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文化與人文地理的論文
⑴ 關於人文地理學論文,求指導
人文地理學的范疇很大,你說的休閑行為是可以寫的。
從哪方面入手,要回看你對哪方面比較了解,或答者有去了解的嚮往。
都市化、民俗與文化、音樂、宗教景觀等都是不錯的切入點。
行為空間是指人們活動的地域界限,他既包括人類直接活動的空間范圍,也包括人們間接活動的空間范圍。
你可以理解為:一個人(比如你自己)生活、學習、工作等等(行為)在一個地方(空間,可以是學校、城市,甚至是網路上)。
空間行為是指個人或群體對於周遭環境中有生命或無生命的物體所產生的反應或互動。
比如:某小區原來生活配套不完善,居民要出行20分鍾才能到菜場買菜。後來小區邊上建起了新的菜場,居民出行10分鍾就能到菜場買菜。
⑵ 求關於人文地理、文化地理、經濟地理的文章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其出現的時間比較晚,而作為一門課程出現在大學講台,更是近期的事,並多設置在北美洲各大學的地理系,在歐洲則比較少見。
文化地理在地理系開設課程所處的地位各校不同,有的是作為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有的是把人文地理學與文化地理學等同起來。後者是把文化地理學當成不包括經濟地理學在內的人文地理學,也就是狹義的人文地理學。上述情況,可從有關著作與教科書的名稱上反映出來。例如,斯賓塞(J. E. Spencer)和托馬斯(W. L. Thomas)兩人所著的《文化地理學導論》(Introcing Cultural Geography),此書從文化發展的觀點來分析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他明確指出,文化地理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在齊穆爾察克(C. E. Zimolzak)等著的《人文景觀》(The Human Landscape)一書,其副題——地理學與文化(Geography and Culture);而魯賓斯蒂因(J. M. Rubenstein)等所著的《文化景觀》(The Cultural Landscape)一書的副題則是人文地理學導論(An Introction to Human Geography)。可見,人文地理學與文化地理學在這里有一定的同義性。另外,如迪伯利(Harm J. De Blij)和斯托達德(R. H. Stoddard)等分別著的人文地理學,其副題分別為:文化、社會與空間(Culture、Society and Space)和人、地與文化(People、Place and Culture)。這充分說明人文地理學在研究社會與空間,人與地之間關繫上的文化的重要性,即把文化當作人與地之間關系的媒介。
在本世紀初,人文地理學被介紹到中國來時就作為一門重要課程出現在大學地理系。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於受到某些錯誤思想的干擾,人文地理學被排除在地理學之外,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使人文地理學課程在我國中斷了三十多年。
1984年以後,我閱讀了喬丹(T. G. Jordan)等著的The Human Mosaic(《人文馬賽克》),副題——文化地理導論(A Thematic Introct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對該學科發生濃厚的興趣。後來,就以此書為基礎開設此課程。四年來,分別在北京大學地理系與北京大學分校的城市與區域科學系多次講授此課程,同學們大都對此發生興趣。在北大還作為一門面向全校的選修課來開設,選課的學生遍及20多個系,200多個座位的大課堂,曾座無虛席,聽課的學生都有較好的反映,這對我是個很大的鼓舞。
當然,在這過程中,我也遇到過很多困難。主要是過去對文化地理學領域所涉及的內容接觸較少,所以,只能邊學邊教,並在實踐中不斷充實,逐步深入。在教與學的過程中,我感到過去在我們的課程設置中比較地注意了「地」,而忽視了「人」。可是「人地關系」則一直是地理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如果離開了人來研究地理學,有很多問題是難以深入的。正如美國文化人類學家克羅伯(A. Krceber)和克拉克洪(C. Kluckhohn)在其文化的定義中提到:文化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動的產物,另一方面它又是進一步行動的制約要素。這就可以理解迪伯利和斯托達德所寫的兩本人文地理學的副題中「社會和空間」、「人和地」都加上「文化」一詞的意義。由此可見,了解文化對深入研究「人地關系」是十分重要的。除文化地理學外,近期出現的社會地理學、行為地理學和感應地理學等人文地理學的各分支學科也反映了地理科學對「人」的重視。
本書的框架基本上取材於喬丹的著作。對各種文化現象都是從分布區、擴散、文化生態、文化綜合與文化景觀五個方面進行分析,貫穿始終,這種結構,雖然有的地方尚待商榷,但仍不失其重要的優點。此外並盡量從其他教科書及有關文獻中吸取內容。
高等教育出版社對本書的出版給予很大支持。在我開始教這門課時,就向我約稿,希望編寫成書。但自感教這門課不易,寫成教材當然更加困難。盡管如此,這本教材在經過幾年試教後,在該社地理編輯室大力支持下,終於與讀者見面。因成書倉促,錯誤與不妥之處難以避免,望讀者不吝指正。
⑶ 急!需要一篇關於徽州文化的論文!論文題目隨便什麼都可以
徽州,古稱新安,自秦置郡縣以來,已有2200餘年的歷史,溯源追本,這里曾先後設新都郡、新安郡、歙州等,宋徽宗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歷元、明、清三代,統「一府六縣」(徽州府、太平縣、歙縣、休寧、婺源、祁門、黟縣、績溪,除婺源今屬江西省外,其餘今皆屬安徽省)行政版屬相對穩定。1987年11月,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黃山市;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屯溪區、徽州區、黃山區)四縣(歙縣、休寧、黟縣、祁門縣)和黃山風景區,總面積9807平方公里,總人口147萬。
徽州地區是歷史上中國經濟文化重地,安徽省名中的「徽」字就是由徽州而來。
古徽州是徽商的發祥地,明清時期徽商稱雄中國商界300多年,有「無徽不成鎮」、「徽商遍天下」之說。以徽商、徽劇、徽菜、徽雕和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篆刻、徽派建築、徽派盆景等文化流派構成的徽學,更是博大精深。它與敦煌學、藏學有同樣影響。
徽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密度極大,品位極高,除擁有兩處世界遺產外,還有一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三處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一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處世界地質公園,二處國家地質公園,三處國家森林公園和10處國家級歷史文物保護單位,一處國家級歷史保護街區。 雄踞域中的國之瑰寶黃山,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五絕」著稱於世,是中華民族的象徵和驕傲,黃山具備「山上有奇景,山下有奇觀」的全方位立體之美。西遞、宏村世界文化遺產是徽州物質文明的歷史遺存,矗立的牌坊代表著徽州人的精神家園,更多的古村落、古建築體現了徽州遠古的繁華和富榮,牯牛降的原始自然傳遞出徽州大地的久遠、淳樸和原生態的珍藏,橫亘黃山南北的新安江、太平湖,更增添了黃山水之靈秀。
主要名人:
朱熹(1130—1200),中國南宋思想家。字元晦,號晦庵。婺源人。
陶行知(1891—1946),教育家。1891年10月18日生於安徽歙縣。
胡雪岩(1823—1885),著名徽商,人稱「紅頂商人」。名光墉,字雪岩,績溪人。
胡錦濤(1942—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績溪人。
胡適(1891—1962),著名學者。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績溪上庄村人。
戴震(1724—1777),清代考據學家,思想家。字東原,休寧隆阜人。
方臘(?-1121年),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又名方十三,歙縣人,一說睦州青溪人。
程大位(1533—1606),明代數學家。字汝思,號賓渠,休寧率口人。
汪機(1463—1539),新安醫學奠基人。字省之,別號石山居士,祁門城內朴墅人。
吳承仕(1884—1939),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教育家。字檢齋,歙縣人。
弘仁(漸江)(1610—1664),新安畫派創始人。俗姓江氏,名韜,字六奇,又名舫,字鷗盟,出家後取法名弘仁,號漸江學人、漸江僧。歙縣人。
汪士慎(?-1759),揚州八怪之一。字近人,號巢林,又號溪東外史,休寧人(一說浙江人,或歙縣人),流寓揚州。與金農相友善。筆墨習染,逐臻妙境。
相關鏈接
徽墨
歙硯
徽州古道關隘
【徽安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從歙縣沿徽浮古道至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北上,經臂嶺、大但、大洪嶺至雷湖;轉向西北,經琅田、古樓墩至金漢培,入石埭縣境;再經橫渡、七里、礬灘,沿鴻陵溪北行,過唐家渡,經塔坑、九里沖入貴池縣境;經十字路、牌樓、吳田、黃溢至安慶。全程210公里。這條古道,以祁門縣境內大洪嶺段最為難行。明萬曆年間,祁門縣有儒婦鄭氏,曾捐銀修辟。其後之年久失修,洪水沖刷,山崩道塞,石瞪剝蝕,幾至斷絕交通。清道光年間,地方人士捐款整修,鑿山平路,改善彎道,加鋪石板,路況遂有改觀。整段嶺路上七里下八里,嶺頭有石碑二塊,一刻修路經過及捐款、開支情況;一刻養護道路規定。現屯溪至安慶已通公路,古道荒廢。
【徽昌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古城至浙江昌化縣。出歙縣南門,東北行,經漁梁、鮑家莊、呈村降、大阜、霞坑、蘇村、粑樟里、三陽、星嶺關至浙江昌化縣,通杭州。歙城至星嶺關62公里。三陽之東,從竹鋪至星嶺關為高山地帶,嶺峻路險。其餘路段,依山傍河,為走廊地帶。星嶺關路段相傳為1131年岳飛提兵討楊么過此而建,元代曾整修。這條古道1932年改建為公路。
【徽池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安慶府城。沿徽州至安慶古道,行至石添唐家渡分路,轉向正北,經溝汀、鷦鷯入貴池縣境;至虎子渡,沿秋浦河,指北偏西,順流直下,經高但、殷家匯轉。向東北行至貴池城。全程200公里。
【徽浮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江西浮梁縣。從歙縣城西行,經棠樾、唐模至潛口,轉向西南,經塘貝,跨豐樂水,過塘塢,至休寧徽光,經萬安至休寧縣城;出休寧縣西門西行,經夾溪橋、川湖街、藍渡、岩腳至界首,過界首至至黟縣漁亭;由漁亭西行,經楠木嶺至祁門縣的橫路頭、再西行,經金字牌、洪村至祁門縣城;由祁門縣城再西行,經新嶺、小路口、石坑、大北埠、羅村鋪至閃里;由閃里南下直趨浮梁縣城,全程200公里。潛口至塘塢10公里,路寬之至3尺,石板路面;徽光至休寧縣城10公里,路寬7尺,其路中為石板路面,寬1.5尺;休寧縣城至漁亭28公里,藍渡橋南沿橫江至岩腳段古道尚存,路寬7.5尺,路中石板路面寬1.2尺;漁亭至祁門縣城27公里;祁門縣城至浮梁縣城125公里。徽浮古道橫貫徽州西部,是古代驛道。現在這條路的大部分路段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涇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涇縣。出歙縣城向東北行;經吳山鋪、牌頭、新管、上新入績溪縣境;經臨溪、雄路至績溪縣城;從績溪縣城向西北行,經高村、翠嶺、鎮頭、浩寨至分界山(績溪、旌德縣界);過分界山,經七里鋪至旌德縣城;由旌德縣城再向西北行,經新橋、柳山鋪、高口鋪、三溪鋪至浙溪入涇縣境;再北上,經榔橋至涇縣城。全程94公里。歙績段30公里,道路平坦,路寬6至9尺,修建慈張公路時被利用。績溪縣城至旌德縣城段古代設有驛鋪,自唐至清,為官員往來宣州、徽州的官道之一。其間,翠嶺段陡峻難行。宋代在翠嶺設立關寨,名"翠嶺關",1555年在關頭重建城蝶,為軍事要塞。清康熙年間,耿精忠響應吳三桂反清,攻績溪,翠嶺一帶是兩軍爭奪的戰場。宋王安石為江東提刑時,由江西經徽州赴寧國府,經過此道,有"夜過翠嶺月明中"詩句。清人施潤章亦有《過暈嶺》詩:"崇岡郁峻脂,鳥道繞山腹。仰探白日短,俯瞰陰霞伏。魚貫渡行人,馬瘦艱踝囹。春晴多好風,吹我岩壑綠。農耕嶺上雲,婦飯溪中犢。羈心曠登陳,瘠土見風俗。華陽靈跡閃,杖策尋石屋。 50年代,鎮頭以北,沿古道走向建成績溪至旌德公路,翬嶺古道已少行人。
【徽開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浙江省開化縣。出歙縣城西門,過太平橋西南行,沿豐樂水直上,繞過聖僧庵,經七里頭、冷水鋪、梅村至岩寺;自岩寺向南行,經於村至莫墩,轉向西南行,進入屯溪;由屯溪再甫行,經陽湖、臨溪、漢口至珍源(古為休寧、開化縣界),再前行,越馬金嶺,直趨浙江開化縣城)歙縣至屯溪段路寬3至4.5尺,現絕大部分為興建蕪屯公路所利用。屯溪至開化段為石板路面,現在大部分路段為屯開公路所利用。
【徽寧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寧國縣。沿徽徑古道至績溪縣城,由績溪縣城向東北行14公里至叢山關,出關入寧國縣境再向東北行,經金沙、三十八號橋至寧國縣城。此道古代設有驛鋪,是官員往來徽州的官道之一。明程敏政由京城返鄉,經此道過叢山關,曾賦詩:"江南江北路迢迢,馬上朱顏覺漸調。今日故鄉初入眼,叢山關下巧溪橋。"此道現為慈張公路所利用。
【徽青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青陽縣。出歙縣北門,西北行,過萬年橋,經富惕至許村;由許村北上,經五猖廟、茅舍、茶但至窘嶺關;過菩嶺,入太平縣境,至上嶺腳,經譚家橋、感樣里、迄溪、馬蘭地、三口至仙源;西行至甘棠,轉向西北,經秧溪河至廣陽,廣陽北上直通青陽縣城。此路多為石板道,石面光滑,路寬3至6尺。
【徽婺古道】古道名。由徽州府城至婺源縣。自歙縣至屯溪,從屯溪起,向西南行,經黎陽、高梘、瑤溪、新村、霞阜、龍灣至五城;轉向南,經山斗、於金擔、官鋪街、黃土嶺、下但,出休寧縣界,前行通婺源縣。瑤溪至五城段古道仍存,石板路面。其餘路段多為公路利用。古時,此道為婺源和徽州的聯系孔道,婺源茶葉由人力通過此道挑運至休寧龍灣,然後由水路或陸路運屯溪;由屯溪運去食鹽、布匹、糧食和其它日用品。休寧西南部的茶葉及其它土產,也大部分由此道運至屯溪交流。 "
【徽饒古道】 徽饒古道始建於唐代,均用長約4尺青石板條鋪砌而成的,由長江以北通往徽州、饒州等地的客商必經之道,故被稱「古徽道」,「徽饒道」即屬舊時的「國道」。 徽饒古道穿越是徽道的其中一段,全程15公里左右,由於年久失修,現在尚未完全開發,沿途斷崖峭壁林立,崇山峻林,自然風光秀麗,適合初級戶外愛好者的穿越體驗。
【江南第一關】關隘名。又名逍遙岩。位於績溪縣伏嶺鄉東部。海拔424米。乃徽州至杭州古道要隘。危岩陡絕,南北夾峙,上多怪石,下臨深淵。1257年績溪縣人胡旦,隨山勢開鑿瞪道,以便行旅。元大德和明成化年間曾重修。從關腳至隘口瞪道約1400餘階,部分絕壁嵌入2米長花崗岩石條,築成瞪道。關門由四根巨大石條橫架在天然石住上構成。東西兩媚分別鐫有"徽杭鎖鑰"和"江南第一關"字樣。關東施茶亭旁岩石上,刻有記古道小史碑文。關名為明胡宗憲所取。
徽州塔橋
【下尖塔】塔名。位於徽州區潛口村南。建於1544年。塔七層八角,底層直徑約10米,層層縮小,外觀如錐,俗稱"潛口錐"。塔空心僅兩層,第一層:四面砌須彌座,牆上繪有佛像,第二層壁間嵌磚雕楣匾,內鐫"翼峰"二大字,旁署"嘉靖二十三年甲辰歲,竹溪翁汪道植謹立"。其餘五層為實心。現塔檐及頂部已毀,為徽州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岩寺塔】塔名。位於徽州區岩寺鎮北,西臨豐樂河;又名水口塔。始建於1544年,清康熙、道光年間曾作修葺。七層八面,高約66米,底徑約8米,逐層略內收。塔楷底層外伸1.5米,向上逐層加碼,至第七層檐出3米,使上層檐水直滴至地,為古塔奇構。塔內有磚階自復壁中盤旋而上,每層皆有佛龕、金匾。清末塔檐被焚,1914年塔頂又被雷擊倒坍,現僅存珠墩以下磚砌塔身。塔東有鳳山台,與塔同時建造。傳說初建時,以塔為筆,以台作硯,以塔西余公橋(已毀)當墨,預示岩寺鎮文運昌盛。現為戳州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園林水口
【徽州園林】區域園林名稱。作為供遊憩、文化娛樂、起居要求而興建的徽州園林,有文獻可稽者,從北宋開始。宋政和年間績溪許潤構樂山書院,建有天月亭、南樓等小築,常登覽其上。婆源朱氏園有池,有亭,朱韋齋寫有"方塘蔭瓦影,凈見鯨鯉行"的詩句。宋至元代,徽州私家園林營築較多,其中著名的有:宋績溪樂山書院,婆源朱氏園,歙縣醉園、先月樓,休寧竹洲吳氏園亭、首村朱氏園亭、東野山房、璜原吳氏園亭、龍源趙氏園亭,黔縣培筠園;元代休寧有林泉風月亭、醉經堂、月潭朱氏園亭、秋江釣月樓等。除黔縣培筠園尚存部分水石遺構,其餘已不存,只能從有關文獻中了解當初的面貌。明清時期,徽商將大量的金錢投入園林建設,使徽州園林達到極盛。徽州區西溪南村老屋閣右側的私家花園,面積僅400多平方米,營構極精,花園內遍植花木。左側為一方池塘,稱"漁翁塘",養荷放魚,供人觀賞垂釣。池畔建綠繞亭,老屋閣住宅拱立池、園之中,意境清新恬適。岩寺鎮有八大名園:娑羅園、菜園、檀山苑、西墅、會心園、茂林修竹、香雪窩、方氏園。村落水口原為風水而建,通過人們的經營,樓、台、亭、閣、塔、橋隱現於古樹綠蔭叢中,成為普通村民休憩娛樂的場所,是中國最早的公園形式。歙縣鄭村經鄭氏族屬的經營規劃,全村景緻呈現園林化意境,族人鄭九夏曾作《十二景圖》,每圖題詩一首,是人工造園與自然景觀相結合的較早範例。徽州園林崇尚自然,就形造景,寓情於景(參見[竹洲吳氏園亭])。尤其"新安大好山水",處處是景,借景入園,全無人工雕飾的痕跡,為徽州園林的最大特色。
【果園】庭園名。位於徽州區西溪南村。始建於明,盛於清。當年園內有亭台樓閣,假山湖池,曲橋石堤,名花修竹。四周花牆圍築,園內景緻迷人,花香鳥語,四季如春。此園相傳為江南才子祝枝山所設計,今大部分毀於兵災,僅存假山、仙人洞、湖池及部分圍牆遺址。
【潛口水口】水口名。位於徽州區潛口村。紫霞峰為黃山山脈南側起點,有"黃山第一峰"之稱,此峰位於潛口村南側,山下溪水婉蜒而過,石板大道直通村中心,水口即設於此。紫霞峰高不到50米,呈環抱狀。山頂古樹茂密,以甜丘樹和楓樹為主。石板道兩旁遍植紫荊花。山拗處原建有觀音大殿,觀音塑像後有泉水流出,甘甜清涼。寺院除大殿外,二廂有附房供僧人住宿。院內地面全用石板鋪築。順溪水,過小橋,迎面築有靈官殿。石級迂迴而上,有覽勝亭。每逢節日或休閑時節,村人常到此游覽或祈禱。
⑷ 有關人文地理的論文
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旨在探討各地區人類社會的文化定型活動,人們對景觀的開發利用和影響,人類文化在改變生態環境過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該地區區域特性的文化繼承性,也就是研究人類文化活動的空間變化。它是人文地它是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分支,也是文化學的一個組成部分。關鍵詞:地理 文化 發展 結合 地球表麵包括自然成分和人文成分,這是客觀存在的事實。由此可見,以地球表面為對象的地理學既應當研究自然現象,也必須研究人文現象。抓住五大主題——文化景觀、文化生態、文化綜合體、文化區和文化擴散,以及從貫穿於各個主題始終的文化過程——發現、發明、演進和擴散等脈絡著手,即通過主題與過程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文化地理學的主要內容進行闡述和研究。
。。。。。。
⑸ 求詳細介紹安徽的人文地理和地方特色
安徽省位於中國東南部,是華東地區跨江近海的內陸省份,境內山河秀麗、人專文薈萃、稻香魚肥、江河密布屬。五大淡水湖中的巢湖橫卧江淮,素為長江下游、淮河兩岸的「魚米之鄉」 。靈秀而繁盛的合肥市 [1] 全省面積居華東第3位,全國第22位。其中:淮河流域6.7萬平方公里,長江流域6.6萬平方公里,新安江流域0.65萬平方公里。省內地形呈現多樣性,全省分為五個自然區域: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西大別山區、長江下游平原區以及皖南山區。長江流經安徽中南部,境內全長416公里,淮河流經安徽北部,境內全長430公里
⑹ 高分求一篇關於徽州社會歷史文化特點的論文。要求3000字以上
3000就寫不了了~~~1500左右給你參考一下!關於徽州我也去旅遊過~~對那裡的歷史文化也有了解~總結如下:徽州歷史檔案具有民間性、具體性、真實性、典型性、系統性等五大特點。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1.民間性:徽州歷史檔案的最顯著特點,即是其民間性。從來源上看。徽州歷史檔案是在民間發現的,是從徽州平民家庭中流散出來的。稍加註意就會發現,比如現存的徽州賦役、官府等方面的文書、檔案,都是徽州民間家庭的一些抄本佔大多數。不是抄本的,也是當時歷史時期保存於宗族、家庭或基層鄉村組織的那一部分文書、檔案。以黃冊為例,按其來源,在徽州,黃冊就有保存在州縣的正冊和保存在里甲的底冊或草冊。徽州州縣官府都設有專門保存黃冊等簿籍的架閣庫,正常情況下是應該能夠保存下來的。但我們目前發現流傳下來的徽州黃冊大多是家庭抄本和里甲草冊、底冊。除黃冊外,徽州告示、諭令、訴訟抄本、各種謄錄簿等,幾乎全是各個家庭和宗族保存下來的。至於文契、賬簿、租約等更是徽州民間生活的各種伴生物,都是由徽州民間平民百姓保存下來的。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從徽州歷史檔案的內容看,它也是以反映民間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為主,記載的絕大多數是與平民百姓休戚相關的事情。如中國社會利·學院歷史研究所收藏的徽州歷史檔案中,官府文書只佔5.1%,其餘的均為與地主、農民、商人有密切聯系的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材料。反映的領域以農村經濟和社會關系為主。特別是經濟文書,總數加起來佔84.7%。因此,有學者一提到徽州歷史檔案,就認為那隻是研究徽州社會經濟的新材料。這種認識雖然有些偏頗,但徽州歷史檔案中反映農村經濟材料占絕大多數卻是事實。這在我國歷史檔案中是十分罕見和難得的。徽州歷史檔案同以往發現的重大歷史文化遺產的最大不同之處,就在於它突破了以王室部衙類政治史材料為主的局限,表現出廠鮮明的民間性和經濟特色,十分具體和實用。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2.具體性:形成於平民社會的徽州歷史檔案,沒有泛泛描述,有的只是具體的、微觀的記錄。例如,它對徽州大大小小家族的世系遞嬗、家族教育、科舉狀況、土地積累、管理經營、宗祠創建、族產管理和運營、與官府和當地其他家族及農民的關系、商業活動和資產的積累等情況的記載,對徽州平民百姓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喪嫁娶、各種會社、風俗習慣等日常生活的記錄,詳細到每家每戶,有的具體到每一個人。再如,宗族各式賬簿,每天的開支、每月的開支到每年的開支,都有流水賬和總賬相互對應。宗族祭祀登記,更是細到每個支派和各個家庭支丁。土地管理,有的家庭收藏有每一塊土地完整的文書、檔案,有土地登記和賦稅管理的,有稅役征派的,有出租收佃和交租谷的,等等。徽州歷史檔案如同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農村社會歷史網路全書,對農村社會的各個歷史領域都有所涉及。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歷史檔案中,有許多內容如果在官方文書、檔案或文獻史籍中是不可能記載的。如歙縣檔案館保存有一本《古松山舍風雪寒暑墨集》,記載了歙縣崔氏平民道光十四年(1834)至咸豐四年(1854)每天生產生活基本情況,除自己每天的開支和活動外,還有一些民間重大活動記載,有民間教館、冥壽、續弦、出閣、報訃、葯帖、宴席等重大事務記錄。通過這冊文書,我們可以研究既是地主又是商人的崔氏日常生產生活軌跡,又可以弄清民間一些重大社會活動的真實情況。再如黃山市檔案館收藏有一冊《復教館記簿》,記錄了光緒二十五年(1899)至民國六年(1917)一位師塾先生的詳細收支賬目,內有每年學生人數、組成、束修支付、教館活動等情況,是研究民間師墊生活的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這些有關千民生活的具體記載,正好填補了官方文書、檔案和正史官書之空白,成為我們具體研究中國農村平民百姓和社會發展實態的寶貴歷史材料。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3.真實性:在現實生活中,為了使契約文書真正合法有效,其中多載有公證事項,從而在徽州歷史檔案中留下了許多標識其真實性的地方。如契約文書中除了受契約條件約束的雙方當事人外,還有中間人的見證鑒定,而這中間人大多則是由當地很有名望的長輩耆宿、族長房長等擔任。稅票、契尾、推單等有里甲組織中的公正、公副、弓手、算手、書手、畫手、冊里等共同立約或簽押。鄉約合同上則有全村成年男子的署名畫鑒押。商業票據中更有許多票號或商人的鈐印作為防偽標志。至於訴訟案卷、布告、租簿、實征冊等,都有明顯的可以鑒定其真實性的地方。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徽州歷史檔案的真實性,決定了它是一種記載歷史實態的原始文書,其記載歷史的真實性超過丁任何一種史料,因此,研究它,可以印證某些史籍記載的不實或不準確。比如,在封建社會中,族長是家族的首腦。從史籍上我們了解到族長由族中生活富裕者擔任,在家族中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在徽州歷史檔案中,我們可以看出明初族長的經濟狀況亦有與史籍記載並不相同的情況。如安徽省博物館收藏的明代初期的契約中,休寧縣一位叫朱勝右的,在洪武三十年(1397)訂立的賣田赤契中,是作為「主盟族長」具名的。然而從建文元年(1399)訂立的另一件賣田赤契中可以知道,朱勝右租佃有他人土地,是一戶佃戶。在地主將這塊土地的一部分出賣與他人後,朱勝右又成為另一家人的佃戶。這說明了明初徽州的族長並不一定由族中的富戶擔任,一般的自耕農即可,甚至具備佃人(並非佃仆)的身份也不影響他的威望和地位。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4.典型性:徽州是中國封建王朝統治政策貫徹十分徹底和最為典型的地方。傳統中國農村經濟形式和社會意識形態在徽州的歷史積淀很深,因此,徽州歷史檔案所反映的內容在中國農村歷史社會中也最為典型。比如,徽州遺存的賦役文書、檔案,如親供冊、黃冊、編審冊、實征底冊、易知由單、串票、滾單、完納錢糧執照等,構成完整而典型的明清賦稅制度,是中國明清賦役文書檔案中的典型代表。徽商檔案,更是中國封建商業集團傳統經營和發展的典型反映。如歙縣芳坑江氏茶商檔案,形成於嘉慶至清末這段時期,其時正是徽州茶商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時期,也正是中同傳統商業由興盛走向衰敗的時期,它所反映的商業資本形式、經營方式、利潤分配和消費以及其衰落的原因等,是中國這—時期傳統商業的典型縮影和反映。徽州歷史檔案的這種典型性十分明顯,以至於有些學者認為它是「中國農村社會七個世紀的歷史縮影-,是研究傳統中國文化不可忽缺的典型檔案材料。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5.系統性:徽州歷史檔案的系統性表現在全面性、連續性上。其全面性表現在橫縱兩方面。橫向上,徽州歷史檔案對農村社會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有涉及,其種類之多,所涉范圍之廣,其他史料難以企及。具體來說,它重點涉及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社會經濟、土地制度、政治制度、商業經營、文化、宗族、教育、風俗、人口、社會關系等方面,系統性很強。縱向上,具有連續性。所謂連續性,是指現存的徽州歷史檔案在歷史年代上的長期性和連續不斷。現已收藏的徽州歷史檔案,若論抄件,最早的是黃山市檔案館收藏的五代十同時期的南唐保大:年(945)渝祭文書,若論原件,最早年代的足黟縣檔案館收藏的南宋嘉泰元年(1201)家祭龍簡,最晚年代是民國三十八年(1949),時間連續跨度達千年,這在我國目前已發現的地方歷史文書檔案中是絕無僅有的。5hJ中國徽文化網 - 徽州文化,徽文化,徽州,古徽州,徽州府 如果把徽州歷史檔案分類別、按時間順序排列起來,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在各種門類上,徽州歷史檔案都保持著長期的連續性。徽州土地買賣契約,最早年代的是中國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南宋嘉定八年(1215)《祁門縣吳拱賣山地契》抄白,最晚的是民國三十八年。其中有些土地的檔案,從開墾到管理、買賣到過戶、稅契到賦糧,每一筆都注冊清楚,歷經十幾個王朝而無一疏漏。訴訟檔案,據我們所知較早的有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收藏的明代宣德八年(1433)民事訴訟案件形成的狀紙,最晚的有延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的訴訟文書。有關賦役檔案較早的有安徽省博物館收藏的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祁門縣謝智甫析稅文書,最晚的亦有民國三十八年(1949)的文書。徽州宗族檔案,最早的是黃山市檔案館收藏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保大三年(945)諭祭文書,最晚的是民國三十八年的。年代就像一條線索,把徽州歷史檔案緊緊相連,真實地記錄了徽州長達千年的歷史發展軌跡。
⑺ 我想求一篇關於人文地理的論文。。
我找了一篇有關方言的 也是人文地理:
保護方言 留存故鄉記憶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擁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由於各種原因產生的移民、語言的發展和變異以及民族之間的融合等等的一系列的因素的影響之下,而產生了方言所謂的方言就是指是在一定地域通行的、同共同語有所差異的一種語言。從方言的這個定義之中就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的方言和本地域的地域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就一般情況來說,在一定的地域形成了方言,同時也形成了地域文化。作為文化的載體,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是互相促進、互相影響、互相推進的。所以說方言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地方歷史文化特色的一種繼承。每個歷史時期的社會上面的各個方面的歷史景象已不可能重現,但是它們在各個地方的方言都打下了或多或少的一些烙印。因而說方言是歷史發展留下的一種非物質遺產也不為過。
但是自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隨著我國推廣普通話在全國開展,大家似乎已經有了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方言是落後的、不好的,必須要摒棄掉方言,努力的學習好普通話。我覺得這些人的認識是有問題的,方言為什麼會存在,我想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像存在即合理這句話一樣。方言的產生是因語言的發展規律而產生的,單方面的大力推行普通話而忽視方言肯定是違背正常的語言發展規律的。現在許多地方的年輕人都只會講普通話,對於他家鄉的方言卻一句都說不出,我想到了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一首詩《回鄉偶書》中的一句詩「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鄉音無改?我想這在現代這可能幾乎快成了一個只能在歷史的記憶中才能見到的場景了吧。
值得慶幸的是,還是有一大批學者意識到了保護方言的重要性之所在。前段時間,我在一篇名為《全國人大代錶王建華校長的建議引發多方關注》的文章中說到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身為語言學教授的王建華就建議:有關部門要盡快開展語言普查工作。通過普查,建立可永久保存的中國語言多媒體語料庫及相關資料庫,繪制詳細、精確、可傳至後代的多媒體語言地圖,建立中國語言博物館。王建華代表的建議引發了多方關注和共鳴。當時,新華社、人民網等眾多媒體對此給予了充分的報道。報道還引起了很多專家、學者的共鳴和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短短幾個月時間,王建華的建議和設想正在變為現實。10月11日,國家語委在蘇州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資料庫建設試點建設。這個資料庫分為漢語方言、少數民族語言、普通話3個分庫。每一個分庫都有由文字、國際音標等組成的文本,還有聲音和圖像,文本、聲音、圖像之間彼此對應,並具有鏈接功能。這種呈現實態的有聲語言資料,使這個資料庫能聽、能看,便於今後的檢索和開發利用。蘇州作為全國首家試點有聲資料庫建設的城市,共有蘇州市區及五個縣市6個數據採集點,將通過朗讀字、詞、句和講故事的方式,分批采錄吳方言。蘇州話,將有幸得以「原汁原味」傳承。看了這篇文章後我就真實的體會到了保護方言的重要性,方言上面承載的東西太多了。 可以說方言起到了對我們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展的貢獻作用的。下面我就具體的有選擇性的從幾個方面談談這個問題。
第一,從方言中我們可以發現一些留存於方言中的古代語音,詞彙。從方言上面我們可以找到古代漢語發音的方式,南方的方言更接近於傳統。比如說在廣東話中我們就可以發現現代漢語沒有的一些音調,粵語中不僅存在著入聲字,並且有八九種的音調,據考察,古代漢語發音中就存在著入聲字。從這方面可以說粵語是一個古代語音的活化石了。
第二,從方言中留存的富有地方特色詞彙上面來看。在湖南方言詞語中我們也可以發現一些體現了湖南特有的地理氣候特徵,體現了湖南人的全體性格特徵。湖南地處亞熱帶向溫帶過渡地段,降水豐富,鏡內河流、湖泊密布,是有名的「魚米之鄉」、「水澤之國」。這樣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頗具特色的水鄉文化。人們的日常生活與「水」有了不可分割的關系,表現在語言上,一批與「水」這個語素相關的詞語應運而生並流傳到湖南各地。例如,在長沙話中,拉關系、走後門被喻為「走水路」;作風不正派的男人被稱為「水老倌」;不正派、庸俗下流叫做「水裡水氣」:膚色被稱為「水色」等。
湖南古稱南蠻之地,其三面環山,北面又阻於長江洞庭,所以古代時與外界交往頗為困難,而大凡交通不便。對外接觸較少的山區居民,性格都較為率真強悍,加之湖南在古代有大批外來移民(江西為主)在戰亂中遷入,這些移民往往會受到當地土著的抗拒,因而械鬥之風在湖南極盛,湖南人就這樣長期處於激烈的競爭的環境中,一直維持著頑強的戰斗意志,從而形成了強悍的性格。司馬遷在《史記》中稱湖南人十分「驃悍」,「其俗剽輕、易發怒。」光緒《湖南通志》中也有「民悍勁而不能為欺詐」,「要以勁直任氣。好文尚義」的記載。歷史的積淀,使湖南人養成了「強悍剛烈,倔強霸蠻」的性格品質。湖南方言的流行詞語也深深地打上了這種群體性格烙印。在這些詞語中,有一批反映了湖南人蠻、倔、強悍的傳統性格。例如:「霸蠻」、「蠻巧」、「行蠻」、「有狼」、「發狠」、「抬橫杠」、「過硬」、「猛天搭地」、「厲霸」、「咬筋」等。
第三,方言不僅自身就是一種重要民俗事象, 而且是民俗的重要載體和表現形式。例如,用小麥磨成的粉, 北方方言叫「面」, 廣西柳州方言叫「麵粉」或「灰面」; 用麥麵粉製成的條狀食品, 北方方言叫「面條」, 柳州方言只叫「面」。稻米和粟在北方方言中分別叫「大米」、「米」, 柳州方言則分別叫「米」、「小米」; 用稻米煮成的干飯, 北方方言叫「米飯」, 柳州方言只叫「飯」。這些名稱的不同反映了北方人以麥面為主食, 柳州人以稻米為主食的不同飲食習慣。北方人日常吃飯主要是吃以麥面製成的食物, 所以吃用稻米煮成的飯時要說「米飯」, 以示與日常的「飯」區別開來; 而柳州人吃飯向來就是吃米飯, 所以絕大多數情況下不必用其他詞, 只有偶爾吃面當飯時, 才說「面」以示與日常的「飯」相區別。柳州地處華南———珠江流域, 素來以產稻米為主, 所以說「米」即指大米不會產生誤會, 但指稱粟米時要冠以「小」, 以示區別; 而北方是出產粟米的地方, 說「米」即指粟米, 但指稱稻米時則冠「大」。這是由於不同飲食民俗文化結構造成的差異, 從這種各地方言中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現象, 我們已經體會到方言上的不同所反映出來的各地民俗文化風貌的差異。
由此可見,地方方言中囊括的傳統文化和地方歷史文化特色是如此的豐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我國方言的種類如此之多,恰恰是說明了漢語具有強大的生命力,豐富多彩的方言帶來的是中華文化的繁榮昌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個不懂本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的是可悲的。我們只有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注重保護方言,才能讓中華傳統文化繼續發揚光大。
⑻ 人文地理論文怎麼寫
汗個先....
打個很簡單又很明確的例子吧.
泰國.緬甸這2個國家都可以.他們是佛內教盛行的國家,他們國家基本容都是政教合一的.歷史上有名的國王都大力推行佛教.文化傳統方面也是與宗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新的時代里,佛教的一些教徒對當代的教育和文化傳播也起到了一些非常好的推進作用.同時,佛教自身也有一些局限性,也會阻礙部分事件的推行.
相關的書目,可以查閱圖書館.東南亞佛教方面的書籍...
範文我這里沒有.我只是給你打一個比較簡單上手的比方,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