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廣東人文地理

廣東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1-18 19:34:23

A. 廣東自然地理環境特徵和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一、自然地理環境特徵:

1、廣東省地處中國大陸最南部。東鄰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連廣西,南臨南海,珠江口東西兩側分別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接壤,西南部雷州半島隔瓊州海峽與海南省相望。

2、全境位於北緯20°13′~25°31′和東經109°39′~117°19′之間。全省陸地面積為17.98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陸地面積的1.87%;其中島嶼面積1592.7平方公里,約佔全省陸地面積的0.89%。

3、全省沿海共有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759個,數量僅次於浙江、福建兩省,居全國第三位,另有明礁和干出礁1631個。全省大陸岸線長3368.1公里,居全國第一位。

4、廣東省山脈大多與地質構造的走向一致,以北東―南西走向居多,山脈之間有大小谷地和盆地分布。平原以珠江三角洲平原最大,潮汕平原次之,此外還有高要、清遠、楊村和惠陽等沖積平原。台地以雷州半島―電白―陽江一帶和海豐―潮陽一帶分布較多。

5、廣東省屬於東亞季風區,從北向南分別為中亞熱帶、南亞熱帶和熱帶氣候,是中國光、熱和水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洪澇和乾旱災害經常發生,台風的影響也較為頻繁。春季的低溫陰雨、秋季的寒露風和秋末至春初的寒潮和霜凍,也是廣東多發的災害性天氣。

二、人文地理環境特徵:

1、1978年以來,廣東在全國率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促進了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已成為中國第一經濟大省,經濟最發達、具市場活力和投資吸引力的地區之一,珠江三角洲地區已經成為世界知名的加工製造出口基地,是世界產業轉移的首選地區之一 。

2、廣東文化源遠流長,是嶺南文化的主體。在中華民族文化的發展史上居於重要地位,起著重要作用。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中最具特色和活力的地域文化之一。

3、嶺南文化由本根文化(即語言認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中原文化(即南遷的中原漢文化)、海外文化(即舶來的域外文化)四部分組成,其內涵豐富多彩。

4、廣東文化涵蓋嶺南建築、嶺南園林、嶺南畫派、戲曲音樂、工藝美術、民俗節慶、宗教文化、飲食文化、語言文化、僑鄉文化等眾多內容。從地域上又分為廣府文化、廣東客家文化和潮汕文化。

5、廣東語言狀況復雜,除粵北、粵東、粵西有瑤語、壯語、畲語、標話及歸屬不明的漢方言舊時正話、軍話、韶州土話(粵北土話)等,主要流行3種保留了豐富的古漢語特點、又各有特色的漢語方言廣東本土漢語方言粵語(包括能古話)、客家語(包括涯話)、閩語。

(1)廣東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廣東省行政規劃特徵為:

1、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劃分為珠三角、粵東、粵西和粵北四個區域,其中珠三角: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粵東:汕頭、潮州、揭陽、汕尾;粵西:湛江、茂名、陽江、雲浮;粵北:韶關、清遠、梅州、河源。

2、廣東省轄市當中,廣州是國家中心城市 ,深圳為計劃單列市,深圳、珠海和汕頭為經濟特區,廣州和湛江為中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

3、廣東省下分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65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4個縣、3個自治縣。其中佛山市順德區被廣東省為省直管縣試點,對順德區實行省直接管理縣財政體制。順德區享有地級市的行政執法許可權,並將接受廣東省的直接考核,分數單列。

B. 廣東省高中地理學習方法。

地理
就需要了解地圖 建議你平時沒事多看看地圖 地形啊什麼的
還有等高線的一些專的
人文地理屬就需要你多背一些答題要點了 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千萬不要死記硬背 記住地理不難
調整心態 加油吧

C. 廣東是南方還是北方

區分中國南方、北方的地理分界線在歷史上存在兩種說法:1、以秦嶺、淮河為界分回南北。這是因為淮河答是中國境內最南的一條在冬天會凍結的河流。2、明清時期,不少學者主張以長江作為區分南方、北方的分界線。兩個說法各有根據,前者以自然地理特徵為重,後者以人文地理因素為重。從地理和一般意義上常指第一種分界方法。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 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 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 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其實這個問題肯定個人有個人意見,東北人認為山海關以南為南方,廣東人認為南嶺以北為北方

D. 廣東高考地理怎樣學習

熟悉 基礎知識+四幅地圖(中國行政、中國地理、世界行政、世界地理)回
掌握好答題模答式(就是人文地理死記硬背的「為什麼」、「怎麼做」)、看圖能力、答題思維(這個比較難,要慢慢來)
准備好錯題本,這個到高考最後很有幫助
經常做題,保持手感。
廣東地理是學的很難,但考的簡單,只要你熟透了基礎知識,經常訓練,基本沒問題。地理是文科中很好拿分的。

E. 廣東省的人文地理是什麼,急!!

包括飲食習慣 民俗特色
還有特色作物:如水稻、甘蔗、水果等
產業也是一大塊

F. 人文地理學在廣東的就業前景

我也是地理系的,我們這有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專業,就業形勢怎麼說呢,都比較嚴峻,但是學好了會很賺錢的,主要是建築規劃,城市規劃,還有設計,等等

G. 近幾年廣東高考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占的比重

2010年廣東高考直接和間接考點中,自然地理佔到30%。但自然地理的原理是學習其它所有知內識點的前提,現容在廣東高考雖然自然地理部分直接考點在減少,但其中的重要性需要每個學生引起足夠的重視。自然地理相當於骨架的地位!
我是廣州市立尚教育地理科學術咨詢師,我們是專業補習高中地理的機構,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如對高中地理課程有任何的難點,可隨時咨詢我們。020-22229998

H. 中山大學人文地理哪個專業比較好

中山大學
開放分類: 大學、孫中山、211工程、廣東、985工程

圖為中山大學校徽、校訓及校園風光。
【廣東省】

〓〓中山大學〓〓(Sun Yat-Sen University)

位於改革開放前沿的廣東省。坐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廣州南校區佔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佔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佔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佔地3.48平方公里。各校區樹木蔥籠,綠草如茵,景色秀麗,各具風格,是陶冶情操、讀書治學的勝境。

【偉人手創 山高水長】

中山大學是一所具有優良辦學傳統的名牌大學。1924年,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了這所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原校名為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為紀念中山先生,改名為國立中山大學。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范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五十年代,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成為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在珠海市唐家灣建成,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01年10月26日,中山大學與中山醫科大學合並,強強聯合,組成新的中山大學,學科設置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

中山醫科大學前身為博濟醫學堂,成立於1866年,是我國最早設立的西醫學府,孫中山先生曾在此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1936年,博濟醫學堂發展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1953年,中山大學醫學院、嶺南大學醫學院合並成立華南醫學院,1954年廣東光華醫學院並入。學校先後改名為廣州醫學院、中山醫學院,1985年,改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逐步發展成為一所多學院醫科大學,在醫學遺傳學、眼科學、腫瘤學、寄生蟲學、內科腎臟病學、器官移植、傳染性肝病、生物醫學工程及分子醫學等方面成績顯著。

中山大學有著悠久的辦學歷史和深厚的學術傳統,中山大學的歷史是和一批大師級的教授、學者聯系在一起的。自建校以來,學校不斷延攬名師,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黃現璠、姜立夫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執教於中山大學。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執教於中山醫科大學。大師們言傳身教,嚴謹治學的科學作風和開創學術新領域的勇氣給中山大學這座科學殿堂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感染著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學子。

【學科齊全 根深葉茂】

目前,中山大學是一所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葯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是中國的文化和學術在南方的一個重鎮。全校設有33個學院(實體系), 89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其中有25個本科專業是省級名牌專業,學校還擁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中國的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擁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7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236個,還有專業碩士、博士學位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0個和廣東省重點學科43個。

中山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全校共有教職工近12000人,具有高級職稱者近250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663人。教師隊伍中各類學科人才輩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4人。

中山大學擁有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目前,學校有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1個國家級科研機構,7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6個教育部人文學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以及9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

中山大學有著強大的醫療資源,擁有全國高校中規模最大的附屬醫院系統。全校共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等4所附屬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專科醫院。

中山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達11萬余平方米,僅次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位居全國高校首位,是教育部高教文獻保障體系華南地區中心,也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7個中心之一。館內藏書488萬冊,除了提供傳統的書刊借閱服務,還有互聯網信息瀏覽、光碟資料庫檢索、網路資料庫檢索等多種形式的電子信息服務,為師生員工迅速有效地利用電子資源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均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四個校區之間的連接速率已達到千兆,在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間實現了光纜連接,校園網的規模、用戶數位居華南地區高校前列,是國內高校中網路鋪設面最廣、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園網之一,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中山大學依託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迄今為止,學校已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並與其中的4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其中包括7所學校的校際本科生交換協議,根據協議,我校全日制本科學生在讀期間,均可申請前往這些大學進行半年到一年的學習。

【學子風華 桃李芬芳】

中山大學現有各類在校學生6萬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400多人,碩士研究生近12000人,本科生24000多人,外國留學生1000多人。

中山大學歷來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校園文化素以「開放性、包容性、多樣性」在全國高校中獨樹一幟。寬松自主的氛圍使得各級學生會和150多個學生社團充分發揮創意、盡情施展才華,營造了品位高雅、青春動感的校園生活。暑假「三下鄉」活動、中外優秀文化講座、醫學人文講座、藝術與人生講壇、科技藝術節、維納斯歌手大賽、「挑戰杯」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學生創意基金等幾十個品牌活動已經成為中大學子彰顯個性、拓展素質、提升自我的大舞台。

中山大學先進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出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中大學子頻頻參加國內外各類比賽,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02年,獲亞洲創業計劃大賽會場冠軍,並囊括所有單項冠軍;2003年,獲第27屆國際大學生計算機程序設計大賽銀獎,獲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投資策劃ACCA大學生公開賽冠軍;繼2002年我校學生辯論隊獲全國大專辯論賽冠軍之後,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獲得冠軍;2004年,我校代表隊在第四屆「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獲總決賽銀獎,在第28屆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中獲銅獎,成為大陸當年唯一獲得獎牌的高校。

建校80餘年來,中山大學為社會輸送各類英才十餘萬人,校友遍及海內外,已成為了社會各界的中堅力量。在當前人才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以「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大」著稱的中大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具有明顯的優勢。據統計,近年來,我校畢業生進入世界500強企業、全國知名企業、各大醫院、政府機關、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出國、升學深造的畢業生人數始終保持在畢業生總人數的80%左右。隨著粵港澳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南中國經濟圈的崛起必將為中大學子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

白雲山高,珠江水長。在教育部、廣東省以及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中山大學這所偉人手創的中國名校,已經進入了加速發展的快車道,中山大學的事業必將會有更大更快的發展,再鑄鼎盛與輝煌。

【中山大學院系設置】

人文科學學院
中國語言文學系 歷史學系 哲學系 人類學系

嶺南學院
國際商務系 經濟管理系 經濟學系 金融系 財政稅務系 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

國際商學院
應用經濟學系 企業管理系

外國語學院
英語系 日語系 德語系 法語系 英培中心 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外語教學中心
大學英語教學部 研究生外語教學部 應用英語教學部 大學外語教育研究所

法學院

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
政治科學系 行政管理學系 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 國際關系學系 公共傳播學系

管理學院
工商管理系 會計學系 旅遊酒店管理系 市場學系 財務與投資系 管理科學系

教育學院
教育科學研究所 社會科學教育系(兩課) 心理學系 體育教育系

傳播與設計學院
新媒體與影視製作學系 新聞傳播學系 藝術設計學系

國際交流學院

旅遊學院

翻譯學院
翻譯系 商務外語系 對外漢語系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數學系 統計科學系 科學計算與計算機應用系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
物理學系 微電子學系 光學與光學工程系

工學院
應用力學與工程系 廣東省智能交通重點實驗室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系 應用化學系 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
城市與區域規劃系 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 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河口海岸研究所) 水資源與環境系
規劃設計研究院 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環境科學系 大氣科學系 環境工程系

地球科學系

生命科學學院
生物科學與技術系 生物化學系 生態學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電子通信工程系 計算機科學系 軟體研究所 計算機應用研究所

軟體學院

資訊管理系

中山醫學院
臨床醫學一系(長學制) 臨床醫學二系 麻醉學系 醫學影像學系 康復治療學系 醫學檢驗系 眼科視光學系
法醫學系 生物醫學工程系

公共衛生學院
預防醫學系 婦幼衛生系 營養學系 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

光華口腔醫學院

護理學院

葯學院
實驗動物中心

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

【中山大學校歌】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梁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中山大學官方網址
http://www.sysu.e.cn/

中山大學簡介

中山大學,原名廣東大學,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創辦的。1926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改名為中山大學。

1931年中山大學設有文、法、理、農、醫五個學科,同年將學科改稱學院。1934年設工學院,1935年設研究院,始招研究生。1937年發展為文、理、法、工、農、醫、師范7個學院和1個研究院,31個系。抗日戰爭期間,曾先後遷址廣東羅定、雲南澄江、廣東坪石、東江、連縣登地。1945年回遷廣州石牌。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工、農、醫、師范等4個學院從中山大學劃出,中山大學成為了一所以文理科為基礎的綜合性大學,校址由廣州石牌遷至康樂園。

中山大學有著深厚的學術傳統,七十五年來,吸引了大批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郭沫若、魯迅、馮友蘭、陳鍾凡、羅常培、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董作賓、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劉節、梁方仲、冼玉清、王亞南、馬采、容庚、商承祚、董每戡、詹安泰、王季思、王力、楊樹達、鍾敬文、朱謙之、楊成志、吳康、楊榮國、蒲蟄龍等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形成了以「嚴謹、求實」為特徵的良好學術風氣。中山大學也成為了中國南方文化與學術的重鎮。

經歷了七十多年的辦學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改革,中山大學取得了較大發展,已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管理科學的多科性綜合大學。目前,中山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嶺南(大學)學院、、管理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地球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等12個學院,以及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擁有35個研究所、47個研究中心,37個學系,48個本科專業。共有5個國家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專業53個,碩士學位授權專業96個,還有2個碩士專業學位點。還擁有物理學、生物學、化學、數學、歷史學、管理學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中國古代文學、動物學、光學、高分子化學和物理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哲學、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6個國家文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有中國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

全校有教職工3743人,其中教師1549人。教師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3人,博士生導師210人,教授320人,副教授534人,講師489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4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人選7人,近年來,共有9位教師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資助。在校各類學生23070人,其中博士生550人,碩士生1776人,本科生9525人,外國留學生181人。

中山大學不僅師資力量比較雄厚,而且教學實驗設備比較齊全。在全校77個實驗室中,超快速激光光譜學實驗室和生物防治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實驗室與植物基因工程實驗室是國家重點學科專業實驗室,其設備和研究水平居國內外先進行列;近代物理、引力波探測、靜電加速器、電子顯微鏡、同位素應用、計算、電化教育、測試等實驗室(中心),擁有目前國內外較為先進的儀器設備。圖書館藏書334萬冊,各類期刊萬余種,並開展國際聯機檢索服務。1995年底,順利建成規模可觀的學校校園網。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其中有3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議。每年派出大量人員到國外及港澳地區講學、進修、考察和參加學術會議。先後授予鄒至庄、霍英東、曾憲梓、何善衡等為中山大學名譽博士,聘請了楊振寧、鄒至庄、陳省身、楊慶??、朱經武、丘成桐、沈元穰、錢慶文、饒宗頤、橋本初次郎、費爾班克、陳香梅、等一批知名學者、教授為中山大學名譽教授和客座教授,還聘請了許多外國專家、教師來校講學、任教。

自國家設立重點大學制度以來,中山大學一直是全國重點大學之一,也是我國首批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和建立首批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單位之一。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中山大學已經建立起學士—碩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研究生院,是華南地區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歷年來,中山大學在教學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其中既有國家一流的專家學者,也有各級黨政領導,更有各行各業的業務骨幹以及一批遍及海內外的企業家。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大力支持,捐建教學科研生活用樓、添置實驗儀器設備、捐贈各類圖書資料、設立獎教獎學金,累計各類捐助達3億多元。霍英東、梁銶琚、何善衡、曾憲梓、姚美良、冼為堅、熊德龍、方潤華、盧雪兒、朱孟依等分別捐資興建了英東體育中心、梁銶琚堂、善衡堂、曾憲梓堂、永芳堂、冼為堅堂、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方潤華樓、馬文輝堂、外語學院大樓等,嶺南大學校友籌款資助我校嶺南(大學)學院,興建嶺南堂、伍舜德圖書館、林護堂、黃銘衍堂、黃傳經堂,嶺南行政中心等,香港何氏教育基金會、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香港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基金會、美國嶺南基金會,孔安道基金會以及美國、加拿大、澳門等地的中大校友會、嶺南大學校友會,都給予中山大學很大支持。

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定協議,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珠海校區面積3.3平方公里,為中山大學在下個世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拓展了辦學的空間,以此為依託,中山大學將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層次,走上快速發展的軌道。

中山大學坐落在廣州珠江之濱,校園面積4.5平方公里,康樂園中樹木蔥籠,綠草如茵;珠海校區依山面海,幽靜怡人,是不可多得的讀書治學的勝境。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制的2007中國大學自然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十一,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九。

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號
郵政編碼:510275

I. 廣東哪些一本大學院校有地理科學類專業

廣東的一本大學院校有地理科學類專業的,
只有:
中山大學
華南師范大學。
只要努力付出過,
就會有收獲。

J. 廣東省人文地理特徵,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好人一生平安!

2
平原低地氣候濕熱或乾旱少雨(有沙漠),水源貧乏 (二)城市和城市化
·城市:1)區位因素: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河流,資源
經濟社會因素:經濟,交通,政策,宗教
2)形態:①團塊狀:分布在:平原地區
城市舉例:成都,合肥,華盛頓
主要優點:便於集中建設基礎設施,便於管理,節省投資 主要缺點:容易造成城市污染
②組團式:分布在:山區丘陵地區 城市舉例:重慶,上海浦東
主要優點:便於城市擴大規模,有利於城市環境保護 主要缺點:用地分散,聯系不便,市政建設投資大 ③條帶狀:分布在:河流沿岸或交通線沿線
城市舉例:蘭州,延安,洛陽,西寧,宜昌 主要優點:城市接近郊區,親近自然
主要缺點:城市交通主要集中於某一方向,運距很長
3)功能分區:類別:商業區(成點狀、條狀,位於市中心、交通干線兩側,交通通達度好,租金高)
住宅區(最廣泛的一種土地利用方式,高級住宅區和低級住宅區的區位不同) 工業區(根據不同工業判斷區位,見工業) 行政區和文化區
影響因素:地租水平,交通便捷程度等
4)空間結構:模式:同心圓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因素:主要因素:地租水平
其他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或宗族,歷史 ·城市化:1)階段:初期階段:特徵:城市化水平較低,發展緩慢 常見問題:城市功能分區不明確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
加速階段:特徵:人口和產業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進很快
常見問題:勞動力過剩,交通擁擠,住房緊張,環境惡化等,或會出現郊區城市化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發展中國家
後期階段:特徵:城市化水平比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長趨緩甚至停滯 常見問題:城市中心空洞化,出現逆城市化現象 出現的國家和地區:發達國家
2)主要標志: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過程:中心城市化→郊區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
3)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生物多樣性減少,地下水減少,出現熱島效應,影響天氣
出現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垃圾污染等現象 解決措施:對於大氣污染:合理布局大氣污染較重的企業,建立綠化隔離帶 對於水污染:建立污水處理廠,實行污水達標排放 對於垃圾污染: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對於雜訊污染:將雜訊大的工廠遠離城區布局,建立綠化隔離帶
對於交通擁擠和住房緊張:控制城市人口增長,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設 加強道路建設,發展立體交通,加強交通管理
對於就業壓力:加快經濟發展,增加就業崗位
其他:建立新城和衛星城,開發新區,做好城市合理規劃 (三)農業
1)農業區位因素:自然環境:氣候,水源,地形,土壤等

3
氣候:例,南方柑橘等亞熱帶水果,北方蘋果等溫帶水果,乾旱半乾旱區的畜牧業
改造方法:建玻璃溫室改善溫度因素,並調節光照、通風、濕度等
水源:例,河西走廊的糧棉(和周圍比,水源較充足,和平均水平比,水源不足)
改造方法:建水庫,跨流域調水,加大技術投入,發展噴灌滴灌等技術 地形:例,平原耕作,山地畜牧,橫斷山區和五台山的垂直農業
改造方法:修梯田 土壤:例,江南地區的茶樹
改造方法:人工培育耕作土壤
經社環境:市場,勞動力,機械化水平,政策,交通,科技,文化等
2)農業地域類型:①商品穀物農業:
a主要分布: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中國東北,烏克蘭 b主要作物:小麥,玉米
c氣候類型:主要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d區位因素:自然:氣候溫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經社:交通便利,地廣人稀,生產規模大,技術先進,機械化水平高 e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②混合農業:
a主要分布:美國,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珠三角塘基 c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d區位因素:自然:地勢平坦,水源充足
經社:地廣人稀,生產規模大,政策支持,機械化程度高,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e特點:有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能有效利用時間,靈活安排生產 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對市場適應性強 ③季風水田農業(水稻種植業): a主要分布:亞洲 b主要作物:水稻
c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
d區位因素:自然:光熱充足,高溫多雨,水源充沛,土壤肥沃,地形平坦 經社:勞動力豐富,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豐富
e特點:規模較小,單位面積產量高,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f改進措施: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種,擴大種植規模 ④大牧場放牧業:
a主要分布: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b主要產物:牛,羊
d區位因素:自然:氣候溫和,利於多汁牧草生長
經社:地廣人稀,交通便利,規模大,商品率高,品種優良,保鮮技術先進 e特點:商品率高,規模大
f改善措施:改善交通運輸條件,培育良種,種植飼料作物 ⑤乳畜業:
a主要分布:北美五大湖地區,歐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大城市城郊 b主要產物:牛奶及其製品
c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d特點:臨近大城市,交通條件好,保存技術好 ⑥種植園農業:
a主要分布: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 d區位因素:自然:高溫多雨,土壤肥沃

4
經社:交通便利
e特點:生產單一經濟作物,規模大 3)部分農產品區位要求:
水稻: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玉米:夏季高溫多雨,生長期較長 棉花:光熱充足,降水較少
天然橡膠:全年高溫多雨的熱帶地區 椰子:高溫多雨的熱帶地區
甘蔗:高溫多雨的熱帶、亞熱帶地區 甜菜:氣候溫涼的中溫帶 茶葉:氣候濕潤,有酸性土壤 蘋果、梨:暖溫帶地區
花生:亞熱帶、暖溫帶的沙土和丘陵地區
(四)工業
1)工業區位的主導因素:
①原料導向型:工業特點:原料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成本較高 區位選擇:接近原料產地
部門舉例:甜菜/甘蔗製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加工廠 ②市場導向型:工業特點:產品不便於長途運輸或運輸成本較高 區位選擇:接近消費市場
部門舉例:啤酒廠,傢具廠,印刷廠,石油加工廠,汽車製造廠,棉布廠 ③動力導向性:工業特點: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區位選擇:接近能源供應地(水電廠或火電廠) 部門舉例:冶金廠, ④技術導向型:工業特點:技術要求高
區位選擇:接近高等院校,科研院等
部門舉例:集成電路、衛星、飛機、精密儀表等工業 ⑤勞動力導向型:工業特點:需要大量勞動力
區位選擇:勞動力充足的地方,尤其是廉價勞動力充足 部門舉例:服裝廠,玩具廠,電子裝配廠 2)工業區位的環境因素:
①環境要求高:如電子廠,感光器材廠等,應建在空氣較潔凈的地區 ②環境污染:小:如服裝廠,玩具廠等,可以布局在城區內 較大:如機械廠等,可以布局在城市邊緣或近郊區 嚴重:應視乎污染類型具體考慮:
大氣污染:如水泥廠、化工廠,火電廠,鋼鐵廠
應在主導風向的下風向,或與盛行風垂直的郊外,或最小風頻的上風向
水污染:如印染廠,造紙廠,電鍍廠,皮革廠等,應布局在河流下游 廢棄物污染:如鋼鐵廠,火電廠等,應布局在遠離居民區和農田的地方 3)工業聚集和工業分散
①工業聚集: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工廠近距離地聚集起來

5
作用:加強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技術協作 降低生產成本,取得規模效益 共用基礎設施,節約生產建設投資 ②工業分散:概念:具有工業聯系的工廠在距離上趨遠 原因:各工廠選擇最佳區位 4)傳統工業和新興工業
①傳統工業:典型地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工業區,美國東北部工業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區 工業部門: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紡織等傳統工業 典型案例分析:德國魯爾區
a區位優勢:自然:煤鐵資源豐富,水源充足 經社:水陸交通便利,市場廣闊
b特點:以煤炭、鋼鐵、機械、化工等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主 c存在問題:環境污染嚴重
生產結構單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 世界鋼鐵生產過剩 受新技術革命沖擊
d整治措施: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新興工業和第三產業 完善交通,發展科技 減少污染,美化環境
②新工業區:典型地區:德國南部,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類似:溫州),美國「矽谷」(類似:中關村) 典型案例分析:1>義大利東北部和中部
a區位優勢:經社:廉價勞動力豐富,經濟開放,政策支持
b特點:以中小企業為主,以輕工業為主
生產過程分散,主要在小城鎮和農村,資本集中程度低
c存在問題:企業間缺少聯系
d整治措施:加強企業分工與合作 2>美國「矽谷」
a區位優勢:自然:地理位置優越,氣候溫和,環境優美
經社:臨近高等院校,科技發達;交通便利;有軍事訂貨 b特點:從業人員知識技術水平高
產品更新換代快,研發費用高 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c存在問題:土地緊缺,勞動力價格高
d整治措施:將零配件等工廠遷至亞洲、墨西哥等地

(五)交通
1)現代交通發展趨勢:網路化,高速化,專業化,大型化 2)交通運輸方式及其區位選擇:
①鐵路:優點:連續性最好,穩定性最好,運量大,運速快,運價較低,受自然因素影響小 缺點:造價高,佔地面積廣,短途運輸成本高
適合運輸:量大,重,需要長途運輸的貨物,如礦石、牲畜、金屬等

6
建設區位:自然:地形:盡量選擇平地,避開田地,在山地上要修成「之」字形或開鑿隧道 水文:避開沼澤地和河流,減少橋涵總長度
地質:避開斷層和滑坡泥石流多發區,開鑿隧道時要從背斜部分穿過 經社:技術要求: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
建設作用:經濟作用: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促進自然、旅遊資源開發,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 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拉動內需,吸納勞動力就業 促進少數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
社會作用:加強地區聯系,鞏固國防,加強民族團結
②公路:優點:靈活性最強,裝卸方便
缺點:運量小,耗能多,成本高,運費較高 適合運輸:量少,可以短途運輸的貨物 建設區位:與鐵路同
③水路:優點:運量最大,運費最低,投資少
缺點:速度最慢,靈活性、連續性、穩定性最差,受自然條件影響大 適合運輸:量大,可以遠程運輸,非緊急的貨物 建設區位(港口):自然:江闊水深,背風,地形平坦(利於建設),臨近資源(便於運輸)
【河流入海口容易河道淤積,上海屬於入海口但經社區位強】
經社:以大城市為依託,經濟發達,腹地廣,配套設施齊全,工業基礎好 建設作用(開通新運河等):縮短航程,減少耗時耗能
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益
保證我國資源供給/運輸安全穩定 ④航空:優點:速度最快,效率高
缺點:運量最小,運費最高,耗能大,投資大,技術要求高 適合運輸:輕小、有緊急需求的貨物
建設區位:自然:地形平坦開闊,坡度適當,較晴朗,地勢較高,風速小,地質條件好 經社:人口稠密,經濟發達,遠離城區以避免高層建築物遮擋視線 ⑤管道:優點:連續性最強,損耗小,運量大 缺點:投資大,靈活性差
適合運輸:油,天然氣等流體貨物 建設作用(石油管道):保證我國石油能源供給的安全性、穩定性 緩解我國石油供應緊張 促進經濟發展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