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人文地理經驗主義方法論雜志分析

人文地理經驗主義方法論雜志分析

發布時間: 2021-01-18 19:57:34

❶ 哲學地理文學有什麼區別

  1. 哲學(英語:Philosophy,源於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按照詞源有「愛與智慧」的意思。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單就西方學術史來說,哲學是對一些問題的研究,涉及等概念。

    哲學可以看作一種尺度。這種尺度的作用在於,從理性存在物本身出發,去尋找理性的本質(本源)以及自存與世界其他存在物的關系。

    哲學是有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哲學是定性、定邏輯地認識宇宙整體變化規律的學問。而科學則是在哲學對宇宙的定性、定邏輯的基礎上分科認識宇宙中的各部分即萬事萬物的定量變化規律的學問。

    廣義的哲學是對普遍而基本的問題的具體定性研究,這些問題多與實在、存在、知識、價值、理性、心靈、語言等有關。

    在古代東方是沒有哲學概念的,哲學一詞是近代從西方引入的概念。在使用中常常與處世學問、宗教信仰、統治術、權謀術、易經算命等等概念相混淆。

    哲學的終極問題是「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2.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

  3. 文學是以語言文字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表現作家心靈世界的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劇本、寓言童話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以不同的形式即體裁,表現內心情感,再現一定時期和一定地域的社會生活。作為學科門類理解的文學,包括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及新聞傳播學。

    文學是人文學科的學科分類之一,與哲學、宗教、法律、政治並駕於社會建築上層。它起源於人類的思維活動。最先出現的是口頭文學,一般是與音樂聯結為可以演唱的抒情詩歌。最早形成書面文學的有中國的《詩經》、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古希臘的《伊利昂紀》等。中國先秦時期將以文字寫成的作品都統稱為文學,魏晉以後才逐漸將文學作品單獨列出。歐洲傳統文學理論分類法將文學分為詩、散文、戲劇三大類。現代通常將文學分為詩歌、小說、散文、戲劇四大類別。

    文學是語言文字的藝術,是社會文化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對美的體現。文學作品是作家用獨特的語言藝術表現其獨特的心靈世界的作品,離開了這樣兩個極具個性特點的獨特性就沒有真正的文學作品。一個傑出的文學家就是一個民族心靈世界的英雄。文學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和智慧。文學,是一種將語言文字用於表達社會生活和心理活動的學科,屬社會意識形態范疇。

❷ 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種方法論的相同

自然地理學,研究自然環境或其組成部分的科學。按研究的特點,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以人地關系的理論為基礎,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又稱人生地理學。它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自然地理學可分為綜合性和部門性的兩組分支科學。綜合性的分支科學有綜合自然地理學、區域自然地理學、古地理學等。部門性的分支科學有地貌學、氣候學、水文地理學、生物地理學、冰川學等。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部門自然地理學已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狹義的自然地理學僅指綜合自然地理學。

兩個學科都有研究型和應用型兩個方面,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是純粹的「物」,探究地球表面(尤指陸地)的形成、發展歷史、預測未來發展。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是「人地關系」,是一種「關系」的研究,研究人類怎麼樣才能更加舒適、而且可持續的在這個有限的陸地上生存發展。

❸ (好的加分)人文地理學的方法論是什麼

人文地理學復的方法論制是:地理要素論
掌握地理要素及其要素之間的關系——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濟水平(工業、農業、服務業……)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
地理要素之間會相互影響:位置影響氣候、自然資源,位置與資源影響交通、經濟水平與地位……

傳統的方法:分析還原法、主要矛盾分析法、系統分析法和理想化方法
研究的方法論:經驗主義方法論、實證主義方法論、人本主義方法論、結構主義方法論

❹ 結合人文地理學的哲學方法論,闡述如何分析和防控新冠疫情

新冠屬復於事物發展規律,同時制也存在,萌芽,發展,滅亡的自然規律,我國正確的思維意識,積極響應,團結群眾,主觀能動性,是這次抗議請成功的主要原因!同時也體現了,物資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資有能動的反作用的哲學道理!
我自己認為,不知道對不對!希望樓主採納!

❺ 用人文地理的知識驗證經驗主義方法論

地理學方法抄論的發展回顧人文地理學方法論主要與四個哲學方法 論流派有關,即經驗主義、實證主義、人本 主義、結構主義,其中經驗主義是人文地理學最古老的方法論, 也是傳統地理學的主流;實證主義、 人本主義、 結構主義方法論是在20世紀60年代以後引入人文地理學的

❻ 專家系統法屬於人文地理學哪種方法論的具體研究方法

專家系統屬於人文地理學等等那個具體研究方法的話,你可以去看一下這方面的一個相關書籍。

❼ 陸俊元的人文地理論文「北極環境變化對中國的戰略影響分析」採用什麼方法論,如何使用這種方法論

(1)聯系工作實際
選題要結合我國行政管理實踐(特別是自身工作實際),提倡選擇應用性較強的課題,特別鼓勵結合當前社會實踐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進行研究。建議立足於本地甚至是本單位的工作進行選題。選題時可以考慮選些與自己工作有關的論題,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上升為理論,或者以自己通過大學學習所掌握到的理論去分析和解決一些引起實際工作問題。
(2)選題適當
所謂選題要適當,就是指如何掌握好論題的廣度與深度。選題要適當包括有兩層意思:
一是題目的大小要適當。題目的大小,也就是論題涉及內容的廣度。確定題目的大小,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如果題目過大,為了論證好選題,需要組織的內容多,重點不易把握,論述難以深入,加上寫作時間有限,最後會因力不勝任,難以完成,導致中途流產或者失敗。相反,題目太小了,輕而易舉,不費功夫,這樣又往往反映不出學員通過幾年大學階段學習所掌握的知識水平,也失去從中鍛煉和提高寫作能力的機會,同時由於題目較小,難以展開論述,在字數上很難達到規定字數要求。此外,論文題目過小也不利於論文寫作,結果為了湊字數,結尾部分東拼西湊,結構十分混亂。
二題目的難易程度要適當。題目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論題涉及的深度。確定題目的難易,也要根據自己的寫作能力而定,量力而為。題目難度過大,學員除了知識結構、時間和精力的限制外,資料搜集方面也有局限。這樣,就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致使論文寫了一半就寫不下去了,中途要求另選題目。所以,在這個問題上的正確態度應該是:既不要脫離實際,好高騖遠,去選一些自己不可能寫好的論題;又不能貪圖輕便,降低要求,去寫一些隨手可得的論題。
(3)選題要新意
所謂要有新意,就是要從自己已經掌握的理論知識出發,在研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善於發現新問題,敢於提出前人沒有提出過的,或者雖已提出來,但尚未得到定論或者未完全解決的問題。只要自己的論文觀點正確鮮明,材料真實充分,論證深刻有力,也可能填補我國理論界對某些方面研究的空白,或者對以前有關學說的不足進行補充、深化和修正。這樣,也就使論文具有新意,具有獨創性。

❽ 哲學:什麼是存在形式

哲學方法論就是社會意識的表現形態和存在形式.
經驗主義方法論 實證主義方法論 人文主義方法論 結構主義方法論
一,經驗主義方法論
大多數學科都起源於經驗主義者的實踐,人文地理學也不例外.縱觀人文地理學的發展
歷程,從古典地理學發展時期包羅萬象的"科學之母"地位,到近代科學知識的分化發展,
地理學者們一直就在尋找關於地球表面更多有用的知識,地理學就是對地球的描述.研究對
象的復雜性(大自然及人類社會構成的地理環境系統),研究內容的龐雜(籠統的地球表面,
抽象的人地關系,區域差異)使地理學帶有強烈的綜合性和區域性特點,往往局限於對復雜
現象的定性描述,建立起了半科學,半文學的知識體系.
歸納法是經驗主義的方法論基礎.人文地理學研究的基本途
徑是通過調查,收集各地區的基礎資料,進行整理,歸納,採用
地理學的研究思路進行表述,進而解釋地區差異,揭示地理要素
之間的相互關系.具體解釋途徑見圖3-2.經驗主義方法的特徵,
一方面觀察是其重點,通過調查及實地研究,進行經驗判斷與評
價,得出結論.人文地理學的區域研究最為典型,由於每個地方
具有獨特性,因而區域研究的哲學基礎是例外論的,地域分異論
的代表人物哈特向就認為地理學解決獨特事件.另一方面,強調
綜合和歸納的作用.人文地理學家常常從觀察人文地理現象的某
個方面開始,通過分析研究資料,以求發現具有普遍意義的模式.
由於歸納主義從個別推論一般,從已知推論未知,從過去推論未
來,從科學發展的內在邏輯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個
個有關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經驗事實都收集起來,很難提出假設,發展理論.
二,實證主義方法論
當代科學哲學中,第一個比較完備的形態或學派,叫邏輯實證主義(或稱邏輯經驗主
義),它形成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而且至今仍是科學發展的重要方法論,是西方科學哲學
中長期占據統治地位的哲學派別.邏輯實證主義認為,科學的兩大支柱是觀察和邏輯(或理
性),換言之,對任何事物合乎科學的理解必須有意義並且同實際觀察相符,兩者缺一不可.
建立科學的理論描述世界萬物間的邏輯,並通過觀察進行證實是其方法論的核心.實證主義
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反映主要是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學的計量與理論革命.一方面,
與地理學相近的一些學科的滲透,如產生於經濟學界的區位論引入了人文地理學,一些非地
感 知 經 驗
雜 亂 的 事 物
定義,分類,量度
有條理的事物
歸納,概括
法則和理論的建立
理學者嘗試用新方法應用到地理問題的解釋上,例如物理學者斯圖瓦特(J. Q. Stewart)早
在1947年在《地理學評論》上發表了"關於人口分布與平衡的實驗數學規劃".另一方面,
一些地理工作者開始尋求可以應用到地理問題的定量方法,發展地理學的理論,以解決傳統
地理學的諸多弊端.因此,從50年代後期起,謀求地理學的科學化與定量化的觀點和行動
在歐美地理學界擴展開來.最早是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加里森領導的小組首開數量研究之風.
60年代,計量地理研究的潮流傳遍西方地理學界.由於使用數學方法來處理的問題,經常
是具有空間分布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基本要素容易抽象建立數學模式,這就導致計量與理論
運動的倡導者們把大量精力投入空間分布的研究上.把研究重點從原先的區域方面轉到空間
分析和空間聯繫上,並尋求空間相互作用的規律.
哈格特(P. Haggett)的《人文地理學的區
位分析》(1965)為人文地理學的空間分析建立
了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他把一個樞紐區
(nodal region)分解為六個要素:相互作用,
網路,樞紐,等級,面,擴散,建立了區位結
構分析的一般程序.哈維(D. W. Harvey)的《地
理學中的解釋》(1969)一書,從邏輯實證主義
哲學立場上總結了地理學計量革命的方法論,
也是理論地理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實證主義方法論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學較
之傳統人文地理學有了許多革命性變化.
首先,發展了人文地理學的理論.傳統地
理學關注地區特點因而是獨特的,理論發展受
到抑制.空間科學的地理學則尋求用空間分布
的普遍規律來解釋各地區的獨特事件.實證主
義方法論的引入,使地理學作為空間科學重建
了研究內容和理論主體.例如人文地理學就確
立了中心地理論,農業區位論,工業區位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等.建構人文地理學的科學
理論,正切中了傳統地理學的要害.人文地理學者們把他們的注意力移到空間行為和空間分
的規律上,這種對規律的實證主義關注,加強了目前絕大多數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礎.
其次,在空間科學的理論框架內更多地採用了演繹邏輯,即從某些一般性規律出發,
將其應用於特殊事件.提出理論的過程與歸納法有很大的不同(見圖3-3).
第三,加強了人文地理學的科學化.實證研究所採用的數量化技術,意味著空間分析
上的精確性,取代了傳統人文地理學的模糊化的推論.
法則和理論的建立
實證主義方法論在人文地理學應用中也有其不足之處.表現在:第一,經
濟決定論的傾向,實證主義學派對人的看法類似於新古典經濟學中"經濟人"的概念.人的
行為並非僅受經濟單一因素的影響,完全服從空間的支配;第二,實證主義模型含有強烈的
普遍性原理,在一個地方觀察到的行為被設想為所有行為的規范;第三,地理系統是開放的
多變數系統,難於模擬實驗,無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繹模型的建立具有相對性.實證主義認
為社會現象與自然現象之間具有內在一致性,它們都是一種"物",遵從同樣的科學法則.
因此,實證主義方法目前只在區位理論,空間相互作用理論等方面表現出明顯效果,而在文
化地理與歷史地理等方面則需求助於人本主義方法.
三,人本主義方法論
針對實證主義人文地理學忽視人這個主體的傾向,一些西方人文地理學者受人本主義思
想的影響,加強了對人的研究,以人這個主體為出發點,重視了人類行為的豐富意義和社會
價值觀念體系中的非經濟成分.但總的說來,人本主義哲學及其方法論對人文地理學的影響
都是潛在的和間接的,它們並沒有向人文地理學家提供一種直接的方法,只是從這兩種哲學
中引進對人的經驗和人的主觀性的重視這樣的觀點,並作為武器來反對實證主義地理學那種
忽視人的地位的觀點.
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內容大多涉及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社會地理學等領域,突出
地集中在人的行為方面的探討.
在人本主義地理學者看來,在歷史地理學領域,實證主義方法是行不通的,因為歷史結
論已存在,無需再通過分析歸納得出,故在這個領域只能依靠唯心主義方法,為了理解一個
歷史上特殊區域背景下的人文景觀或事件,人文地理學家必須思考位於人類活動背後的動
機.這種思考是完全主觀的,主要根據自身或他人感應的環境來推知歷史上在多種因素下產
生的機制.
文化地理學方面.重點是地方觀念的研究,即人與地點之間的聯系.在人本主義地理學
看來,人與其生活和經歷的地點之間可以建立心理和情感聯系,即人對地方的看法,如歸屬
感,地方賦予人的安全感,地位等.人本主義地理學研究地方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在居住區
研究等工作中有重大意義.
人本主義地理學還研究人們的日常生活世界,即研究主體的人和客體的環境之間的相互
作用.認為人的行為受制於主體的感知環境,而不是客觀環境,為了解釋人的行為,就要研
究環境對於行為者的主觀意義.只有從個人所形成的環境感應以及由這種感應產生的映象和
意境地圖出發,人們才能作出在空間中進行活動的選擇.
人本主義地理學彌補了實證主義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點則在於它的唯心主義傾向,
把一切客觀存在看作為人的心理構造,事實上構成人的感應行為的基礎是客觀環境世界.
四,結構主義方法論
結構主義思潮的興起,反映了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繼自然科學的綜合趨向之後出現的一種
新綜合趨向.結構概念與系統,功能,元素等緊密聯系在一起,是某一系統中各要素的相互
關系和相互聯系的方式,結構是由各個部分互相依存而構成的一個整體,而部分只能在整體
上才有意義.因此,結構主義是根據諸因素之間的關系,而不是根據事物和社會事實來解釋
現實.它的基本原理是,可觀察的事物,只有當把它用一個潛在結構或秩序聯系在一起時,
才是有意義的.所以,解釋不可能單憑對現象的經驗主義研究就能完成,這與注重經驗,觀
察的實證主義有很大的區別.
同時,在結構主義的模式和方法論中,人只是復雜的關系網路中的一個元素,它本身沒
有獨特性,只是由結構決定的,因而是被動的,這與以唯主體性出發的人本主義有著原則上
的分歧.
結構主義對人文地理學最有影響的有兩點:①從結構的整體性去認識事物,這從地理學
家強調研究區域的整體性和人地關系系統中可以看出.②試圖超越地理因素尋求深層結構來
解釋地理現象.千差萬別的人文地理現象是表層結構,而要真正解釋則需把握人地系統中的
深層結構.當前,結構主義人文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社會組織的空間形式和本質結構.主要
內容集中在對社會問題的關註上,如福利,財富的分配,犯罪,居住分離等,並把財富不均
等歸因於社會制度等非地理因素,出現了所謂的"馬克思主義地理學".但結構主義人文地
理學不像實證主義研究在人文地理學中那樣完善,系統,影響力也較小.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