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趙濟中國地理怎麼樣

趙濟中國地理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1-03-14 02:19:05

❶ 考研遼寧師范大學自然地理學怎麼樣難嗎

遼寧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2014年考研招生簡章招生目錄招生年份:2014本院系招生人數:未公布人文內地理學容專業招生人數:22專業代碼:070502研究方向考試科目復試科目、復試參考書參考書目、參考教材更多研究方向①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
③723地理學基礎(人文地理學50分、氣象與氣候學50分、地貌學50分)
④827中國地理更多考試科目信息復試科目:經濟地理學
《經濟地理學》,李小建等,高教出版社。

備註:
1.博士學位授權點
2.中美聯合培養更多復試科目參考書信息723地理學基礎:
1.《人文地理學》高教出版社 2000,王恩涌等

2.《氣象與氣候學》高教出版社 1997,周淑貞

3.《地貌學》高教出版社 2010 嚴欽尚

827中國地理:
《中國地理》高教出版社 1999 趙濟等

❷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缺點

中國地理位置的優點:

1、緯度位置好,位於溫帶亞熱帶之間。

2、地理位置、海陸位置好,背靠最大的大陸,面向最大的大洋,倚靠最高的高原。從而有了溫暖濕潤雨水充沛的氣候,青藏高原還有的水塔和屏障等重大戰略作用。

3、地形和水文優勢,擁有多塊世界最大的平原之一,西高東低的地形+河流資源豐富=豐富的水資源、航運資源和水能資源。

4、資源豐富,耕地、水、煤炭油氣、各種礦產、生物等等資源眾多,地大物博,應有盡有。

5、陸地面積大,海岸線長。使中國成為世界為數不多的海陸兼備的國家,而且是擁有全地形地貌的國家,戰略縱深大,海岸線狹長,大陸架寬廣,良港、島嶼眾多。

中國地理位置的缺點:

1、地形復雜崎嶇,山地太多。中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超過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導致基建成本高,交通始終是中國西部山區發展的主要障礙。

2、地形氣候差異過大, 西北部氣候乾旱,青藏高原嚴寒且生態脆弱不適宜發展,導致東西部資源、人口的分布和經濟發展極不平衡。

3、自然災害多,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頻繁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洪災、旱災、地震、台風、冰雹、沙塵暴、山體滑坡等。

4、中國石油資源不夠豐富。

5、海權短板明顯,中國既是海洋大國,也不是海洋大國。中國近海被過多的群島、島嶼包圍(即所謂島鏈的封鎖),活動受限於狹小的近海空間里。

(2)趙濟中國地理怎麼樣擴展閱讀

1、外交情況

中國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從本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出發,把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發展各國友好合作和促進共同經濟繁榮,作為自己對外工作的根本目標。

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中國一貫主張互不幹涉內政,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指導,而不以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的異同為標准。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和許多國際性組織成員國。

2、音樂情況

中國在世界當代音樂文化中保持著它的獨特體系、獨特思維和獨特風格,因而對世界音樂是具有獨特貢獻的一個組成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音樂的歷史進入到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階段,並揭開了新的、更加燦爛篇章。在聲樂、器樂、大型音樂體裁,以及歌劇、舞劇、電影音樂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發展和成就。中國當代音樂有一些作品可以列入世界音樂的經典寶庫。

❸ 中國目前的地理狀況如何

信息檢索,個i詳細介紹:中國地理概況

中國政府網

中國地勢(點擊放大)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8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國家測繪局網站提供)

幾百萬年前,青藏高原隆起,地球歷史上此一重大地殼運動形成了中國的地貌。從空中俯瞰中國大地,地勢就像階梯一樣,自西向東,逐漸下降。受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撞擊,青藏高原不斷隆起,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號稱「世界屋脊」,構成了中國地形的第一階梯。高原上的喜瑪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瑪峰高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階梯由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雲貴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四川盆地組成,平均海拔1000—2000米。跨過第二階梯東緣的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向東直達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階梯,此階梯地勢下降到500米至1000米以下,自北向南分布著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邊緣鑲嵌著低山和丘陵。再向東為中國大陸架淺海區,也就是第四級階梯,水深大都不足200米。

河流和湖泊

中國河流湖泊眾多,這些河流、湖泊不僅是中國地理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還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中國的河湖地區分布不均,內外流區域兼備。中國外流區域與內流區域的界線大致是:北段大體沿著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部)一線,南段比較接近於200毫米的年等降水量線(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這條線的東南部是外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河流水量佔全國河流總水量的95%以上,內流區域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但是河流總水量還不到全國河流總水量的5%。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中國有許多源遠流長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積超過1000平方米的河流就有1500多條。

中國的河流,按照河流徑流的循環形式,有注入海洋的外流河,也有與海洋不相溝通的內流河。

長江長江發源於青海省西南部、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脈主峰各拉丹冬雪山,曲折東流,幹流先後流經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共1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最後注入東海。全長6300公里,是中國第一大河,也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世界第三大河。流域面積180多萬平方公里,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5,年入海水量約10000億立方米,佔全國河流總入海水量的1/3以上。它流經中國青藏高原、橫斷山區、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流域絕大部分處於濕潤地區。

黃河黃河發源於青海省中部,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全長5500公里,是中國第二大河。流域面積75萬多平方公里,流經中國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華北平原,以及乾旱、半乾旱、半濕潤區。

珠江 珠江是中國南方最大的河流,其幹流西江發源於雲南東部。珠江流經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入南海,全長2210公里,流域在中國境內44.25萬平方公里。主要有西江、北江、東江三大支流水系,北江與東江基本上都在廣東境內,三江水系在珠江三角洲匯集,形成縱橫交錯、港汊紛雜的網狀水系。

京杭運河中國除天然河流外,還有許多人工開鑿的運河,其中有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京杭運河。京杭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縱貫京津兩市和冀、魯、蘇、浙4省,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801公里,是中國歷史上與萬里長城齊名的偉大工程。從開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對溝通中國南北交通曾起過重大的作用,但過去由於不加保養,許多河段已斷航。新中國成立後,對運河進行了整治,目前江蘇、浙江兩省境內的河段,仍是重要的水上運輸線。同時,運河還發揮灌溉、防洪、排澇等綜合作用。在「南水北調」東線工程中,它又被用作長江水源北上的輸水渠道。

中國湖泊眾多,共有湖泊24800多個,其中面積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就有2800多個。湖泊數量雖然很多,但在地區分布上很不均勻。總的來說,東部季風區,特別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分布著中國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較為集中,多為內陸鹹水湖。

外流區域的湖泊都與外流河相通,湖水能流進也能排出,含鹽分少,稱為淡水湖,也稱排水湖。中國著名的淡水湖有鄱陽湖、洞庭湖、太湖、洪澤湖、巢湖等。

內流區域的湖泊大多為內流河的歸宿,湖水只能流進,不能流出,又因蒸發旺盛,鹽分較多形成鹹水湖,也稱非排水湖,如中國最大的湖泊青海湖以及海拔較高的納木錯湖等。

中國的湖泊按成因有河跡湖(如湖北境內長江沿岸的湖泊)、海跡湖(即睸湖,如西湖)、溶蝕湖(如雲貴高原區石灰岩溶蝕所形成的湖泊)、冰蝕湖(如青藏高原區的一些湖泊)、構造湖(如青海湖、鄱陽湖、洞庭湖、滇池等)、火口湖(如長白山天池)、堰塞湖(如鏡泊湖)等。

氣候

1.氣候復雜多樣 中國幅員遼闊,跨緯度較廣,距海遠近差距較大,加之地勢高低不同,地形類型及山脈走向多樣,因而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從氣候類型上看,東部屬季風氣候(又可分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西北部屬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屬高寒氣候。從溫度帶劃分看,有熱帶、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寒溫帶和青藏高原區。從干濕地區劃分看,有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之分。而且同一個溫度帶內,可含有不同的干濕區;同一個干濕地區中又含有不同的溫度帶。因此在相同的氣候類型中,也會有熱量與干濕程度的差異。地形的復雜多樣,也使氣候更具復雜多樣性。

2.季風氣候顯著中國的氣候具有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的季風氣候特徵。由於中國位於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東部,又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較近,因之氣候受大陸、大洋的影響非常顯著。冬季盛行從大陸吹向海洋的偏北風,夏季盛行從海洋吹向陸地的偏南風。冬季風產生於亞洲內陸,性質寒冷、乾燥、在其影響下,中國大部地區冬季普遍降水少,氣溫低,北方更為突出。夏季風來自東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質溫暖、濕潤、在其影響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熱同季。中國受冬、夏季風交替影響的地區廣,是世界上季風最典型、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和世界同緯度的其他地區相比,中國冬季氣溫偏低,而夏季氣溫又偏高,氣溫年較差大,降水集中於夏季,這些又是大陸性氣候的特徵。因此中國的季風氣候,大陸性較強,也稱作大陸性季風氣候。

3.氣候條件的優勢復雜多樣的氣候,使世界上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中國找到適宜生長的地方,使中國農作物與動植物資源都非常豐富。例如玉米的故鄉在墨西哥,引種到中國後卻廣泛種植,已成為中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紅薯最早引種在浙江一帶,目前在全國普遍種植。中國季風氣候顯著的特徵,也為中國農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因夏季氣溫高,熱量條件優越,這使許多對熱量條件需求較高的農作物在中國種植范圍的緯度遠比世界上其他同緯度國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緯52°的黑龍江省呼瑪縣種植。夏季多雨,高溫期與多雨期一致,有利於農作物生長發育,例如中國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溫暖濕潤,物產富饒,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而與之同緯度的非洲北部、阿拉伯半島等地卻多呈乾旱、半乾旱的荒漠景觀。

中國氣候雖然有許多方面有利於發展農業生產,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國災害性天氣頻繁多發,對中國生產建設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響,其中旱災、洪災、寒潮、台風等是對中國影響較大的主要災害性天氣。

中國的旱澇災害平均每年發生一次,北方以旱災居多,南方則旱澇災害均有發生。

在夏秋季節,中國東南沿海常常受到熱帶風暴——台風的侵襲。台風(熱帶風暴發展到特別強烈時稱為台風)以6—9月最為頻繁。

在中國的秋冬季節,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冷空氣不斷南下,冷空氣特別強烈時,氣溫驟降,出現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溫、大風、沙暴、霜凍等災害。

中國地形部分數據

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

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

海洋平均深度:961米

海洋最大深度:5377米

海岸線總長度:32000公里

大陸岸線長度:18000公里

島嶼岸線長度:14000公里

島嶼個數:5400個

島嶼面積:3.87萬平方公里

註:島嶼面積未包括台灣省和港澳地區

土地和礦產

中國土地資源有四個基本特點: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少;類型復雜多樣,耕地比重小;利用情況復雜,生產力地區差異明顯;地區分布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一)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少

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73萬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居世界第3位,但按人均占土地資源論,在面積位居世界前12位的國家中,中國居第11位。中國人均佔有的土地資源,只相當於澳大利亞的1/58,加拿大的1/48,俄羅斯的1/15,巴西的1/7,美國的1/5。按利用類型區分的中國各類土地資源也都具有絕對數量大、人均佔有量少的特點。

(二)類型復雜多樣,耕地比重小

中國地形、氣候十分復雜,土地類型復雜多樣,為農、林、牧、副、漁多種經營和全面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也要看到,有些土地類型難以開發利用。例如,中國沙質荒漠、戈壁合占國土總面積的12%以上,改造、利用的難度很大。而對中國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的耕地,所佔的比重僅10%多些。各類土地資源情況如下表所示。

(三)利用情況復雜,生產力地區差異明顯

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由於中國自然條件的復雜性和各地歷史發展過程的特殊性,中國土地資源利用的情況極為復雜。例如,在廣闊的東北平原上,漢民族多利用耕地種植高粱、玉米等雜糧,而朝鮮族則多種植水稻。山東的農民種植花生經驗豐富,產量較高,河南、湖北的農民則種植芝麻且收益較好。在相近的自然條件下,太湖流域、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的部分地區就形成了全國性的桑蠶飼養中心等等。

不同的利用方式,土地資源開發的程度也會有所不同,土地的生產力水平會有明顯差別。例如,在同樣的亞熱帶山區,經營茶園、果園、經濟林木會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任憑林木自然生長,無計劃地加以砍伐,不僅經濟效益較低,而且還會使土地資源遭受破壞。

(四)分布不均,保護和開發問題突出

這里所說的分布不均,主要指兩個方面:其一,具體土地資源類型分布不均。如有限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國東部季風區的平原地區,草原資源多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東部等。其二,人均佔有土地資源分布不均。

不同地區的土地資源,面臨著不同的問題。中國林地少,森林資源不足。可是,在東北林區力爭采育平衡的同時,西南林區卻面臨過熟林比重大、林木資源浪費的問題。中國廣闊的草原資源利用不充分,畜牧業生產水平不高,然而,在局部草原又面臨過度放牧、草場退化的問題。

中國幅員廣大,地質條件多樣,礦產資源豐富,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7種。其中鎢、銻、稀土、鉬、釩和鈦等的探明儲量居世界首位。煤、鐵、鉛鋅、銅、銀、汞、錫、鎳、磷灰石、石棉等的儲量均居世界前列。

中國礦產資源分布的主要特點是,地區分布不均勻。如鐵主要分布於遼寧、冀東和川西,西北很少;煤主要分布在華北、西北、東北和西南區,其中山西、內蒙古、新疆等省區最集中,而東南沿海各省則很少。這種分布不均勻的狀況,使一些礦產具有相當的集中,如鎢礦,在19個省區均有分布,儲量主要集中在湘東南、贛南、粵北、閩西和桂東—桂中,雖有利於大規模開采,但也給運輸帶來了很大壓力。為使分布不均的資源在全國范圍內有效地調配使用,就需要加強交通運輸建設。

動物和植物

植物資源中國幅員廣闊,地形復雜,氣候多樣,植被種類豐富,分布錯綜復雜。在東部季風區,有熱帶雨林,熱帶季雨林,中、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北亞熱帶落葉闊葉常綠闊葉混交林,溫帶落葉闊葉林,寒溫帶針葉林,以及亞高山針葉林、溫帶森林草原等植被類型。在西北部和青藏高原地區,有乾草原、半荒漠草原灌叢、干荒漠草原灌叢、高原寒漠、高山草原草甸灌叢等植被類型。植物種類多,據統計,有種子植物300個科、2980個屬、24600個種。其中被子植物2946屬(佔世界被子植物總屬的23.6%)。比較古老的植物,約佔世界總屬的62%。有些植物,如水杉、銀杏等,世界上其他地區現代已經絕滅,都是殘存於中國的「活化石」。種子植物兼有寒、溫、熱三帶的植物,種類比全歐洲多得多。此外,還有豐富多彩的栽培植物。從用途來說,有用材林木1000多種,葯用植物4000多種,果品植物300多種,纖維植物500多種,澱粉植物300多種,油脂植物600多種,蔬菜植物也不下80餘種,成為世界上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

動物資源中國是世界上動物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據統計,全國陸棲脊椎動物約有2070種,佔世界陸棲脊椎動物的9.8%。其中鳥類1170多種、獸類400多種、兩棲類184種,分別佔世界同類動物的13.5%、11.3%和7.3%。在西起喜馬拉雅山—橫斷山北部—秦嶺山脈—伏牛山—淮河與長江間一線以北地區,以溫帶、寒溫帶動物群為主,屬古北界,線南地區以熱帶性動物為主,屬東洋界。其實,由於東部地區地勢平坦,西部橫斷山南北走向,兩界動物相互滲透混雜的現象比較明顯。

❹ 華中師范大學人文地理學14年考研趙濟版中國地理還需要看嗎

2013年,華中師大人來文地理學自考試科目無變化,參考書目進行了局部變動,其中《中國地理》參考書目由以前的趙濟版《中國地理》變為王靜愛版《中國地理教程》。王靜愛版《中國地理教程》較新,內容全面,並且在城市發展、土地利用、國土整治方面都有詳細敘述,另外在中國自然地理方面分析更為透徹,通過專題形式編排教材體系,讓人復習更加系統和全面;而趙濟版《中國地理》雖也是一本經典教材,但版本太老,無法緊跟時代,並且大部分內容在《中國地理教程》中均有對應敘述。故建議大家,以王靜愛版本為主。但畢竟趙濟版教材用了七年了。所以,在有時間的前提下,可適當翻閱趙濟版《中國地理》。

❺ 趙濟的《中國地理》和《中國自然地理》有什麼區別嗎

我只看過中國地理,地理分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中國地理講的是中國的自然專和人文地理,而中國自然屬地理應該只是講中國的氣候、地貌等自然方面的內容,中國地理還包括了區域規劃和經濟地理等方面,所以中國地理更全面,中國自然地理只是自然這個方面有局限性

❻ 中國地理的大概情況

南北跨度緯度將近50度
大部分在溫帶
小部分在熱帶
東西跨越經度60多度
分屬於東5區至東內9區共五個容時區
是世界面積第三國
地勢特徵西高東低
呈階梯狀分布
地形類型多種多樣
山區面積廣大
河流以外流河為主
資源總量豐富
分布不均
等等等等…

❼ 趙濟的中國自然地理,大家都是在哪買的,

內容簡介
《中國自然地理》:「中國自然地理」是我國高等院校地理系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內容涉及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形成與演變,區域分異規律,自然資源的分布與利用以及國土整治等方面的問題。《中國自然地理》第一版於1980年出版,參加編寫的人員有陳永文、李天任(華東師大)、李禎、祁承留(東北師大)、趙濟、葉玲玲(北京師大)、陳文宏、伍維周(武漢師院)、楊宗干、趙汝植(西南師大)、韓淵豐(華南師大)、劉炎昭、張治勛(西北師大)。第二版於1984年出版,由趙濟、陳永文、劉炎昭、韓淵豐、李禎五人負責修訂。這部教材出版以來,除高等院校地理系本科教學使用外,還供自然資源、環境保護、農業區劃、國土整治等方面的研究人員參考使用。累計印刷15萬冊,受到較高的評價。
編輯推薦
《中國自然地理》第一版獲1979-1981年第一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第二版獲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1987年),首屆全國優秀地理圖書(教材類)一等獎(1994年)。
目錄
前言
第一篇 中國的自然環境
第一章 國土概況
第一節 地理位置和疆域
第二節 中國自然環境的基本特徵第二章 地貌
第一節 地貌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地貌形成因素第三章 氣候
第一節 氣候特徵
第二節 氣候形成因素
第三節 氣溫與降水第四章 陸地水
第一節 地表水與地下水
第二節 主要河流第五章 中國近海
第一節 海域
第二節 海底地貌
第三節 海岸
第四節 島嶼
第五節 近海水文第六章 土壤地理
第一節 成土因素與主要成土過程
第二節 主要土壤類型
第三節 土壤分布規律第七章 生物地理
第一節 植物區系特徵及植被地理
第二節 陸棲脊椎動物地理第八章 環境演變
第一節 第三紀的發展過程
第二節 第四紀的環境演變
第三節 全新世的環境演變
第二篇 中國的自然資源
第九章 土地資源
第十章 水資源
第一節 中國水資源的區域分布
第二節 水能資源
第三節 水資源的評估與預測第十一章 氣候資源
第一節 熱量資源
第二節 水分資源
第三節 太陽能與風能資源第十二章 生物資源
第一節 植物資源
第二節 動物資源第十三章 海洋資源
第一節 海洋生物資源
第二節 海水化學資源
第三節 海底礦產資源
第四節 海洋動力資源
第五節 海洋空間資源第十四章 礦藏資源
第一節 礦藏資源的基本特徵
第二節 成礦條件與分布規律
第三節 主要礦藏及其分布
第三篇 中國自然地理區劃與地理區域第十五章 自然地理區劃
第一節 自然區劃的原則和方法
第二節 中國地域分異的特徵
第三節 中國自然區劃方案第十六章 東北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第十七章 華北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第十八章 華中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第十九章 華南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第二十章 內蒙古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第二十一章 西北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第二十二章 青藏地區
第一節 區域特徵
第二節 區域內部差異
第三節 區域開發與整治第四篇 自然環境、資源的保護與國土整治
第二十三章 資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第二十四章 國土開發與整治
序言
「中國自然地理」是我國高等院校地理系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其內容涉及中國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形成與演變,區域分異規律,自然資源的分布與利用以及國土整治等方面的問題。
本教材第一版於1980年出版,參加編寫的人員有陳永文、李天任(華東師大)、李禎、祁承留(東北師大)、趙濟、葉玲玲(北京師大)、陳文宏、伍維周(武漢師院)、楊宗干、趙汝植(西南師大)、韓淵豐(華南師大)、劉炎昭、張治勛(西北師大)。第二版於1984年出版,由趙濟、陳永文、劉炎昭、韓淵豐、李禎五人負責修訂。這部教材出版以來,除高等院校地理系

❽ 我要考研,請問趙濟的《中國地理》和趙榮的《人文地理學》有什麼輔導書,可供參考嗎

你好,我是2010年的考生,也是用這本書的,沒有什麼輔導書,我的建議是你系統看書,然後做你報的那所學校的真題,熟能生巧,多看才是王道,當然能舉一反三更好,祝你成功~

❾ 827《中國地理》趙濟和853《中國地理》趙濟陳傳康啥區別

好象沒區別吧!中國地理就是趙濟 陳傳康那本書啊!

❿ 中國地理位置好不好

還可以: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我國位於北半球。 我國領土的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最南端在北緯4°附近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北回歸線 橫穿我國南部的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四省區。絕大部分領土在北溫帶,南部一小部分在熱帶。這樣的緯度位置 既適於人類生活,又使溫帶、亞熱帶的各種動植物在我國都能繁殖生長,給我國發展多種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從遠古時代起,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遼闊的土地上。 我國領土的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會合處,最西端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恰縣以西的帕米爾高原上, 東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這樣的海陸位置,再加上西高東低的地勢,就使我國東部和南部廣大地區深受 海洋影響,雨量豐灃,對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十分有利;同時,廣闊的海洋也為我國發展海上交通,加強同各國人民 的友好往來,以及發展各種海洋事業,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我國的面積及鄰國 我國的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十五分之一,占亞洲面積的四分之一, 在世界各國中,領土面積之大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我國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跨緯度近50度, 當北方的黑龍江省還是冰天雪地的時候,南方的海南島已經是春耕時節了,而南海諸島更是一片盛夏景象。我國 東西相距5200千米,跨經度60多度,東西兩端的時差在4小時以上。當松花江上將近中午的時候,帕米爾高原還是 陽光初照的早晨。 我國有漫長的國界線,陸上疆界長達兩萬多千米,與15個國家為鄰,東鄰朝鮮,南有越南、寮國和緬甸,北 有俄羅斯和蒙古,西北有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西有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有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 我國東面和東南面瀕臨海洋,有綿長的海岸線,隔海相望的國家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 印度尼西亞6個國家。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