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之災難技術

地理中國之災難技術

發布時間: 2021-03-14 15:56:26

A. 被列為世界10大科技災難之首是中國河南,其餘的是哪些呢

1975年河南垮壩24萬人死亡」被列為全球科技災害第一名
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垮壩,打撈到的屍體10萬多具,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14萬,共24萬多人死亡,與次年的最大自然災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數相仿,比埃及阿斯旺水庫垮壩還更禍害人。

板橋水庫大壩,位於多災貧困的河南駐馬店地區,三門峽水庫大壩之西南,是大躍進的產物,工程質量粗劣,又無正常維護,至災害發生時,17個泄洪閘只有五座 能開啟。1975年8月初,一場台風引發了當地歷史上千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河南泌陽縣境內汝河上游的板橋水庫水位暴漲,水庫管理人員在沒有得到上級命令的 情況下,不敢大量排水泄洪,而外地區石漫灘水庫的大量洪水急驟流入板橋水庫,加快了板橋水庫水位暴漲的速度。

8月7日19時30分,駐守在板橋水庫的34450部隊軍內的通訊設備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稱:「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 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垮壩危險!」僅僅7個小時後,8日零時20分,水庫管理局第二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急電,請求用飛機炸掉副溢洪道, 確保大壩安全。

可是,同第一封急電一樣,這封電報同樣沒能傳到上級部門領導手中。40分鍾後,高漲的洪水漫壩而過。水庫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告急電,並開啟尚能移動的五扇閘門,此時水庫已經開始決口。4時,當地駐軍冒著被雷劈電擊的危險,將步話機天線移上房頂,直接在房頂上與上級有關部門取得聯系,報告了板橋 水庫險情。同時,為及時報告水庫險情,讓下游群眾緊急轉移,在無法與外界溝通的危急情況下,駐軍曾幾次向天空發射紅色信號彈報警。可是,由於事先沒有約定 危急時刻的報警信號,下游群眾看到信號彈後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8日凌晨,洪水像脫韁的野馬,沖出板橋水庫的決口,以每秒6米的速度奪路狂奔,鋪天蓋地地向下游沖去。僅僅6個小時,板橋水庫就向下游傾泄7·01億立方 米洪水。至遂平縣境內時,水面寬10公里,水頭高3—7米。昔日人歡馬叫的遂平縣城,俄頃之間一片汪洋。沉睡在夢鄉中的人們,在渾然不覺中被埋在水底,變 成水底的冤魂。

洪水鋪天蓋地向下游奔騰而去。所到之處,水庫垮壩,堤塘決口。決口的洪水與上游來水合二為一,匯合成更大更猛的洪水一路狂奔,劈頭蓋腦地淹沒了廣大的城鎮 和鄉村。據後來統計,整個駐馬店地區96%的面積受災,許多地方一片汪洋,平均水深3—7米,300多萬人口被圍困在洪水中。

幽靈一:北美黑風暴

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國西部草原地區發生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黑色風暴。風暴整整颳了3天3夜,形成一個東西長2400公里,南北寬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動的巨大黑色風暴帶。風暴所經之處,溪水斷流,水井乾涸,田地龜裂,莊稼枯萎,牲畜渴死,千萬人流離失所。

這是大自然對人類文明的一次歷史性懲罰。由於開發者對土地資源的不斷開墾,森林的不斷砍伐,致使土壤風蝕嚴重,連續不斷的乾旱,更加大了土地沙化現象。在高空氣流的作用下,塵粒沙土被捲起,股股塵埃升入高空,形成了巨大的灰黑色風暴帶。《紐約時報》在當天頭版頭條位置刊登了專題報道。

黑風暴的襲擊給美國的農牧業生產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使原已遭受旱災的小麥大片枯萎而死,以致引起當時美國穀物市場的波動,沖擊經濟的發展。同時,黑色風暴一路洗劫,將肥沃的土壤表層颳走,露出貧瘠的沙質土層,使受害之地的土壤結構發生變化,嚴重製約災區日後農業生產的發展。

人類每一次對自然界的勝利,大自然都要做出相應的反應。繼北美黑風暴之後,前蘇聯未能吸取美國的教訓,歷史兩次重演,1960年3月和4月,前蘇聯新開墾地區先後再次遭到黑風暴的侵蝕,經營多年的農庄幾天之間全部被毀,顆粒無收。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是無情的。3年之後,在這些新開墾地區又一次發生了風暴,這次風暴的影響范圍更為廣泛。哈薩克新開墾地區受災面積達2千萬公頃。

北美和前蘇聯的黑風暴災難的發生,向世人揭示:要想避免大自然的報復,人類一定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也就是說,人類在向自然界索取的同時,還要自覺地做好人類生存環境的保護,否則將會自食惡果。

幽靈二:秘魯大雪崩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擁有一望無垠的海岸線,長達3000多公里。它又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佔全國總面積的一半,著名的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峰,山體坡度較大,峭壁陡峻。山上長年積雪,「白色死神」常常降臨於此。1970年5月31日,這里發生了一場大雪崩,將瓦斯卡蘭山峰下的容加依城全部摧毀,造成兩萬居民的死亡,受災面積達23平方公里。

1970年5月31日20時30分。秘魯安第斯山脈的瓦斯卡蘭山。

此時,在寒冷的地區,不少人都已沉睡於夢鄉之中。

突然,遠處傳來了雷鳴般的響聲。隨即大地像波濤中的航船,頓時失控,在瘋狂、猛烈地顫抖著。緊接著,又從遠處傳來了天崩地裂般的響聲。震耳欲聾,把人們從酣夢中驚醒。那些正在夜讀、娛樂和工作著的人們,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驚呆了。人們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房屋便東倒西歪、吱吱作響地坍塌下來。

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地震災禍已經降臨。

那些還未及逃離屋子的人們,都被壓在倒塌下來的亂磚碎石之中。外面,寒風凜冽,漆黑一片,誰也看不到誰,只聽到隆隆的崩塌聲。

忽然,又一陣驚雷似的響聲由遠至近,從瓦斯卡蘭山峰方向傳來。一會兒,山崩地裂,雪花飛揚,狂風撲面而來。

原來,由地震誘發的一次大規模的巨大雪崩爆發了。

地震把山峰上的岩石震裂、震松、震碎,地震波又將山上的冰雪擊得粉碎。瞬時,冰雪和碎石猶如巨大的瀑布,緊貼著懸崖峭壁傾瀉而下,幾乎以自由落體的速度塌落了九百米之多。

剛遭受地震襲擊的容加依城,人們驚魂未定,又被隨之而到的冰雪巨龍席捲,大多數人被壓死在冰雪之下,快速行進中的冰雪巨龍,又使許多人窒息而死。

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慘的雪崩災禍。

孟加拉國特大水災

1987年7月, 孟加拉國經歷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水災。連日的暴雨,狂風肆虐,這突如其來的天災,使毫無任何准備的居民不知所措。短短兩個月間,孟加拉國64個縣中有47個縣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襲擊,造成2000多人死亡,2.5萬頭牲畜淹死,200多萬噸糧食被毀,兩萬公里道路及772座橋梁和涵洞被沖毀,千萬間房屋倒塌,大片農作物受損,受災人數達2000萬人。

孟加拉國位於孟加拉灣以北,屬於恆河平原的東南部,其西為東高止山脈,東為阿拉干山脈,北為喜馬拉雅山脈。境內有河流230條,每年的河水泛濫都使孟加拉國蒙受巨大的損失。加之這里地處季風區,印度洋上吹來的西南季風帶著溫暖而又飽和的水汽向低壓區沖來。當受到山脈的阻擋時,立即降雨。這就使得地勢平坦低窪的孟加拉國難逃水災的侵襲。

水災的發生,加劇了人民的貧困程度,聯合國就此展開了兩項糧食供給計劃。僅一項計劃的實施每年就要耗資2000萬美元。

這樣巨大的損耗卻仍未得到政府的重視。大自然原有其不可抗拒的力量,但通過有力的預防措施可使其破壞程度降低到最低限度。1987年9月,孟加拉國灌溉、水利發展和防洪部長阿尼斯·伊斯拉姆·馬哈茂德在事後說道,「如果我們和印度、尼泊爾能在有效利用本地區水利資源,即在冬季增加河水流量,在雨季控制洪水這些問題上達成協議的話,我們本來可以減輕7月和8月份在這里發生的洪水災害的嚴重程度的。」他的這番話若早能做到,數以千萬的人民就不會無家可歸。

水災給人民帶來的不僅是貧困、飢餓,同時也滋生了大量的細菌。各種疾病在受災區流行,約有80萬人染上痢疾,近百人喪生。這無疑又使孟加拉國人民的生活雪上加霜。

如何擺脫水災帶來的沉重災難,如何使這個南亞窮國的危機有所緩和,已成為孟加拉國政府有待解決的一大難題,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

:「黑色妖魔」鼠疫

老鼠,不僅偷吃糧食,它給人類帶來的最大危害就是傳播病菌,人類歷史上曾多次發生過流行的鼠疫,全球性鼠疫發生過3次,死亡人數過億,不少城鎮滅絕。據文獻統計,死於鼠疫的人數,超過歷史上所有戰爭死亡的人數的總和。無怪乎人們稱這種疾病為「黑色妖魔」。

1994年9、10月間,印度遭受了一場致命的瘟疫。泉神節過後的第二天蘇拉特市醫院接收到30名病情相似的患者。起初醫生並不知道病人患的是鼠疫。但接二連三有人死亡,又傳來馬哈什特拉附近的拉杜爾流行鼠疫的消息,這才意識到一場災難已經降臨。一時間,火車站、汽車站都擠滿了成千上萬的逃難者。30萬蘇拉特市民逃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時也將鼠疫和這種恐懼的心理帶到了全國各地。

不到兩周時間,這種可怕的瘟疫已擴散到印度的7個邦和新德里行政區。鼠疫的降臨,對毫無准備的印度當局來說,無疑是當頭一棒。印度衛生部不得不向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請求支援,以解燃眉之急。

鼠疫的流行,引起人們的極度恐慌。這種恐懼猶如大火一樣,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許多國家中止了同印度的各項往來。這對印度來說,經濟方面的損失是難以估計的。據有關方面統計,用於治療和預防鼠疫方面的費用就高達數百億美元。

人們不禁要問,銷聲匿跡多年的鼠疫為何再度在印度廣為流行呢?專家們一致認為鼠疫的爆發是極為骯臟的環境所致。據說,蘇拉特市是印度最臟的城市,貧民窟、集市、街頭巷尾,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間,每天清出的垃圾多達1400噸。遍地的垃圾成為老鼠繁衍滋生的溫床。

消滅老鼠,應當是全人類的共同使命。各國相繼建立了滅鼠公司之類的專門組織,聯合國已成立相應的滅鼠機構。整個地球都在向老鼠展開一場艱難的戰斗。雖然人類至今尚未找到徹底消滅鼠患的辦法,但是,科學的不斷發展必能戰勝鼠患,這是我們大家都堅信的。

喀麥隆湖底毒氣

帕梅塔高原,是個美麗而令人陶醉的地方。

1986年8月21日晚,人們正在酣睡之中,突然一聲巨響劃破了長空。不少人還沒等弄清發生了什麼事,就被奪去了寶貴的生命。

這晚,位於非洲喀麥隆西北部,距首都雅溫得400公里的帕梅塔高原上的一個火山湖———尼奧斯火山湖,突然從湖底噴發出大量的有毒氣體,它猶如泛濫的洪水,沿著山的北坡傾瀉而下,向處於低谷地帶的幾個村莊襲去……

次日清晨,喀麥隆高原美麗的山坡上,水晶藍色的尼奧斯河突然變得一片血紅,好像一隻潰爛而憤怒的紅眼睛。草叢里到處躺著死去的牲畜和野獸。尼奧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無損,但是街上卻沒有一個人走動。走進屋裡探個究竟,令人震驚的一幕映入眼簾,那裡都是死人。這是多麼凄慘的景象!死者中有男人、女人、兒童,甚至還有嬰兒。

從倖存者的口裡,人們知道了慘案發生的經過,伴隨著昨晚飛響的,還有一股幽靈般的圓柱形蒸氣從湖中噴出,整個湖水一下子沸騰了起來,掀起的波浪襲擊湖岸,直沖天空,高達80多米,然後又像一柱雲煙注入下面的山谷。這時,一陣大風從湖中呼嘯而起,夾著使人窒息的惡臭將這朵煙雲推向四鄰的小鎮。

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災禍中,至少有1740人被毒氣奪去了生命,大量的牲畜喪生,加姆尼奧村靠火山湖最近,受災也最為嚴重。全村650名居民中,僅有6人倖存。

這一噴毒事件,立即引起了各國的極大關注。尼奧斯火山湖,也因此更聞名於世。日本、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等國家,都迅速地派出了緊急救援隊,並派出專家對尼奧斯湖噴發毒氣的成分進行實測,殺人兇手究竟是誰?專家們努力地尋找答案。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工作,終於查明了尼奧斯湖中所噴出的有毒氣體成分。專家們一致認為,噴出的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而惡臭則來自硫化氫。人們在向自然界征服和索取的同時,也遭到了大自然無情的報復。湖底毒氣這種自然造成的突發性災難,讓人類嘗到了苦果.

倫敦大煙霧

素有世界「霧都」之稱的英國倫敦,每當春秋之交,這里經常被濃霧所籠罩,像是披上一層神秘的面紗。據統計,倫敦的霧天,每年可高達七八十次,平均5天之中就有一個「霧日」。每當大霧降臨,彌漫的大霧不僅影響交通,釀成事故,還直接危害人們的健康,甚至威脅人們的生命。

與1952年的狀況相比,今天的倫敦是一座凈化的城市。那時候,倫敦有燃煤發電廠,離市中心不遠處有許多工廠。大多數住家用燒煤來取暖。以煤為動力的蒸汽機車拉著一節節列車開進首都 。對小汽車和卡車產生的廢氣幾乎沒有控制措施。

1952年12月4日,倫敦城發生了一次世界上最為嚴重的「煙霧」事件:連續的濃霧將近一周不散,工廠和住戶排出的煙塵和氣體大量在低空聚積,整個城市為濃霧所籠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間,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病而死亡;霧散以後又有8000多人死於非命。這就是震驚世界的「霧都劫難」。

1952年12月3日清晨,倫敦氣象台報告說,一個氣峰在夜間通過,中午氣溫可達到5.6℃,相對濕度約為70%。對於本地來說,這是個難得的好日子——一個可愛的冬日。

這一天,從北海吹來一股風,吹遍了整個英格蘭,將英國中部的工廠和城市居民住戶中煙囪內冒出來的團團濃霧吹到了九霄雲外,因而空氣變得十分清新怡人。

然而,誰也不會想到災難正悄悄地來臨。

傍晚時分,倫敦正處於一股巨大的高氣壓氣旋的東南邊緣,較強勁的北風圍繞著這個反氣旋順時針吹著。第二天,即12月4日,這個氣旋中心已到了倫敦以西幾百公里處,沿著通常的路徑向東南方向移動。上午風速變小,雲層幾乎遮蔽了整個天空。時至中午,烏雲把太陽全部遮住,倫敦上空陰霾彌漫,氣象台溫度表的讀數為3.3℃,相對濕度上升為82%。

12月5日,一個異常的情況出現了。倫敦氣象台的風速表測出了一個非常奇怪的量度——風速讀數完全是靜止的。據當時專家的估計,此時風速不超過每小時3公里。

倫敦處於死風狀態,空氣中積聚著大量的煙塵,經久不散,風太弱又無法帶走林立的工廠煙囪與家庭排出的各種有害的煙塵。於是,大量的煤煙從空中紛紛飄落,美麗的泰晤士河谷被煙霧籠罩。一位在船上幹活的小徒工,煙霧的入侵使他淚如泉涌;煙霧穿門入室,鑽進了格林威治區的居民家中,使人們痛苦難忍……

霧雲在城市上空懸浮了5天,逐步變得更臟和更有毒。倫敦市中心空氣中的煙霧量幾乎增加了10倍。

煙霧使數千受害者患了支氣管炎、氣喘和其他影響肺部的疾病。最後,到12月10日煙霧散去時,估計已有4000人死亡,其中多數是年長者。

今天,煙霧的主要起因是機動車所排放的廢氣的污染。像洛杉磯、墨西哥城等大城市內,煙霧一直懸浮在空中。使用無鉛汽油和安裝機車排氣催化轉化器,有助於減少受這種污染而損害健康的危險。但是,這仍是一個有待解決的嚴重問題。

百慕大地區神秘災難

在本世紀海上發生的神秘事件中,最著名而又最令人費解的,當屬發生在百慕大三角的一連串飛機、輪船失蹤案。據說自從1945年以來,在這片海域已有數以百計的飛機和船隻神秘的無故失蹤。失蹤事件之多,使世人無法相信其盡屬偶然。所謂百慕大三角是指北起百慕大群島,南到波多黎各,西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這樣一片三角形海域,面積約一百萬平方公里。由於這一片海面失蹤事件疊起,世人便稱它為「地球的黑洞」、「魔鬼三角」。

1971年10月21日,一架滿載著凍牛肉的運輸機「超星座號」,從一艘正在海面工作的探測船上空飛過。船員們眼看它飛了一分鍾左右,突然,飛機好像被海水吸住似的一頭墜進海里。以後,船員們什麼也未看見,既沒有發現油跡,也沒有找到屍體和飛機殘骸。唯一能證實飛機失蹤的,只是海面上漂浮的一大塊帶血的牛肉。

「超星座號」飛機的失蹤,只是這片神秘海域許許多多起失蹤事件之一。據統計,自1840年至1945年間,這片海域上空就有100餘架飛機失蹤;而這里消失的船隻則更多。

這片被世人稱作「海上墓地」的地方,就是引起全世界許多科學家關注的百慕大三角區。

「超星座號」的失蹤,與難以計數的其他失蹤事件一樣,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沒有線索。任何船隻、飛機和人員,只要是在百慕大三角區失蹤的,就甭想再找到倖存者和任何殘骸,所謂神秘就在這里。

所有試圖對百慕大三角地區失蹤事件做出合乎邏輯解釋的人都遇到了無法擺脫的矛盾。於是就有人提出「超自然」理論,試圖揭開這世紀之謎。更有一部分研究者,把百慕大三角區發生的災難與外星人和飛碟聯系起來進行推斷。他們的論點是:這里存在一個外星人的海底飛碟基地。因為多年來人們曾在這里觀察到數不清的不明飛行物現象。這些失蹤的飛機和船隻正是被飛碟的乘員掠走的。在波恩舉行的一次科學會議上,著名太空學家雅佛烈·史杜魯賓博士透露了他們用太空時代的科技配合古代記錄進行研究的情況。他認為現在百慕大三角地區發生的飛機和船隻失蹤之真相已經大白,是一個400年前的隕石在做怪。

1979年,美國和法國科學家組織的聯合考察組,在百慕大海域的海底發現一個巨大的水下金字塔。根據美國邁阿密博物館名譽館長查爾斯·柏里茲派人拍下的照片,可以看到這個水下金字塔比埃及大金字塔還要巨大。塔身上有兩個黑洞,海水高速從洞中穿過。

水下金字塔的發現,使百慕大三角謎變得更為神秘莫測,它到底是人造的還是自然形成的?它與百慕大海域連續發生的海難和空難有什麼關系?這些都有待於人們的進一步探討。百慕大這個黑洞,至今還沒有看見底。

:通古斯大爆炸

通古斯,位於前蘇聯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附近。80年前,這里發生過一次極其猛烈的大爆炸,其破壞力相當於500枚原子彈和幾枚氫彈的威力。

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場罕見的慘禍降臨到西伯利亞偏僻林區的游牧民頭上。有幸逃脫這場災難的謝苗諾夫回憶說:「當時天空出現一道強烈的火光,剎那間一個巨大的火球幾乎遮住了半邊天空。一聲爆炸巨響之後,狂風襲來……」爆炸產生的沖擊波,一直傳到中歐,德國的波茨坦和英國劍橋的地震觀測站,甚至華盛頓和爪哇島也得到了同樣的記錄。

當時俄國的沙皇統治正處在風雨飄搖之中,無力對此組織調查。人們籠統地把這次爆炸稱為「通古斯大爆炸」。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權於1921年派物理學家庫利克率領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他們宣稱,爆炸是一次巨大的隕星造成的。但他們卻始終沒有找到隕星墜落的深坑,也沒有找到隕石。只發現了幾十個平底淺坑。因此,「隕星說」只是當時的一種推測,缺乏證據,庫利克又兩次率隊前往通古斯考察,並進行了空中勘測,發現爆炸所造成的破壞面積達20000多平方公里。同時人們還發現了許多奇怪的現象,如爆炸中心的樹木並未全部倒下,只是樹葉被燒焦;爆炸地區的樹木生長速度加快;其年輪寬度由0.4—2毫米增加到5毫米以上;爆炸地區的馴鹿都得了一種奇怪的皮膚病棗癩皮病等等。不久二戰爆發,庫利克投筆從戎,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前蘇聯對通古斯大爆炸的考察,也被迫中止了。 二戰以後,前蘇聯物理學家卡薩耶夫訪問日本,1945年12月,他到達廣島,四個月前美國在這里投下了原子彈。看著廣島的廢墟,卡薩耶夫頓然想起了通古斯,兩者顯然有著眾多的相似之處:

爆炸中心受破壞,樹木直立而沒有倒下。

爆炸中人畜死亡,是核輻射燒傷造成的。

爆炸產生的蘑菇雲形相同,只是通古斯的要大得多。

特別是在通古斯拍到的那些枯樹林立、枝幹燒焦的照片,看上去與廣島上的情形十分相似。因此,卡薩耶夫產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他認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艘外星人駕駛的核動力宇宙飛船,在降落過程中發生故障而引起的一場核爆炸。

此論一出,立即在前蘇聯科學界引起了強烈反應。支持者和反對者乏善其人。索羅托夫等人進一步推測該飛船來到這一地區是為了往貝加爾湖取得淡水。還有人指出,通古斯地區馴鹿所得的癩皮病與美國1945年在新墨西哥進行核測驗後當地牛群因受到輻射引起的皮膚病十分近似,而通古斯地區樹木生長加快,植物和昆蟲出現遺傳性變異等情況,也與美國在太平洋島嶼進行核試驗後的情況相同。

五、六十年代,前院多次派出考察隊前往通古斯地區考察,認為是核爆炸的人和堅持「隕星說」的人都聲稱考察找到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雙方誰也說服不了誰。對於沒有找到中心隕星坑的情況,有人認為墜落的是一顆慧星,因此只能產生塵爆,而無法造成中心隕星坑。

1973年,一些美國科學家對此提出了新見解,他們認為爆炸是宇宙黑洞造成的。某個小型黑洞運行在冰島和紐芬蘭之間的太平洋上空時,引發了這場爆炸。但是關於黑洞的性質、特點,人們所知甚少。「小型黑洞」是否存在尚是疑問。因此,這種見解也還缺少足夠的證據。直到今天,通古斯大爆炸之謎仍未解開。

智利大海嘯

據說,智利是上帝創造世界後的「最後一塊泥巴」。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里的地殼總是不那麼寧靜。根據現代板塊結構學說的觀點,智利是太平洋板塊與南美洲板塊互相碰撞的俯沖地帶,處於環太平洋火山活動帶上。特殊的地質結構,造成了它位於極不穩定的地表之上,自古以來,火山不斷噴發,地震接二連三,海嘯頻頻發生。

1960年5月,厄運又籠罩了這個多災多難的國家。

從5月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世界地震史上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均屬少見,在前後一個月中,共先後發生不同震級的地震225次。震級在7級以上的竟有10次之多,其中8級的有3次。

當5月21日地震剛發生時,震動還比較輕微,大地只是輕輕地顫動著。和以往不同的是,它連續不斷地發生。接著震級一次高於一次,震動越發劇烈。倉皇之中,人們東倒西歪,搖搖晃晃跑到室外。

然而,連續兩天持續不斷的震盪,使人們產生了不以為然的麻痹情緒。由於地震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破壞程度不大,人們不像開始時那樣懼怕了,有人甚至搬進了破裂的屋子。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人心有餘悸,他們擔心更大的地震即將來臨。

果然,5月22日19時許,忽然地震聲大作,震耳欲聾。地震波像數千輛坦克隆隆開來,又如數百架飛機從空中掠過,呼嘯著從蒙特港的海底傳來。不久大地便劇烈顫動起來。一會兒,陸地出現了裂縫;一會兒,部分陸地又突然隆起,好像一個巨人翻身一樣。瞬間,海洋在激烈地翻滾,峽谷在慘烈地呼嘯,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滿了海灘……

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級最高、最強烈的地震,震級高達8.9級,烈度為11度,影響范圍在800公里長的橢圓內。大震過後,接踵引發了大海嘯。海嘯波以每小時幾百公里的速度橫掃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爾卡瓦諾、奇廉等城市摧毀殆盡,造成200多萬人無家可歸。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中國北京時間3時42分,東經118.2度、北緯39.6度,在距地面16公里深處的地球外殼,比日本廣島爆炸的原子彈強烈400倍的大地震發生了。

中國新華通訊社於7月28日向全世界發布了這一消息。

幾天以後再次公布了經過核定的地震震級:Mst7.8級。

唐山,一座上百萬人口的工業城市,在這場沒有預報的特大地震中成為廢墟。死亡人數達24萬之多。

北緯40度線,被人們稱為「不祥的恐怖線」。這里,發生了諸如美國舊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勝近海等無數次大地震。這次地震這個惡魔又一次突襲了北緯39.6度——唐山成為它的犧牲品。

水,首先向人類發出了警報。

7月下旬起,北戴河一向露出海面的礁石被海水吞沒;而距唐山比較近的蔡家堡等海域,從前碧藍藍的海水變得渾黃。一位潛泳於秦皇島海水下的人看見水下一條明亮的光帶,似一條不安的火龍。

7月27日深夜,比人類早覺醒一步的自然界發出了最後的災難呼告!

昌黎縣看瓜的農民看到200多米高的上空忽然明亮,地面照得發白,西瓜葉、蔓照得清晰可見,如天亮一般。

3點42分許,唐山上空出現強烈的幾次藍色閃光,地上狂風呼嘯,驚雷轟響,大地瘋狂地搖撼,幾秒鍾後,唐山破碎了,一片死寂,灰色的塵霧濃濃地籠罩著唐山,整個唐山沒有一點聲息。

就在這短短的幾秒鍾里,唐山市區和農村有65萬多間房屋倒塌和受到嚴重破壞。絕大多數唐山人均在睡眠狀況下遭此浩劫。

在許多奇跡般的生還者中有一位婦女,她從所住的旅館逃出僅2秒鍾,旅館便斷裂成兩半,並坍塌了。由於懼怕還會發生更大的地震,大多數唐山人都轉移到搭建在城外公路上供他們臨時棲身的帳篷里。地震確切的死亡人數可能永遠是個謎。官方公布的死亡人數是14.2萬,但一些西方專家認為數字可能要高得多。

B. 我想求一篇主題為「防災,減災,提升自我防護和生存能力」的地理論文,字數在800左右。不要抄襲的哦!謝啦

這是全國第三屆地理小博士的主觀題吧 你是高中的吧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我國地域遼闊,天氣變化萬千,洪水、颶風、龍卷風、地震等不可抗性災難頻發,此次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的生命和財產造成巨大的傷害。近50年來,我國每年由地震、地質、旱澇、海洋、疫病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4%.自然災害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安全的重要因素,依靠科技進步,提高我國防災減災的綜合能力已成為當務之急。
一、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的現狀

我國目前已建立起了較為完善、廣為覆蓋的氣象、海洋、地震、水文、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等地面監測和觀測網,建立了氣象衛星、海洋衛星、陸地衛星系列,並正在建設減災小衛星星座系統。在氣象監測預報方面,建成了較先進的由地面氣象觀測站、太空站、各類天氣雷達及氣象衛星組成的大氣探測系統,建立了氣象衛星資料接收處理系統、現代化的氣象通信系統和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全國已形成了由國家、區域、省、地、縣五級分工合理、有機結合、逐級指導的基本氣象信息加工分析預測體系。為了監測江河洪水,國家組建了由數目眾多的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等組成的水文監測網,建立了七大江河地區洪澇災害易發區警戒水域遙感資料庫,將遙感技術在「八五」期間應用於洪災監測。大江大河防汛抗旱工程技術有了長足的進步,有些領域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另外,利用現代科技積極開展小流域綜合治理工作,如農區人工增雨、人工防雹、滴灌工程等,這些技術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對防災減災發生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在地震監測和抗震方面,組建了400多個地震觀測台站,「十五」期間進行了數字化改造,由48個國家級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國家數字測震台網和由300多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站組成的20個區域數字測震台網以及若干個流動數字測震台網、數字強震台網構成了中國數字測震系統,建立了大震警報系統和地震前兆觀測系統,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監測預報系統,編制了全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和震害預測圖,確定了52個城市作為國家重點防震城市,對全國地震烈度6度以上地區的工程建築,實施綜合性震害防禦,對城市和大中型工礦企業的新建工程進行了抗震設防,完成了多條鐵路干線、主要輸油管線和多座骨幹電廠、大型煉油廠,一批重點骨幹鋼鐵企業和超大型乙烯工程以及大型水庫的抗震加固。在地質災害防治方面,加強了對滑坡、泥石流、崩塌以及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等地質災害的勘查防治工作,採取了包括工程防禦體系、生物水保防禦體系、管理防護體系,社會管理體系和預測及報警體系在內的綜合防禦體系,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同時把生態建設與防災減災相結合,實施封山育林、退耕還林、退田還湖、退田還草和修建水利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極大地防止和減輕了地質災害的危害和損失。全國已建立了25片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區,實施了七大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在一萬多條水土流失嚴重的小流域,開展了山水田林綜合治理。先後確立了包括「三北」防護林、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沿海防護林、平原農田防護林、淮河太湖流域防護林、珠江流域防護林、遼河流域防護林、黃河中游防護林和太行山綠化工程、防治沙漠化工程的十大林業生態工程。此外,還發射了「資源一號」、「資源二號」衛星,廣泛應用於資源勘查、防災減災、地質災害監測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二、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應用與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1.管理缺乏綜合協調

長期以來,我國的災害管理體制基本是以單一災種為主、分部門管理的模式,各涉災管理部門自成系統,各自為戰。由於沒有常設的綜合管理機構,各災種之間缺乏統一協調,部門之間缺乏溝通、聯動,造成了許多弊端,如缺乏綜合系統的法規、技術體系政策與全局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規劃;缺少系統的、連續的防災減災思想指導,不利於部門之間協調;缺少綜合性的防災減災應急處置技術系統;缺少專門為災害救援的綜合型救援專家、技術型隊伍;沒有形成相對完善的防災減災科學技術體系;信息公開和交流渠道不順暢;資源、信息不能共享;科學決策評估支持系統與財政金融保障制度尚未建立等等,直接影響防災減災實效。

2.投入不足 資金渠道單一

全國每年投入到防災減災科技研發和應用的經費十分有限,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科研設備購置、防災工程建設、防災減災基礎研究和先進技術推廣應用等多方面投入不足。主要是因為我國防災減災科研基本依賴於財政撥款,資金來源渠道單一。由於防災減災科研具有的社會效益遠遠大於近期經濟效益,很難吸引企業資金和社會資金主動投入,造成防災減災科技發展和技術推廣滯後。另外,缺少科研成果推廣的中間環節與適合防災減災工作規律的運行機制,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低,一些防災減災科研成果的推廣應用率不足10%,嚴重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深入進行,影響了全國防災減災工作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3. 科技資源尚待優化配置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資源主要集中在氣象、地震、地質、環保等領域,由於缺乏宏觀協調管理及傳統的條塊分割現狀,一方面各領域主要關注本領域的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研發工作主要局限於解決本領域存在的技術問題,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資源沒有得到合理配置,科技開發與應用水平發展很不平衡,在基礎地理信息、救災設備和隊伍建設方面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另一方面,儀器、設備、資料、數據等都由部門、單位甚至個人所有,不能實現資源共享共用,資源條件不能系統整合形成高效、共享的社會化服務體系,無法形成合力和整體創新優勢。

4.防災減災科技發展緩慢

一是在不同災種以及防災減災的不同環節中,科技發展與應用水平很不平衡;二是各災種的應急研究和操作水平差別較大,低水平重復研究較多;三是技術手段和裝備落後,監測能力不強,短期預測預報能力還較低;四是缺乏各類災害的科學評估模型和方法,災害信息共享應用和評估的技術急需完善;五是對一些重大災害的認識與防治技術,長期徘徊不前;六是現有科研結合國情實際不夠密切,科技整體支撐能力有待提高等。

5. 防災減災高水平科技人才匱乏

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專業管理部門和科研機構中,基層防災減災機構普遍缺少技術應用人才,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重點結合不密切,特別缺乏防災減災領域的高層次、高水平的學術技術帶頭人和工程技術應用人才。另外,研究經費、待遇等方面條件較差,影響我國防災減災科技人才隊伍的穩定與發展。

6. 科普宣教力度不夠

缺乏統一的防災減災科普規劃,沒有固定的防災減災科普教育基地,也缺乏經常性的防災減災科普宣傳活動,使防災減災科普缺乏系統性、連續性,致使我國社會公眾防災減災知識、防災減災意識的科普教育水平較低,全社會對生態環境保護的意識較差,最終影響我三、我國防災減災科技支撐的對策建議

1.建立統一綜合的防災減災組織保障體系

設置統一的具有危機管理性質的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機構,負責對全國防災減災工作的大政方針做出決策,逐步實現從部門為主的單一災種管理體制向政府和部門聯動、條塊結合的綜合應急管理體制轉變。

加強科技主管部門與涉災管理部門的協同,形成跨部門、跨地區、跨學科、多層次、分布式的協同管理職能和機制。

成立集合各災種、各專業及相關管理部門專家的顧問團體;建立防災減災決策的專家咨詢系統,為政府防災減災決策提供智力支撐。

2. 完善防災減災科技進步政策與創新機制

制定科技支撐防災減災辦法與政策,增加科技投入,在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人才培養選拔等方面給予支持;將防災減災科普知識納入國民素質教育體系和工作計劃,提高全民防災減災意識和能力,在大中小各級學校教育中適當引入防災減災課程及讀物。

建立高效、合理的防災減災科技創新資源配置機制、科技投入機制、成果轉化機制、政策激勵機制與人才培養機制;加強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研究,開展關鍵技術、共性技術聯合攻關;加快科技成果在防災減災領域的推廣應用。

3. 多渠道增加對防災減災的科技投入

將防災減災發展所需投入納入每年科技經費預算,按照一定的使用比例,支持研究開發工作、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技術裝備、參加國際交流等。並使防災減災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於科技經費增長的總體水平。

建立社會防災減災基金,吸收企業、社會團體、公民及海外人士對防災減災的捐贈,按比例將部分基金用於科技投入。

用給予引導資金的方式,促進地方政府增加防災減災科技投入,引導技術開發機構與企業投資防災減災技術與產品的研發和產業化。

4. 促進防災減災科技資源共享平台的建設

藉助全國科技基礎條件平台的建設,通過制定統一的標准和規范,整合全國各災害管理部門的分類災害信息資源,全天候運轉監測網;以網路技術為紐帶,積極推廣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IS)、遙控系統(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技術,建設覆蓋至全國各鄉村的主要災害實時監測預警系統;充分應用數字化技術及網路技術,綜合集成防災減災各單位上報的災情信息,構建包括災害應急響應、災害信息分析、災害救援決策、救援信息反饋等在內的防災減災技術及信息資源平台。

5.加強防災減災科技能力與科技隊伍建設

通過科研體制改革和現代院所制度建設,進行課題制、首席專家負責制和科研經費預算等防災減災科技機構科研管理制度建設;鼓勵科研與地方防災減災需要緊密結合,開展自然災害綜合研究和治理;鼓勵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研發防災減災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與管理部門合作,嘗試推廣先進的防災減災技術和管理方法,探索區域防災減災綜合管理模式;參與重點防災減災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試驗示範區建設。

在培養選拔高層次人才的基礎上,大力培訓一線工作的防災減災技術人員及管理人員,改善基層技術人員的工作生活條件;通過科研項目、激勵措施、分配製度、考核選拔等吸引和穩定人才隊伍,培育有競爭力的研究群體,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培養防災減災後備人才,逐步在我國高校中開辦防災減災專業教育。

6. 加強國內外防災減災科技交流與合作

鼓勵防災減災科研機構、管理部門開展國內外交流合作,獲得先進的應用技術及管理經驗,追蹤最新技術。在跨國、跨區域的防災減災工程建設中,政府應積極協調,為項目實施提供幫助和保障。

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的「氣候脆弱區」之一,自然災害頻發、分布廣、損失大,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20世紀的觀測事實已表明,氣候變化引起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厄爾尼諾、乾旱、洪澇、雷暴、冰雹、風暴、高溫天氣和沙塵暴等)出現頻率與強度明顯上升,直接危及我國的國民經濟發展。因此,我認為,現在應該非常重視防災減災的問題。在防災減災中應該堅持「預防為主」的基本原則,把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並高度重視和做好面向全社會,包括社會弱勢群體的預警信息發布。 氣象災害是可以有較長預警時效、較高預測預報准確率的一類突發公共事件,加強災害性天氣的短時、臨近預報,加強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製作工作,加強氣象預警信息發布工作,是提高防災減災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災減災的綜合素質。通過加強防災減災領域的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採用與推廣先進的監測、預測、預警、預防和應急處置技術及設施,並充分發揮專家隊伍和專業人員的作用,提高應對自然災害的科技水平。
政府與社會團體應組織和宣傳災害知識,培訓災害專業人員或志願者。有關部門通過圖書、報刊、音像製品和電子出版物、廣播、電視、網路等,廣泛宣傳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常識,增強公眾的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過開展「防災減災進社區、進校園、進企業、進村莊」行動,使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廣大中小學生、企業員工、廣大農村特別是偏遠地區的農民、社會弱勢群體增強防災減災意識,掌握基本的避災、自救、互救技能,達到減災目的。防災減災需要從娃娃抓起,把災害、災害應急知識納入中小學教學內容。 有關部門應編寫自然災害防禦宣傳手冊與宣傳材料,廣泛宣傳與普及災害知識、應急管理知識、防災減災知識,提高基層群眾參與應急管理能力與自救能力。
會公眾要充分認識災害預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類預警信息含義,在收到災害預警信息時,根據不同預警信息、不同的預警級別,採取積極有效的應對。需要建立廣泛、暢通的預警信息發布渠道。利用廣播、電話、手機簡訊、街區顯示屏和互聯網等多種形式發布預警信息,重要預警信息在電視節目中能即時插播和滾動播出。有關部門能確保災害預警信息在有效時間內到達有效用戶手中,使他們有機會採取有效防禦措施,達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目的。
自然災害風險指未來若干年內可能達到的災害程度及其發生的可能性。開展災害風險調查、分析與評估,了解特定地區、不同災種的發生規律,了解各種自然災害的致災因子對自然、社會、經濟和環境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影響的短期和長期變化方式,並在此基礎上採取行動,降低自然災害風險,減少自然災害對社會經濟和人們生命財產所造成的損失。自然災害的風險評估包括災情監測與識別、確定自然災害分級和評定標准、建立災害信息系統和評估模式、災害風險評價與對策等

你最好自己找資料寫 才有機會得獎 祝你好運

C. 中國地理的自然災害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專台風、寒潮,而地質屬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D. 中國地理位置最好而且災害最少的省是哪個

樓主這個問題,也許會引起地域攻擊的。
不過,我就我的感覺說說幾個省份。
排名不分先後!!!

第一個,山東省。
山東地址災害很少。
再一個,山東半邊靠海,離韓國和日本也近,港口多,交通發達。
氣候方面四季分明,氣候宜人,水果和蔬菜都很適宜生長,蔬菜供應很多省市,水果種類齊全,除了熱帶的水果,在山東基本都有種植,也格外好吃。
因為水土問題和飲食習慣、基因,不僅山東人身材高大,山東大漢歷史留名,連蟈蟈都是兇猛個大,在蟈蟈界獨占頭魁。
歷史上更是孔孟之鄉,人傑地靈,出過很多在歷史中成為標桿的大家。
山東的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質量優,堪稱是中國資源種類最多的省份,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28種,佔全國己發現礦產種類的78%。在已探明儲量的74種礦產中,有30多種儲量居全國前10位。其中,居第一位的有黃金(岩金)、自然硫(佔全國儲量90%以上)、石膏(佔全國儲量70%);居第二位的有石油、金剛石(儲量佔全國40%,產量佔80%)、菱鎂礦、鈷、鉿、花崗石;居第三位的有鉀鹽、石墨、滑石、膨潤土、石灰岩等。另外,煤、天然氣、鐵、重晶石、硅藻土、鋯石英、鋁土礦、輕稀土、耐火粘土、珍珠岩、沸石、油頁岩、石英砂、雲母、長石、磷、硫鐵礦、石棉、稼等儲量都非常豐富。
山東是全國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勝利油田是中國第二大石油生產基地,中原油田的重要采區也在山東,全省原油產量佔全國1/3。山東境內含煤地層面積5萬平方公里,兗滕礦區是全國十大煤炭基地之一。山東電力資源充足,山東電網是全國六大電網中唯一的省獨立電網。
另外山東海洋資源得天獨厚,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黃海總面積的37%,灘塗面積佔全國的15%。近海棲息和回遊的魚蝦類達260多種,主要經濟魚類有40多種,淺海貝類百種以上。其中,對蝦、扇貝、鮑魚、刺參、海膽等海珍品的產量均居全國首位。此外,山東已建成多處大中型鹽場,是全國四大海鹽產地之一。山東還有可供養殖的內陸水域面積400多萬畝,淡水植物40多種,淡水魚類70多種。

第二個河南。
這塊土地在古代長達兩千的時間里是人類文明的巔峰,夾在長江黃河之間,比中東的兩河流域環境好多了,天生就是孕育偉大文明的沃土,歷朝歷代以定鼎中原為核心目標。
安陽、洛陽、開封,個個在中國文化中舉足輕重,交通四通八達,平原廣袤,水草豐美。

第三個安徽。
安徽與江蘇頗具淵源,曾經是一個江南省,後來被剝離。
名稱與江蘇如出一轍,取安慶、徽州之名曰安徽,毫無疑問安慶和徽州是徽派文化的核心,實在想不出為什麼省會在合肥,再不濟放在蕪湖也可以啊,蕪湖也是有歷史底蘊的,且處在江南發達地區,合肥呢?
雖然地處安徽中間,但是離南京一步之遙,顯然很多安徽中部人更願意棄合肥而選南京。合肥有南京壓制,本身也沒什麼底蘊。
要是放在徽州,也就是現在的黃山市效果絕對不一樣。黃山本身名字響亮,祖籍徽州地區的安徽人現在遍布全國乃至世界各地,其中不乏行業佼佼者。
最主要的是區位優勢,黃山市南面是江西,離南昌有段距離,而且隔著大大的鄱陽湖,東面是欠發達的浙西地區,西面和北面是廣袤的安徽大地,如此一個精華地段正缺一個有底蘊有功力的帶頭大哥。
選擇所謂的幾何中心是最低級的想法,就像河南。首先要考慮龍頭作用,沒有龍頭相互誰也不服誰能行嗎?
一輛車一個省都需要領頭的。顯然徽州錯過了一個機遇,安徽錯過了一個機遇。安徽地處江蘇身邊註定是個悲劇。
很多安徽人才基本都被隔壁大省挖跑了,甚至不用挖自己就跑了。關於合肥的字面解讀,參考石家莊。
安徽好好發展農業吧,過個穩定的小康生活。

第四個四川。
不得不說四川的前世今生有種宿命,也算是中國的宿命。
四川本是世外桃源天府之地,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盛,那裡的人們生活節奏慢,而這一切被野心勃勃的秦楚看在眼裡饞在心裡,最終棉柔慣了的川蜀人在大秦面前不堪一擊,成為大秦統一中國的戰略儲備基地。
這絕對不是說川人不能打,川軍在很多民族危亡之際都挺身而出,川人身上有種隱忍的爆破力,非得用狠才能逼出來。
四川的地理決定了四川從來都是作為中國最後的底牌打出,唐玄宗當年逃到了四川,常申凱當年也逃到了四川的重慶,劉邦也是從四川開始逐鹿中原的。
成都是個好名字,成字有成功、達成之意,都有城邦、首都之意,成都成都,不論如何都是一個大都會。
古有揚一益二之說,世界最早的紙幣也出現在四川。

第五個江蘇,這塊土地簡直就是華夏的天之驕子,地球上找不到第二塊如此肥美的土地,水網縱橫,與浙江並列最小的省(不算寧夏和兩個島),卻有中國最大的淡水面積,中國最大的人口密度。
巴掌大的地方充滿了工廠、城鎮居然還能養活8000萬人口,而且還有富餘的糧食支援其他省份。

第六個山西。
現在國人想到山西就是煤啊煤,想到古文化似乎陝西也比山西給力,其實不然,山西和河南可以說是中國古文明最燦爛的兩個省了。

中國古代商人文化的巔峰就是晉商,山西商人走南闖北建立了中國近代金融的雛形,現在山西的一切都被煤毀了,山西人失去了晉商銳意進取的精神。
山西古今最出名的就是太原,太原是大唐的龍興之地,也只有太原能挑起山西的大梁。
但是太原的名字隱約有種固步自封的意思,太,古通大,原代表平原,古意就是大大的廣袤肥沃之地,現在卻更接近字面釋義,太,很或極端的意思,原,本來的、原始的意思,連起來就是太留戀於原來的輝煌而不知進取,這也是現在山西的窘境。

E. 我眼中的中國 中國資源概況 中國人文環境 對我國自然災難的認識 地理論文 800字 o()^))o 唉

一、對人才派遣市場的認識

1、 需求方面,目前市場需求總量是呈上升趨勢的,派遣這種用工形式為更多用人單位所使用。根據人才中介協會的統計資料,五大派遣公司在04年都在派遣人數上實現了較大的增長。側面反映了這個趨勢。而且派遣總人數在上海職業人口的比例仍然很低,因此上升潛力很大。

2、 供給方面,目前的派遣產品以勞動關系轉移、工資發放、四金繳納等為主。客戶群一般都是外資不能獨立用工和企事業單位改制等承擔的一些轉制職能為主的服務產品。可以說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派遣行業。

3、 市場供給者方面:五大派遣公司壟斷市場,我們的講義上講的是聚合度高,就是發展不均衡,強的超強,弱的超若。外服公司佔全體21萬員工中的12萬,其他四大派遣公司大約佔了8萬,剩餘上百家派遣公司總共1萬左右。分析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這五大公司都是國有公司背景,都有較長的歷史,都或多或少佔有著一定的政府背景和使用著政府資源。此外這個派遣行業中屬於高政策行業,因此五大公司都有著各自無可比擬的優勢。

4、 價格方面,價格方面確實有逐步下降的趨勢。競爭的激烈、政策的放開使這個行業的價格逐步下調。從外服公司35億的營業額中卻只有1億多的利潤就可以管窺這一現實。隨著勞動經紀公司的增加這種趨勢將更為明顯。

二、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和未來派遣的發展方向

1、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人才中介協會的資料顯示,大多數HR為了規避勞動風險而採用派遣的形式。那麼可以推論,派遣公司的風險將是所有用人單位用工風險的疊加。我們目前又沒有一部合適法律來保護派遣公司的利益。而派遣公司又沒有按照保險公司的模式來經營風險。所以很多派遣公司只好硬著頭皮跟這些用人單位玩文字游戲,在合同上拚命下功夫。我感覺這種方式就是在夾縫中求生存。派遣公司沒有真正為用人單位提供到他需要的東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有些公司會說我們通過派遣的方式可以降低用人單位成本,減少了僱傭HR的成本。可是我想這種簡單的方式解釋,過於牽強,它不能代表派遣的真正含義。派遣服務產品的價值是要創造出讓企業規避風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如果簡簡單單的理解為減少HR,那麼大家的產品就是同質的,只能導致更加激烈的競爭,產品價格更加低,惡性競爭就開始了。

2、未來派遣的發展方向:其實我們根據企業的需要走一條高附加值、高價值、高回報路線。這種路線就是需要高素質的產品。我認為派遣公司的產品的應該在這樣幾個方向:

1) 提高附加值,我認為在現有產品的基礎上增加:管理咨詢,人力資源規劃計劃、人員招聘、養老計劃、福利計劃、個人發展規劃等以咨詢為帶動的派遣,為企業解決人才流失、提高管理效率最棘手的問題。

2) 行業特色濃重的派遣,將會越來越多。聚集同質行業人群,實現同業群體的派遣。不管是保安公司還是IT外包都是這種模式的雛形。將來肯定會出現某某專業人員派遣公司。同時也只有這種模式能形成最容易形成:培訓——派遣——個人專業增值等等一系列的滾動增值服務的價值鏈。

3) 計算機軟體、網路平台和手機等技術服務平台將在人才派遣領域內催生出新的服務產品。將來的派遣服務不但是把專業人員派遣到單位工作,更是把人員的工作成果、績效管理等等一系列服務融入到用人單位。比如,派遣公司會告訴用人單位哪種工資形式更適合該工種,如何衡量工作的成果。這就需要從軟體上,在人員派遣之初就做好服務工作。如何跟用人單位的公司的MIS系統介面等就顯得更加重要。

三、後來者的迅速發展之路

作為後來者,我比較最看好特色派遣這條路,分行業做深做透,使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處理繁瑣的檔案和工資等事務性勞動,進而擴大到鄰近行業,製成產業鏈,形成專業化派遣公司群。把成形的模式COPY到外地去,做連瑣加盟型企業。最後利用統一的品牌和後來者在所有制形式上的優勢實現上市,從而形成迅速作大作強。我很欣賞上海人才派遣公司總經理張錦榮先生的一句話做「小市場里的大魚」,我還要補一句,不但要作大魚還要組成「魚群」。

四、目前派遣存在的一些問題

1、 法律風險,在中國至今沒有一部關於人才派遣的法律,這嚴重阻礙它的發展。
2、 市場界定不清晰,勞務輸出、人才派遣的界定不清,同時存在惡性競爭,嚴重混亂市場,造成市場對該行業的不了解。
3、 產品良莠不齊,亟待創新新產品。
4、 如此風險高,政策性強的行業人才素質尚須提高。

F. 中國地理必背知識四 中國的河流與自然災害

外流區和內流區
界限:北段大致與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一致(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的東端),
南段大致與200mm等降水線一致。
外流區:面積佔全國2/3,水量佔全國95%以上;
內流區:面積佔全國1/3,水量佔全國不到 5%。
結論
中國以外流區為主,絕大多數河流在東部外流區;內流河在西北內陸。
·長江與黃河水系的界線:巴顏喀拉山、秦嶺。
·長江與珠江水系的界線:南嶺。
·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徵
Ⅰ.外流河的水文特徵:因為外流河的補給水源是雨水,所以其水位變化深受季風氣候影響。夏季風盛行時,隨雨帶由南向北推移,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漲,形成汛期。隨冬季風的加強,雨帶南撤,水量減少,水位逐漸下降,河流進入枯水期。南方河流汛期長,北方河短,汛期由南向北逐漸變短。北方河流冬季結冰,越向北冰期越長。
Ⅱ.內流河的水文特徵:∵西北內陸降水稀少,氣候乾旱,河水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夏季,冰雪融水最多,山地降水也較多,河水增多;夏季過後,河水逐漸減少,甚至斷流。∴內流河多屬季節性河流。有顯著日變化。
Ⅲ河流的地區差異:在地圖中找到下列河流,並認識它們的水文特徵。秦嶺——淮河一線劃南北方。
附1:塔里木河:最大內流河,新疆人民「母親河」,天上、昆侖山冰雪融水,現調博斯騰湖水補給。
附2:在地圖中找出下列分水嶺或河流發源地的名稱:松遼分水嶺、太行山、秦嶺、大別山、南嶺、武夷山;唐古拉山、巴顏喀拉山;天山、昆侖山、祁連山。
附3:河流水文特徵分析:
①徑流量大小(以雨水補給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積大,一般流量大)。
②水位季節變化(決定於河流補給類型,以雨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降水特點決定;冰川融水補給的河流,水位變化由氣溫特點決定;地下水湖泊補給的河流,徑流季節變化小)。
③含沙量(決定於流域內地面植被狀況)
④結冰期有無或長短(最冷月月均溫0℃)
⑤水能(由流域內的地形坡度,河流落差,是否峽谷,河流水量大小)。
湖泊的分布
⑴青藏高原湖區:世界最大的高原湖泊群,青海湖(青,最大鹹水湖,湖西有鳥島)、納木錯(最高,藏)。內陸湖面積減少的原因:全球氣候變暖,氣候更加乾旱,降水少,蒸發強;引河水灌溉,注入湖泊河水少。
⑵東部平原湖區:主要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省南部。有洞庭湖(湘)、鄱陽湖(贛,最大淡水湖,4-9月為汛期;10-3月枯水期,沿岸多湖灘、草洲、沼澤濕地、淺水湖泊,成為候鳥越冬地)、太湖(澙湖、蘇南)、洪澤湖(蘇)、巢湖(皖)等。外流湖面積減少的原因:泥沙淤積,圍湖造田。
[問題探究]:為什麼內流湖多為鹹水湖,外流湖屬淡水湖?答:因為內流湖湖水流不出去,水分不斷蒸發,鹽份不斷沉澱下來導致鹽份越積越多,成為鹹水湖.外流湖與外界水系相溝通,水不斷更新,鹽份沒有沉澱下來,水所以不咸。
【資料擴展】湖泊的分類:
·從湖泊水文和化學特性分:鹹水湖(如裏海、鹹海、巴爾喀什湖東部、死海等);淡水湖(如貝加爾湖、洞庭湖、興凱湖等)。在潮濕氣候區,多形成水量豐富的、河湖串通的淡水湖,在乾燥氣候區,多形成水淺的和無排水口的鹹水湖。
·湖泊的成因類型:構造湖(如貝加爾湖、死海、坦噶尼喀湖);海跡湖(如裏海、鹹海);冰川湖(如青藏高原上的多數湖泊、北美五大湖區、芬蘭的多數湖泊);火山口湖(白頭山天池);堰塞湖(鏡泊湖、五大連池等);風蝕窪地湖(如我國內蒙古、新疆乾旱地區的一些湖泊);牛軛湖等。
長江的概況;水系及水文特徵;
經濟意義;開發利用和治理
Ⅰ.長江的概況:
⑴全長6300千米;流域180萬km2;水量10000億m3;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東;注入東海。
⑵幹流經過11個的省級行政區:青藏川滇渝,鄂湘贛,皖蘇滬。
⑶長江依次經過的峽谷和地形區:一二級階梯的虎跳峽;二三級階
梯的三峽。依次經過青藏高原、
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巫山、長江中下游平原。
⑷在圖中早出長江上中下游分界線名稱:湖北宜昌、江西湖口。
Ⅱ.水系及水文特徵;
⑴長江的水系構成:上游:雅礱江-攀枝花;岷江(有支流大渡河)-宜賓;-嘉陵江-重慶;烏江-涪陵;中游:湘江等洞庭湖水系-岳陽;漢江-武漢;-贛江等鄱陽湖水系-江西湖口、九江;下游:京杭運河-江蘇鎮江;黃浦江-上海。
⑵長江不同河段的名稱和特點:
A.上游(湖北宜昌以上):
①沱沱河:長江正源。
②通天河(至玉樹):流淌於起伏和緩的青藏高原,河谷寬坦,流速緩慢,兩岸草灘茫茫,是良好牧場。
③金沙江(至宜賓):奔流於山高谷深的橫斷山區,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落差大(3000多米),江流湍急,水能十分豐富。「長江第一灣」在雲南麗江。宜賓以下始稱長江:進入四川盆地,接納眾多支流,江面展寬,流量大增。宜賓-宜昌稱川江,奉節-宜昌又稱峽江(第二、三級階梯交界處)。
B.中游(湖北宜昌-江西湖口):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荊江有「九曲回腸」之稱,易發生洪水災害。中游支流、湖泊眾多,南北對稱,正常年份對幹流有天然調節作用。
C.下游(江西湖口以下):江闊水深,地勢更趨低平,江面更為開闊(入海口80千米)。兩岸水網如織,湖泊星羅棋布,水鄉澤國。

G. 2012年開播的 CCTV10《地理中國之災難啟示錄》 在暗示2012嗎

是讓我們長個心眼,攢錢買船票

H. 來個精彩的地理災難片、

給你來10個吧

片 長 124 Min
導 演 羅蘭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主 演 丹尼斯·奎德 Dennis Quaid .... Jack Hall
傑克·吉倫希爾 Jake Gyllenhaal .... Sam Hall
艾美·羅薩姆 Emmy Rossum .... Laura Chapman
達什·米霍克 Dash Mihok .... Jason Evans
傑伊·山德斯 Jay O. Sanders .... Frank Harris
瑟拉·沃德 Sela Ward .... Dr. Lucy Hall
伊恩·霍姆 Ian Holm .... Terry Rapson

簡 介

影片描繪的是地球氣溫一天之內突然急劇下降,進入冰期的科幻故事。故事中,氣候學家傑克·霍爾(丹尼斯·奎德飾演)在觀察史前氣候研究後指出,溫室效應帶來的全球暖化將會引發地球空前災難。傑克博士曾警告政府官員採取預防行動,但警告顯然已經太晚。傑克·霍爾博士於是急告美國副總統宣布北緯30度以南全美民眾盡速向赤道方向撤離,該線以北民眾要盡量保暖。 而就在此時,霍爾博士得知兒子山姆(傑克·吉倫荷飾)被困於紐約,於是決定冒險前往救援……
當鏡頭再次回到美國時,那些僥幸生還的美國人都逃往墨西哥,請求進入那裡的難民營。影片末尾處美國總統不得不嘆息承認道,他所奉行的氣候政策是一次巨大的敗筆。

相關幕後:

2002年7月,福克斯公司打敗了派拉蒙、夢工場、環球和華納兄弟等強敵,終於搶得《末日世界》的電影拍攝權,並邀得艾默里克(《獨立日》、《酷斯拉》)這位擅長科幻災難題材的導演,同時將1億美元的支票交到他手上。本片原定2003夏天上映,但由於特技場面的製作難度太大,製作周期不得不延長,成為04年暑期的鳴鑼大片。

中文 名 地火危城/活火熔城
片 名 Volcano
年 代 1997
國 家 美國
類 別 動作/驚悚/劇情/災難
語 言 英語
字 幕 中文
片 長 104 Mins
導 演 Mick Jackson
主 演 湯米.里.瓊斯(Tommy Lee Jones)
安妮.海切(Anne Heche)

簡 介

一次大地震使深藏在洛杉磯地下深處的火山噴發,熾熱的岩漿流向天使之城的人口密集區,眼看一場城毀人亡的悲劇就要發生。擔任處理這次危機總指揮的邁克,先是不相信會有火山噴發,後在地質學家埃米博士的勸告下,還是採取了撤離措施。但突如其來的災難還是在民眾中引發極大的恐慌。路上流動的岩漿被堵住了,但它們實際上是流進了隧道,貫入地鐵後,還會從地鐵的出站口流入城市……

片 名:The Core
譯 名:地心毀滅
導 演:喬恩·阿米爾 (Jon Amiel)
編 劇:Cooper Layne
John Rogers
主 演:阿倫·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希拉里·斯萬科 (Hilary Swank)
切基·卡尤 (Tchéky Karyo)
斯坦利·塔奇 (Stanley Tucci)
德爾略·林多 (Delroy Lindo)
阿爾法·沃德 (Alfre Woodard)
類 型:劇情 (Drama) / 科幻 (Sci-Fi) / 動作 (Action) / 驚悚 (Thriller)
片 長:135 min
分 級:PG-13
國家地區:英國 / 美國
發行公司:派拉蒙影業 (Paramount Pictures US)
出品公司:Core Prods. Inc. [us]
首映日期:2003年3月25日
語 言:英語
字幕語言: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

地理學家喬什·凱斯博士無意中發現了一場可能會導致全球人類滅亡的大災難,從而拉開了這部影片的序幕。凱斯發現,地心溫度因某種不明原因發生了改變,同時,這種未知的力量正在阻礙地球的正常運轉。隨著地球磁場的迅速惡化,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將緊隨其後。為了拯救地球,保衛全人類的安危,凱斯將全球最傑出的科學家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救援小組,他們計劃乘坐地下飛船抵達地心,在那裡引爆一個特殊裝置,一旦成功,地球仍將像往常一樣正常運轉。地下飛船的駕駛員瑞貝卡、上校羅伯特·艾沃森率領一支科學精英部隊踏上了這場生死之旅。整個地球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中。這是一項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任務。但對於能否勝利歸來,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

相關幕後:

這是導演喬恩·阿米爾首次涉足科幻題材的影片,這位來自英國、畢業於劍橋的導演1990年開始進入好萊塢,這十幾年間他的作品不算多,但卻是風格各異,這其中有講述南北戰爭的劇情片《薩莫斯比》,有驚悚題材的《疊影謀殺案》,還有國內觀眾熟悉的動作片《偷天陷阱》。
奧斯卡影後希拉里·斯旺克毫無疑問是整部影片最引人注目的亮點。自1999年憑借《男孩不哭》中的同性戀角色爆冷捧走小金人後,希拉里便開始了馬不停蹄的接片工作,先是靈異驚悚片《天賦》中飽受虐待的妻子,而後是《項鏈事件》里18世紀的法國宮廷美人,接著她又和兩位演技派大高手艾爾·帕西諾、羅賓·威廉斯一起經歷阿拉斯加的白夜(《失眠症》),現在她又要鑽到地心裡去經歷平生最刺激的冒險了。
以地球災難為題材的影片早已泛濫成災,1998年的時候是小行星,現在輪到了地核,在這樣一部以展現特技和災難場面為主的影片里,即使貴為奧斯卡影後的希拉里·斯旺克又能有什麼驚人表現呢?《地心》從開拍之初,就被人們拿來和邁克爾·貝的《世界末日》相提並論,對此,導演阿米爾說:「在拍攝的時候我們特別注意這點,甚至建立了一套所謂的『反邁克爾·貝《世界末日》』表演體系。」以力爭不讓觀眾看到前20分鍾時就打著哈欠說,好一部無聊的《世界末日》地心版。

I. 地理選修五《自然災害與防治》 我要各種自然災害的防災減災措施!!!

減輕旱澇災的影響,應以預防為主,放抗就結合,搞好植樹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並進行江河整治及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預防澇漬災害:加強監測、預報、預警,建立完善的排澇系統。

洪水:預報關鍵點是整個流域包括幹流和支流的降水情況,即使了解水位變化,防禦主要內容是加固堤壩,疏散低窪地區的居民,建立防汛應急預案,做好可能的洪災防範,配備足夠的糧食和救援設備,提前做好泄洪准備等等

抗旱有效措施:將強全民水危機意識的教育、建立節水型農業、工業和社會,推行抗旱預案制度,建立抗旱信息系統和抗旱物資儲備制度、提高對乾旱災害的應急響應能力;加強抗旱設施建設,提高供水能力和水資源利用效率、跨流域調水、控制人口數量等。

抗蟲災措施:農葯滅蟲、投放天敵、誘捕成蟲或幼蟲

台風:提前做好預報、預警,加固堤壩通水道,煤氣電路檢修好,加固漁船、魚排,船進港口深拋錨,建設沿海防護林體系和海岸防護。

地震:政府: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各級政府的支持;適當的進行人口遷移;愛中安排居民點並注意避開斷裂帶;山區應最大限度的進行綠化,保持較高的植被覆蓋率;對一些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易發地段,採取工程治理;新建建築物應提高抗震能力;慎重發展重化工工業,健全交通運輸和通信的方式。
對個人: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牆角曲身體,抓住機會逃出去,遠離所有建築物,餘震蹲在開闊地。

森林火災:人人樹立「森林防火」意識。建立、健全護林防火組織、制度。開展護林防火宣傳教育。嚴格火源管理。建立森林防火設施。(1、開辟防火路。2、營造防火林帶。3、修築林道。4、設立防火瞭望台。)

沙塵暴:1.加強環境的保護,把環境的保護提到法制的高度來。 2.恢復植被,加強防止風沙塵暴的生物防護體系。3.根據不同地區因地制宜制定防災、抗災、救災規劃,積極推廣各種減災技術,並建設一批示範工程,以點帶面逐步推廣,進一步完善區域綜合防禦體系。 5.控制人口增長,減輕人為因素對土地的壓力,保護好環境。

寒潮:預報關鍵點是高緯度天氣系統,冷空氣源地和南下路徑,寒潮強度和影響各地的時間。防禦主要有對農作物進行防寒保護,加蓋塑料薄膜,進行人工取暖,發出寒潮警報,提醒居民注意保暖,並防範寒潮帶來的惡劣天氣對建築、交通等造成的不良影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