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發布時間: 2021-03-10 12:51:26

❶ 有關歷史的書籍

現在歷史解讀方面出了一套新的系列,新歷史閱讀系列,簡稱那些事兒系列,寫的都還不錯,值得一讀。
如果要再深入閱讀,不如可以去閱讀黃仁宇的相關書籍,他的書在歷史界舉足輕重,幾乎每一句話都可以作為該段歷史的標准,而且見解獨特,非常到位,值得一讀。
若是還要再深入,不如還是返回去讀一下正版的史書,比如《史記》《春秋左傳》《三國志》等等,這些書我都一一讀過,很有趣,若是不願意看文言,可以去找一找白話本。
另外歷史小說也是不錯的選擇,比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等,簡稱演義系列,有很多。
讀歷史是一件枯燥的事,如何在其中發現趣味,主要還是看自己的興趣 ,另外就是長年累月的堅持,祝你成功。

❷ 唐國的興盛衰亡

唐代/氣候變化/興衰

【 正 文】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強盛的一個王朝,經濟強盛,城市繁榮,文化昌盛,人才輩出,幅員廣闊,國力鼎盛,外夷四服。對於造就唐代文明的原因,以往多從人為的因素出發去考察,從歷史的積累和開明的君主去尋求原因,這不失為一個重要的考察角度。近年來已有學者注意到氣候溫暖時期往往與興盛的中國封建王朝在時間上相對應。
不過,這種溫暖濕潤的環境基礎與文明昌盛的機理怎樣?這種機理與歷史的承傳積累和開明君主的功用怎樣?本文擬從唐代氣候變化與唐代歷史的關系來解決這個問題。再者,治史者都知道,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鼎盛的王朝,而開元、天寶年間又是唐王朝鼎盛的時期,也是一個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安史之亂」是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在某種程度上講,安史之亂是中國封建社會一個很令人玩味的轉折點,而這個轉折點是否與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氣候變化有內在聯系呢,這是本文要解決的第二個問題。



1.唐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溫暖時期

竺可楨先生認為,公元7世紀是一個溫暖濕潤的時代,其主要是通過對梅樹、柑桔物候和農作物生長期的對比,從物候學角度得出結論,後又用一萬年挪威雪線、格陵蘭冰塊反映的氣候特點作了應證。(註: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初步研究》,《中國科學》1973年2期。)從此以後,雖有人對此作過一些修正(註:近年來,牟重行先生撰《中國五千年氣候變遷的再考證》一書(氣象出版社,1996年),對竺可楨的觀點和史料問題提出了系統的商榷。),但幾乎所有的歷史地理專著和教材都沿用竺老之說,將唐代定為溫暖期。如馬正林《中國歷史地理簡論》、張步天《中國歷史地理》、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張全翼、張全明《中國歷史地理論綱》等。張家誠等《氣候變遷及其原因》、中國科學院《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龔高法等《歷史時期我國氣候帶的變遷及生物分布線的推移》及台灣學者劉昭民《中國歷史氣候之變遷》等也支持唐代溫暖說。

不過,已經有學者提出了新的說法,否定了唐代溫暖說。滿志敏便是一個代表,他首先在1990年出版的《歷史地理》第8輯上撰《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徵的研究》一文,對唐溫暖期提出異議,提出唐代中期以後轉冷新說,接著在施雅鳳等主編的《中國氣候與海平面》、鄒逸麟主編的《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等書及《關於唐代氣候冷暖問題的討論》一文中進一步加以說明,主要理由是長安梅樹、橘樹、馴象帶有人工保護措施而不能作為氣候溫暖的指示,並對農作物生長期作了重新解釋。同時列舉了許多唐代寒冷的證據。近來王錚等又提出唐代氣候屬於混沌(Choas)狀態,氣候不穩定(註:王錚等《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地理學報》1996年4期。)。

筆者認為從目前的總的研究來看,唐代溫暖濕潤說證據更加充足。

(1)滿志敏認為:"因此,就唐代柑桔經濟種植分布區與現代相比,並不能得出唐代中國氣候暖於現代、氣候帶北移一個多緯度的結論。"筆者認為滿志敏先生沒有將全國一級的土貢地點與分布北線兩個不同的概念分開。一般而言,亞熱帶和熱帶經濟作物成為全國一級的土產或土貢的地區的氣候因子應是十分適宜這種植物而有相當的寬容度的,故才有好的品種成為土產、土貢。如鄂州、襄州今天能種植柑桔但並不能成為全國等級的土質、土產的品質。實際上據筆者研究表明,悉州位於川西北黑水縣,今天該地幾乎不產柑桔了,年均溫9.1度,1月均溫僅-1.0度,年降雨量為827.7mm,但唐代當地是柑桔的重要產地,具有土貢品質。這說明該地區當時年均溫比現在高4度左右,1月平均氣溫高3-4度左右。同樣,唐代巴州、綿州也是重要的柑桔土貢之地。但今天雖然出產,卻遠非土貢品質。

(2)筆者贊同滿志敏認為的用馴象、人工保護的梅樹、柑桔、荔枝、竹類指示的氣候特徵的信度不高的結論,但在對寒冷氣候指示記載的認同上與滿志敏有一定的分歧。筆者認為對於中國黃河流域冬季"寒"、"大寒"指示北方寒冷氣候的信度不高,因為一方面這里的"大寒"、"寒"本身沒有定性,指示的溫度可高可低;一方面,相反,中高緯度地區冬季"寒"、"大寒"反而更具常態,而不寒才顯異常。所以統計唐代這些地區"大寒"、"寒"意義本身並不大。這就如統計中國南方地區夏季炎熱一樣意義不大。相反,如統計北方地區"冬無雪"和中國南方地區冬季江河"封凍"之類才更有氣候指示性。基於這種認識,筆者認為朱士光、王元林統計唐代關中地區16個年份冬無冰雪,認為"這在我國歷史上各王朝中是絕無僅有的"來說明唐代溫暖是較可信的。台灣劉昭民《中國歷史上之氣候變遷》認為:"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的年數都比較少,而冬無雪的年竟達十九次之多,居中國歷史上各朝代之冠"。有關專家據物候和柑桔分布研究也表明,唐代年平均氣溫平均比現在高1度左右。(註:劉昭民《中國歷史上之氣候變遷》一書引:Shen wenhsiung,changes in China's climate,Bulletinof the American Meteological society,Vol.55,No.11,Nov,1974.)吳宏岐還談到楊仁懷等研究2000年來海平面的變化與氣溫波動,也表明8至10世紀為一個溫暖期,當時年均溫約高於現代1度左吉,稱為"小高溫期";又據於希賢、段萬倜、龔高法等研究的物侯、雪線、植被等情況綜合認為唐代年均氣溫高於現代1度左右,氣候帶緯度北移1度左右。(註:吳宏岐等《隋唐時期氣候冷暖特徵與氣候波動》,《第四紀研究》1998年1期。)

(3)唐代的區域氣候研究結果也是如此。有的學者從河南歷史時期寒冷變化看出,隋唐時期是"以暖為主,而後期轉寒"。(註:盛福堯《初探河南歷史時期的寒暖》,《歷史地理》第七輯。)陳家其等建立的2000年以來江蘇溫度變化指數曲線表明,在相對較溫暖時期持續最久的是7、8世紀,即唐代中期以前,其間很少冷冬記載。(註:陳家其等《江蘇近二千年氣候變化研究》,《地理科學》1998年3期。)唐代長江上游荔枝種植北界比現在高2個緯度,由此可推論當時長江上游地區年均氣溫比現在高1-2度左右。(註:藍勇《近2000年來長江上游荔枝分布北界的推移與氣溫波動》,《第四紀研究》1998年1期。)據郭聲波研究認為唐代成都有荔枝生長,但南宋就沒有了。(註:郭聲波《成都荔枝與十二世紀寒冷氣候》,《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89年3期。)另唐代張籍《送蜀客》詩有:"木棉花開錦江西",知唐代成都有木棉生存,不論這種木棉是木棉屬的木棉或是棉屬的樹棉,都是一種喜溫暖的植物,今天成都這兩種植物都沒有自然狀態的生存,可說明唐代成都氣溫應比現在高。劉昭民《中國歷史上之氣候變遷》根據杜甫在成都作《詠雨》詩談到陰歷四月梅雨型天氣,認為現在成都春夏之交已經沒有梅雨天氣,也可見唐代成都比現在更溫暖多雨。據《新唐書》和《蠻書》關於雲南柘蠶生長期來看,一般是正月生而二月繭。我們知道,蠶對溫度要求十分高,月均溫低於20度便可能受到影響,最適溫為16度到21度,氣溫降到7.5度以下便進入休眠狀態。這樣可以看出蠶的適溫期比現在提早許多,說明當時雲貴高原年積溫比現在高。對《蠻書》卷7記載的曲、靖州以南和滇池以西的農作節氣,歷代爭論較大。筆者取昭通壩子、滇池壩子兩地節氣對比看出,唐代水稻是陰歷三四月播種,八月收獲,而現在這些地區是陰歷四月底播種,十月才收獲,可見現在水稻生長期推遲並拖長,說明現在雲南地區一定時期內活動積溫下降,可供作物生長的的時期縮短。

(4)唐代不僅溫暖,而且是一個十分濕潤的朝代。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一文統計了中國歷代旱災和雨災,表明唐代是一個旱災相對較少的時代。陳高庸《中國歷代天災人禍表》下冊統計表明,隋唐五代時期是中國歷史上災害中水災比例最高的時期,這可能與當時降水豐沛有關。呂蔚光《華北變旱說》(《地理》第一卷2期,1937年)認為漢唐時期塞外河水普遍豐於今日。進一步研究也表明,公元630年到834年這200多年是近3000年來歷時最長的多雨期。(註:王鄉、王松梅《近五千年我國中原氣候在降水量方面的變化》,《中國科學》B輯,1987年1期。)可見唐代氣候確實比較濕潤。

總之,現在看來唐代在中國2000年的歷史上屬於溫暖濕潤的時期是可信的。

一2
2.溫暖濕潤的氣候對唐代農業經濟的影響

(一)氣候變化對歷史時期中國農牧生產的影響

王子今先生曾對秦漢氣候變化與歷史發展的關系作了研究,認為兩漢間的氣候由暖到寒的轉變,正與移民運動的方向由西北而東南的轉變表現出大體一致的趨勢,而關中和華北平原與江南的戶口消長及河患消長更進一步證明了這種相關性。(註:王子今《秦漢時期氣候變化的歷史考察》,《歷史研究》1995年2期。)這說明氣候變化對秦漢社會發展影響十分明顯。

從歷史地理角度來看,百年尺度的氣候變化對高緯度的東亞游牧地區(大漠南北)、中緯度的中國傳統農業區(黃河流域)和低緯度的南方開發不足區(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響巨大且各有側重。

(1)對高緯度東亞游牧區的影響。研究表明游牧民族的生存對草原生態環境有很大的依賴性,氣溫波動和降雨量的變化對牧業生產的影響往往是致命的。至今草原地區的"白災"仍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在生產力更低下的中古時期,傳統游牧民族相對於當時的農耕民族而言,對自然的依賴更加明顯。研究表明,我國內蒙古草原地區有的地方牧草產量與夏季降雨量相關系數達0.68。1980年的氣溫偏低和夏季少雨使牧草生長期減少了五分之三的時間,加上氣候寒冷,致使有的地方冬春死畜率達90%。(註:內蒙古鑲黃旗氣象局等《牧草生長的氣候條件的研究》,《中國草原》1984年2期。)這種氣溫波動往往對游牧民族產生遷移大格局的影響。使寒冷期中國高緯度地區游牧民族形成周期性的向南推進大勢。相反,如果氣候相對溫暖濕潤,草原生態環境良好,游牧民族生產相對正常,社會往往相對穩定,對南方農業民族的影響相對較小,南方農業民族的北面壓力相對小,有利於黃河流域農業生產的發展。

(2)對中緯度傳統農業區的影響。據倪根金研究表明,我國北方中緯度地區在歷史時期氣候變化總的趨勢是日益乾冷,這便造成了我國濕潤和半濕潤地區向南退縮,乾旱和半旱區向南擴展,農牧業區線南移,進而使適合農作物生長的時期縮短,熟制減少;同時還造成自然災害頻率增大,生態環境惡化,水源減少,水利工程功效衰落;北方水稻種植萎縮,糧食單產量下降;同時也使經濟作物種植分布和經濟動物分布南遷(註:倪根金《試論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年1期。)。相反,如果氣候變得溫暖濕潤,則農牧線北移,農耕區擴大;氣候轉暖往往使自然災害頻率減小,農業生產相對穩定。氣候轉暖使供農作物生長的周期增長,熟制增加,復種指數增大,單位面積總產量增大;單季農作物可能因氣候濕熱而本身生長期短,在單季產量得到提高的同時,也為提高復種指數提供了更多的時間。同時氣候溫暖濕潤使水源更充足,水稻的種植面積拓展,糧食產量提高,而竹類、桑類植物在北方生長更好,隨生物多樣性而來的產出多樣性往往使北方地區有更多的農業經濟增長點。也就是說在中國北方的黃河流域,氣候溫暖濕潤往往更有利於農業經濟的發展,而農業經濟的發展是傳統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基礎。

(3)對低緯度南方開發不足地區的影響。氣候變化對我國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影響較復雜。這種復雜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歷史地理的研究表明,歷史時期我國中低緯度地區氣候變化的幅度是大大小於中高緯地區的,也就是說長江流域,特別是珠江流域氣候變化幅度較小,對環境的影響也較小。一方面南方地區的地表下墊面相對更復雜,山地、丘陵、平壩相兼,而地表水資源豐富,在上古和中古時期一些地區還處於一種原生態狀況,隨著人類生產力的提高,對這些地區的開發往往人為因子的影響更明顯。王子今先生曾認為東漢以後氣候日加乾冷是長江中游長沙、桂陽、零陵地區戶口發展,使"卑濕"地區得到更好開發的自然條件,從理論上講似有其道理,但真正要說清楚兩者之間的關系可能需要進一步探索。因為唐代比東漢魏晉南北朝濕潤多雨,但南方地區卻得到更大的開發,"卑濕"的環境得到更大的改善。實際上從氣候變化來看,如果南方地區更加乾冷,對農業經濟的副面影響也更大。由此看來,南方地區的開發可能還是受南北文明大移位的影響,人為的因子可能更大。

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從理論上講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相對減弱。不過,據楊柏等人研究近百年中國亞熱帶地區農業氣候帶界限動態變化表明,北亞熱帶和中亞熱帶北界近百年擺動2個緯距,其中雙季稻北界擺動1個緯度,柑桔北界擺動近1個緯度。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仍十分大。(註:楊柏等《近百年中國亞熱帶地區農業氣候帶界限動態變化及對農業生產的影響》,《自然資源學報》1993年3期。)可見直到現在氣候中長期變化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仍不可低估,更何況是在唐代。

(二)溫暖濕潤氣候對唐代農業經濟的影響

(1)農牧業分界線北移,農耕區擴大。唐代隨著氣候變溫暖和一些人為的因素,農牧業地區的北線在向北推移。據學者研究表明,從戰國到西漢初年,自今青海東部河湟地區向東北經陝北、隴東的涇、渭、北洛河上游,晉西北山陝峽谷流域南緣龍門山,又東北沿著呂梁山、恆山,接燕秦長城至今遼寧境內,存在著一條農牧業界線。漢武帝時,北伐匈奴而取得了"河南地",設立了44個縣,農墾區向北推移,農牧業北線推移到西達河套西烏蘭布和沙漠和賀蘭山、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北抵陰山山脈,東面沿長城一線。但東漢以來北方民族南下,使農牧區界線打亂,形成了一個農牧業雜處的交錯過渡帶。(註:鄒逸麟《中國歷史地理概述》161頁,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據研究表明,到了唐代農牧業界線變成了農耕區與半農半牧業的界線,且有所北移,如東段北移到燕山山脈以下,西南端向南延伸,達到隴山之西,東北端也可以伸向遼水的下游。而半農半牧區與牧區也形成一條界線,即由陰山山脈西達居延海,東達燕山山脈。在這樣的形勢下,農業區形成一些發達富庶的地區,如涇渭河下游、汾水下游、涑水流域、伊洛兩水下游和黃河的下游。在半農半牧區裡面,已經有相當的農業基礎。(註:史念海《隋唐時期農牧地區的變遷及其對王朝盛衰的影響》,《唐代歷史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這不僅使唐代的農耕區擴大,而且使農耕區與牧區有一個緩沖地帶,使唐代的邊防有一定的當地給養支持,使唐代經濟力量增強,軍事防禦更穩固,社會更加穩定。這既直接有利於唐代經濟的發展,也為農業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更穩定的社會環境。宋元以來中國西北地區氣候日加乾旱少雨,多以牧業為主,經濟落後,可是唐代能在西域駐軍屯田,以致西北隴右地區"閭閻相望,桑麻翳野"(註:《資治通鑒》卷二一六。),西北絲綢之路也十分通暢。

(2)農業經濟作物種植北線北移,產出多樣性更明顯。由於氣候的溫暖濕潤,唐代農業經濟作物種植的北界更靠北一些,如水稻、蠶桑、竹類、柑桔等。這樣,產出的多樣性為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倪根金引張養才的研究表明,歷史氣候溫暖期單季稻在黃河流域栽培,雙季稻可以推進到長江兩岸;寒冷期,單季稻普遍栽培在淮河流域,雙季稻在嶺南地區比較普遍。歷史時期氣候冷暖變化,可引起單、雙季稻種植地區的南北變動,其變動約兩個緯距。(註:倪根金《試論氣候變化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1988年1期。)據研究表明,唐代黃河流域普遍開發了水稻田,水稻種植西起河西走廊,北抵河套、燕山南麓,南至秦嶺、淮河,東至於海,分布北線比前後時期都靠北一些,分布面積也更廣闊一些。(註:鄒逸麟《歷史時期黃河流域水稻生產的地域分布和環境制約》,《復旦大學學報》1985年3期。)唐代黃河流域還是重要的蠶桑生產地區,河南府、鄭州、汝州、滑州、汴州、宋州、陳州、徐州、兗州、密州、虢州、相州、衛州、貝州、幽州、冀州、趙州、安東都護府、晉州、汾州、代州、並州、京兆府、岐州等都出產蠶桑,河南道、河北道是傳統產區,保持發展優勢,而河北和河東高緯度地區蠶桑業也有了較大的發展。(註:趙豐《唐代蠶桑業的地理分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1年2期。)筆者認為高緯地區的蠶桑發展正是唐代氣候溫暖因素造成的。唐代在黃河流域有大面積的竹林分布,宋代在北方地區發現一些竹類根系,可能便是唐代所留。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21:"近歲延州永寧關大河岸崩,入地數十尺,土下得竹筍一林,凡數百莖,根干相連,悉化為石。"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4稱:"余聞秦中不產竹,昔年山崩,其下乃皆是竹頭,由是言之,古固產竹矣。"所以,隋唐時期關中地區一些縣設有司竹監。這種北移趨勢在西南地區也有表現,如前面談到的唐代荔枝分布比現在北移2個緯度,唐代西南柑橘種植中心比現在高2個緯度,五代北宋中國食用粉芭蕉(M.paraddisiala var sapientum)和觀賞芭蕉(Musa basjoo)的分布也比現在更靠北一些,(註:藍勇《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想唐代也然。

在這種溫暖濕潤的氣候背景下,北方地區水資源更豐富。據王利華先生研究,中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水環境仍較好,河流湖泊中棲息著豐富的魚類資源,漁業生產在社會經濟生活中仍佔有重要的補苴地位。(註:王利華《中古時期北方地區水環境和漁業生產》,《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9年4期。)

(3)可供農作物生長時間增長,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復種指數提高。由於氣候溫暖濕潤,熱量條件好,唐代可供農作物生長的時間增長,唐五代溫暖濕潤時期農作物的生長期比現在長10天以上。(註:龔高法等《氣候寒暖變化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紀念科學家竺可楨論文集》195頁至212頁,科學普及出版社,1982年。)

據鄭學檬研究表明,唐代是在四月收麥,而宋代多在五月。同樣唐代的兩稅收取時間比宋代提早一個多月,(註: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嶽麓書社,1996年。)麥收時間的推遲必然會影響其它復種和輪作的農作物生長。

唐代嶺南流行雙季稻,但唐宋之際重慶涪陵一帶也流行雙季稻,故《輿地紀勝》卷174引《龜陵志》記載:"五月半早稻已熟,便可食新。七八月間收割已了。"與之相印證的是同時唐代涪陵一帶出產荔枝,品質優良而入貢楊貴妃,也說明當地當時氣候比現在溫暖。

據《蠻書》卷7記載:"從曲、靖州已南,滇池以西,土俗唯業水田,種麻、豆、黍、稷不過町疃。水田每年一熟,至八月獲稻,至十一月之交,便於稻田種大麥,三月四月即熟。收大麥後,還種粳稻。小麥即於崗陵種之,十二月下旬已抽節,如三月小麥與大麥同時收刈。"這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我國稻麥兩熟制。有的學者還談到長江下游唐代也有了稻麥兩熟制。稻麥兩熟制在唐代普遍推廣,可能與唐代氣候溫暖濕潤而農作物生長時間增長有關。

不難想像,可供農作物生長時間增長,農作物生長周期縮短,復種指數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提高,自然有利唐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4)農作物單產量提高,糧食總產量提高。研究表明,在中國北方中高緯度地區,在溫暖氣候狀態下,自然災害的頻率減小,而溫暖氣候本身也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這便使唐代許多糧食作物單產量提高。據吳慧先生研究表明,中國古代在元代以前糧食畝產量以唐代最高,達334斤。(註:吳慧《清代糧食畝產的計量問題》,《農業考古》1988年1期。)王錚等研究表明,唐代北方稅糧比例佔全國的75.9%,北宋北方地區的稅糧比例佔全國的54.7%,而田土比例只佔全國的31%,以後北方普遍田土在全國的比例高於稅糧在全國的比例,這表明溫暖時期北方土地生產力水平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以後則相反。(註:王錚等《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地理學報》1996年4期。)

(5)水利建設成效顯著。溫暖濕潤的氣候有利於水利建設的發展,特別是在中高緯度地區的中國黃河流域更是明顯。研究表明,中唐以前北方地區水利復興,將西漢時期的水利工程完全恢復,並新建了一些新的灌區。特別是引黃灌溉的成功和關中水利的恢復。據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統計唐代有水利工程253項,宋代為1048項,但唐代北方地區有103項,宋代北方地區則只有78項。這說明唐代北方地區的農業水利建設是十分突出的。這對於以北方為核心區的唐代文明興盛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中唐以後南方地區的水利建設持續發展,湖田、沙田、葑田、畲田、梯田等土地利用形式已屢見於記載。其中意義最大的是太湖流域塘埔圩田的形成(註:梁家勉主編《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農業出版社,1989年。)。南方這種水利建設的高潮在宋代得以繼續,而宋代北方地區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造成水利建設成就不大,南北水利建設的差距由此拉開。

(6)由於國力強盛,使南方地區的開發有了保證。與宋代相比從總體上講,唐代北方地區的經濟仍十分發達,綜合國力總的來看仍十分強盛,這為進一步開發南方地區創造了條件。在這種條件下,生產力中生產工具有了明顯的改進。唐以前各朝的農具發明和改進都是圍繞著旱地技術的耕耘和灌溉,從唐代開始,由於江東犁的定型,水田耕作工具不斷發展,為南方水稻種植和農業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水稻種植的推廣,又使南方土地進一步熟化,水稻土增加,南方農業經濟形成良性循環,使唐代全國經濟都處於一個全面發展的時期。

氣候的溫暖濕潤為唐代農業經濟發展創造了環境基礎。據研究,唐代人口最高達7722萬,每平方公里20多人,(註:杜文玉《唐宋經濟實力比較研究》,中國唐史高級研究班交流論文,1997年,承德。)墾田面積在800至850萬頃,(註:《汪篯隋唐史論稿》,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人地比率在10至8之間,(註:朱國宏《人地關系論》,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人地比率在8至10之間可能為傳統中國社會的合理指數,從這個意義上講,唐代文明的發達有前朝歷史發展的承傳積累作用。)當時有所謂"四海之內,高山絕壑,耒耜亦滿",(註:《元次山集》卷七《問進士》。)連西北相對乾旱的隴右地區在唐代前期也是"閭閻相望,桑麻翳野"。(註:《資治通鑒》卷二一六。)經濟的發展為社會的發展創造了條件,故社會發展上有"路不拾遺,行不齎糧"、"遠適千里,不持寸刃"之稱。(註:《唐語林》卷三;《通典》卷七。)物質文明的發展為政治穩定、軍事國力強盛和文化發展創造了條件,唐代在科舉、疆域、文學、繪畫、音樂、雕塑等方面的成就不論是在中國歷史上還是當時的世界范圍都有十分大的影響,唐代文明由此成為世界文明史上足可以大書特書的一頁,而這種文明正是以唐宋這個中世紀的溫暖期為基礎的。




1.唐宋間氣候的由暖轉冷與北方游牧民族的南下

據滿志敏先生研究表明,以百年尺度而論,有唐一代300多年中,氣候冷暖可劃分成兩個時期,其中以8世紀中葉為轉折點。從8世紀中葉至10世紀中葉,各類寒冷事件頻繁地發生,秋季冷空氣南進的時間提旱,春季時間則推遲,相應霜凍與降雪出現的最早、最晚時間都有提早或推遲。從河湖海冰凍現象研究,氣候帶要比現代南退一個緯度。(註:滿志敏《唐代氣候冷暖分期及各期氣候冷暖特徵的研究》,《歷史地理》第8輯。)朱士光等對關中地區氣候變化的研究也表明,唐德宗貞元年間(785至805年)以前7世紀、8世紀,氣候以暖冬為主,氣溫偏高。而在唐代後期,即貞元年間以後的9世紀,則以寒冬為主,也有春、秋出現霜雪害稼的現象。這種相對寒冷時期一直延續到了五代時期。(註:朱士光、王元林《歷史時期關中地區氣候變化的初步研究》,《第四紀研究》1998年1期。)陳家其等研究表明,近兩千年氣候變化,最溫暖氣候是在7、8世紀,即唐代中葉以前,但唐代後期和北宋氣候寒冷。(註:陳家其等《江蘇省近兩千年氣候變化研究》,《地理科學》1998年3期。)盛福堯研究河南歷史氣候也表明,唐代後期轉寒冷。(註:盛福堯《初探河南歷史時期的寒暖》,《歷史地理》第7輯。)文煥然畫出的8000年中國氣候冷暖示意圖也表明,6至7世紀中葉以前氣溫高,以後開始下降至10世紀。(註:文煥然《中國歷史時期冬半年氣候冷暖變遷》,科學出版社,1996年。)據王錚等研究表明,880年以後至1230年間氣候為混沌(Chaos)時期,880年以後,季風退縮,中國東部沙漠化加劇,總的說來,在近2000年間,以1230年為界,前期相對溫暖,後期相對冷。(註:王錚等《歷史氣候變化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地理學報》1996年4期。)這就是說,880年至1230年這300多年間是一個氣候轉折的過渡時期。不過,以今天的氣候標准來看,這仍是一個相對溫暖濕潤的時期,即我們指的中世紀溫暖期。同時我們也應看到,這個時期是一個由溫暖濕潤轉向寒冷乾燥的轉折時期,其中8世紀中葉和12世紀是這300多年間兩個比較明顯的突變時期,而12世紀的突變在尺度上應比8世紀更大。

早在20世紀初亨丁頓在《亞洲的脈動》(E.Huntington,The Pulesof Asia,Boston,1907)一書中便提出中

❸ 如何學習中國歷史地理文檔

一、了解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性質和歸屬
什麼是歷史地理學,我們認為現代歷史地理學應是研究人類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化及與人類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的科學。
長期以來,對於歷史地理學的學科歸屬問題爭論較大,歸納起來有四種說法:
一種說法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的輔助學科。這種觀點認為,中國古代沿革地理一直是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主要是探討歷史上州縣興廢和疆域變遷,進而為歷史學的研究提供輔助,為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提供空間的定位。故在很長時期內,人們一直認為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在全國高校歷史系的教學中,中國歷史地理學在一些學校是作為專業必修的基礎課,一些作為專業選修課。
一種說法認為歷史地理學是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即地理學的一門輔助學科。持這種觀點的專家認為,歷史地理學研究的對象是地理環境,是與現代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相同的,而其研究工作主要是復原過去的地理環境,進而闡明當前的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特點,為當代地理學服務。這種說法成為目前歷史地理學界的主流觀點。
一種說法是歷史地理學是歷史學與地理學的一門交叉學科。由於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地理學,而研究時間、資料和方法又多是歷史學的,認為歷史地理學是一門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新學科。歷史上便有所謂「史地不分家」之說,一不了解歷史地理學的人,往往還認為是中學的歷課與地理課的簡單重合。
當然,隨著歷史地理學學科的發展,已經有些學者感到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相對獨立的、綜的科學。其實早在20 世紀60年代中國已經有人感到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獨立的學科。20 世紀 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公開認為歷史地理學應將社會歷史發展與地理環境作為最重要的研究內容,提出歷史地理學應是一門獨立的綜合的學科。
不管學科歸屬怎樣,中國歷史地理學目前在歷史教學中受到的關注是其他學科所沒有的,這體現了中國歷史地理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地位的重要。
現代歷史地理學是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地理環境變化及與人類和人類社會關系的科學,歷史上的人地關系是這門學科的核心。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學科特色主要是盡全時空和人地互動,這應成為我們學習歷史地理學最終應樹立的理念。要達到這個境界,則首先要對一些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和認識,這是我們歷史專業的中國歷史地理課教學所要達到的基本目的。
二、掌握中國歷史地理的基本內容
歷史地理學的內容十分豐富,但各方面要求掌握和理解的內容和重點並不完全一樣。
歷史自然地理是歷史地理學的基本背景,是承載歷史人文地理各種景觀的舞台。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了解歷史自然地理知識,是了解人類產生以來人類環境變化及與人類關系的關鍵,也是進一步學習歷史人文地理的基礎。在歷史自然地理中,歷史氣候的變化影響著水文、植被、土壤、海岸等方面的發展趨勢,故歷史氣候變化的學習應是歷史自然地理學習中最重要的內容。從學習這個角度上講,我們需要了解近五千年來中國氣候冷暖的周期性變化規律,並對這種周期性氣候變化對中國歷史發展的影響有一定的認識。如果從研究的角度來說,則還需了解這些周期性變化的主要特徵、產生變化的自然和社會原因,怎樣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從考古學、物候學、文獻學、現代觀測資料來復原過去氣候的方法。植物生長特性和周期、年輪判讀法、動物的生長特性、海平面的升降、雪線的升降、冰川的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對學習歷史氣候地理用處十分大。如果從更高的要求出發,學習怎樣復原過去的森林覆蓋率、河流徑流量、土壤肥力變化、野生動物分布變遷等也是十分重要的。
歷史人文地理是我們學習歷史地理的主要內容,我們如果將歷史地理學作為歷史學的一門輔助學科來看,學習歷史地理學的這部分內容就是為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歷史發展服務的。
歷史政區地理是歷史人文地理最傳統的部分,學習者應完全掌握實行郡縣制以來這兩千多年來中國行政區劃的基本變化規律,並初步了解這種變化與中國傳統社會的關系。進一步研究,則應從行政區劃與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各個方面來考慮兩者之間的互動關系,並對現實行政區劃的實踐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像秦漢時期的郡縣制、監察州、道、都護府,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僑置郡縣、土斷、雙頭州郡,唐宋時期的道路制、都督府、羈縻州、市鎮、軍、監、頭下軍州和元代以來的行省、道、市等有特別意義的行政區劃變化都應是重點了解的。
中國歷史疆域地理主要是分析近五千年來,在東亞地區一千三百多萬平方公里地域上繁衍生息的各民族的疆域變化。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歷史疆域史不應僅是幾個中原核心王朝的疆域變遷史,而應是活動在這個時空內的所有民族和政權的疆域變遷史。歷史疆域地理的學習重點應是近代中國疆域的變遷史,西北和東北疆土的喪失、外蒙古的喪失、南海諸島的爭端、中印和中越邊界的變化等都是十分敏感而重要的內容。
歷史經濟地理是歷史人文地理學習中內容最多的部分,廣義的歷史經濟地理應包括經濟區域的演變、農牧分布線的推移、農業植物的嬗變、手工業分布、交通通道的變遷、城鎮的分布、人口的分布變遷等內容。傳統中國社會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經濟的發達程度左右著整個經濟的水平,故在學習中要特別注意。以農業為核心的經濟區域地位的升降應是歷史經濟地理學習的重點,其中唐宋之際中國經濟中心的東移南遷的過程及其原因,應是重要的學習內容。在學習這個問題時,要充分利用歷史地理從人地關系思考問題的優點,除充分考慮社會的因素外,更要十分重視自然因素,特別是氣候變化帶來的一系列環境變化的因素。同時,從技術層面分析,農業經濟的發展也是一個新的學習角度,如漢、宋、明清三次農作物的引進對中國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應該引起我們的充分重視。
歷史交通地理在古代承載著主要的信息傳遞功能,各歷史時期的主要交通通道也應成為學習的重點。如歷史上的直道、馳道、西北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隋唐和元明清的大運河,都是十分重要的內容。與交通有關的是城市的分布變遷,城市分布變遷與經濟區域重心的發展變化關系十分大,故歷代重要的都城位置變化和重要的經濟都市分布變化也是歷史城市地理學習的重要內容。 歷史人口地理在傳統社會里也可以包括在歷史經濟地理中,因在傳統社會里人口數量是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當然,由於歷史人口發展的重要性,我們也可以單獨分出來學習和研究。
歷史人口地理與人口史的學習方法和側重有所不同,相比而言,歷史人口地理的學習更應看重歷史人口的地理密度變化。在歷史人口地理學習中,人口流動產生的移民現象也是一個學習的重點。與移民史不同的是,移民地理的研究更重視人口移動造成的人口和經濟要素的空間變動及其原因和影響,特別是造成資源與產業配置的變化,尤為重要。一些重要的歷史移民事件,如歷史上的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和永嘉之亂、安史之亂、唐末波動、靖康之亂等事件造成的北方民族南遷,明清時期的湖廣填四川、闖關東、走西口、跑口外、走台灣,都是應重點掌握的典型,是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較大影響的事件。
歷史文化地理的學習應重點掌握歷史人才和學校書院分布的變遷,這是與中國經濟文化分布的東移南遷關系十分密切的。至於文化地理的其他部分由於目前在歷史地理領域的研究還不夠深入和全面,對於它的學習還需更多地本著從探索角度來分析一些問題。
三、熟悉有關中國歷史地理的著作
為了更好地學習中國歷史地理,閱讀一些中國歷史地理書籍是十分必要的。
中國青年出版社在 1981年出版了一本 《中國古代史常識·歷史地理部分》,簡明扼要,重點突出,是我們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學的一本入門書籍。1985 年以來,先後出版了 11 部中國歷史地理的通論性專著和教材,即王育民的 《中國歷史地理》、馬正林的 《中國歷史地理簡論》、張步天的《中國歷史地理》、鄒逸麟的 《中國歷史地理概述》、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陳昌遠的《中國歷史地理簡編》、韓賓娜等的 《中國歷史地理》、陳代光的《中國歷史地理》、張全明等的《中國歷史地理論綱》、李恩軍的《中國歷史地理學》、耿占軍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今年,我編著的 《中國歷史地理學》教材和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理》教材也將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這些專著和教材都是我們初步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的重要讀物。如果需要進一步的學習,自然地理方面可參閱中國科學院編著的 《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人文地理方面可參閱鄒逸麟主編的《中國人文地理·歷史人文地理》一書。歷史地理的學習中閱覽歷史地圖是十分必要的,這方面可以參考譚其驤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全書共 %冊,主要是歷代政區和疆域圖。如果在學習的同時有探索的興趣,可以先了解研究現狀,可參考杜喻等主編的 《中國歷史地理學論著索引》和華林甫編著的《中國歷史地理學五十年》兩書,並可閱覽《歷史地理》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兩個專業刊物。在此基礎上,再閱讀有關歷史地理的重要歷史文獻。
四、學習歷史地理學應注意的問題
由於歷史地理學特殊的學科特點,我們在學習時要注意以下五個方面的問題:
1. 現代歷史地理學涉及學科知識眾多,主要涉及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生物學、考古學、物候學、統計學、人類學等學科,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有關知識和技能,在探索中學習,不斷向其他學科的同事學習,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的文獻。
2.現代歷史地理學的核心是人地互動和盡全時空,這樣,對地理學的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樹立空間觀念對每個學習歷史地理學的初學者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
3. 現代歷史地理學由於其研究方向越來越向統計計量發展,故對歷史地理學的學習更應樹立數量觀念,如人口的地理密度、氣候的溫度波動、植被覆蓋率、生產的產量、墾殖指數、江河的徑流量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數字統計。在學習中要善於將難以量化的因子量化並進行比較,是歷史地理在思維方式上的優勢。
4.由於歷史地理學特殊的學科特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成為學習和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座右銘。對於剛開始學習和研究歷史地理學的學生來說,樹立和培養熱愛自然,走向野外的志向尤為重要。一方面我們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自然和社會的變化,一方面要求我們有一種探險獻身的吃苦精神。
5. 歷史地理學涉及的歷史文獻比其他歷史學分支的文獻更廣泛,因為一切政治、經濟、文化現象都是以一定的空間為背景和舞台的。這就要求我們的學習和研究者不僅只利用正史、會典、會要、實錄等史籍,還需要廣泛地涉獵各種野史筆記、詩文集、地理志和各類雜著,盡全一切空間資料,也就是對歷史上的重要歷史地理文獻應盡可能涉獵到,如各代的地理總志、正史的地理志等是必讀之書。當前由於二十五史和四庫全書都有了可供檢索的光碟,故對這方面的資料應充分運用,但需與原始版本核對比較,以防出錯。
現代歷史地理學是一門正在發展的學科,我們應以一種發展的和探索的眼光來學習這門課程。一方面由於對其生疏,我們首先要掌握相關的歷史地理名詞,熟悉一些重要的概念,一方面我們在學習中應積極發揮主動性,使這門學科在學習和研究中日趨完善。

❹ 史念海的主要作品

《中國疆域沿革史》(與顧頡剛合著),長沙商務印書館,1937年3月。
《中國的運河》,重慶史學書局,1944年出版;1988年4月,陝西人民出版社再版。
《河山集》(1-7集):先後由三聯書店於1963年9月與1981年5月;人民出版社於1988年1月;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於1991年12月;山西人民出版社於1991年12月與1997年12月;陝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於1999年1月出版。
《黃土高原森林與草原的變遷》(與曹爾琴、朱士光合作),陝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中國人口地理和歷史地理》,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11月出版。
《中國歷史地理綱要》(上、下冊),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與1992年5月。
《西安歷史地圖集》(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1996年8月。
《中國古都和文化》,中華書局,1998年7月。
《唐代歷史地理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黃河流域諸河流的變遷與治理》,陝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❺ 史念海的治學之路

史念海在北平輔仁大學歷史系讀書時,校長史學家陳垣先生親自給學生上課,課讀甚嚴。加之強鄰侵逼,國難深重的現實,促使先生發憤為民族振興、國家富強而刻苦學習,因此學業進步甚速,三年級時就把大學本科生的全部課程修完,為進行史學研究打好了基礎,由於受到清代乾嘉學派的影響,也是出於對陳垣先生的欽慕,史念海對考據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在四年級時就連續寫出了《兩唐書地理志互勘》、《西漢侯國考》等論文,受到當時在北京大學、燕京大學講授中國古代地理沿革史課程的史學家顧頡剛先生的識拔,遂經顧先生介紹加入了禹貢學會。大學畢業後又被聘為該學會的編輯。學會的活動為中國現代歷史地理學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堅固的基礎。史念海正是在禹貢學會的強烈愛國主義思想與嚴謹治學的精神熏陶下,走上了歷史地理學治學道路的。他的第一部學術專著《中國疆域沿革史》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與環境氛圍中,在顧頡剛先生具體指導下,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寫成,交商務印書館作為《中國文化史叢書》之一出版的。此書全面總結了中國2000多年來沿革地理學的研究成果,系統論述了上起大禹治水分州之傳說時代,下迄民國時期歷代之疆域分布與政區設置,不僅在許多問題上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而且還突破了前人所劃定的沿革地理學的范圍,在有關人口、都城等方面作了考證分析,並開了中國現代歷史地理研究的先河。至今,這本《中國疆域沿革史》仍是青年學者從事歷史地理研究必讀的入門書。特別是作者痛感當時中國「邊圉不整,強寇壓境,虎視鷹瞵,直欲得我而甘心」的危殆局勢,除專設「鴉片戰後疆土之喪失」一章以引起國人注意外,還多處對歷史上抗敵守邊的民族英雄大加褒揚,並疾呼「光復舊土,還我山河,是在吾人好自為之」,愛國激情充溢於字里行間。這部中國現代最早公開問世的歷史地理專著,是史先生在學術上取得的一個顯著成績,這自然也是他遵奉師教、勤奮工作、勇於開拓的結果。

❻ 推薦點比較有深度有見地的歷史研究書籍~

參考書

中國:翦伯贊《中國歷史綱要》
張豈之《中國歷史》(沒有共和國史)
錢穆《國史大綱》
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張傳璽《中國史綱》
周谷城《中國通史》
白壽彝《中國通史》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

世界: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6冊)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湯因比《歷史研究》
阿爾德伯特《歐洲史》

藍勇《歷史地理學》(今天剛從老師那裡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
王力《古代漢語》

專門史:《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宗教史概論》、《中國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准備了這么多,還缺少史學理論、史學史

以上書有的看了一遍,有的數遍,但是對於專門史和世界史還是害怕啊~~~~

❼ 怎樣學習中國歷史地理學,學習地理學需要掌握哪些要點

關鍵詞:初中地理

初中地理的學習技巧,你都知道多少?

在學習初中地理的時候,需要有專業的方式,認真了解,了解所學的知識,明確各部分的知識點及其相互關系之外,我們還必須充分的運用這方面的知識,使我們的初中地理成績更好,使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並且在學習當中如果有自己解決不了問題,需要和老師進行討論,這樣可以及時的把每一個難點都解決掉,並且加上教科書知識以及可以課外的知識,可以使自己的知識內容更加的豐富,讓自己的初中地理成績有所提高,但是學到的知識需要在一段時間之後進行再次練習,否則可能會出現忘記的情況.

以上就是學習初中地理的技巧,通過以上的內容,學會以上的方式之後自身的成績會有一定的提高.

❽ 09年歷史考研大綱

歷史考研已經全國統考了,每個學校已經不推薦書籍里,因為題目都是有國家統一出的。

看看下面這些書吧,這些你基本上以概要掌握。

中國:翦伯贊《中國歷史綱要》
張豈之《中國歷史》(沒有共和國史)
錢穆《國史大綱》
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張傳璽《中國史綱》
周谷城《中國通史》
白壽彝《中國通史》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

世界: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6冊)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湯因比《歷史研究》
阿爾德伯特《歐洲史》

藍勇《歷史地理學》(今天剛從老師那裡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
王力《古代漢語》

專門史:《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宗教史概論》、《中國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❾ 周谷城的《中國通史》與北大版全球通史 哪本好

中國:翦伯贊《中國歷史綱要》
張豈之《中國歷史》(沒有共和國史)
錢穆《國史大綱》
司馬遷《史記》
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張傳璽《中國史綱》
周谷城《中國通史》
白壽彝《中國通史》
內藤湖南《中國史通論》

世界: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6冊)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湯因比《歷史研究》
阿爾德伯特《歐洲史》

藍勇《歷史地理學》(今天剛從老師那裡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
王力《古代漢語》

專門史:《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中國經濟史》、《世界經濟史》、《宗教史概論》、《中國政治制度史》、《世界政治制度史》(均出自高等教育出版社)
強烈建議《資治通鑒》
1、是中國最詳盡的編年體史書,在中國史書中有極重要的地位。
2、本書同樣還是全世界有文字記載以來的第一部《管理典籍》。教育部曾有意將其納為「管理」專業的必讀,MBA、EBA必修課。
3、既古老又現代,篇幅不大,適合時間緊迫的應試。

❿ 陝師大研究生歷史考試用書

歷史學:
參考書

中國:翦伯贊《中國歷史綱要》
呂思勉《呂著中國通史》
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世界:吳於廑、齊世榮《世界史》(6冊)
藍勇《歷史地理學》(今天剛從老師那裡借到了史念海的《中國歷史地理綱要》)
周予同《中國歷史文選》
其實以上書不看也可以,我只看了本仝晰剛的《歷史學基礎輔導全書》,這本書吃透了,過A線沒問題。淘寶上有。

英語:

1.【2011考研英語詞彙寶典 攻克5500】丁雪明 著 現代教育出版社出版

2.【2011考研英語詞彙寶典】 肖克、索玉柱 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3.【我要考研---2011考研英語大綱詞彙考點突破】 宮東風 著

4.【新東方2011考研英語大綱詞彙考點、用法及辨析】李玉技 著 群言出版社

5.【新東方2011考研英語詞彙50天突破】 宋新、許楊 著 群言出版社

政治:
教育部的解析一定要買,通讀兩三遍,因為大綱是出題的依據,教育部的大綱解析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然後可以做做任汝芬的題和真題,最後考前可以聽一下趙宇的課程,他的答題方法很有效,我第一年考和第二年考政治差了十多分,可以說是歸功於趙宇老師的答題方法,就是學航的,報個考前沖刺就行了,如果有經濟實力可以報個強化,老師點一下,給捋一下思路,還是不錯的.

不想報班的話建議你先看任汝芬的序列一(基礎),但是有一點你要知道,一本書其實有很多內容是不用看的,要是沒報班的話可能就比較難掌握了,一般任汝芬的課在網上都有錄音,你可以去下,對比一下那些內容是可以不看的!!
對於習題就用任汝芬的系列二,三就行,挺不錯的!!
真題都差不多,哪個都可以的!!
最後臨考前去買一些押題的書,比如考前多少題等等!!
政治這個東西不是說做的多少聯系就能得高分,主要是能理解!當然答題技巧也很重要的!!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