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流行文化
⑴ 什麼是人文地理,包括什麼內容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1、人文地理學經過長期發展已形成一個較完整的學科體系。一般可以分為綜合理論部分、通論部分(部門人文地理學)和專論部分(區域人文地理學)。
2、人文地理學綜合理論部分主要指對人地關系理論的研究。人文地理學通論部分可分為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三個方面,也有一些學者將其分為社會文化和經濟兩個方面。人文地理學專論部分則包括對各種地區人文要素的區域地理研究。
(1)人文地理流行文化擴展閱讀:
人文地理研究特點:
人文地理學的研究特點既有綜合性、地域性和動態性等地理學各分支學科所共有的特徵,又有以人文現象作為研究主體的特徵。
其研究對象雖與社會科學有相同之處,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徵及人文現象與地理環境的相互關系,又不同於社會科學,從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論和方法,成為一門跨學科的邊緣性科學。
作為地理學中一門接近人文或社會科學的學科,人文地理學在研究方法上既採用地理學中傳統的方法(如實地調查、運用地圖等)和現代方法(如航空像片、衛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進大量的社會科學方法(如抽樣調查、定量技術、心理學和行為學等研究方法)。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相互關系的一門學科,人文地理學和自然地理學是相互密切聯系的兩大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學的發展對於地理學的發展有重要作用。
⑵ 人文地理角度分析什麼是文化
文化抄是通過符號獲得,襲並通過符號而傳播的行為模型,這類模型有顯性的和隱性的;其符號也像人工製品一樣體現人類的成就;在歷史上形成和選擇的傳統思想,特別是其所代表的價值觀念是文化的核心;綜而言之,文化就是人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的產物
⑶ 人文地理風土人情是什麼意思
人文地理以人文現象為研究主體,側重於揭示人類活動的空間結構及版其地域分布的規律性。研究對權象是人文環境、人文現象和文化景觀。其內核是注重區域和空間,注重人地關系。它是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風土人情——風土:山川風俗、氣候等的總稱;人情:人的性情、習慣。也可以理解成 風俗人情,指一個地方特有的自然環境和風俗、禮節、習慣的總稱。
⑷ 人文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特來征主要包括自人口、民族、宗教、工業、農業、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等。
人文地理是人類的社會,文化和生產生活活動的地域組合, 包括人口,民族, 聚落,政治,社團,經濟, 交通,軍事,社會行為等許多成分。它們在地球表面構成的圈層, 稱為人文圈或社會圈,智慧圈,技術圈。
人文地理環境是指人類為求生存和發展而在地球表面上進行的各種活動的分布和組合,如疆域、政區、軍事、人口、民族、經濟(農業、手工業、商業)、城市、交通、文化等等。
人文地理環境地理環境的的重要方面,人類是引起以上各類地理分布及變化的主要載體,民族又是人類中具有特色的群體,於是人口的增長、分布和遷徙,民族分布和融合,成為歷史人文地理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⑸ 你對山東的人文地理文化了解有哪些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一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一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一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岳石文化這樣一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一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志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折疊方言
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的漢語方言分區資料,山東一百多個縣市的方言均屬於官話大區(也叫北方方言)。參考古代清聲母入聲字和次濁聲母入聲字在今天各地的分化規律,山東各地方言又分別劃歸三個不同的官話小區:冀魯官話、中原官話、膠遼官話。
冀魯官話:指通行於河北省、天津市以及山東省濟南、聊城、德州、濱州、淄博、泰安等40餘縣市在內的方言。
中原官話:指分布在河南省、陝西省、安徽北部、江蘇北部及山東魯南、魯西南30個縣市在內的方言。
膠遼官話:分布在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其中山東青島、煙台、威海,大致相當於人們常說的「膠東方言」的范圍。
折疊宗教
山東省主 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五種宗教。
佛教和道教在山東有千年以上歷史,伊斯蘭教主要自13世紀隨回族穆斯林徙居山東後發展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主要是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傳播起來的。
1990年,全山東省信教群眾120萬人,宗教活動場所3040處,宗教教職人員2578人。
折疊飲食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以其味鮮咸脆嫩,風味獨特,製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一。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一,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折疊戲曲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一。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宋雜劇形成後亦波及山東,金末元初產生用北曲演唱的戲曲形式即元雜劇,山東是主要流行地區之一,元人鍾嗣成的《錄鬼簿》和明初賈仲明的《錄鬼簿續篇》中記載的山東籍戲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戲曲最盛之地是東平,單東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張時起等10人,最突出的當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風雙獻頭》深得人民的喜愛。戲曲到明清時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李開先的《寶劍記》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現代戲曲劇30多種,可分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間歌舞及說唱形成的戲曲劇種等。 山東流行的梆子腔劇種,有豫劇、山東梆子、萊蕪梆子、棗梆、兩夾弦、東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種。獲得梅花獎的豫劇演員章蘭、朱桂琴、李新花等還活躍在山東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間流傳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戲、大弦子戲、羅子戲。號稱「東柳」的柳子戲是弦索腔劇種中流傳較廣。
肘鼓子腔,以「娘娘腔」為其主要腔調逐漸演化而成的戲曲聲腔。所包含的劇種有柳琴戲、五音戲、茂腔、柳腔、燈腔、東路肘鼓子等。
由說唱發展而來的戲曲劇種有:呂劇、墜劇、漁鼓戲、東路大鼓、八仙戲、藍關戲等。
⑹ 什麼是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基本內容
人文地理是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專結構的形屬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⑺ 用人文地理學觀點分析一種文化現象
西方文化特徵是自我中心主義
從文化根源來看,歐美的反華及種族主義源自於西方文化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基本特徵就是西方文化自我中心主義。例如,十九世紀以來社會進化論在歐美社會的流行,充分反映出西方文化自我中心主義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西方人之所以喜歡社會與文化進化論,就因為這一理論隱含了西方文化和社會制度是人類發展至今最完善、最進步的一種價值觀。言下之意,其他文化和社會制度都是落後的,需要學習和應該改進的。
在這種價值觀的支配下,歐美在全球范圍內推行殖民主義政策,導致世界文明和文化生態系統的嚴重破壞,大量原住民及其文化遭到滅絕,如美國印第安人及其文化的消失就是例證。
如今,其殖民策略已經轉化為意識形態和文化殖民主義,目標是希望全世界人都接受並採用其意識形態和西方文化。但這一文化殖民主義正受到來自中國、伊斯蘭世界和俄羅斯的挑戰和抵抗。尤其是隨著中國的崛起,以及中國特色的意識形態和中國傳統文化的保持,中國便成為西方世界推行文化殖民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巨大阻力,也正因如此,中國被西方世界推到攻擊和遏制的風口浪尖。
中國忽視了批判西方的強盜文化
歐美文化中心主義除了有自身的文化根源外,還有來自外部的呼應。自近代西方列強入侵中國後,中國人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文化弱點,並竭力向西方世界學習。在總結歷史經驗教訓時,我們得出了一種結論——「落後就要挨打」。也就是說,我們遭受侵略是因為我們落後。
當這種觀念流行後,受侵害者反而只能自責,或拚命地追趕,而沒有正面地回應入侵者。自近代以來,在遭到西方列強侵略之後,中國人只注重了向西方學習,而忽視了從正義的角度去批判西方的強盜文化。落後了需要努力發展,這是正確的,但實力和工具的落後並不應該成為遭受侵略的理由。
近代的許多運動和革命,一個嚴重缺陷就是過於迷信西方文化和制度,說白了就是崇洋媚外,這從某種意義上助長了歐美文化中心主義的蔓延和擴張。在發展過程中,我們需要批判和譴責西方文化中的霸權主義和強盜邏輯,尤其應該追訴帝國列強對中國人所犯下的歷史罪行,促使西方世界對自身文化糟粕的反思和自省。
許久以來,我們似乎習慣於用儒家之道給西方文化的強盜邏輯以禮遇。歷史和現實表明,這一策略無助於改變西方人對待中國的態度,反而助長了西方的反華勢力。
遏制西方反華勢頭要內外並舉
當前,如何才能遏制西方世界的反華勢頭?由於西方反華現象背後有著較深的文化根源,而且支撐反華現象的文化價值觀,其形成有兩方面原因:一是西方文化自身具有自我中心主義和霸權傾向,二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方式。因此,遏制乃至消除西方反華現象,也需要西方世界和中國雙方作出努力。
就西方世界而言,他們該好好地進行文化自省和反思,反思文化中心主義和霸權主義給人類和整個世界文化帶來的不幸和災難。
諸多的歷史和現實表明,他們高舉人權、自由、民主的旗號到處侵略時,其實不過是滿足他們的文化中心主義需要,而並不能真正給人類帶來福祉。美國人在伊拉克所犯下的罪行就是最好的例證,美國人因為不喜歡薩達姆而發動的伊拉克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什麼呢?難道是人權和發展嗎?
同樣,在援助非洲時,西方人說:「你們要搞民主!」而結果是戰亂頻發,人民流離失所,飢荒不斷。而到了要解決當地人民的吃飯問題時,西方國家卻個個都避之唯恐不及。可見,西方世界在打著「人權」的幌子干預其他國家時,其實就是要搞亂該國,而並非真正期望其發展。
事實上,每一種文化都是當地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適應自然和社會環境的結果。如果這種文化生態遭受侵略和破壞,就會對當地的發展造成危害。由此說明,西方世界所推行的文化霸權主義和文化單一化,是人類文明的災難。
真正有正義感的西方民眾,應該起來與霸權主義和強盜文化作斗爭。如果容忍文化中心主義和霸權行徑肆意妄行,實質上就是縱容文化毒瘤在侵害世界文明。某種意義上,與當年歐洲對德國納粹主義的縱容和包庇一樣,不僅給他人,也給自己帶來了災難。
中國兩條策略應對西方反華勢力
就中國而言,應對反華勢力需要重視策略。
第一,中國要「自信、自尊和自強」。
自信就是中國人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文化、相信自我發展能力。在日益頻繁的國際交往中,自信心決定別人的態度和結果。
自尊就是尊重團結自己人、尊重自己的文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眾文化中存在著普遍的媚外傾向,如對洋名牌的迷信等,這反映了國人的文化自尊意識尚待喚醒。我在韓國工作時發現,韓國人的這種意識就非常強,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的方面。
自強是堅持自主創新和獨立自主的發展路徑。改革開放不等於放棄獨立自主的原則,而是夯實這一基礎。無論是改革還是開放,根本目標就是要增強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二,在解決東西方文化矛盾和沖突方面,要採取交流與交鋒相結合的策略。
堅持開放就是要促進文化交流,增進西方世界對中國及中國文化的了解。但是了解不等於理解,不理解就容易產生矛盾和沖突。在面對矛盾和沖突時,中國人應該敢於直面交鋒。通過面對面的交鋒,往往更有助於矛盾和沖突的化解,正如俗話所說「不打不成交」。
在直面交鋒中,要懂得西方文化的一些方式,如公開、以牙還牙、法律手段等。例如,在應對近期歐美的反華浪潮中,海外華人華僑和留學生所採取的有組織、和平的示威抗議活動、利用網路媒體發起的抵制倡議,以及在奧運聖火傳遞中與反華勢力的較量等行動,都是積極理性的。這些行動有效地遏制反華勢力的囂張氣焰,維護了中國人及中國文化的尊嚴。同樣,一些中國企業和華人組織,還可以對那些惡意詆毀中國的西方媒體提起訴訟,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尊嚴。
總之,在面對西方反華勢力的挑釁和侵害時,不能再用沉默和默默無聞勤奮勞動的方式去應對,而應該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只要我們站在正義一邊,任何敵意的、試圖遏制中國發展的勢力註定都會失敗。
⑻ 人文地理 形式文化區與功能文化區的區別和聯系
功能文化抄區:非自然狀態下形襲成的,而是該文化特徵受政治、經濟或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其內部彼此之間有一種互相聯系從而確定其分布區范圍的文化區。(國家首都)形式文化區:某種文化現象,或某些具有相互聯系的文化現象在空間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核心區與模糊的邊界文化區。(語言文化現象)功能文化區與形式文化區的區別:1、核心區——前者只有核心區,也就是說該文化區范圍是非常明確的,後者還有模糊的邊界區,對它的劃分不夠明確;2、邊界——前者明確,後者模糊;3、形成——前者受政治經濟和社會某種功能影響很大,後者相對較小受文化現象的影響較大(這是區分它們的定義規定的);4、特點——前者具有明確的功能,例如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等,後者相對模糊,但可有發展為功能文化區。聯系:都是一種受政治經濟影響的文化區域,前者往往由後者發展而來,對於社會的發展來說都很重要。希望賢者加以完善。
⑼ 我比較喜歡人文地理
這主要看你這個愛好有多少水平,只是字典是不夠的。 水平可以的話可以進一些相關的雜志社啊什麼的。 希望找到理想工作…
⑽ 什麼是人文地理什麼是人文歷史
人文地理學是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地域結構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
「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人文地理學發展簡史
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經歷了知識積累、學科形成和理論演變、學科分化,以及理論和方法的革新等過程。按其發展順序,可分為古代、近代、現代三個階段。
古代階段是人文地理知識的積累時期,以片斷記述為主,出現了各種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
在中國古籍中,載有許多關於人地關系的論述,其中既有《禮記·王制》篇中「廣谷大川異制,民生其間者異俗」這種帶有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孫丑下》中主張「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也有東漢時期王充的《論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隨行而應人」的主張人、地各有規律,反對人地關系絕對化的思想。不過中國古代 並沒有產生系統表述人地關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來。
在西方,地理學一直是把地球作為人類的家鄉來研究,古希臘、羅馬學者如希羅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對各地的人文地理現象作過論述。中世紀的西歐形成一些相互隔離、閉關自守的君主制國家,經濟、文化處於衰落狀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相應處於停滯狀態。與此同時,阿拉伯國家的地理學獲得較大發展,伊德里西等學者在著作中記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現象。
15~17世紀,歐洲航海者開辟新航線以及「發現」新大陸後,歐洲各國陸續出版了各種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關於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於種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對於人文地理學的發展起到巨大促進作用。
在19世紀里,地理學開始形成自然和人文兩大分支,近代科學地理學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爾,分別為自然地理學和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創立了早期理論。從此,人文地理學出現一系列理論,各分支學科陸續建立並形成了體系。
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的形成和演變是從李特爾用經驗法和比較法,研究世界各地區各種地理現象的因果關系開始的。李德爾在他的《地理學-地理對人類素質和歷史的關系》一書中,探討了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的相互關系,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強調自然界對人類歷史的影響。在他去世後,人地關系理論在各國有不同的發展。
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類地理學》—書中,論述了人類作為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和分布受到環境的嚴格限制。以後他的學生美國地理學者森普爾和亨廷頓等人更加強調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決定性作用,他們的觀點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形成系統的環境決定論。
幾乎與此同時,法國的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提出了另一種人地關系論,後人稱之為可能論或或然論。他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系,自然環境提供一定范圍的可能性,而人類在創造居住地時,按照自己的需要、願望和能力來利用這種可能性。他的這一觀點在其學生白呂納1910年發表的《人地學原理》一書中得到進一步發揮,白呂納認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無定的,兩者之間的關系常隨時代而變化。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等人的觀點對法國地理學影響很深,從而形成法國學派。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羅士培教授受法國學派的影響,1920年創用了「調節」一詞,創立「適應論」。他認為調節包含兩重含義,即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限制,以及人類社會對環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羅士培認為人文地理學研究人-地之間雙向的相互關系,主要探討人類社會活動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美國地理學家巴羅斯1923年發表「人類生態學」一文,提出生態調節論。他主張人文地理學是研究人類的生態的觀點,在人地關系中人是中心論題,其他現象只是當它們涉及人及其對它們的反應時,才有必要說明。他還認為歷史學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則應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20世紀初,德國學者施呂特爾提出文化景觀的概念,認為探討原始景觀轉變為文化景觀的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以後美國地理學家索爾又提出,人類按其文化的標准,對天然環境的自然現象和生物現象施加影響,將它們改變為文化景觀。
隨著人文地理學的理論發展,研究內容和范圍也不斷擴大,人文地理學同自然地理學—樣開始分化,陸續出現了一些分支學科,並形成人文地理學的學科體系。人種地理學、人口地理學、聚落地理學、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商業地理學、經濟地理學、工業地理學、農業地理學、交通運輸地理學等,都是在此階段形成並發展的。
人文地理學學科及研究方法的演變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歐洲許多的大學地理課是由歷史學者講授的,他們十分強調地理學研究,特別是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歷史學關系密切,而且歷史地理學的研究也長期囿於歷史人文地理的內容,因此歷史地理學曾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國的學者達比等自20世紀30年代以後,開始研究歷史自然地理,使歷史地理學不僅研究歷史時期人文地理現象的變化,也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現象的變遷,從而成為地理學的一門獨立分支。
20世紀60年代以來,由於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文地理學在理論、方法以及研究內容等方面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人地關系理論方面,已由過去的環境決定論、可能論以及適應論轉變為和諧論。在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發展的影響下,分析並和諧人與環境的關系已成為人文地理學的新課題。
在觀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數學方法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人文地理學的發展。1965年,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教授加里森開設研究班,用數學統計方法培養了一批地理學者。其中的英國學者喬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後把數量方法引進劍橋大學和布里斯託大學地理系,使得這種革新很快在各國地理學者中傳播開來,對地理現象分布差異的表述開始從定性向定量階段發展。
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地理學者能夠處理多種變數的復雜計算,對一些空間規律的研究採用新的統計方法和技術手段,進行精確的度量,並用數字形式表達人地關系,說明區域差異及其變化。
自20世紀50年代系統論創立以後,美國地理學家阿克曼於1966年提出:地理學者應當探索許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賴的變數的一種系統的概念,從時空角度處理人與環境的系統。60年代開始,不少學者已在研究生態系統、政治系統、經濟系統、社會系統以及地域系統方面作出貢獻。定量計算和系統論思想的引進,使地理學開始採用模型來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現象。
60年代行為科學興起後,出現了行為地理的研究。7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