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中國經濟地理
⑴ 中國經濟地理四大板塊的構成 主題詞 形成原因
中國經濟地理是研究我國「區域發展與運行」的一門學科,對象是全國及各個區域經濟發專展與運行的屬條件、特點、規律與前景。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地理作為地理學科區域研究的一個重要分支在高等教育中的發展是健康的。問世了諸多版本的中國經濟地理教材,培養了大批的經濟地理人才。同時,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一直以「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為主旨,根據國家各個時期的戰略要求又開展了大規模的規劃工作,為制定區域發展政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為夢想而生團隊^_^祝你學習進步!
如果你認可我的回答,請及時點擊【採納為滿意回答】按鈕~
手機提問者在客戶端右上角評價點【滿意】即可。
你的採納是我前進的動力~~
如還有新的問題,請不要追問的形式發送,另外發問題並向我求助,答題不易,敬請諒解~~
O(∩_∩)O,記得好評和採納,互相幫助!
⑵ 經濟地理學基本原理和方法
經濟地理學是以人類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為中心內容的一門學科,它是人文地理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包括經濟活動的區位、空間組合類型和發展過程等內容。
以生產為主體的人類經濟活動,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整個過程,是由物質流、商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把農場、礦場、工廠、鄉村和城鎮居民點、交通運輸站點、商業服務設施以及金融等經濟中心連結在一起而組成的一個經濟活動系統。這一系列經濟活動都是在具體的地域內進行的,因此,以地域為單元研究世界各國、各地區經濟活動的系統和它的發展過程,成為經濟地理學研究的特殊領域。
經濟地理學發展簡史
經濟地理學是一門比較年青的現代科學,但它的發展過程淵源久遠,從古代的經濟地理資料積累、近代學科的形成和演化,到現代的經濟地理學,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早在2000多年前,人類由於發展生產和改善生活的需要,開始從各方面觀察並記述地理環境、生產活動和各種有關現象的分布情況,逐漸積累經濟地理知識。早期有關經濟地理的記述,大多見諸歷史學者的著作,如古希臘歷史學家斯特拉波著有《地理學》17卷,描述當時歐洲人所了解的世界各地的自然特徵、物產、居民、風俗習慣等,可說是西方最早的人文和經濟地理志;中國西漢史學家司馬遷編寫的《史記》中的《貨殖列傳》,敘述了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等地區的人口、經濟、物產、貿易和城市;東漢史學家班固主編的《漢書》中包括《地理志》和《食貨志》,記述了全國各地的山川、物產、戶口、城邑、田制、賦役、倉儲、漕運、農業、牧業、手工業、采礦業和市場。以後歷代正史編撰均承襲這一體例,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濟地理資料。
到九世紀,在阿拉伯世界出現了區域性地誌,記述西亞和地中海沿岸各地的物產、商業和交通情況。大致與此同時,中國的地方誌也開始盛行,此後一千多年中,據估計全國各地先後刊行的各種類型的地方誌超過一萬種。其內容包括行政區沿革、山川、戶口、農事、物產、水利設施、道里、交通、貢賦、城邑、關塞、災異、民俗等,並附有地理圖。
公元14~17世紀,歐洲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並伴有地理大發現的活動,從而開辟了新航道、發現了新大陸、向海外大量移民、掠奪殖民地資源、擴大世界市場。因此產生了對世界各地的地理環境、資源分布、經濟生產、交通運輸、商業中心和進口城市等的情況進行廣泛調查研究,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前身——商業地理學的發展。
在此期間,中國由於明初以後的明、清封建政府多實行海禁,基本上未受地理大發現的影響,未向海外開放,以致經濟地理著作仍停留於本鄉本土的記述。
1760年俄國科學家羅蒙諾索夫首先提出了「經濟地理學」這個名稱,指出研究國家經濟必須結合地理條件來進行。1882年德國地理學家格茨發表《經濟地理學的任務》—文,論述了經濟地理學的性質及其構成。
經濟地理學同以前出現的商業地理學相比,研究范圍更為廣泛,內容也比較系統化,標志著經濟地理學已從地理學中分化,獨立成為一門學科。在此前後,德國經濟學家屠能於1826年提出農業區位論,韋伯於1909年提出工業區位論,地理學家克里斯塔勒於1933年提出中心地學說,經濟學家廖什於1940年發表《區位經濟學》,逐漸充實了經濟地理學的理論。
中國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接受西方經濟地理學,主要通過歐美學者講學和向歐美派送留學生。到40年代末,在10多所大學地理系內系統講授經濟地理學,其中以英國斯坦普為代表的統計記述學派影響較廣泛。這一時期,中國的經濟地理工作主要是關於人口分布、土地利用、農業分區、邊疆勘察和地區性考察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地理知識的普及起到了明顯的促進作用。戰後各國的經濟恢復和建設,促進了經濟地理學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經濟地理學的中心理淪是分布論,重點是研究地域差異,戰後進入了區位論和景觀類型論研究的現代階段。
20世紀60年代以來,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劇發展,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日益推廣,社會生產力的強大和新技術的應用,以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迅速改變原有的社會經濟結構和生活環境,在經濟活動所創造的地區布局方面和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方面,都出現了一系列全球性或地區性的新問題。這種新形勢向經濟地理學提出了新課題,要求探討社會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和發展方向。
經濟地理研究中的一個新特點是加強社會觀點、經濟觀點和生態觀點,把協調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看作中心任務。在研究方法上,出現了地理數量方法,計算機和遙感等新技術手段的應用也逐漸推廣,並從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方面引進有關理論方法,使經濟地理學朝著數量化、經濟化、生態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
目前,經濟地理學在世界多數國家中已成為地理科學系統中最為發達的一門分支學科。經濟地理著作在各國所發表的地理文獻中佔有較大比重。在各國許多類型的高等院校中,都開設了經濟地理課程,並出現了專門的經濟地理系和經濟地理研究所。一些國家還在政府中建立了有關經濟地理調查研究的業務機構。
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訐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
經濟地理學主要分支學科
按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專門的研究,分別探討農業、工業、交通運輸業、商業等部門的生產布局理論、地域組織的形成、特徵、結構、分類和分區,形成了以下幾個分支:
農業地理學主要研究農業活動的地域差異和變化,而土地利用是這種現象最明顯的反映,因此土地利用一向是農業地理學研究的重點。在此基礎上,研究農業生產的地域布局和地域類型的形成條件、內在聯系和發展變化的規律,進行農業生產的各項資源的評價和合理利用以及農業地域類型和農業區的劃分,等等。
工業地理學主要通過對影響工業生產地域布局的各種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的分析,來研究各工業部門的布局規律、工業地域綜合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等等。70年代以來,在工業地理學研究中出現了工業區位決策和工業地域系統的形成等新課題。
交通運輸地理學主要研究各種不同類型運輸業的地域布局,包括運輸樞紐和綜合運犏網的布局,運輸活動和地理因素的空間聯系,客流和貨流的形成、流向和流量分析,運輸樞紐和腹地的關系,運輸區劃及其變化等。由於城市化的發展,還出現了一些與城市地理學有關聯的研究課題。
商業地理學主要是研究各國、各地區物產分布商品集散的中心和范圍、貿易聯系、貨運情況等。現代商業地理學著重研究商業的地域組織、市場區位、商業中心和腹地的經濟聯系、商品銷售和居民的社會經濟結構關系、商業活動的季節變化等。
此外,部門經濟地理學也可根據第一產業(采礦、農業、森林採伐、水產捕撈、能源開發)、第二產業(加工製造)、第三產業(運輸、商業、旅遊、服務等)和第四產業(包括金融、保險、新聞出版、科技研究和情報以及行政管理部門)的劃分而進行研究。此外,歷史經濟地理、旅遊經濟地理、經濟地圖等也屬於經濟地理學研究的范疇。
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的特點在區域經濟地理學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在20世紀50~60年代,地理學的發展著眼於專業分化,區域地理學一度式微,到了70年代,地理學開始強調自然地理學與經濟地理學緊密聯系進行研究,使區域經濟地理學日益受到重視。區域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地區綜合開發問題,是現代各國地理學研究的主題
⑶ 經濟地理學的基本內容
對於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多年來一直是各國經濟地理學者探討的一個理論問題。在歐美各國,大致認為經濟地理學主要研究包括生產、交換、消費的廣義的經濟活動,這種研究是在地區基礎上或以一定的地區為單位而進行的;不僅研究經濟活動的分布,而且聯繫到經濟的空間結構;在聯系有關因素時,把地理環境擺在重要地位,著重探討經濟活動和地理環境的關系。
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經濟活動的地域系統,即包括各經濟部門在地域上的布局,也包括各地區經濟部門的結構、規模和發展,以及地域布局和部門結構的相互聯系。因此經濟地理學涉及自然、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多方面的綜合性問題,具有綜合性特徵。經濟活動必然發生在一定的地域內,與一定的地理環境相關,因此經濟地理學又具有明顯的地域性。
與經濟活動有關的條件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技術條件。因此經濟地理學的研究工作具有自然—社會經濟—技術相結合的特點。經濟地理學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聯系一定地區的各種有關條件來論證經濟活動的地域布局系統,有助於國家和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由於經濟地理學所研究的特殊領域具有自然、技術、經濟相結合的特點,可以認為它是一門與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有著密切聯系的社會科學范圍內的邊緣科學。
經濟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學科,它同人文地理學的其他分支如人口地理學、城市地理學、社會地理學、文化地理學等有互相交流觀點、方法和資料的密切聯系,研究領域也有部分重疊。經濟地理學和新興的國土經濟學、生態經濟學、區域科學(區域經濟學)也有許多共同的研究對象。
此外,由於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的發展以及社會的需要,現代經濟地理學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與有關學科互相滲透,在地理科學體系內部產生了一系列新的邊緣科學,如資源地理學、應用地理學、建設地理學、數量地理學、發展地理學、預測地理學等。
經濟地理學根據研究對象和范圍的不同,可分為綜合經濟地理學、部門經濟地理學和區域經濟地理學3類,主要是對經濟地理學中一些帶普遍性的綜合問題和基本理論、方法論等問題進行規律性研究,如經濟活動和自然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自然資源的經濟評價、經濟發展對資源的遠景需求及進行地區間平衡的可能性、生產布局的一般規律和原則,經濟活動地域系統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經濟地理學方法的革新、經濟地理學史等。
⑷ 試說明中國的位置及經濟地理評價
我國經濟地理的四個組成系統:條件與資源系統、產業系統、區域系統、戰略系統。
一、條件與資源系統篇。
區域條件與資源是影響區域形成、存在與發展的諸因素的總和。對區域條件與資源的分析是區域經濟地理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區域條件與資源要素囊括龐大內容,但其作用的方式不外乎3種:①直接作用,即直接轉換為區域經濟要素,參與區域經濟活動並發揮其作用;②通過影響區域經濟要素投入和經濟地域功能進而影響地域經濟的運行;③為區域經濟的存在與運動提供整體性支持或限制。基於當前各自然、社會、經濟條件的作用力的轉換,又基於「地理條件」的地學特性,在教材編排時應該有意識壓縮「自然條件」內容以適應時代發展,擴大「社會條件」內容以表達中國經濟地理的社會政治經濟聯系屬性。
二、產業系統篇。
產業發展代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產業經濟增長是國家經濟增長的一個函數。產業發展空間的差異性為中國經濟地理提出了許多新的議題。傳統的產業經濟地理描述都是按部門進行的,由於分類過細以致於引起了讀者的質疑。隨後學者們嘗試應用經濟地理基本特徵來描述產業,包括區域發展水平、區域發展速度、區域經濟結構、區域內部空間差異,較以前有極大地進步,但是事實上產業如果被這種固定方式所描述將難以突出地理學的特點。為此,後文對產業部分的分析基本是針對其地理問題予以展開的。當然由於各產業發展過程、產業特點、地理基礎、空間表現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它們之間的描述也不應該相同。例如,農業地理與自然條件關系極為密切,所以可分不同生產地域類型談論農業自然條件與空間分布問題;工業地理在我國發展階段性明顯,所以從產業的空間演進及工業產業集聚2個方面描述;交通通信業地理主要表現為網路形態,所以側重於網路的形成與網路系統問題;服務業地理比較龐雜,處理方式不盡相同。
三、區域系統篇。
經濟地理學是以區域研究為基礎和出發點的,為了發展經濟地理學必須加強綜合性的區域經濟地理研究。中國作為一個經濟迅速發展和快速轉型的國家遇到了大量的區域問題,也使區域經濟地理工作者遇到了非常有利的研究環境。區域系統的研究對於分析我國區域經濟增長過程中的問題、制定適合我國及區域經濟發展的政策都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們將從經濟區劃系統與行政區劃系統、城市系統、四大板塊與三大經濟圈、區域聯系4個方面揭示我國區域系統的基本特徵。①區劃系統(經濟區劃、行政區劃)只要有區域差異存在就將不可缺少,由於經濟發展的「慣性定律」或「馬太效應」作用,我國區域發展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仍難以縮小其差異,甚至會擴大,所以區劃研究力度應大幅度加強。②城市系統是經濟地域的核心,城市經濟地理特點往往是經濟地域的縮影,城市對經濟地域的形成發展產生重要影響。③四大板塊與三大經濟圈是我國當今區域發展與比較的基本單位,不可或缺。④區域間聯系隨著我國經濟地理區域內涵的變化將更加頻繁和多樣化。第一,區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已不在於它自身如何,而更在於它在發展過程中的聯系能力以及區際間交流合作的能力。第二,21世紀經濟地理所研究的區域是開放的,因而區域研究的著眼點不僅僅局限於區域本身,而是追求區域間的統一和整體利益的最優化。第三,區域發展不能過分強調區域的個體,而應加強優化區域系統的組合。
四、戰略系統篇。
戰略被看作是利用優勢對外部環境中的威脅和機會做出反應的過程、策略、思路、措施,是實現經濟地理完成使命和目標的手段之一。戰略研究作為一種思想方法和思維方式能夠幫助我們明確目標,組合資源,形成內力,規避風險。戰略篇里包含的問題多是其他各篇中有關戰略問題的綜合。全書從整體上都能體現對戰略的宏觀把握,但在戰略篇中體現最明顯。其一,中國經濟地理基本特徵部分,通過描述空間結構的演變提出了空間結構的調整;通過描述二元經濟結構的演變分析了二元結構的區域差異,進而提出將二元經濟結構轉化為現代經濟結構的一系列措施。其二,中國經濟地理總體戰略部分,從可持續發展戰略、協同發展戰略、知識創新戰略等探討了中國區域經濟發展與運行的特點、方式、前景。
⑸ 經濟地理學主要內容是什麼
我上個學期剛學完,雖然可能每個學校版本不一樣,但內容應該差不多的。
緒論就只內是介紹一下這門學科的容研究對象和研究意義,整個的體系與其他學科的大概聯系。
然後學習經濟活動區位的內容,經濟活動區位本身也是一個概念,然後結合經濟與地理區位來分析主要的影響因素,比如要素投入(土地、原材料、資源等)、交通、整個的人文與自然環境;還會介紹經典的經濟學和地理學上的著名區位論,比如杜能農業區位論、韋伯工業區位論、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論等,也會講一下關於多部門企業和跨國公司區位。
接著就是經濟活動區域分析,分析區域的結構組織、區域經濟的發展包括產業集群和經濟地域綜合體等,區域之間的空間組織這些,主要就是圍繞經濟與區域。
以上基本上是重點學習的內容,
當然也會學到經濟活動的全球化,那些趨勢還有經典的行業案例比如汽車製造、服裝加工,也會提到發展中國家的一個問題。
最後就會介紹一下經濟地理學研究方法和目前的研究進展什麼的,其實就是講講經典的經濟地理學研究的方法有哪些,還有目前經濟學家一些新的看法和思路什麼。
希望能幫到你啦。
⑹ 對中國自然資源做總體評價
就我國自然資源的總體評價而言,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資源種類較為齊全
在我國廣袤的國土上,各種自然資源幾乎是應有盡有,較為齊全。就各種自然資源滿足本國經濟發展需要的程度來說,我國堪稱是世界上各種自然資源自給程度較高的國家之一。
2.絕對量大,相對量少
評價自然資源的數量,一國一地區所擁有的自然資源絕對量固然重要,但自然資源的價值主要在於要有人去開發利用,使它的潛在優勢變為現實的商品優勢。所以,自然資源人均佔有的相對量尤為重要。我國幅員遼闊,但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從上述6大自然資源的數量情況看,各項資源幾乎無一例外地都具有絕對量大、相對量少的突出特點。資源相對量少,說明我國所擁有的各種自然資源並非都是豐富的,要特別倍加珍惜,予以合理的開發利用。
3.資源質量參差不一,資源承載能力地區差異明顯
評價自然資源既要看數量,也要看質量。我國所擁有的有些自然資源,絕對數量可觀,名列世界前茅,但質量卻不盡如人意,較有代表性的如我國礦產資源中的鐵礦,探明儲量位居世界第3,但其含鐵量(品位)平均卻只有34%,這無疑增加了開發利用的難度,也使開展如何發揮貧礦資源的優勢問題的研究,成為面臨的亟待解決的迫切課題。
資源質量參差不一,反映在開發利用上,一個具體表現就是資源承載能力有明顯地區差異。如以生產糧食能力大小,從而能以承載人口數量的多少,作為衡量我國各地土地資源生產力高低——承載人口限度的標志,則我國各地土地資源生產糧食的能力大小及其與人口總需求關系而言,便有資源承載力高於人口總需求地區(富裕地區,主要是鄂、湘、魯、贛、皖、浙、蘇、黑、吉等9省),資源承載力接近人口總需求地區(臨界地區,包括冀、豫、晉、內蒙古、川、陝、寧、新等8省區),資源承載力低於人口總需求地區(超載地區,主要包括京、津、滬、遼、閩、粵、桂、瓊、黔、滇、藏、甘、青等13省區)等3類不同地區之分。
4.資源空間分布有利有弊
我國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主要有3個特點,即:①既廣泛又集中;②有一定的地區組合優勢;③資源豐度高的地區與產業豐度高的地區並不一致,存在區域二元結構。資源空間分布的既廣泛又集中,如我國煤炭資源,利弊並存,已如前述。若干相關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地區組合優勢,如我國西南地區,同時蘊藏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和開發利用需消耗大量能源的有色金屬與稀有金屬礦產資源,顯然是對開發利用相當有利的。區域二元結構的存在,則會導致產生若乾重要資源及工業產品不合理的區際過遠運輸,增加運輸壓力,提高成本,這對我國現代化經濟的發展顯然還是一種限制性因素。
⑺ 經濟地理學中區域交通條件優劣的評價指標是什麼有什麼缺陷
1.交通運輸現代化評抄價指標體系 構建交通運輸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目的是要通過一系列的經濟、運營、服務、技術、管理等指標,從不同角度反映交通運輸行業綜合發展水平或狀態所達到的程度,進而反映交通運輸體系的整體發展水平或現代化水平。
2.該種方法的優點是每項指標的含義具體明確,可比性強,計算過程具有較強的直觀性;其缺點一是各項指標權重的確定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為因素的影響,二是各項指標標准值反映的是當前交通運輸系統的特徵,由於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概念,未來隨技術等條件的改變現代化的標准可能會有所變化
⑻ 如何評價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中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
一、發展特點
解放前,在我國地理學研究中,城市地理學屬空白。解放後,我國地理學工作者學習蘇聯,把地理學劃分為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少數經濟地理學工作者把城市作為經濟活動的中心,對城市進行了少量的研究。由於農業在我國經濟建設中佔有重要地位,而且農業有顯著的區域差異性和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因此,地理學,包括經濟地理學的研究重點是為農業生產服務。當時城市地理學是地理學中一個十分薄弱的環節。
1976年以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由於城市規劃工作受到重視和普遍開展,帶來了城市地理研究工作的迅速發展,80年代達歷史以來最旺盛的發展時期,大量論著出版。1994年,中國地理學會設立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70年代末以來,我國城市地理學的發展表現出如下特點:
1.研究領域日益拓寬,研究手段和方法不斷更新
80年代,中國城市地理學主要進行宏觀及中觀研究,如國家和區域城市化和城市系統的研究。80年代末90年代初,宏觀和中觀研究不斷深化,微觀研究開始增多,如對城市內部交通、環境、用地、就業、空間結構的研究。十多年來,中國城市地理研究已由靜態描述走向過程分析和動態機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逐步由定性走向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數學方法逐步被運用於城市地理研究,不斷引進新技術和新手段,使研究水平大大提高。
2.注重研究課題的實踐意義和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我國城市地理研究之所以有今天的發展,關鍵在於與城市規劃和建設的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一方面,由於經濟地理學科的性質與城市規劃學科十分接近,另一方面,也由於規劃領導部門認識到,地理工作者參加編制城市規劃工作的必要性。目前我國廣大城市地理工作者紛紛參加規劃實踐,他們所編制的規劃方案,經政府有關部門審查通過,成為法律性文件,並以此指導城市建設。可以說,我國的城市地理研究人員既是學者,又是實際工作者,他們既能為決策提供依據,又直接參與決策。此外,有不少地理學者參加中國建築學會城市規劃學術委員會,與規劃師、建築師共同開展城市規劃的學術活動。這一切為開展我國城市地理研究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也為城市地理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城市地理學與相鄰學科的交叉滲透愈益明顯
城市地理學就是要從各個層面研究城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研究城市地域結構及其性質、規律和功能方面的發展模式,建立合理的空間布局的實體,實現城市現代化的發展目標。而城市現代化的基本內涵又包括了內部結構的合理化、經濟活動的高效化、城市基礎設施的現代化和城市生態環境的優質化。然而,要深入開展這些研究,城市地理學的自身准備是不足的,於是開始與地理學其它分支學科和相鄰學科交叉。這種交叉是在多層次上進行的,包括對理論體系、方法論和結論的引用、移植和交叉。通過學科的交叉滲透,研究水平不斷提高,研究領域不斷擴大。
4.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隊伍日益擴大,主要研究機構正在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
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中期,城市地理學研究主要限於一些綜合性大學及地理研究所,並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舉辦城市規劃培訓班。80年代中期以來,全國主要師范院校的地理系也紛紛開設了城市地理學課程,並參加所在地區的城市規劃和研究工作,城市地理學在大學地理系的課程設置中確立了自己的地位,從事城市地理研究的工作者不斷增多,中國城市地理學研究呈現方興未艾的態勢。
在此發展過程中,全國較早從事城市地理學研究的機構形成各自的研究特色和風格。如北京大學主要進行中國城鄉劃分標准、城市發展規模、城市化與經濟發展內在聯系、城市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南京大學主要側重城市化研究,近年來多進行區域城市化和海港城市研究。華東師范大學則把研究重點放在中國最大城市上海,致力於上海市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中山大學主要進行全國城市化、城市系統和珠江三角洲區域城市系統的實證和理論研究。近年來又把研究重點放在穗港澳城市帶形成機制和中國大都市走向國際化的研究等方面。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側重於工業城市和京津唐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主要進行城市群體,尤其是閩三角區域城市系統的研究和長江三角洲城市化研究。還有其它大學或研究機構也進行了各有特色的研究。正是由於這些單位和同行的不懈努力和改革開放的氣候,中國城市地理學才得以在短短十多年裡獲得長足發展。
二、主要研究領域
1.城市化研究
80年代初期和中期是我國城市化研究的高潮期。而80年代末期以來側重於回顧與總結。
眾所周知,自1949年以來,中國的宏觀政策發生過多次變化,受其影響,城市化進程出現波動,並表現出與西方國家顯著不同的特徵和動力機制。因此對城市化進程、特徵和動力的研究十分活躍,特別是有關動力機制的探討,為深入探索我國城市化發展規律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然而,中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發展水平、人口分布差異都很大,城市地理學者利用人口、土地、產值等指標,廣泛開展了城市化地域差異的研究。
80年代初以聯產承包責任制為中心的農村改革,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餘勞動力,剩餘勞動力轉移頗受學術界關注。前期較集中研究轉移途徑和鄉村城市化類型,後期則轉為對轉移效果的分析、評述及新發展。
80年代中期以後,隨著戶籍制度的放鬆,人口遷移和流動量增加,城市地理學界與人口地理學界一起,廣泛開展了人口遷移的研究,側重於人口遷移特點、原因及其變化的研究,包括遷移量、遷移方向、遷移類型、遷移構成、遷移原因等方面。鑒於城市中暫時性人口的迅速增加,又對暫時性人口的現狀、特徵、結構、類型、成因、對策、發展趨勢等作了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調查研究。
2.城市發展方針的研究
長期以來中國採取「控制大城市規模,發展小城鎮」的方針,1980年明確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規模、合理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方針。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經濟效益成為城市發展的主要目標,控制大城市規模的政策受到了沖擊,一場關於中國城市發展方針(也可以說是中國城市化道路問題)的辯論在學術界開展起來。在討論中,觀點分歧較大,分別有小城市重點論,大城市重點論和中等城市重點論。也有人認為中國的城市發展方針不應該是「規模政策」。同時,還從不同層次和角度分析了小城鎮的功能結構、戰略地位、小城鎮分類、鄉鎮企業與小城鎮發展與政策等。並對中國大城市進行綜合分析和比較研究,對中國大城市發展規律、內在機制進行探討。還總結了建國以來城市規模的投資效益和經驗教訓,開展了城市合理規模的研究。
3.城市體系研究
中國城市地理學界有關城市體系的研究可以明顯地分為兩個階段:①80年代末期以前,著重傳統的研究領域,包括等級規模結構、職能結構、空間結構和發展趨勢等;②80年代末以來,則側重城市體系更深一層的研究,即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體的形成和發展規律、分布特點、形式、動態過程和空間結構特徵等。無論哪一階段,理論研究,同時結合區域規劃、國土規劃的研究都十分活躍。
城市地理學者一般採用數學方法來分析中國城市規模分布類型及演變,建立全國城市體系、分省區城市等級規模分布模型;結合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和人口、工業、交通等影響因素來研究城市體系的地域空間結構;對城市基本職能進行劃分,並根據經濟發展的地域結構特徵,探討城市職能地域組合類型;從分析區域城市化程度、工業、交通布局、區域內部與區域之間的空間聯系,以及城市體系的歷史演變和現狀特徵等方面著手,探討區域城市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機制、影響因素、發展前景,編制市域、縣域城鎮體系規劃。
80年代末期以來,隨著改革的深入,中國採取了不平衡發展戰略,區域差異迅速擴大,沿海經濟高速增長導致城市數目增多,城市規模擴大。在一些地區出現了城市密集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城市地理學工作者開展了城市群體研究,包括城市群的形成和發展階段、類型、特徵、發展模式和趨勢,以及城市群體的實例研究。
4.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
在中國,有關城市形態和內部空間結構的研究一直停留在介紹國外理論的水平上,而對中國這方面的研究幾乎是空白。近幾年來才開始了這一領域的研究。有關中國城市形態研究,是從社會、經濟、文化和自然等角度對中國城市形態發展演變作動力學機制的探討。有關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主要集中在內部功能分區和各功能區的相互關系方面。
改革開放帶來了第三產業尤其是商業的大發展,促使城市地理學開展對城市市場空間的研究,但側重城市內部商業網點結構分析。這些研究均是採用數學方法,對商業中心的規模、結構和等級體系進行分析,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改善商業企業區位布局的意見,或建立城市商業中心系統發展的動態模式,及其與該系統發展規劃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商業事務活動愈益活躍,城市中心商業區(CBD)的特徵日漸鮮明,因而逐漸開展了對CBD的研究,包括CBD的歷史演變、現狀特徵和存在問題的分析等。同時,城市地理學者還與規劃師一起,參與了舊城改造的基礎分析工作,探討舊城存在的問題和形成原因,提出舊城改造、舊城更新的構想和對策。
我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的研究剛剛起步,僅有少數學者介紹過西方城市社會空間結構研究進展和實例分析,並用數學方法研究中國城市社會空間結構,主要集中在識別影響社會空間結構的因素、社會區形成的機制,以及社會空間的類型方面。另外,對城市感應空間的研究也剛剛起步,主要運用西方的有關理論和方法對我國個別城市進行實證研究,分析意象空間的類型和影響意象空間的因素等。
⑼ 中國經濟地理+吳傳鈞
這本書還沒有完全看過,只是大概看了一下,從感覺上講很有內涵,有一種權威的感覺。。還等待欣賞中。。。。
⑽ 求經濟地理學方面的書籍書名,有書評最好
1.李小建主編:復經濟地理學,高等制教育出版社,1999年(該書系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2.吳傳鈞主編:中國經濟地理,科學出版社,1998年(該書系中國人文地理叢書)
3.陸大道主編:中國區域發展報告系列
4.陸大道主編:中國區域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科學出版社
5.張文忠,經濟區位論,科學出版社。是學習區位論的Bible。
6.王輯慈 主編,創新的空間。是學習產業集群的重要著作。
7.周一星的《城市地理學》也很經典
8.崔功豪等編著 《區域分析與規劃》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9.方創琳的《區域發展規劃論》科學出版社 2000
10.《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David S. Landes. W.Norton & Company, Inc. 1999
書評哪裡弄啊,作協都把google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