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南部的地理環境
Ⅰ 我國西南地區的地理環境特點從氣候,土壤,地形等等等等~~最好出自是權威的地方,感激不盡。
在我來國自然區劃概念源中,西南地區包括中國西南部的廣大腹地,包括青藏高原東南部,四川盆地、秦巴山地及雲貴高原大部。
地形地貌:
西南地區的地形比較復雜,但較為顯著地分為三個地形單元:
00一、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山地。主要范圍包括重慶市大部,四川省的中東部和東南部,還有陝西省南部。
00二、雲貴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區。主要范圍包括貴州省全境與雲南省的南部和中東部。
00三、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區。主要范圍包括西藏全境,四川省北部、西部、西南部和雲南省的西北部
氣候:
一、四川盆地濕潤北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比較柔和,濕度較大,多雲霧,
二、雲貴高原低緯高原中南亞熱帶季風氣候。低緯高原是生產四季如春氣候的絕佳溫床,四季如春
三、高山寒帶氣候與立體氣候分布區。
南端還分布有少部分熱帶季雨林氣候區,干濕季分明
土壤:
土壤類型以熱帶、亞熱帶的地帶性土壤為主,廣西以紅壤、赤紅壤為主,雲貴高原以紅壤、赤紅壤、黃壤燥紅土為主,四川盆地以紫色土為主,
Ⅱ 中國西部自然環境的資料
眾所周知,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以洪澇災害、沙塵暴為主要特徵的環內境問題成為影響容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生活的重大制約因素,尤其是東部經濟發達地區,遭受著更為嚴重的危害。經研究,人們發現環境問題的根源在於西部生態環境的不斷惡化,而惡化的原因在於過度開發。過度開發的原因一是因為窮,二是因為科技不發達。西部老百姓只有通過對自然礦產資源和能源的大規模的初級開發來獲取利益,既沒有能力沒有技術也沒有意識去改善已受破壞的環境問題。當洪水、沙塵暴時不時襲擊首都北京、武漢等中國的重要城市時,國家意識到必須盡快解決環境問題。西部地區無力自行解決,只有中央政府來解決。就環境問題而言,西部大開發的確是一項大戰略。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總的戰略目標就是,「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到21世紀中葉全國基本實現現代化時,從根本上改變西部地區相對落後的面貌,顯著地縮小地區發展差距,努力建成一個經濟繁榮、社會進步、生活安定、民族團結、山川秀美、人民富裕的新的西部地區」。「山川秀美」一詞被廣泛運用,「退耕還林還草」工程的大規模推進,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這個問題。
Ⅲ 中國西部的地理
西部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回、內蒙古、廣西答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西部多為高原、盆地、山川、河流。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我國最大的盆地
。以及准格爾盆地,和
盆地。山川有:天山、
、祁連山。河流有:中國最大的
:
。
Ⅳ 中國西部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的影響
西部地區自然地理狀況:
1.地形特徵:主要位於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以高原和盆地為主。內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開闊,東部為典型溫帶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夾兩盆」,昆侖山脈、天山山脈、阿爾泰山脈都是亞洲中部重要的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山麓草場廣大。其中天山山脈橫亘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部分,山間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魯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國陸地最低點。南部是我國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觀呈環狀分布,「綠洲」是當地主要的農業區,中部有我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最長的內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間;天山以北是我國第二大盆地准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國的第二大沙漠。
2.氣候特徵:深居內陸,屬於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氣溫日較差和年較差都很大(吐魯番盆地是我國的「熱極」);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於400毫米,氣候乾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是我國的「干極」)。
3.水文特徵: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內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補給水源,有大片無流區。黃河上游落差大,水力豐。
4.主要河流:黃河、額爾齊斯河(我國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5.主要湖泊:羅布泊植被:內蒙古高原東部是典型的溫帶草原,內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區為溫帶荒漠。
6.土壤:以漠鈣土和灰鈣土為主。主導因素:降水量自東向西減少。
農業發展狀況:
1.農業生產條件:
有利條件:①夏季氣溫高,運量少,光照強,晝夜溫差大。②牧場廣大,宜農荒地多。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黃河水灌溉。
不利條件:①冬長夏短,寒潮影響大,春季沙塵暴頻發。②降水少,蒸發強,農業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嚴重,河套平原、寧夏平原鹽鹼化嚴重。
2.農業活動特點:重要的牧業區。種植業以旱作為主,灌溉農業突出(新疆為綠洲農業)。一年一熟~兩年三熟(南疆)。
3.農業在全國的地位:全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新疆、內蒙古),最大的長絨棉基地,重要的灌溉農業區(新疆、寧夏、河套),重要的溫帶水果產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內蒙古、新疆)
4.主要農產品:種植業-小麥、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內蒙古)。畜牧業-三河馬、伊犁馬、三河牛、駱駝、內蒙古細毛羊、新疆細毛羊、阿爾泰大尾羊、寧夏灘羊。
工業發展狀況:
1.工業發展條件:農業基礎-我國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和新疆的綠洲地區通過引水灌溉發展種植業,是我國重要的甜菜產區,新疆是著名的優質棉花產地。交通運輸-陸地交通以鐵路運輸為主,主要干線有蘭新-北疆鐵路、南疆鐵路。資源配置-礦產資源豐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為代表的能源資源和以稀土和鎳為代表的有色金屬極其豐富,進一步開發潛力很大,內陸湖泊盛產多種鹽類。
著名的礦產地:油田:克拉瑪依、玉門、南疆。稀土:白雲鄂博。有色金屬:鎳(金昌)。資源主要缺陷為水資源不足。
2.工業生產的突出特點:工業初具規模,稀土工業、石油工業、有色冶金、紡織工業在全國佔有一定地位。重要工業城市和工業區-包頭(鋼鐵、稀土、紡織)、金昌(有色冶金)、呼和浩特(毛紡、製糖)、銀川(毛紡)、烏魯木齊(化工、紡織、製糖)酒泉(航天)。工業區:隴海-蘭新工業區西段。
Ⅳ 西南地區的地理環境
河流
本區大江大河較多。
本區中部和北部以長江流域的河流為主。南部和西部則分屬珠江流域、元江(紅河)流域、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怒江(薩爾溫江)流域、伊洛瓦底江流域、恆河流域和印度河流域。另外,藏北內流區還有眾多的內流河匯入大小高原湖泊。
湖泊
本區的湖泊主要為高原湖泊,基本集中在三個區域:1、藏北高原湖泊區,包括西藏的阿里、那曲、日喀則三個地區的部分區域,主要代表湖泊為納木錯;2、滇中高原湖泊密集區,包括雲南的中南部昆明以南的地區,主要代表湖泊為滇池、撫仙湖;3、滇西北高原湖泊分布區,包括大理以北的雲南省內地區,主要代表湖泊有洱海、瀘沽湖等。
行政區劃下的西南地區地形比較復雜,但較為顯著地分為三個地形單元:四川的中東部和東南部。
一、 四川盆地及其周邊山地。主要范圍重慶大部和四川省中東部。
二、 雲貴高原中高山山地丘陵區。主要范圍包括貴州全境與雲南省的南部和中東部。
三、 青藏高原高山山地區。主要范圍包括西藏全境,四川北部、西部、西南部和雲南省的西北部。 自然資源
西南地區江河、林木、牧草資源十分豐富,擁有大面積高山區和草場以及常年生的林木和牧草,無霜期長,是我國發展橡膠、甘蔗、茶葉等熱帶經濟作物的寶貴地區。
礦石資源
西南地區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已發現礦種130種,有色金屬約佔全國儲量的40%。例如四川,釩、鈦儲量分別佔世界總量的82%和33%;雲南有色金屬達112種,其中鉛、鋅、鍺均為全國之首;貴州擁有64種礦,其中汞、煤、鋁、磷等30種礦物居全國前列。
Ⅵ 中國西部地區在自然地理環境方面的特徵是什麼
地理環境在一般意義上來講是指一切與人所處地理位置相聯系的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地形、氣候、礦產、水文等。社會發展則包括人類向前運動過程的兩個方面,縱向指人類社會由低級向高級的運動發展過程,橫向是指在特定的社會發展階段中社會各方面整體運動的發展過程,考量一地的社會發展需要以自然地理環境為依託進行考察,尤其是對於我國廣大的西部地區(包括西南五省市川、滇、黔、渝、藏;西北五省市陝、甘、靑、新、寧;內蒙、廣西、湖南湘西、湖北恩施)。
西部地區可謂幅員遼闊,它的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佔到了了全國的71.4%,人口2.87億,僅佔全國的22.99%,如今,我們所了解的西部是邊遠、落後、窮。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那裡有大片的礦產資源。可是,如果我們熟知歷史的話,那麼便可以清楚的指導同樣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她的祖先不是起源於如今經濟發達,人口眾多的東部地區。恰恰是現在這個被戴上「貧窮」「落後」帽子的西部地區,這一點可以以考古發現為證,據考古發現,長江上游出土的雲南元謀人化石,距今約170萬年,黃河中游藍田人頭蓋骨距今約70萬年,北京猿人距今約50萬年。所以說「中國西部是華夏文明的源頭」是完全正確的。那麼近代以來,西部地區緣何落後,緣何衰落,我們需要思考原因,在這里著重考察其中的地理環境因素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
首先,從政治經濟方面來看,在古代經濟中心一般就是政治中心,以陝西西安為例,西安曾以古都而聞名,它曾做過十六朝的古都,其中以秦、漢、唐最為出名,這里盛極一時與它獨特而優越的地理環境是分不開的,據史料記載陝西北部的陝北高原是黃土高原的組成部分,黃土高原在西周、春秋時期溫暖濕潤、草木繁盛,環境的惡化主要是自唐代以後,又經過近代,現代的破壞才演變成今天這樣千溝萬壑、溝壑縱橫的模樣,同樣的還有內蒙古高原,就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那裡還是水草豐美、森林茂密的地方,而在60年代以後,由於黑河斷流,居延海乾涸,草場沙化,曾經的「居延海大糧倉」已不復存在。還有河西走廊,青海湖等的退化都十分嚴重,那麼由這些歷史的變遷中可以推知西安自唐以後不在作為國都,地位逐漸下降與當地地理環境的變遷還是有很大關系的。地域的變遷同樣影響著社會經濟狀況,如阿爾泰山、天山山地的迎風坡,有利於森林草場的發育,適宜發展畜牧業,南疆地區則適宜發展灌溉農業,而高寒地帶的青藏高原地區則種植青稞,飼養氂牛。由此可以推知地理環境的變遷與差異影響著一地區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經營方式,甚至是政治制度。再來看今天所實行的西部大開發政策,是站在它窮經濟,富資源的立場上,利用資源,創造效益,發展經濟。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則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特別注意加強生態建設,無一不是以當地的自然地理因素來考量,所以地理環境對社會經濟發展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其次,從文化層面來看,西部地區獨特的地形,孕育了它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西部地區歷史悠久,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朴中藏著博大;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里的文化顯得細膩抒情;青藏高原起伏跌宕,庄嚴靜穆,它的文化則處處透著神秘和誘惑,鮮明的地域性特徵成為西部地區文化的一個符號。西部,地理位置優越,絲綢之路把中國與西亞、歐洲甚至非洲都聯系了起來,文化交流碰撞,古地中海、古阿拉伯、古印度、中亞文化在此匯集,所以多元性又是西部另一個重要特徵,其中最為獨特的文化現象就是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傳佛教。而農耕文明又為《詩經》《樂府》提供了大量而豐富的素材。再如關中地區的「關中八大怪」如「秦腔不唱吼起來」「板凳不坐端起來」「面條像腰帶」等具有濃郁地方特色文化成為它的又一特徵——民族性,由於西部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地理環境,氣候因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西部文化。
再次,西部地區獨特而重要的戰略位置使西部地區變得更為重要。這里幅員遼闊,面積佔全國的71.4%,與14個國家接壤,國境線長達18702公里,安全問題尤為重要,而「東突」「藏獨」問題不斷,穩定問題仍然非常重要,歷代統治者都十分重視西部地區的安全與穩定,經略西部。有軍事家曾這樣說過,天山、昆侖山、喜馬拉雅山是中國內陸安全的天然屏障,遼闊的青藏高原、黃土高原及雲貴高原是中華大地、東部沿海地區的可靠戰略依託,失去西部就等於向敵人亮出了脊背。穩定西部,建設一個穩固的國家安全與戰略發展的戰略後方,才能從容應對來自其他各方的種種威脅和挑戰。而在未來,水資源將成為比石油資源更為短缺的一種資源,中國的水資源總量佔世界第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7,北方地區僅為1/10,而西部地區尤其是青藏高原地區蘊藏著豐富的淡水資源,這也成為捍衛生存,長遠發展的根基。
我們不承認地理環境決定論,不是唯環境論者,但是西部地區特殊的地理環境以及由此而影響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問題時斷不可否認和忽略的,所以要實現西部地區的大跨越,大發展,必須牢牢握住保護自然地理環境這一主題,統籌兼顧,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逐步縮小差距。
Ⅶ 介紹一下西南地區的地理環境
西南地區以盆地、丘陵地形為主,北有黃土高原,南有雲貴高原,西有青藏高原,東有巫山、大巴山,四周均是高山峻嶺,又處於中國氣候南北分界線附近,致使這一地區長期處於冷空氣與暖濕氣流交匯地帶,夏季悶熱潮濕,冬季陰冷多雨,春秋季多雲多霧,一年四季難有幾個晴爽天氣,是中國日照時間最短、光照強度最差的地區。據相關氣象資料統計,重慶、四川、貴州三地區,年日照時數僅1000—1400h/a,年輻射總量為3344—4180 MJ/m2.a。
該地區太陽能資源雖然缺乏,但煤炭、天然氣資源卻很豐富,居民、企業的生活、生產大都依賴這兩種能源。然而,其大量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在多霧、多雨、潮濕的氣候作用下,又成為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在該地區,酸雨留下的斑駁「銹色」,隨處可見,尤以城鎮、工業園區及其周邊地區為甚。 雲南氣候大致與地形相對應。西北部的高山深谷區為山地立體氣候區,從海拔幾百米上升至幾千米的陡坡上真可謂是「十里不同天」,著名的滇金絲猴就出沒於此。而北回歸線以南的西雙版納、普洱南部等地則屬於熱帶季雨林氣候,即全年高溫如夏,雨季主要集中在夏秋。東北部的曲靖北部和昭通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熱冬冷,雨熱同季。全省其他大部分地域屬於低緯高原氣候,「四季如春」是這里的真實寫照。影響雲南的季風來自孟加拉灣,叫做孟灣季風。這是一股帶著大量水汽的氣流,全國大部分季風氣候區的降水也來自於這股季風。(在中國的季風氣候區,太平洋季風的主要作用是推動雨帶北移,而降雨的水分來自於印度洋季風。)
貴州的氣候溫暖濕潤,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特別是氣候獨特的可處。2002 年,省會貴陽市年平均氣溫為14.8℃,比上年提高0.3℃。從全省看,通常最冷月(1月)平均 氣溫多在3℃~6℃,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一般是22℃~25℃,為典型夏涼地區。降水較多,雨季明顯,陰天多,日照少。2002年,9個市州地所在城市中,降水量最多是興義市,為1480毫米;最少的是畢節市,為687.9毫米。受季風影響降水多集中於夏季。境內各地陰天日數一般超過150天,常年相對濕度在70%以上。受大氣環流及地形等影響,貴州氣候呈多樣性,「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另外,氣候不穩定,災害性天氣種類較多,乾旱、秋風、凌凍、冰雹等頻度大,對農業生產危害嚴重。
四川東部盆地大部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但在地域上,盆周多於盆底,盆西緣山地是全省降雨最多之地,為1300~1800毫米;次為盆東北和東南緣山地,為1200~1400毫米;盆中丘陵區降雨最少,為800~1000毫米。在季節上,冬季(12月~2月)降水最少,佔全年總雨量的3~5%,夏季(5月~10月)降水最多,佔全年總雨量的80%,冬干夏雨,雨熱同期。川西高原降雨少,年降水量大部為600~700毫米,金沙江河谷<400毫米。干雨季分明,6月~9月為雨季,降雨佔全年總雨量的70~90%;11月~4月為乾季,各月降水量小於10毫米。
川西南山地降水地區差異大,干濕季節分明。大部年降水800~1200毫米。木里以北與川西北高原接壤,年降水小於800毫米;安寧河東側與東部盆地相當,年降水1000毫米左右。雨季(6月~9月)降水佔全年總降水量的85~90%。
雲南省雨量充沛,河流湖泊眾多,多年平均產水量2,222億立方米,加上過境水量1600億立方米,兩項合計人均擁有約1萬立方米,為全國人均擁有量的4倍。豐富的水資源形成了豐富的水能資源,並且成為最大的能源優勢。由於地形緣故,河流落差都很大,蘊藏有巨大的水能資源。雲南省參與的「西電東送」工程大部分的電能都來自環保的水能發電。
其它特點參考
http://ke..com/view/7627.htm
http://ke..com/view/9862.htm
http://ke..com/view/7242.htm#5
Ⅷ 中國西部的地理位置是指哪裡
開資料所顯示,西部包括重慶、四川、貴州、雲南、西藏、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的71.4%。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
Ⅸ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
自然環境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當然也是人類意識或精神形成的基礎。地理環境對人類和人類社會有一定的決定作用,雖然這種作用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最終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和生產方式的多樣化,人們開始能動地利用地理環境,於是地理環境對人類具體活動的決定作用就逐漸減輕。生產力越發達,人類對地理的利用能力程度越大也越深,但這一切都是以地理環境所提供的條件為前提的。
中華民族棲息生活在北半球的東亞大陸,太平洋西岸。中國的領域廣大,腹地縱深,為中華文化的滋生繁衍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在遠古時代,中國境內就有分布廣泛的人類活動。自公元前21世紀,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建立。夏朝活動的領域以山西、陝西、河南交界處為中心。史書記載:「芒芒禹跡,亘為九州,經啟九道」1,反映了夏朝已經統治了范圍不小的地區。到了商代,其統治區域以今河南中部偏東黃河西岸為中心,東至海,西至今陝西,北達今河北,南抵湖北一帶。西周初年的封國,古史稱有「一千八百諸侯」。周王不斷分封,其統治區域南至長江以南,西至今甘肅,東北至今遼寧,東至今山東,形成一個規模宏大的奴隸制國家。
經過商、周二代約13個世紀的發展,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陰山山脈和遼河下游流域,南至今川西高原和雲貴高原,東至海。此後的歷代中原王朝的疆域雖然時有盈縮,但基本的趨勢是逐漸擴大,逐漸鞏固,不少王朝都擁有過今天中國以外的疆域。如從西漢中期至西晉末年的400多年間,朝鮮半島的東北部曾經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區。自西漢中期到唐朝末年的千餘年間,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遠達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亞的威海。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終奠定了今日中國疆域的基地,形成了一個北起薩彥嶺、額爾古納河、外興安嶺,南至南海諸島,西起巴爾喀什湖、帕米爾高原,東至庫頁島,擁有1000多萬平方公里的統一國家。
1840年,帝國主義打開了中國的大門,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攫取了中國的大片土地,甚至連條約都不簽訂,憑借實力造成侵佔的既成事實。但中國人民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使國土免遭更大蠶食。飽經滄桑,慘遭分離的台灣同胞,1945年才回到中國的懷抱,在20世紀末香港、澳門相繼回歸祖國。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東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西南聳立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高低懸殊的地勢以及東亞大氣環流系統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國特有的復雜而多樣的氣候,世界上有的氣候類型,中國大部分都有。
從農業生產觀點來看,從氣候資源光、熱、水的狀態來看,中國氣候有以下主要特點:一是光、熱資源豐富。中國大部分領土屬溫帶,亞熱帶區域也不小,最南部伸入熱帶,最北部伸入亞熱帶,全國各地的太陽幅射和熱量都可滿足各種農作物生長發育的需要。二是水分分布不均。中國東南部受夏季風的強烈影響,一般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而西北內陸區受大陸氣團控制,降水量一般在400毫米以下,這是東南部為農耕區,西北部為畜牧區的自然基礎。三山地氣候居多。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廣大山區的氣候條件對農業來說有有利的方面,即有多種垂直氣候帶,氣候類型多樣,利於發展多尺度、多層次的立體農業,發展林、牧、果、葯等多種經營。
以上特點,有史以來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受全球性氣候變化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中國的氣候狀況還是有一定的變化。如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這兩方面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的發展、民族的遷移、人口增長和文化的傳播等都起了或大或小的作用。
中華文化的滋生地不僅領域廣大,而且地形、地貌繁復,多條大江大河縱橫,為世界其它古文化區所罕見。
除了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種我國最重要的常態地貌類型以外,我國還有類型繁多的特殊地貌分布,如冰緣地貌、海岸地貌、冰川地貌等。其中冰緣地貌,僅青藏高原和大興安嶺北段,類型就有45種以上,比前蘇聯和美國多一倍,成為世界上冰緣地貌類型最多的國家。如此復雜多樣的地理環境,為中國傳統自然經濟的多元化和中華文化的多樣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我國地處地球的北溫帶,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氣候宜人,眾多的江河湖泊,使廣闊的土地可墾可耕,供人們衣食。因此,與世界上各古老文化相比,中華文化產生和延續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越環境。同埃及文化囿於尼羅河流域,巴比倫文化囿於兩河流域相異,中華文化滋生地不是依託一個江河流域,而是擁有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兩個大的區段。
中華文化最重要的發祥地是黃河流域的中下游地區,即中原地區。在新石器時代,這片七、八十萬平方公里的黃土高原和沖擊平原,在古代曾是林茂草肥、自然生態環境良好的地域,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可供人類居住和農作。據土壤專家研究,黃土是一種有很強自肥能力的土壤,又具有較好的保水性能,適於種植粟和穀子這類耐旱作物。中原的東部是華北大平原,這片由黃河泛濫沖擊而成的平原,土質疏鬆肥沃,含有豐富的腐植質和各種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氮、磷、鉀諸元素,是一片適宜種麥、黍、谷、粟、稻五穀的沃土。由於土壤細膩疏鬆,在生產工具簡單、鐵器還未運用的情況下,易於清除天然植被和開墾耕種。因此,黃河中下游一帶便成為華夏先民生存和繁衍的最適宜的地區,華夏先民在這塊富饒而美麗的土地上生活覓食、狩獵、放牧,進而發展農業,最早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在中國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文化,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都是建立在農業生產的基礎上的,因此,中原地區最早成為中國古文化的中心。
長江流域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據考古學家論證,長江流域是中華新舊石器文化遺址發掘數量僅次於黃河流域的地區,長江為孕育中華文明作出了巨大貢獻。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河流,流經10個省、市、自治區,全長6300多公里,居世界第三位,亞洲第一位,並且流量大,流域面積廣,資源豐富。當黃河流域因戰亂頻繁、大批文人學士和勞動力為了避難舉家南遷,以及墾伐過度、氣候轉向乾冷等原故導致農業漸趨衰落之際,長江流域後來居上,以巨大的經濟潛力成為人們糧食、衣被、財賦的主要供應區。可以說長江與黃河共同哺育了中華古老文明。至於嶺南的珠江流域、閩南濱海地帶、雲貴高原、台灣、海南島,更增添了這一迴旋區間的豐富性和廣闊性,中華文化延綿不輟,沒有出現埃及、巴比倫等古文化那樣的中絕現象,與這種優越地理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中國作為一個幅員遼闊的泱泱大國,各地的自然條件千差萬別,因此,人們採取了不同的生產方式。中國歷史上早就出現了農業、牧業、狩獵、養殖、捕撈、採集、冶礦、手工業、林業等各種產業,成為了各地不同的物質基礎。與不同的生產方式相適應,各地的經濟、政治、制度也不盡相同,各地的發展也不平衡。人們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一般來說農耕民族依戀土地,重農輕商,居安思穩,保守平和。游牧民族遷徙不定,重牧輕農,勇猛好鬥。生活在近海濱的人民視海洋為財富的來源,致力於漁業和鹽業的開發生產,易於接受外來文明。西域的一些綠洲小國本身土地資源有限,但因位於東西交通的必經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業發達著稱於世。地域的差別,使中華文化多樣性的特點非常明顯。山海兼備的齊魯文化相異於「四塞之地」的秦文化,地居中原的三晉文化不同於南方的楚文化,同在長江流域而分處上游、中游、下游的巴蜀文化、楚文化和吳越文化又各具特色。至於在濕潤東部發展起來的農耕文化與在乾燥的西部發展起來的游牧文化,更是大相徑庭。這些文化類型的形成當然更直接受人文因素的作用,不過,地理環境的多樣性、復雜性畢竟是中華文化多樣發展的重要基礎。
從整體地理環境說,按著地理環境的差異,人類可以粗略劃分為大陸民族與海洋民族。典型的海洋民族國家,人們生活的空間相對比較狹小,利用海洋漕運之便,往往商業比較發達,人員交往和流動也比較方便。又由於內地活動空間有限,迴旋餘地不大,故容易造成向外拓展的動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陸國家,雖然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和眾多的沿海島嶼,而其與海洋為伍的人民,究竟佔全部人口的少數,其人民本性仍然是大陸性格的。
中國的地理位置比較優越,大部分領土處於北溫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為發展農業提供了最適宜的條件,在黃河中下游很早就形成了大片的農業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黃河文明。與西方的大海文明即藍色文明相比,黃河文明是一種大陸文明。佔主導地位的傳統政治思想是建立在農業生產基礎上的。
中國是一個素稱「以農業立國」的國家,從新石器代起,一直到夏、商、周三代,統治者都高度重視農業的發展。究其原因,地理、氣候環境是一個極為重要的因素。這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古代文化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社會文化。並由此帶來了中國文化的一系列有別於游牧文化和商業文化的基本特徵。
中國整體地理環境的格局恰與海洋民族所處的地理環境相反。
中國有極為廣袤的疆土,其內部平原廣闊,特別是黃河、長江兩流域平原毗連,沒有明顯的天然屏障可以阻隔,因此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軍事上都較海洋諸島易於統一,所以歷史上強悍的游牧民族南侵,中國縱使喪失了首當其沖的黃河流域,仍有廣大退路可供迴旋。其它古文明地區淪亡於外族的入侵,即一蹶不振,獨中國能對邊族潛移默化,始終保持著自己文化的獨特風格和完整系統,並使之綿延不絕。
中國有較易於隔離的地理環境。東面臨海,西北橫貫漫漫沙漠,西南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青藏高原,平均高達四千至五千米。在生產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這些都可以說是地理上的阻絕地帶,給予農業民族無法突破的限制。這種一面臨海,其它三面陸路交通極不便利,而內部迴旋餘地又相當開闊的環境,形成一種與外部世界半隔絕的狀態,使中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