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形勢

中國地理形勢

發布時間: 2021-01-17 23:49:04

中國地理形勢的封閉性與傳統文化的封閉性有何關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內向型氣質、和諧型風格和倫理型內核,這些特徵與中國地理環境關系密切。

中國人的哲學觀念中也滲透著「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等思想。 和諧的文化風格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心理和思維方式。在古代中國,哲學家大多把建立統一和諧的理想社會作為自己的責任,統治者希望「太平盛世」,被壓迫者希望「太平世界」。 過分強調和諧與統一,反對「過」與「不及」,這些文化風格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國落後而相對穩定的封建社會得以長期延續的原因之一。和諧的文化風格也使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由於習慣和滿足於從直觀上籠統地把握事物的性質,忽視了對事物本身的深入解剖。

❷ 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狀況關於歷史地理方面的

關於中國古代移民
(一)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黃河故道中、下游地區是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也是古代中國人口分布的重心所在。直至秦、漢之際,此地區的人口在全國總人口的比重大體保持在80%左右。 西漢末年長達數十年的社會動亂,致"人相食,城郭皆空,白骨蔽野",黃河流域人口受到嚴重損失。 東漢末年至三國末年前後九十年間,中原地區戰亂頻多,此地區人民紛紛向相對安定的南方逃亡,使"中原戶口,十不存一"。 黃河流域及附近地區出現"名都空而不居,百城絕而無民者不可勝數",結果黃河流域人口比重由80%下降至60%,直至唐中葉的"安史之亂"前,全國人口分布,大致穩定在這一局面。

(二) 發生在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第二次造成了中原人民大量南移。"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 "安史之亂"後,中原地區"人煙斷絕,千里蕭條",官方人口統計只剩約1700萬人,總數不到此一歷史事件發生前的三分之一。 這次戰亂雖僅持續七年(755-763年),但中原地區人民南遷並沒有因戰亂的結束而終止,直至唐末和五代十國時,南遷的中原人民仍相望於道。經過"安史之亂"後中原人民的南遷,南、北方的人口比例,首次出現均衡的狀況。

(三) 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再次導致中原人民南遷,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可與歷史上的"永嘉之亂"、"安史之亂"相伯仲,其結果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過北方,最終完成了中國人口、經濟、文化重心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的轉移,從此中國社會便進入南盛北衰的階段。 此後中原人民南遷並未停止。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的幾次社會大動亂,又 一次次導致中原地區的人口在全國總人口中的比例下降。尤其是蒙古人、滿洲人入主中原之初,迫使中原人民紛紛南逃避難,而先期遷徙到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中原移民則部分流往嶺南。

(四) 贛南客家人因迫於清廷頒布"遷海令"而返遷其祖居地陝南。清統治者頒布"遷海令"的目的,是企圖通過對東南沿海地區居民強制遷移,隔絕收復台灣的鄭成功的反清武裝與內地反清勢力的聯系,防鄭再次北伐。 按"遷海令"的規定,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各省,劃地為界,令居民限時遷出。"初立界去海二十里,猶以為近也,再縮二十里,猶以為近也,又再縮十里,凡三遷而界始定。" 廣東最早實行遷界和受害最重的是粵東客家人聚居地,"墜縣衛城廓以數十計","盡燔廬舍,民間積聚器物,重不能致者,悉縱火焚之。乃著為令,凡出界者,罪至死。""遷海令"實施前後持續約二十年之久。它的施行給包括客家人在內的沿海地區的居民帶來慘重的災難,遷民顛沛流離十不存八九,漁舟、商船禁止出海,致眾多的商港、漁村變為廢墟,阡陌良田也成灌莽荒丘。在此情形下,客家人冒險遠走南洋,北返西北其祖地,是理所當然的。

同人口本身的發展一樣,中國人口遷移的歷史雖然悠久,但其演變過程也不是直線漸進的,而是表現出典型的波浪式起伏。當社會比較安定時,其規模就小,也比較平穩;當社會因天災人禍出現動亂時,其規模就會陡然增大,增大的程度幾乎同動亂的大小完全成正比例。此外,人口遷移的規模與各個朝代採取的政策也有關系。受以上因素影響,在中國人口遷移史上大致形成了以下幾次高潮:

(1)秦代和西漢 秦是一個能量很大的皇朝,它統一中國後出於政治和經濟上的需要,組織了一系列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其中有一些在中國的人口遷移史上,是屬於先驅性的,對以後歷代的移民政策影響很大。除政治流放外,其內容主要分兩類。第一類是「實關中」,如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於咸陽十二萬戶,」目的在於加強統治,把關中發展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政治中心。第二類是戍邊和開發新區,其中最著名的有北戍五原、雲中,南戍五嶺,人數均達數十萬人,對長城沿線和華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

「漢承秦制」,繼續奉行「實關中」和移民戍邊的政策,尤其是對河套地區、河西走廊、青海東部以及新疆中部的大規模屯墾移民,在政治上具有重大意義。

(2)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罕見的社會大動亂時期。軍閥混戰,生靈塗炭,促成了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在三國鼎立的形勢確立以前,即各地軍閥大混戰時期,移民均為逃避戰亂的流民,他們由戰亂最烈的黃河中下游地區遷出,大部分向南遷至長江流域。移民中不少學者、士大夫後來均為吳、蜀二國羅致,其中最著名的有諸葛亮、周瑜、魯肅、張昭等,原籍臨淮(今安徽定遠)的魯肅曾號召部屬:「淮泗間,非遺種之地。吾聞江東沃野千里,民富兵強,可以避害」是為典型代表;另一部分則向北遷至長城沿線甚至遼東,移民中著名的有管寧。

三國鼎立時期,為壯大己方實力,三方均努力招撫流民,發展屯墾,並盡量從境外招收、劫擄人口,包括少數民族,如曹魏把大批匈奴、烏桓人遷至內地,孫吳派兵至台灣,「得夷州數千人還」。

經過前後近90年的人口大遷移,中國長江流域和長城一線人口增加,並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少數民族的遷入,給中華民族注入了新鮮血液,但在當時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民族矛盾,為隨後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更大規模的人口遷移和社會動亂埋下了伏筆。

(3)兩晉南北朝時期 這是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分裂、大糜爛、大破壞的時期,遷入北方的各少數民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長達一兩個世紀的動亂中,黃河流城慘遭蹂躪,從而促發了一次又一次向南方移民的高潮。僅據官方統計,公元313~450年之間北方南渡的人口即達90萬人,佔北方原有戶口的1/7。事實上這一統計由於流離混亂之際,戶口多有隱匿流失而大大縮小。正像有人早已指出的:「自中原喪亂,民離本域,江左造創,豪族並兼,或客寓流離,民籍不立。」「時百姓遭難,流離此境,流民多庇大姓以為客。」這說明移民的實際規模當遠在上述官方統計之上。期內移民的分布仍以長江流域為主,更南的福建兩廣移民也不少,據記載:「晉永嘉二年,中州版盪,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所謂林、黃、陳、鄭、詹、丘、何、胡是也。」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浪潮,為中國經濟和人口重心自北向南的歷史性轉移奠定了基礎。

(4)「安史之亂」隋、唐兩朝在政治上能量很大,但在人口遷移上的作為卻遠不如秦、漢,原因在於人民在此之前經歷了幾個世紀的動亂,飽嘗流離之苦,安土重遷,從心理上對人口遷移十分反感。此外,秦、漢之官方移民,包括屯墾戍邊,大多未能終善其事,往往利未見而害先行,教訓是很大的。故隋、唐二朝官方組織的人口遷移甚少。直至震憾全國的「安史之亂」爆發,黃河流域再次沉入血海,才觸發了又一次人口南遷的大潮。據史書記載:「天寶末,安祿山反,天子去蜀,多士南奔,吳為人海。」「天下衣冠士庶,避地東吳,永嘉南遷,未盛於此。」這次人口南遷大潮的餘波,一直持續到唐末和五代十國時期,至此,中國南方的人口規模第一次達到了同北方平分秋色的地步。

(5)「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 由金人大規模南侵造成的「靖康之難」以及其後長達100餘年的宋、金對峙,使中國又遭到一場巨大的社會動亂,由此產生的人口遷移,其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均堪與「永嘉喪亂」和「安史之亂」相伯仲,其性質和形式也相似。據記載,「建炎末,士大夫皆避地……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西北士大夫遭靖康之難,多挈家寓武陵」。「四方之民雲集二浙,百倍常時。」連南方一些偏僻山區,也接納了不少移民,如廣西容縣「介桂廣間,渡江以來,避地留家者眾。」北方大批人口的南下,對南方的社會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南宋的許多文臣武將亦多來自北方,岳飛、韓世忠、張俊等皆是;平民中南下的著名人物也很多,如李清照、辛棄疾等。

(6)元末明初 中國廣大的中原地區在從「靖康之難」到元末的兩個多世紀中屢遭浩劫,至明初已是「中原草莽,人民稀少。」與人口高度稠密的江南形成鮮明對照。這種極不平衡的人口分布格局,產生了對人口遷移的現實需求,再加上開疆衛邊的需要,使明初出現了人口遷移的一個高潮,但其性質與前幾次因動亂產生的大移民完全不同。

明朝建立後不久即著手組織人口遷移,如「徙江南民十四萬於鳳陽,」「遷山西澤、潞民於河北,」徙「沙漠遺民」屯田北平附近,徙江西農民於雲南湖廣,等等。故史籍稱「太祖時徙民最多。」明初為了鞏固邊防,在長城一線設立了稱為「九邊」的9個鎮,在國內其它戰略要地,也設立了許多駐兵設防的衛,僅洪武朝三十一年設衛即達136處。為解決邊防軍的糧餉問題,明初組織了大規模的移民屯墾戍邊,「於時,東自遼左,北抵宣大,西至甘肅,南盡滇蜀,極於交趾,中原則大河南北,在興屯矣。」前往雲南屯田的移民多達四五十萬,規模浩大,在政治上、經濟上都收到較好的效果。

(7)清代對台灣的移民 台灣在元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17世紀初被荷蘭殖民者侵佔後不久,鄭成功即率兵一舉收復。此後鄭成功組織了對台灣的大移民,不長時間內移民數即達20萬人,在全島總人口中佔了大部分。清朝統一台灣後,對移民問題採取了曖昧的態度,即不準移民攜帶家眷,使之難以在台灣生根,目的乃在於防止台灣人口日增,羽毛豐滿後重蹈鄭成功在台灣抗清的「覆轍」。直至清代中葉,因大陸人口壓力增大,上述政策才有所松動,從而引起對台移民的高潮。1811年台灣漢民已逾200萬人,比一個半世紀前猛增了六七倍。清代後期,朝廷鑒於國際形勢之險惡,對台灣的戰略意義有所認識,不僅完全解除了對移民的限制,還在廈門、汕頭、香港等地設立「招墾局」,以提供資助和優惠來促進對台灣的移民,為日後的發展在人口上奠定了基礎。

(8)清末和民國時期對東北的移民 在歷史上中國的東北地區(含內蒙古東部)人口一直不多,清初滿人傾族入關後人口更加稀少。滿清統治者視東北為「祖宗肇跡興王之所」,為保護「參山珠河之利」,長期對東北實行封禁政策,並在遼寧境內築起「柳條邊」,嚴禁居民越界墾殖。同時又把東北作為流放犯人的場所,這些所謂「流人」,對東北的開發起了重要作用。加上違禁前來的農民,全區總人口至清代中葉仍有明顯增長。進入19世紀,黃河下游廣大地區連年遭災,成千上萬的破產農民不顧禁令,源源流入東北,至1840年全區總人口已突破300萬人,比100年前猛增了七八倍。這時全國人口已達4億人,人口壓力使社會矛盾日趨激化,而在國際上,列強步步進逼,尤其是沙皇俄國對東北一直虎視耽耽。在此形勢下,滿清朝廷遂於1860年在東北局部弛禁放荒,1897年全部開禁,如此既減輕了關內人口壓力,為朝廷開了一項財源,又充實了邊防。此外,對移民還「酌量給以工本」。所有這些都促成了一股「闖關東」的狂潮,到1910年東北總人口已增至1800萬人以上,比1840年增長近5倍。

民國建立後,「闖關東」的洪流仍然源源不斷,「九一八」以前估計年均移入約25~30萬人,大部分來自山東、河北兩省,此後移入人數仍很可觀。新中國成立前夕,全區總人口巳近400萬人,比1910年再翻一番。縱觀中國整個人口遷移史,清末民初對東北的移民,強度最大,效果最佳,無論對中國人口地理還是經濟地理,均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❸ 中國地理形勢的封閉性與傳統文化的封閉性有何關系

中國內陸多名山大川,將國土分割,容易形成區域文化,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❹ 怎樣看待中國風水學和江西形勢派風水理論

上饒市周易文化研究會會長、上饒師院教授 饒組天 中國古代風水學是一門關於建築的環境選址和布局的學問。它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和「乘生氣」。「天人合一」是指人與環境要和諧,即建築物的氣場、周圍環境的氣場要與人的氣場協調,不要相沖、相剋。要達到「天人合一」就必須「乘生氣」。「生氣」就是對人和生物有利、有益的氣,不是過冷、過熱、有毒之氣。「乘」就駕馭、利用和控制「生氣」,使之不散,這就要「藏風得水」。中國風水學流派繁多,但在「天人合人」「乘生氣」這基本理念上是共同的,區別主要在「乘」的技術方法上,有的偏重於以「形」為法,稱「形法」派,即「形勢」派;有的偏重於以「理」為法,稱「理法派」,即「理氣」派。即使在技術、方法上,形勢派與理氣派也有許多共同的東西。中國的地理環境呈多樣性,有高原地貌、平原地貌、丘陵地貌、臨海地貌等,因此,「乘」生氣的技術和方法也不盡相同。我們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博採各派之長而用之。 人要生存、發展,必然要與自然界進行物質、能量的交換。自然界的「風」,含有氧氣、地氣、水氣,有光波、能量、超微粒子、磁場、宇宙射線等。自然界的「水」是人的生命之源,還可以吸收能量、光波、超微波,調節氣溫等。「風水」可以作為環境的代名詞。而風與水又是依一定的地形、地貌而存在的。從中國的地理形勢看,處於北半球,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季風氣候,一般來說,建築物理想的氣場選擇是坐北朝南、山環水抱、曲折有情之地。中國古代的聚落民居、皇城宮殿、廟宇寺觀、陰宅陵墓的選址和布局都遵循這些風水格局。中國風水學歷經數千年的歷史考驗,證明是有效的,包含地理學、環境學、氣象學、景觀學、美學、心理學、建築學、倫理學的合理成分,具有實踐檢驗的科學性,可以作為現代城市、農村規劃、建築選址與布局的借鑒。但是,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條件的限制,中國古代人對人與環境的認識還處於經驗與體驗的階段,基本上是描述性,概括性的,不能用現代的地球物理學,水文氣象學、天文學、環境景觀學和人體生命科學進行分析、論述。中國風水著作中有些詞語難懂,如「相沖」「相剋」「煞」之類。不要以為這些都是「迷信」,如建築物的大門對著交通主幹道,叫「穿心煞」或「穿心箭」,容易出現車禍,不安全。「相沖」是有「矛盾」的意思,「相剋」有矛盾「對立」的意思,「煞」是「對人不利」的意思。有些神秘的東西,是現代人還未知的東西,我們要用現代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去揭開風水的神秘面紗,傳承和發展我國先人的智慧。當然,中國風水學歷經數千年,受時代的局限,有些人為了某種利益編造一些迷信的東西,這的確是存在的,是糟粕,必須清除。我們不能因為有些神秘的,甚至迷信的東西就對風水學全盤否定,打入冷宮。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古為今用。要先「入乎其內」,再「出乎其外」,以歷史的觀點和現代科技成果進行鑒別。有些屬於審美、心理、民俗方面的東西,也不能以自然科學去評判,如「鎮邪物」,有體現人們追求吉祥和心理安慰作用,不能一概斥之為「迷信」。 風水界人士奉楊筠松為江西形勢派(即形法派)的師祖。楊筠松是唐代人,《四庫全書》載其生平不祥,「不見史傳」,但知其「地理術」(唐代未有「風水」名稱)有獨到的理論,為人相宅、相地,施行仁德,世稱「救貧」。未見其「地理術」之著作傳世,只是「口訣」密傳。學徒傳承甚眾,名聲遠播。《四庫全書》所載《撼龍經》《疑龍經》《天玉經》《青囊奧語》等,均為明代人托楊筠松之名而編寫的。 明王褘《王忠文集》:「擇地以葬,其術則本於郭璞所著《葬書》……後世之為其術者,分為二宗,一曰宗廟之法,始於閩中,其源甚遠,至宋王仍乃大行,其為說主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不相乖錯,純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其學浙間傳之,而今用之者鮮。一曰江西之法,肇於贛人楊筠松、曾文迪及賴大有、謝世南輩尤精其學,其說主於形勢,原其所起,即其所止,以定位向,專指龍穴砂水之相配,而他拘忌在所不論。其學盛於今,大江以南無不遵之者。」細讀《撼龍經》《疑龍經》等術,其主要內容符合「龍、穴、砂、水」之「形勢」論述,雖不是楊筠松親自編寫的,但體現了楊筠松的「地理術」理論。楊公之風水理論原於《葬書》的形勢論。「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山即龍,「勢如萬馬,自天而下」,「勢如巨浪,重嶺疊峰」,「勢如降龍,水繞雲從」「勢如重屋,茂草喬木」均為吉地;「形如覆釜,其顛可富」,「形如植冠,永昌且歡」也為吉地。因為氣與水均隨形勢而始終,好的形勢可「乘生氣」。典型的吉地為後有靠(有靠之山),前有照(水如鏡謂之照),左右有砂(環衛之小山)。形勢派選龍、砂、水的吉地點「穴」。《撼龍經》中論述了山壟落脈的形勢,如「須彌山是天地骨,中鎮天地為巨物。如人脊背與項梁,生出四肢龍突兀。」「兩水夾處是真龍,枝葉周回中是者」「水抱應如山來抱,水不抱兮山不到」。這是形勢派的本旨,但《撼龍經》中加入「九星」論之,如「請從垣外論九星,北斗星宮系幾名。貪巨武星並輔弼,祿文廉破地中行。」羅盤上有「九星翻卦」,配五行、八卦以小游年、大游年定方位之吉凶,理氣派用得多,而形勢派用九星來分析山之形與勢,吸取了理氣派的一些「地理術」,以使自身更加完美。 楊筠松的江西形勢派風水理論從《撼龍經》《疑龍經》等看,主要是為陰宅選址服務的技術,對陽宅的選址與布局是否有用呢?只要認識古人「事死如事生」的觀點就不難理解了。中國古代先民有「慎終追遠」、孝敬老人的傳統,認為對待逝去的老人也應如對待生人一樣,生人要「乘生氣」,死人也要「乘生氣」。死人「入土為安」,選了吉地住得舒服,「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可以「蔭蔽子孫」,使活著的子孫幸福安康。所以這些「乘生氣」「山環水抱」「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的太師椅格局也可以用於陽宅。相陽宅與相陰宅在許多理念上是相通的。《黃帝宅經》雲:「故宅者,人之本。人以宅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若不安,即門族衰微。墳墓川岡,並同茲說。」但相陽宅,除大的形與勢以外,還重「向」(即朝向,方位),引入陰陽、五行、八卦、二十四山、九星之類的內容。因此,城市、農村建築的選址與布局,應以形勢派的理論為主,再結合一些理氣派的內容。 一般來說,形勢派風水理論比較適合於龍脈較多的長江以南地區,而平原地區、臨海地區少龍山或無龍山,是否適用呢?只要遵循「乘生氣」「藏風得水」的理念,又變通技法,是可以適用的。平原地區「高一寸為山,低一寸為水」,《撼龍經》雲:「高水一寸即是山,低水一寸水回環」「莫道高山龍易識,行到平洋失蹤跡。藕斷絲連近好尋,退卸愈多愈有力。」可見,地理形勢雖不同,而道理是一樣的,要因地制宜。 明王褘在《王忠文集》中認為形勢派的風水學「其學盛於今」,而理氣派的風水學「而今用之者鮮」,這是什麼道理呢?因為形勢派的風水學偏重於山水之形與勢,生氣又隨形與勢而聚與散,看得見、摸得著,而且形勢又與景觀審美結合在一起,科學性比較多一些。如山勢雄偉,賓士而來,植被茂豐,氧氣必然多;如果是孤山,林木稀疏,氧氣就不足。山環水抱,其形呈鍋狀,猶如特大型的接受信息能量的天線。利於藏風得水,吸收自然界的生氣和能量。形勢派「而他拘忌在所不論」,把「形勢」放在第一位,百姓大眾容易接受。而理氣派的一些具體做法,禁忌較多,如將九星與二十四山對應一起來定方位,決凶吉,又與命理結合,就更加「玄虛」,難說清「道理」,百姓大眾不容易接受,所以用者少。但理氣派有陰陽、五行、八卦的理論支持,具有思辨色彩,而形勢派偏於應用,哲理性、思辨性不足,因此,後來形勢派也吸取了理氣派的長處,是對原先形勢派的發展和豐富。其實,形勢派與理氣派已相互融合,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只是各有偏重而已。有流派就有個性,有創新,有互補效應,允許有不同意見,以適應多樣化的需求,但各派不能相互詆毀、攻擊,應求同存異,以事實效應為依據,促進和諧發展。 江西形勢派風水理論在中國古代很「興盛」,其對現代的城市建設是否有價值呢?回答是肯定。我國的經濟建設已進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工業化、城市化建設迅猛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構建和諧社會」已成為國家的重要決策,這正是江西形勢派風水理論大顯身手的大好時機。「人與自然的和諧」已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江西形勢派風水就是要幫助人們通過尋龍、覓砂、觀水、望氣選擇建築的最佳「穴位」,使之「藏風得水」,環境優美、鳥語花香、生氣充盈、人居舒適、益壽延年、事業興旺、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人的身心和諧及人際關系的和諧。 目前,我國的城市建設和農村建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缺乏規劃,見縫插針地建設,拆拆建建,建建拆拆,造成很大的浪費,即使有規劃也是注重功能(中心區、生活區、商業區、工業區等),很少考慮人與環境和諧的要求。有的將工業區、公墓建在「上風上水」之地,造成廢氣、死人氣和臭水的污染。有的將交通的主幹道建在「四正」(子午和卯酉)線上,引導居民、商埠沿主幹道而建,造成地球磁場的磁吸引與東西向,不利於人們的健康。有的城市綠地偏少,因為作為城市「肺」的綠化具有「藏風得水」和化煞(調整氣場)的作用。有的建築構思缺乏創意,拘泥於「仿洋」,千域一面,高樓林立,互相交錯,形成「熱島效應」。有的在城市、農村改建、擴建、搬遷中不注意保護有歷史價值的古代建築,使具有風水價值和地域特色的建築文化失落,讓城鄉「失去記憶」和失去文化底蘊。有的為了維護中國建築文化的自信,卻設了一些「穿西裝戴瓜皮帽」的建築,顯得「四不象」,也不合形勢派的要求。形勢派講究美觀。建築是技術和藝術的結合,對審美的要求較高。建築物是「石頭的史詩」「凝固的音樂」,具有韻律美。其輪廓與造型具有雕塑美。內部空間是力學與美學的結合,具有構造美。總之,江西形勢派風水理論會給城市和農村建設的建築選址、布局提供有益的啟示。

❺ 「拉尼娜」現象對中國氣候有什麼影響

今年8月份以來,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進入了拉尼娜狀態。國家氣候中心預測,秋季會繼續維持拉尼娜狀態,預計到今年冬季會達到峰值,也就是到今年冬季會形成一次弱到中等強度的拉尼娜事件

在多數拉尼娜事件盛行的冬季,歐亞中高緯大氣環流經向度可能加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比常年更加頻繁,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的概率較大

在全球變暖的氣候背景下,影響我國冬季氣候的因素更加復雜,北極海冰融化、歐亞積雪變化等因素都會影響東亞冬季風環流的變率,進而影響我國冬季的氣候異常。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現在在中國的哪幾個城市就業形勢較好

北京,武漢,南京,廣州,上海等;不是小城市,gis是新型科技,怎可能在專小城市。為何在這些地方,屬不僅是大城市,更關鍵是gis高校多,科研實力強.至於就業形勢,大城市壓力都不小,如果想出去闖闖,那就選一個喜歡的城市,找個還可以的公司。積累兩年經驗就可以跳槽了。

❼ 北京有哪幾個區

北京市共有16個區

密雲區,延慶區,朝陽區,豐台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懷柔區,平谷區,東城區,西城區。

(7)中國地理形勢擴展閱讀:

北京市轄區的行政區,面積,郵政編碼,政府駐地

1.東城區,41.84平方千米,100010,景山街道。

2.西城區,50.7平方千米,100032,金融街街道。

3.朝陽區,470.8平方千米,100020,朝外街道。

4.豐台區,304平方千米,100071,豐台街道。

5.石景山區,85.74平方千米,100043,魯谷街道。

6.海淀區,431平方千米,100089,海淀街道。

7.順義區,1021平方千米,101300,勝利街道。

8.通州區,906平方千米,101100,潞源街道。

9.大興區,1036平方千米,102600,興豐街道。

10.房山區,2019平方千米,102488,拱辰街道。

11.門頭溝區,1451平方千米,102300,大峪街道。

12.昌平區,1344平方千米,102200,城北街道。

13.平谷區,948.24平方千米,101200,濱河街道。

14.密雲區,2229平方千米,101500,鼓樓街道。

15.懷柔區,2123平方千米,101400,龍山街道。

16.延慶區,1994平方千米,102100,儒林街道。

❽ 中國各地域間文化形式的差異 中國文化與中國地理之間的關系 中國文化傳承與中國地理之間的關系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不同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從一開始便依託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部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歷史一再表明,當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揮師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國歷史上,西晉、北宋滅亡,隨後還能在東南一隅分別建立了東晉、南宋,並且都延續一百多年。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迴旋餘地較大的空間,使得中國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斷了,或是湮滅、消失了。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國歷史上,雖有張騫開辟「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與外部世界交往較少,到了近代更是採取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3、地理環境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數千年,歷史悠悠不絕,不僅包含豐富的內容,覆蓋了遼闊的國土,還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現實生活。現在,在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世界文化不斷交融的新形勢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要求下,我們必須努力建設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結合自己的國情,引進一切優秀的、有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吸收外來的新鮮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發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長期延續,並用其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許多弊病,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健康向上的、積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證,並使各國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貢獻。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意義,在於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有價值思想,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強化對文化環境的熱愛和保護,在強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區域文化的建設與協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於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經而且必將在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個世界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❾ 位於中東地區的敘利亞最近國內形勢混亂,要在地圖上找到敘利亞的地理位置,需要用到的地圖是()A.

想知道敘利亞的具體位置,應選擇世界政治地圖.
故選:A.

❿ 中國地理:我國油氣資源分布勘探開發狀況,說說我國能源工業的戰略布局策略。謝謝

新疆能源從「替補」走向「主力」長期以來,遼闊的東部油田是我國石油、天然氣開發的「主力軍」,資源儲量豐富的新疆扮演了戰略接替區的角色。在如今東部油田產量逐年遞減、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45%的情況下,新疆成為政府和石油企業關注的焦點,加快勘探開發的需求已十分迫切。能源領域的資金流向、高層動態等信號顯示,我國油氣資源開發「重心」已開始加速西移,這意味著在我國能源建設「梯隊」中新疆正逐漸從「替補」位置轉移到「主力」位置。6月下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在新疆考察時與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有關人士及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兩大集團管理層一致認為,加快新疆能源建設的時機已經成熟,條件基本具備,今後幾年要將新疆建設成重要的油氣資源戰略基地,以改善國內油氣資源供應短缺的問題。油氣儲量豐富新疆塔里木、准噶爾及吐哈三大盆地共蘊藏著209億噸石油資源和10.8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資源,分別佔全國陸上油氣資源總量的25.5%和27.9%,被地質學家視為我國油氣勘探潛力最大的省區。2004年新疆原油產量為2260萬噸,銷售收入405億元,實現利潤195億元,三項指標均創歷史新高。自1990年以來,新疆原油產量年均增加111萬噸,增長幅度連續15年保持全國第一。按照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的初步規劃,2010年新疆原油產量將達到3000萬噸,天然氣達180億立方米,合計油氣當量為4400萬噸,加上通過輸油管道從哈薩克進口的2000萬噸原油,新疆可成為中國第一油氣大區。塔里木盆地是我國最大的含油氣沉積盆地,預測石油資源量107億噸,天然氣資源量8.39萬億立方米,目前石油探明度僅為8%,天然氣探明度不足10%。根據國土資源部新一輪全國油氣資源評價的初步數據,塔里木盆地石油、天然氣可采資源總量分別位列全國第三和第一。2005年,整個塔里木盆地原油產量將突破1000萬噸。盆地內已探明的國內最大的整裝高壓高產天然氣田——克拉2氣田三級天然氣儲量達到1.4萬億立方米,在其穩產期內可年供天然氣107億立方米,為西氣東輸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表示,塔里木盆地的油氣勘探開發將進入從量變到質變的新階段,56萬平方公里處處有油、處處有氣。勘探節奏加快曾培炎在「塔里木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座談會」上說,目前新疆資源探明程度尚處於早期,要組織精兵強將加大勘探力度。同時,新疆地質條件復雜,勘探開發難度大,希望企業在找油理論和勘探技術上取得新的突破。為盡快實現油氣資源的戰略接替,中國石油、中國石化集團近年來均加大了對新疆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投入力度。近期出台的本年度投資計劃顯示,2005年兩大集團將投資208.5億元用於新疆油氣上游勘探開采。其中,中國石油為142億元。2006至2008年,中國石油在勘探方面的投資額總計400億元,平均每年約133億元。中國石化在新疆的油氣勘探開發投資已從1999年的14.8億元增加到去年的67億元,今年的投資規模將與去年持平。塔里木盆地是兩大集團勘探開發的重點。中石化總經理陳同海說,集團不斷加大塔里木勘探開發投資力度,既是為國家爭取更多的油氣資源,也是企業自身結構調整、進入上游領域的需要。在該公司塔河油田開鑽的塔深1井,設計井深8000多米,創造了中國陸上鑽井的最深紀錄。能源輸出提速曾培炎提出,新疆油氣開發要加強綜合規劃,對資源勘探、能源運輸和石油天然氣加工進行統籌考慮,合理規劃管道、鐵路、公路、電網等多種運輸方式,建立健全能源綜合運輸網路。事實上,以多種運輸方式輸出新疆油氣能源近兩年已有了突破性進展。截至6月底,4000多公里的西氣東輸管道已將22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從塔里木盆地送到了上海白鶴鎮,途經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成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隨著塔里木油田公司一系列天然氣田的重大發現,西氣東輸穩定供氣30年的資源基礎已經得到落實。6月17日凌晨,西氣東輸的配套項目——上海漕涇燃機工程竣工,這是第一個利用燃氣機組並網發電的項目,標志著上海首次利用「西氣」緩解本市電力缺口。該項目比原計劃提前了8個月完成,意在使「西氣」能在上海今夏用電高峰階段「助一臂之力」。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國寶說,當前有關部門要增加投入,盡快探明一批天然氣儲量,與進口鄰國天然氣相結合,在條件成熟時部署第二條西氣東輸大動脈。這是此前「第二條西氣東輸管道」的傳聞首次得到證實。今年3月底,國家另一個重點工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新疆哈密段也開始動工,2006年將全線貫通。規劃中的新疆鄯善-蘭州原油管道,全長1500多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1000萬噸;烏魯木齊-蘭州成品油管道,全長1800多公里,設計年輸油能力800-1000萬噸。建成後的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將把新疆、甘肅和西南地區的輸油管道及石化企業連接起來,形成龐大的能源傳輸網路,並可釋放2000多萬噸的鐵路運力,減少轉運環節,實現資源和市場的有效對接,使西北地區石油資源得到充分開發利用。6月23日,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開出185億美元的「天價」競購美國第8大石油公司——優尼克公司,立刻引起了國際能源界的極大關注。這表明在石油需求出現指數級增長的情況下,我國不得不在委內瑞拉、蘇丹、伊朗、秘魯甚至美國積極運作大型油氣收購項目。另一方面,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立足國內油氣資源開發無疑是確保能源供應的另一個有效途徑。種種跡象顯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強勁的投資勢頭正為新疆新一輪油氣開發熱潮奏響「序曲」。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