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南方北方分界線是什麼
1.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什麼
我國南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屬於亞熱帶地區,以北屬於溫帶地區。
秦嶺淮河一線西起陝西甘肅地區,東至江蘇安徽一帶,是我國天然的南北方自然地理分界線,也是我官方認定的南北分界線。
從自然地理來看,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1月0攝氏度等溫線,也是800ml等降水量線,同時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南北方差異最重要的特徵是秦淮以北地區冬季河湖結冰,河流水位變化大,大部分樹木會落葉;而以南地區河流冬季不結冰,水位變化小,樹木不落葉。
(1)中國地理南方北方分界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由於南北方的氣候差異,導致了南北方農業生產方式、自然地理地貌、生活習俗、人文風情的方面存在的巨大差異。像是「北麥南稻,南船北馬」、「南橘北枳」這些俗語都是對南北差異的一種描述。
近年來,秦嶺淮河一線的城市注重起了這一重要分界線,以發展旅遊業,提高城市知名度為目的,紛紛建立起中國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線標志,例如江蘇省淮安市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志園,這也就導致了淮安是一個南北方人兼有的城市。
2. 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什麼
1、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秦嶺——淮河一線又是1.800mm等降水量線。
2..氣溫:大致與一月0℃等溫線重合。
3.降水:大致與800mm等降水量線吻合。
4..河流結冰期:界線以北地區河流有結冰期,以南地區河流無結冰期。
5..溫度帶:大致是亞熱帶(南)和暖溫帶(北)的分界線。
6..干濕地區:大致是濕潤地區(南)和半濕潤地區(北)的分界線。
7.植被:大致是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北)的分界線。
8.土地利用:大致是水田(南)與旱田(北)的分界線。
9.糧食作物:大致是水稻(南)與小麥(北)集中分布地區的分界線。
10.水果:大致是柑橘(南)與蘋果(北)的分界線。
11.氣候類型:大致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北)的分界線。
12.區域劃分:大致是南方與北方的分界線。
13.河流流域:大致是長江流域(南)與黃河流域(北)的分界線。
14.地形區:秦嶺:大地形區:大致是四川盆地(南)與黃土高原(北)的分界線。
15小地形區:大致是漢中谷地(南)與渭河谷地(北)的分界線。
3.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長江。
4.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點在哪裡
中國的南北方劃分標准:是以秦嶺--淮河為界,劃分的南北方,這是自然的界限,是人文的界限,也是一個社會經濟的界限。各種差異都是比較明顯的,在諸多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不同。南北差異主要表現在自然、體質、語言、性格、文藝、飲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自然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自然氣候明顯變化.體質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體質高胖、南方體質矮瘦性格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粗獷豪爽、南方細膩柔和最大的差異:以秦嶺--淮河為界,北方政治與軍事比較活躍、南方經濟與文化比較發達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的地區,東臨渤海和黃海。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肅東南部,內蒙古、江蘇、安徽北部。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其中漢族占絕大多數,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的,有居住在東北的滿族、朝鮮族等南方地區是指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南部,主要是秦嶺-淮河一線以南的地區,西面為青藏高原,東與南面臨東海和南海,大陸海岸線長度約佔全國的2/3以上。本區的范圍包括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約佔全國的55%,漢族佔大多數。區內的少數民族有30多個,其人數5000多萬,主要分布在桂、雲、貴、川、湘、瓊等地,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5.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以哪個山脈為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從氣候特點看
秦淮以北的大部分地區,河湖冬季結冰,每當冬季來臨,北風呼嘯,大部分的樹會落葉,不落葉的樹葉多呈針狀,叫做針葉樹。由於北方地區年降水量較少,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所以河流的水量不大,水位變化大,只有夏季才形成汛期,時間也比較短,河流的含沙量較大。而在秦淮以南地區則正好相反,冬季不結冰,樹木不落葉,一年四季常綠。河流的水量較大,水位變化不大,汛期時間長,河水含沙量較小。
農業及風俗
從農業生產及人們生活習俗來看,秦淮南北的差異就更明顯。北方耕地為旱地,主要作物為小麥和雜糧,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南方則主要是水田,農作物主要是水稻和甘蔗、茶葉等亞熱帶經濟作物。一年兩熟或三熟。人們平常所說的「北麥南稻,南船北馬」是這種差異的真實寫照。
秦嶺—淮河一線經過甘、陝、豫、皖、蘇等省,是中國中東部地區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其南、北在氣候、河流、植被、土壤、農業生產等方面,都有顯著差異。
南方注重建設河網排蓄洪水,進行水土保持,暴雨不會淹,一百天不下雨不會乾旱的旱澇保收農業,所以農業單位產量高,工農業生產都能夠得到保障,經濟能夠可持續發展。
北方沒有給水留出空間,容易發生自然災害,暴雨容易淹,不下雨容易乾旱,對工農業生產、城市供水造成了不穩定。
6. 中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怎麼樣的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800MM等降水量線, 傳統意義上南北方分界線, 水田旱地分布分界線,一月份0度等溫線, 水稻小麥種植分界線, 亞熱帶與暖溫帶的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的分界線 濕潤與半濕潤的分界線,亞熱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就是我們常說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7. 中國的南方和北方是怎樣分界的
秦嶺—中國南北分界的山脈 中國最大的生物基因庫
秦嶺是橫穿中國東西總長1500千米的大山系。它從青海省的西傾山起,中經隴南、陝西,到鄂豫皖的大別山,在陝西境內連綿約500千米。是黃河、長江兩大水系的分水嶺和我國南北方地理分界線;阻擋我國冬、夏季風的南北流通,實屬中國最大的「擋風牆」。
由於南北高低氣候溫差大,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秦嶺又是中國重要的生物基因庫。
秦嶺還是從關中翻山越嶺通往陝南、四川的必經之路,古時又稱其為「天下之大阻」。
8. 中國哪些地方稱為北方,哪些又稱為南方,分界點是哪個省會
1、北方地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山西省、黑龍江、遼寧、吉林、山東、陝西、河南。
2、南方地區包括江蘇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雲南大部、貴州、四川東部、重慶、陝西南部、廣西、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台灣、甘肅最南端、河南最南端。
3、南北分界點,西起與青藏高原相接的西秦嶺余脈,經四川省、甘肅省、陝西省、湖北省、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等蜿蜒而下,止於東海海濱,總長度約1666.28公里。
秦嶺-淮河一線,是中國地理中的一個重要地理概念,目前已知的最早論述由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提出。
(8)中國地理南方北方分界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南方北方特點:
1、中國北方氣候處於雨熱同期,適宜農作物生長。一些省份是糧食主產省,如黑龍江(總產量最高)、吉林(單產最高)、河南、山東、遼寧等省。
2、北部地區盛產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溫帶水果。當地特產也非常豐富,著名的「東北三寶」(人參、鹿茸、貂皮)、洛陽牡丹、蘭州白蘭地瓜等。
3、中國北方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東北地區石油、天然氣、煤炭、金屬、木材等資源豐富,而華北地區煤炭儲量豐富。
4、南方湖泊眾多,長江中下游地區最為集中。主要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等。
5、中國南方受夏季風影響較大,雨季較長。每年五月,夏季風登陸華南沿海,雨季開始。6、7月份,夏季風向北加強,形成江淮准靜止鋒,雨雲不斷,主要影響長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
6、南方地區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9. 中國南方與北方的天然分界線是什麼
秦嶺——淮河一線。
此線南北,無論是自然條件、農業生產方式,還是地理風貌以及人民的生活習俗,都有明顯的不同。
這條南北自然分界線實際上是氣候分界線。就熱量帶說是北方暖溫帶和南方亞熱帶的分界;在水分區劃中則是北方乾旱、半濕潤氣候和南方濕潤氣候的分界;在雨旱季節類型區劃中則是北方春旱、夏雨氣候和南方春雨、梅雨及伏旱氣候的分界。
(9)中國地理南方北方分界線是什麼擴展閱讀
歷史意義:
以水土保持為目的的水利建設是中華民族的傳統,自古就有堯舜禹治水的傳說,宋金戰爭以後,南宋與金國以秦嶺、淮河為界,南宋保持著傳統,金國推行了改革,改旱澇保收農田為連片的旱地,以馬代船,這次改革導致農業生產靠天吃飯,不穩定,是南富北窮的轉折點。
由於沒有注重水土保持,沒有給水留出空間,所以容易發生洪澇災害、水土流失和乾旱和土地荒漠化,致使農業平均產量低,供水困難,經濟不能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經濟中心從北方轉向南方的轉折點。中原地區的農業不再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