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地理中國作物分布特點

地理中國作物分布特點

發布時間: 2021-03-10 18:05:27

㈠ 我國農作物的分布特點是什麼呀

1、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獲,北方地區收獲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如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5、大豆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穀 集中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
(2)小麥 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種植廣泛,集中產區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布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穀子、薯類、大豆等統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穀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陝、魯、遼9省區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國

1、小麥分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主要分布在華北及其以南的地區,秋種夏收。油菜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種植和收獲季節大致與冬小麥一致。(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農諺:「寒露籽,霜降麥」,說的是當地一般在寒露時種油菜,霜降時種小麥。它們一般在端午前後收獲,北方地區收獲季節要晚些。故稱夏收作物)
2、棉花的分布主要是五大商品棉基地。春種秋收
3、水稻在全國種植普遍,可結合各地的種植制度來確定其種植和收獲季節。如東北地區,一年一熟,則是春種秋收;長江中下游地區一年兩熟,有的田地是種雙季稻(即一塊地中一年種兩次水稻),雙季稻中,早稻是春種夏收(一般是5。1前插完秧苗,8。1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故將7月下旬至8月上旬這段時間稱為雙搶),晚稻是夏種秋收(11月初收完)。還有一種是稻麥連種,即當地的冬小麥收獲後再種水稻,則這種水稻是夏種秋收(它收獲不久再種小麥或油菜)。一般考試只考雙季稻。在南方有些地區(如海南)可種三季水稻。
4、花生的分布更為廣泛,經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最多,為春種秋收,其他地方(如浙閩丘陵、兩廣丘陵、雲貴等地也有較廣的分布,一般也是春種秋收。
5、大豆主產區在東北平原。根據當地一年一熟的情況,可推測出是春種秋收。

(1)稻穀 集中產區主要在秦嶺—淮河以南的東部平源、丘陵地區;川、滇、黔、鄂、湘、桂、粵、閩、贛、浙、皖、蘇、滬13個省、市、區
(2)小麥 冬小麥在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地區種植廣泛,集中產區則以秦嶺—淮河以北,黃河中下游的河南、山東、河北、陝西和山西5省為主,其次是長江中下游的安徽、四川和江蘇等省份。
春小麥分布以長城以北及青藏高原以北地區為主.
(3)雜糧 我國把玉米、高粱、穀子、薯類、大豆等統稱雜糧

①玉米:遍及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區,以華北、東北和西南各省最為集中,其中以華北最多,東北次之。
②高粱:全國大部分省區都有種植,東北和黃河中下游各省分布最集中
③穀子:也稱粟(小米)主要分布在黑、內蒙古、晉、冀、吉、豫、陝、魯、遼9省區
④薯類:以甘薯為主,主要產區是珠江流域、長江中下游、四川盆地、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以及華南、西南的部分丘陵山區。馬鈴薯生產以東北、內蒙古和西北各地為主要產區,其中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的播種面積和產量,都佔全國一半以上。
⑤大豆:遍布全國

水稻(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 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小麥(1)春小麥區我國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2)北方冬麥區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3)南方冬麥區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3.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4.其他作物 (1)高粱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 (3)薯類我國以甘薯為主,其次是馬鈴薯。甘薯主要分布在北緯42°以南地區,以黃河中下游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川盆地和珠江流域為主要產區,其中以四川和山東產量最大。 馬鈴薯主要集中在東北北部、內蒙古西部、山西和河北北部,以及四川北部地勢較高,氣候較涼地區,以東北、內蒙古產量最多。

油料作物油料作物品種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國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在經濟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種植最多的國家。 1.花生在各種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單產高,含油率高,是喜溫耐瘠作物,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最好。花生生產分布廣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廣西、遼寧、四川、福建等省區,其中山東的產量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廣東。目前,全國花生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渤海灣周圍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花生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華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區。 2.油菜油菜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產油菜籽最多的國家。油菜是喜涼作物,對熱量要求不高,對土壤要求不嚴。根據播種期的不同,可分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當於春、冬小麥的分界線而略偏南。我國以種植冬油菜為主。長江流域是全國冬油菜最大產區,其中四川省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其次為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貴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於東北、西北北部地區。 3.芝麻我國是世界上生產芝麻最多的國家之一。芝麻是一種含油率很高的優質油料作物,我國芝麻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東等省,其中河南省產量居全國首位。 4.大豆我國是大豆的故鄉,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紮根於華夏沃土,中世紀以後,大豆經阿拉伯傳入西方。美國大面積種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歷史,卻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大豆生產國,2000年產量達7500萬噸,佔全球大豆總產量的50%。而中國卻成為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年進口量達1400萬噸。年產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國、巴西之後,居第三位。大豆既是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時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營養價值高,因而大豆在農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大豆是喜溫作物,生長旺季需要高溫,收獲季節以乾燥為宜,很適宜在我國北方溫帶地區栽培。我國大豆分布廣泛,而以東北松遼平原和華北的黃淮平原最為集中。松遼平原是我國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松花江、遼河沿岸和哈大線沿線。其中,哈爾濱、遼源、長春被稱作我國大豆的「三大倉庫」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區,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區,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點。 1.甘蔗甘蔗是熱帶和南亞熱帶經濟作物,具有喜高溫、喜濕、喜肥的特性,生長期長。我國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地區。其中以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雲南、四川等省區種植面積最大,廣東是大陸上種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甜菜喜溫涼氣候,有耐寒、耐旱、耐鹼等特性。我國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北各省區。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吉林、甘肅、寧夏為主要產地。黑龍江是我國甜菜的最大產區。甜菜生產基地有:黑龍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內蒙古河套地區和新疆瑪納斯地區。

其他作物 其他經濟作物種類繁多,這里僅介紹煙草和茶葉。 1.煙草煙草原產於南美洲,按初加工的方法不同,分為烤煙和曬煙兩種,我國以烤煙為主。煙草具有喜溫、喜光、好肥、怕旱、怕澇等特點,生長期間對熱量、水分、土壤、肥料等條件要求高。我國煙草分布很廣,河南、山東、雲南、甘肅、湖南五省是我國重要的烤煙產地。其中河南是我國最大的烤煙產區,其產量佔全國的1/3,主要分布在許昌、南陽、周口和駐馬店等地。山東烤煙主要分布在濰縣到淄博的膠濟鐵路沿線,以昌濰地區的益都、臨朐兩地最為集中。雲南的烤煙質量最好,分布在曲靖、玉溪、昭通等地。 2.茶葉我國是茶葉原產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就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曾長期獨佔世界市場。後來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年產僅4.1萬噸。建國後,我國茶葉生產恢復和發展很快,1996年茶葉產量達59萬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我國茶區遼闊,廣泛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山地和丘陵地帶,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產量最多,是我國著名的五大產茶省,其次是雲南、廣東、湖北等省。

㈡ 地理 中國的穀子分布地區 及主要農作物的分布

主要產區分布在北緯30о~ 48о、東經108о~130о地區。從淮河以北到黑龍江的廣大地專區種植面積最大。西屬部的甘肅、新疆包括西藏的部分地區陽光充足積溫高晝夜溫差較大,特別適合「金穀子」開發種植。長城以南的大部分地區一般在夏麥收後播種,由於產量不高,種植面積不斷減小。

㈢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農作物在中國的分布:

一:稻穀

稻穀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種植稻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產稻穀最多的國家。稻穀在全國糧食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中均占第一位。
稻穀按其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大小,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類,我國主要是水稻,旱稻種植極少。水稻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秈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國分布很廣,除了個別高寒或乾旱地區以外,從北緯18.5°的海南島到北緯52°的黑龍江呼瑪縣,從東部的台灣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廣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為兩大產區 :

(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
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二:小麥
小麥是我國僅次於稻穀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我國也是小麥栽培最古老的國家之一,約有4500年的歷史。
小麥是溫帶性旱地作物,品種較多,耐旱、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地區適宜種植小麥,小麥可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兩大類,我國以冬小麥分布面積最大,約佔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
(1)春小麥區
我國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
(2)北方冬麥區
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
(3)南方冬麥區
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三: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四: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
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


㈣ 地理 各種作物的種植區域

茶葉:南方地區,主要是江南丘陵、四川盆地和台灣半島等。
水稻:南方地區,主要是四川盆地、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陽湖平原等。
東北也有少量種植。
冬小麥:
1.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這里冬小麥產量約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於河南、河北、山東、陝西、山西諸省區;
2.南方冬小麥區,主要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這里是我國水稻主產區,種植冬小麥有利提高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產量。其特點是商品率高。主產區集中在江蘇、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春小麥:主要分布在長城以北。該區氣溫普遍較低,生產季節短,故以一年一熟為主,主產省區有黑龍江、新疆、甘肅和內蒙古。
油菜:南方地區。
甜菜:北方地區。主要是西北,內蒙古和東北。
玉米:分布十分廣泛。主要分布在約24個省、市、自治區。其中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陝西、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是主省、區。
主要是東北、華北和西南地區。
大豆:我國大豆的集中產區在東北平原、黃淮平原、長江三角洲和江漢平原。根據大豆品種特性和耕作制度的不同,我國大豆生產分為五個主要產區:
一、東北三省為主的春大豆區
二、黃淮流域的夏大豆區
三、長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區
四、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區
五、兩廣、雲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區
其中,東北春播大豆和黃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國大豆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的兩個地區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㈤ 中國植物的地理特徵

植被地理分布主要決定於熱量和降水量,水熱結合導致植被沿緯度地帶性分布。從沿海向內陸隨著降水量變化而使植被沿經度地帶性更替。海拔的離度變化形成了植被的垂直地帶性。這三方面的結合決定了一個地區植被的基本特點。

(一)中國植被的水平分布規律
1,緯向變化規律我國東南半部是季風區,發育著各種類型的中生性森林,由於自北而南的熱量遞增,明顯地依次更替著下列森林帶:寒溫帶針葉林帶,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熱帶季雨林、雨林帶和赤道雨林帶。
2,經向變化規律由於我國東臨太平洋,因而夏季東南季風的強弱決定著降水的多少。自東南往西北,距海愈遠,東南季風力量愈弱,降水愈少,所以植被按東南一西北近乎經度方向按下列規律更替:
(1)溫帶針闊葉混交林或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區,
(2)溫帶草原地區,在這地區內由東向西隨著乾燥度的遞增,依次出現森林草甸草原帶,典型草原帶,荒漠草原帶;
(3)溫帶與暖溫帶荒漠地區,從東到西按水分狀況可分為東阿拉善一西鄂爾多斯草原化荒漠,中亞東部荒漠和中亞西部荒漠。
3,我國植被水平分布的幾個特點
(1)由於青藏高原的存在,迫使高原面上的西風環流向南北兩側分流,其北支急流加強了蒙古一西伯利亞高壓,使其具有荒漠氣候,故在北緯35」一50。之間形成了廣闊的溫帶荒漠,成為世界上緯度最北的荒漠。蒙古一西伯利亞高壓反氣旋使草原向東南方向擴展,直達歐亞草原區的最南界,而且華北暖溫帶落葉闊葉林也偏向乾旱性。
(2)由於冬半年寒潮向南侵入低緯地區,因此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和季雨林出現一定數量的落葉成分,同時熱帶植被也向南退到北回歸線以南的南海沿岸一線。
(3)滇南和藏南的東喜馬拉雅山地的熱帶山地植被向北挺進可達北緯29」,其原因是青藏高原隆起後,夏季強大濕熱的西南季風受東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脈阻擋,產生大量降雨,為熱帶雨林發育創造條件。同時由於青藏高原的屏障作用,使寒潮不能到達藏南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4)我國亞熱帶地區面積廣闊,南北延伸緯度達12。。夏季在強盛的太平洋東南季風影響下,炎熱多雨,發育著廣闊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而在歐亞大陸的其它同緯度地區則為亞熱帶荒漠和稀樹草原,或夏千冬濕的地中海硬葉常綠林和灌叢。

(二)中國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規律性
1,我國濕潤區的山地植被帶譜結構和特徵
(1)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的系列特點決定於山地所處的緯度,帶譜的結構從北向南趨於復雜,層次增多。
(2)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的各個垂直帶的海拔高度位置隨緯度帶由北向南而相應升高。
(3)每一個緯度地帶的山地植被垂直帶譜中,都具有本地帶特有的山地植被類型,反映了水平氣候地帶的特徵。
(4)在旱季顯著的山地,同一垂直帶譜內陰坡與陽坡的森林植被類型有較大差別;而在較濕潤和旱季不明顯的山地,陰陽坡的森林類型差別不大。
2,我國乾旱區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結構和待征
(1)從東到西,隨著乾旱程度的加強,山地植被的基帶由: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
溫帶荒漠。
(2)從東到西,山地森林帶的位置由基帶上升到中山帶,這是與山地濕潤帶在乾旱地區的上移相關的植被地理分布現象。
(3)草原帶位置也由東向西升高,在草原地區,它們是基帶;到了荒漠地區的!婦地則成為第二垂直寸告。
(4)在乾旱地區,氣候愈乾旱,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結構愈趨於簡化。
(5)乾旱地區山地植被垂直帶譜的坡向性十分顯著,而在濕潤區由於濕度條件較一致,不同坡向的垂直分異遠不及乾旱區明顯。
(三)中國八大植被區域
我國的植被分布規律既不能說以緯向變化為主,也不能說以經向變化為主。我國東半部的森林植被,南北方向上的變化很明顯。但就全國來說,是從東南向西北遞變的,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和裸露荒漠。青藏高原上的植被,也不是像從前有些人所想像的「寒原一塊」,其植被分布有明顯的地帶性分異,大致是東部和南部高原邊緣為森林地帶,向西北依次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
八大植被區域的植被概況如下:
1,大興安嶺北部寒溫帶落葉針葉林區域:我國大興安嶺北部的落葉針葉林是歐亞大陸北方針葉林的一部分,屬於東西伯利亞南部落葉針葉林沿山地向南的延續部分。
2,東北、華北溫帶落葉闊葉林區域:本區域包括東北東部山地,華北山地,山東、遼東丘陵山地,黃土高原東南部,華北平原和關中平原等地。
3,華中、西南常綠闊葉林區域:本區域包括淮河、秦嶺到南嶺之間的廣大亞熱帶地區,向西直到青藏高原邊緣的山地。我國亞熱帶是世界上南北兩半球同緯度地區,唯一的面積最廣大的濕潤亞熱帶,這是我國的寶貴財富。
4,華南、西南熱帶雨林、季雨林區域:這一區域包括北回歸線以南的雲南、廣東、廣西、台灣四省、區的南部以及西藏東南緣山地和南海諸島。
5,內蒙、東北溫帶草原區域:包括東北平原、內蒙高原和黃土高原的一部分。本區域可以劃分為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化草原、森林摹。
6,西北溫帶荒漠區域:我國荒漠地區年降水量大部在200毫米以下,很多地方不到100毫米,甚至不到10毫米,屬於溫帶乾旱氣候和極端乾旱氣候。這里的植物普遍具有旱生特徵,其旱生形態有:葉片縮小,葉子退化成刺,葉片完全退化,莖、葉被有密集的絨毛,或出現肉質莖和肉質葉等,以便減少水分蒸發或貯集水分。同時這里植物的根系特別發達,有的深達幾十米,有的根系重量是地上部分的8~10倍,這樣便能從土層的深度和廣度吸收水分。這是在乾旱生態環境下植物長期適應演化的結果。
7,青藏高原高寒草甸、草原區域:本區域包括青海和西藏東南半部的大部分地區,並包括川西和雲南西北部部分地區。
8,高寒荒漠區域:分布在西藏西北部,海拔高度在4500~5000米以上。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有的地方不到20毫米,氣候特點是寒冷而乾燥,全年平均氣溫在0℃左右,但夏季白天氣溫經常升高到20℃以上。植被是以墊狀駝絨黎、藏亞菊、蒿類為主的高寒荒漠。

初中地理經濟類型以及特點 南北方作物及分布

你們初中發地圖冊吧?地圖冊上有那個南北方主要糧食作物及經濟作版物的分布,高中權復習的地圖冊上也有,包括棉花、油菜、甜菜、大豆、玉米、小麥、水稻等的分布,很詳細的。至於經濟類型和特點,這個問法很寬泛,包括外向型經濟,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等,如果是初中的地理知識,那個作物分布的問題完全可以自己查地圖冊,經濟類型和特點我不能總結。
學習地理,最好的老師就是地圖冊,通過地圖分析信息,得出結論,這才是入門的快速通道

㈦ (高中地理)中國農作物的分布和種植條件

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的生產與分布
1.稻穀
稻穀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我國種植稻穀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產稻穀最多的國家。稻穀在全國糧食生產和人民生活消費中均占第一位。
稻穀按其對土壤、水分的適應性大小,可分為旱稻和水稻兩類,我國主要是水稻,旱稻種植極少。水稻按其品種不同,可分為秈稻、粳稻和糯稻;按其成熟期可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水稻在我國分布很廣,除了個別高寒或乾旱地區以外,從北緯18.5°的海南島到北緯52°的黑龍江呼瑪縣,從東部的台灣到西部的新疆都有分布。水稻的分布廣而不均,南方多而集中,北方少而分散。大致分為兩大產區
(1)南方稻穀集中產區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的廣大地區,水稻面積佔全國的95%左右。按地區差異,又可分為三個區。
①華南雙季秈稻區。包括南嶺以南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和台灣等五省區。該區屬於熱帶和亞熱帶濕潤區,水、熱資源豐富,生長期長,復種指數大,是我國以秈稻為主的雙季稻產區。海南等低緯度地區有三季稻的栽培。
②長江流域單、雙季稻區。包括南嶺以北、秦嶺—淮河以南的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重慶、四川、上海等省市和豫南、陝南等地區。該區地處亞熱帶,熱量比較豐富,土壤肥沃,降水豐沛,河網湖泊密布,灌溉方便,歷年來水稻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佔全國2/3左右,是我國最大的水稻產區。該區以長江三角洲、里下河平原、皖中平原、鄱陽湖平原、贛中丘陵、洞庭湖平原、湘中丘陵、江漢平原以及成都平原等最為集中。長江以南地區大多種植雙季稻,長江以北地區大多實行單季稻與其他農作物輪作。秈稻和粳稻均有分布。
③雲貴高原水稻區。本區地形復雜,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水稻品種也有垂直分布的特點,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多種植秈稻,1500米左右地區是粳、秈稻交錯區,1200米以下種植秈稻。本區以單季為主。
(2)北方稻穀分散區
秦嶺—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是屬單季粳稻分散區。稻穀播種面積佔全國稻穀總播種面積的5%左右。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主要分布在以下三個水源較充足的地區:東北地區水稻主要集中在吉林的延吉、松花江和遼河沿岸;華北主要集中於河北、山東、河南三省及安徽北部的河流兩岸及低窪地區;西北主要分布在汾渭平原、河套平原、銀川平原和河西走廊、新疆的一些綠洲地區。
北方分散產區的水稻以一季粳稻為主,稻米質量較好。
2.小麥
小麥是我國僅次於稻穀的第二大糧食作物。我國也是小麥栽培最古老的國家之一,約有4500年的歷史。
小麥是溫帶性旱地作物,品種較多,耐旱、適應性強,我國大部地區適宜種植小麥,小麥可分為春小麥和冬小麥兩大類,我國以冬小麥分布面積最大,約佔小麥播種面積的80%以上。
(1)春小麥區
我國春小麥佔全國小麥總產量的10%以上,主要分布於長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氣候寒冷、無霜期短的地區,小麥只能在春天播種,當年收割,是一年一熟製作物。其中黑龍江、內蒙古、甘肅和新疆為主要產區。
(2)北方冬麥區
分布在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秦嶺—淮河以北的各省區,包括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等省。是我國最大的小麥生產區和消費區,該區小麥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佔全國的2/3以上,有我國的「麥倉」之稱。
(3)南方冬麥區
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橫斷山以東地區。安徽、江蘇、四川和湖北等省為集中產區,大部分為棉麥和稻麥兩熟制。本區居民以稻米為主食,故小麥商品率較高。
3.玉米
玉米屬高產作物,經濟價值較高,是我國最主要的雜糧,在糧食作物中僅次於水稻、小麥,居第三位。產量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玉米對自然條件要求不嚴格,在我國分布很廣,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吉林、山東、河北、遼寧、四川產量最多。
4.其他作物
(1)高粱
高粱具有抗旱、耐澇、耐鹽鹼、適應性強的特性,所以在我國北方乾旱地區、澇窪及鹽鹼地區多有種植。高粱在我國分布很廣,以東北平原最為集中,其次為黃河中下游和淮北平原一帶。
(2)穀子
穀子是我國傳統糧食作物。穀子具有較強的抗旱能力,需水量少,比小麥低1.5倍左右,對土壤要求不嚴格,生長期較短。穀子容易儲藏,適宜作儲備糧,營養價值較高,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直至黑龍江的克山地區。

二、經濟作物
經濟作物又稱技術作物。是輕工業的主要原料和人民生活吃、穿、用的農作物。經濟作物的種類繁多,可分為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水果和其他經濟作物。
(一) 纖維作物
纖維作物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主要有棉花、麻類和蠶繭等。
1.棉花
我國是世界主要產棉國之一。棉花是重要的經濟作物,其種植面積居經濟作物之首,約占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1/3左右。棉花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國防、化工、醫葯等工業也離不開棉花,棉桿可造紙,棉籽可榨油,棉籽餅是優質飼料。所以棉花生產在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義。我國棉花產地分布廣泛,按照自然條件、栽培管理水平和種植的歷史條件,將全國劃分為三個主要棉區。見圖5-3。
1)黃河流域棉區。
包括秦嶺—淮河以北、長城以南、六盤山以東的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及北京、天津七省市。棉花產量以山東、河南、河北三省最多。本區植棉歷史悠久,自然條件優越,區內地勢平坦,秋雨少,日照充足,有利於棉花的生長,成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產區,其種植面積佔全國棉田面積的1/2。
(2)長江流域棉區
本區包括上海、浙江、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市,湖北、江蘇兩省產量最多。本區植棉歷史悠久,技術水平較高,勞動力充足,區內紡織業發達,運輸條件便利,使該區成為全國棉花單產和商品率最高的棉區,也是我國第二大產棉區。但秋天雨多,濕度大,日照較少,影響棉花吐絮,棉花質量不如黃河流域棉區。
(3)西北內陸棉區
包括新疆和甘肅河西走廊地區。本區地處乾旱地區,降水少,光照條件優越,溫差大,病蟲害少,棉花品質好,是我國第三大產棉區,也是我國優質長絨棉產區。
2.麻
麻類是一種古老的纖維作物。我國是世界上主要產麻國之一,也是麻類品種最多的國家,主要品種有黃麻、紅麻、薴麻、亞麻等。
亞麻主要產於東北,以黑龍江產量最多,集中於哈爾濱附近,其次是吉林,集中於延邊地區。
(二) 油料作物
油料作物品種繁多,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胡麻、大豆、向日葵等。我國油料作物的種植面積在經濟作物中居首位,是世界上油料作物種植最多的國家。
1.花生
在各種油料作物中,花生的單產高,含油率高,是喜溫耐瘠作物,對土壤要求不嚴,以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為最好。花生生產分布廣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國各地都有種植,主要集中在山東、廣東、河南、河北、江蘇、安徽、廣西、遼寧、四川、福建等省區,其中山東的產量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廣東。目前,全國花生要集中在兩個地區:一是渤海灣周圍的丘陵地及沿河沙土地區,是我國最大的花生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二是華南福建、廣東、廣西、台灣等地的丘陵及沿海地區。
2.油菜
油菜是我國播種面積最大,地區分布最廣的油料作物。是世界上生產油菜籽最多的國家。油菜是喜涼作物,對熱量要求不高,對土壤要求不嚴。根據播種期的不同,可分為春、冬油菜,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相當於春、冬小麥的分界線而略偏南。我國以種植冬油菜為主。長江流域是全國冬油菜最大產區,其中四川省的播種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之首。其次為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貴州等省。春油菜主要集中於東北、西北北部地區。
3.芝麻
我國是世界上生產芝麻最多的國家之一。芝麻是一種含油率很高的優質油料作物,我國芝麻分布廣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山東等省,其中河南省產量居全國首位。
4.大豆
我國是大豆的故鄉,早在5000年前,大豆就紮根於華夏沃土,中世紀以後,大豆經阿拉伯傳入西方。美國大面積種植大豆只有70年余的歷史,卻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大豆生產國,2000年產量達7500萬噸,佔全球大豆總產量的50%。而中國卻成為世界第一大豆進口國,年進口量達1400萬噸。年產量目前在世界排在美國、巴西之後,居第三位。大豆既是糧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時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營養價值高,因而大豆在農業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大豆是喜溫作物,生長旺季需要高溫,收獲季節以乾燥為宜,很適宜在我國北方溫帶地區栽培。我國大豆分布廣泛,而以東北松遼平原和華北的黃淮平原最為集中。松遼平原是我國最主要的大豆生產基地,主要集中於松花江、遼河沿岸和哈大線沿線。其中,哈爾濱、遼源、長春被稱作我國大豆的「三大倉庫」,其單產和商品率居全國之冠。
5.向日葵
向日葵是一種出油率和營養價值都很高而又高產的油料作物。分布范圍很廣,主要分布在東北、西北、華北、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為向日葵油商品生產基地。其中內蒙古的產量最高。
(三) 糖料作物
糖料作物主要包括甘蔗和甜菜,其中以甘蔗為主。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沿海各省區,甜菜分布在北方各省區,所以有「南蔗北菜」的特點。
1.甘蔗
甘蔗是熱帶和南亞熱帶經濟作物,具有喜高溫、喜濕、喜肥的特性,生長期長。我國甘蔗主要分布在北緯24°以南的地區。其中以廣東、廣西、台灣、福建、海南、雲南、四川等省區種植面積最大,廣東是大陸上種植甘蔗最多的省份。
2.甜菜
甜菜喜溫涼氣候,有耐寒、耐旱、耐鹼等特性。我國甜菜主要分布在北緯40°以北各省區。黑龍江、內蒙古、新疆、吉林、甘肅、寧夏為主要產地。黑龍江是我國甜菜的最大產區。甜菜生產基地有:黑龍江松嫩平原西部、吉林西部、內蒙古河套地區和新疆瑪納斯地區。
(四)其他作物
茶葉
我國是茶葉原產地,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明清時期,就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物資,曾長期獨佔世界市場。後來生產遭到嚴重破壞,1949年年產僅4.1萬噸。建國後,我國茶葉生產恢復和發展很快,1996年茶葉產量達59萬噸,僅次於印度,居世界第二位。
我國茶區遼闊,廣泛分布在秦嶺—淮河以南的廣大山地和丘陵地帶,以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五省產量最多,是我國著名的五大產茶省,其次是雲南、廣東、湖北等省。

㈧ 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的農作物分布及特點

地理環境的角度來講青藏地區主要以高寒為主,空氣稀薄,冰川廣布等農作物以青稞,豌豆,小麥為主,當然還有放牧,他的動物有藏綿羊,藏山羊氂牛。民族主要是藏族

青藏地區位於中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祁連山以南,包括青海省、西藏自治區、四川西部甘肅西南部和新疆南部邊緣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5%,人口不足全國的1%。這里是中國藏族聚居的地區。西藏自治區同緬甸、印度、不丹、尼泊爾等國相鄰。青藏高原海拔大多在四千米以上,是中國,也是世界面積最大地勢最高的高原,號稱「世界屋脊」。是世界上最高,面積最大的高原湖區,分布大小湖泊一千多個,其中青海湖面積4340平方米 。

西北地區乾旱為主,農作物大多分布在高山腳下,用雪水灌溉!
西北地區
①中國西北內陸的一個區域,是中國四大地理區域之一。地理上包括黃土高原西部,渭河平原,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內蒙古高原西部,柴達木盆地,和新疆大部的廣大區域。通常簡稱「西北」。
西北五省區包括:
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㈨ 中國 世界 主要農作物地理分布 地理

小麥:中國東北 華北 長江中下游平原 美國的中央大平原 加拿大 烏克蘭 澳大利亞混合農業 法國
水稻:中國四川盆地 長江中下游平原 東南丘陵 美國大平原 巴西
甜菜:中國東北 內蒙古 俄羅斯 烏克蘭
甘蔗:中國珠江三角洲 四川盆地 東南亞地區 巴西
天然橡膠:中國廣西 廣東 台灣 福建 東南亞 巴西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