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人文地理PPT模板
A. 說明中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點,舉例說明中國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國際貿易地理,有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經度位置:東西跨經度60多度,分屬東五區至東九區的五個時區
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脈構成地形骨架,各類地形呈網狀排列.
地形:山地面積廣大,山地多,平地少.
氣溫: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及個別山地外全國普遍高溫.
降水:空間分布是由東南向西北內陸遞減;時間分布是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
氣候: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河流:以外流河為主,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是內、外流區域分界線.
資源狀況:呈現資源總量豐富,種類齊全,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程度低的狀況.
面積:世界第三大國
其他:長達2萬千米的路上疆界和18000千米的大陸海岸線、5000多個島嶼、14個陸上鄰國和6個海上鄰國
人文地理包含面很廣,包括人口,城市等
人口:13億,自然增長率低,但基數大,增長快.
城市:多分布在東南沿海
城市化: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發展不合理
農業:北方旱田農業,南方水田農業.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其實就是十分落後),牧業主要為游牧業(也落後),
工業:這個比較復雜,更多資料還得去查.主要成就就是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地域聯系:這里只說交通,特點是分布不均,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其他還有通信,商業,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這個你就知道比較落後就行了.
環境問題:這個沒有找到可以概括的特點.基本都是先污染後治理
B. 跪求有關於嘉興的人文地理風情等的PPT,急用!!!
嘉興市位於浙江省東北部、長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腹心地帶,是長江三角洲重要城市之一。東臨大海,南倚錢塘江,北負太湖,西接天目之水,大運河縱貫境內。市城處於江、海、湖、河交會之位,扼太湖南走廊之咽喉,與滬、杭、蘇、湖等城市相距均不到百公里,區位優勢明顯,尤以在人間天堂蘇杭之間著稱。
嘉興市為浙江省省轄市,下設南湖區、秀洲區、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轄嘉善縣、海鹽縣2個縣以及平湖市、海寧市、桐鄉市3個市(縣級市)2007年末嘉興市戶籍人口已達336.81萬。 市境陸域東西長92公里,南北寬76公里,陸地面積3915平方公里,其中平原3477平方公里,水面328平方公里,丘陵山地40平方公里,市境海域4650平方公里。
市境地勢低平,平均海拔3.7米(吳淞高程),其中秀洲區和嘉善北部最為低窪,其地面高程一般在3.2米~3.6米之間,部分低地2.8米~3.0米。全市有山丘200餘個,零散分布在錢塘江杭州灣北岸一線,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市境最高點是位於海鹽與海寧交界處的高陽山。市境為太湖邊的淺碟形窪地,地勢大致呈東南向西北傾斜,由於數千年來人類的墾殖開發,平原被縱橫交錯的塘浦河渠所分割,田、地、水交錯分布,形成「六田一水三分地」,旱地栽桑、水田種糧、湖盪養魚的立體地形結構,人工地貌明顯,水鄉特色濃郁。 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早在六、七千年前,先民們就在此孕育了長江下游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源頭之一。嘉興歷代名人輩出,僅近現代就涌現出了文壇巨匠茅盾、國學大師王國維、新月派詩人徐志摩、漫畫家豐子愷和張樂平、著名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等一大批名家大師。
嘉興自古為富庶繁華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美譽。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嘉興承載著上海浦東開發開放的輻射、蘇南開放型經濟和浙南民營經濟的交匯影響,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目前所轄縣(市)均進入中國百強縣前30強和「浙江省小康縣」行列。2008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815.30億元,人均GDP接近8000美元。 秉禮勤勞——嘉興介蘇杭間,「土膏沃饒,風俗淳秀」,「不憂凍餒」。「其俗少陰狡」,「能秉禮義,務耕織」,「尺寸之土必耕,機軸之聲不絕」。
秀慧工巧——嘉興「士美民秀」,「人性柔慧」。其智秀不僅表現在人的聰慧文雅上,而且表現在精於勞動製作。歷史上,嘉興的農業、手工業技術水平高,且多創造。元代,除絲綢製品以外,漆器和金銀器皿都精美絕倫,如傳世的西塘派剔紅漆器,朱碧山銀槎杯都是國寶,形成了「百工技藝與與蘇杭等」的局面。
崇文好學——嘉興自古「罕習軍旅,尤慕文儒」, 「文賢人物之盛前後相望」,「在宋為文物之邦,至今士多興於學,處廛者亦類皆鴻生碩彥」。 「衣冠之物,煥然可觀」。「好讀書,雖三家之村必儲經籍」,「田野小民皆教子孫讀書」。
進取求新——嘉興因地處兩省交界,且多移民,具有包容並蓄的特質,樂於接受新生事物,適應潮流,開通風氣。南宋時嘉興成為畿輔之地及 「龍興之地」,嘉興人抓住這個機遇「善進取,急圖利,而奇技之巧出焉」。明清時期文學藝術的開宗立派,也是這種進取求新傳統的延續。
嘉興民間習俗與當自然地理條件和民風民性有著巨大的關系,是當地民風的在生產、生活等社會實踐中的特定表現形式,也是地方文化、民間文學的一種重要載體。這些風俗習慣有的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有些是官方推行、約定俗成的。
嘉興民俗大致可以分為生產習俗、生活習俗、禮儀習俗、歲時習俗、廟會習俗等幾大類。由於嘉興古代農業發達,稻作習俗和蠶桑習俗最為普遍且最具特色。
香樟為常綠喬木,樹冠廣展,枝葉茂密,綠蔭蔽日,氣勢雄偉,為優良的庭院、行道樹種。香樟植物全身均有樟腦香氣,可提取樟腦和樟油,供工業及醫葯等用,木材堅硬美觀,是良好的傢具用材。樟樹廣布於我國長江以南各地,嘉興種植也比較普遍,而且還存有百年以上的大樹,市區內列入大樹、名木檔案的樟樹有90株。 嘉興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環境優美,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嘉興的自然風光以潮、湖、河、海並存馳譽江南,境內有革命聖地南湖、「天下第一潮」海寧錢江潮、「江南水鄉古鎮」嘉善西塘和桐鄉烏鎮,以及海鹽南北湖、平湖九龍山等一批著名景點,構成了獨有的江南水鄉特色。目前全市擁有國家AAAA級景區4個,AAA級景區1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
C. 旅遊地理 青海人文旅遊資源認知的ppt課件
旅遊地理學是研究人類旅行游覽與地理環境關系的學科,又稱娛樂地理學。版旅遊地理學系指觀光旅遊而權言,娛樂地理學則包括康樂在內,是廣義的旅遊地理學,二者均為人文地理學的分支。旅遊地理學不僅同地理學的許多分支關系密切,而且與社會學、民俗學、考古學、歷史學、建築學、園林學、經濟學彼此滲透,因此它又是一門邊緣學科。
D.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哪些內容請分析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有什麼影響
人文地理環境包括的內容很廣,和人類活動有關的都可以是,如人類的生產活動方式、經版濟基礎、交通權運輸、政治、文化歷史,甚至是軍事、宗教信仰等等。
人文地理環境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很多,如政治要素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如果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實行的是閉關鎖國的政策,那麼這個國家就不會有國際貿易發展的機會;再如,如果一個國家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它將吸引各國的學者的到來,從而帶動國際貿易的發展;再如,如果一個國家的經濟基礎較好,那它很快會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加速國際貿易的發展。總之,人文地理環境為國際貿易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推動國家貿易的發展。
E. 美國人文地理對國際貿易
一、前言
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硬環境條件。國際貿易的根本是物品的買賣,不同自然地理環境下的地區所盛產的物品是不同的,而這些物品是否是可以促成國際貿易的商品,形成商品經濟,這便成為了能否進行國際貿易的先決條件。同時,國際貿易的進行離不開軟環境的開放政策,當然也和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政府政策作為(是否鼓勵本地區國際貿易開展、是否鼓勵對外經濟作為帶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形式、是否有完善和配套的法律法規作保障等)、主體經濟形勢分不開。本文從美國的地理環境為切入點,從多方面分析了美國的地理環境,與其對自己國家貿易的關系進行闡述,並提出了對自己國家貿易方面的影響。
二、關鍵詞
美國 地理環境 國際貿易
三、文獻綜述
一個國家經濟貿易情況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其地理環境的影響的,地理條件的好壞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發展的外部條件,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人的行為方式、性格塑造以及思想觀念,人文環境的作用同樣是國際貿易能否順利開展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即國際貿易的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從業人員,從業人員離不開教育培養,一般來說,自然環境可以決定一個地區的經濟狀況,經濟狀況的好壞直接關繫到人的整體素質。 然而,目前為止,目前,國內學術界在美國的地理環境對其國際貿易的影響上上存在爭議,對兩者之間的研究不深入,且不具有系統性。本文試圖在這些方面彌補對該問題研究的不足。對美國地理環境對其貿易的的影響進行系統的分析與研究。
四、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論文中一種常用的方法,是指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子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本文在寫作時,查閱了大量了大量的文獻,也從網路上查閱的相關的期刊文獻,搜集匯總了相關資料,對美國的基本情況及其對國際貿易的影響有了相關的認識。
調查法也是論文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搜集有關研究對象現實狀況或歷史狀況的材料的方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綜合運用歷史法、觀察法等方法以及談話、問卷、個案研究、測驗等科學方式,對研究課題進行有計劃的、周密的和系統的了解,並對調查搜集到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為人們提供規律性的知識。本文在寫作時,調查了相關的數據和資料,並對其進行了整理,從而得出了結論。
五、研究結果與結論
(一)、地理環境
1、自然地理環境
(1) 氣候
美國幾乎有著世界上所有的氣候類型(地跨寒、溫、熱三帶,本土處於溫帶),在主要農業地帶少有嚴重的乾旱發生、洪水泛濫也並不常見,並且有著溫和而又能取得足夠降雨量的氣溫。影響美國氣候的主要是北極氣流,每年從太平洋帶來了大規模的低氣壓,這些低氣壓在通過內華達山脈、洛磯山脈、和喀斯喀特山脈時夾帶了大量水分,當這些氣壓到達中部大平原時便能進行重組,導致主要的氣團相遇而帶來激烈的大雷雨,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有時這些暴雨可能與其他的低氣壓會合,繼續前往東海岸和大西洋,並會演變為更激烈的東北風暴,在美國東北的中大西洋區域和新英格蘭形成廣泛而沉重的降雪。大平原廣闊無比的草原也形成了許多世界上最極端的氣候轉變現象。
大臉盆地區和哥倫比亞河高原則是乾旱而極少降雨的地區,最乾旱時平均降雨量少於15英寸。美國西南部是乾旱的沙漠,夏季時最熱的數個禮拜溫度超過華氏100度(攝氏38度)。西南部和大臉盆地區也會受到來自加利福尼亞灣的季風影響,偶爾會帶來少見的大雨。加利福尼亞州大多數區域都屬於地中海氣候,有時會在每年的10月至隔年的4月引發強烈暴雨,而其他月份幾乎全無降雨。瀕臨太平洋的西北方地區則終年豪雨不斷,但在冬季和春季降雨量最大。西部山脈吸收了充足的濕氣,降雨量和降雪都相當沉重。
(2)水系
從總體上可分為三大水系:凡位於落基山以東的注入大西洋的河流都稱為大西洋水系,主要有密西西比河、康涅狄格河和赫得森河。其中密西西比河全長6020公里,居世界第四位。凡注入太平洋的河流稱太平洋水系。主要有科羅拉多河、哥倫比亞河、育空河等。北美洲中東部的大湖群——五大湖。包括蘇必利爾湖、密歇根湖、休倫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屬冰川湖,總面積24.5萬平方公里,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水域,素有「北美地中海」之稱,其中密歇根湖屬美國,其餘4湖為美國和加拿大共有。蘇必利爾湖為世界最大的淡水湖,面積在世界湖泊中僅次於裏海而居世界第二位。五大湖湖水匯入聖勞倫斯河,流入大西洋。
(3) 生物
美國有超過17,000種本土的植物和樹種,是世界上最多樣化的,同時,數千種非本土的外來物種有時也會影響到本土的動植物。美國本土有超過400種哺乳類、700種鳥類、500種爬蟲類和兩棲類、以及90,000種已經被發現的昆蟲。美國也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重視環境保護的國家之一,在1872年聯邦政府建立了黃石國家公園以保護當地環境,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公園。
(4)資源
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戰略礦物資源鈦、錳、鈷、鉻等主要靠進口。探明煤儲量35,966億噸。探明原油儲量270億桶。探明天然氣儲量56,034億立方米。森林面積約44億畝,覆蓋率達33%。
2、人文地理環境
(1)人口
美國有3億多人口, 80%以上是歐洲移民的後裔,華裔約100萬。5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其他人信仰猶太教和東正教。美國人一般性情開朗、樂於交際、不拘禮節。
(2)民族
美利堅民族是個年輕、天真、自信、富有生氣的民族。像個血氣方剛的青年人,美國人生性好動,不甘寂寞。像個精力充沛的年輕人,美國人不停地干這忙那,似乎有永遠也使不完的精力。城市裡的人似乎永遠趕著去什麼地方;鄉村裡的人總是在農田、養雞場、谷倉、奶牛場之間奔跑不停;辦公室里的人有著堆成山似的文字工作(paper work)要做;公司里的秘書手腳不停地接電話、送文件。你在街上走逛,後面的人會大步流星地超趕到你的前面;你去餐館就餐,難得尋覓到能與你說笑寒喧的伴侶。生活的節奏像一根上足了的發條一樣,有條不紊地不停運轉,構成了一幅繁忙、近乎於瘋狂的現代人生活畫面。
(3)生活方式
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除了止述美利堅民族好動不好靜的秉性之外,很大程度上與他們社會的激烈競爭息息相關。美國是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法則是它的運轉規律,不進則退,不勝則敗。為了生存和成功,美國人必須拼搏和奮斗,而拼搏與奮斗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與他人搶時間、爭速度,使自己始終處於依靠地位。由此可見,美國人的快節奏生活方式是被他們緊張激烈的社會競爭所「逼迫」出來的。因為這種「逼迫」無時不在、無處不有,美國人對快節奏生活方式也就習慣成自然了。
(4)宗教
美國人的宗教熱情很高,但這種對上蒼的敬畏並沒有阻礙美國人揭開上帝創造的這個世界之迷的勇氣和努力。從西部邊疆的開發,到外層空間的探索,從海底資源的研究,到大氣資源的探索,美國人似乎並不因上帝的萬能而被震攝住,而是無所顧忌地大膽試驗,勇敢地利用科學知識來解答大自然中的秘密。
(5)政治
在美國,政治像一場頗具觀賞性的游戲,普通老百姓可以藉助報紙、電視等大眾傳播媒介,觀摩政客們互相攻擊、互相嘲弄、互相指責等各方面的精彩表演。大至總統競選、國會聽證會,小至學生會與校董會的沖突,人們無不可以從中窺見政治游戲中的權術運用、利益交換和官官相護等事例。只要美國政客們在玩政治游戲時遵守有關規章制度,他們就能夠得到作為觀眾的選民們的認可一樣。如果政客們違反有關規則,如尼克松的水門事件、里根的伊朗門事件,那麼,他們就要受到有關機構的查詢和調查,乃至曝光出醜。所以說,美國的政治因透明度較高而較少有神秘感,普通百姓對政治機制的運作也因此而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美國遼闊的地理面積為其發展農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美國的農業採用大規模的機械化,現代化水平高,促進了其農業不斷向著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生產的規模化又為機械化現代化的推進提供了條件,合理科學的種植業也為農業的發展提供了便利條件。
美國自然資源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鉀鹽、磷酸鹽、硫磺等礦物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其他礦物有銅、鉛、鉬、鈾、鋁礬土、金、汞、鎳、碳酸鉀、銀、鎢、鋅、鋁、鉍等。汽車工業和建築業在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為美國經濟的兩大支柱。近年來,在信息、生物等領域科技進步推動下,美國產業轉型加快,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被淘汰或轉移到國外。
美國有高度發達的現代市場經濟,對外貿易依賴性最大。美國是世界上進口小汽車、鋼鐵、石油、紡織品最多的國家;美國農業屬「石油農業」,能源消費量大。美國是世界石油產量最大,進口最多的國家。 人口多,高消費,高浪費。其國內生產總值和對外貿易額均居世界首位。20世紀90年代,以信息、生物技術產業為代表的新經濟蓬勃發展,受此推動,美經濟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增長期。2001年美經濟陷入短暫衰退,之後逐步復甦。2005年盡管受到能源價格上漲、颶風襲擊和利率上升等因素影響,但美國經濟仍保持了3.5%的GDP年增長率。
美國信息等高科技產業發展迅速,產品更新換代日益加快,利用高科技改造傳統產業也取得進取。主要的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農業高度發達,機械化程度高,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大豆等均佔世界領先地位。糧食總產量佔世界的1/5。美前五大進口市場為加拿大、中國、墨西哥、日本和德國。
F. 讀國貿需不需要知道些地理知識
讀國貿需要知道些地理知識。
自然地理:交通便利的,更容易進行國際貿易.比方說沿海的、河流沿岸的,水路運輸會很發達;平原地區的交通通常比高原地區要通暢之類,適合進行物流,進而進行國際貿易。
人文地理:地區的人口組成、民族、宗教信仰等,各地區會有獨特的風俗或者禁忌,在進行貿易的時候特別要注意這些問題。
環境保護:國際貿易,就是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因此對環境的保護也尤為重要.貿易過程特別要注重各環節的環保,這樣既是對本國負責,也是對貿易國的負責,更是對全人類的一種責任。
G. 做一個地理的ppt,介紹西藏的自然及人文地理
可以看看我空間相冊,裡面有設計
H. 介紹惠東人文地理的ppt
人口
編輯
2000年,惠東縣轄22個鎮。總人口713141人,各鎮人口:平山鎮118466、大嶺鎮105674、白花鎮57757、梁化鎮40736、稔山鎮64338、鐵涌鎮30312、平海鎮32259、港口鎮24414、巽寮鎮6997、吉隆鎮41066、黃埠鎮36436、鹽洲鎮14194、增光鎮20590、多祝鎮47635、新庵鎮5203、安墩鎮25495、松坑鎮6768、石塘鎮5016、高潭鎮9450、馬山鎮7094、寶口鎮5785、白盆珠鎮7456。(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截止2012年底惠東縣總人口92.03萬人,戶籍人口84.5萬人。惠東籍的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和華裔18萬餘人。[6]
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交通
編輯
水路
惠東縣地處西枝江中上游,有河道通惠州、博羅、東莞、廣州、河源、龍川。沿海港口可通香港、澳門、汕尾、汕頭、福建等地。[7]
公路
明、清時期,境內設有2個驛站:平山驛、平政驛。這條驛道由惠州經平山、平政(今吉隆)至海豐。[7]
民國時期,境內有5條沙土公路,總長143.9公里。大部分路基彎曲,路面狹窄、橋多木造,並且由於缺乏養護和戰亂的破壞,至建國前夕通車里程只有10.2公里。[7]
惠東LNG公交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人民政府重視交通建設,特別是在1978年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惠東公路建設迅速發展,各種車輛迅速增加,至1995年年底,惠東縣共有公路221條,可通車里程1612.8公里,養護里程1552.1公里,公路密度達每100平方公里47.7公里。陸路已形成以縣城平山鎮為中心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連結惠州市5個縣(市、區),有班車可通廣州、河源、梅州、深圳、香港、汕頭、汕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貴州、四川等地。縣內22個鎮277個管理區除鹽洲鎮西涌管理區外,全部實現通車。1995年惠東縣擁有各種機動車輛32704輛,其中客車2756輛,貨運汽車2653輛,其它機動車27295輛。海上運輸發展也很迅速,自1950年以來先後建成海運碼頭500噸級2個(鹽洲、半洲)、1000噸級2個(港口、鯉魚洲)、3000噸級2個(碧甲、亞婆角)。貨輪可直航全國沿海主要港口及港澳等地,有運輸船舶856艘,載重噸位9022噸。[7]
惠東范和港跨海大橋
縣城平山街道距深圳市90公里,距惠州市38公里,距廣州市153公里;距惠州機場17公里,距京九鐵路惠州站38公里,距汕頭特區240公里,海路距香港46海里。G15瀋海高速深汕段(深汕高速)、S20潮莞高速公路(廣汕公路)、S30惠深沿海高速公路及S21廣惠高速公路均穿境而過;海上運輸可直達閩、港、澳。國家級漁港港口港,有海關二類監管碼頭。距縣城15公里的惠州機場,可直航北京、杭州、無錫、徐州等大中城市。縣城每天有多班豪華巴士直通香港,僅需2小時車程。惠東已形成了以港口、高速公路為主體的立體交通網路,為貨物集散、與國內外大市場對接提供了優越條件。
鐵路
惠東火車站
廈深高鐵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車,惠東作為沿途兩個縣級站點之一,同時啟用惠東火車站,火車站地址在惠東縣稔山石井村,距離稔山鎮鎮街約1.5公里,惠東站是一座客貨兩用車站,設置了2個站台:基本站台和2站台,還有一個貨車平台。連接一樓進站大廳的,是一個地下通道,可供乘客穿行至軌道的另外一側。因地下進、出通道合二為一,所以整體較寬,達到12.36米。佔地總面積將達400餘畝,站舍建築面積將達到8000多平方米,建築總高度20.7米。惠東縣開通3條公交線路與廈深鐵路惠東站實行無縫銜接,分別是「惠東站至鹽洲」、「惠東城南客運站至惠東站」和「惠東站至大嶺烏塘」公交線路。
經濟
編輯
概況
惠東縣農業經濟全面發展,糧食連年豐過時收;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初步建立起以電子、機械、建材、服裝、製鞋為重點,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交通、通訊、能源和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投資環境不斷優化,對外開放水平明顯提高;個體私營經濟初具規模,以黃埠、吉隆兩鎮為代表的個體私營製鞋業已發展成為惠東的支柱產業。
2014年惠東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40.2億元,增長14.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1.1億元,增長6.8%;第二產業增加值216.2億元,增長18.4%;第三產業增加值182.9億元,增長9.5%。人均GDP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47503元,增長13.7%;三次產業結構從上年的10.1:48.6:41.3調整為9.3:49.1:41.6。公共財政預算收入30.2億元,增長30%。
2013年,惠東製鞋業經受住了各種不利因素,製鞋業保持平穩發展勢頭:惠東縣6293個鞋企產鞋9.2億雙,總產值達到了278億元,鞋業稅收1.9億元。[8]
2013年惠東縣各鎮街固定資產投資情況:
1、稔山鎮 51.87億元,增長23%;
2、平山街道 30.83億元,增長14.8%;
3、巽寮管委會 28.68億元,增長35.4%;
4、大嶺鎮 17.25億元,增長50%;
5、平海鎮 17.07億元,增長11%;
6、黃埠鎮 10.6億元,增長11%;
7、白花鎮 9.6億元,增長13%;
8、吉隆鎮 9.2億元,增長11%;
9、港口管委會 5.5億元,增長35%;
10、鐵涌鎮 4.9億元,增長50%;
11、多祝鎮 3.4億元,增長13%;
12、梁化鎮 2.2億元,增長35%;
13、安墩鎮 6283萬元,增長11%;
14、白盆珠鎮 5740萬元,增長11%;
15、高潭鎮 5556萬元,增長11%;
16、寶口鎮 4163萬,增長11%。
農業
農業在惠東縣國民經濟中居主要地位。民國38年(1949),農業總產值為2755萬元(按1980年不變價),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6.9%。50年代前,境內農業經濟以種植糧食(水稻、甘薯)為主,經濟單一。農業生產由於受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束縛,加上水利設施缺乏,抗災能力差,耕作制度和生產技術落後,因而生產水平低下。民國38年(1949),水稻總產量5.18萬噸,平均畝產78.5公斤。[9]
1950年後,經過土地改革,開展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推廣耕作新技術和良種,治理水土流失,改良土壤,使糧食生產有了較大發展。1956年,水稻總產量比1949年增長83.04%。[9]
1958—1965年,由於搞「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刮「共產風」,農業生產在管理上強調集中統一,農業生產強調「以糧為綱」,分配上實行平均主義。「文化大革命」期間,開展農業學大寨,農村大搞「割資本主義尾巴」,視多種經營為「走資本主義道路」,不允許農民發展家庭林、牧、副、漁業生產,嚴重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致使農業生產下降,農村經濟一度萎靡不振。[9]
1979年以後,實施經濟體制改革,全面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逐步調整農業結構,發展「三高農業」(高產量、高產值、高效益)。1985年,惠東縣農業總產值結構中,種植業比重由1980年的59.3%降至48.1%。90年代初重點發展商品蔬菜基地,1995年,種植業商品率76.58%,比1988年的48.62%增加了27.96個百分點。農村經濟由自給半自給逐步向商品化、社會化、基地化轉變,惠東縣農業總產值和主要農產品的年產量都有較大幅度的增長。1995年,惠東縣農業總產值達10.67億元,比1949年增長37.7倍;水稻總產量18.83萬噸,平均畝產317公斤,總產比1949年增加35.3倍。[9]
工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惠東境內的工業主要有:制鹽、製糖、釀酒、采礦、燒石灰、榨油、加工竹木、鐵器、造船等行業,均由私人開設,小型、星散,手工操作。除食鹽、礦產品、石灰銷往省內外,其它產品均在境內銷售。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廣東大埔縣人張氏在平海碧甲建廠開採石英砂,製造日用玻璃運銷香港。民國27年(1938),白花謨嶺人練義之與香港英商合夥開辦凌坑石礦公司,開採石灰石、燒石灰運銷香港,這是惠東中外合資辦工業的開端。[10]
20世紀50-60年代建立國營和集體所有制工業,同時組織恢復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生產,發展了電力、機械、冶金、建材、製糖、化工等現代工業。至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惠東縣工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582萬元增至7078萬元,占惠東縣社會總產值的13.0%,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9.8%。1979年後,貫徹執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方針,工業生產進入了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大批外國和港澳台商人進入惠東辦工業,鄉(鎮)、村辦工業迅速崛起,私營工業和個體工商戶應運而生、蓬勃發展。惠東縣已形成行業較齊全的工業體系。至1995年年底,惠東縣工業企業有7189家,工業總產值451923萬元,占惠東縣社會總產值66.1%,占工農業總產值80.9%,其中重工業總產值91825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20.3%,輕工業總產值360098萬元,占工業總產值的79.7%;在工業企業總數中,鄉及鄉以上工業企業452家,總產值248552萬元,其中國有工業企業36家,產值17322萬元,集體工業企業336家,產值188331萬元,其他工業80家,產值42899萬元;村及村以下工業企業6737家,總產值203371萬元,其中村辦349家,產值30103萬元,聯戶390家,產值19981萬元,個體、私營5998家、產值153287萬元。在全部工業總產值中,有外商投資工業總產值173107萬元,其中「三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工業企業69家,產值40126萬元;「三來一補」(來料加工、來件裝配、來樣加工、補償貿易)工業企業698家、產值132981萬元。[10]
1958年掀起全民大辦工業、全民大煉鋼鐵高潮,惠東縣鋼鐵師司令部調動城鎮居民、機關幹部、學校師生和農村主要勞動力4萬多人,上山挖鐵礦、砍樹燒木炭、砸鐵鍋、撬鐵門窗,在惠東縣各地壘高爐3744座,進行土法煉鋼鐵,大幹3個多月,產品全是廢品,勞民傷財,損失嚴重。[10]
商業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前,惠東境內的商業均為私營,多為個體經營,少數為合股經營。1949年以後,才出現集體商業和國營商業,至1956年,對私營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後,沒有了私營商業。1980年又開始出現私人經營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