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地理學專家
1. 中國最早的地理學家是誰
酈道元
引言:在中國地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他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注有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
酈道元,中國北魏地理學家。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72)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
他生於仕宦家庭,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孝昌三年任關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陝西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水經注》是酈道元為《水經》所作的注文。《水經》全書 1萬余字,《唐六典·注》說其「引天下之水,百三十七」。《水經》作者不詳,其撰述年代歷來說法不盡相同。《四庫全書提要》推論:「觀其《涪水》條中,稱廣漢巳為廣魏,則決非漢時;《鍾水》條中,稱晉寧仍曰魏寧,則未及晉代。推文尋句,大概三國時。」以後多數學者同意這種說法。
《水經注》40卷,全文超過《水經》20餘倍。《唐六典》說引其枝流「一千二百五十二」,涉及的河流近於《水經》的10倍。《水經注》以河川為綱,記述的內容包括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各個方面,特別是自然地理中的水文地理、地貌和生物地理;人文地理中的城市地理、民族地理、文化地理和農業地理等。此外,也有較多沿革地理和地名的資料。 為撰寫《水經注》,酈道元搜集了大量資料,在注文中指名引用的文獻達470餘種,金石碑刻達350餘種,另有大量未指明來源的地圖、方誌、歌謠、諺語等。他所引用的文獻、碑刻等大部分已亡佚,由於他的引用方保存至今。酈道元十分重視實地考察,每到一處便「訪瀆搜集」,觀察水道分布、水利設施及其流經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全書許多卷篇中有他野外考察的成果。在注文中,他糾正了《水經》的許多錯誤,並指出文獻引用處的正誤。由於當時南北分裂的政治形勢,酈道元的足跡未能到達南方,因此涉及此部分的注文也有不少錯誤。《水經注》成書的年代,從注文中出現的最後一個年代是北魏延昌四年 (515),和酈道元被害於孝昌三年(527)而論,必在此十餘年之間。《隋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此書均作40卷,說明此書當時仍還完整。至北宋景□年代(1034~1038)的《崇文總目》,著錄此書為35卷,已佚5卷。今本40卷,是後人按原卷數拆湊的。《水經注》(1897年新化三味書室據長沙王氏本重刊)
《水經注》資料豐富,語言生動,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古代地理名著,同時在歷史學、金石學、語言學和文學等方面也有很高的價值。
2. 最著名的地理學家是誰
著名地理學家:1、裴秀2、酈道元、徐霞客4、魏源 5、李四光
一、裴秀
西晉時,中國出現了一位著名的地理學家、制圖理論家裴秀(公元223-271)李約瑟稱他為「中國科學制圖學之父」,與歐洲古希臘著名地圖學家托勒密(PtolemaeusClaudius,約公元90-168)齊名,是世界古代地圖學史上東西輝映的兩顆燦爛明星。
裴秀(223-271年)字季彥,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自幼好學,知識淵博。出身官僚世家,官至司空。接觸到不少的地理和地圖資料。由於才華出眾,所以青少年時代就受到社會知名人士的贊賞。
春秋戰國時期地圖已廣泛用於戰爭和國家管理,秦漢以後損失嚴重。出於政治和軍事需要,裴秀立意製作新圖。他領導和組織編製成《禹貢地域圖》18篇,這是中國和全世界見於文字記載的最早歷史地圖集。為了便於應用,他還將一幅篇幅過大(用娟八十匹繪制)的《天下大圖》縮製成以寸為百里(比例尺1:1,800,000)的《地形方丈圖》,圖上載有名山都邑,為軍政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裴秀在地圖學上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第一次明確建立了中國古代地圖的繪制理論。他總結我國古代地圖繪制的經驗,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制圖理論--"制圖六體"。
所謂「制圖六體」就是繪制地圖時必須遵守的六項原則,即: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離)、高下(地勢起伏)、方邪(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條講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離,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繪圖原則;後三條是因地形起伏變化而須考慮的問題。這六項原則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它把制圖學中的主要問題都接觸到了。
這是他對中國地圖學作出的巨大貢獻,是中國古代唯一的系統制圖理論。直至今天地圖繪制考慮的主要問題除經緯線和投影外,裴秀幾乎都扼要地提到了。
裴秀提出的這些制圖原則,是繪制平面地圖的基本科學理論,為編制地圖奠定了科學的基礎,它一直影響著清代以前中國傳統的制圖學,在中國地圖學的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世界地圖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二、酈道元
字善長,范陽涿州(今河北涿州)人。生年有皇興三年(469),延興二年(427)之說,但都缺乏可靠依據,卒於孝昌三年(527)。
生於仕官家庭,父親酈范作過青州刺史,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出任尚書郎,以後歷任潁川太守,東荊州刺史,御史中尉等職,看來他一生在政治上還是有所建樹的。孝昌三年任官右大使時,在陰盤驛(今希臨潼附近)為雍州刺史蕭寶寅殺害。酈道元一聲生勤於讀書和著述。《魏書》卷八十九說:"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注《水經》四十卷,《本志》十三篇,又為《七聘》及諸文,皆行於世。"但除《水經注》外,其餘著作都已亡佚。
酈道元從少年時代起就有志於地理學的研究。他喜歡游覽祖國的河流、山川,尤其喜歡研究各地的水文地理、自然風貌。他充分利用在各地做官的機會進行實地考察,足跡遍及今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安徽、江蘇、內蒙等廣大地區,調查當地的地理、歷史和風土人情等,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每到一個地方,他都要游覽名勝古跡、山川河流,悉心勘察水流地勢,並訪問當地長者,了解古今水道的變遷情況及河流的淵源所在、流經地區等。同時,他還利用業余時間閱讀了大量古代地理學著作,如《山海經》、《禹貢》、《禹本紀》、《周禮職方》、《漢書·地理志》、《水經》等,積累了豐富的地理學知識,為他的地理學研究和著述打下了基礎。
通過把自己看到的地理現象同古代地理著作進行對照、比較,發現其中很多地理情況隨著時間的流逝發生了很大變化。如果不及時把這些地理現象的變遷記錄下來,後人就更難以弄明白歷史上的地理變化。因此,應該對此時的地理情況進行詳細的考察,同時查閱古代文獻,與古代的地理學著作相印證,將地理面貌的歷史變遷盡可能詳細、准確地記載下來。為此,酈道元決定以《水經》為藍本,以作注的形式寫一本完整的地理學著作。
《水經》是三國時代桑欽所著的一部地理學著作,此書簡要記述了137條全國主要河流的水道情況。原文僅1萬多字,記載相當簡略,缺乏系統性,對水道的來龍去脈及流經地區的地理情況記載不夠詳細、具體。為此酈道元利用自己掌握的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在《水經》的基礎上,酈道元終於完成了《水經注》這一地理學名著。
三、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原名弘祖,字振之,別號霞客,出身於江陰的天資聰穎。童年上私塾時,即聽背經書,作八股文。但徐霞客偏偏沒興趣,有興趣的是看古今史書,尤其是地方誌,從而立下遍游名山大川的志願。
幼年好學,博覽圖經地誌。因見明末政治黑
3. 國內知名人文地理學研究者有哪些院士、教授等
陸大道: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經濟地理學家、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
顧朝林: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常務理事,建設部城鄉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地名與行政區劃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教育部地理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建設部城市規劃專業評估委員會委員。
保繼剛:
中國地理學會副理事長、廣東地理學會理事長、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院長、旅遊學院院長。
袁書琪:
中國地理學會理事暨地理教育委員會副理事長、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旅遊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地理交約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林學會森林公園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營銷學會旅遊營銷專家委員會專家、中國生態學會旅遊生態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區域科學協會區域旅遊專業委員會委員、福建省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教育學會理事暨地理教學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區域地理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旅遊學會副會長、福建省交通協會常務理事、福建省政府旅遊發展顧問。
吳傳鈞:
地理學家、經濟地理學家、人文地理學家、地理教育家。他在學科建設、學術組織、人才培養以及地理學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等方面均有重要建樹。是我國經濟地理學、人文地理學的重要奠基者。在基礎理論建設方面,他提出經濟地理是自然—技術—經濟三結合的邊緣學科,地理學的中心任務是研究人地關系地域系統的形成過程、結構特徵、發展趨向和優化調控等的新論述。
李旭旦:(1911~1985),中國地理學家。1911年9月8日生於江蘇江陰,1985年7月8日卒於南京。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獲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先後擔任《地理學報》總編輯和《地理知識》主編。1983年任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主要致力於人文地理學、區域地理學和地理教育理論的研究,他在普及地理教育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譯著有《人地學原理》(與任美鍔合譯)、《地理學思想史》等。著有《白龍江中遊人文地理觀察》、《中國地理區之劃分》等。主編有《人文地理學概說》和《人文地理學論叢》等。
4.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酈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張衡
一行
南宮說
李四光
郭守敬
徐光啟
樂史
羅洪先
賈耽
朱思本
晏謨
王士性
何秋濤
嚴如煜
顧炎武
5. 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有哪些
中國著名的地質學家有:李四光、劉東生、孫樞、李廷棟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山東大學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劉東生,中國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歐亞科學院院士,1917年11月22日出生於遼寧省沈陽市。1942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南開大學學籍)地質地理氣象系,後來又旁聽生物系的課程。1944年先後任中國地質工作計劃指導委員會和地質部工程師,從事礦產勘探和工程地質工作。1949年南京大學生物系肄業(原中央大學)。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曾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吉林大學兼職教授。1958年,他從黃土地層研究中根據黃土與古土壤的多旋迴特點,發現第四紀氣候冷暖交替遠不止四次,發展了傳統的四次冰期學說,成為全球環境變化研究的一個重大轉折,奠基了環境變化的「多旋迴學說」。
孫樞(1933年7月23日-),中國地質學家。出生於江蘇金壇市。1953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1989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學部主任。曾任中國科學院地質所所長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
李廷棟,區域地質學家、地質編圖專家,大地構造專家、地質科技管理專家。歷任中國地質學會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地質學會地質制圖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南極研究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大洋協會副理事長,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副理事長,地質礦產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學位委員會副主任,國際岩石圈計劃喜馬拉雅協調委員會委員,中國地質科學院院長,地質礦產部科技司司長,地質礦產部副總工程師。曾任長春科技大學名譽校長。
6. 最著名的地理學家是誰他的簡介
中國應該是李四光吧
簡介: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中國著名地質學家,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人,蒙古族。首創地質力學。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之後李四光的著名事跡也被翻拍為電影。
中文名: 李四光
國籍: 中國
民族: 蒙古族
出生地: 湖北省黃岡縣回龍山香爐灣
出生日期: 1889年10月26日
逝世日期: 1971年4月29日
職業: 學者,科學家,地質學家
畢業院校: 英國伯明翰大學
主要成就:
為中國甩掉「貧油」帽子
為中國原子彈作出了突出貢獻
創立地質力學理論
為中國氫彈的研製成功作出貢獻
代表作品: 《地質力學之基礎與方法》,《地質力學概論》
原名: 李仲揆
字: 仲拱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 李四光
1889年10月26日出生於湖北省黃岡市(今湖北省黃岡市團風縣回龍山鎮)的一個貧寒人家。李四光是世界著名的科學家、地質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是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奠基人之一和主要領導人。他自幼就讀於其父李卓侯執教的私塾,14歲那年告別父母,獨自一人來到武昌報考高等小學堂。在填寫報名單時,他誤將姓名欄當成年齡欄,寫下了「十四」兩個字,隨即靈機一動將「十」改成「李」,後面又加了個「光」字,從此便以「李四光」傳名於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長春地質學院教務長兼地礦系主任。 1904年李四光因學習成績優異被選派到日本留學。因其在日本受了帶有漢民族主義的反滿革命思想的影響,成為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中年齡最小的會員,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己任。孫中山贊賞李四光的志向:「你年紀這樣小就要革命,很好,有志氣。」還送給他八個字:「努力向學,蔚為國用。」 1910年李四光從日本學成回國。武昌起義後,他被委任為湖北軍政府理財部參議,後又當選為實業部部長。袁世凱上台後,革命黨人受到排擠,李四光再次離開祖國,到英國伯明翰大學學習。1918年,獲得碩士學位的李四光決意回國效力。途中,為了解十月革命後的俄國,還特地取道莫斯科。 1920年 李四光擔任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系主任,1928年又到南京擔任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後當選為中國地質學會會長。他帶領學生和研究人員常年奔波野外,跋山涉水,足跡遍布祖國的山川。他先後數次赴
歐美講學、參加學術會議和考察地質構造。 1928年7月 國民政府決定組建國立武漢大學,國民政府大學院(教育部)院長蔡元培任命李四光為武漢大學建設籌備委員會委員長,並選定了武漢大學的新校址(武漢大學內還有李四光選址的雕像)。 1949年秋新中國成立在即,正在國外的李四光被邀請擔任政協委員。得到這個消息後,他立即做好了回國准備。這時,倫敦的一位朋友(凌叔華.陳源夫婦)打來電話,告訴他國民黨政府駐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開發表聲明拒絕接受政協委員職務,否則就要被扣留。李四光當機立斷,隻身離開倫敦來到法國。兩星期之後,李夫人許淑彬接到李四光來信,說他已到了瑞士與德國交界的巴塞爾。夫婦二人在巴塞爾買了從義大利開往香港的船票,於1949年12月啟程秘密回國。 回到新中國懷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後擔任了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科聯主席、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他雖然年事已高,仍奮戰在科學研究和國家建設的第一線,為中國的地質、石油勘探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51年8月中國長春地質專科學校、山東大學地質礦產學系、東北工學院地質學系和物理學系合並為東北地質學院(後名長春地質學院,現為吉林大學地學部),李四光擔任首任院長。1952年李四光再次應邀回到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工作。 1958年李四光經何長工、張勁夫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由一個民族民主主義者成為共產主義戰士。60年代以後,李四光因過度勞累身體越來越差,還是以巨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預測、預報以及地熱的利用等工作中去。1971年4月29日,李四光因病逝世,享年82歲。李四光早年為悼念一個好學生曾寫過此詩,亦為其畢生從事地質科學研究的光輝寫照。 崎嶇五嶺路,嗟君從我游。 峰巒隱復見,環繞湘水頭。 風雲忽變色,瘴癘蒙金甌。 山兮復何在,石跡耿千秋。 李四光的最大貢獻是創立了地質力學,並以力學的觀點研究地殼運動現象,探索地質運動與礦產分布規律,新華夏構造體系的特點,分析了中國的地質條件,說明中國的陸地一定有石油。從理論上推翻了中國貧油的結論,肯定中國具有良好的儲油條件。毛澤東、周恩來在認真聽取了匯報後,支持了他的觀點,並根據他的建議,在松遼平原、華北平原開始了大規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他親自主持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時間里,先後發現了大慶、勝利、大港、華北、江漢等油田,為中國石油工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從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勘探部門相繼找到了大慶油田、大港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國家建設急需能源的時候,使滾滾石油冒了出來。這樣,不僅摘掉了「中國貧油」的帽子,也使李四光獨創的地質力學理論得到了最有力的證明
7.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地理學家
1 安芷生 第四紀地質學家。原籍安徽六安,生於湖南芷江。1962年畢業於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院長,黃土與第四紀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為確立中國黃土-古土壤序列及其與深海沉積序列的對比,以及黃土堆積演化與環境變化關系的研究作出重要貢獻;首先引入了第四紀磁性地層學,最早指出我國240萬年前發生的重大地質氣候事件,測定了藍田猿人和澳洲沙漠化年代;重建了晚新生代不同時間尺度東亞季風變遷的代用序列:對控制我國中東部環境的古季風首次提出了較為系統的理論,指出了東亞季風氣候的不穩定性。合著《黃土與環境》一書。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2 常印佛 礦床地質學家。江蘇泰興人。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質系。1994年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安徽地質礦產局技術顧問、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礦產地質勘查和科研,對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礦環境中的幾個主要銅礦類型有著相當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發現了銅陵近東西向隱蔽基底斷裂帶,提出了一個有關陸內成礦帶的構造背景、地質環境、成礦特徵和富集規律的系統的理論認識,豐富了陸內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預測。所提出的「層控(式)矽卡岩型」礦床的分類建議,及相應的成礦模式,發展了矽卡岩成礦理論,指導了找礦實踐。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區第二輪普查和立體填圖的建議,並獲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導找礦方面,為銅陵有色冶煉基地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後備資源。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3 巢紀平 氣象學家。江蘇無錫人。1954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氣象系。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名譽主任研究員。在我國數值天氣預報、長期預值天氣預報、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積雲動力學和熱帶大氣動力學熱帶海氣相互作用以及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等領域中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 1957年發表了我國第一張48小時數值天氣預報圖。60年代建立中小尺度大氣動力學方程組。70年代首次建立我國海氣耦合的濾波矩平長期天氣數字預報模式,成功地進行了月季天氣預報試驗。近十多年來,提出了Rossby波相互作用後可激發出一類向東西兩個方向傳播的不穩定波,以及在非線形作用下可激發出2-3年ENSO型振盪等,提出了熱帶大氣和海洋運動的半地轉適應和發展理論,領導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海洋環境數字預報業務系統。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4 陳旭 古生物與地層學家。1936年生於江蘇南京。1959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即到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工作至今。從1987年開始曾先後擔任國際筆石工作組主席、副主席,國際奧陶系分會選舉委員、副主席。 60年代師從穆恩之院士,參與《中國的筆石》的編著和建立和完善中國奧陶紀、志留紀及包括早泥盆世筆石帶的劃分和對比研究,80年代以來,主持多個研究項目,在國內外發表了較多的論著。1997年以他為主的國際工作組在我國浙江常山黃泥塘建立達瑞威爾階的全球層型剖面和點位(GSSP)的研究被國際地科聯批准,是第一個在中國確立的「金釘子剖面」,為我國的地層學爭得了榮譽。近年來研究筆石大滅絕及倖存的過程和機制,在理論和研究方法上有一定的創新。與美國布科(A. J. Boucot)和斯科梯斯(C. R. Scotese)兩位教授合作,編制了寒武紀至中新世共26幅全球氣候緯向分帶重建圖,系統闡述顯生宙氣候帶的演變。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5 陳 顒 地球物理學家。江蘇宿遷人。 1965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地震局研究員。曾任國家地震局副局長、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長。長期擔任國際地震預測和災害委員會主席。70年代從事高溫高壓下岩石物理學實驗研究。發展了測量岩石變形的激光全息技術,研究了應力途徑對岩石性質的影響。發現的岩石熱開裂現象已被應用於核電站的安全性監測。90年代致力於地震預測和地震災害研究。將地震學、工程科學和經濟學結合在一起,首次編輯了全球地震危險性圖和全球地震災害預測圖。該圖已被聯合國等機構用於減災規劃。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6 陳國達 地質學、大地構造學家。廣東新會人。193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中南工業大學顧問,中國科學院長沙大地構造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中國地窪學會理事長,國際地窪構造與成礦研究總中心主席。最大貢獻是於1956年創立地窪學說,突破1959年以來美澳學者創建的地槽地台學說,為進一步認識地殼演化規律及找礦開辟了新思路。從60年代起這一學說被陸續介紹到十幾個國家,推動了有關學科的深入發展。1991年又提出了殼體(歷史-因果論)大地構造學,即把岩石圈的演化與運動統一研究的學術思想。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7 陳俊勇 大地測量學家。原籍浙江寧波,生於上海。1960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1981年獲奧地利格拉茨技術大學獲科學技術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特邀顧問、科技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在幾何大地測量、衛星大地測量、地球重力場參數計算及地球動力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導出大地測量中許多重要計算公式;首次結合衛星大地測量資料對中國參考橢球定位進行了詳盡研究。推導的世界「1980年大地參考系」全套參數計算公式被國際組織IUGG通過採用至今。主持推算和提供了中國首次民用的地心坐標轉移參數。主持了1975年和1992年珠穆朗瑪峰高程的計算工作。對建立和完善我國測繪基準作出了重大貢獻,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三維地心坐標基準、重力測量基準、經度基準、消除精密水準測量系統誤差、航測檢定場、長度野外檢定基線等。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8 陳夢熊 水文地質學家。原籍浙江上虞,生於江蘇南京。1942年西南聯合大學地質系畢業。國土資源部科技咨詢研究中心咨詢委員、高級工程師。長期在地礦部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局擔任副總工程師職務,主管水文地質科技業務,領導完成全國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工作。80年代以來,開始致力於地下水資源與環境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完成國際水文計劃(IHP)兩項國際合作研究課題。除對水文地質研究作出重要貢獻外,對環境地質,以及地貌、第四紀地質等方面,也造詣較深。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9 陳慶宣 地質力學家。湖北黃陂人。194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國土資源部地質力學研究所研究員。在中國首次在實驗構造方面研究了扭裂隙的形成條件和過程以及長期應力作用下岩石非彈性變形。提出了在分析岩石變形與應力場的關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和東西向構造帶形成機制。為中國西南地區地震地質、重大工程選址、北京、深圳等城市地殼穩定性評價作出重要貢獻。發現銅官山外圍鐵帽,擴大了銅官山銅礦儲量;為包鋼找到優質耐火粘土;首次發現西康系中含三疊紀菊石化石的海相復理石沉積,解決了其地層時代問題;發現酒泉盆地早第三紀火燒溝組與白楊河組間不整合,重新釐定了盆地第三系地層,為該區石油遠景評價打下了基礎;首次發現祁連山震旦系和海相三疊系,為該區以後區測找礦作出貢獻。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0 陳述彭 地理學、地圖學、遙感應用專家。江西萍鄉人。1941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史地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名譽所長、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50年代積極推動我國國家地圖集的編制。60年代倡導航空像片系列制圖與計算機輔助制圖。70年代致力於開拓遙感應用,組織自然資源與城市環境航空遙感實驗。80年代負責研製我國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規范,籌建資源與環境信息系統國家重點開放實驗室,曾任第一任主任、設計黃河、長江中下游洪澇災情評估信息系統,兼任中巴資源衛星應用分系統總設計師(1987—1992)。90年代積極參與地球信息科學及全球變化及數字地球戰略研究,著有《地學的探索》文集4卷(1990—1992),《石堅文存》(1999);合著《遙感地學分析》(1985,1990)、《地理信息系統導論》二種教材,主編《地球系統科學》及《遙感大詞典》(1990)二種工具書;主編《地球信息科學》(1997一)及《遙感信息》(1986一)兩種期刊。曾參加編制《中國地形烏瞰圖集》、《國家自然地圖案》、《衛星遙感分析圖集》等地圖集10餘種。任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科學技術咨詢委員會主席、國家遙感中心顧問。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1 陳永齡 大地測量學專家。北京人。1939年獲德國柏林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國家測繪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教授。早期著有大地測量學、測量平差法、實用天文學等大學叢書。主持制定了我國大地測量法式。1965年制定測量珠穆朗瑪峰海拔高程的技術方案,測定其高程為8848.13米,為世界所公認。70年代推動採用衛星多普勒定位技術,初步建立了我國地心坐標系統。80年代建議採用全球定位系統(GPS),並提出研究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的技術方案。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2 陳運泰 地球物理學家。原籍廣東潮陽,生於福建廈門。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966年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生畢業。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名譽所長。從事地震波和震源理論的研究。改進和應用了哈斯克爾矩陣法。提出了測定中、小地震震源參數和介質品質因數的實用方法;應用與發展了靜力學地震位錯理論;在中國最早綜合利用地震波、「零頻」和重力資料求得中國一些大地震的發震構造和破裂過程;提出了大地震震源過程中「質量遷移」、「震前蠕動」等新觀點。定量地分析論證了滑動弱化在地震不穩定性中所起的作用,震源區介質的流變性對地震自身的重復性及地震序列類型的控製作用,介質與應力的不均勻性對地震斷層的不穩定擴展與地震輻射的控製作用。獲取了一批高質量的近震源強地面運動的記錄;在國際上最早用近震源地面加速度記錄反演天然地震的矩張量並揭示了中、小地震破裂過程的復雜性。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3 程純樞 氣象學家。浙江金華人。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地理系。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委員會顧問、研究員。長期從事氣象業務技術工作。60年來,為我國氣象事業的建設、發展和現代化做出了貢獻。早期從事天氣預報業務研究工作,1949年後在從事氣象業務技術領導工作的同時,致力於大氣探測、氣候資源及農業氣象等方面的研究,並帶領和指導開拓這方面業務服務和研究的領域。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4 程國棟 凍土學家。上海人。1965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中國科學院蘭州分院院長、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長期從事青藏高原凍土研究,解決工程問題。完成青藏鐵路東線工程地質調查。在熱水煤礦論證富冰高溫凍土路段應採用保護凍土原則修築路堤,並提出有效措施。結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凍土分布規律和識別標志。創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層地下冰形成的重復分凝機制(程氏假說)和凍土三向地帶性理論。前者解決了凍土學界長期懸念,被廣泛應用於解釋多種冰緣和寒區水文現象。後者指明凍土隨緯度、海拔和乾燥度變化。近年來從事冰凍圈與全球變化、西北水資源形成、變化及與社會協調發展研究。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5 程裕淇 地質學家。浙江嘉善人。1933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38年獲英國利物浦大學博士學位。中國地質科學院名譽院長、研究員。曾任地質部副部長。早年在英國蘇格蘭提供了國際間系統研究交代型混合岩的範例,闡明其交代機理:發現川西丹巴遞進變質帶;發現昆陽富磷礦(1939),是中國尋找沉積磷礦床的突破。長期從事和領導中國鐵礦的研究和勘查以及早前寒武系的研究和總結,指出鐵礦找礦方向;提出鐵礦類型組和鐵礦成礦系列以及所有礦床的成礦系列的概念,促進了成礦學和早前寒武系研究。提出混合岩系列和混合岩化成礦的觀點,進行混合岩化作用的地質背景分類和區域變質岩石的詳細分類,闡明中國各時代變質岩系、岩帶的特徵,從而促進了變質地質學的發展。近年來關於變質岩深熔作用方面有初步開創性成果。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6 池際尚 岩石學家。女。湖北安陸人。 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 1947年和1949年獲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布侖茂學院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中國地質大學教授。50年代初發表的岩組學論文具有當時國際水平。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先後負責山東等地區域地質調查及北京南口花崗岩科研工作,特別是山東金剛石原生礦的科研工作,發表了大量論文,提出了我國金伯利岩的分類、命名的原則和方案,總結了各類金伯利岩的岩石學特徵,對尋找金剛石原生礦有重要指導意義,至今被沿用。80年代完成了獲獎成果《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附金伯利岩)》。主編的《岩漿岩岩石學》和《費德洛夫法簡明教程》反映了當時國內外的最新成果,至今仍是重要的教學參考書。1980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17 丑紀范 大氣科學家。湖南長沙人。 1956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北京氣象學院教授。早年從事數值天氣預報基礎理論和方法的研究,提出將數值天氣預報問題由原來的初-邊值問題推廣為廣義初-邊值問題,使問題更為可解和易於求解;將變分法和泛函分析引入數值天氣預報問題中,提出使用過去資料的理論和方法。論證了准地轉模式大氣溫壓場的演變與下墊面熱狀況的等價性,提出由歷史資料反求大氣要素和參數並使之與長期預報模式相匹配的方法。近年,研究大氣動力學長期演變的漸進性質,得到在特定情況下大氣動力運算元向外源的非線性適應特性,得到定常外源作用下大氣運動的自由度縮減的結果。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8 戴金星 天然氣地質與地球化學家。浙江瑞安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地質系。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石油勘探開發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70年代後期,在我國首先從事和倡導煤成氣研究,開辟了我國煤成氣勘探新領域。在全面系統研究我國天然氣的碳氫氦同位素特徵、建立鑒別各類天然氣理論及天然氣的成因分類、完善和發展煤成氣(烴)模式、煤成氣的富集規律、氣藏類型、天然氣聚集帶和聚集域、我國大中型氣田形成條件和控制因素,從而為中國第一大氣田——長慶氣田的發現提供了科學依據和預測、在研究中國東部(松遼盆地、渤海灣盆地、蘇北盆地和三水盆地等)無機成因氣及其氣藏形成條件,特別是無機成因CO2氣藏及烷烴氣藏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99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 鄧起東 地質學家。1938年生於湖南雙峰。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現任該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活動構造和地震地質研究,對我國華北、山西、天山、阿爾泰山和青藏高原的活動構造和大地震區地震構造有深入的研究;對走滑、擠壓和拉張等不同類型構造的幾何學、運動學和形成機制有創造性發展;建立和發展了活動構造大比例尺填圖技術,發展了古地震研究,領導了全國活動構造地質填圖和研究工作,推進了定量活動構造學研究;系統編制了我國活動構造圖,總結了我國活動構造和應力場特徵,提出了新的運動學和動力學模式;主編完成了我國第一份經國家批准使用的地震烈度區劃圖,成為全國抗震設防標准;完成了大量城市和大中型工程活動構造及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為經濟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這些不夠的話留郵箱,我這有文檔,還有一些
8. 中國的地理學家有哪些人
中國地理學家 聽語音
古代
中國古代地理學家眾多,體現在旅遊、方誌、建築、測量測繪、天文學等多個方面。[1]例如:
酈道元
沈括
徐霞客
張衡
一行
南宮說
郭守敬
裴秀
徐光啟
樂史
羅洪先
賈耽
朱思本
晏謨
王士性
何秋濤
嚴如煜
顧炎武
徐繼畲
楊守敬
於欽
另外有一些人物,也對古代地理學發展產生了重大作用,例如:
張騫父子
班超父子
法顯,晉代高僧
玄奘,唐代高僧
鄭和
近現代
中國近現代地理學發展迅速,涌現出一批著名地理學家。以下列舉部分:
白光潤
白眉初
白永平
包安明
寶音
保繼剛
鮑覺民
蔡建霞
蔡孟裔
蔡強國
蔡運龍
曹桂發
曹延藩
曹有揮
陳百明
陳朝輝
陳傳康
陳爾壽
陳發虎
陳廣庭
陳國階
陳漢欣
陳靜生
陳俊合
陳可馨
陳立人
陳能
陳沈良
陳述彭
陳曦
陳效逑
陳亞寧
陳永勤
陳永森
陳振樓
陳忠暖
諶湛溪
成升魁
承繼成
程國棟
程和琴
褚廣榮
褚亞平
崔功豪
崔鵬
代合治
鄧輝
鄧先瑞
丁四保
丁永建
董治寶
杜德斌
段漢明
範文紀
方創琳
方鳳滿
方俊
方修琦
馮德顯
馮起
馮學智
傅伯傑
傅先蘭
甘枝茂
高峻
高前兆
高全洲
高抒
高泳源
葛劍雄
葛全勝
葛綏成
宮輝力
龔勝生
穀人旭
顧朝林
顧祖禹
郭來喜
韓茂莉
韓昭慶
何秋濤
賀燦飛
侯仁之
侯甬堅
胡煥庸
胡序威
華林甫
黃秉維
黃國璋
黃健民
黃錫疇
景才瑞
藍勇
李春芬
李德仁
李國平
李吉均
李潤田
李四光
李小建
李小文
李旭旦
梁溥
林炳耀
林超
劉東生
劉科偉
劉培桐
劉興詩
劉興土
陸大道
陸林
羅洪先
羅開富
馬溶之
滿志敏
寧越敏
秦大河
任美鍔
沙學浚
沈玉昌
施雅風
石泉
史念海
宋家泰
孫鴻烈
覃成林
譚其驤
唐曉峰
塗長望
王成組
王恩涌
王鴻禎
王緝慈
王乃昂
王乃梁
王守春
王穎
王庸
伍光和
魏清泉
翁文灝
吳傳鈞
吳殿廷
吳尚時
吳松弟
吳中倫
徐建華
許學強
許學工
嚴德一
嚴如煜
閻小培
楊紉章
楊吾揚
葉嘉安
尤聯元
曾剛
曾世英
曾昭璇
張其昀
張偉然
張文忠
張相文
張曉虹
張修桂
趙榮
周立三
周尚意
周廷儒
周一星
周振鶴
朱鶴健
朱思本
朱震達
竺可楨
鄒代鈞
鄒逸麟
左大康
9. 中國最權威的地理學家是誰呢
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