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新生代中國古地理

新生代中國古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14 20:52:55

❶ 中國新生代

張涵予自然是不必說,從《集結號》里的穀子地到《湄公河行動》里的高剛,雖然已經五十幾歲,但剛硬的氣質加上低沉的煙嗓,活脫脫的是一個錚錚的硬漢。
周一圍這么多年來可以說是不溫不火,知名度算不上高,剛出道的時候,走的路線還是奶油小生。然而2014年播出的《綉春刀》,他從小銀屏到大熒幕,戲份不多的丁修,卻讓人印象深刻至極,震驚四座。
朱亞文,《紅高粱》演余占鰲,黝黑的皮膚,強健的肌肉,高粱地里對著周迅的告白,荷爾蒙爆棚。單身扛著周迅穿過高粱地,可稱作是移動的荷爾蒙聚合體,man得讓人想報(抱)警(緊)。在《我是證人》里,作為全片的演技擔當,演兇狠變態的殺手,讓人回想起來都還害怕。

❷ 古地理學的發展簡史

中國古代學者很早就對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有所認識。東晉葛洪在《神仙傳》中寫道:「東海三為桑田」。唐顏真卿﹑宋沈括等都以山頂﹑山崖中所見的螺蚌殼為證據﹐闡述了海陸變遷的觀念。科學古地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是與地質學和自然地理學的發展過程一致的。17世紀﹐歐洲一些學者根據岩層中的化石﹐對古地理環境作了一些推測﹐並試圖對環境演變的原因作出解釋。18世紀後期﹐英國J.赫頓在《地球的理論》一書中提出了均變論的思想。其後﹐英國C.賴爾在《地質學原理》中﹐發展為均變論學說﹐成為古地理學的研究原則﹔賴爾在重建歐洲第三紀古地理環境方面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並探索自然環境演變的原因。
19世紀上半葉﹐冰期學說得到承認之後,人們對第四紀古地理的演變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自然地理學范疇的古地理研究得到了比較全面的發展。德國彭克,A.和E.布呂克納對阿爾卑斯山冰川沉積的研究和對第四紀冰期的劃分(1909);奧地利A.L.韋格納匯集大量古地理材料提出大陸漂移學說(1912);南斯拉夫M.米蘭科維奇提出對冰期-間冰期變化天文成因的理論(1920)等,對古地理學研究都有深遠影響。20世紀50年代以來,古地磁測量、放射性同位素測定﹑氧同位素分析﹑深海岩心的采樣和分析等新技術﹑新手段的採用﹐美國H.H.赫斯﹑R.S.迪茨在1960~1962年間提出的海底擴張說﹐以及美國W.J.摩根﹑D.P.麥肯齊﹑R.L.帕克和法國X.勒皮雄於1967~1968年提出的板塊構造說﹐都使古地理學以全新的面貌出現。1968~1983年完成的深海鑽探計劃等成果﹐已能勾畫出近2億年以來古海洋演變的基本輪廓。多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自堊紀以來氣候有變冷的趨勢。深海岩心的氧同位素(18O/16O)測定指出﹕90萬年以來可劃分出23個18O階段和10個完整的冰川周期。G.J.庫克拉對中歐黃土的研究表明﹐黃土層序中的古氣候旋迴與海洋18O的23個階段有對應關系﹔中國學者劉東生等對陝西洛川剖面的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結論。

❸ 新生代的地質特徵

新生代有地球歷史6500萬年的地質時代。是繼古生代、中生代之後最新的一個代。新生代形成的地層稱新生界 。1760年,G.阿爾杜伊諾把岩石分成3個紀:第一紀為結晶岩;第二紀為含化石的成層岩石;第三紀是半膠結的層狀岩石,常含海相貝殼。1829年,J.德努瓦耶研究巴黎盆地時,把地層之上的鬆散沉積層稱為。第一紀、第二紀已廢棄,第一紀大致相當,第二紀相當古生代和中生代。新生代包括古近紀、新近紀和第四紀,古近紀、又分為古新世、始新世、漸新世,新近紀又分為中新世、上新世;第四紀又分為更新世、全新世 。
新生代開始時,地球上的海、陸分布比現代大,古歐亞大陸比現代小;古中國和古印度為古地中海所隔,古土耳其和古波斯為古地中海中的島嶼,這些陸塊尚未與古歐亞大陸連接;紅海尚未形成,古阿拉伯半島是古非洲的一角;古南美洲和古北美洲相距遙遠,而古北美洲與古歐亞大陸接近,有時相連。
新生代開始後,地表各個陸塊此升彼降,不斷分裂,緩慢漂移,相撞接合,逐漸形成今天的海陸分布。印度與亞洲大陸結合發生在距今5000萬年前的始新世;喜馬拉雅山聳起則是200~300萬年的事,與此同時或稍早,歐洲升起了阿爾卑斯山,美洲升起了落基山。
古近紀氣候較此前的冷,晚始新世和漸新世南極大陸出現小型冰蓋,中新世中期那裡形成的冰蓋已相當於現代的2/3,更新世初北半球出現格陵蘭冰蓋,其後200萬年間曾有多次冰期,冰川曾見於幾個大陸。

❹ 中國境內新生代的造山運動被稱為什麼

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期造山運動到現在還未停息

❺ 中生代印支運動對我國古地理有哪些影響

印支運動對中國古地理格局的影響
下三疊紀中國北部由於天山—興安嶺地槽在古生代末已褶皺升起,使塔里木—華北地台與西伯利亞地台連為一體,成為陸相沉積區。南部仍廣泛發育海相沉積,構成「南海北陸」的格局。三疊紀中晚期的印支運動引起中國南方的大規模海退,中國除西藏、青海南部、華南部分地區及東部沿海個別地區外,普遍上升為陸,基本結束了南海北陸的格局。自侏羅紀起,以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為界,此線以東的沿海地區構造運動強烈,並伴有大量岩漿及火山活動。此線以西為穩定的大型內陸盆地。中國長期以來南北方向的差異轉化為東西方向的差異。中國侏羅紀古地理輪廓可分為東部的沿海火山活動區,西部大型內陸盆地區及青藏海相沉積區。海侵主要限於青藏和台灣地區,黑龍江東部、湘粵一帶也有短期的海侵波及。白堊紀總的古地理輪廓與侏羅紀基本相似。http://www.expo800.com/hdwiki/doc-view-43933.html

❻ 新生代的海陸配置和自然環境是什麼

到了新生代之後,全球的海陸分布對比起中生代,又有了不同,與現在的世界地圖相比較,也有一些差異。先看北美洲,那時候從得克薩斯州往西,沿落基山有一條南北向的內海,把北美洲分隔成東西兩半,其西部的北美洲經過白令海峽可與亞洲相連,而東部的一半則通過北極大陸與歐洲渾然一體。

歐亞大陸的地理形態也與今天不同,烏拉爾有一條南北向的海峽,其北端與北極海相通,南端則連向地中海,所以嚴格來說,所謂歐亞大陸當時並不存在,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分界線正好是海峽分隔。亞洲南部從第三紀早期開始位移的變化是很大的,或者說,這就是板塊漂移的結果,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非洲和阿拉伯半島等地。

南北半球之間的古地中海原是十分開闊的大海,自中生代以來,逐步縮小。到晚第三紀初期,非洲大陸板塊和阿拉伯板塊向北漂移,與歐亞大陸板塊在古地中海西部相遇。撞擊的結果是出現阿特拉斯山和安達盧西亞山的褶皺隆起,致使古地中海西端幾乎封閉,海域面積大為減小。到早第三紀後期,南半球的板塊進一步北移,使阿爾卑斯山變形,這次造山運動向東一直延伸到中東、近東各地,並持續到晚第三紀早期,導致古地中海的中段也變成封閉,中東和近東地區就出現了新生的大陸。同時,也出現了被陸地包圍起來的內海——黑海。此時,古地中海的西段進一步封閉,地中海內的海水一度乾涸。當時的歐洲和非洲之間,沒有水域分隔。

到了晚第三紀後期,阿爾卑斯山繼續升高,而大西洋與地中海之間,發生大規模的斷裂活動,於是打開了地中海西端的通道,大西洋海水沿著通道重返回地中海,一直繼續到今天。

正當非洲板塊向北漂移的時候,大陸的東部出現了巨大的裂谷,即產生了世界著名的東非大裂谷。

再看古地中海東段延伸的喜馬拉雅山地區,這里與中國大陸的面貌最為密切。印度板塊自從中生代時岡瓦納大陸解體分離出來以後,繼續向北漂移。到早第三紀時,越過赤道,到達北回歸線附近,其北緣開始向亞洲大陸板塊之下俯沖,到始新世末期,兩者終於相撞,致使古地中海東端的喜馬拉雅海槽消失,兩個板塊發生擠壓,出現了一系列褶皺山系,喜馬拉雅山就這樣形成了。起初,山勢並不高,但由於俯沖作用繼續進行,亞洲大陸南緣也就繼續抬升翹起,逐漸使山體升高。

在板塊漂移、碰撞過程中,板塊內部也出現斷裂活動,例如在印度中、西部在早第三紀時有廣泛的火山活動,著名的「德干暗色岩」就是此時的噴溢熔岩。研究者認為,這些火山活動與斷裂構造可能是由於印度板塊與非洲以東的塞席爾群島之間的分離有關。

新生代時期,在環太平洋之濱也出現了許多新生的山系。澳大利亞在新生代的時期比較平靜,沒有影響大的地殼運動。在南極洲大陸上,第三紀時期出現火山噴發。南極大陸在新生代早期仍處於低緯度地區,隨者板塊的逐步向南漂移,到新生代晚期才漂到現在的位置。由於環太平洋及古地中海都是板塊相撞的地帶,又是地殼上深斷裂的俯沖所在,所以也是現代地震的集中地帶。

由於海陸配置的巨大變化,必然影響到自然環境的改變。在研究新生代的氣候變化時,必須注意2個方面的特點:①解釋高緯度的氣候帶時,必須聯繫到大陸板塊漂移的結果;②當全球大規模的冰川出現時,對新生代後期的氣候環境發生的嚴重影響。

第三紀時期,暖熱的氣候似乎遍及全球,甚至南極和北極在早第三紀時曾都是熱帶氣候。進入晚第三紀,特別是到上新世以後,全球氣候轉涼的現象比較明顯。

第四紀時期,出現冰期與間冰期氣候的交替,對環境影響很大,就以早更新世時期為例,其氣溫可能比前期下降5~10℃,所以,在我國西部高山地區出現冰川。但到間冰期時,氣溫又明顯轉暖。

❼ 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在中國的發展

1949年前,中國的沉積學和沉積古地理學研究工作寥寥無幾。新中國成立後,尤其近二十年來已得到了迅速發展。隨著地質勘探工作的大規模開展,地質工作者不僅為祖國找到了大批礦產基地,而且結合沉積礦產的研究,在石油、天然氣、煤、錳礦、磷礦、鹽礦、沉積銅礦等方面系統總結了成岩和成礦理論。在沉積礦物、沉積環境、沉積模式、古地理、沉積建造、沉積地球化學、現代沉積等方面也都獲得了很大進展。

陸續出版了一批沉積學和古地理學方面的專著、圖集和教材。劉鴻允出版了我國第一部古地理圖《中國古地理圖》(1955)。王鴻禎編著了我國第一本與沉積古地理學相關的高等學校教材《地史學教程》(1956),並領導了中國第二代沉積古理圖《中國古地理圖集》(1985)和《中國層序地層研究》(2000)等研究總結工作。劉寶珺和曾允孚等編著了《沉積岩石學》(1980)、《岩相古地理基礎和工作方法》(1985)、《中國南方岩相古地理圖集》(1994)。曾允孚和夏文傑編著了《沉積岩石學》(1986)。余素玉和何鏡宇編著了《沉積岩石學》(1989)和《化石碳酸鹽岩》(1982)。孫永傳和李蕙生編著了《碎屑岩沉積相和沉積環境》(1986)。何鏡宇和孟祥化編著了《沉積岩和沉積相模式及建造》(1987)。賈振遠和李之琪編著了《碳酸鹽岩沉積相和沉積環境》(1989)。

20世紀90年代以來出版的有關著作和教材主要有:孟祥化等編著的《沉積盆地與建造層序》(1993)和《內源盆地沉積研究》(1993);馮增昭等編著的《中國沉積學》(1994)、《沉積岩石學》(1993)、《碳酸鹽岩岩相古地理學》(1989)、《華北地台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1990)、《西北地區寒武紀和奧陶紀岩相古地理》(2000)、《中國南方寒武紀和奧陶紀岩相古地理》(2001);鄧宏文等編著的《沉積地球化學與環境分析》(1993);梅志超編著的《沉積相與古地理重建》(1994);王良忱和張金亮編著的《沉積相和沉積環境》(1996);趙澄林編著的《沉積學原理》(2001);陸克政等編著的《含油氣沉積盆地分析》(2001);於興河編著的《碎屑岩系油氣儲層沉積學》(2002);姜在興編著的《沉積學》(2003)。這些成果不僅在教學和指導找礦工作中取得了有益的效果,而且也豐富了沉積學和古地理學的理論研究內容。有關的刊物有《岩相古地理》(1981年創刊)、《沉積學報》(1983年創刊)和《古地理學報》(1999年創刊)等。

如上所述,近20年來,我國的沉積古地理研究與編圖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古地理編圖工作是與沉積學和大地構造學的理論同步發展的。20世紀70年代以前的沉積古地理圖,主要是概略性的以岩石組合和生物類型為依據而編制的。70年代以來,在現代沉積學理論指導下,以沉積相分析為基礎,編圖精度從概略比例尺擴大到中、大比例尺。近年來,由於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許多學者提出編制第三代岩相古地理圖,即要恢復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的古地理位置,把大陸變形和古板塊的位移表示出來,這樣的圖件一般都是大范圍概略性或小比例尺圖件,編制這樣的圖件難度較大。

1979年成立的中國沉積學會進一步促進了我國沉積岩石學和沉積古地理學的發展,學會相繼召開了多次專題學術討論會,並於1983年創刊了《沉積學報》,對提高我國沉積學研究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之,沉積學和古地理學已發展成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在地球科學進入學科綜合、學科交叉等迅速發展的今天,其重點和前沿正在發生轉移,研究范圍進一步擴展,並圍繞資源、環境、災害和全球變化等4個主題展開,這就使沉積學及古地理學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現有的學科知識體系,定量沉積學的研究是未來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因此沉積學及古地理學的發展潛力還很大,在沉積礦產和能源越來越緊缺的21世紀,沉積學及古地理學也必將在沉積礦產和能源勘探開發方面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❽ 二疊紀古地理特徵

二疊紀是古生代最後一個地質年代,地殼運動又趨活躍,全球范圍內一系列板塊的碰撞導致地史中著名的聯合古陸在二疊紀末期基本形成。該大陸幾乎由北極延伸至南極,跨越了不同的古氣候帶。這種全球古構造、古地理環境的巨變,造成了陸相、潟湖相沉積類型的廣泛發育,氣候帶的明顯分異和生物界的重要變革。聯合古陸東南緣繼續存在結構復雜的古特提斯多島洋,而使中國二疊紀地史既反映全球共性又有自身特色。

(一)華北-東北南部區

華北板塊主體自二疊紀起已基本脫離海洋環境,僅局部地區遭受短期海侵影響。因此二疊系以陸相沉積為主。位於華北中部的山西太原地區二疊系發育最好,研究最詳,是公認的華北地區二疊系標准剖面。

1.山西太原西山二疊系標准剖面

這個剖面二疊系總厚達數百米。從岩相分析來看,下二疊統下部山西組幾乎全系陸相沉積。本組底部為粗粒石英砂岩,具斜層理,並有植物化石等,屬河床相;向上以泥頁岩粉砂岩為主,夾煤層,含植物化石,為典型的沼澤成煤相。由山西組向上出現了一套岩性復雜的陸相沉積,即「石盒子群」(下石盒子組和上石盒子組),下石盒子組夾有煤層及含豐富的植物化石,主要屬於沼澤相沉積;上石盒子組僅有少量炭質頁岩,不含煤層,並開始出現紫紅色泥頁岩層,植物化石保存較好,但不及下部多,主要屬河流、湖泊相沉積。氣候已逐漸轉為乾燥。上覆石千峰組是一套紫紅色岩系,主要為長石石英砂岩和砂質泥岩的互層,已是典型的乾燥氣候的內陸河、湖相地層(圖8-6)。

綜上所述,太原西山二疊系剖面各組自下而上厚度逐漸增大,顏色由黑灰至黃綠至紫紅:由含煤到不含煤,這些特徵說明經歷了由沼澤低地逐漸變為河湖盆地,氣候由潮濕變為乾旱的歷史過程。

圖8-6 中國二疊系柱狀剖面對比圖

(轉引自劉本培等,1996,有修改)

L—梁山組。1—火山岩;2—硅質岩、硅質泥岩;3—硅質團塊灰岩;4—煤層(其他圖例參圖8-2,4)

2.橫向變化和古地理

太原西山剖面可代表華北-東北南部區二疊系的一般情況,但各期岩相的橫向變化仍有所不同。

山西組地層分布廣泛,厚度不大,一般為100~200m,主要為內陸湖沼相及沼澤相含煤地層。說明當時本區除一些古陸剝蝕區外,普遍為地勢低平的潮濕氣候環境,廣泛發育了沼澤,植物大量繁盛,因而成為重要的造煤時期。

石盒子群的分布也較廣泛,但橫向變化顯著。大致可以分為3種類型:①淮南型,分布於淮南及豫西一帶,主要是灰色的砂、頁岩,含重要可採煤層,並找到含海相或半鹹水相化石(Lingula舌形貝)的夾層;②蘇北型,分布於蘇北、魯中、冀東和遼東一帶,石盒子群下部有可採煤層,但不重要;③山西型,分布於太行山以西(包括山西北部和鄂爾多斯盆地),為一套黃綠色至紫紅色砂、頁岩及泥岩為主的地層,基本上不含可採煤層,但有植物化石。由此可見,當時本區古地理環境較為復雜,太行山以西地勢較高,石盒子群以河流、湖泊沉積為主;太行山以東的蘇北、魯中、冀東及遼東等地地勢較低,氣候也較濕潤,石盒子群含有可採煤層,以湖泊沉積為主;淮南一帶地勢低窪,臨近華南海區,偶受短暫海侵,石盒子群含重要可採煤層,為近海沼澤沉積(圖8-7)。

(二)華南區

華南板塊二疊紀時遭受了晚古生代中最大的海侵,與華北-柴達木板塊的大陸面貌形成鮮明對比。華南海相二疊系發育特徵以黔中地區為代表。華南石炭紀末、很多地區地殼上升,普遍海退,至二疊紀初又逐步下降接受沉積,致使二疊系和石炭系間多為假整合接觸。中二疊統(陽新統)以淺海相灰岩為主,分布極廣,代表一次海侵的產物;上二疊統(樂平統)普遍發育有海陸交互相及陸相含煤地層上部又以海相地層為主。浙、閩、粵沿海一帶及海南島地區二疊紀時已屬穩定地區,構成華南板塊的一部分。

1.黔中一帶二疊紀標准剖面

黔中一帶二疊系總厚達1000m以上,與下伏上石炭統為假整合接觸,界線清楚。中二疊統下部相當棲霞階的地層,其底部梁山組為厚十多米的礫岩和黑色頁岩,常夾薄層煤層,含植物化石及珊瑚化石,屬海陸交互相沉積;向上為120~500m厚的灰黑色和黑色厚層塊狀灰岩,含大量的燧石結核,產 Nayasakaia(早板珊瑚),Polythecalis(多壁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即所謂棲霞(灰岩)組,屬淺海灰岩相。上部相當茅口階的茅口組為淺灰色至白色塊狀質純灰岩,厚約250m,產 Neoschw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費伯克

),Wentzelella(文采爾珊瑚)等,為淺海相沉積,中二疊世末發生海退,沉積間斷,至晚二疊世初又下降接受沉積。上二疊統下部龍潭組(相當龍潭階)假整合於茅口灰岩之上,為一套砂岩、頁岩及薄層石灰岩為主的地層,夾煤層及燧石層,厚180多米。產Gigantonoclea(單網羊齒)、Gigantopteris(大羽羊齒)及腕足類、

類等化石,為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長興組為泥質灰岩和灰岩,常含燧石團塊及條帶,厚約120m,產有Oldhamina(俄哈姆貝)、Palaeofusulina(古紡錘

),屬淺海相;長興階上部稱大隆組為燧石層,頁岩和燧石灰岩的互層,底部夾黑色頁岩及極薄的煙煤一層,厚35m,含Pseudotirolites(假提羅菊石),屬近水海灣相沉積。向上與下三疊統為假整合接觸(圖8-6)。

黔中一帶二疊紀時經歷了兩次海侵:一次是在中二疊世早期,為初期短暫的濱海沼澤環境的大海侵,沉積了淺海相棲霞灰岩和茅口灰岩;第二次在晚二疊世末期,沉積了以海相為主的長興階地層。二次海侵之間為海退期,造成濱海沼澤環境,形成具有重要經濟意義的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即所謂的「龍潭煤系」。

2.橫向變化和古地理

華南晚石炭世後,大部分地區地殼上升海水暫時退去,至中二疊世初,又開始下降接受沉積致使二疊統與下伏地層為假整合接觸。

中二疊世地層在華南區分布十分廣泛,普遍發育了以淺海相碳酸鹽岩為主的地層——棲霞灰岩和茅口灰岩。說明早二疊世為廣泛海侵時期,此次海侵為華南地史上最大的海侵時期之一,在北部海水淹沒了整個上揚子地區,向東侵入到東南一帶的大部分地區。但海侵本身又是個復雜過程,初期梁山組及其相當地層僅分布於本區北部,大致在滇東、貴陽、長沙、南昌一線以北,這些地區在泥盆紀、石炭紀時一般都是高出海面的陸地,到二疊紀初地形逐漸夷平,為濱海沼澤地帶;此線以內的地區則主要為淺海環境,這種情況仍然是繼承了過去「北高南低」的古地理而貌。棲霞灰岩分布最廣,且岩相厚度較穩定,到處發育了含Hayasakaia(早板珊瑚)、Nankinella(南京

)等化石群的淺海相含燧石結核灰岩,它不僅超覆在晚古生代一直處於陸地狀態的上揚子地區(川、鄂),而且在東南一帶的部分地區也形成超覆。晚期茅口灰岩富含Neoschw agerina(新希瓦格

)、Verbeekina(費伯克

)、Wentzelella(文采爾珊瑚)等動物群,分布范圍較棲霞組為小,岩性上也不如棲霞灰岩穩定,尤其是雪峰古陸以東的地區,岩相和厚度變化顯著:如在黔桂一帶茅口灰岩厚度常在500m以上;向東至湘鄂一帶,石灰岩中燧石成分大增(「當沖層」),而厚度漸減;再東至蘇皖及浙江一帶,則全變為硅質頁岩,厚度僅15m左右(孤峰層),化石以菊石類為特徵,可能為靜水海灣相沉積。看來,茅口期在部分地區已發生了海退,棲霞期的穩定的淺海灰岩相的局面到此時已經有所改變。

圖8-7 中國晚二疊世古地理圖

(轉引自劉本培等,1996)

中二疊世末,華南地區普遍地殼上升,發生海退和沉積間斷,致使上、下地層間為假整合接觸,在東南一帶還見到有微不整合關系,這就是所謂的「東吳運動」。「東吳運動」主要表現為大規模的地殼上升和海退,並在西部(川、滇、黔)發生大規模的玄武岩噴發,即通稱的峨眉山玄武岩。峨眉山玄武岩主要分布於康滇地軸及其周圍的地區,其范圍在峨眉-古藺一線以南,古藺-貴陽-建水一線以西,向西可抵怒江東岸,北可至柴達木地塊,規模較大,范圍廣,最厚達2000m以上。玄武岩的時代主要屬晚二疊世早期,但中二疊世晚期已開始噴發,除初期有部分為海底噴發外,基本上是一套大陸火山噴發岩系。「東吳運動」之後,古地理出現了新的面貌。晚二疊世初期(龍潭期)除康滇古陸、江南古陸及華夏古陸外,都下降接受沉積。此時華南廣大地區主要為一濱海平原,海水多次侵入,形成以海陸交互相為主的龍潭階地層。由於各地古地理面貌有所差異,因而龍潭階岩相分異顯著,大致可分為3種沉積類型:①淺海灰岩相,分布於北部川北、陝南、鄂西一帶及黔東、桂西一帶,稱吳家坪組,除底部有極薄的頁岩偶夾薄煤層外,主要為淺海相石灰岩,含有Codonofusiella(喇叭

)、Liangshanopnyllum(梁山珊瑚)化石,為地勢低凹,長期遭受海侵條件下的沉積;②海陸交互相含煤沉積,分布於華南的廣大地區,是重要的含煤地層,以含Gigantopteris(大羽羊齒)等植物群為特徵;③陸相含煤沉積,主要分布於康滇古陸以東的川西、滇東和黔西等地,說明這些地區為未遭受海侵的大陸沼澤地帶(圖8-7)。

晚二疊世末期發生了新的海侵——長興期海侵,普遍發育了長興階海相地層。但海侵范圍不廣,康滇古陸東側的滇東、川西、黔西等地繼續發育了陸相含煤地層,說明長興期海侵並未達到這些地區。長興階海相地層根據岩性及生物群特徵,大致可分為兩類:長興灰岩及大隆硅質層,前者為淺海相灰岩,含Palaeofusulina(古紡錘

)等化石;後者主要為硅質頁岩及硅質層,以含菊石類化石(如Pseudotirolites假提羅菊石)為特徵,並有植物化石,屬靜水海灣相沉積。上述長興組和大隆組,在一些地區表現為上、下關系;而另一些地區又為橫向變化關系,即只有長興灰岩,或只有大隆層,說明沉積環境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的變化地都是顯著的。再一次說明岩石地層單位頂、底界面的「穿時性」特徵。

(三)其他地區

塔里木地塊邊緣下部為陸相雜色碎屑岩岩系,有時夾玄武岩,含華夏植物群Sphenophyllum thonii等植物化石,局部含海相層;上部由內陸山間盆地式的雜色碎屑岩和玄武岩夾層組成,含植物、淡水雙殼類、介形蟲等化石,植物群屬北方安加拉植物區系。二疊系總厚達1000~2000km。天山-興安地區、西段天山准噶爾地區二疊系為山間盆地的陸相沉積。包括北山、內蒙古及東北北部的廣大地區,早二疊世為活動海槽,沉積物內厚度巨大的碎屑岩夾碳酸鹽岩、中酸性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組成,岩石遭受不同程度的變質。含北方型冷水動物群,以腕足類最豐富,珊瑚、

次之。其中腕足類Yakovlevia(雅可夫列夫貝)、Horridonia(聳立貝)、Licharewia(李哈列夫貝)、Kochiproctus(柯支長身貝)等為其典型代表。海槽南緣出現南方暖水型和北方冷水型交替的生物組合。中二疊世末,發生了強烈的地殼運動,造成中、上二疊統間的不整合,這次地殼運動被稱之為「北山運動」。其結果導致海槽「封閉」,海水退去。晚二疊世形成巨厚的陸相碎屑岩系,夾陸相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沉積。含以Callipteris為代表的安加拉植物群和淡水雙殼Palaeomutela(古米台蚌)等化石。昆侖山區的二疊系為厚度巨大(數千米)的碎屑岩夾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含腕足類、珊瑚等化石,與上覆地層為不整合接觸。秦嶺地區二疊系以碎屑岩、碳酸鹽岩類為主,厚度巨大,岩相變化劇烈,局部具火山碎屑岩,岩石遭受輕度變質,含

、珊瑚、腕足類等化石。

雅魯藏布江以北的岡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喀喇昆侖山、藏東橫斷山脈,向南直至滇西等地區,除藏北羌塘區(藏北地塊)二疊系以淺海相砂岩、頁岩及灰岩為主,局部夾煤層外,大部分地區二疊系為厚度巨大的碎屑岩、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及灰岩、硅質岩等組成,有時上部夾含煤岩系,含腕足類、珊瑚、

及少量華夏植物群化石。雅魯藏布江以南的西藏南部僅有早二疊世,在喜馬拉雅山區稱色龍群,厚400m左右,由頁岩、粉砂岩、砂質頁岩及灰岩等組成,主要屬淺海相沉積。

台灣地區屬環太平洋地槽的一部分,主要是一個中新生代活動帶,可以肯定的古生代地層僅出露有二疊系。分布於中央山脈東部的大南澳群為一套變質雜岩,由砂頁岩、灰岩、基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變質而成,下部變質灰岩中發現有早二疊世的

類和珊瑚化石,上部未見化石,向上為上白堊統不整合所覆,因此其時代屬晚古生代至中生代。大南澳群屬優地槽型沉積,代表半深海—島弧海區的產物。

❾ 學習任務中、新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任務描述】 ①了解中、新生代中國構造格局演化特徵;②掌握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喜馬拉雅運動對中國古地理、古構造的影響。

一、典型工作任務

(1)閱讀圖9-24,識別各主要陸塊和大洋的名稱、板塊界線及大陸邊緣性質,了解聯合大陸分裂漂移的時間和過程。

(2)連續閱讀中國中、新生代各紀岩相古地理圖,分析印支運動、燕山運動及喜馬拉雅運動對中國東部地史發展的影響。

(3)閱讀相關資料,試繪中國東部中、新生代構造演化示意圖。

二、中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一)印支運動及板塊拼合作用

在我國印支運動在揚子板塊西緣、西北緣的三江、巴顏喀拉-松潘、秦嶺地區表現最為強烈,形成規模宏大的印支褶皺帶,使華南板塊、羌塘微板塊及三江地區的一些微板塊與勞亞大陸拼合,並導致古亞洲大陸向南擴張。近年來的研究還表明,在揚子北緣的西秦嶺和南緣的南盤江、右江地區,早、中三疊世還存在規模不等的深水盆地,直至印支運動才使得揚子板塊與華北板塊、粵北古陸真正拼合。

聯合古陸正是從三疊紀晚期以來逐步分裂的。如果我們把三疊紀以前的地殼構造發展史看作是聯合古陸逐漸增生、擴大和形成的階段,那麼三疊紀以後則進入聯合古陸逐漸分裂、漂移的新階段。由此可見,印支運動正處於全球地殼演化的重大轉折期,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印支期岩漿侵入亦有相當的規模,其同位素年齡為190~230Ma。中國印支期花崗岩主要分布在秦嶺、三江、華南和長江下游地區,與鎢、錫以及其他多金屬礦產有關。三江及藏北地區有印支期基性、超基性岩體,與銅、鎳及石棉等礦產有關。

圖9-24 聯合大陸分裂過程復原及預測圖

(據Allegre,1983)

(二)燕山運動及板塊的變形、拼合作用

目前一般認為,燕山運動(表9-4)為整個侏羅紀、白堊紀期間廣泛發育於我國全境的重要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褶皺斷裂變動、岩漿噴發和侵入活動及部分地帶的變質作用。燕山運動由三個主要構造幕組成,其中以第二期運動最為強烈,影響也最廣。

表9-4 中生代的地殼運動及構造階段劃分

在不同的構造部位,燕山運動的強度和形式有著明顯的差別。在大興安嶺-太行山以西地區,構造活動較弱,缺乏岩漿活動和地層褶皺。以東地區,構造活動較強,具體表現為地殼破裂,形成許多斷陷盆地,盆地內廣泛發育火山岩沉積;地層強烈變形褶皺,形成分布廣泛的不整合接觸關系,並且地層已發生不同程度地變質;台灣地區形成非常發育的構造混雜岩。這些變化是太平洋板塊與亞洲板塊之間作用的結果。

強烈的岩漿活動形成了舉世聞名的環太平洋金屬成礦帶,中國東部岩漿活動的高峰期為距今170~140Ma和距今130~90Ma兩期,與此相關形成的鉛、鋅、銀、錫礦及長江中下游的銅鐵礦床都是該成礦帶的組成部分。

(三)青藏地區的板塊拼合過程

三疊紀晚期,羌塘微板塊已經拼貼到亞洲板塊上,岡底斯微板塊仍位於南半球,班公湖-怒江洋位於赤道附近,珠峰地區(印度板塊的北緣)位於南緯30 °。侏羅紀,岡底斯微板塊迅速向北漂移,於侏羅紀末期與羌塘微板塊拼合,班公湖-怒江洋消失,而珠峰地區仍位於南半球,雅魯藏布江洋成為特提斯洋的唯一通道。白堊紀,雅魯藏布江洋板塊向北俯沖於岡底斯微板塊下部,形成混雜堆積,但在白堊紀該洋盆一直沒有閉合。

三、中生代的古氣候

中國中生代氣候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規律一致。早、中三疊世為乾燥氣候時期,在南方出現飛仙關組雜色沉積和後期的含石膏沉積,在北方出現紫紅色、雜色碎屑-泥質沉積。晚三疊世-中侏羅世早期,南、北方普遍發育含煤沉積,為潮濕氣候期,其中北方植物群以真蕨類和銀杏類為主,松柏類次之,蘇鐵類比較貧乏,為溫暖潮濕氣候區,而南方植物群以蘇鐵類最為發育,真蕨類、銀杏類和松柏類均次之,說明當時氣候為濕潤的熱帶、亞熱帶特徵。中侏羅世晚期-晚白堊世,干濕氣候帶分界線逐漸北移。分界線向北移至東北南部,東北北部為溫帶成煤氣候區,東北南部、華北、西北地區為溫帶半乾旱、半潮濕氣候。晚白堊世,潮濕氣候區進一步向北退縮。華南、西南地區一直為熱帶、亞熱帶乾旱氣候,是鹽礦重要的成礦期。

四、新生代構造運動分析

(一)新生代全球構造格局

新生代全球兩大活動帶之一的古地中海-喜馬拉雅活動帶逐漸封閉,形成了自阿爾卑斯至喜馬拉雅一帶最年輕最高峻的褶皺山系,並導致全球出現東半球大陸和西半球大陸地理格局。而另一個活動帶——環太平洋活動帶則不斷褶皺上升,使大陸外緣逐漸向洋推移,造成太平洋日益縮減,大西洋及印度洋愈加擴張。因此,新生代構造階段又稱為喜馬拉雅構造階段或新阿爾卑斯構造階段。

新生代的構造運動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發生於古近紀始新世與漸新世之間,稱喜馬拉雅運動(狹義)或比利牛斯運動,構造運動最為強烈;第二期發生於古近紀與新近紀之間,西歐稱撒夫運動,我國稱茅山運動;第三期發生於第四紀,一般稱作新構造運動。

新生代全球地殼的演化發展史就是特提斯海槽封閉,環太平洋活動帶繼續發展,大西洋、印度洋不斷擴大,太平洋逐漸縮小,以及東、西兩半球大陸形成的發展史。

(二)新生代中國構造格局

新生代是地球岩石圈構造演化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印度板塊在始新世晚期最終與亞洲板塊對接碰撞,新特提斯洋盆消失,嗣後印度板塊繼續向北A型俯沖,導致青藏高原急劇抬升;古太平洋板塊運動方向在始新世晚期也發生重要轉折,即運動方向由北北西變為北西西,從此開始古亞洲大陸東緣形成現代的溝-弧-盆體系,大陸內部出現活躍的弧後或陸內裂陷作用。因此我國新生代的地質演化既受控於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相互作用,也與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俯沖引起殼幔深度結構變化有關,它們從宏觀上控制了中國新生代構造演化的基本格局。

❿ 新生代地層區劃

新生代古近系、新近系分布廣泛,遍及全國各地,大大小小有數百個盆地。以陸相沉積為主,沉積類型復雜。海相沉積分布局限,僅見於新疆塔里木盆地、西藏珠穆朗瑪峰地區、東南沿海、台灣和鄰近南海諸島嶼等少數地區。由於古近系和新近系岩相復雜、橫向變化大,以及沉積盆地分散,因此,其劃分對比和界線的確定有一定困難。經綜合分析,歸納劃分為13個一級地層區。

第四紀地層分區,本次編典所選用的地層剖面有限,對以往二級地層分區作了調整,但其區劃原則未變。根據第四系年代新而時間短的特點,首先以地質構造及地貌兩個主要因素為基礎,將全國劃分為4個地層區,由於生物地層分區的資料有限,尚不能作為區劃的主要依據。

中國地層典第三系(本書稱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的地層區劃資料見表3-3。

圖3-5 中國新生代地層區劃圖

(一)第四系

(Ⅰ)西部地層區

本區北起和葉爾阿木德向南沿賀蘭山進川西至雲南綠春附近的以西地區。本區劃分為南北兩個區:南部為青藏高原區,包括喜馬拉雅極高山和若干斷陷盆地、高原湖盆,本區第四紀冰川及現代冰川極為發育;北部為新疆區,有天山山系及相對沉降的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本區在上新世既發生強烈的構造運動,表現為高山、高原周邊地區堆積了巨厚磨拉石建造,沙漠、戈壁極發育,地層中生物化石稀少。

(Ⅱ)中部地層區

本區基本為高原區,包括北部的黃土高原地區,南部的雲貴高原地區及兩高原間的四川盆地地區。黃土高原區為中國特有的黃土發育最佳地區,區內有目前國際公認的全球黃土層型剖面「洛川黃土剖面」,其南界以渭河盆地南側的秦嶺山系為界;四川盆地為典型的丘陵盆地,又稱「紅色盆地」,第四系以成都平原為代表;雲貴高原區為中國西部高原向東部低山、丘陵地區的過渡地帶,處於中國地形的第二階梯部位,基岩裸露,屬岩溶高原,第四系多零星分布於山間盆地及岩溶洞穴中,以元謀盆地第四系元謀組為代表,其所含動物群為中國南方早更新世動物群的代表。

我國第四系中部地層區是處於大陸中部的一個地層區,其范圍西鄰西部地層區,東界大致沿大興安嶺向南經北京、石家莊、鄭州、潛江、橫市至廣西的古隆一線以西的中間地區。

(Ⅲ)東部地層區

東部地層區是我國第四系在大陸上最東部的一個地層區,其西界以中部地層區的東界為界,向東至我國東、南沿海一帶的廣大區域,為中國東部的大平原區。

本區位於中國地形的最低階梯部位,屬於華北新構造區,在第四紀時期全面下沉,致使華北平原及東北平原第四系沉積物巨厚。東北平原區三面環山呈間歇性構造上升,古近紀—新近紀及第四紀有多期火山噴發,形成廣闊的熔岩台地,沿構造帶分布有中心式噴發的火山群230座;中部松遼平原陸相白堊系含油、氣,其上覆有厚層的沖積和湖積的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整個東北三省的第四系研究較詳,含「東北吉林榆樹動物群」。華北平原區是由黃河、海河、淮河等河流共同塑造的大平原,在構造上為一個新生代的巨大坳陷盆地,新生界厚達5000m,其中第四系厚達數百米,為中國最大的沖積平原,本區有著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研究詳細的泥河灣動物群及周口店動物群為北方的標准動物群。河南平原及安徽淮北平原均覆蓋有巨厚的黃河及淮河鬆散堆積物。長江流域是一個「華南—揚子」新構造區,新生代時期整體緩慢上升,在長江河谷及太湖一帶第四系較厚。上海一帶為長江三角洲河口濱海平原,自新近紀至今持續沉降。華南地區,除幾個山間盆地及沿海河口三角洲地區發育有第四紀沉積外,全區基本屬於新構造上升的低山、丘陵地區,無第四系沉積;廣東、廣西濱海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第四紀地層層序,適用於南海北部地區;濱海的珠江三角洲及韓江三角洲,各自建立了第四紀岩石地層組。廣東雷州半島的田洋火山湖盆,第四系經同位素年齡測定、古地磁測定、孢粉帶及硅藻帶的研究以及氣候期的劃分可作為南方廣大地區的標准層序。

(Ⅳ)海域及島嶼地層區

海域及島嶼地層區是我國第四系海域范圍內的一個地層區,其范圍包括中國海域和中國台灣島及其周圍島嶼和南海諸島。

渤海為華北地台上的斷陷盆地,現今鑽探深度僅揭露了晚更新世地層。黃海為半封閉的陸架淺海,海底向南緩傾,第四紀地層可劃分出4個地層組。東海是太平洋西部邊緣海盆之一,東海陸架的基底是華南地台的延伸部分,大致以60m等深線劃分為內陸架與外陸架,內陸架區主要由長江水下三角洲所建立的自中更新世以來的地層序列為代表,外陸架區則用地球物理探測方法劃分若乾地震層組。南海按海底地形劃分為中央盆地、大陸坡和大陸架三部分,中央盆地北部由廣東大陸架、珠江三角洲和北部灣三部分組成,含豐富的油、氣資源。

(二)古近系—新近系

第四系西部地層區(Ⅰ)范圍內的古近系和新近系劃分為4個地層區。

第四系中部地層區(Ⅱ)范圍內的古近系—新近系劃分為3個地層區(Ⅴ、Ⅵ、Ⅶ)。

第四系東部地層區(Ⅲ)范圍內的古近系—新近系劃分為5個地層區(Ⅷ、Ⅸ、Ⅹ、Ⅺ、Ⅻ)。

第四系海域及島嶼地層區(Ⅳ)范圍內的古近系—新近系只為一個地層區。

Ⅰ 北疆地層區

本區包括新疆天山、庫魯克塔格山以北廣大地區。

以准噶爾、吐魯番—哈密兩大盆地的河湖相沉積為代表,古近系為紅色碎屑岩、泥灰岩,常夾有石膏。新近系以粗碎屑岩和土狀堆積為主。古近系—新近系中含重要的油氣資源。

Ⅱ 南疆地層區

本區為西昆侖山以北、阿爾金山以西的廣大地區,包括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及南緣和北緣的卡什、庫車、庫爾勒和和田、若羌等地。古近系由海相、海陸過渡相和陸相碎屑岩和灰岩等組成;新近系以陸相地層為主,局部地區有海陸交互相地層分布,是我國重要產油區之一。

Ⅲ 祁連—賀蘭地層區

該區為巴顏喀拉山以北,戈壁阿爾泰山、中蒙邊界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青海柴達木盆地、甘肅和青海、寧夏、內蒙古自治區的部分地區。古近系和新近系在本區內分布很不均衡,一般發育不全,古近系以紅色碎屑岩為主,其中以含有漸新世黨河動物群的河湖相層位尤為發育。新近系以湖相地層和土狀堆積為主。古近系和新近系中常含有鹽類和油氣資源。

Ⅳ 青藏—滇西地層區

本區為可可西里山、巴顏喀拉山西南的廣大地區,東側大致以橫斷山、哀牢山為界,包括西藏自治區及其與青海、四川毗鄰地區和滇西。本區內古近系—新近系除西藏南部原為特提斯海區一部分,有海相、海陸過渡相地層分布外,古近系一般為陸相碎屑岩,出露零星。新近系多為含有褐煤的湖泊、沼澤相沉積以及土狀堆積;20世紀90年代發現了三趾馬紅土層。

Ⅴ 內蒙古—大興安嶺地層區

本區北以中蒙邊界為界,西與祁連—賀蘭地層區相鄰,包括內蒙古自治區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大興安嶺以西黑龍江省的部分地區。本區古近系—新近系發育,以河湖相沉積為主,厚度一般較小,其中尤以二連、沙拉木倫和四子王旗等地出露廣泛,是亞洲著名的第三紀古脊椎動物化石產區;局部地區有新近紀玄武岩分布。

Ⅵ 華北地層區

本區為秦嶺以北,西與祁連—賀蘭地層區相鄰,東至沿海,北界大致自燕山向東經承德、錦州至丹東一線以南的廣大地區,包括陝、晉、冀、魯、豫等省全部或部分地區以及隴東臨界區域。本區古近系—新近系在區域分布上很不平衡,如山西、河北兩省境內的古近系地表出露零星;而在山東省始新統、中新統和陝西藍田、山西榆社等地區的中新統、上新統在區域對比上卻佔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古近系基本上以河湖相沉積為主,尤以三趾馬紅土分布更為廣泛,個別地區有玄武岩出露。本區南部秦嶺西側的古近系—新近系中發現的生物群常具有南北類群混合的特點。

Ⅶ 西南地層區

該區包括貴州、四川盆地和滇東等地區。

古近系—新近系以滇東最發育,尤以始新統及中新統、上新統更為典型,是聞名於世的古猿化石產區;在貴州、四川境內古近系—新近系分布局限,古近系多由紅色碎屑岩和灰岩組成,為河湖相沉積,局部地區為湖沼相沉積,新近系主要是含褐煤的湖相沉積,分布較廣。

Ⅷ 東北地層區

該區為大興安嶺以東包括黑龍江、吉林和遼寧三省的大部分地區。古近系較新近系更為發育,以湖沼相為主,普遍含煤和油頁岩;新近系分布零星,以河流相沉積為主,並有不同時期的玄武岩出露,局部地區為土狀堆積,古近系—新近系所含生物群與華北地區有較大相似性。

Ⅸ 揚子地層區

該區范圍主要包括長江中下游諸省的部分地區:湖北江陵地區、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陽湖等流域及蘇皖沿江地區和鄂豫鄰界地區。本區是我國古近系—新近系研究的重要區域之一,地層發育齊全,具有國內外著名的層型剖面所在地和化石產地,同時也含有豐富的鹽類和油氣資源。古新統以河湖相的紅色碎屑岩為主;始新統分布廣,常為雜色碎屑岩或淺色鈣質岩組成的湖相沉積和富含油氣資源的湖沼相沉積,以及含有重要早期靈長類化石的洞穴或裂隙堆積;新近系為湖相或河流相沉積,常含有Brachypotherium,Anchitherium,Stephanocemas或Dicerorhinus,Hipparion等組成的哺乳動物群。

Ⅹ 南嶺地層區

本區范圍東以武夷山為界,西以西南地層區的東界為界,包括桂東、粵北、贛南和湖南部分地區。本區古近系主要為河湖相紅層,常含有鹽類沉積,是亞洲古新統最主要的分布區域之一,層序齊全,生物群豐富,是進行地層對比和研究白堊系—古近系界線重要區域。新近系出露零星,分布局限,一般為河流相沉積,研究程度較低。

Ⅺ 嶺南地層區

本區范圍為南嶺以南至兩廣海岸線(包括海南島)的區域,大致包括珠江三角洲,廣西右江地區和鶯瓊盆地。古近系為湖沼相沉積,瀕海邊緣區可能有海陸過渡相沉積。新近系為河流相沉積,並常見有玄武岩出露,在雷瓊地區分布有淺海相或濱海相沉積。本區古近系—新近系含有油氣資源和鹽類沉積。

Ⅻ 東南地層區

該區包括粵東、浙東和福建省大部分以及浙滬交界地區。陸相古近系—新近系分布零星且不發育,研究程度亦不高,為山麓相或河流相的紅色碎屑岩沉積;新近系為河湖相沉積和火山岩;在沿海邊緣地區古近系—新近系為海相或海陸過渡相沉積。

ⅩⅢ 台灣地層區

該區包括台灣島及其周圍島嶼和南海諸島。古近系—新近系主要為海相沉積及其變質岩及火山岩。古近系普遍變質為千枚岩、板岩和石英岩等。新近系為淺海相和海陸交互相沉積。台灣島及其鄰近島嶼發現的新生代晚期脊椎動物化石與大陸內地非常接近,表明台灣島等島嶼在此期間曾與大陸相連接。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