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地理概括
1.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地理研究中國文化的分布規律,包括區域文化特徵及其形成背景,文化中心的形成及其地域轉移,文化的擴散路線與融合過程,綜合文化區以及宗教區、語言區、民俗區等部門文化區。中國文化地理是邊緣性學科,在地理學科、社會文化藝術學科和自然技術學科的交融中成長,既要吸收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又要發揚本學科的特色,防止與相關學科重疊。中國文化地理是中國區域地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文化地理研究可以防止就經濟論經濟,就自然資源論經濟,可以把握區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把握區域發展的規律性。
一、文化的結構
文化是人類創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質成果的總和,是一個龐大的體系。
(一)意識文化 制度文化 物質文化
通常將文化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意識文化,又稱精神文化、觀念文化。意識文化包括兩部分:(1)純意識文化,如心理、心態、觀念、思想、價值觀、認知方式等;(2)理論化和對象化的意識文化,如哲學、倫理、道德、宗教、美學、音樂、詩歌、文學、繪畫等。
第二層次,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三部分:(1)反映社會形態的基本制度,如封建制度、資本主義制度;(2)具體制度,如政治、法律、經濟方面的制度,家庭、婚姻等方面的制度;(3)一般規章制度,如生產管理條例、獎懲條例。
第三層次,物質文化。物質文化是在物質產品中融有意識文化要素。建築、園林、服飾、飲食等物質產品都有文化內涵,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意識文化的載體。
2. 中國文化傳承與中國地理相關知識
中國文化特徵及其與地理環境的關聯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中國文化的特徵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
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2、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
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3)地理環境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3. 中國文化與地理的關系
中國傳統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條件下形成和發展的,具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底蘊、豐富的內容和廣泛的影響。在中華民族不斷走向世界的今天,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就顯得非常有價值。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地理環境
一、中國歷史地理環境的基本特徵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的地理生態環境,是指中國進入文明社會以來的整個歷史時期的地理環境,即歷史地理環境。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但在某些階段和某些局部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也可能發生得非常迅速,非常劇烈,造成巨大的影響。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當然,這兩方面的是相互作用,不能截然分開的。
1、疆域、政區
自秦至清的疆域范圍,以鴉片戰爭前的清疆域為極盛。秦漢實行郡縣制,唐朝逐漸演變為道-州-縣三級制,宋朝主要為路-州-縣三級制,元朝實行行省制,明清沿襲,基本形式為省-府-縣。
2、民族、人口
中國歷來是多民族國家,各族共同締造中國,中國領土也由各民族共同開拓和鞏固。公元初已有6000多萬人口,幾經起落,至19世紀中葉達4.3億。人口分布極不均衡,遷移頻繁,移民眾多。
3、地形、地貌
一些湖泊消失,或發生巨大變化;水道、水系的變遷,如黃河改道,海河水系形成;海陸變遷,一些沿海地區陸續成陸,另一些地區又淪入大海;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地貌破碎;沙漠擴大或范圍變動等。
4、氣候
溫度變遷,有過多次反復,由寒轉暖,又由暖轉寒;濕潤狀況的變遷,由濕潤而逐漸乾燥,旱情增加。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傳統文化誕生在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環境里,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性,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特徵產生了深遠而持久的影響。
1、具有連續性和持久性
在數千年的人類文明進程中,中國文化是唯一不曾中斷的、具有連續性的文化,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奇跡,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歸功於中國擁有一塊完整而廣闊的地理環境。中國傳統文化在對周邊外來文化進行潛移默化中,始終保持著自己完整的風格和日趨完善的系統,長期綿延不絕,使中國文化具有較強的自信心和穩定的發展過程。
中國與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同為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但不同的是:中國文化的發展從一開始便依託黃河、長江兩大流域,內部擁有廣闊的迴旋餘地。歷史一再表明,當北方強悍的游牧民族揮師南下,中原王朝在失去黃河流域時,還可以以長江流域及珠江流域為依託延續著自己的文化。因而在中國歷史上,西晉、北宋滅亡,隨後還能在東南一隅分別建立了東晉、南宋,並且都延續一百多年。正是因為擁有這種迴旋餘地較大的空間,使得中國文化不像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等古文化在後來的歷史進程中,或是被取代而中斷了,或是湮滅、消失了。
2、具有多樣性和包容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內生文化, 內部優越的自然地理條件, 使生息於黃河流域的漢民族率先發展了自己的文化, 隨後便不斷融合了中國境內其他的地區及民族的文化,中國少數民族如匈奴、鮮卑、羯、契丹、遼、金等最終自覺或不自覺的接受了中華文化並融入她的血脈之中, 沒有這種融合, 就沒有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文化的這種融合力和同化力正是一個獨立的古文化系統得以保存和延續的先決條件。
3、具有保守性和封閉性
中國文化是在三面陸地、一面臨海,四周較為封閉的地域里發展起來的。自然障礙將古代中國人與外界隔開,形成了相對封閉的地理環境。這樣很容易造成一種隔絕機制,阻斷了中國同外部世界更多的交往。加上內部優越的自然條件,幾乎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再加上因早熟的農業文明,周邊地區的相對落後,使一向以「天朝自居」的中國人更不願主動與外部世界打交道。在中國歷史上,雖有張騫開辟「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但大多數朝代基本上都是奉行閉關自守的對外政策,與外部世界交往較少,到了近代更是採取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由於中國傳統文化的保守性及封閉性,使得中國在近代沒能及時地吸收和受容外來的優秀文化,導致中國近代歷史上出現屈辱。
三、地理環境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1、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形成和延續的影響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各朝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以農業立國」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2、地理環境對中國文化多樣性的影響
中國復雜的地形和多樣的氣候,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緣文化和區域思想觀念。早在先秦時代就形成了各具特色、對後世影響深遠的齊魯文化、燕趙文化、三秦文化、荊楚文化、吳越文化、巴蜀文化及嶺南文化等。中原地區由於對農業的重視而養成重土安遷的觀念;東南沿海一帶由於耕地有限,重視海外貿易,思想觀念開放,西北的綠洲地區因土地限制和地處交通要道,商業發達較早;北方游牧民族由於環境惡劣,不得不以頻繁的遷徙和戰爭來對付環境的壓力。中國的區域文化雖然表現出明顯的差異,但又並存於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體多元結構。隨著中國農耕經濟向周邊的擴張,中國傳統文化固有的包容性又促使區域文化的相輔相成、漸趨合一。儒、道、佛三教的並行而立,盛唐時的胡漢交融,都充分的說明了這一點。正是由於這種多樣性及包容性,中國傳統文化始終保持著生機與活力。
3、地理環境對開放和封閉的影響
地理環境的開放與封閉是相對的,不能一概而論,不同生產力對環境有不同要求,也會產生不同結果。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四、結束語
中國傳統文化上下數千年,歷史悠悠不絕,不僅包含豐富的內容,覆蓋了遼闊的國土,還一直影響到今天的現實生活。現在,在整個世界連成一體、世界文化不斷交融的新形勢下,在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進程中,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的要求下,我們必須努力建設自己的新文化。既要結合自己的國情,引進一切優秀的、有價值的世界文化遺產,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善於吸收外來的新鮮的文化成分,更要充分發揮、合理利用和有效保護自身的傳統文化資源,使中國傳統文化發揚光大、長期延續,並用其解決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避免西方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暴露出來的許多弊病,使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健康向上的、積淀深厚的精神文化做保證,並使各國在世界文明的進程中分享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貢獻。
探討中國傳統文化與地理環境關系的意義,在於充分吸取和利用中國傳統文化中關於人與自然關系的有價值思想,加深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強化對文化環境的熱愛和保護,在強調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同時,更要注重區域文化的建設與協調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和發展於中國這一特定的地理舞台,它已經而且必將在這一舞台上、甚至在整個世界舞台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4. 中國文化地理的介紹
《中國文化來地理》,自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中國文化地理》是王會昌編著的一本圖書,該書體系新穎、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文筆流暢,不僅適合高等院校地理、旅遊專業師生選用,而且對文、理各類專業師生和廣大文化工作者都是一部很有價值的參考書。
5. 中國文化地理概述的介紹
《中抄國文化地理概述(第3版)》通過中外對比和區域對比,運用案例和圖表,簡明地介紹中國文化及其地域差異。全書分三篇。上篇概述中國文化的特徵和形成背景。中篇探索語言、文學、藝術、戲曲、飲食、建築、園林、人才等領域的地理特點。下篇與維吾爾族、藏族、朝鮮族專家協作闡述全國分區的文化狀況。素材取自地理、景觀、規劃、房地產專業研究生班的教案。可供上述專業選作教科書或參考讀物,也可供政府管理領域和海內外人士選作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國情的讀物。
6. 中國文化概況的介紹
《中國文化概況》是一部書籍,是從文化角度架起一座溝通中西的橋梁,用英文將中國文化的概貌展現給讀者,簡要概括了中國的地理、歷史、傳統節日、少數民族、烹飪、茶酒文化、服飾、表演藝術、建築以及中葯、武術等方方面面的知識,分析了某些表象的深層次文化內涵,展示了祖國燦爛豐富的文化。
7. 中國文化地理的內容簡介
本書抄是一部系統研究中國襲文化地理的專著。它不僅全面探討了中國文化在太平洋西岸這一特殊地理環境中形成、發展和文化中心轉移的過程與規律,從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相結合研究的角度,闡釋了中國文化史上的諸多疑案,而且首次進行了中國文化的地理分區,一一展現了祖國各地異彩紛呈的文化風貌。最後研究了中國文化在時間一空間方面的傳播與輻射過程,討論了漢文化圈的形成,闡明了中國文化何以成為東方文明的靈魂。
8. 地理環境和中國文化的關系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時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是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成度上決定了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其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區分為大陸民族和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方便。又因為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而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的屏障可以析劃,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的退路可供周旋。其他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亘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達四,五千公尺。這些都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有向外部拓展的野心,養成了獨自經營,和平溫順的國民性格。所以,中國文化大體上是在本土獨自醞釀成長,雖偶有外來文化成分由西域或海上傳入,皆能雍容消納,使中國文化的發展穩定而富於自信。
中國的氣候,也影響文明拓展的方向。古代巴比倫,埃及,羅馬,印度等文明,都發源於暖溫帶逐漸向寒冷地帶發展,中國則相反,由於季風氣候的影響,我國雨量由東南至西北遞減,而地勢由由東南至西北逐漸增高,多數河流由西向東或由北向南注入大海,這種自然條件,往往決定收獲的豐欠,再加上南暖北寒的氣溫,造成南長北短的農作物生長季節,這些條件對農民的墾殖發生吸引,所以形成人口南移,文化南進的趨勢。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早在秦漢時期,就擁有六千萬人口,而耕地面積卻遠遠不足。再加上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兼並,這樣不得不使農民在所分得的狹小的土地上精耕細作,對土地作最精濟的利用。在生產力十分落後的的條件下,雖然忙碌辛苦,也僅能糊口,這便養成了安土重遷,樂知天命,安分守己的民族性格。對他們來說,土地就是生命,離開或失去土地,就意味著貧窮與死亡。
這種經濟上對土地的依賴,反映到民族心理上則表現為對鄉土的無限眷戀和對故國的深厚情懷。這種文化特色,形成中華民族最大的凝聚力。
9. 地理環境與中國文化的關系是怎樣的
我國許多聚落都位於河流或山脈南北,因此就會以「陰」或「陽」命名,如貴州內省會貴陽,境內容貴山之南而得名;湖南的衡陽市,在衡山之南;四川的綿陽市,位於綿山以南得名;河南省南陽市,位於南山以南;山西的山陰縣,因縣境在佛宿山之陰得名。此外河南的洛陽,位於洛水以北;河南的汝陽,位於汝水以北;湖南省益陽市,位於益水之北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