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仁之研究的是中國歷史地理的
1. 侯仁之是怎樣打開中國歷史地理學研究大門的
中國的歷史地理抄的研究內容曾長期局限襲於研究歷史人文地理和沿革地理。這是由於古代有資源收集資料的人主要是官府和封建制度下的支持者或由封建政府所派出的官員或專業人士。再者,縱觀各個朝代的歷史地理學家,始終不能擺脫傳統士大夫的「痛心於一個朝代的滅亡或衰落,而立志研究經世致用的學問」的一種情結。所以他們比較重視各個朝代各地區的城池,山川,道路,渡口,人口,軍隊,士兵,商業和農業等對封建君主有用的資料。
自東漢班固於公元1世紀撰寫《漢書·地理志》起,以至《二十四史》中的地理志和《大清一統志》都屬於官修的沿革地理。至於私修的有公元3世紀裴秀的《禹貢地域圖》,北魏時酈道元的《水經注》和唐朝時洪亮吉的《東晉疆域志》和《十六國疆域志》。自宋朝起沿革地理已形成一項獨立的研究,始後又有宋朝王應麟的《通鑒地理通釋》,明末清初時顧祖禹的《讀史方輿紀要》和清末楊守敬的《歷代輿地圖》。一些其他書籍也有地理資料,包括明朝徐弘祖的《徐霞客游記》。
2. 歷史地理的附錄
是研究歷史時期人類地理環境變化,以及環境與人類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的學科。歷史地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傳統學科,又是一門十分年輕的學科(《中國歷史地理學》藍勇編著)
學科的性質而言,歷史地理學並不屬於歷史學,而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文。中國歷史地理卻一直是中國歷史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它的研究成果始終是其他各個分支所不可或缺的。由於這門學科的特殊性,因為盡管它的研究對象是地理現象,卻都是發生在過去的,所以離不開歷史文獻資料和對歷史本身的認識。而歷史研究也同樣不能缺少對當時的自然和人文的地理條件——歷史本身賴以存在和發展的舞台——的了解。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歷史地理的傳統,極其豐富的歷史文獻這樣的條件所決定的,因之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歷史地理學能為歷史研究提供更多的利用成果,同時又能從歷史文獻中吸取豐富的、無法替代的泉源。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皇朝的更迭、政權的興衰、疆域的盈縮、政區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斷發生;黃河下游的頻繁決口改道經常引起有關地區地貌及水系的變遷,給人們社會生活也帶來相當大的影響。中國古代發達的文化使這些變化大多得到了及時的記載,但出於在如此巨大的空間和時間中所發生的變化是如此的復雜.已不是一般學者所能隨意涉足,因而產生了一門專門學問——沿革地理。到清代,沿革地理學的成就達到了高峰,是乾嘉學派的重要組成部分。 沿革地理是歷史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因此我們可以說中國的歷史地理研究發源於1900年前的《漢書·地理志》,並可以追溯更長的歷史。但是沿革地理不等於是歷史地理學,兩者不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質的區別。就研究的內容而言,前者主要是政區和疆域、地名、水道的變遷,後者卻包括地理學的各個分支。
就研究的性質而言,前者一般只是現象的描述和復原,很少涉及變化的原因;後者則不僅要復原各種以往的地理現象,而且要探求它們變化發展的原因,掌握它們的規律。中國的沿革地理雖然是一門專門的學問,卻一直沒材形成一門學科,所以數百年來除了有少數幾位專治沿革地理的學者之外,大多隻是歷史學家、經學家、訓訪學家、文學家、金石家的副業,它的成果主要也是作為歷史學和其他學科的注釋檢索之用。歷史地理學則有自己獨立的學科體系和理論,是現代地理學的一部分,一般說來需要有專門的研究人員,它的研究成果既可用於解釋自然發展規津,也可用於解釋人類活動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在特定條件下的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很顯然,歷史地理學形成和發展的一個決定因素是現代地理學的建立,這在中國是本世紀中才具備的條件,所以中國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學的發展是30年代以後才開始的。成立於1934年的學術團體禹貢學會及其主辦的《禹貢》半月刊還是以研究和發展沿革地理為宗旨的。1935年,《禹貢》開始正式使用「中國歷史地理」這個名詞,這說明禹貢學會的學者們已經受到現代地理學的影響,產生了將傳統的沿革地理向現代的歷史地理學轉化的願望。但從此後《禹貢》的內容和學者們的研究方面、方法來看,還是側重於沿革方面的。面且,不久爆發的抗日戰爭和隨之進行的內戰使禹貢學會的活動不得不停頓,學者們的願望無從實現。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初,當時的教育部所列出的大學歷史系課程中還只有「沿革地理」。對學科發展滿懷熱情的學者及時指出了沿革地理的局限性,其中北京大學侯仁之教授的意見最為有力。1952年院系調整以後,一些大學的歷史系以歷史地理學取代了沿革地理。不久,北京大學率先在地理系中招收了歷史地理專業的研究生,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成立了歷史地理研究室。此後復旦大學、陝西師范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單位也先後設立了專門的研究室、教研室,有的還招收了專業本科生。到60年代初,有關學者對歷史地理的學科性質以及它與沿革地理的關系進行了廣泛的討論,取得了基本一致的意見,僅個別人還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與地理學之間的邊緣學科。到60年代中期,中國歷史地理的研究機構和專業人員已經粗具規模,作為一門學科已經得到了學術界的承認。盡管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破壞,出現了多年的停頓,集中反映歷史地理研究成果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和《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還是在70年代末大體完成了。
中國歷史地理學取得長足進步的時期。一種全國性的大型叢刊《歷史地理》已經出版了十六輯,並以其學術價值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重視。在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協調下,召開了四次全國性的學術討論會和不少地區性的和專題性的討論會。數十名專業研究生完成學業,取得了博士、碩士學位,並陸續成為各研究機構的中堅力量和分支學科帶頭人,開拓了不少新的研究領域;他們的數量已經超過了原有的研究人員。一批總結性的論文集、概論和開拓性的專著先後問世,大批新的研究項目正在進行。盡管以一門完整的學科的要求來衡量,還存在不少空白的分文和地區,尤其是在人文地理方面和邊疆地區;還缺乏系統的學科理論和現代化的研究手段;與我國悠久的歷史和遼闊的幅員相比,專業研究人員尤其顯得太小,但我們還是可以這樣斷言:經過近40年的努力,中國歷史地理學這門學科已經基本形成了,從30年代的《禹貢》開始的、從沿革地理向歷史地理的轉變發展過程已經基本完成了。
中國歷史地理學學科奠基者:顧頡剛
近代歷史地理三大家:侯仁之、史念海、譚其驤。
現當代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有:陳橋驛、石泉、鄒逸麟、張修桂、葛劍雄、周振鶴、李孝聰、唐曉峰、辛德勇、韓茂莉等。 1、如同歷史學一樣,歷史地理學探討的是有關往日的問題。
2、如同歷史學的資料與理論一樣,歷史地理學的資料與理論是未定的。
3、辯論是歷史地理學實踐的中心。
4、歷史地理學本質上關注時間過程中的地理變化。
5、歷史地理學在總體上是地理學的核心,不是地理學的邊緣。
6、歷史地理學主要關注地點綜合體,而不是關注空間分析。
7、歷史地理學特別突出特定地點的歷史特性。 歷史文獻研究法
野外考察法
地圖與現代技術手段的應用
1、航空照片、彩紅外遙感的判識
2、田野考古與環境考古
3、孢粉分析與古植被和古地理環境 對歷史學的意義
對地理學的意義
現實功能:歷史邊界、中外關系、行政區劃、地區差異、經濟開發、社會變遷、文化區域、旅遊資源、人口與移民、民族分布與遷移、城市規劃、生態保護、減災防災、國土整治等很多方面都能夠提供決策咨詢。 傳統沿革地理
《禹貢》雜志與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創立
幾大歷史地理學家和研究機構:
顧頡剛
譚其驤與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史念海與陝西師范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
侯仁之與北京歷史地理研究
陳橋驛的《水經注》研究 《歷史地理論叢》,陝西師范大學主辦(1981年創刊)
《歷史地理》,復旦大學主辦,(1981年創刊)
《歷史自然地理》(1982年創刊)
《環境變遷研究》,北京大學主辦
3.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候仁之:行走天下,守望大地》2侯仁之是怎樣打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大
侯仁之:1911年生於河北省棗強縣,籍貫山東,中國現代
歷史地理學的重要開創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在燕京大學獲學士、碩士學位,在英國利物浦大學獲博士學位。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
榷》,1962年發表《歷史地理學芻議》。1952年在北京大學正式開設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學專業。上世紀80年代,積極推動我國加入世界遺產公約,被譽
為「中國申遺第一人」。
在北大師生中,流傳著這樣一則關於侯仁之暮年的故事:
1999年冬夜的一晚,獅子座流星雨爆發,為尋找開闊的觀看地帶,一些北大師生自發聚集到未名湖南岸、慈濟寺遺址旁。這里,一位拄著拐杖的老
人,已靜靜地仰望天空多時。當得知老先生就是已88歲高齡的侯仁之,師生們自發地圍攏到先生周圍,聽他講夜空的廣袤、流星的璀璨,還有有關燕園、北京的那
些人、那些事……
那個夜晚,無數顆流星劃過。但在北大師生的心中,在燕園的學術星空,侯仁之則是一顆恆星。
22日,得知即將迎來102歲生日的侯仁之先生辭世,燕園內,師生們陸續來到先生生前居住的燕南園61號獻上鮮花,還有一些人則來到未名湖畔,在那塊先生題寫的未名湖石碑前,追憶先生生前的點滴——
只要是陽光好的日子,先生便會坐在輪椅上,由女兒推著散步,每每走到未名湖畔,研究了一輩子歷史地理學的先生會說,「多少時光過去了,它依然是這樣……」
是的,他依然是這樣。百歲人生,行走天下,守望大地。
一個人與一門學科
半個多世紀前,侯仁之從燕京大學畢業後留校,擔任歷史系主任顧頡剛的助手。
周末,他經常到海淀周圍考察,為課程作準備。一天,侯仁之來到玉泉山西側,看到一堵牆上面有鑿過的石水槽,感到很奇怪,就沿著牆的方向向前走,
一直走到西山碧雲寺、卧佛寺,發現那裡也有水槽。他推想,這可能是過去的引水槽。經過進一步考察,他發現水流到了頤和園昆明湖,又順著流到北京城裡去。年
輕時的這個發現,為他日後從北京的水源入手研究北京的歷史地理,找到了第一手資料。
當時中國還沒有現代的歷史地理學,但從那時起,侯仁之的研究興趣和方向已經從傳統的沿革地理漸漸向現代意義的歷史地理學發生轉變。
1946年,侯仁之學術歷程的轉折點。這一年他來到英國利物浦大學留學,先後師從於利物浦大學地理系的創辦人羅士培教授和英國現代歷史地理學最
重要的奠基者和建設者達比。達比對歷史地理學的理解是,現代地理景觀的空間特徵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來改造的。
達比的學術思想對侯仁之影響很大。1949年,獲得哲學博士學位的侯仁之回到了燕京大學。此時他在學術思想上已完成質的飛躍——打破傳統沿革地理學的桎梏,創立中國現代的歷史地理學。
1950年,侯仁之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標志著他對歷史地理學在理論認識上的成熟,也標志著他和中國傳統沿革地理學在思想上的決裂。
在這篇文章中,侯仁之寫道:「照我所了解的,以往各大學中關於『中國沿革地理』的講授,主要是討論中國歷代疆域的消長和地方行政區劃的演變,這些問題在一個專修中國歷史的學生看來,也許是重要的,但除此之外,在和地理有關系的方面,有沒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問題呢?」
盡管文章很短,但卻影響深遠,從此,一個新的、科學的歷史地理學逐步建立。
一個人與一座城
「我對北京這座古城的城牆和城門,懷有某種親切之感,是它啟發了我的歷史興趣,把我引進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科學殿堂。」對北京,侯仁之說自己是「知之愈深,愛之彌堅。」
對於侯仁之來說,北京不僅是他生活了幾十年的第二故鄉,更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為了這個對象,溫和的侯仁之常常迸發出勇士般的豪情。
關於盧溝橋的保護,正是如此。
「在盧溝河上,有一座美麗的石頭橋,老實說,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獨一無二的橋。」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把「最好」獻給了盧溝橋。然而這座歷史悠久的大橋,在上世紀80年代初,卻已疲憊不堪,破損嚴重。
「文物古跡是城市文脈的載體,丟了它們,就丟了城市的記憶」,侯仁之心急如焚,當即寫出《保護盧溝橋刻不容緩》。不久,北京市政府決定進行整
修。此後,盧溝橋不僅多次整修,還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中被列為舊城外的10片歷史文化保護區之一和申報世界遺產的後備名單。
讓侯仁之放心不下的,還有位於北京中軸線上的後門橋。
「必須把後門橋保護下來,元大都的大運河就是從這里開始的!」1998年,已近90高齡的侯仁之提出重要建議——恢復後門橋的景觀。後門橋是歷
史上北京城址轉移的一個標尺,是元大都城市規劃的起點。侯仁之建議把什剎海的水引過後門橋,恢復後門橋下的水上景觀,正是這個建議,使得歷史上中軸線的最
初設計起點煥然一新。
對北京這座城,侯仁之到底有多愛?北京大學前後二十幾屆的學生都是見證者。從20世紀50年代起,每年北大新生入校聽的第一堂課,就是「侯仁之講北京」,這一講,就是20多年,直到侯仁之年事高了為止,這也算是北大的一樁美談了。
一個人與一項工程
侯仁之有多個美譽,有人稱他為「活北京」,有人贊他為「北京史的巨擘」,而更多的人熟知他,是因為他是「我國申遺第一人」。
1980年春,侯仁之接受了美國和加拿大幾所學校的講學邀請,在遠渡重洋之時,他還肩負著一個特殊使命——應美國匹茲堡大學師生的強求,帶去兩塊中國城磚。
侯仁之有些納悶,兩塊尋常的城磚,北京的小胡同、大雜院里常能見到。為什麼會引起外國學者強烈的興趣?
一邊是視為尋常物,一邊卻被視為寶貝,城磚的不同際遇令侯仁之陷入沉思。在美國考察期間,侯仁之第一次聽說國際上有個《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盡管當時公約誕生已10多年,但在國內還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
回國後,一刻不停歇,侯仁之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起草提案:「建議我國盡早參加《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並准備爭取參加世界遺產委員會」,獲得通過。不久之後,中國終於成為「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
有關侯仁之,還有許多故事,有關他的淡泊名利、寧靜致遠。有關他的求學經歷、赤子之心。
晚年,先生長居燕園。95歲之前,燕園的師生還能經常看見先生的身影。近些年來,先生已久卧病榻。
如今,盡管先生已駕鶴西去,但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如未名湖畔那尊石碑,提醒著後人,愛腳下一方土地,珍視一段歷史和過往,不能讓一座城市失去記憶……
4. 侯仁之的人物生平
1911年 12月6日,生於河北省棗強縣。1931年」九一八事變」發生後,在德州博文中學(現德州二中)度過中學最後一年。
1932年 —1936年,考取燕京大學歷史系,並獲得獎學金入學,本科四年學習期間,先後在學貫中西的洪業(煨蓮)教授極為嚴格的治學方法訓練下,以及在積極開拓中國沿革地理廣闊領域的顧頡剛教授的啟發下,開始了學術研究的新領域,獲得了文學士學位。
1937年 應新兼任歷史系主任顧頡剛之命,留校為研究生兼助教;因「盧溝橋事變」爆發,北平相繼淪陷,顧頡剛被迫離校南下,就轉為煨蓮的研究生。這時的學術思想已向歷史時期地理學的研究方法發展。
1941年 12月,日美太平洋大戰爆發,燕京大學遭到日寇查封,這時在燕大任教並兼任學生生活輔導委員會副主席,因此遭日寇憲兵逮捕,因「以心傳心,抗日反日」的罪名,被日寇軍事法庭判處徒刑一年,緩刑三年,取保開釋,直到抗日戰爭勝利。
1946年夏,前往利物浦大學地理系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有幸的是新任地理系主任H.C.Darby(達比或德貝)教授,正是當代歷史地理學的奠基人之一,在他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下,才得以進入北京歷史地理研究的新領域。因為人類生活的地理環境處在經常不斷的變化之中,今天的地理,明天即成為歷史地理。中國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疆域變遷和行政沿革史的研究,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將具有廣闊的前途和重要的現實意義。
1949年正值新中國開國大典,回到國內,在燕京大學任教,開設「中國歷史地理」,並撰寫了「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一文,發表在《新建設》雜志上。這期間,又應梁思成教授之約,到清華大學營建系兼課,講授「市鎮地理基礎」,兼任北京都市委員會委員。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篇研究論文是「北京海淀附近的地形、水道與聚落」。 1952年 中國高校院系調整,燕京大學與北京大學合並,合並後的北京大學遷到燕園,被任命為北京大學副教務長兼地質地理系主任。教學行政工作和社會兼職與日俱增,從《地理學報》編委會主任、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一直到北京市人民代表、中國政協委員等等。
1957年 夏,由中央教育部派遣,出席南斯拉夫貝爾格萊德大學主持召開的「今日的大學」國際討論會。
1960年 —1964年,連年帶領北大歷史地理研究組,深入沙區考察中國歷史時期沙漠地區自然環境的變化,探索歷史地理的新方向。
1980年 —1996年,文革以後,十次出國,主要是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和文化交流。擔任過客座教授、住校訪問學者、國際地理學會學術思想史專業委員會成員。主要在美國、加拿大、西班牙、荷蘭等國,介紹中國地理學史的專題研究和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的卓越成就;做過關於北京城市歷史地理和城市規劃以及中國西北沙區歷史地理考察的學術講演等等。
1984年 4月,以中國政協委員的名義提案,首次建議將北京周口店中國猿人遺址、八達嶺萬里長城和故宮博物院,作為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列入保護公約,三位委員聯合簽名,終於得到了政府的批准。1987年,列入該項保護公約的遺產已經大大地增加了。
1996年 5月,出席美國克萊門特,麥基納學院的國際討論會,演講題目「燕京大學的經驗與中國高等教育」,這是他走上學術研究道路之門。同時還兼任過燕京研究院院長,還經常不斷地獻身科普讀物的寫作。
1997年 獲得何梁何利科學與進步獎。他在理論和方法上發展了現代科學的歷史地理學,開創了「城市歷史地理」和「沙漠歷史地理」研究的新領域,系統揭示了幾個類型的城市發展的規律特點及其地理條件,為有關的城市規劃作出了貢獻,最重要的成果已反映在《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中;經過實地考察,揭示了大西北部分地區近兩千年來的沙漠化過程及其主要成因規律,為沙漠化的防治提供了論據。
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時50分,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科院院士侯仁之於北京友誼醫院去世,享年102歲。
5. 侯仁之:城市的知音相關試題的答案
①1932年,十九路軍的「一•二八淞滬抗戰」以失敗告終,20歲的侯仁之在苦悶中彷徨。 弟弟候碩之的一句話,讓他下定決心,放棄曾想從事的醫學, 投考歷史專業。弟弟的那句話是:「學醫,只能給個人看病。 學歷史,可給社會治病! 」這一年,侯仁之考取燕京大學歷史專業。
②1937 年抗戰爆發後北平淪陷,燕京大學成為溝通淪陷區、解放區和大後方的秘密通道。當時正在讀研究生的侯仁之承擔了將愛國學生送往解放區或大後方的工作。抗戰勝利一年後,侯仁之前往英國利物浦大學求學。
③在英國期間, 侯仁之逐漸接受了歷史地理學的理念。 他意識到, 沿革地理存在明顯的局限性。1949年,侯仁之學成歸國,並將歷史地理學引入中國。從此,一個新的、科學的歷史地理學科逐步建立,侯仁之成為公認的「中國歷史地理學第一人」。
④要搞好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大量的實地調查必不可少。在張家口考察期間, 侯仁之發現一段長城與眾不同。深感疑惑的侯仁之回校後立刻查資料, 最終確認這是明後期沿著長城開設的「馬市」。如今這種貿易已消失在歷史中,但卻由遺留的建築記錄下來。從此,他的研究興趣由「歷史」轉向「地理」,而野外考察和考古研究,也成為貫穿他學術生涯的的重要內容。
⑤1958年以後,侯仁之開始了沙漠研究。 當時有人認為,沙漠地區不僅文獻資料少,而且調查訪問都很困難,難以開展歷史地理研究。 侯仁之反駁道「: 必須勇敢打破舊傳統,堅決走出小書房,跳出舊書堆。 」此後數年,侯仁之連續奔赴西北沙漠進行考察。
⑥1964年夏天,侯仁之在陝北榆林附近的沙漠考察統萬城。 統萬城是5世紀一個少數民族小王朝的都城,已在沙漠中沉寂了千年。經過細致的調查研究, 侯仁之得出結論, 統萬城的沙化,是人類不合理活動的結果。 那時, 人們普遍認為西北的沙化是「大漠流沙」造成的, 而侯仁之卻證明,這是「膚淺的廣為流傳的錯誤觀點」, 人類活動才是造成沙化的主要原因。 這直接為後來人們治理沙漠提供了認識基礎, 侯仁之也因此成為「沙漠歷史地理研究的先驅」。
⑦在這次考察中, 侯仁之還糾正了一個普遍的說法: 榆林三遷——即榆林因流沙侵襲而被迫三次南遷。 侯仁之證實, 榆林不僅沒有三遷, 反而在原址五次擴展。 古城榆林終於明晰了自己的「身世」。
⑧在學術生涯中, 侯仁之梳理過脈絡的城市有很多。 承德、臨淄、邯鄲、蕪湖、敦煌……在侯仁之的慧眼下, 一個個城市的前世今生或者得以浮現,或者更加豐滿。他對許多城市做了深入的研究,充滿著熱愛,對他而言,北京有著更重要的意義。侯仁之曾說:「我對北京,是知之愈深,愛之彌堅。 」
⑨侯仁之在北京定居60年,為北京傾注了大量心血。 比如有800多年歷史的盧溝橋居然還是進京要道。 卡車、 拖拉機往來穿梭, 盧溝橋受損嚴重。侯仁之對此心急如焚。 他寫了《保護盧溝橋刻不容緩》 一文, 發表在 《北京日報》 上。6天後, 北京市政府決定, 盧溝橋禁止機動車與獸力車通行。 如今, 經過多次整修的盧溝橋已經得到妥善保護。侯仁之最為人所知的壯舉: 保護蓮花池。正是因為他的積極奔走,原本要建在蓮花池上的北京西客站主樓東移100米。「先有蓮花池,後有北京城」,北京城的血脈得以保留。
⑩當然,與他的研究相比,這些事還只能算作「信手為之」。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里,他以歷史地理學的眼光, 解決了北京城市起源、 城址轉移、 城市發展的特點及其客觀規律等關鍵性問題。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如果沒有侯仁之,人們就無法充分解讀北京的厚重和韻味兒。
(摘編自高毅哲《侯仁之:城市的知音》 )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文記述了侯仁之的求學經歷、科研歷程、豐富的學術成果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展現了一位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的愛國情懷和學者本色。
B.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抗戰期間,侯仁之身處淪陷區,利用燕京大學學生的身份,將愛國學生輸送到解放區或大後方,為抗戰做出了巨大貢獻。
C.在對張家口長城的考察研究中,侯仁之切實認識到野外考察在歷史地理學中的重要價值。這次考察使他的研究興趣由「歷史」轉向了「地理」。
D.侯仁之主張沙漠研究要走出小書房,走進現場,不要依靠舊書堆中的文獻資料。他在陝北榆林附近沙漠的考察研究糾正了人們的錯誤認識。
E.侯仁之發現有著800多年歷史的盧溝橋受損嚴重,便強烈呼籲保護盧溝橋,禁止機動車和獸力車通行,最終使盧溝橋得到了妥善保護。
(2)侯仁之被稱為「城市的知音」,這在文中體現了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
(3)本文第一自然段有何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4)請結合本文分析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主要有哪些,並就其中一個方面聯系現實談談對你的啟示。(8分)
試題答案:
12.(25分)
(1)(5分)
答A給3分,答C給2分,答B給1分,答D、E不給分。
(2)(6分)
①作為一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北京等城市充滿熱愛;②侯仁之對榆林、承德、北京等許多城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他們被埋沒的歷史;③侯仁之積極參與城市保護工作。
(3)(6分)
①交代侯仁之選擇歷史專業的原因;②寫出了侯仁之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使傳主形象更加豐滿;③體現了傳記的真實性;④為下文介紹侯仁之的學術研究及成就作鋪墊。
(4)(8分)
①對國家民族深沉的愛;②富有創新精神,有打破舊傳統的勇氣;③注重實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關注現實的精神。
12.(1)【試題答案】(5分)A、C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內容的能力,能力層次為C(綜合分析)。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本題涉及考點較多,考生需要通讀全文,梳理出傳主的生平、成就,概括出傳主的優秀品質,理清文章結構,總結寫作手法。然後再找准選項所在區間,逐一排查,得到答案。
(2)【試題答案】(6分)①作為一位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對北京等城市充滿熱愛;②侯仁之對榆林、承德、北京等許多城市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了它們被埋沒的歷史;③侯仁之積極參與城市保護工作。
【試題考點】篩選並整合文中的休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本題需要對全文進行梳理,然後分條列舉,就可得到答案。歸納內容要點的方法:①找出相關的概括性語句。在具體的文章中,概括性的語句與具體的敘述描寫或闡述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②分析相關文字的層次,這是為了防止內容要點的遺漏。③提取精要,獨立歸納,這是要求考生根據要求,認定范圍、提取精要,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
(3)【試題答案】(6分)①交代侯仁之選擇歷史專業的原因;②寫出了侯仁之對國家民族命運的關注,使傳主形象更加豐滿;③體現了傳記的真實性;④為下文介紹侯仁之的學術研究及成就作鋪墊。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級。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這類題目要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內容上寫了什麼,結構上有什麼作用。開頭段的作用有點題,交代下文要寫的內容、引出所寫的對象,設置懸念,增強藝術吸引力,渲染氛圍、奠定全文感情基調 ,照應下文,為下文作鋪墊 ,與下文形成對比等。
(4)【試題答案】(8分)①對國家民族深沉的愛;②富有創新精神,有打破舊傳統的勇氣;③注重實地考察的研究方法;④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積極關注現實的精神。
【試題考點】本題考查考生賞析作品的內涵和作者觀點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
【試題解析】試題分析:本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侯仁之取得成就的自身因素,第二部分是聯系現實談啟示。第一問考生需要從文章中找信息,然後歸納總結。第二問考生能夠就侯仁之取得成就的某一原因談出對自己啟示,言之成理即可。該類題型為開放題,學生自由組織語言進行答題,但必須圍繞題目中所提出的要求,這類題就像寫一個小論文,採取:觀點+論述的方式進行答題,如果還有附加材料,必須結合材料。如上題,我們務必對侯仁之取得成就的因素進行解讀。文章的中心就是談某種因素對自己的啟示,那麼我們就應該抓住這展開論述,再輔之原文的內容進行論述,這道題便不會就不會偏離出題者的原意。
6. 為什麼侯仁之堅持歷史地理是地理學的
侯仁之先生堅持把歷史地理學放在地理系,是因為,他認為歷史地理研究的是歷史時期的地理問題,把這一學問從歷史系的框架中解脫出來,實際上就是為了使歷史地理的研究吸收現代地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為其奠定獨立的學科地位。
有人說:「把古代沿革地理改造更新為科學的歷史地理學,並將其納入近代地理學體系的首創者,是侯仁之。」
7. 地里歷史學巨臂-侯仁之
侯仁之(1911.12.06~2013.10.22),男,1911年12月16日生於河北省棗強縣,籍貫山東恩縣(現山東德州平原縣恩城鎮)。
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40年畢業於燕京大學,1949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1952年任教於北大地質地理系,曾兼任地質地理系系主任和北大副教務長等職。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地學部院士。曾任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4年被英國利物浦大學授予「榮譽科學博士」稱號。1999年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同年為表彰侯仁之在歷史地理學領域的卓越貢獻,美國地理學會授予他「喬治·戴維森勛章」,侯仁之成為全世界獲此殊榮的第6位著名科學家。[1]
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國從理論上闡明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的區別及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任務,率先為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學正式開設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學」專業。[2] 主編有《北京歷史地圖集》,出版有《侯仁之文集》。1984年,侯仁之在美國康奈爾大學講學時接觸到《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認為中國加入《公約》刻不容緩。他在歸國後立即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起草了一份中國應加入公約的提案,為國家所採納,中國最終成為了「世界遺產公約」締約國。侯仁之院士則被譽為「中國申遺第一人」。[3]
2013年10月22日下午2時,侯仁之院士在北京友誼醫院去世,享年102歲。
8. 侯仁之的駕鶴仙去
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北京大學教授侯仁之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3年10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歲。
侯仁之是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重要開創者之一,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為中國歷史地理學的發展做出了傑出貢獻。侯仁之對北京、承德、淄博、邯鄲、蕪湖等城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歷史地理研究工作。特別是在北京城市歷史地理的研究中,侯仁之根據細致的實地調查和文獻考證,從河湖水系和地理環境入手,系統揭示了北京城的起源、形成、發展、城址轉移的全過程,以及古代北京城的規劃和變化特點,將城市歷史地理學的研究與首都規劃建設結合起來,對北京市城市規劃、舊城改造與保護、水利建設等做出了卓越貢獻。
「先生給我們最大的教益是告訴我們怎樣從歷史地理的角度觀察一個城市,他開創了這方面最好的學術眼光和學術方法。」北京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唐曉峰教授昨夜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讓唐曉峰難受的是,侯仁之未能在生前看到其主編的《北京歷史地圖集》全套出齊的模樣。「這是一個長達30年的研究計劃,第一集出版於1987年,第二集出版於1995年,前不久第三集也完成了。我們本想在24日,也就是後天,將全三冊整套帶到醫院給先生看……現在已成為最大的遺憾。」
侯仁之被譽為「活北京」。上世紀50年代以來,他從現代地理學的角度,揭示了北京城市起源、城址轉移、城市發展的特點及其客觀規律等關鍵性問題,成為北京舊城改造、城市總體規劃及建設的重要參考資料。在北京城市發展中,他大聲疾呼:首要問題是水源的開發。他珍愛老北京風土人情的「根源」,一次又一次去什剎海、匯通祠、鍾樓、鼓樓、後門橋一帶,對這一地區的改造深切關注。
夫人張瑋瑛眼裡的侯仁之當得起「勤奮堅毅」四字。他無比珍惜「文革」後重新開始的學術生涯,每天清晨三四點便起床工作。70多歲時,他攀上了一生的寫作高峰,10年間發表文章百篇之多;80多歲時,他還在利用暑假帶學生到內蒙古等地進行野外考察。90多歲後,不能像以往一樣投入工作,使他失卻了生活的重心,使他傷感。但一直到100歲,侯仁之還思維清晰、精神不錯,時常坐著輪椅在未名湖畔「散步」;在沙漠治理、環境變化、舊城改造這幾個自己認準的研究方向上,他從未停止過探索。
9. 侯仁之是怎樣打開中國"歷史地理研究大
1950年發表《中國沿革地理課程商榷》,第一次在中國從理論上闡明沿革地理與歷史地理的區別及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任務,率先為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建立奠定了理論基礎。1952年,侯仁之在北京大學正式開設中國第一個「歷史地理學」專業。
10. 侯仁之的主要著作
主要著作有《天津聚落之起源》《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歷史上的內北京城》《步芳集》。主編有容《北京歷史地圖集》。並且和黃秉維、吳傳鈞擔任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地理》第三冊與第四冊的顧問。與人合著的《北京史話》獲中國歷史學會、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授予的「愛國主義通俗歷史讀物優秀獎狀」,論文《歷史地理學的理論及其應用》被國家教委評為「優秀科研成果」,《試論北京城市規劃建設的兩個基本原則》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
《中國古代地理學簡史》(主編),科學出版社,1962年。《歷史上的北京城》,中國青年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0年第2版。
《步芳集》,北京出版社,1962年第1版,1981年新版。
《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版,1982年再版。
《北京歷史地圖集》(主編),北京出版社,1987年第一集,1995年第二集。
《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建設》,文物出版社,1987年。
「歷史地理學概述」,《網路知識》,1988年第3期。
《侯仁之燕園問學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歷史地理學四論》,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