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海嘯
㈠ 為什麼地震之後會發生海嘯,請從地理方面解釋~言簡意賅!! 是地震的時間長還是火山噴發的持續時間長
水下地震、火山爆發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動都可能引起海嘯。當地震發生於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的起伏,形成強大的波浪,向前推進,將沿海地帶一一淹沒的災害,稱之為海嘯。
海嘯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地震規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嘯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在海底附近傳播也沒受多大阻滯,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傳播過去。
海嘯的傳播速度與它移行的水深成正比。在太平洋,海嘯的傳播速度一般為每小時兩三百公里到1000多公里。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正在航行的船隻甚至很難察覺這種波動。海嘯發生時,越在外海越安全。
一旦海嘯進入大陸架,由於深度急劇變淺,波高驟增,可達20至30米,這種巨浪可帶來毀滅性災害。
海嘯來襲之前海嘯沖擊波的波谷先抵達海岸,海潮先是突然退到離沙灘很遠的地方,出現海面下落的現象,一段時間之後海水才重新上漲。
㈡ 中國歷史上發生過海嘯嗎
公元前47年西漢末期,渤海地區發生了一次災難性的海嘯。據《漢書·天文志》記載(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陰陽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將何以憂之?其悉意陳朕過,靡有所諱。」同樣的記載在《漢書·溝洫志》再次出現,王莽時,:「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後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雲:「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於洪波也」,又雲:「昔燕齊遼曠 ,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從上所述,我們發現在西漢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在渤海地區確實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嘯,時間為公元前47年。
那麼,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嘯呢? 海嘯是指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海水溢」現象很多是由於颶風引起,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嘯。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區發生一的這次「海水溢」,確實是一次名副其實的海嘯。因為,《漢書·天文志》記載先有地震的現象:「一年中地再動」,然後就出現了「海水溢」,顯然這是一次大海嘯。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呢?首先,我們來看其氣勢與規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海水在海嘯的推動下,能夠在陸地是奔流數百里之遠,淹沒「九河之地」,"城垂淪者半",你說中國歷史上有哪次海嘯有如此氣勢?其次,我們來看其破壞程度。 據渤海地區的 靜海縣的《靜海縣志》記載 , 東周時期 , 此地被稱為「長蘆 」, 先後歸屬於齊、燕、趙等。秦屬巨鹿郡。西漢時期 , 設東平舒縣 , 屬渤海郡管轄 , 人口約40000餘人,治所設於現靜海縣西釣台村西部。這一時期 , 此地區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相對穩定 , 農業、商業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出現了繁榮的東平舒文化。 但是,西漢元帝初元二年( 公元前 47 年) 的這次海嘯完全吞沒了靜海地區 , 東平舒文化消 失了。直至晉隋以前 , 這里仍為「渤海西南隅一澤國 」。隋朝初期 , 海水逐漸退去 , 但仍為一片沼澤。唐乾寧三年(896), 才又開始設置行政機構,一直到了宋紹熙年間 , 靜海人口還沒有恢復到西漢大海嘯之前的水平,當時有主戶 5623 戶 , 客戶 1192 戶。今天,渤海灣地區很多地方,考古發現「僅見戰國和西漢的遺存,不見西漢晚期和東漢的遺存,再遲的就是唐宋時期的遺物」,在漢、唐之間出現中斷的年代上不相連續的現象,並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漢時原在今昌黎縣南置絫縣,後為海浸所沒,乃罷絫縣改置臨渝於今撫寧縣東渝關鎮。唐時碣石山仍屬其西北的盧龍縣,直至遼時始在碣石山南置廣寧縣,作為營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與關外廣寧縣(今遼寧北鎮)重名相混,改廣寧為昌黎,並開始在灤河三角洲上置樂亭縣。從這一縣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灤河三角洲經歷了西漢後期的海浸,及其後逐漸海退的過程以後,直至十二世紀,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復開發。
看來,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一次使「桑田變滄海」的巨大海嘯,它就是西漢末年發生在渤海地區的海嘯,距今已經近兩千年之久了。從其規模與破壞程度來看,堪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自然界的恐怖主義,中國人也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錯誤地認為海嘯離我們很遙遠,中國人可以高枕無憂。
㈢ 中國地理的自然災害
中國經常發生的自然災害有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其中氣象災害包括旱澇、專台風、寒潮,而地質屬災害包括海嘯、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
中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㈣ 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
公元前47年西漢末期,渤海地區發生了一次災難性的海嘯。據《漢書·天文志》記載(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陰陽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將何以憂之?其悉意陳朕過,靡有所諱。"同樣的記載在《漢書·溝洫志》再次出現,王莽時,:"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後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雲:"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於洪波也",又雲:"昔燕齊遼曠,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從上所述,我們發現在西漢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在渤海地區確實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嘯,時間為公元前47年。
那麼,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嘯呢?海嘯是指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海水溢"現象很多是由於颶風引起,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嘯。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區發生一的這次"海水溢",確實是一次名副其實的海嘯。因為,《漢書·天文志》記載先有地震的現象:"一年中地再動",然後就出現了"海水溢",顯然這是一次大海嘯。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呢?首先,我們來看其氣勢與規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海水在海嘯的推動下,能夠在陸地是奔流數百里之遠,淹沒"九河之地","城垂淪者半",你說中國歷史上有哪次海嘯有如此氣勢?其次,我們來看其破壞程度。據渤海地區的靜海縣的《靜海縣志》記載,東周時期,此地被稱為"長蘆",先後歸屬於齊、燕、趙等。秦屬巨鹿郡。西漢時期,設東平舒縣,屬渤海郡管轄,人口約40000餘人,治所設於現靜海縣西釣台村西部。這一時期,此地區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相對穩定,農業、商業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出現了繁榮的東平舒文化。但是,西漢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的這次海嘯完全吞沒了靜海地區,東平舒文化消失了。直至晉隋以前,這里仍為"渤海西南隅一澤國"。隋朝初期,海水逐漸退去,但仍為一片沼澤。唐乾寧三年(896),才又開始設置行政機構,一直到了宋紹熙年間,靜海人口還沒有恢復到西漢大海嘯之前的水平,當時有主戶5623戶,客戶1192戶。今天,渤海灣地區很多地方,考古發現"僅見戰國和西漢的遺存,不見西漢晚期和東漢的遺存,再遲的就是唐宋時期的遺物",在漢、唐之間出現中斷的年代上不相連續的現象,並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漢時原在今昌黎縣南置絫縣,後為海浸所沒,乃罷絫縣改置臨渝於今撫寧縣東渝關鎮。唐時碣石山仍屬其西北的盧龍縣,直至遼時始在碣石山南置廣寧縣,作為營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與關外廣寧縣(今遼寧北鎮)重名相混,改廣寧為昌黎,並開始在灤河三角洲上置樂亭縣。從這一縣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灤河三角洲經歷了西漢後期的海浸,及其後逐漸海退的過程以後,直至十二世紀,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復開發。
看來,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一次使"桑田變滄海"的巨大海嘯,它就是西漢末年發生在渤海地區的海嘯,距今已經近兩千年之久了。從其規模與破壞程度來看,堪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自然界的恐怖主義,中國人也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錯誤地認為海嘯離我們很遙遠,中國人可以高枕無憂。
㈤ 為什麼中國很少受到海嘯的侵襲
我國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我國地處太平洋西部,海區遼闊,海岸線綿長曲折。中國海區大部分是淺水大陸架地帶,該地帶平緩寬闊。
據研究報道近4000年以來總共有51次大於6.5級的地震發生在中國近海。另外,1904至1968年間,北太平洋海底共發生了350次左右7級以上強烈地震,其中有33次佔10%發生在中國近海和兩次引起海嘯。中國近海海底地震伴生海嘯的比例只有6%,遠低於25%的全球平均水平。
渤海平均深度18 m,黃海平均深度44 m,這兩個海區海水相對較淺,一般不會產生地震海嘯,特別是其外圍又有成串的島嶼、暗礁環繞,如日本島、朝鮮半島等,形成一道天然地理屏障,不利於地震海嘯波的傳播,因此太平洋海嘯對其沿岸也無太大影響。
(5)地理中國海嘯擴展閱讀
中國需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設置探測裝置。在已有的海洋災害監測系統基礎上,增加必要的儀器設備,制定海嘯觀測規范,將海嘯的監測工作開展起來。
同時組織人力開展海嘯預報技術的研究,加強同國家地震局預報部門的聯系,並且積極參加太平洋警報中心的國際業務合作,盡快建成我國自己的海嘯警報系統,最大限度地預防與減輕地震海嘯災害帶來的損失。
加強海岸帶保護及海岸帶建築工程的管理為了保護海岸和沿海自然環境風貌,泥質海岸帶至陸域200米范圍內、石質海岸至陸域100米范圍內不應該搞工程建築。從建築工程安全的角度出發,永久性建築必須建在高潮線以上。
㈥ 中國最大的海嘯發生在哪裡什麼時候
公元前47年西漢末期,渤海地區發生了一次災難性的海嘯。據《漢書·天文志》記載(初元二年秋七月)「一年中地再動。北海水溢,流殺人民。陰陽不和,其咎安在?公卿將何以憂之?其悉意陳朕過,靡有所諱。」同樣的記載在《漢書·溝洫志》再次出現,王莽時,:「大司空掾王橫言:『河入勃海,勃海地高於韓牧所欲穿處。往者天嘗連雨,東北風,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 後來,酈道元在《水經注》中雲:「昔在漢世,海水波襄,吞食地廣,當同碣石,苞淪於洪波也」,又雲:「昔燕齊遼曠 ,分置營州,今城面海濱,海水北侵,城垂淪者半」。從上所述,我們發現在西漢元帝初元二年秋七月在渤海地區確實發生了一次巨大的海嘯,時間為公元前47年。
那麼,這次「海水溢」是否是真正的海嘯呢? 海嘯是指一種災難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內、里氏震級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可能引起海嘯。中國歷史上記載的「海水溢」現象很多是由於颶風引起,不能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海嘯。然而,公元前47年渤海地區發生一的這次「海水溢」,確實是一次名副其實的海嘯。因為,《漢書·天文志》記載先有地震的現象:「一年中地再動」,然後就出現了「海水溢」,顯然這是一次大海嘯。
為什麼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呢?首先,我們來看其氣勢與規模,「海水溢,西南出,浸數百里,九河之地已為海所漸矣。」海水在海嘯的推動下,能夠在陸地是奔流數百里之遠,淹沒「九河之地」,"城垂淪者半",你說中國歷史上有哪次海嘯有如此氣勢?其次,我們來看其破壞程度。 據渤海地區的 靜海縣的《靜海縣志》記載 , 東周時期 , 此地被稱為「長蘆 」, 先後歸屬於齊、燕、趙等。秦屬巨鹿郡。西漢時期 , 設東平舒縣 , 屬渤海郡管轄 , 人口約40000餘人,治所設於現靜海縣西釣台村西部。這一時期 , 此地區的自然環境、地理環境相對穩定 , 農業、商業及人口都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出現了繁榮的東平舒文化。 但是,西漢元帝初元二年( 公元前 47 年) 的這次海嘯完全吞沒了靜海地區 , 東平舒文化消 失了。直至晉隋以前 , 這里仍為「渤海西南隅一澤國 」。隋朝初期 , 海水逐漸退去 , 但仍為一片沼澤。唐乾寧三年(896), 才又開始設置行政機構,一直到了宋紹熙年間 , 靜海人口還沒有恢復到西漢大海嘯之前的水平,當時有主戶 5623 戶 , 客戶 1192 戶。今天,渤海灣地區很多地方,考古發現「僅見戰國和西漢的遺存,不見西漢晚期和東漢的遺存,再遲的就是唐宋時期的遺物」,在漢、唐之間出現中斷的年代上不相連續的現象,並非是偶然的巧合。西漢時原在今昌黎縣南置絫縣,後為海浸所沒,乃罷絫縣改置臨渝於今撫寧縣東渝關鎮。唐時碣石山仍屬其西北的盧龍縣,直至遼時始在碣石山南置廣寧縣,作為營州治所。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因與關外廣寧縣(今遼寧北鎮)重名相混,改廣寧為昌黎,並開始在灤河三角洲上置樂亭縣。從這一縣治建置的沿革,也反映了灤河三角洲經歷了西漢後期的海浸,及其後逐漸海退的過程以後,直至十二世紀,三角洲平原才得到恢復開發。
看來,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一次使「桑田變滄海」的巨大海嘯,它就是西漢末年發生在渤海地區的海嘯,距今已經近兩千年之久了。從其規模與破壞程度來看,堪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海嘯。「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面對自然界的恐怖主義,中國人也應該保持高度的警惕,不要錯誤地認為海嘯離我們很遙遠,中國人可以高枕無憂。
㈦ 哪些地方在哪些情況下容易發生海嘯
海嘯是海洋發生地震等情況而形成巨大海浪沖擊到沿海陸地造成破壞的情況。因此能發生海嘯的地方是沿海地區或島嶼,而容易發生海嘯的沿海地區是處在地球板塊交接地區的地震帶上。中國沿海地區處在亞歐大陸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交接處,易地震,所以容易發生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