和西南方向上,造礁生物和礁棲生物生長快,生物殘體和碎屑沉積多,也因此形成了眾多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島嶼和環礁。這種規律在既有環礁又有風向頻率的地圖中被清晰地表現出來:上圖中,線段的長短代表風頻的高低,環礁的延伸方向與冬、夏季風的風向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為什麼呢?中國的科學家早就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因為珊瑚蟲喜歡風浪。
珊瑚蟲的生長,需要進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水中還需有足夠的溶解氧。浮游生物及營養物質需藉助海浪才能被帶到水上,所以哪裡有風浪,哪裡的營養物質就輸送得快,哪裡就有更多的溶解氧,哪裡的珊瑚蟲就會茁壯成長。
海中的風浪是有方向的,南海盛行季風——隨季節有規律地轉換方向。每年10月至來年3月,南海盛行冬季風,也就是東北風,風吹動著海洋表層的海水,自東北往西南流動。到了6月至9月,風向變為夏季風,即西南風,表層的海水便往相反方向流動。珊瑚蟲是迎著風浪生長的,所以這些環礁都長成了東北—西南走向的橢圓形。
其實這一現象應該使中國人感到震撼,它出現在南海,可以理解成是來啟示中國人的。珊瑚蟲這種迎著風浪生長、愈挫愈烈的精神,應該移植到中國人身上。
當年那些在中國版圖上畫出九段線的人是有珊瑚精神的,他們也是頂著周邊國家的壓力,不懼威脅,依據歷史事實,有理有據地在南海畫了一個「圈」,造就了中國版圖上最大一處凸起。他們沒有像孔融一樣讓梨,因為他們知道,那個「梨」,是無數手握著《更路簿》去西沙、中沙、南沙捕魚的中國漁民的,他們將這些由漁民們命名的珊瑚礁一一畫到地圖上,並對全世界宣布中國對它們的主權。他們還知道,用地圖無法將水下的珊瑚礁標示出來,而且即使標出,這么多島礁,也無法全部顯示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所以最後決定用九段線圍成一個圈,將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
他們強硬,但不蠻橫,因為畫九段線時,充分考慮了周邊國家的利益。從小比例尺的地圖看,九段線似乎逼到了別國的大門口,但那隻是錯覺。畫九段線時,他們將九段線內側距離鄰國最近的島嶼,和鄰國距離九段線最近的島嶼一一找出,從二者之間的中點畫線,給鄰國留有足夠充分的海域。我曾經去過九段線中離周邊國家最近的一個地方——曾母暗沙,但當我從那裡坐船去周邊國家最近的一個點時,竟然用了一整天,二者距離60多海里。
但是珊瑚精神後來不見了,一些人對九段線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堅持,南沙島礁開始一個個丟失,原本的「凸」,慢慢變成「凹」,孔融意識開始萌動了。現在,孔融意識正在和珊瑚精神博弈,孔融的「凹」與珊瑚的「凸」正在交鋒,三沙市的成立,似乎是珊瑚精神暫時佔了上風。
珠峰頂上風大,峰頂的雲被吹成了旗雲;秦嶺的山頂有樹,迎風的一面樹枝全無,成了旗樹。它們雖然英勇地抵抗風,抵抗的結果卻是把迎風的一面讓給了風。
但是當海風吹動珊瑚蟲,海流沖擊珊瑚蟲時,珊瑚蟲沒有成為旗蟲,不但沒有把風吹浪打的一面讓給風浪,而是迎著風浪成長為環礁。
珊瑚精神並不只是「迎風斗浪,愈挫愈烈」,珊瑚蟲聰明得很,它懂得雙贏。它是一種腔腸動物,卻找來了植物——蟲黃藻,與其共生共處,它利用蟲黃藻吐出的氧氣,又將自身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棄物供蟲黃藻使用。共生的結果是共贏,珊瑚蟲構建的珊瑚礁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統一戰線,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系統。
石珊瑚蟲剖面圖
石珊瑚蟲是造就珊瑚礁的主力軍。活體珊瑚蟲嬌小而柔弱,但它們體表和基部的細胞卻能夠分泌碳酸鈣,形成堅硬的石灰質外骨骼。珊瑚蟲一批批死去,外骨骼越堆越多,形成碳酸鈣基座,進而堆積成珊瑚礁。在造礁的石珊瑚體內細胞中,還生活著大量的單細胞生物——蟲黃藻,它們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氧氣和糖類,從而加速其外骨骼的分泌、生長。
三種典型珊瑚礁形成示意圖
岸礁的形成 在熱帶海島的四周,海水中的石珊瑚蟲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迅速發育。隨著珊瑚蟲骨骼的堆積,珊瑚礁面積逐漸擴大並露出海面,這時的珊瑚礁也被稱作岸礁。
堡礁的形成 島嶼隨著地質沉降而下沉,原先圍繞海島生長的珊瑚礁與海島被淺海隔開,這時的礁體被稱為堡礁。遠遠望去,海島就像是被護城河圍繞著的堡壘。
環礁的形成 若島嶼完全沉降至水下,海面上只剩下一圈帶狀的珊瑚礁,這時標準的「環礁」也就形成了。環狀珊瑚礁之內的淺海被稱作潟湖,其深度一般不超過100米。
珊瑚礁堅硬無比,珊瑚卻有硬有軟;珊瑚礁的顏色黑褐,但存活的珊瑚卻五彩繽紛,也許世界上最艷麗的色彩就出自珊瑚。
這就是珊瑚,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當它們結束生命時,每一個個體都用自己的遺骸參與珊瑚礁的建設。古人說「化作春泥更護花」,珊瑚不用化作,直接用肢體建造礁體。
當水中巨大的礁坪建立起來後,珊瑚蟲最後的傑作——島嶼與沙洲的建造,再次需要風浪來幫助,甚至一般的風浪已經不夠用,需要更大的風浪——風暴。只有風暴才有足夠的力量將水下的珊瑚礁塊掀上礁坪,並把它們推到某處堆積起來。歷經一次次風暴的累積,它們堆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島嶼和沙洲。西沙群島的島嶼和沙洲之所以比南沙群島多,是因為那裡每年的風暴比南沙多。
從這個意義上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遠處的永興島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片綠林,看上去寂靜無事,但近處的一片巨浪正翻滾而去,即將撞擊在島嶼外沿的珊瑚礁上。在南海的幾個珊瑚礁群島中,永興島所在的西沙群島擁有的珊瑚礁體最多,正是因為那裡的風暴最多。如果說三沙市的成立展現了中國人的珊瑚精神,作為三沙市政府駐地的永興島,便是這種精神的核心地所在。攝影/蘭建瓊
❾ 讀圖回答中國的地理位置(1)從東西半球看,中國位於______半球(2)從南北半球看,中國位於______半球(
從圖中看出,我國從東西半球來看,位於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位於北半球;從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答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大部分屬於北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故答案為:(1)東;(2)北;(3)亞;東;太平;西;(4)北溫;熱;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