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教學總結

中國地理教學總結

發布時間: 2021-03-10 06:15:11

初中地理期末工作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 年級\ 個班的地理課教學。由於中途接手這些班級,在有限的時間里,我多方面了解學生情況,根據學生實際,認真鑽研課程標准,結合備課組的教學計劃,積極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具體總結如下:
一、 學習新課程標准,以當前先進的教學理念為指導,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地理課程的總目標是要求學生初步掌握地理的基本知識和基本原理,獲得地理技能,發展地理思維能力,掌握學習和探究地理問題的基本方法和技術手段;增強愛國主義情感,樹立科學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念。在教學中進行目標的細化,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角度進行落實。即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識和學習地理的基本技能,同時還要求學生掌握獲得知識的方法或了解知識獲得的過程,為了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現代公民,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觀念及愛國情感。
教學中,要視學生為知識的創造者,而不僅把學生當作一個知識的接受者培養。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只有學生學會了學習,教學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希望。要實現這一教學理念,教學手段要靈活多樣,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在班級教學中,班級之間有差別,學生個體也有差異,教學中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採用分層教學,以先帶後,承包互幫,展現學生個性風采,凸現團隊式學習,建立學習型小組。遵循進步就是優秀的原則,突出過程性評價,提高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
二、結合學生實際,加強學生的地理基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
這批學生大部分在初一沒有學好地理,地理基礎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識也不具備,更不用說養成地理思維和方法,在觀念上他們把地理當作副科、次科,對地理學習不重視。對初二的學生來說,由於地理是綜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佔的分數不多,學生也輕視地理學習。我們的學生在初一階段成績也很差,從小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缺乏自信。學生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學習不認真,練習作業應付了事。針對這些情況,我在課堂上時刻通過激趣是學生保持注意,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地理基礎知識。多從初中生活,地理學習等方面給以方法的指導,在教學中滲透先進的學習觀念,讓學生體驗成功,培養自信;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突出強化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三、抓緊、抓好課堂教學環節,搞好常規教學,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
由於初中地理強調對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說「理」,難度較大。因此,我在備課前,認真研究教學標准,綜合各種版本教材,結合學生實際,適當增加學生對問題的理解深度。平時多收集一些相關的時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號成功返回,台風事件等,結合本地的自然環境和經濟建議成就,注重生活與所學知識內容的聯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為知識興趣的切入點,把握好每節課的重點、難點,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寫出較好完整而詳細的教案。
在備好課的基礎上,講好每一節課,提高課堂45分鍾的教學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學成績的關鍵。在課堂上准確無誤的向學生傳授教材知識,經常啟發學生思維,注重教學語言的生動性、趣味性,分析問題深入淺出,列舉學生喜聞樂見的事例剖析難點,創設寬松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掛圖,圖片,標本,有時藉助多媒體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過程,如:地形剖面圖、鋒面雨的形成等。讓學生增強了感性認識,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培養了學生的讀圖能力,課堂效率有較大提高。第三,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有關章節內容,對全體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如大氣污染,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利用與生態破壞等。
我在教學中嘗試開展多樣化的學習形式,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如開展研究性學習,地理小論文,野外考察,調查報告等。在學習過程中使學生獲得收集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利用地圖,綜合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辯證的思維方式及其表述能力等。通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發展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具有活躍的思維,從而達到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目的。
四、不足之處
(1)過程與方法的結合有待提高。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角色的分工應細化,特別是組內的弱者應真正在其他同學的帶動下有所提高,課堂不應總是尖子生唱主角,應使教學真正面向學生。
(2)師生的交流的平等性應加強。在提出問題時,應站在學生的角度,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出發,而不是一味把學生的思路往自己設計的路上引,問題的設計不宜太大,應站在學生的認知角度剖析。
總之,在課程改革的今天,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探索,運用符合學生自身發展特點的教育教學方法,才能取得較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的要求。

㈡ 區域地理總結

世界區域地理專題總結
專題一:位置:
一、 東亞:80ººE-140ººE,20ººN-50ººN;
地處太平洋西岸,亞洲東部,包括中國、朝鮮、韓國、蒙古、日本等國;
二、 東南亞:23ºº26』N-10ººS, 90ººE-150ººE;
地處亞洲東南部,是亞洲與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圍包括中南半島(中央經線為100ºE),馬來群島(馬六甲海峽夾在馬來群島和蘇門答臘島的11個國家:寮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菲律賓、汶萊等);
三、 南亞:10ººN-30ººN,中央經線80ººE;
地處亞洲南部,范圍包括北部三個內陸國(尼泊爾、不丹、錫金),中部三個臨海國(印度、孟加拉國、巴基斯坦),南部兩個島國(馬爾地夫、斯里蘭卡);
四、 中亞:40ººN-50ººN,50ººE-80ººE;
地處亞歐大陸的「心臟」部位,世界島,范圍包括五大國家(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土庫曼、塔基爾斯坦),古代是絲綢之路,現代是第二亞歐大陸橋,戰略地位重要;
五、 西亞和北非:20ººN-40ººN,20ººE-65ººW;
地處「兩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亞洲、非洲、歐洲),「五海」(裏海→黑海→地中海→紅海→阿拉伯海),是海陸交通要道(蘇伊士運河——埃及,土耳其海峽——土耳其),北回歸線橫穿南部;

六、 撒哈拉以南非洲:30ººN-30ºS,20ººW-60ººE,中央經線:20ººW;
地處印度洋,大西洋之間的低緯地區,南回歸線,赤道橫穿,范圍包括49個國家;

七、 西歐:40ººN-70ººN,10ººW-20ººE;
北鄰北冰洋,西臨大西洋,南靠地中海;
八、 歐洲東部和北亞:
1、東歐西起波羅的海東海岸,東到烏拉爾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間的歐洲部分,它的面積占歐洲的一半,7個國家;
2、北亞是指亞洲北部屬於俄羅斯的領土部分,它從烏拉爾山向東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鄰北冰洋,南抵哈薩克、蒙古、中國的國界,面積在亞洲地區的1/4;
九、 北美:30ººN-50ººN,中央經線100ººW;
地處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
十、 拉丁美洲:30ººN-50ººS;
地處西半球,地跨赤道,西臨太平洋,東臨大西洋,北臨加勒比海,南鄰德雷克海峽;范圍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島,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峽,南部南美大陸,巴拿馬運河;
十一、大洋洲:20ººN-40ººS,100ººE-140ººW;
西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介於亞洲和南極洲之間;范圍包括「一個大陸(澳大利亞)、四個島嶼(新幾內亞島、塔斯馬尼亞島、紐西蘭南北島)、三大群島(波利尼西亞群島、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美拉尼西亞群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
十二、南極:
地處世界最南端,緯度最高,跨經度最廣;范圍幾乎在南極圈內,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環繞;
十三、北極地區:
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范圍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亞、歐、和北美的陸地和島嶼;

專題二:氣候:
一、 東亞:
1﹑東部沿海:季風氣候顯著;(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2﹑西部內陸:溫帶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
二、 東南亞:
1﹑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中南半島大部分、菲律賓群島,北部夏季高溫多雨);
2﹑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馬來半島和馬來群島,常年高溫多雨);
三、 南亞:
1、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印度半島大部分);
2、熱帶沙漠氣候;(印度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熱帶沙漠為主);
四、 中亞:
1、溫帶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
五、 西亞和北非:
1、熱帶沙漠氣候為主;(770多萬平方千米);
2、小部分為地中海氣候;
六、 撒哈拉以南非洲:
1、熱帶草原氣候 (世界第一);
2、熱帶雨林氣候;
3、熱帶沙漠氣候;
4、地中海氣候;
七、 歐洲:
1、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
註:生成原因:①終年西風;②北大西洋暖流增濕增溫;③地形因素;④大陸輪廓破碎,利於西風深入;
2、北部﹑南部:山地氣候;
3、西班牙﹑葡萄牙等:地中海氣候;
4、中部溫帶大陸性氣候;
八、 歐洲東部和北亞:
1、溫帶大陸性氣候(俄羅斯);
九、 北美:
1、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2、狹窄的溫帶海洋性氣候(40°N-60°N);
3、狹窄的地中海氣候;(30°N-40°N);
十、 拉丁美洲:
1、熱帶氣候,雨林﹑草原氣候為主;
十一、 大洋洲:
1、熱帶為主,呈半環狀:大分水嶺(熱帶雨林﹑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
註: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
① 東澳大利亞暖流增溫增壓;
② 東南信風來自於暖流;
③ 地形因素:處在大分水嶺迎風坡;
2、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壓控制);
3、熱帶沙漠氣候(被南回歸線穿過;西澳大利亞寒潮);
4、大陸西岸地中海氣候(30゜-40゜);
十二、 南極:
1、酷寒:
① 緯度高,熱量小;
② 海拔高,降溫幅度大;
③ 冰川對太陽的反射極強;
2、乾燥:
①緯度高,氣溫低,蒸發小;
②終年受極地高壓控制,下沉氣流;
③陸地面積大;
3、烈風:平均18m/s, 最大達100m/s,一年中8級以上風天達300天以上;
十三、 北極:
1、沒有南極寒冷(海洋面積大,大部分終年封凍);
2、降水比南極豐富(氣溫較高,海洋面積大),年降水量為100mm-150mm;
3、風速沒有南極大;

專題三:地形:
一、 東亞:
1、總括:(1)東部沿海:山地丘陵為主,平原狹小;
(2)西部內陸:高原山地為主;
2、著名山脈:阿爾泰山(蒙古),昆侖山(中國),喜馬拉雅山(中國);
3、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國);
二、 東南亞:
1、總括:(1)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北高南低;
(2)馬來群島:地形崎嶇,多火山地震;
三、 南亞:
1、總括:(1)北:喜馬拉雅山南部;
(2)中:兩大沖積平原(印度河平原﹑恆河平原);
(3)南:德干高原(亞洲最大的高原);
2、著名山脈:西高止山(印度西部),東高止山(印度東部)
四、 中亞:
1、總括:以丘陵平原為主;
2、著名平原:裏海沿岸平原(俄羅斯),圖蘭平原(烏茲別克);
3、著名丘陵:哈薩克丘陵(哈薩克);
五、 西亞和北非:
1、總括:以高原為主,平原狹小
2、著名山脈: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爾及利亞),大高加索山脈(西亞,為亞洲和歐洲分界線),格羅斯山(西亞,伊朗);
3、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美索不達米亞高原,
4、著名平原:尼羅河盆地和三角洲;
六、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總括:(1)以高原為主,東南向西北傾斜;
(2)第二大熱帶雨林分布區;
2、著名山脈:東非大裂谷,乞力馬扎羅山(肯亞);
3、著名盆地:剛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4、著名高原:衣索比亞高原,東非高原,南非高原;
七、 西歐:
1、總括:(1)海岸線曲折多半島﹑島嶼﹑內海;
(2)以平原山地為主,南北分布,東西走向;
(3)冰山地形分布:挪威峽灣海峽;
2、著名山脈:斯堪的納維亞山,阿爾卑斯山;
3、著名盆地:巴黎盆地;
4、著名平原:西歐平原,波德平原
八、 歐洲東部和北亞:
1、總括:地勢平坦,以平原高山為主,東高西低,南高北低;
2、著名山脈:烏拉爾山(亞洲、歐洲分界線);
3、著名平原: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
4、著名高原:中西伯利亞高原;
九、 北美:
1、總括:縱列分布,山脈與海平行;
(1)東部:高原山區;
(2)中部:平原區(冬冷夏暖);
(3)西部:高山區;
2、著名山脈:科迪勒拉山系,落基山;
3、著名高原:拉布拉多高原;
十、 拉丁美洲:
1、總括:(1)北部:以高原為主;
(2)西部以安第斯山為主;
(3)東部以平原、高原為主(相間分布);
2、著名山脈: 安第斯山脈,迪勒拉山系;
3、著名平原:奧里諾科平原,亞馬遜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普拉塔平原;
4、著名高原:蓋亞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亞高原;
十一、 大洋洲:
1、總括:(1)東部:山地(大分水嶺)大堡礁;
(2)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亞盆地);
(3)西部:低矮高原(佔澳大利亞面積一半);
十二、 南極:
1、總括:(1)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2350m);
(2)90%大陸冰川;
(3)淡水水庫;
十三、 北極:
1、總括:大面積凍土覆蓋;

專題四:世界各大區域經濟狀況:
一、 東亞:
1、東南沿海:經濟發展快,人口稠密區,四個新興工業區(韓國,中國東南沿海,香港,台灣)
2、西部內陸:畜產品加工業;
二、 東南亞:
1、世界上最大的熱帶經濟作物區:
(1)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亞:胡椒,金雞納霜(第一);
(3)菲律賓:椰子,蕉麻(第一);
2、糧食作物:水稻(泰國出口第一,世界上最大的水稻出口國);
3、礦產:錫(馬來西亞),石油出口(印尼第一、汶萊);
4、工業發展迅速;

三、 中亞:
1、灌溉農業,畜牧業為主;
(1) 有利因素:
a. 平原、耕地面積大;
b. 光照充足;
c. 溫差大;
(2) 不利因素:水資源缺乏;

2、小麥,棉花,畜產品——主要出口物資;
3、礦產豐富,種類多樣:煤,鐵,石油;
4、工業:采礦業,冶金業,軍事工業(重工業為主);
四、 西亞和北非:
1、出口石油為主,主要向西歐,美國,日本;
2、特產:
(1)土耳其:安卡拉羊毛;
(2)摩洛哥:橄欖油;
(3)阿富汗:紫蓋皮羊毛;
(4)伊拉克椰棗;
五、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熱帶經濟作物;
2、采礦業;
註:二者為單一初級產品出口;
原因:由於移民經濟長期侵略,經濟大國操縱;
出路:振興民族經濟、開展多種經濟;
六、 西歐:
1、資本主義革命最早,大多數為發達國家;
2、工業中心多,形成工業密集帶;
3、旅遊業發達;
4、農業發達:荷蘭,乳蓄業佔65%,挪威:石油業;瑞典:森林業;
七、 北美:
1、農業-高度機械化,農牧業專業化;
2、工業-現代化程度高,部門齊全,科技含量高;
八、 拉丁美洲:
1、所有國家都是發展中國家;
2、單一產品出口為主,一些熱帶經濟作物產量巨大;
3、糧食以玉米為主,大多數國家糧食自給;

專題五:世界各大區域沙漠分布:
一、 東亞:
中國西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
二、 南亞:
印度西北部與巴基斯坦交界處:印度沙漠(塔爾沙漠);
三、 中亞:
1、土庫曼境內的卡拉庫姆沙漠;
2、烏茲別克境內中部地區;
3、哈薩克西部與俄羅斯交界處和中東部一小部分;

四、 西亞:
1、西亞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2、沙烏地阿拉伯境內大部分地區:北部內夫得沙漠、南部魯卜哈利沙漠;
五、 非洲:
1、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六、 大洋洲:
1、澳大利亞西部維多利亞大沙漠;
專題六:世界各大區域河湖分布:
一、東亞:
1、西部多大江大河:長江,黃河等;
2、東部河流短小;
二、東南亞:
1、湄公河(東方的多瑙河),流經6個國家(寮國、越南、泰國、柬埔寨、緬甸、中國(瀾滄江)),形成東南亞最大沖積平原;
2、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注入印度洋;
三、南亞:
1、恆河(聖河):喜馬拉雅山南斷,主要雨水補給,形成恆河平原(南亞最大沖積平原);
2、布拉馬普特拉河:上游在中國(雅魯藏布江)喜馬拉雅山北坡,雨水補給;
3、印度河:發源岡底斯山,冰川融水為主,沙漠地區的灌溉水源(外流河);
四、中亞:
1、內陸河:錫爾河,阿姆河——鹹海,高山冰雪融水;
2、外流河:額爾齊斯河——北冰洋水系;
3、 湖泊:內陸湖:裏海(世界最大)、伏爾加河(內陸河最長的)、烏拉爾河、鹹海;
五、西亞和北非:
1、尼羅河:第一長河6600千米;
2、兩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3、蘇伊士運河:1700千米
4、死海:-400米(世界最低點);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剛果河:流量世界第二,水利資源豐富;
2、維多利亞湖: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3、坦噶尼喀湖:世界第二深;
七、西歐:
1、總括:河網稠密,河湖眾多,水量達,利於航運;水位變化小;
2、萊茵河:發源於瑞士境內阿爾卑斯山,向北流入北海,流經魯爾區;
3、多瑙河:發源於德國西南部的山地,流經8個國家(世界最多),在羅馬尼亞注入黑海;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俄羅斯:大河多,水量充沛(雪水補給),封凍期長;
2、伏爾加河:內陸河,自北向南(注入裏海),黃金水道;
3、鄂畢河:外流河,北冰洋水系;
4、頓河、葉尼塞河、勒拿河(凌汛);
5、貝加爾湖(最深),世界第二大淡水湖;
九、北美:
1、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河—長度,流量;灌溉水源);
2、聖勞倫斯河;
3、五大湖:蘇必利爾湖、休倫湖、密歇根湖、安大略湖、伊利湖(冰川作用形成,蘇必利爾湖-最大淡水湖);
十、拉丁美洲:
1、亞馬遜河:水量第一,長度世界第二(6400km);
2、拉普拉塔河;
3、的的喀喀湖(海拔最高的湖);
十一、大洋洲:
1、墨累河:澳大利亞最大河流;
2、艾爾湖(-16m)
3、達令河:墨累河支流,灌溉水源,1月汛期,7月枯水期;
專題七:世界各區域資源分布:
一、東亞:
1、朝鮮境內有豐富的森林、礦產資源;
2、日本國內森林資源、水利資源、漁業資源豐富;
二、東南亞:
1、礦產以錫、石油為主;
2、種植業發達:(1)馬來西亞:天然橡膠,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亞:胡椒,金雞納霜(第一);
(3)菲律賓:椰子,蕉麻;
(4)泰國:水稻;

三、南亞:
1、印度礦產主要以煤、鐵、錳礦為主,分布在德干高原北部;另外土壤肥沃,耕地面積大;茶葉、小麥等出口;
四、中亞:
1、小麥,棉花,畜產品;
2、礦產豐富,種類多樣,煤,鐵,石油(分布在裏海沿岸);
五、西亞和北非:
1、石油資源豐富:分布在波斯灣沿岸以及伊拉克境內,儲量佔世界的一半,開采量為1/4,出口量第一:
2、特產:土耳其安卡拉羊毛、摩洛哥橄欖油、阿富汗紫蓋皮羊毛、伊拉克椰棗;
3、北非的鐵礦分布在利比亞、埃及與蘇丹境內,磷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六、撒哈拉以南非洲:
1、礦產:金剛石、錫、鋼鐵、鋁,銅(尚比亞),黃金(南非)、鐵(利比亞),石油(奈及利亞)鈿礦(南非);
2、水利資源豐富:世界第二;
3、動物資源豐富:獅子,大象,猩猩;
4、生物資源豐富:可可,丁香,劍麻;
七、西歐:
1、礦產:煤(大不列顛島)、鐵(大不列顛島西海岸)、石油(北海);
2、旅遊資源-人文景觀,自然景觀;
八、歐洲東部和北亞:
1、森林資源(第一);
2、水力資源;
3、礦產:石油(西伯利亞平原、東歐平原),天然氣,煤(中西伯利亞高原、東海岸),鐵礦(東歐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有色金屬(錳銅鋁鋅);
九、北美:
1、礦產:煤(美國東北部),鐵,石油,天然氣,鋼金鋁鋅-有色金屬(美國西部);
2、森林(寒帶針葉林,溫帶闊葉林),草場,水力——美國;
3、加拿大——森林(為原料,新聞紙加工),石油,鐵,煤,鎳(佔世界80%),漁業資源豐富;
十、拉丁美洲:
1、礦產:石油(墨西哥東南沿海,委內瑞拉沿海),鐵,錳(巴西高原東部),銅(智利世界最多),銀(墨西哥安第斯山脈);
2、水力:巴西高原;
3、生物:植物-森林(紅木,烏木);
4、經濟作物(咖啡,香蕉,甘蔗);
十一、大洋洲:
1、礦產-鐵(塔斯馬尼亞島),煤(澳大利亞東部沿海);
2、稀有動物-鴨嘴獸;
十二、南極:
1、礦產-煤,鐵,石油,天然氣,生物,淡水;
2、生物-企鵝(鳥類),海豹,鯨,磷蝦;
3、淡水水庫;
十三、北極:
1、豐富生物資源:北極熊,海豹;
2、礦產:煤(30億噸),石油(100-200億桶),天然氣;

㈢ 高中區域地理重要筆記總結 還有中國地理

1、七大洲面積排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2、大洲陸界:亞非界河蘇伊士,運河穿過埃及境,南北美洲巴拿馬,運河把此分兩邊。
3、世界居民:世界人口分布數,最多亞洲次非洲,最少要數大洋洲,無人居住南極洲。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南美洲歐,極地沙漠高山區,熱帶雨林少人口。
4、澳大利亞知識總結:澳大利亞大洋環,南回歸線過中間,地廣人稀國發達,高原面積佔一半,氣候植被呈半環,動物稀有多奇觀。騎在羊背坐礦車,首都設在堪培拉。
5、我國領土四端:頭上頂著黑龍江,腳踩曾母暗沙島,嘴喝兩江匯合水,帕米爾上擺擺尾。
6、中國十四鄰國名稱: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不丹,南部還有緬老越。
7、中國的行政區劃:兩湖兩廣兩河山,四市四江福吉安,雲貴川蒙青陝甘,新藏兩寧加海南,港澳是我好河山,台歸之日盼團圓。
8、我國的主要山脈:東西走向有三橫,北天陰,中昆秦。湘桂粵贛夾南嶺。東北一西南有三撇,興安太行巫雪峰,長白武夷中間橫,台灣山脈東分布。喜馬拉雅弧形山,珠峰傲立中尼境,八八四四第一峰。
9、我國鐵路干線:南北京廣與京九,京哈京滬列在東。焦枝、枝柳和寶成,向南延伸交貴昆。東西京包和包蘭,隴海蘭新至北疆,滬杭-浙贛至株洲,湘黔株洲至貴陽,貴陽-昆明是貴昆。
10、我國九大商品糧基地:
三江松嫩和江淮,鄱陽洞庭江漢連,太湖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糧為先。
11、學生學中國地形時,可用歌訣概括:
(1)我國地勢三級階梯分界線:
一二階梯分界線,昆侖祁連橫斷山,二三階梯分界線,大興太行巫雪峰。
(2)三級階梯特點的影響
海洋濕潤供水多,利於農、林、牧、漁棒。
許多大河向東流,溝通海陸交通網。
滾滾東流落差大,水能蘊藏階梯間。
12、長江概況:青藏高原唐古拉,長江源出此山間,各拉丹東是源頭,自西向東青藏滇,川渝鄂湘贛皖蘇,奔流上海入東海,流程全長六千三,排名世界列第三。宜昌以上為上游,切山斷嶺多峽谷,落差達到六千米,水力資源最豐富。中游宜昌到湖口,湖泊支流尋常見,下游湖口至海口,江寬水深平原闊。
13、黃河源流概況:青藏高原黃河源,源出巴顏喀拉山。出山向東入青川,北上甘寧內蒙轉,南下晉陝折豫魯,東去注入渤海灣。
14、秦嶺-淮河線的概括:秦嶺淮河線兩邊,亞熱暖溫分界線,濕潤半濕分兩半,八百毫米降水線,一月均溫零度線,水田旱地分界線,南方北方分界線,自然風光大異然。
15、香港特別行政區:珠江口東是香港,素稱明珠和天堂。新界九龍香港島,發展經濟各有長。進口原料搞生產,電子鍾表和服裝,銀行如林船如梭,金融中心自由港。九七回歸更發展,一國兩制好主張。煤
河北峰峰和開灤 大同西山晉陽泉
黑有雞西鴨鶴崗 遼撫阜新淮北皖
徐州煤礦在江蘇 河南有個平頂山
內蒙古的准格爾 霍林東勝元寶山
陝西神府貴六盤 再加寧夏石嘴山


河北武安和遷安 遼寧本溪和鞍山
白雲鄂博內蒙古 安徽鐵礦馬鞍山
海南石祿富鐵礦 攀枝花礦在四川
湖北鐵礦是大冶 甘肅有個鏡鐵山

有色金屬
鎢產南嶺與大余 錫礦山間生產銻
銅仁汞個舊錫 修文淄博平果鋁
雲東川贛德興 兩地銅礦負盛名
錫鐵山水口山 兩個山地產鋅鉛
招遠金白銀銅 甘肅金昌鎳資源
我國省級行政區
京津滬渝直轄市,蒙寧新藏桂自治,一國兩制台港澳,東北三省黑吉遼,冀晉魯歸華北.蘇浙皖贛在華東,湘鄂豫歸華中,華南還有粵閩瓊,川滇黔歸西南,西北還有陝甘青.

我國之最
面積最小的省是澳門
緯度最高的省是黑龍江
面積最大的省是新疆
跨經度最廣的省是內蒙古
跨緯度最廣的省海南省
人口最多的省河南
人口最少的省澳門

我國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台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
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鍾觀音聽。

中國鐵礦:
我國鐵礦有八家,內蒙白雲湖北大。遼寧鞍山和本溪,河北遷安安徽馬。海南鐵礦在石碌,四川一朵攀枝花。
中國煤礦:
中國煤礦有十一,開灤峰峰省份冀。遼寧煤礦是阜新,大陽西山在山西。
安徽淮北江蘇徐,黑龍抓住鶴和雞,平頂山礦省份豫。
有色金屬礦:
德興銅礦在江西,湖南錫礦山產銻。貴州銅仁產汞礦,雲南個舊出產錫。
甘肅金昌礦產鎳,鎢礦產地贛大余。湖南水口山鉛鋅,廣西平果出產鋁。
內蒙白雲泥土稀,山東招遠有金幣。
貨運選擇三原則:
貴重急需量不大,最佳選擇是航空。易死變質鮮活貨,短程可用公路送,
遠程而且數量大,鐵路上有專車用。大宗笨重遠距離,水運鐵路二者中。
中國十大旅遊景點:
北京故宮八達嶺,避暑山莊河北行。陝西省內秦皇陵,長江三峽鄂渝境。
安徽黃,桂桂林,浙江西湖蘇園林,台灣島上日月明。
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
我國是個多民族,少數民族五十五,人口最多是壯族,四百萬人滿回土,苗維彝藏和蒙古。
我國十四個陸上鄰國:
北面俄蒙古,朝鮮在東岸西北哈吉塔,三個皆斯坦
印尼和不丹,四國在西南西邊巴和基,還有阿富汗
南方三國家,老緬和越南
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
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
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
雲貴高原峰嶺眾,岩溶壩子到處看。
塔里、准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
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
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沖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地勢階梯界線
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昆侖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游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准格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界線:昆侖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口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游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濕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3)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4)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5)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1、九大行星
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冥王繞外邊;
唯有地球生物現,溫氣液水是由緣①。
①溫,適宜的溫度。氣,適宜生物呼吸的大氣。
2、地球特點
赤道略略鼓,兩極稍稍扁。
自西向東轉,時間始變遷。
南北為緯線,相對成等圈。
東西為經線,獨成平行圈;
赤道為最長,兩極化為點。
3、東西南北半球的劃分
西經二十度,東經一百六,
一刀切下去,東西兩半球。
南北半球分,赤道零緯度,
四季溫帶顯,南北相反出。
4、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
地球自轉,晝夜更換。
繞日公轉,四季出現。
自轉一日,公轉一年。
自西向東,方向不變。
5、地球五帶
地球有五帶,全靠四線分;
回歸間熱帶,極圈分寒溫;
寒溫各有二,五帶溫不均①。
①溫,指溫度。
6、地圖辨方向
地圖方向辨,擺正放眼前;
上北下為南,左西右東邊。
標圖易分辨,經緯網較難;
緯線指南北,東西經線圈。
極地投影圖,定向較特殊:
對於北半球,心北四周南;
北緯圈東西,自轉反時走。
對於南半球,心南北四周;
南緯圈東西,自轉順時走。
7、大洲和大洋
地球表面積,總共五億一;
水陸百分比,海洋佔七一。
陸地六大塊,含島分七洲;
亞非南北美,南極大洋歐。
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廣;
大西「S」樣,印度北冰洋。
板塊構造學,六塊來拼合;
塊內較穩定,交界地震多。
8、大洋和大洲的位置
洋以洲為界,洲以洋分野。
太平洋為四洋首,位於亞澳兩美間。
大西洋西南北美,東岸臨界歐與非。
印度洋臨亞非澳,南部三洋水相連。
北冰洋面為最小,亞歐北美三洲環。
9、七大洲分界和位置
地表十分陸佔三,亞歐非洋兩美南①。
亞歐兩洲本一體,烏拉高加分兩邊②;
亞非原本相結連,蘇伊運河來割斷③;
亞洲北美隔水望,白令海峽在中間;
中美南北來牽線,巴拿運河又阻攔④;
數大洋洲面積小,似斷不斷亞下邊。
亞歐非洋東半球,南北美佔西半邊,
唯有南極搞獨立,冰層覆蓋稱高原。
①洋,大洋洲。兩美,南美洲和北美洲。南,南極洲。
②烏拉,烏拉爾山脈和烏拉爾河。高加,高加索山脈。
③蘇伊運河,蘇伊士運河。
④巴拿運河,巴拿馬運河。
10、七大洲地形
(1)亞洲
亞洲地形雜,中高四周窪。
沖積平原廣,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資源可誇。
(2)歐洲
半島緣海多,形體分節肢;
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
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
東部高原聯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
東西相間高大陸,世稱湖海在其間。
(4)南美洲
安第斯山雄踞西,東部平原高原區。
地形多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
西部山脈為最長,亞馬遜河流域廣。
熱帶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數潘帕斯。
(5)非洲
平均海拔六百米,號稱大陸高原洲,
東部高原連一體,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
面積小,分兩區,
一大陸,二島嶼。
大陸東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極洲
四周環三洋,多年冰雪積;
超過二千米,海拔數第一。
11、海底地形
淺海大陸架,外緣大陸坡;
洋盆海溝嶺,洋底不可測。
12、地形變化
地形變化,內外力加。
滄海桑田,內部力大;
板塊運動,拉伸擠壓,
斷層褶皺,出現高窪;
火山地震,板塊緣發。
外部力量,不可輕它;
風浪水冰,侵蝕變化,
天長日久,削高填窪。
13、天氣和氣候
天氣:短時陰晴雨雪冷熱風
氣候:多年平均春夏和秋冬
14、氣溫分布規律
氣溫分布有差異,低緯高來高緯低;
陸地海洋不一樣,夏陸溫高海溫低,
地勢高低也影響,每千米相差6℃。

15、地球變暖危害
大氣污染,地球變暖;
冰川融化,沿海被淹。
採取措施,刻不容緩。
16、風的形成
溫高氣上升,低壓下形成;
氣自高壓來,流動形成風。
17、地球氣壓帶
高氣壓帶四,低氣壓帶三:
南北五度間,高溫氣上翻,
赤道低氣壓,降水造方便;
南北三十度,氣流下偏轉,
副熱高氣壓,少雨常乾旱;
極地氣壓低,靠近兩極點;
南北六十度,副極低壓然。
18、地球風帶
氣壓帶相隔,風帶共有六:
信風赤道摟,東風兩極出,
南北西風帶,四十、六十度
19、降水形成條件
空汽飽,氣溫降;
凝結核,相碰撞;
體重加,雨雪降。
20、降水分布規律
赤道熱,降水多:
兩極寒,降水難。
回歸線,分西邊;
陸西岸,副高帶,
信風吹,降水虧;
陸東岸,季風故,
氣候溫,降水富。
中緯度,居內部;
距海遠,氣候干。
21、影響氣候的因素
影響氣候因素,四個方面兼顧;
緯度位置第一,赤道兩極懸殊;
其次要看海陸,遠海夏季干酷;
地形也很重要,高寒背風雨勿;
洋流不可低估,暖流到來水富

22、陸地自然帶分布與特徵
地表氣候不一般,植被動物隨著變。
九自然帶分布談,熱溫類型各有三;
亞寒苔原冰原帶,另外高山垂直變。
熱帶雨林赤道邊,高溫多雨樹參天;
猩猩猿猴時常現,河馬大象不少見。
熱帶草原夾兩邊,非洲南美最廣泛;
干濕兩季南北反,稀樹密草動物歡;
獅犀斑馬長頸鹿,乾季向著水草遷。
熱帶沙漠回歸線,非澳兩洲最大片;
草木稀少多沙丘,鴕鳥駱駝耐餓旱。
溫帶沙漠居陸間,亞美澳非都可見;
夏季高溫冬季寒,植被較少能耐干。
溫帶草原四季顯,多位北半球中間;
雨水較少草尤短,黃羊野兔最常見。
溫帶森林闊葉繁,熊貓梅花鹿罕現。
北部亞寒針葉林,松樹雲杉能耐寒;
亞美北部歐大半,動物冬夏羽毛換。
苔原氣候冬長寒,亞歐美洲最北邊;
植物地衣和苔蘚,特有動物馴鹿焉。
南極冰原和冰山,企鵝海豹近海岸;
北極點與格陵蘭,白熊海象不畏寒。
23、世界自然資源
(1)土地資源
土地資源,生存條件;
耕林草建,伐墾泛濫,
流失沙化,人增地減,
採取措施,齊抓共管。
(2)水資源
地球水多,海水大片;
只能利用,淡水資源。
河湖地下,分布有偏;
滿足需要,比較困難。
保護資源,節用當先;
植樹造林,防治污染。
海水淡化,為期較遠。
(3)森林資源
森林用途:提供材木,
含蓄水源,增加濕度;
防風護田,保持水土;
調凈空氣,①「自然調度」。
保護資源,植伐同步。
①調,調節大氣成分。凈,凈化。
(4)礦產資源
礦產種類實不少,煤鐵石油最重要。
俄巴中澳印加美①,七國鐵礦儲量高;
煤礦要數中美俄,亞歐北美煤質好;
石油分布很集中,中東俄美中墨英。
①巴,巴西。印,印度。
24、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居住,亞洲東部南部;
北美東部歐洲,人口稠密在數;
地屬沿海平原,氣候濕潤溫暖;
農業歷史悠久,工交城市發展。
25、人口問題
人口發展過快,環境資源受害;
人口城市遷移,帶來諸多不宜:
住房交通水電,醫教就業問題。
26、世界人種問題
世界人種分清,要看膚發眼睛。
白居歐洋北美①,黃人主在亞東,
黑人非洋美國,種族歧視受輕。
①洋,大洋洲,後面「洋」字亦同。
27、世界主要語言
世界民族二千,多有自己語言。
漢語使用最多,亞洲中國東南①;
英語使用面廣,英澳北美印度;
俄語比較集中,拉美西語侵佔②;
法語世稱美麗,主要法國內焉;
阿拉伯語亞非,國際重要語言。
28、世界三大宗教
世界宗教三,佛基伊斯蘭。
基督徒十億,歐美洋廣泛①;
佛教源印度,回真伊斯蘭,
六億穆斯林,亞非最多見。
①歐美洋,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29、世界人口過一億的國家
中印美尼俄①,巴日尼孟巴②。
①印,印度。尼,印度尼西亞。
②巴,第一個「巴」字指巴西,第二個「巴」字指巴基斯坦。尼,奈及利亞。本句可用形象語言「終因沒米(尼的諧音)餓,八日你夢巴(鍋巴)」來幫助記憶。
30、有關世界國家問題
世界國家一百八,面積俄加中最大,
領土領水海陸空,兩邦之間國界劃。
政治制度分社資,多數國家不發達;
國際交往要平等,五項原則維護它。
31、世界區域劃分
世界區域分十三,依據人地和自然①。
亞洲區域數有五:東西南中和東南;
非洲區域兩部分,撒拉劃分南北線;
美洲區也分兩段,拉丁美洲佔南邊;
歐分西東聯北亞②,南極大洋獨成片。
①人地,人文地理因素和地理位置
②東聯北亞,歐洲東部和北亞聯合為一個區域。
32、東亞各國
東亞有五國:中朝韓日蒙①。
蒙古居內陸,畜牧業較盛;
朝鮮分南北②,北朝資源豐;
南韓經濟發,與日稱「小龍」;
中國更重要,後面另外評。
①朝,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②朝鮮,指朝鮮半島。
33、東亞地形
東亞海岸線曲折,半島島嶼似星羅;
西部高原和山地,東部平原丘陵多;
地勢西高東部低,東流入海是江河。
34、東亞季風氣候
東亞季風顯著,東海西部大陸。
海陸比熱不同,氣壓隨季擺動。
夏陸增溫較快,形成低氣壓帶;
海水吸熱較遲,低溫高氣壓在;
季風從海到陸,近海降水豐富。
氣候還分兩種,溫帶亞熱季風。
35、東亞沿海與內陸差異
東亞之沿海,溫濕人稠密;
平原耕地廣,稻茶絲產地;
沿海多良港,經濟貿易益。
西部人口少,多高原山地;
草原氣候干,畜牧加工宜。
36、日本
日本四大島,本洲最重要;
海岸線曲折,人稠地狹小;
地震活動頻,海洋季風顯;
森林水力富,礦產資源少;
經濟發展快,科技水平高;
經濟四要區,原料進口靠;
對外貿易港,神橫本州島。
東京為樞紐,鐵路速度高;
寒暖流交匯,捕魚北海道;
地小靠機械,農業單產高;
文化東西兼,櫻花國代表。

37、東南亞地理狀況
「南洋」東南亞,共十個國家;
最大群島國,印度尼西亞。
歐洲向東行,必經馬六甲;
印太兩洋間,「十字路口」卡。
半島山河間,分布呈縱列。
上游「V」字谷,流急水力富;
下游寬且緩,沖積成平原;
土肥灌溉便,人稠農業興。
群島多火山,三大板塊間;
印度尼西亞,「火山國」名兼,
農民不怕險,火山口種田。
38、東南亞兩種氣候類型
熱帶雨林赤道邊,馬來半島群島焉;
全年對流雨為主,一載降水過二千;
雨熱充足植物茂,四季農作不休閑。
熱帶季風分雨旱,中南半島菲北邊;
六至十月為雨季,旱十一至五月天;
全年降水一千五,雨季播種收在旱。

39、東南亞居民和物產
東南亞人稠,物產多量大:
橡膠油棕錫,盛產馬來亞①;
椰子和蕉麻,菲律賓可誇;
稻米為主食,泰國質量佳;
印尼汶萊國,石油在開發;
人稠多信佛,建築出精華;
柬寨吳哥窟,仰光大金塔;
經濟有發展,華人貢獻大。
①馬來亞,馬來西亞。
40、新加坡
馬來半島新加坡,形如獅子市島國;
島小如星人稠密,四分之三華人多。
「十字路口」馬六甲,太印航行必經過。
資源貧乏靠進口,獨立新興工業國。
地理優越港口良,對外貿易航運多;
開放吸資引技術,工業發展「小龍」活。
花園城市環境美,旅**業創匯頗。
41、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群島國最大。
產量世界首,木胡藤金納①;
石油輸出口,本區亦最大;
熱帶雨林景,翡翠鏈項掛;
萬隆環境雅,療養旅遊佳;
都城雅加達,位於島爪哇。
①木,木棉,胡,胡椒。金納,金雞納。
42、南亞地理氣候
南亞次大陸,地形分三部:
北部為山地,三國居內陸;
南德干高原,土肥礦產富;
中間農業區,平原連成弧。
三條大河流,沖積平原出;
印河便灌溉,恆布下游匯①。
氣候熱季風,降水有偏護。
①恆,恆河。布,布拉馬普特拉河;本河源於中國境內,在中國稱雅魯藏布江。

43、印度
南亞最大國,首都馬德里;
人口世居二,耕地亞洲一;
麻茶世界首,棉蔗屬經濟;
孟加兩大港①,棉麻工業地。
①孟,孟買。加,加爾各答。
44、印度主要作物
水稻小麥棉花茶,還有花生甘蔗和黃麻。
45、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南亞西,工業棉紡織第一;
農業主要靠灌溉,乾旱恆河解危機;
伊斯蘭堡為首都,最大城港卡拉奇。
46、中亞
中亞有五國,哈塔吉土烏①。
歐亞鐵路橋,「絲綢之路」古;
五國內陸居,高原平原主;
氣候多乾旱,卡拉沙漠著②;
河湖多內流,灌溉引阿姆③。
民族一百三,奉教伊斯蘭。
「白金之國」烏④,產棉世第三。
礦產儲量大,煤鐵石油天⑤。
烏都塔什干,大城樞紐站。
①哈,哈薩克。塔,塔吉克。吉,吉爾吉斯斯坦。
土,土庫曼。烏,烏茲別克;下面④也指此國,不再另注。
②卡拉沙漠,卡拉庫姆沙漠。
③阿姆,阿姆河。⑤天,天然氣。

47、哈薩克
中亞哈薩克,世界最大內陸國;
民族俄羅哈薩克①,耕地草原面積闊,
能源采礦工業體,石油煤礦儲產多,
卡拉干達工業地,阿拉木圖為國都。
①俄羅,俄羅斯。
48、西亞和北非居民及地理位置
西亞和北非,阿拉伯人多;
教奉伊斯蘭,西亞除四國①。
五海三洲地,西亞交通活;
古有絲綢路,海陸空今說。
北非國六個,臨海港口多,
塞亞的阿卡②,蘇伊士運河,
溝通兩大洋,運油經此過。
①四國,指以色列、塞普勒斯、亞美尼亞、喬治亞籌四國。這幾個國家主要信奉基督教。
②塞,塞得港,亞,亞歷山大。的,的黎波里。阿,阿爾及爾。卡,卡薩布蘭卡。
49、西亞北非的地形和氣候
兩區地形高原主,北回歸線過中部;
副高東北信風帶,炎熱乾燥沙漠布;
農業主要靠灌溉,山地綠洲可放牧;
冬季降水地中海,西亞北非均分布。

50、西亞和北非石油
兩區石油最富饒,儲產出口世最高。
七大石油生產國①,埋藏淺且油質好。
輸往西歐和美日,方式油船和管道。
到日須經馬六甲,歐美多繞好望角。
①七大石油生產國,指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等
51、西亞北非各國物產
西亞北非好物產,紫羔皮產阿富汗;
安拉羊毛土耳其①,伊朗羊毛織地毯;
椰棗特產伊拉克,摩哥盛產油橄欖②。
①安拉,安卡拉。
②摩哥,摩洛哥。
52、沙烏地阿拉伯
沙烏地阿拉伯,熱帶沙漠國。
地形高原主,淡水資源薄。
儲產居世先,石油之王國。
沙土變農田,投資舉新措。
麥加稱聖城,首都利雅得。

53、埃及
埃及位置重,亞非歐要沖。
地跨兩大洲,蘇伊士居中①。
尼羅貫全境②,「綠色走廊」青。
阿斯旺大壩,金字塔奇景。
河谷三角洲,長絨棉著名。
工業採石油,運價收入升③。
首都古開羅,非洲最大城;
亞歷山大港,地位不可輕。
①蘇伊士,蘇伊士運河。
③尼羅,尼羅河。
③運,運河。僑,僑匯。埃及勞動力資源豐富,前往西亞工作的人很多,每年有大量的僑匯收入。
54、撒哈拉以南非洲地理狀況
撒哈拉以南,地形多高原。
東非大裂谷,陷落地層斷。
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巔。
維多利亞湖,屬盆地凹陷。
中部有盆地,剛果河其間。
幾內亞海灣,大西洋沿岸。
馬達加斯加,大島位西南。
南非好望角,大陸西南端。

55、撒哈拉以南非洲氣候
非洲熱帶大陸,赤道橫貫中部。
氣候略成帶狀,南北對稱分布。
中部熱帶雨林,終年高溫雨足。
三邊熱帶草原,干濕南北季反。
熱帶沙漠規律,南北回歸不誤①。
地中海式南端,冬雨夏干特殊。
①回歸,回歸線。
56、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資源
資源動植物,出名有礦產。
珍貴木材種,花梨木和檀①,
波巴布樹壽,生長熱草原。
動物非特有②,猩河象鹿斑③;
衣索比亞,天然動物園。
黃金金剛石,儲產均世端。
幾內亞鋁土,儲油也可觀。
①檀,檀木。
②非,非洲。
③猩,大猩猩。河,河馬。象,非洲象。鹿,長頸鹿。斑,斑馬。
57、象牙海岸
象牙海岸,「象牙海岸」。
農業為主,墾林為園。
「可可王國」,第一出產①。
咖啡木材,非洲之巔。
阿比讓市,「小巴黎」贊。
多樣農產,擺脫困難。
①第一出產,產量和出口量世界第一。
58、亞洲綜述
(1)氣候
氣候復雜千萬象,水熱分布差異大。
東部季風多雨雪,西部大陸多風沙。
南部低緯號暖國,北部高緯稱寒極。
(2)高原山地
帕米爾高原,四周山脈環;
喜馬拉雅山,珠峰世界巔;
天山阿爾泰,興都庫什南。
青藏最高原,北蒙南德干;
中西伯利亞,伊阿隔海灣①。
(3)湖泊河流
裏海最大湖,西北屬於歐;
死海貝加爾,最咸最深屬。
長江第一河,黑湄入太波②;
北流勒時鄂③,南流恆印河。
①伊阿,伊朗高原和阿拉伯高原。
②黑湄入太波,黑龍江、湄公河都注入太平洋。
③勒葉鄂,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
59、歐洲西部輪廓
認清歐洲大陸西,記住四三和二一。
四個半島居南北①,三個內海波地黑②,
二個島記列顛冰③,一個北海屬邊緣,
還有一灣比斯開。
①四個半島,指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亞平寧半島、巴爾干半島和北部的斯坦的納維亞半島。
②波地黑,波羅的海、地中海和黑海。
③列顛冰,指不列顛群島和冰島
60、歐洲西部地形氣候
歐西地形分三,山地平原相間;
地表錯綜復雜,侵蝕受自冰川。
氣候西部特點,溫帶海洋明顯;
東屬溫帶大陸,遠海洋性逐減;
南部地中海式,北部夏爽冬寒。
61、歐洲西部居民和國家
歐洲西部區,國家三十多。
最小梵蒂岡,稱為「袖珍國」。
居民白主人,人口增長弱。
工業中心密,多為發達國。
旅遊業興旺,名勝古跡多。

㈣ 地理教師工作總結

上面的人,老師就得什麼都會嗎,什麼都自己做嗎?憑什麼啊,網路只讓你用嗎?老師又不多發工資

㈤ 地理知識經典總結

一、生態問題
1、水土流失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黃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季風氣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黃土土質疏鬆黃土高原)。
(2)人為原因:植被的破壞;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開礦。
治理的措施:
壓縮農業用地,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植樹造林;小流域綜合治理。
治理的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建立良性生態系統;建立生
態農業模式,有利於促進生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荒漠化問題
我國典型的地區:
西北地區(新疆、青海、內蒙等地)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全球變暖,蒸發旺盛;處於內陸地區,降水少;鼠害;蝗害。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交通線等工程建設保護不當。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治理意義:
有利於因地制宜地進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可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當地經濟
發展,改善農民生活條件,提高生活質量;有利於保護土地資源改善當地的生態環境;有利於促進生
態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3、乾旱缺水問題
我國典型地區:
華北地區、西北、長江中下游地區
華北地區: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溫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徑流量小;降水變率大;春季蒸發旺盛。
(2)人為原因:人口稠密、工農業發達,需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浪費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種用水量大。
治理措施:南水北調;修建水庫;控制人口數量,提高素質;減少水污染;減少浪費,提高利用率;限制高耗水工業的發展;發展節水農業;採用滴灌、噴灌農業灌溉技術,提高利用率;實行水價調節,樹立節水意識;海水淡化等。
(思考:我國東北地區為何沒有形成春旱?)
4、土壤次生鹽鹼化
我國典型地區:
黃淮海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等
產生原因:(1)自然原因:頻繁的旱澇氣候(黃淮海平原);地形低窪;大氣降水少,以灌溉水源為主。(2)人為原因:不合理的灌溉;不合理的水利工程建設(渭河平原)
治理措施:引淡淋鹽;井排井灌;生物措施;農田覆蓋;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採取噴灌、滴灌技術等
5、地面下沉、沿海地區鹽澤化
我國典型地區:
北方廣大地區和南方城市
產生的原因:
過度抽取地下水
治理措施:
控制抽取地下水;實行雨季回灌
6、赤潮
我國典型地區:
珠江口、杭州灣、渤海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氣溫高;靜水;靜風;海域相對封閉。
(2)人為原因:沿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排入海洋的工業和生活污水多;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葯;由於海洋開發程度高和養殖業規模的擴大,嚴重的污染了養殖水域。

二、自然災害(既有天災,又有人禍)
1、洪澇災害
我國典型地區:
東北;黃河、長江中下游地區;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續時間長,降水集中(如長江流域的梅雨天氣);夏季風的強弱變化(副高強:南旱北澇;副高弱:南澇北旱);台風的影響;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勢低窪(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樹枝狀水系);河道彎曲(荊江河段);厄爾尼若現象等。
(2)人為原因:濫砍濫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劇,河床抬升;圍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設(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樹造林,建設防護林體系;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彎取直,加固大堤;開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區;建立洪水預報預警系統等。
2、沙塵暴現象
我國典型地區:
西北;華北地區
產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鋒天氣影響;氣候乾旱,降水少;春季大風**數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為原因:過度放牧;過度樵採;過度開墾
治理措施:
制定草場保護的法律、法規,加強管理;控制載畜量;營造「三北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牧;
建設人工草場;推廣輪牧;禁止採伐發菜等
3、地震
我國典型地區:
東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區
形成原因:
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的交界處,地殼活動劇烈。
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級大,破壞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淺源地震發生的時間可能在夜間;誘發其他災
害等
減輕災害的措施:
積極開展防災、減災的宣傳教育,提高公眾的環保和減災意識;建立災害監測預報體系;加強地質災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減災工作的政策法規體系;提高建築物的抗震強度;植樹造林,建立防護林體系;
加強國際合作等。
4、西南地區地質災害嚴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區面積廣大,岩石破碎,風化嚴重 ; 干濕季分明、暴雨集中 ;地殼運動強烈、山體中斷層發育。
(2)人為原因:對植被的破壞
治理措施:
恢復植被

三、農業區位分析
1、灌溉農業區位分析
典型地區:
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區位因素:
熱量充足,溫差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
水資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風雪影響;土壤的鹽鹼化等
2、商品穀物農業
典型地區:
東北地區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地形平坦開闊;耕地面積廣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
熱量不足;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凍害的影響等。
與美國商品穀物農業比較:
相同點:農業地域類型相同;地廣人稀,農產品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農業生產過程的自然條件相似。
不同點:經營方式不同,美國以家庭農場主生產為主,我國以國營農場位主;科技水平存在差異;專業化水平不同;糧食單產不同,美國糧食單產高
3、我國水稻種植業
典型地區: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機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場廣闊;工業比較發達;科技發達;國家政策扶持。
不足:
人多地少;受台風、暴雨造成的洪澇災害影響;酸雨危害
4、畜牧業
典型地區:
內蒙古草原(四大草場: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草場面積廣闊;沒有大型食肉動物;東部地區夏季降水多些,有利於牧草生長(降水從東向西遞減)。
(2)社會經濟因素:牧業生產經驗豐富;市場潛力廣闊;國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
氣候乾旱,降水少;草場退化;荒漠化加劇;冬季暴風雪、寒潮影響;鼠災、蝗災嚴重。
5、乳畜業
典型地區:
西歐、美國東北部、紐西蘭等地區和國家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濕潤,不利於種植業成熟,有利於多汁牧草的生長;草場面積廣闊;地形平坦,平原面積廣(紐西蘭除外)
(2)社會經濟因素:城市分布集中,人口密集,消費市場廣闊;交通便捷。
6、大牧場放牧業
典型地區: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分析區位因素: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草類茂盛;草場面積大
(2)社會經濟因素: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距離海港近;交通條件改善,冷藏技術的進步。
7、混合農業(見必修下冊書16)
8、郊區農業
典型地區:
上海市郊區農業
分析區位:
(1)自然因素:熱量充足,雨熱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社會經濟因素:市場消費量大;交通方便;發展花卉、蔬菜等農作物單位面積的價值高,可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土地面積小,有利於集約化生產。
發展方向: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旅遊

四、工業區位分析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瀕臨渤海、黃海;靠近俄羅斯、朝鮮、韓國;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遼河為水源。
(3)社會經濟因素: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國家政策支持;國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許多礦產資源瀕臨枯竭,資源相對不足;水資源不足;科技發展水平不高;產業結構相對單一;市場經濟不發達,計劃經濟影響大;區內環境污染大。
調整措施:
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和第三產業;加強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科技,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開放的力度,積極引進外資;治理環境污染。
2、京津唐工業基地(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溫帶季風區,瀕臨渤海,區內有全國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經濟中心,地理位置重要。(2)自然因素:溫帶季風區,氣候溫和,地形平坦。
(3)社會經濟因素: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海運、鐵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類型齊全);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
水源、能源不足;污染嚴重
發展方向:
資源型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3、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區位分析:
(1)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不足:
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發展:
高、精、尖方向發展;結構輕型化。
4、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輕工業為主)
區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南海,靠近港澳地區。
(2)自然因素: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會經濟因素: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 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不足:能源、資源不足
5、東部沿海工業地帶
范圍:
5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廈門、汕頭、海南)、14個沿海開放城市(江蘇:連雲港、南通)、四個工業基地
優勢條件:
有眾多優良港口和通達國內外許多地區和國家的海運航線;便於引進外資、發展外向型企業,開展對外貿易;經濟發達、技術雄厚、基礎好。
發展:
大秦鐵路、神黃鐵路;秦皇島港煤炭輸出港;秦山、大亞灣、田灣、嶺澳核電站;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等工程
6、長江沿岸工業地帶
范圍:
以滬寧杭為中心工業區;以武漢為中心鋼鐵、輕紡工業;以宜昌、重慶為中心電力、金等工業發展;以攀枝花為中心鋼鐵工業;以西昌為中心的火箭發射基地;湘贛地區多種有色金屬工業等。
優勢條件:
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礦產、水利資源豐富;水運得天獨厚;經濟腹地廣闊
7、隴海-蘭新鐵路工業地帶
范圍:
連雲港、徐州、鄭州、洛陽、西安、蘭州、新疆烏魯木齊
優勢條件:
能源豐富、資源豐富;第二條歐亞大陸橋
8、義大利新興工業基地和我國鄉鎮企業(浙江溫州)
區位分析:
大批廉價勞動力;20世紀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張價;發達的銀行信貸體系;義大利經濟高度開放;政府的大力支持。
特點:
以中小企業為主;輕工業為主;生產過程分散;資本集中程度低;分布在小城鎮或農村。
相同點:
(同上)
不同點:
企業之間相互競爭;沒有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路。
調整措施:
重視專業分工和團結合作;形成機構完善、功能齊全的生產-銷售-服務-信息網路;加大產品研發投入,實施產業升級,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及時把握國際市場產品的需求信息,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形成規模生產;樹立品牌意識;加大培訓,提高職工的技術素質;與國外大企業進行合作,提升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
9、「矽谷」
典型地區:
美國矽谷、德國墨尼黑、**本的九州島、英國的蘇格蘭中部地區、印度的班加羅爾。
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
(2)社會經濟因素:科技發達(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軍事定貨(美國矽谷)。
特點:
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周期短;研究開發費用比例高;產品面向世界市場。
發展變化原因:
利用這些地區勞動力、土地、住房都便宜的優勢條件。
10、傳統工業區
典型地區:
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美國東北區、我國遼中南工業基地等
區位分析:
(1)自然因素:氣候溫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豐富水源。
(2)社會經濟因素:經濟開發早;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農業資源支持;廣闊的市場。
特點:
煤鐵資源豐富;以傳統工業為主;以大型工業企業為中心
整治措施:
省略(魯爾區)
11、沿江大開發
區位因素:
工業製造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靠近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上海可獲得資金、技術、人才的優勢等。
意義:
為提升江蘇製造業水平提供新的發展平台;帶動兩岸經濟尤其是蘇中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全省經濟的協調發展;促進整個長江三角洲社會經濟的發展;大開發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進一步促進江蘇旅遊業的發展;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12、城市工業布局
區位因素:
主導風向-盛行風的下風地帶、與季風區主導風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風頻的下風向(最小風頻的上風向)、城市熱力環流之外;水源-產生污水工業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靠近水源;距離城市的遠近-規模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工業布局遠離城區;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溫,廢氣不宜擴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工業;設置防護帶-工業區與居民區之間設置防護帶減少對居民區的直接污染,美化環境;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圍,土地租金低;交通-沿交通線分布;環境-高科技工業布局在環境優美的地區;資源-城市外圍盡可能靠近資源分布區(例如:鋼鐵靠近鐵礦、發電廠靠近煤炭基地);工業聯系-投入-產出聯系等。
13、工業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義:
充分利用基礎設施;加強彼此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運輸費用和能源消耗;擴大總體生產能力、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模效益。
不利意義:
工業集聚導致企業之間爭地、爭水、爭公共設施;加劇地區的環境污染。
分散區位因素:
產品「輕、薄、短、小」,便於航空運輸;接近市場;接近勞動力豐富地區;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較低的地區;減少環境污染。
(美國工業向西部和南部遷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興工業發展快,就業機會多;環境優美,污染少。)
14、**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帶(五個工業區)
區位條件:
有利—島國,多優良港口;工業基礎好;不利—礦產資源貧乏,市場狹小。
促進發展的原因:
深刻的歷史原因;重視科技;發展教育。

五、能源問題
1、我國能源利用的現狀:
以煤炭為主,利用石油、天然氣,積極發展水電,穩妥發展核電,因地制宜發展太陽能、風能、沼氣、地熱能、海洋能等。
2、我國能源消費利用變化特點:
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氣、水電、核電比例上升。
3、我國主要的核電站:
廣東-大亞灣、嶺澳;浙江-秦山;江蘇-田灣等。建設原因:常規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農業發達,能源需求大。
4、目前能源利用緊張原因:
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國耗能大的工業發展快,加劇了能源緊張;能源利用率低,浪費嚴重;能源勘探、開采跟不上國民經濟需求;國際石油價格上漲;我國缺少石油儲備體系。
5、調整措施:
採取多元化戰略,進口石油;建立石油儲備體系;加大能源勘探、採取,增加能源產量;加快西電東送、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穩妥發展核電;因地制宜地發展沼氣、太陽能、水能、風能、海洋能等;加大技術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節約能源的意識;實現產業升級,適當限制耗能大工業發展;利用乙 汽油。
6、中哈輸油管道的建設是兩國雙贏的結果原因:
哈薩克可以將石油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哈薩克沿線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對中國而言可以減少中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增加石油進口的多元化;中國將獲得一個長期穩定的陸路石油來源;管道處於亞洲內陸,輸油線路安全;就近可以節省運輸費用。
7、去年我國西南部能源輸出省卻出現能源緊張原因:
降水減少,河流徑流量變小,水力發電受到限制;經濟發展快,能源需求增加。
8、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工程對東、西部地區影響:
有利於改善能源生產、消費結構和能源地域分布;有利於緩解東部地區能源供應緊張的矛盾;有利於改善能源消費結構,保護環境;有利於改善經濟結構,刺激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基礎設施的建設,拉動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緩解農村生態壓力。
問題及其影響:
管道途徑地區地貌類型復雜、植被稀少、生態脆弱;工程建設可能會產生新的水土流失,工程難度大,要注意環境保護。

六、城市區位分析
1、分析我國武漢市的城市區位因素:
地理位置:
位於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中國大陸的中部
自然因素:
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處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長江、漢江匯合處,為城市提供豐富的水源,也方便人流、物流的集散和中轉。
社會經濟因素:
附近鐵礦、棉花資源;長江和漢江匯合處,京廣鐵路穿過,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素質高;湖北省省會城市,華中地區最大的經濟、文化中心;現代工業、新興高科技產業(光谷)。(主要工業部門:鋼鐵、汽車、棉紡織、光谷等)。
2、第一批城市誕生的地區:世界上一些大河沖擊平原,如:長江黃河中下游平原;恆河和印度河、尼羅河中下游平原等。
原因分析:由於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灌溉條件,使農業發達;便利的水運。
3、上海市的發展
優越的區位因素:
便捷的交通;廣闊的消費市場;高素質的勞動力;寬廣的經濟腹地;充足的商品供應;豐富的農副產品;雄厚的技術力量。
城市化問題:
產生—城市人口膨脹;用地規模擴大;表現—用地緊張,城市建設滯後;道路狹小,交通堵塞;居住擁擠;綠地面積小,環境質量差。
浦東新區的規模和發展:
作用—解決城市化問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有利條件—位置:
接近上海繁華市區;面積—相當於建城的2倍;地形—平坦、開發空間大;水源—河網密集,水源充足;產業—農業為主,開發成本低
城市規劃:
分為城市化地區和非城市化地區兩部分;採取軸向發展與綜合組團相結合的布局形態;縱橫交錯的快速幹道和河流;各種類型的綠地組成綠化體系。
七、人口問題
1、發展中國家人口迅速增加問題:
糧食供應不足;就業問題嚴重;人民生活貧困化;妨礙人力資源形成;產生持久的環境壓力。
2、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問題:
社會經濟負擔加重;影響社會勞動力生產率提高;國防兵力不足;老年人本身問題。(措施: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等)
3、我國人口流動的影響:
(1)有利影響:人口流動給城市提供大量廉價勞動力,為城市經濟發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城市商業的發展,增加城市的收入;改變城市的經濟結構,為城市經濟結構體制改革深化發展作出貢獻;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發展;促進城市周圍地區的農、牧、漁、副業的發展;為城市與農村的思想、文化交流查條件,推動城市文化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2)不利影響:大量流動人口的湧入,增加城市的住房、交通等壓力;加劇城市的環境污染;給城市的社會治安管理帶來問題;就業困難,事業人數增多
4、目前我國人口遷移的原因:
城鄉收入差距大;國家政策允許人口流動;我國人口眾多,農村剩餘勞動力多。
5、人口遷移對遷入地影響:
獲取足夠的勞動力;有利於當地資源的開發;給城市環境造成影響。對遷出地影響:加強與外界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有利於緩解當地的人地矛盾;有利於增加收入,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上海成為人口遷入地原因:經濟發達,收入高,就業機會多)
八、旅遊
1、旅遊的作用:
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增加外匯;擴大就業;促進國民經濟相關產業發展;擴大交流;滿足人類高層次需求等。
2、旅遊活動出現的問題:
環境污染、對動植物資源破壞;對背景環境的破壞;對文物古跡破壞;對正常社會秩序的沖擊;對旅遊資源的破壞等。
3、旅遊資源開發條件:
旅遊價值(資源質量、集群狀況、地域組合狀況);市場距離(長度、經濟發達程度);交通位置及其通達性;地區接待能力;環境承載量。

㈥ 誰能幫我總結高中地理中國地理部分知識點中國地理部

一、中國的疆域:



1、我國位置的優越性:
半球劃分: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西岸。
經緯位置:大部分位於中緯度地區,屬北溫帶。南部少數地區位於熱帶,沒有寒帶。最東端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最西端帕米爾高原,最南端南沙群島曾母暗沙,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
2、我國國土遼闊:
陸地國土: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鄰國14個。
海洋國土:瀕臨的海洋有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主要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
南海諸島。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
渤海附近有我國最大的鹽場——長蘆鹽場,東海有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南海魚類產量和油氣產量均是最大的。

二、中國的行政區劃



行政區: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各省級行政區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三、中國的人口


人口: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人口分布不均。以黑河—騰沖為界,東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四、中國的民族
民族:我國有56個民族,漢族佔92%。少數民族中壯族人數最多。人口在500萬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滿族、回族、苗族、維吾爾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雲南省的少數民族數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
一些少數民族風情: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傣族族的潑水節、孔雀舞;藏族的集體舞、藏歷年;朝鮮族的長鼓舞等。

三、中國的地形地勢


南北向:京哈線、京九線、京廣線、京滬線、哈大線、焦柳線、寶成—成昆線、青藏線。
東西向:京包線—包蘭線、隴海—蘭新線(第二條亞歐大陸橋中國段)、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襄渝線。
主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京廣、隴海)、武漢(京廣、襄渝、長江水運)、南昌(京九、浙贛)、徐州(京滬、隴海)、蘭州(隴海、包蘭、蘭新)、寶雞(寶成、隴海)、株洲(京廣、浙贛、湘黔)
選擇交通方式要考慮不同交通運輸方式的特點,如速度、運費、運輸量等,還要考慮出行目的、貨物性質數量以及運輸距離等因素

㈦ 中國地理知識點總結

1.位置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度多,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時差4小時多。
2.遼闊的疆域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ºE),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ºN)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3.疆界和鄰國
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
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
4.行政區劃
我國現在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中南區、西南區和西北區6個大區。香港、九龍、澳門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政府於1984年12月簽署有關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我國政府於1997年7月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在香港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我國同葡萄牙政府於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重申,澳門是中國領上。我國政府已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在我國行使主權下的澳門實行「一國兩制」。
[編輯本段](二)人口和民族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從城鄉分布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4283萬人,占總人口的41.76%,鄉村人口為75705萬人,佔58.24%。
2.華僑與華人
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著稱。
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仍然是加速實現四化的當務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編輯本段](三)地 形
1、我國的地形特徵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脈分布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鬆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水上流失嚴重;千溝萬壑。雲貴高原岩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於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岩,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呈環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陸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川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編輯本段](四)氣 候
l.氣溫和溫度帶
我國屬季風性氣候區,冬夏氣溫分布差異很大。氣溫分布特點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50℃。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熱地地方是吐魯番。重慶、武漢、南京號稱我國「三大火爐」。
無霜期和生長期:我國各地的無霜期,一般來說,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地逐漸縮短。
無霜期長則作物的生長期也長。反之則短。
2.降水和於濕地區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具有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特點。
成因:我國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使得我國的水分循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弱。另一方面,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和路途越來越遠的制約,影響程度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降水的季節變化 我國各地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一般要佔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區來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束早。
成因:我國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徵,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生的雨帶推移現象分不開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濕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六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擺動一個月左,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七、八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國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加上有台風雨配合,此時華南雨水仍較多。
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分布極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則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概況如下表:
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兩大主要特徵。主要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季風氣候的特徵是:冬季吹偏北風,寒冷於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
季風和季風的形成:季風是指隨季節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海陸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習慣上把我國境內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把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非季風區。其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為季風區。
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風。位置,指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地形,指地勢高低和山脈走向的影響;季風,指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影響。
5.氣候的優缺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我國氣候的主要優點是:復雜多樣的氣候,有利於多種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國季風氣候區廣大,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樹木、牧草的生長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溫,擴大了喜溫作物生長的北界,我國是水稻生長北界最北的國家。我國氣候的主要缺點是:受季風強度的影響,各地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易產生水早害;寒潮、霜凍和台風引起的災害性天氣,危害農作物的收成。
[編輯本段](五)河流與湖泊
1.外流區和內流區
直接或間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稱為外流區。不流人海洋,流人內陸湖泊或中途消失的河流叫內流河。內流河的流域稱為內流區。
外流河及其水文特徵:以秦嶺一淮河一線為界,南、北方外流河水文特徵差別明顯:南方外流河流量大,水位季節變化較小,汛期較長,含沙量小,無結冰期;北方除黑龍江等少數河流外,河水的流量小,水位季節變化規汛期較短,含沙量大。其原因是南方降水量大;雨季長,植物較茂盛,河流的泥沙含量少,冬季氣溫在0℃以上。北方正好相反。
主要內流河及其水文特徵:我國內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塔里木河是我國最叫流河。高山冰雪融水是內流河的主要水源,因而河流的水文特徵與季節密切相關。
2.長江
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正源是沱沱河,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東西南側,全長6300千米,流經青、川、渝、藏、滇、鄂、湘、贛、皖、蘇、滬等門個省、市、自治區,注入東海。從格拉丹東雪峰至湖北宜昌為長江上游,峽谷多、水流急、落差大、水力資源豐富是其水文特徵,聞名的長江三峽(雷塘峽、巫峽、西陵峽)就位於長江上游;從宜昌到江西湖口為中游,這一段長江河道彎曲,湖泊多,支流多;從湖口以下到長江口為下游,這一段支流少,江闊水深,河段受海潮的影響,水位定時漲落。長江自古以來就是我國東西航運大動脈,長江航線具有運量大。投資省、成本低等優點,長江水能資源蘊藏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葛洲壩水利樞紐是長江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是目前我國發電能力最大的水電站;舉世注目的三峽水利工程,1994年12月14日正式開工,到2009年建成將安裝70萬千瓦的發電機26台,年發電量846億千瓦時,比當前世界上最大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還大40%。將原來只能通航到重慶的船隻從1000噸提高到5000噸。使素有「黃金水道」之稱的長江,在我國經濟建設中更加發揮其重要作用。
3.黃河
黃河是我國第二大河,發源於西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經青、川、甘、寧、內蒙古、晉、陝、豫、魯等9個省、自治區,注入渤海,從巴顏喀拉山的北麓至內蒙古河口鎮為上游,上源的青海段,河水清澈,水流緩慢;青海省東部的甘肅段,峽谷多,水變渾,水量增大;青銅峽以東的定蒙段,水流平穩,水量變少。從河口鎮到河南盂津為中游,先後接納了汾、渭等數十條支流,水深流急,含沙量大;孟津以下為下游,流經平原,河寬水緩,泥沙沉積成為「地上河」。 黃河的上游和下游常有冰壩阻塞水流的凌汛現象,解放前幾乎年年因凌汛決堤而泛濫成災。治黃的關鍵是泥沙問題。
4.湖泊
我國的湖泊眾多,天然湖泊有2000多個,主要的淡水湖有:江西的鄱陽湖、湖南的洞庭湖、江蘇的太湖和洪澤湖、安徽的巢湖。位於青海省的青海湖是我國面積最大的湖泊,也是最大的鹹水湖。位於西藏中部的納木錯是我國第二大鹹水湖,也是我國最高的湖泊。
[編輯本段](六)海洋的利用
1.鄰近我國大陸的海洋
我國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以及台灣東側的太平洋海區。其中,渤海是我國的內海。
2.豐富的海洋資源
大陸架:又稱「陸棚」或「大陸淺灘」,是大陸向海洋延伸的淺海地帶。大陸架淺海是海洋資源最富饒的部分,蘊藏著豐富的石油、煤、鐵等礦藏,也是海洋生物資源極其豐富的地方。
我國近海漁場很多。東海素有天然魚倉之稱。舟山漁場是全國性的大漁場,北方的渤海海灣漁場以盛產對蝦著稱。
我國的海鹽產量居世界首位。主要鹽場有長蘆鹽場,鶯歌海鹽場,布袋鹽場。
海底石油資源:我國海洋中礦產資源很豐富,石油、天然氣是重要的海洋礦產。蘊藏量以東海大陸架最佳,南海和渤海次之。
[編輯本段](七)交通運輸和旅遊業
1.主要鐵路干線
現在我國除西藏外,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鐵路。南北干線主要有:京哈一京/京滬線、焦枝一枝柳線、寶成一成昆線,和1996年9月1日通車的京九線C。東西干線有京秦一京包一京蘭線,隴海一蘭新線,滬杭一浙贛一湘黔一貴昆線,正在建設中的南疆鐵路將使隴海——蘭新線延長到我國最西部邊疆城市喀什幣,是我國通往中亞的重要通道。
2.主要海洋航線和港口
我國已有100多個萬噸級的深水碼頭泊位。北方沿海線以大連、上海為中心包括通往秦皇島、天津、青島、煙台、連雲港的許多航線。
香港是世界著名海港,台灣省的基隆和高雄都是我國的重要港口。
3.主要內河航線
長江航線、珠江航線、京杭運河航線、松花江航線等。
4.主要航空線
全國各大城市都有航班在來,民航可通往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許多國家的重要城市。
5.主要公路線
全國縣一級地區已全部通了汽車。其中高速公路已建成的有:北京一天津一唐沽線、廣州一深圳線、沈陽一大連線、廈門一福州線、上海一南京線、成都一重慶線、濟南一青島線等。
6.主要管道運輸
管道運輸主要用來輸送石油和天然氣。已建成和正建設中主要管道運輸線有:大慶—大連、大連一秦皇島一北京、任丘一北京、勝利油田一青島等,全長400多千米。從陝北向北京和從新疆到上海輸氣的管道也正在加緊建設中。
7.我國主要的旅遊資源
1 自然風光:我國的自然旅遊資源,以名山秀水、山水風光最為重要。如五嶽名山(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北嶽恆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四大佛教名山(五台山、九華山、普陀山、峨眉山)和景色奇絕的黃山、廬山、石林等;桂林山水、長江三峽等;杭州西湖美景、無錫太湖風光、海南三亞的天涯海角、雲南的大理、麗江、西雙版納和台灣日月潭湖光山色等,都是聞名的旅遊勝地。
2.人文旅遊景觀
(l)古代文化藝術寶藏:有六大古都(西安、洛陽、南京、開封、杭州、北京)、幾十個歷史文化名城;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北京的故宮和皇家陵園,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南京明考陵、中山陵,蘇州的園林建築,承德的避暑山莊,洛陽的龍門石窟,敦煌石窟的壁畫等,都舉世聞名。
(2)革命紀念地:著名革命紀念地有延安、遵義、井岡山等。
(3)民族風情和地方風俗:我國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形成了風采各異、各有特色的風情習俗和民間節日。如漢族的春節、元宵節和端午節,傣族的潑水節,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彝族的火把節等。
此外,我國著名的現代工程建築,豐富多彩的地方土特產、工業品,神奇的中醫和養生之道,名揚世界的中國菜等,對中外遊客都具有巨大的吸引
[編輯本段](八)東北三省
1.位置
東北區包括黑、吉、遼三省,位於我國東北部,與朝鮮和俄羅斯兩國接壤,大部分處在中溫帶。
2.地形和氣候 山環水繞、平原遼闊的地形特徵。氣候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促而溫暖。冬季大面積分布的積雪和凍土改變了全年水分的分配,保證了土壤有較好的墒情,有利於農業生產。但熱量條件不足,早霜冷害影響農業收
成。
3.重要的農林生產基地 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春、冬小麥,雜糧,春小麥產量居全國第一位。主要經濟作物有:大豆、甜菜、亞麻,東北甜菜產量佔全國的一半以上。遼東半島是國內外著名的蘋果產地。東北平原西部的防護林是我國目前最大的防護林,長達800千米,被譽為「綠色長城」。東北山地有『凍北林海」之稱,森林資源豐富,是目前我國最大的森林採伐基地和世界著名的紅松林區。林區出產的貂皮、鹿茸、人參素稱東北「三寶」。
4.豐富的石油、煤、鐵資源東北是全國生產石油最多的地區。主要油田有大慶、吉林、遼河。大慶油田是我國目前最大的原油供應基地。著名的大煤礦有撫順、雞西、鶴崗。聞名全國的鐵礦有遼寧的鞍山和本溪。
5.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東北三省已基本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煤炭、化學等重工業為主的工業體系。
6.稠密的鐵路網 主要鐵路干線有濱洲線、濱綏線、哈大線。沈陽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大連港是東北最大的海港。松花江是東北最主要的內河航線。現在已建成我國最長的沈陽至大連的高速公路。
[編輯本段](九)黃河中下游四省二市
1.范圍和位置
黃河中下游地區包括陝、晉、比魯、冀、京、津五省二市,地處曖溫帶和中原樞紐位置。
2.地形以高原、平原為主
本區地形除北部的燕山和南部的秦嶺、大別山外,主要有黃土高原和由海河平原、黃淮平原、魯西北平原組成的華北平原及山東丘陵。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分布區。
3.暖溫帶季風氣候與農業生產
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南北氣候分界線。該區多屬暖溫帶季風氣候,冬夏長,春秋短。農作物多為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對農業生產的有利條件是,熱量充足,夏季高溫多雨,水熱同期,作物種類豐富;不利條件是,水分不足,降水集中,易產生洪澇旱鹼災害。降水集中在夏季的七、八兩月,春季和初夏降水往往不足,所以春旱威脅農業生產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4.全國雜糧、小麥、棉花的重要產區
華北地區是
雜糧、小麥、棉花的重要產區。棉紡織工業發達,棉紡織工業中心有北京、天津、青島、石家莊、邯鄲、鄭州、洛陽、西安、咸陽,主要沿京廣和隴海鐵路線分布。
5.豐富的煤炭、石油、海鹽資源
開灤、大同、陽泉、平頂山、京西是全國著名的煤礦。山西省是我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素有「煤海」之稱D華北平原和渤海海域的石油資源很豐富,重要的油田有:勝利、華北、中原。渤海海灘匕鹽場很多,總稱長蘆鹽區,海鹽產量高,是我國最大的鹽場。
6.京津唐工業區
本工業區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市和廊坊地區,是黃河中下游區重要的經濟核心帶,是全國的鋼鐵工業基地、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基地、燃料動力基地、機械工業基地、無線電電子工業基地和輕紡工業基地。工業集中分布在京津二市。
7.以北京為中心的鐵路運輸網
以北京為起點的鐵路線主要有京廣線、京滬線、京包線、京哈線等。我國第一條重載單元雙線電氣化鐵路——大秦線,被譽為中國鐵路第一線。京九線的貫通,加強了首都北深圳、香港的聯系,溝通南北物資交流的同時,也對沿途地區特別一些欠發展的革命老區的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8.大城市和港口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天津是我國沿海地區綜合性的工業基地;天津港由天津、塘沽、新港三部分構成;西安是著名的古都;青島是重要的海港;秦皇島正在建設為現代化的煤炭出口港。
[編輯本段](十)長江中下游六省一市
1.范圍和位置
該區由湘、鄂、贛、皖、蘇、浙、滬六省一市組成,大部分位於秦嶺、淮河以南和南嶺以北地區,地處暖溫帶和亞熱帶,東臨東海和黃海。
2.地形與重要農業區
本區以平原、丘陵、低山為主。地勢低平,河湖眾多,河網密布,水熱資源充足,號稱「魚米之鄉」,是我國稻米、棉花、油菜和蠶絲的重要產區。舟山漁場是我國最大的漁場。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