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海島文化與生態的人文地理

海島文化與生態的人文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13 20:48:52

『壹』 人地關系理論是人文地理學的核心理論,請從文化生態學的角度分別對人地關系的主要思想流派加以概述和評價.(

文化生態學研究的是文化與環境的關系。研究地域文化的組成、功能、結構、空間特性和時間動態,系統要素之間與系統內部發生的各種過程極其互相作用機制。系統的相互作用關系包括:文化與文化之間、文化與環境之間、各種過程之間的相互關系。文化生態是用生態學的觀點研究人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既研究自然地理環境在文化發展中的作用,也研究人的文化作用對自然環境的影響。
一、直鏈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環境決定論:強調自然環境對社會發展的決定作用。人是環境的產物,其活動、發展、分布都受環境的嚴格限制。代表學者有亞里士多德、孟德斯鳩、黑格爾、拉采爾等。
積極意義
反對唯心主義神決定論
客觀上尊重和保護自然環境
消極意義
束縛人對自然的開發利用
自然宿命論,助長種族主義,發達國家的侵略擴張
這種直鏈型研究方法中環境以單向因果關系強有力地限制文化,環境對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鏈型。這種環境決定的思潮雖然流行時間長,當是過分強調環境的作用,忽視了各種因素之間的復雜關系,人類社會不僅受環境影響,也受社會、歷史諸因素影響。環境並不起決定作用。
二、網路型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人地關系思想流派:
①可能論:注重人對環境的適應與利用方面的選擇能力 。
觀點 :人與地理環境相互作用,互為因果
自然地理環境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多種可能性,由人類能動地擇。學者:維達爾·白蘭士和白呂納。
積極作用
批判人地關繫上的必然論、決定論
有助於人類發揮主觀能動性,推動社會發展
局限性
尚未找到人類社會發展和人地關系的決定因素
尚未發現人類改造利用自然的合理途徑
將人地關系仍視為因果關系,不利於認識人地關系的復雜性
②適應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在利用中的適應
人對地理環境的適應具有多種可能性
2、代表學者:
英國人文地理學家 羅克斯比(1880—1947年)
人文地理學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人群對他們的自然環境的適應;二是居住在一定區域內人群及其和地理區域之間的關系。
(1)人的生理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種族地理現象
(2)人類生產活動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經濟地理現象
(3)人類社會組織適應自然地理環境形成社會地理現象
(4)人類政治活動適應地理環境形成政治地理現象
③生態論:
1、觀點:
人地關系是人類對地理環境的選擇性反應
地理學統一的主題是人地關系--人類生態
2、代表學者:
美國地理學家 巴羅斯(1877—1960年)
生物學借用「生態」術語關注生物與自然地理環境的關系,社會學將「生態」還原為人類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地理學為「人類生態學的科學」,其目的不在於考察環境本身的特徵和客觀存在的自然現象,而在於研究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反應。
歷史學是研究人類在時間上的關系。地理學側重於分析人類在空間上的關系。
④文化決定論:認為隨著科學的發展,現代技術條件使人類可以按照自己的願望來改造自然。征服自然。人地關系中人取決定作用。
相同的自然環境+不同的文化系統=不同的文化景觀:傳統社會-文化的多樣性,「十里不同風」
不同的自然環境+相同的文化系統=相似的文化景觀:現代社會-文化的趨同,「千城一面」現象
評價:
積極作用
批判自然地理環境決定論
客觀上激發人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
危害
破壞自然環境
破壞生產力
否定自然地理學

三、和諧文化生態關系對應的理論:
人地關系協調論 (和諧論)
觀點: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形成一個復雜的人地巨系統
人類社會與地理環境對立統一
社會發展與地理環境應協調發展
人類必須約束自身行為來協調人地關系
代表學者與論著
莊子 齊物論 李特爾 M.J.懷特 吳傳均
(三)評價
1、積極作用
推動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完善地理學的主線和結構
2、局限性
對人地關系的復雜機理尚缺乏認識
協調人地關系的實證案例尚不多

『貳』 海島生態旅遊中的具體環保內容有哪些

由於海島的面積有限,水資源貧匱、歷史文化單一,所以它們的環境系統十分脆弱,自我恢復能力很低,其生態環境的破壞往往是無法逆轉的,而進行治理成本會非常高。因此,在開展海島旅遊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對以下具體對象進行保護:

1.對環境容量的把握。海島生態旅遊開發應充分考慮到當地的環境承載力,以此為標准來控制遊客量,避免對資源的過度利用和對生物資源的破壞。

2.對土壤、地貌和風光的保護。旅遊開發要以保護海島為第一要務,不得隨意改造海島地形、建造地基深的高樓,不得破壞海島原有風光,應充分利用島上原有的景觀和風光風貌設計生態旅遊的項目和設施。

3.對島上環境衛生的保護。旅遊會帶來一定的垃圾危害,因此要多設置垃圾箱,還要制定規章,防止遊客亂扔垃圾。

4.對島上生物的保護。海島由於特殊的位置和適宜的環境,適合許多生物生長,形成了獨特的海島生物圈。因此,發展旅遊的同時要注重對海島生物的保護。

5.對海島文化風情的保護。島上人們在長期的生活勞動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俗習慣、居室建築、婚俗傳統、音樂體育、待客禮儀等等。這些文化因素具有濃郁的地方風味,對外來的遊客形成強大的吸引力。但是旅遊開發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沖擊海島文化,因此環境保護還包括對海島文化環境的保護。

『叄』 俄羅斯和日本兩個國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俄羅斯和日本兩個國家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相同和不同點不同點是,日本是在海島上

『肆』 人文地理學知識:試比較在熱帶雨地區和熱帶沙漠自然帶中人類活動的不同,並以此闡明其不同的文化生態關系

簡單點說就是自然地理決定了人文環境,其實你問的也就是地理的核心問題人口、資源與環境
1、人口問題內容較廣:如人口(人口素質就包括身體、科技文化、思想道德三方面的素質)需要發展生存。
2、人類的生存發展自然向環境中索取資源,自然進一步影響環境
熱帶雨林與熱帶沙漠人類活動的差異表現在(衣、食、住、行):
1、熱帶雨林:終年高溫多雨
1)對人類身體的影響:受太陽輻射,膚色較深;溫度高,新陳代謝快,體型不高。
2)主產熱帶作物,水稻成為當地人的主食,捕魚也是當地的一項重要經濟活動
3)常年高溫,衣著單薄
4)傳統民居建築注意通風散熱,比如高腳屋
5)降水較多,城市店鋪大部分延伸走廊,以方便過往行人。
6)傳通交通以船隻為主。
2、熱帶沙漠
1)衣著白色長袍為主,以防強烈太陽輻射,
2)降水少,主要種植耐旱的小麥,麵食成為主食,
3)沙漠地帶氣候變化快,風沙天氣強烈,行走以駱駝為主
4)氣溫日較差大,傳統民居牆體較厚,以利於白天隔熱,晚上保溫。雨水少,屋頂坡度小,也就是平頂為主
5)降水少,以灌溉農業(綠洲農業屬之)為主。

『伍』 人文地理是什麼

人文地理探討各種人文現象的地理分布、擴散和變化,以及人類社會活動的內地域結構的容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是地理學的兩個主要分支學科之一。「人文」二字與自然地理學的「自然」二字相對應,泛指各種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人文地理學一般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人文地理學包括社會文化地理學、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等,狹義的人文地理學則指社會文化地理學。

『陸』 青島的人文地理

地理與歷史
中國東部重要的海濱城市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風景旅遊勝地。

青島是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和中國十佳商務城市,獲得「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是首批全國文明城市。

青島是全國兩個「中國品牌之都」之一。

青島是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獎」。

青島榮獲2005年「公眾最嚮往的中國城市」第一名。

青島是2008年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的「帆船之都」。

青島是中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和8個國際會議城市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外貿口岸之一。

青島是中國重要的海洋科研基地。

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青島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全市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70公里,其中大陸岸線730公里,佔山東省岸線的1/4。海岸曲折,岬灣相間。青島現轄七區五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總人口740.9萬,其中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萬人。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但無嚴寒。

歷史沿革

青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道教的發祥地之一。6000年以前這里已有了人類的生存和繁衍。東周時期建立了當時山東地區第二大市鎮--即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曾三次登臨現位於青島膠南市的琅琊台。秦代徐福曾率船隊由琅琊山起航東渡朝鮮、日本。漢武帝曾在現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不其山「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清朝末年,青島已發展成為一個繁華市鎮,昔稱膠澳。

1891年6月14日(清光緒十七年),清政府在膠澳設防,是為青島建置的開始。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強占青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1月,日本侵佔青島,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軍事殖民統治。1919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運動」便是以「收回青島」為起因。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收回青島,設立膠澳商埠督辦公署,直屬北洋政府。1929年7月,設青島特別市。1930年,改稱青島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1986年青島市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賦予相當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1994年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經濟與發展
青島經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和不斷進行的工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形成了電子通訊、信息家電、化工橡膠、飲料食品、汽車船舶、服裝服飾六大支柱產業。初步核算,2005年實現全市生產總值(GDP)2695.5 億元,增長 16.9 %,為1994年以來的最高增幅。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4.64 億元,增長 0.4 %;第二產業增加值1399.75 億元,增長20 %;第三產業增加值1121.11 億元,增長16 %。三次產業的比例關系為6.5:51.9:41.6 。綜合經濟實力在全國城市中居第10 位,在15個副省級城市中居第 4位。

2005年全市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6.34 億元,增長 35.1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 203.06 億元,增長23.4 %。

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加,城鄉消費品市場態勢活躍。2005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突破 800 億大關,達 865.91 億元,增長15.8 %。2005年,青島地區(含中央、省公司)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330.22 億美元,增長22.4 %,其中,出口額 194.22 億美元,增長 23.1 %,進口額136 億美元,增長21.4 %。

2005年共批准利用外資項目2530 項,增長4.4 %,合同外資 95.45 億美元,增長42.1 %。外商直接投資 36.56 億美元,增長 13.1 %。

青島與192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關系。截至2005年末,共有 77 家世界500強企業在青島投資 142個項目。

青島農業資源豐富,盛產糧油、林果、畜牧、水產品,平度大澤山葡萄飲譽海內外。青島海區港灣眾多,灘塗廣闊,土質肥沃,餌料豐富,有多種水生物棲息繁衍,如鯛魚、黃魚、鱸魚、鮑魚、牡蠣、寨魚及對蝦、干貝、海參、螃蟹、海螺等。

2005年主要農畜產品產量(萬噸)

糧食 315.02

其中:小麥 153.55

玉米 147.86

花生 50.39

蔬菜 579.21

水果 73.73

肉類 81.94

其中:豬肉 28.07

禽肉 45.55

牛、羊奶 50.82

禽蛋 38.63

青島作為中國十大最具經濟活力城市,憑借其公平的市場秩序、良好的社會治安、舒適的生活條件、高效的政府工作、完備的基礎設施和有保障的人身及財產安全等良好的投資生活環境,榮獲「企業家滿意獎」。

青島擁有一批中國知名企業,如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青島鋼鐵控股集團、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澳柯瑪集團、頤中煙草(集團)、雙星集團、青島廣源發集團、利群集團、青島港(集團)、青島建設集團、山東綺麗集團等。青島啤酒已經擁有百年的生產歷史;海爾集團是改革開放後迅速崛起的企業,2005年實現全球營業額達1039億元人民幣;海信集團、雙星集團、澳柯瑪集團等均已成為中國的名牌企業。

青島,榮獲「中國品牌之都」的稱號,擁有中國大陸唯一的世界最具影響力百強品牌——海爾,另擁有中國名牌產品44種,中國馳名商標15個,有5家企業獲得國家質量管理獎。

青島市擁有正在快速成長的金融保險業。至2005年末,全市金融從業人員 3.5 萬多人。全市共有銀行類中資金融機構20 家,營業性機構及儲蓄網點1180 個;銀行類外資金融機構 9家,其中經營性機構 6 家,代表處3 家;資產管理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財務公司各1家。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2849.24 億元,比年初增加 428.15 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2232.8 億元,比年初增加319.06 億元。全市共有法人證券公司1 家,證券營業部 39 家,證券服務部 3家;期貨經紀公司 2家,期貨經紀營業部 5 家。境內上市公司10 家(發行股票 11 只),境外上市公司 2 家; 12 家上市公司已累計融資 124 億元,股票基金交易額 563.6 億元;

全市共有內資保險分公司 18 家,保險支公司(營業部)64 家,營銷服務部 82 家;保險經紀公司 21 家,保險代理公司 45 家,保險公估公司 12 家,外資保險分公司2家、代表處3 家。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49.57 億元,比上年增長 4.2 %。

青島擁有25個海洋科研、教育以及管理機構,全國重點綜合性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就設在這里;擁有中國國內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才,是一座集海洋科研、國際學術交流和人才培養為一體的東方海洋科學城。擁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40位。

精心打造「融才、融智、融資」高效融合的引智模式,引智助航作用顯得獨具特色。近兩年來,共實施引進國外技術管理人才項目119項,引進各類外國專家237人次,組織出國(境)培訓298人次。截至2005年底,青島高校軟控有限公司和青島天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分別被授予國家級引智示範基地,我市還有省級引智示範基地3個,市級工業引智示範基地6個;共有5位外國專家獲得國家「友誼獎」,6位專家獲得山東省「齊魯友誼獎」,90位專家獲得青島「琴島獎」。連續舉辦了4屆的中國青島·國際化人才創業項目洽談會通過招才引智促進招商引資,加快構築國際化人才創業「人才(融才)-項目(融智)-資金(融資)」高效融合的創業機制,累計達成合作意向989份,正式簽訂合同116個,其中,招商項目14個、外方投資總額9085萬美元。

國家級重點發展區域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務院首批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之一,地處黃海之濱、膠州灣西海岸,背依環渤海經濟圈,是構建「大青島」戰略的核心區域和極具發展潛力的投資熱土。

開發區建區以來,遵循國際慣例,科學規劃,高標准建設區域環境,累計投資近300億元人民幣,建成了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體系。位於區內的世界億噸大港前灣新港,擁有中國目前最大的現代化集裝箱深水碼頭,100多條遠洋航線連通世界各地。

開發區著力營造適合現代人工作、生活的優美環境,目前全區綠化覆蓋率達44%,人均公共綠地32平方米。先後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等稱號,2004年成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2005年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示範區驗收。

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國內外投資商關注的目光。截至目前,已有20多個省市,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來投資,累計總投資90多億美元。有30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在這里投資興辦了50多個項目。

圍繞建設青島新型工業化中心區,開發區立足自身優勢,把握產業發展規律,初步形成了家電電子、石化、機械製造、新材料、倉儲物流、高新技術等「六大產業集群」,主要經濟指標連續多年皆以30%左右的速度增長。在商務部最新組織的對54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投資環境綜合評價中,青島開發區綜合經濟實力、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總指數進入全國前4強,在分類指標中,其社會及環境狀況指數列全國第1位,人力資源、供給水平和技術創新環境指數均列全國前3位。

青島開發區作為青島新興的旅遊勝地,氣候宜人,自然風光旖旎。美麗無比的海濱景色和嫵媚秀麗的山水景觀,令人流連忘返。薛家島省級旅遊度假區擁有迷人的海濱風光和金沙灘、銀沙灘、連三島、竹岔島等名勝景點,這里以影視文化傳媒產業為主題的綜合旅遊開發已經正式啟動。

青島保稅區

青島保稅區於1992年11月19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1993年3月29日通過海關總署等部委驗收正式運營,是沿黃流域唯一的保稅區,具有「境內關外」特性,實行「免證、免稅、保稅」的特殊政策,主要開發培育國際物流、國際采購、國際商展、國際貿易、出口加工、保稅倉儲等功能。

2000年以來,青島保稅區不斷創新機制,全面推行以人為本的企業化管理模式,實行「小政府、大服務」,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建成「投資無費區」和「全程免費代理服務區」,在全國15個保稅區中率先取得ISO9001和ISO14001雙認證。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從全國保稅區的末位邁入先進行列,已吸引40多個國家和地區3400家企業入區經營,其中世界500強企業24個。

2005年,青島保稅區以國務院批復青島開展「區港聯動」試點為契機,創建實施「區區聯動」發展新模式,建設以國際交易市場為主體的橡膠、礦權、礦產、棉花、紙漿、建材等綜合市場產業體系,全面發揮經濟輻射及對外開放示範帶動作用;2005年11月11日,「區港聯動」試點--青島保稅物流園區順利通過國家驗收,正式封關運營,青島保稅區邁出了向自由貿易港區轉型的堅實一步。未來的青島保稅區將以區港聯動為主體,以口岸國際物流為核心,以出口加工與國際商展及市場體系建設為推動力,發展形成國際物流中心、國際商展中心、國際市場交易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中心,爭取設立保稅港,加快向自由貿易港區邁進,建成沿黃流域對外開放的橋頭堡。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5月,同年11月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高新區。2000年成為首批國家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基地之一;2001年被評為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2002年通過了國家大學科技園和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的認定;2003年榮獲國家科技部「實施火炬計劃十五周年先進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國家先進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的榮譽稱號;創業服務中心通過了國家級創業服務中心的認定、軟體園通過了「國家863軟體孵化器」的認定,2004年創業服務中心被評為國家級優秀創業服務中心;2005年國家通信產業園、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落戶該區。

青島高新區遵循「差異競爭、錯位發展」的原則,確立了以軟體為核心的電子信息產業和海洋生物醫葯產業為產業重點,加快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向特色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吸引聚集了海爾、朗訊、海克斯康、清華紫光、山東東軟、愛立信浪潮、健特生物、澳海生物、黃海制葯、金谷鎂業、帝科液晶、漢纜集團等一批骨幹企業。新引進了朗訊全球技術支援中心、卡特比勒中國研發中心、IBM軟體測評中心、地恩地研發中試生產基地、高校軟控研發中心、中船重工725所等39個大企業研發中心,加上入駐該區的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青島科技大學、國家海洋局一所等大學院所,青島高新區已成為青島市科技資源較集中、自主創新能力和創新創業環境較好的區域。

青島高新區依託良好的區位優勢,一方面不斷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先後與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加強了與法國布雷斯特高科技園、韓國京畿道科技園等國際高科技園區的交流與合作。另一方面不斷優化區域創新創業環境,建成了創業大廈、科技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生命科學院、軟體園等綜合性和專業性孵化器8個,總孵化面積超過15萬平方米,初步建成了比較完善的創新創業體系。

青島出口加工區

青島出口加工區地處青島市對外開放前沿陣地的城陽區。城陽區是青島市的航空和陸路交通樞紐、重要的現代製造業基地和外貿出口加工基地,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科技進步示範區和新材料產業基地。

青島出口加工區於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12月通過海關總署等8部委聯合驗收,核心區規劃面積2.8平方公里,重點發展精密機械、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精細化工等「大、高、外」項目。該加工區實行「境內關外」的特殊政策,採用「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通關模式,貨物通關方便、快捷,非常適合「大進大出、快進快出」外向型加工企業來區內發展。

青島加工區成立以來,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准推進開發建設,已完成投資8億元,基礎設施配套達到「九通一平」,建成標准廠房10萬平方米,引進了美國泰科電子、德國斯蒂爾動力工具等一批大項目。2005年,青島出口加工區招商引資規模達3億美元,在全國13個同批次加工區中列第2位,在全國57個出口加工區中位居前列,開工投產企業10餘家。

著眼於發揮青島出口加工區的輻射帶動作用,加快青島市「三點布局」城市框架中紅島組團的發展,城陽區依託出口加工區核心區規劃設立了配套產業區、輻射帶動區和生活服務區,實行四位一體、配套聯動、重點突破、全面啟動的開發模式,力爭用3—5年的時間將其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出口加工區,逐步建設成為環膠州灣產業帶、山東半島製造業基地核心區域和承載世界產業轉移的重要基地。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

青島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於1999年3月經國家商務部(原外經貿部)、農業部、國務院台辦批准成立,是全國海峽兩岸經濟合作試驗區唯一設在縣級的試驗區。

試驗區總面積3166平方公里,試驗區中心區規劃面積22.4平方公里,加工區處於青島市「1小時經濟圈」以內,距青島流亭國際機場30公里,距青島前灣港70公里,距膠濟鐵路10公里,青島—銀川高速公路、同江—三亞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出入口,交通四通八達。

試驗區堅持以出口食品加工為方向,以科技為支撐,以引進國內外糧油、果品、蔬菜、畜牧等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為重點,形成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聚集地和先進技術成果的吸納、消化中心。區內規劃設立了食品加工區、綜合工業區兩大分區。其中綜合工業區設有電子工程、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生物工程等項目區,適宜各類項目入駐。

設區以來,試驗區已投入資金2.6億元,完善了9.8平方公里中心啟動區的道路、給水、排污、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建有22萬伏變電站和日處理2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具備了承接各類項目的能力。目前,已有來自韓國、日本、美國、比利時,以及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各地的客商,在區內投資項目60餘個,合同利用外資3.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利用內資6.6億元。食品加工、紡織服裝、生物技術、機械電子、傢具製造等產業初具特色。

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青島市設立6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即環海經濟技術開發區、即墨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萊西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平度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南市經濟技術開發區、膠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6個開發區設施建設基本配套,優美的投資環境,便利的交通,吸引了眾多外商前來投資辦廠。

交通與通信

青島港是著名的天然良港,是中國沿黃流域和環太平洋西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擁有集裝箱、礦石、原油和煤炭碼頭,有通往450多個港口的97條國際航線,每月有419個國際航班發往世界各地。2005年,青島港全年吞吐量突破1.8億噸大關,達到1.87億噸,列中國第五位。其中,礦石吞吐量640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進口原油吞吐量2380萬噸,列中國第一位;外貿吞吐量1.4億噸,列中國第二位;集裝箱吞吐量突破600萬標准箱,達到631萬標准箱,列中國第三位,繼續保持世界15強之列;口岸外向度75%,列中國第一位。

青島航空運輸保持快速增長。200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555萬人次,增長15.43%;航空貨郵吞吐量12.3萬噸,增長18.1 %。已開通直航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釜山、大邱、巴黎(經上海)、歐洲7國(經北京)、新加坡、曼谷以及香港、澳門等19條國際(地區)客貨航線,法蘭克福航班即將開通。開通國內北京、上海、廣州等50個主要城市的航線,每周610個航班。

青島公路交通十分發達,迄今為止,青島市已建成濟青、膠州灣、西流、西流、夏雙、濰萊、同三、青銀、206國道、前灣港疏港等9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總里程達到525公里,佔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的六十分之一,佔全省六分之一。目前,青島市高速公路數量、長度、密度和高速公路在所有公路中所佔比重等指標均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一,並已初步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濱海公路是青島交通體系的主骨架之一,該工程北起青島即墨市豐城栲栳大壩東端,經即墨市、嶗山區、市南區、黃島區、膠南市,止於膠南市泊里鎮柳樹底村附近的204國道處。濱海公路總里程約169公里,工程總投資約37億元,工期2年,計劃2006年底建成通車。

青島郵電通信業務快速增長。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97.02 億元,增長 32.4 %。網路信息技術不斷普及和提高,2005年互聯網用戶累計達84.3 萬戶,增長27.7 %,使用時長達到275.6億分鍾。通訊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市話交換機總容量達320.16萬門,增長6.28 %;市話用戶達到 227.48 萬戶,行動電話發展到 383.64 萬戶。
\
旅遊與觀光
青島是中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是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海外遊客入出中國的主要口岸。

青島三面環海、依山傍海、風光秀麗、氣候宜人,加上特殊的歷史積淀,使青島早在20世紀初期就成為中國著名的旅遊勝地。旖旎壯美的海濱風景線,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山——嶗山,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的城市風景,具有典型歐陸風格的多國建築,濃縮近現代歷史文化的名人故居,現代化的度假、會展條件,使青島這座中西合璧,山、海、城相融相擁的城市,成為中國最優美的海濱風景帶和海內外著名的度假、休閑、觀光、商務、會展目的地。

歷史文化與歐陸風情保護區

掩映於秀麗風光之中的眾多文化遺產,承載著百年青島的風雨滄桑和東西方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多元化的城市歷史文化積淀,保存完整的百年老街、歐式別墅區,充滿海情、海韻和浪漫色彩的多處海灣、沙灘、海水浴場,形成了獨特的歐陸風情區。

青島歷史上遺留下20多個國家不同風格的建築,形成歐陸風韻的城市風貌。代表性的建築有原德國總督官邸、提督樓、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八大關別墅區等。每一座建築,都寫著一段歷史,演繹一出故事,很多中外影視片都在這里拍攝過。春秋冬夏,成雙成對身著婚紗禮服的新婚夫婦倘佯在八大關和海濱步行道,攝影留念,立下他們的「海誓山盟」,留下他們浪漫溫馨的蜜月回味。

日新月異的東部都市觀光區

東部新城區是青島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青島市市級機關大樓,新城區的標志性建築——五月的風,以及2008年奧運會帆船比賽場地,都在這片區域。橫貫東西的旅遊觀光的濱海步行道、東海路、香港路和澳門路,串起匯泉廣場、中華文明雕塑一條街、五四廣場、音樂廣場、雕塑園等一系列景點,構築成一幅美麗的海濱都市旅遊景觀。

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

錯落有致的度假別墅群,沙細坡緩的海濱浴場,海濱雕塑園、海豚表演館、國際啤酒城、高爾夫球場、國際會展中心、文化博覽中心、世紀廣場、體育中心等一大批現代文化體育娛樂休閑設施,以及已經開工建設的青島極地海洋世界、現代藝術中心、遊艇帆船俱樂部等項目,使石老人國家旅遊度假區成為集觀光、度假、節會、體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度假區。

嶗山國家風景區

嶗山風景名勝區位於青島東部的黃海之濱,由9個風景游覽區、5個風景恢復區及外緣陸海景點三部分組成;主峰巨峰海拔1133米,是中國大陸海岸線上最高的山峰,素以「海上名山第一」和「道教名山」而著稱,為國務院審定公布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同時是全國文明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遊區和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嶗山氣候溫和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歷史悠久,古跡薈萃,曾是中國道教重要傳播地,有「道教全真天下第二叢林」之稱;山石造型奇特,千姿百態,是「天然雕塑公園」;林木蒼郁,生機盎然,不乏古樹名花;物產資源豐富,礦泉水、海底玉等聞名海內外。

青島近郊旅遊資源

青島市郊自然生態景觀、人文景觀、名勝古跡豐富多彩。千古名勝琅琊台,古台觀月、龍灣涌浪,始皇三次東臨樂而忘返,越王勾踐在此設台會盟諸侯、徐福東渡日本從此啟航;田橫島,西漢五百義士壯懷激烈、可歌可泣;還有被譽為石刻瑰寶的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柱山摩崖石刻、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馬山石林和春秋戰國的齊長城遺址等。

2005年,青島接待海外旅遊人數 68.44 萬人次,實現旅遊外匯收入 4.15 億美元;國內旅遊人數 2449.03 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 222.6 億元;旅遊業總收入為256.6 億元。
生活與環境
20世紀90年代開發的青島新區已經成為青島的政治、經濟、金融和文化中心。昔日的陋屋舊居已經被環境幽雅的居民小區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代替。

作為國務院確定的沿海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全國重點風貌保護城市,青島秉承「打造優美環境,構建宜人之居」的理念,在城市規劃、生態環境、居民住宅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造就了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城市個性突出、山海優美、環境整潔、功能完善、生活舒適的人居環境。被評為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並相繼獲得聯合國和國家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青島已經成為最適宜人類創業、居住的城市之一。

城鄉居民收支持續增長,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920 元,增長 16.5 %;人均消費性支出9883 元,增長 9.8 %,恩格爾系數 37.6 %。農民人均純收入 5806 元,增長 14.3 %,人均生活消費支出 3737 元,增長 11.4 %。社會職工平均工資15616 元,增長 16.1 %。城市人均現住房建築面積 22.96 平方米,農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9.54 平方米。

『柒』 旅遊活動對自然地理環境與人文地理環境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1、風景名勝區等各類區域實際上都已開展旅遊活動為由甚至輻射到周邊地區,在生態旅遊規模和綜合產值上要遠遠超過自然保護區,成為了潛在威脅。

2、在旅遊文化演出中一些悠久的民族文化遺跡遭到破壞,給景區環境帶來很大壓力。

3、文化旅遊產業園存在盲目建設風潮,圈地現象嚴重,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

4、一些文化旅遊企業環保意識不強,一味追求經濟效益而置環境於不顧。

5、一些當地居民在經商的同時對環境造成污染。

(7)海島文化與生態的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要實現生態旅遊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完善生態旅遊的體制機制:

1、有關部門應加強對生態旅遊的宏觀管理,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標准規范,制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旅遊發展戰略。

2、正確認識生態旅遊,制定並提交與當地各項社會經濟發展規劃相協調的生態旅遊總體規劃,使之與保護區總體規劃相一致。

3、制定相應政策,將保護區管理機構的保護職能與運營職能分開,建立旅遊收入反饋機制,確保部分旅遊收入能夠有效返還保護區,用於資源管理和保護。

4、加強監測,量化保護區生態旅遊帶來的環境影響和生態旅遊承載能力,為保護區生態旅遊管理提供依據。應盡快開展保護區生態旅遊專項研究,理清不同保護區生態旅遊的重疊現象,找出可行的解決辦法。

『捌』 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底的特點特別明顯。川西貢嘎山海撥7556米,為省內第一高峰;川東巫山附近的長江河谷,海撥僅80米左右,兩者相差7000餘米。東西差異大,是四川地貌的總特徵。大致經龍門山、大相嶺、大涼山為界,以西為高原山,海撥都在3000米以上;經東為四川盆地,由海撥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組成。
簡 稱: 川或蜀
面 積: 約48萬平方千米
人 口: 8323萬
省 會: 成都
民 族: 有漢、藏、回、羌等民族
地 形: 本省東部為海拔約5OO米的四川盆地,這里有富饒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為高原山地,屬青藏高原東緣,海拔3000-4000米。邛崍山、岷山一帶設有卧龍等自然保護區多處。氣候:復雜多樣,盆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長。西南山區干濕度分明。川西北高原長冬無夏,較為干寒。年降水量約一千毫米
工 業: 四川省是我國內地綜合性工業基地。成都電器、量具刃具,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內江製糖、瀘州和宜賓等地的釀酒工業等都很有名
農 業: 四川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是我國水稻、小麥、油菜籽、甘蔗、黃紅麻、桑蠶、茶葉、水果的重要產區。川西高原、山地分別為本省重要牧區和林區
地理位置: 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宋置川陝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
管轄范圍: 設重慶直轄市後四川省轄12地級市、4地區、3自治州,18縣級市、124縣、3自治縣。其中有50餘個市縣對外開放

『玖』 關於海南的人文地理趣聞

海南省陸地面積由海南島及西、南、中沙群島等島嶼組成,海南島佔了99%的陸地面積,並劃分為海口市、三亞市、五指山市(原通什市)等18個市縣。海南島的中部地區集中了海南省的主要山脈, 由六百多座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和部分低山組成,而這些山脈被萬泉河一昌化江自中間分了東西兩半,東部已開發為旅遊區的有海南島的最高峰五指山(海拔1867米)、吊羅山(海拔1250米),七仙嶺(也叫七指嶺,海拔1107米)等,西部則有黎母山(海拔1441米)、尖峰嶺(1412米)等。這些山峰阻擋了從太平洋吹來的水汽,因而山中常常積聚霧,形成山區溫涼濕潤的氣候,無論你在什麼季節到山區旅遊,這里給你的感覺始終是清涼的。高聳的山體還削弱了暴虐的台風及偶然襲島的寒流,這使海南島西部的多個市縣成了無台風、無寒流的地區。
中部的水資源和天然林資源都非常豐富,海南三大河流南渡江、萬泉河、昌化江都發源於此。林中有許多珍稀樹種,對保持海南西部的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
海南省擁有長達1617.8公里的海岸線,沿岸灘塗面積廣闊,海南省所轄的18個市縣中有13個均屬臨海市縣,這些市縣環島分布,臨海的地方許多已經開發成海濱旅遊區,如三亞的亞龍灣、大東海,海口的帶狀公園,瓊海的博鱉,萬寧的石梅灣等。更多的則開辟為碼頭、漁港、鹽田等, 由於海南處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是日本、朝鮮、越南等國之間航運的必經之地,本島的海洋捕撈業也依靠這些港口得到發展,也正是因為漁業的蓬勃,才使遊客有機會品嘗到經濟鮮美、品種豐富的海鮮,海南的港口可說是海南經濟騰飛的跳板之一。
海南島豐富的溫泉資源是不可忽略的,島上已發現34處大大小小的溫泉群,分布在島的東南部及西北部,已開發的有七仙嶺、藍洋及興隆等8處。海南島上的溫泉大多都依山傍海地融合在大自 然之間,其中以七仙嶺溫泉最為天然。
海南島上天然湖泊較少,但河流眾多,人們利用這些河流建起水庫電站,開發水利及水電事業,不僅具有防洪供電的社會經濟效益,而且形成了海南島另類的島湖風光,較出色的有松濤水庫、大廣壩水庫、南麗湖、雲月湖等。
海南省是全國冬季溫度最高的省份,嚴格來說海南省並沒有冬季,只有零散的冬日。最冷的時候是1月份,大部分地區的平均氣溫在17℃以上, 3~11月平均氣溫超過20'C,海南島南部沿海地區及西、南,中沙群島氣溫則還要更高一些。海南省每年的最高氣溫大多出現在4~5月春夏之交的時候,往往讓人不能察覺暑熱的來臨。7月份是海南省的盛夏,然而由於周圍有海洋的調節,也並不會使人覺得悶熱難熬,再加上盛夏時節常有雷雨臨島,陣雨過後的涼爽會讓人覺得特別的舒適。盛夏時節的海南中部山區最高溫度也只有大約27℃,許多森林公園便成了天然的避暑山莊。因為海南島四面環海,風力資源非常豐富。另外,海南省還是世界上同一緯度中雨量最多的地區,風雨相夾之下,使台風成為海南的「常客」。海南省的雨季在每年的5~10月,台風也發生在這期間,其中7~10月是台風最活躍的時候。台風來臨時的那種天昏地暗的景觀是長期生活在內陸的人所少見的。要得知最確切的海南省天氣預報,不妨收聽在1952年就開始播音的海南省人民廣播電台。

海南島是中國第二大島,位於祖國領土的最南端,形成於約100萬年以前的新生代第三紀中晚期, 由於地殼斷塊作用瓊州海峽下沉,海南成為脫離大陸的島嶼。1988年建省後,全省陸地面積僅有35351平方公里,佔全國陸地面積的0.35%,是全國最小的省份, 然而卻是全國最大的海洋省。 包括海南島及其西沙、南沙、中沙群島等島嶼,所轄海洋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 海南省轄9市、10縣(自治縣)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 其中省會城市海口市和三亞市、瓊山市、儋州市等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海南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鄰,東瀕香港、台灣省,東南是菲律賓,南部與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相接,是我國與日本、朝鮮、東南亞各國交往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海南地處亞熱帶,屬季風熱帶氣候,年均氣溫23.8攝氏度,涼爽的椰風吹散了盛夏的炎熱,明媚的陽光溫暖了冬季的大海,沒有真正的酷暑和寒冬。是冬泳和避寒的勝地。島上四季長青,空氣清新,被譽為「回歸大自然的好去處,未受污染的長壽島。」
椰樹是海南標志樹,因而海南有椰島之稱,「椰風海韻」 是海南最好的寫照。在海南女人勤勞善良的口碑之下,海南男人不可避免地推進了另一個話題。有人將海南男人框進了老爸茶館,有人認為創業奔忙中的海南男人也不容小覷,而有人更將海南男人按地域逐一圈點品評嫁娶。南國都市報記者就此進行一番了采訪。

一方水土一方人

即便同為「離太陽最近的男人」,但一方水土一方人,海南男人在不同的風俗人情地質物化的熏陶之下,勢必特質不一。其中文昌男人、澄邁男人、萬寧男人則因個性鮮明,褒貶不一,而時常被人分門別類,一一說道。

遊走在全國各地最多的要數文昌男人,就連遠赴南洋的木船上,擠得最多的也是文昌男人,所以文昌成了著名的僑鄉。文昌男人不懼遠游,因此「大男子主義」自然名聲在外。用符姐的話來說,文昌女人的勤勞賢惠基本是被文昌男人「熏陶教育」出來的。符姐兩口子都是文昌人,丈夫老林在機關上班,盡管工作並不繁忙,但家務卻極少沾手。符姐說,自古文昌屬於文化之鄉,文昌男人多因儀表俊朗談吐得體而被海南女人青睞,而且文昌男人事業在外,在他們心裡大事和小事區分很開,男人和女人該做的事也分得很清楚,瑣碎家事自然屬於小事,這些他們幾乎不聞不問就丟給了妻子,文昌男人家裡很懶家外很勤,而且喜歡牢牢掌握話語權,所以文昌男人行走仕途的比較多,因此「文昌倌」屬於事業心較強的海南男人。

而對於現代女性而言,「文昌倌」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吃香。吳小姐說,如果讓她擇偶她不會考慮文昌男人。她說都市女性大多自立,已不需要通過婚姻通過丈夫的前途改變命運,相反她會更實惠地考慮夫妻之間的感情和生活質量,她希望丈夫是個體貼細致,懂得疼惜女人照顧家庭的人,而這點上她所認識的文昌男人普遍表現不佳。

同扛「大男子主義」大旗的萬寧男人則相對要實在一些。話未說出就吼上兩嗓子罵上兩句的萬寧男人很多,但和妻子一同下地耕田、卸貨開店的萬寧男人也不在少數。劉先生是萬寧女婿,也與很多萬寧男人結交了朋友,關系都很鐵。他說,從地域而言,萬寧地理特點為大鎮小村,居住在小村落的萬寧男子喜好廣交朋友,重情重義。他認為萬寧男人算海南男人中最為勤勞的。行走各市縣,都會看見萬寧男人的足跡,高至居官,低至廢品收購、踩三輪車,只要能掙錢,再辛苦也無所謂。劉先生說,從萬寧男人身上有人還真能看到一股子平地拔樓的闖勁,挺可貴,有人還曾戲稱萬寧人算是海南的「猶太人」。

萬寧男人的缺點和優點同樣鮮明,脾氣暴躁的萬寧男子沒少讓女人望而卻步,但熟悉他們的人都知道這也許是紙老虎。劉小姐說父親就是萬寧人,脾氣急噪發起火來誰都害怕,但父親最疼兒女。她覺得,兒女和家庭永遠都擺放在萬寧男人心裡最重要的位置,父親辛苦奔波一輩子,全心全意都是為了兒女。

在張小姐看來,澄邁男人是最溫暖可親的,光從那口軟綿綿的澄邁方言便可見一斑。張小姐說,今年9月底她准備回家完婚,丈夫小王就是澄邁人。通過她和小王家人的接觸,她覺得澄邁男人脾氣很好,熱情誠懇,沒有太多男人的架子,做事也很細致。而作為即將成為丈夫的小王,體貼就是最讓她滿意的地方。她覺得質朴熱情不僅是澄邁男人的優點,也是大多數海南男人的優點。

茶里的海南男人

在很長久的印象中,「海南男人」是和「老爸茶」捆綁著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的,甚至在一些外鄉人眼裡,他們成了等同意象,可以相互詮釋。

曾有人總結:「海南女人在地里,海南男人在茶里。」從此海南男人被打上懶散的印記。雲者紛紛,但極少人會問津老爸茶的淵源,殊不知這半碗涼茶水還曾經成就了海南男人的驕傲。

老爸茶最初起源於海甸溪邊的得勝沙。民間仍有一說,老爸茶的興盛和漁民有關。過去出海捕撈的漁民中多為男人,連續數月在海上作業,面對不可預測的風浪侵襲,一旦滿載而歸安全登陸,這些疲憊不堪的打著赤腳的打漁男人們則圍坐在小茶館里,隨手在褲管上擦去魚腥味,一壺熱乎乎的老爸茶,信馬游韁天南海北地神侃,把幾個月憋在海上的話都倒出來。他們自信滿滿,滿船漁利就是實力證明。而這樣說來,老爸茶反倒成了海洋文化的派生品。總之,喝茶成了島民的一種生活。

曾經,喝茶的男人也是「幹事業」的人,而當時海南男人喝老爸茶無論在自己眼裡,還是在女人眼中都是那麼和諧自然的一件事兒。在那個經濟不甚發達的年代,閉塞遲緩的海島沒有外來沖擊,沒有參考速度,任何事情都可以閑散經營,連時間都富餘得無處揮霍,喝一天茶任日頭劃下西天又算得上什麼?

老甘居住在南渡江東,世代漁民,但他和兒子現在都摒棄了祖業在鎮上做起了修理生意,生活十分殷實。年過一年兒子快20歲了,他認為得給兒子在海口張羅一份「正業」,很快便從朋友有了線索。

「出來喝個茶,到時再說。」老甘放下電話心裡美滋滋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起了個大早,擺渡過江,在長堤路的茶樓里請朋友喝了個早茶。

一種思維習慣已經深深嵌進海南男人的骨子裡,要談事,先喝茶。事情成不成都先把茶砌上,茶桌是醞釀事業的地方。而茶桌文化所帶來的閑散、庸懶也被一代又一代海南男人帶著上路,雄心和意志被漸漸掩埋。而在市場嘶殺節奏迅猛的當下,這樣的閑散狀態,顯然已淪為桎梏。

文先生是典型的老海口,但除了應酬性的早茶外,他幾乎不踏足街邊茶坊。他說,海南男人多愛喝茶,這是好習慣,但上茶館喝的則分為兩種,業務繁忙的和無業遊人。而現在業務繁忙的為了講求效率,也無暇以茶為幌,所以剩下的大多為無業的人。這些人去茶館並不為喝茶,只是為了說話。更讓他生氣的是,茶桌上的男人還迷上了彩經,寧願坐等餡餅,也不願拼闖耕耘,其中不乏年輕人。一些海南男人時常說的想的都比做的多,正是因為這樣,事業難有起色,讓人痛心,最後人們將厭惡歸咎於「老爸茶」。 海南是僅次於台灣的全國第二大寶島,有迷人的海濱風光。從海口到三亞的海南東線上有博螯(紅色娘子軍塑像、博鰲水城、博鰲亞洲論壇會址、萬泉河入海口)、興隆(興隆植物園、興隆熱帶花園)和陵水猴島三個主要區域旅遊景點,如果在海口休息一晚,早晨早點出發可以在一天時間內游遍三處,傍晚到達三亞。博鰲比較有特色的是萬泉河的入海口,可以在此同時腳踏河海兩邊,博螯會址也很有氣勢。
海南中線是以五指山市為中心,包括保亭、瓊中、屯昌等縣在內的海南中部旅遊區。五指山為海南島主峰,氣勢格外磅礴。瓊中的瓊崖縱隊舊址則為現代革命紀念地。保亭的七仙嶺溫泉以熱帶雨林和野溪溫泉為特色,環境幽靜小資。此外,中線一帶是黎苗族的世代聚居區,黎苗風情是當地特色,農歷的「三月三」是黎族最隆重的節日。

『拾』 文化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的關系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

除此之外,文化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內容,例如乾旱、半乾旱地區不適合發展耕作業,因此就發展了牧業,進而形成了游牧文化。社會組織作為制度文化,也是文化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所以說,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與自然地理環境有很大的關系。

狹義的文化地理學是指研究語言、信仰、風俗、文學藝術等精神文化的空間分布及特點的科學,屬於人文地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廣義上的文化地理學,等同於人文地理學。即是研究地球表面人類活動所創造的各種文化事象的分布與變化規律,以及人類與地理環境相互關系的科學。廣義的文化地理學將政治地理學、經濟地理學、社會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等都視為文化地理學的研究范疇。其中政治地理學包括政治地理、軍事地理;經濟地理學包括農業地理、工業地理、交通運輸地理、商業地理、旅遊地理;社會地理學包括人種地理、人口地理、聚落地理、社會地理、(狹義)文化地理。

社會地理學是研究各種社會集團的區域分布、空間利用類型及其地域類型形成過程的學科。社會集團具有不同的類型,起源於特定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代表了不同的社會集團對不同自然環境的反應,具有一定的空間分布。居住在世界上的人們有不同的方式生活,他們的民族祖先、文化習俗、宗教信仰、語言、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等都有很大差異,因而可以劃分成不同的社會集團。而社會集團不論大小都佔有地球表面的一部分,都在不同程度上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形成不同的空間布局。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