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地理地球觀察研究所
① 凝視地球的光芒作者在太空中看到了哪些國家
晚上,從太空中望一眼日本,就發現人類文明顯然集中在水邊。日本島的形狀被一圈燈光很好地勾勒出來。晚上,東京灣是如此燈火輝煌,以致於我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向海中延伸的船塢。
作為在「和平」號空間站上的美國科學項目的組成部分,我得給地球攝影。盡管費時費力,地球觀察研究是我喜愛的工作。
與我其他的實驗器材一起,我從亞特蘭蒂斯號帶來了滿滿幾包膠卷和照相機。大多數時候,我使用低速的正色膠卷。我的前任宇航員在「和平」號空間站上進行的早期膠卷試驗表明,高速膠卷曝露於射線之下極易受損,底片也容易呈霧狀。另外,我也帶來一些水果罐頭大小的金屬罐頭,裡面裝滿了各種其他商標與速度的膠卷。
作為我在「和平」號空間站上進行的最不具挑戰性的試驗,我僅需要在任務期間保存好這幾罐膠卷,然後等到我在空間站五個月的工作結束,就把先前保存的所有膠卷帶回地球。在地球上,這些膠卷會被分析,從而判定那種類型的膠卷能以最小的質量耗損勝任持久的太空旅行。根據評估結果,我們就能確定在以後任務中使用的最好類型的膠卷。
對於所有的地球觀察研究,我使用70毫米的膠卷。為了配合超過一萬張的標准ASA 100,70毫米的正色膠卷,我還帶著70毫米的紅外線膠卷。紅外線膠卷對從地球軌道穿透叢林地區上空的薄霧特別有用,因而能夠顯示雨林砍伐及惡化的程度與進程。
大多數的艙內攝影都採用35毫米的可視膠卷。我也帶了專用膠卷以滿足特定的科學實驗的要求。舉例來說,盡管我們充分考慮到膠卷在軌道上會降低一些質量,我仍使用了一種較快速度的膠卷,在空間站低亮度的條件下拍攝火勢蔓延實驗。兩台攝相機和足夠數量的隨地記錄活動情況的HI-8膠卷則擴充了我的照相器材。
考慮到這大量的膠卷以及不想在臨近飛行結束時膠卷不足,我從任務一開始就規劃我的膠卷使用。舉個例子,我知道我要拍攝任務結束時太空梭抵達「和平」號空間站接我的情景。這一景象除了具有純粹的美感之外,對地球上的工程師們也會有可操作的重要性。研究這些照片,並將其與太空梭著陸後進行的檢查結果相比較,專家們就能確定在飛機再次進入大氣層之前或之時,是否發生不可解釋的微小變化。舉例來說,如果發現機翼表層下的精細瓦片被破壞,專家們能夠通過檢查照片,精確指出破壞發生的時間段。具備了這一額外信息,對將來飛行中出現此種情況的預防就前進了一步。
盡管在飛行中保留一定數量的膠卷很重要,我不希望在任務結束時我手頭還有多餘的膠卷。
在亞特蘭蒂斯號上存儲空間很寶貴。地球上的科學家們理應得到他們想要的照片。我決心每卷膠卷都拍到最後一張。從起飛時規劃膠卷的用途開始,我就意識到一萬張照片是很大數量,我得勤奮地工作,不僅要拍一萬張照片,而且要一萬張有價值的照片。
因此,我不應該僅僅是一個挎著照相機和帶著獨特眼光的觀光者。幸運的是,在密歇根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沒有疏遠過地圖。全家度假時,通常是去加利福尼亞,然後一家七人擠在爸爸的福特汽車里返回的整整三周的旅行中,我是當仁不讓的領路員。家裡我的書架上擺滿了《國家地理》。遙望窗外,目睹地球的種種奇觀,在我看來是難得的特權。
實際上,在被指派去「和平」號空間站後,我就確立了一個個人目標,要成為一個世界級的地理學家。我要利用這個機會給予我的優勢——在全世界上方觀察。在起飛前,我仔細研究地圖,瀏覽先前太空梭拍攝的照片。一有機會,我就會拜訪地理學家、海洋學家和其他一些地球科學方面的專家,以便獲悉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我研究那些用圓點標明已經被拍攝過太空照片的地點的散點圖。
散點的分布證明了被注意的程度。美國像一團墨汁那樣顯眼——圓點是如此的集中。然而這一點並不奇怪,主要由美國宇航員組成的機組人員,當然會給美國拍攝比世界其他地區都多的照片,這種偏愛的程度說明了世界各地的差別是很巨大的。根據個人經驗,我知道不從太空拍攝自己的國家和家鄉是很困難的……不,是不可能的。家就是家。盡管我竭力剋制,我還是偏好五大湖。密歇根的下半島,真像是由一個帶手套的巨人,推倒了那部分的土地而形成的。我毫不羞愧地斷言,我給家鄉密歇根州——包括上下半島拍了一些最好的照片。
另外,大多數人了解美國地理,但如果我們有人曾聽說阿拉木圖就很幸運了,更別提能在地圖上指出它的位置。同樣,大多數人都知道地中海地區的地理情況,如散點圖所示,它也是飛機攝影所鍾愛的目標。吸引宇航員按下快門的一大優勢是,地中海通常是萬里無雲的天氣,使得該地區一貫易於觀察。義大利這只靴子,說實在的,真像只靴子。整個地中海地區的歷史重要性對西方人而言,是有實質意義的。是的,我也無法抑制拍攝尼羅河三角洲、希臘半島和HOLY LAND。有誰能不這么做呢?
過去航天攝影的散點圖上,美國和地中海地區的圓點密集程度最高,然而,亞洲的內陸區域卻看似一片空白,只有這里或那裡幾個零星散落的點。實際上,所有的內陸,即各洲的內陸區域,按比例而言都是拍攝不足的,而海濱地區卻是拍攝過度的。
毫無疑問,如果有人除去散點圖下原來的地圖輪廓,幾乎沒有什麼會遺失。各洲可以憑借海岸線上密集的點來劃分界限。白天,從軌道上看,藍色海洋與黃褐色陸地之間的反差,很有視覺上的吸引力,這種對照也提供了容易分辨的陸地標志。舊金山海灣一眼就能被找出來,而尋找處於心臟地帶的得梅因,愛阿華就困難得多。因為舊金山更容易確認,所以宇航員們就更頻繁地將相機對准海灣地帶。
晚上,從太空中望一眼日本,就發現人類文明顯然集中在水邊。日本島的形狀被一圈燈光很好地勾勒出來。晚上,東京灣是如此燈火輝煌,以致於我甚至能用肉眼看到向海中延伸的船塢。神秘、神聖、因而未開發富士山,在燈海的包圍中像個黑色的圓圈一樣突出。加拿大和中西部城市的燈光,則為五大湖鑲了一道邊。美國東部海港,從巴爾第摩到紐約城到波士頓,光亮度更強更集中。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居住點,就像一串珍珠,穿過美國中部,被包圍在內陸的黑色夜幕之中。
與阿波羅號的宇航員不同,他們在往返月球的途中,能夠觀測到地球的整體,而我在任何一個特定時間都僅能看到地球的某些部分。隨著「和平」號空間站的軌道在距離地球200英里至300英里的范圍內變動,可視范圍也發生變動。當我們飛行高度降低接近地球表面時,我能看到更多細節,但視野較窄;飛行高度增加時細節少,視野寬。但無論怎樣,任何時候,我都是處於地球某一點的正上方。
通常情況下,我能夠清楚地看見相當於美國本土面積一半的區域。舉例來說,在一個無雲的夜晚,當「和平」號空間站的軌道使我處於波士頓正上方時,我向北能看見新大陸,向南能看見佛羅里達,並且能看到燈火勾勒出的整個佛羅里達半島。五大湖岸邊的多倫多、克利夫蘭、底特律、密爾瓦基和芝加哥都顯而易見。明尼阿波利斯、聖路易斯、孟菲斯和新奧爾良在偉大的密西西比河畔熠熠放光。科珀斯克里斯蒂,休斯頓、木比耳和彭薩科拉則勾畫出墨西哥灣。那一刻,我卻看不見倫敦的燈火。我必須再等待十分鍾左右才能看見歐洲。
盡管是匆匆一瞥,我還是能看到微小的細節:偉大的橫跨上下密歇根半島海峽的和平橋,蘇伊士運河,金字塔,在英吉利海峽晝夜穿梭的船隻。遺憾的是,我從未見過中國的長城,因為中國總是籠罩在某種霧氣當中。城市過度擁擠造成的嚴重污染以及處於蒙古利亞下方的不利位置是造成霧氣的原因。在蒙古,連續幾個月中,我目睹了幾百場大火,都是人們為了將林場變成農場而在燒毀森林。那煙幕如果沒有上千英里,也有幾百英里,向東一直蔓延到中國海。我懷疑就算空氣是潔凈的,由於城牆的顏色與周圍環境的反差很小(它大部分是用當地材料建成的),要將長城與環境區分開來也很難。
透過250毫米的照相機鏡頭,我能看見州際高速公路,彷彿黑色的帶子在白雪覆蓋的大地上蜿蜒。通過從南到北拍攝全景,我能回顧曾經沿著I-75從密歇根開車到佛羅里達的路線。真是難以置信!
除了軌道高度,另一個決定觀測區域大小的重要因素與飛船的軌道傾斜度,或者是其飛行路徑相對於赤道的傾斜度有關。傾斜度在發射時就已經確定了。從佛羅里達正東發射,飛船的傾斜度是28度。28度傾斜相當於覆蓋從北緯28度至南緯28度的地表狹長地帶。以這個傾斜度起飛的飛船決不會直接位於超過這個狹長地帶的緯度的地表的上空——不會比埃及更北,也不會比巴西更南。盡管向一個更北的方向發射能夠提高傾斜度,這必須付出代價:提高軌道速度需要額外推力。
使火箭的發射地點盡可能地接近赤道,然後向正東發射,可以提高初始速度。這樣做的話,火箭就從地球的自轉中獲得一些自由速度。那就是說,旋轉的天體能幫助將火箭送入太空。
因為任何旋轉球體的赤道地帶的點運動速度最快,能比更北或更南的點產生更多的自由速度,所以美國宇航局將發射地點選在佛羅里達而非緬因州,並不是一種巧合。同樣的,俄羅斯的發射地點在哈薩克而非俄羅斯正中,也不是巧合。這種自由初始速度降低了對火箭引擎自身製造全部速度的要求。
②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歷史沿革
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28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成立。
1951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成立於南京,侯德封任所長。同年遷往北京。
1960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1966年,分出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
1978年,分出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
1985年,工程地質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建立。
1990年,岩石圈構造演化開放實驗室建立。
1997年,地質環境系統研究中心建立;礦產資源研究中心建立;中國科學院·香港大學邊坡岩土工程力學聯合研究中心建立。
1999年,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28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前身)成立。
1950年,中國科學院對前中央研究院24個單位接管,其中氣象、地磁、地震等部分合並建成地球物理研究所,趙九章任所長。
1954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遷往北京。
1959年,通過蘭州分所的方案,蒞年建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分所。
1966年,分建成為5個研究所,即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大氣物理研究所、應用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安、後歸屬七機部),蘭州地球物理研究所和昆明地球物理分所。
1972年,國家地震局成立,地球物理所被劃歸國家地震局建制,並脫離中國科學院。
1978年,重新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
1988年,成立WDC-D地球物理數據中心。
1994年,組建現代地球科學研究中心。
1994年,成立中國礦物資源探查研究中心(JICA)。
1999年,與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整合為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1999年,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丁仲禮。
2003年,劉東生院士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04年,將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的電離層研究室整體調整到所。
2004年,整合原中國科學院蘭州地質所,成立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2005年,岩石圈演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建立,主任為朱日祥院士。
2007年,朱日祥院士為第二任所長。
③ 哪個網站是自然科學的
中華自然科學網是中國最大的自然科學網站之一。
由於自然科學涉及廣泛,只能例舉一、二如下:
1、中國科普博覽
2、nature
3、中國科普網
④ 印度成功發射一顆巴西地球觀測衛星,印度衛星主要作用是什麼
印度發射了一顆巴西地球觀測衛星和18顆印度衛星,這是印度今年首次發射人造衛星,這顆衛星主要用於監測亞馬孫地區的森林破壞情況及巴西境內的農業狀況,其他18顆印度衛星主要用於提供無線電中繼服務。
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發射的地球觀測衛星,主要用於陸地環境和農業生態監測,不過其成像圖像也可用於軍事偵察和邊境觀測。 目前在軌服役有19顆地球觀測衛星、18顆通信衛星和8顆導航衛星,用於廣播、電話、互聯網服務、天氣和農業相關預報、安全、災害救援和救災以及定位服務。其中有三顆衛星為軍事通信和網路提供服務。
⑤ 世界觀察研究所
世界觀察研究所是一個獨立的研究組織,它以事實為基礎對重大全球性問題進行分析,分析結果被世界領袖們所公認。該研究所的三個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氣候與能源,食品與農業和綠色經濟。
自1974年以來,世界觀察促進了在環境方面的有效決策。為了滿足二十一世紀人類的需要,研究所的跨學科研究關注於氣候變化,資源退化和人口增長,並且採用了現有的最佳科學方法進行研究。世界觀察研究所對難以解決的問題尋求創新解決方案,強調對政府領導力,私營企業,和公民行動的結合,使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成為現實。
總部設在美國華盛頓特區,世界觀察研究所有強大的合作夥伴網路,這些合作夥伴分布在十多個國家,研究所通過互聯網以及它的合作夥伴產生世界性的影響力。通過對印刷和網路媒體的創新使用,它的研究結果以多種語言在全世界傳播。
使命:
為了建立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以滿足人類的需要,世界觀察研究所提供的見解和想法使決策者進行更快,更有效的決策。世界觀察研究所的重點是21世紀的挑戰,包括氣候變化,資源退化,人口增長,和貧困,研究所通過發展和傳播堅實的數據和創新戰略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社會。
項目:
該研究所的優先項目包括:
能源和氣候計劃 - 致力於加快向低碳能源系統的過渡,低碳能源系統是以可持續利用的再生能源與高效性能源相配合為基礎的。
食品與農業項目 - 突出了對農民,消費者和生態系統的利益的重視,這種利益是由具有足夠的靈活性的,足夠的生產能力的,以及足夠的普及性的糧食系統而來的。糧食系統的足夠的靈活性可以處理天氣模式轉變,足夠的生產能力可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要,足夠的普及型可以支持農村社區。
綠色經濟計劃 – 認識到全球環境和經濟危機有著共同的淵源,需要各國共同努力解決。該計劃旨在提供解決方案,增進人類福祉和減少不公平,同時保護地球。
除了這三個優先事項,該研究所還監測人體健康,人口,水資源,生物多樣性,治理和環境安全。研究所目前還有「中國項目」,「印度項目」和「文化改變」等項目。
出版物:
聚焦全球,世界觀察研究所的研究結果以36種語言發表,並且被分布在40個國家的150個合作夥伴使用。其旗艦年度報告,《世界狀況》(《State of the World》),是決策者,教授,和對環境的可持續性關心的公民所查詢的資源。世界狀態可以獨立作為世界狀態圖書館 ,收集了世界觀察研究所每年所出版的研究成果。
《世界觀察》(《World Watch Magazine》)雜志提供簡明的,最新的整體角度的分析。這個獲獎的每兩個月一次的雜志把自然和居住於其中的人類連接在一起。
詳情請參閱:「世界觀察研究所官方網站(http://www.worldwatch.org/)」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⑥ 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科研領域
建所50餘年來,研究所圍繞解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中基礎測繪、航天與軍事測繪保障、環境與災害監測以及國家大型工程建設中的重大理論和關鍵技術問題,在大地測量與地球物理、環境和地理學交叉領域開展創新性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形成了深厚的學術積累和獨特的學科特色,為國家測繪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
研究所發起並參與完成了第一代國家重力網和國家天文大地網及國家天文重力水準網、國家天文基本點網的建設,為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第一顆遠程導彈發射提供了重要的測繪保障,受到中共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表彰嘉獎;提出了擬穩平差和抗差估計的測量數據處理理論;發展了地球重力場逼近理論及重力場高空賦值模式,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兩項。自主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海洋重力儀,精度達到國際同等水平。 在大地測量學與環境科學交叉領域,圍繞洪澇災害防治、濕地保護、水環境治理、大型水利工程生態環境影響等方面開展應用基礎研究,提出的多項建議被國家和湖北省採納,產生了良好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
1978年研究所恢復重建以來,先後主持或參加了多項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重大科學工程項目,國家攻關計劃、支撐計劃,國家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群體、傑青、重點、重大項目和中科院重大、重點項目以及地方企業項目等。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等科技獎100餘項。在國內外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0餘篇,出版專著80餘部。專利授權80餘項,軟體著作權登記10餘項。(有關數據截至2015年12月)
目前研究所主要從事大地測量學、地球物理學與環境科學相關重要科學問題研究,包括地球局部和整體運動、地球內部結構及圈層相互作用、地球系統的質量分布和遷移、大地測量在空間技術和國家大型工程建設、長江中游地區環境與災害監測評估和濕地演化與修復等方面。研究所現擁有「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湖北省環境與災害監測評估重點實驗室」,「動力大地測量中心實驗站」和「江漢平原小港濕地生態站」;與高校和兄弟研究所合建「國家GPS工程中心」等機構。
擁有國際一流高精度觀測設備:包括各類陸地絕對和相對重力儀、海洋重力儀、人衛激光測距儀、GPS接收機、原子頻標系統、遙感圖像處理與地理信息系統等。
⑦ 求 地球環境研究所 普地和第四紀地質學 考博歷年真題
南京大學 第四紀地質學 2011年考研招生簡章
招生年份 專業代碼 院系招收人數 專業招收人數
2011 70905 3
研究專方向屬 考試科目 復試科目 參考教材
01環境演變與全球變化02地貌與第四紀地質03環境考古 ①101政治②201英語一或203日語③601高等數學甲④856全球變化科學導論 復試:筆試:專業綜合;面試:英語口語與聽力加專業綜合 《高等數學講義》(上、下冊)樊映川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全球變化科學導論》朱誠、謝志仁等編著,南京大學出版社;《全球變化》張蘭生等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⑧ 國家林業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建設
國家林業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正式啟動建設,以森林、濕地、荒漠三大生態系統類型為研究對象,按照我國地理分布特徵和生態系統類型區劃,由分布在全國典型生態區、依託林業系統科研和教學單位、建設基礎條件較好的若干生態站組成,開展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長期、連續、定位野外科學觀測和生態過程關鍵技術研究的網路體系,是國家林業科學試驗基地,也是國家野外科學觀測與研究平台的主要組成部分。目前全國已在典型生態區初步建設了113個生態站。其中,森林生態站75個、濕地生態站21個和荒漠生態站17個,基本形成了覆蓋全國主要生態區、具有國際影響的大型觀測研究網路。通過長期建設,各生態站在基礎設施、觀測水平、自主創新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已經成為集野外觀測、科學試驗、示範推廣、科普宣傳於一體的一站多能大型野外科學基地。尤其是國家林業局作為國際地球觀測組織(GEO)部門成員單位之一,以生態站網為基礎,整體加入了全球綜合地球觀測系統(GEOSS),這為提高我國在GEO中的話語權提供有力支撐。
作為國家林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站網及所屬生態站主要承擔生態服務功能評估、生態工程效益監測、重大科學問題研究等六大項服務全局的重要任務。國家林業局於2008年發布了《國家林業局陸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路中長期發展規劃(200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根據《規劃》,在2020年前建成192個生態站,其中2015年前基本完成新站建設,2015~2020年重點進行生態站升級改造。
⑨ 什麼是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的前身是1985年建立的中國科學院西安黃土與第四紀地回質研究室,於1999年經國務院中答編辦和中國科學院批准成立,並整體進入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
研究所從以黃土和東亞季風變遷為主的研究,發展為以大陸環境為特色的多元化綜合研究。在"東亞環境變遷的季風控制論"、"亞洲季風-乾旱環境演化與青藏高原隆升"、"氣候突變事件"、"宇宙成因核素環境示蹤"、"樹輪氣候學"、"粉塵與黑碳"、"同位素地球化學"、"古氣候模擬"等國際地學前沿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⑩ 國際應用地球觀測和地理信息期刊 有增刊么
GeoInformatica(國際地理信息系統計算機科學進展雜志)美國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國際地回理信息科學)英國 國際期答刊 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國際攝影測量與遙感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