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我國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主要特徵

我國自然與人文地理環境主要特徵

發布時間: 2021-03-09 19:24:33

⑴ 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環境包括哪些要素

自然地理環境:自然地理環境由地球表層中無機和有機的、靜態和動態的自然界各專種物質和能量所組成,具有地理結屬構特徵並受自然規律控制的環境整體(系統)。
根據其受人類社會的沖擊和干擾的程度不同,
可分為:天然環境(原生自然環境)、人為環境.

人文環境:一定社會系統內外文化變數的函數,文化變數包括共同體的態度、觀念、信仰系統、認知環境等。
人文環境是社會本體中隱藏的無形環境,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民族靈魂.
人文環境是當今最時髦最常用的—個詞彙,
它的產生和廣泛使用適應了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客觀需要,
實際就是指人們周圍的社會環境。

區別:人文環境是專指由於人類活動產生的周圍環境,是人為的、社會的,非自然的.
自然環境是是指自然存在的環境。
自然環境剛好相反,是指不是人類活動產生的天然的周圍環境.

⑵ 我國地理環境有哪些基本特徵

地理環境包括兩個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
一般說來,自然地理環境,如氣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陸分布等,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較緩慢,有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為人們所覺察。人文地理環境,如疆域、政區、民族、人口、文化、城市、交通、農業、牧業等方面,發展變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發展變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我國地理環境西高東低,地勢呈三級階梯分部!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高大山脈。西南喀斯特地貌廣部,西北部多荒漠。東部多平原,東南部多為丘陵,地壤為呈酸性的磚紅壤,東北黑土地土壤肥沃。

⑶ 自然環境特徵和自然地理特徵的區別

自然環境特徵和自然地理特徵有3點不同:

一、兩者的氣候不同:

1、自然環境的氣候:低緯度地區每年接受的太陽能比高緯度地區多,形成熱帶環境,高緯度地區形成寒帶環境。

2、自然地理的氣候:氣候多變,季風影響顯著。

二、兩者的地勢不同:

1、自然環境的地勢:在廣闊的大平原上,表現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在起伏較大的山地,則形成垂直的景觀帶。

2、自然地理的地勢:地勢西高東低,地貌復雜,以山地為主。

三、兩者的組成不同:

1、自然環境的組成:自然環境是環繞生物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如大氣、水、其他物種、土壤、岩石礦物、太陽輻射等,是生物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通常把這些因素劃分為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岩石圈等五個自然圈。

2、自然地理的組成:由大氣、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地理要素組成,這些要素通過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等過程,進行著物質遷移和能量交換,形成了一個互相滲透、互相制約和互相聯系的整體。

⑷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什麼不同

北方地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以平原、丘陵、版高原為主權.位於季風區,氣候較乾燥,冬季氣溫較低.多種小麥,一年1-2熟
多漢族、回族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臨南海.位於季風區,氣候濕潤,多種水稻,一年2-3熟
少數民族居多.工業較發達
西北地區
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青藏高原以北.位於非季風區,氣候乾燥、降水少
多牧業為主
青藏地區
位於第一級階梯,海拔高,氣候寒冷,大部分山峰終年積雪,冰川縱橫
藏族居多,多牧業為主
不好意思,我實在是想不出更多的「人文地理特點」了
你是答題嗎,若是讓比較,你就把上面的各概括以下就行了

⑸ 說明中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點,舉例說明中國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與對外貿易的關系,國際貿易地理,有

半球位置:東半球、北半球
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緯度位置:南北跨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
經度位置:東西跨經度60多度,分屬東五區至東九區的五個時區
地勢特徵: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脈構成地形骨架,各類地形呈網狀排列.
地形:山地面積廣大,山地多,平地少.
氣溫: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夏季除青藏高原及個別山地外全國普遍高溫.
降水:空間分布是由東南向西北內陸遞減;時間分布是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
氣候: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河流:以外流河為主,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是內、外流區域分界線.
資源狀況:呈現資源總量豐富,種類齊全,但人均佔有量少,開發程度低的狀況.
面積:世界第三大國
其他:長達2萬千米的路上疆界和18000千米的大陸海岸線、5000多個島嶼、14個陸上鄰國和6個海上鄰國
人文地理包含面很廣,包括人口,城市等
人口:13億,自然增長率低,但基數大,增長快.
城市:多分布在東南沿海
城市化:起步晚,發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發展不合理
農業:北方旱田農業,南方水田農業.農業產業結構不合理(其實就是十分落後),牧業主要為游牧業(也落後),
工業:這個比較復雜,更多資料還得去查.主要成就就是已經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
地域聯系:這里只說交通,特點是分布不均,東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其他還有通信,商業,國際貿易與國際金融,這個你就知道比較落後就行了.
環境問題:這個沒有找到可以概括的特點.基本都是先污染後治理

⑹ 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中,每個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什麼不同

1、服飾與地理
首先,服飾材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桑蠶生產適宜亞熱帶,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而太陽光照好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喜愛的羊毛衫與皮衣,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其次,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身著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國藏族牧民往往穿一個胳臂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第三,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有關。在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都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對應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的連衣裙,春秋季的休閑裝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夾克等。相反,在「四季無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國雲南昆明一帶,形成了「四季服裝同穿戴」的獨特景觀。
2、飲食與地理
從主食結構上看,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它的形成也與地理環境有關。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來講,就與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有關。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薦。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3、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例如北美因紐特人用冰塊作外牆;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西南炎熱的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當今商品房的開發也要考慮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邊配套設施的空間組合、周圍環境質量綜合狀況、居住區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距等因素。
4、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利用峽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駱駝成為「沙漠之舟」;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們騎著駿馬弛騁如飛;在江南水鄉,人們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來。人們出行,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根據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時間與選擇交通方式。

⑺ 我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地理特點有何不同

1、 服飾與地理

首先,服飾材料與地理環境密切相關。桑蠶生產適宜亞熱帶,浙江的杭嘉湖地區、廣東的珠江三角洲都是我國重要的蠶絲產地。而太陽光照好的新疆地區是我國長絨棉的最重要產區。人們喜愛的羊毛衫與皮衣,原料主要源於我國西部牧區盛產的羊毛和各種皮革。其次,服飾樣式與地域特徵有關。在炎熱乾旱的阿拉伯地區,人們喜歡身著白色寬松的長袍。在氣溫日較差很大的雪域高原,我國藏族牧民往往穿一個胳臂可以露出來的「不對稱」的大袍。第三,服飾變化與氣候變化有關。在四季分明的地區,人們一般都要准備幾套與季節相對應的衣服,夏季男士的短袖襯衫、T恤與女士的連衣裙,春秋季的休閑裝和羊毛衫,冬季的滑雪衫和皮夾克等。相反,在「四季無寒暑,遇雨便成冬」的我國雲南昆明一帶,形成了「四季服裝同穿戴」的獨特景觀。

2、 飲食與地理

從主食結構上看,由於水熱條件的不同,我國北方以種植小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故形成了「北面南米」的格局。另外中國「八大菜系」的烹調技藝各具特色,素有「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之說,它的形成也與地理環境有關。就拿「南甜北咸」的形成來講,就與我國南北方的氣候差異有關。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乾燥,夏季高溫多雨,氣溫年較差大,在過去,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同時又不捨得一時「揮霍掉」,北方人便把菜腌制起來慢慢「享用」,這樣一來,北方大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鹹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盛產甘蔗,比起北方來,蔬菜更是一年幾薦。南方人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了。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改變的。

3、 住房與地理

傳統民居的樣式、材料大多受當地自然地理條件的影響。例如北美因紐特人用冰塊作外牆;草原上的牧民為適應游牧的需要通常居住在搭卸方便的蒙古包里;黃土高原的居民利用黃土直立性好的特點開鑿窯洞來居住;西南炎熱的少數民族地區以竹樓為主。當今商品房的開發也要考慮很多地理因素,如居住的交通位置、周邊配套設施的空間組合、周圍環境質量綜合狀況、居住區內部環境設計以及房子的朝向、採光、通風、層高、間距等因素。

4、 出行與地理

人們的出行與地理環境密切有關。在高山峽谷中,人們利用峽谷之中的急流乘皮筏子漂流;在莽莽沙海里,駱駝成為「沙漠之舟」;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人們騎著駿馬弛騁如飛;在江南水鄉,人們利用船舶在江河上穿梭往來。人們出行,無論是旅遊還是出差,都要根據天氣與環境情況,決定出發時間與選擇交通方式。

⑻ 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四川位於我國大陸地勢三大階梯中的第一級和第二級,即處於第一級青藏高原和第二級長江中下游平原的過渡帶,高差懸殊,西高東底的特點特別明顯。川西貢嘎山海撥7556米,為省內第一高峰;川東巫山附近的長江河谷,海撥僅80米左右,兩者相差7000餘米。東西差異大,是四川地貌的總特徵。大致經龍門山、大相嶺、大涼山為界,以西為高原山,海撥都在3000米以上;經東為四川盆地,由海撥750米以下的盆地底部和2000米左右的盆周山地組成。
簡 稱: 川或蜀
面 積: 約48萬平方千米
人 口: 8323萬
省 會: 成都
民 族: 有漢、藏、回、羌等民族
地 形: 本省東部為海拔約5OO米的四川盆地,這里有富饒的成都平原。四川西部為高原山地,屬青藏高原東緣,海拔3000-4000米。邛崍山、岷山一帶設有卧龍等自然保護區多處。氣候:復雜多樣,盆地區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冬暖夏長。西南山區干濕度分明。川西北高原長冬無夏,較為干寒。年降水量約一千毫米
工 業: 四川省是我國內地綜合性工業基地。成都電器、量具刃具,攀枝花鋼鐵、川中油氣田、自貢鹽化工、內江製糖、瀘州和宜賓等地的釀酒工業等都很有名
農 業: 四川農業發達,號稱"天府之國"。是我國水稻、小麥、油菜籽、甘蔗、黃紅麻、桑蠶、茶葉、水果的重要產區。川西高原、山地分別為本省重要牧區和林區
地理位置: 地處我國西南地區、長江上游。春秋戰國時為蜀國地。秦代置蜀郡。漢屬益州。唐屬劍南道。宋置川陝四路。元置四川行省。明清起為四川省
管轄范圍: 設重慶直轄市後四川省轄12地級市、4地區、3自治州,18縣級市、124縣、3自治縣。其中有50餘個市縣對外開放

⑼ 試論述我國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如何造就豐富多彩的旅遊資源

我國地形多種多樣,名勝古跡很多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