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動物化石
『壹』 中國科學家在哪裡發現地球已知最古老動物足跡化石
6月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展示在中國三峽地區發現的距今5.4億多年前的動物足跡化石。
研究證明,該發現將足跡化石的記錄提前到了埃迪卡拉紀,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足跡。雖然該類足跡的造跡生物未被保存或者沒有被發現,但科研人員推測它們很可能是節肢動物、環節動物或它們的祖先。
該項目得到了中國科學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美國自然科學基金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的聯合資助。
『貳』 地理中國:石頭中的萬卷書,山旺化石的成因。幫忙用自然地理的只是分析一下成因。不要復制的。。
山旺化石藏於硅藻土頁岩內,該處的硅藻土沉積厚度約為25米,由於層薄如紙,稍加風化即層層翹起,宛若書頁,古人形象比喻為「萬卷書」,大量古生物化石含在其中,已成為國際上中新世生物建階的重要依據。
山旺化石產地,位於魯西中台隆東北部、昌樂凹陷南沿。自太古以來,這里地層一直比較穩定,處於自然剝蝕狀態,至中生代後期,地層開始活動,火山噴發,地表變形,出現了一個盆形地貌。大約到18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三紀中新世,由於河水的流入和雨水的蓄存,形成了一個淡水湖,周圍火山噴發物玄武岩等經風化分解,形成硅質膠溶體,而盆地水域中有足夠的二氧化硅,給硅藻的生存提供了物質條件。從出土的化石來看,除溫帶動物外,還有許多亞熱帶常綠闊葉樹種、落葉闊葉樹種及亞熱帶地區的動物。這說明周圍森林茂密,林中藤本植物盤繞,生息著各種飛禽、走獸和昆蟲。山旺湖中生長著大量的硅藻,以水的深淺分別出現浮游型和底棲沿岸型的硅藻群,還有近處的黑三棱、金魚藻等,為大量著生和附生硅藻的生長創造了條件。隨著歲月的流逝,湖中沉積物日漸增多。又由於火山噴發,地殼變動,許多動植物不能適應改變了的自然環境,死亡後陷入湖中,被硅藻及其他沉積物埋葬,又因硅藻土具有吸附、隔音、保溫等性能。所以,山旺湖中的動植物屍體能與空氣隔絕,再經大自然的物理、化學等多種因素的變化,便形成了化石。
也去看過,知道個大概怕說不好,所以網路了這個給你
『叄』 中國地層最早發現的動物化石是
美國科學家日前在阿曼的一座油田中找到了世界上最古老動物的化石。這塊化石的發現使得人類對於已知動物起源的認知推前到至少6.35億年前。
這種動物的遺跡看起來並不像傳統的化石,而更像是化石復製品。這種化石具有化合物的化學痕跡,其中的化合物至少只有在現代用海綿生產出來。而一些科學家則把海綿動物看作是現代所有動物最近的共同祖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地質學家高登-勒弗領導並完成了對這種化石的研究項目。高登認為,「很明顯,這是最古老的動物的證據。」高登的研究團隊在對由阿曼國家石油公司負責開採的沉積礦床進行分析時發現了這些化石。這種沉積物應該形成於「地球雪球」之後的成冰紀的最後階段。此前,最古老的動物化石可以追溯到地球的第二個地質時代埃迪卡拉紀。科學家們一直不能確定他們是否已經找到了動物生命的真實起源,還是僅僅發現了化石的最早記錄。
新的發現表明,動物事實上在埃迪卡拉紀之前就已經進化形成。這樣使得這些簡單的海綿體至少有1億年的進化時間,從而發展出五花八門的物種並在寒武紀早期開始興旺起來。高登團隊發現的化學跡象就是一種被稱為24-異丙基膽甾烷的脂肪狀化學物質,科學家們只有在海綿中發現這種骨骼結構。直到最近,海綿一直都被認為是最早動物的現代後裔。近來,還有其他研究認為扁盤動物的祖先是世界上最早的動物。不管這種分類學方面如何存在爭議,高登團隊發現的化石明顯更古老。無論是通過鈾進行年代測定還是對化石沉積物的位置分析,都證明它出自成冰紀晚期。這些化石顯示,有爪動物在寒武紀大爆發時不但存在,其形態還出乎意料地比現代有爪動物更加豐富多彩。
高登-勒弗的下一步計劃就是進一步挖掘成冰紀沉積物,以准確測定他發現的原型海綿具體是在何時何地形成的。高登認為需要澄清的幾個問題是,「是不是第一冰期的環境引起了生物的變化?它是不是海洋化學變化產生的後果?我們必須要爭取弄清楚動物首次出現的前因後果。」在現代的海洋中,70%以上的動物種和個體實際上都是由軟組織構成的,因而極少有形成化石的可能。那麼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是不是也會產生如此眾多的軟軀體動物?這塊古老化石的發現,使得人們如實地看到了地球海洋中最古老的動物原貌。科學家們認識到,自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時,地球海洋中就生活著紛繁眾多、形態各異的動物;絕大多數地層中保存的硬骨骼化石誤導了人類對早期生命的認識。例如葉足動物門的有爪動物,現在只生活在南半球的少數陸地地區。
高登-勒弗說,「地球上最早的動物出現在什麼時候?這是科學家們一直苦苦探索的問題,同時也是地質古生物學界存在諸多爭議的一個領域。目前的科學研究表明,在寒武紀早期地層(約5.4億年前)含有無可爭議的胚胎化石記錄。而在阿拉伯半島發現的這塊化石,又將動物化石的記錄向前推進到約6.35億年前。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們把這些化石樣品切成薄薄的石片,通過高倍顯微鏡的觀察,有了驚人的發現:大量的長著刺狀凸起的化石進入科研人員的視線。由於這些化石的身份不明,科學家們將其稱之為疑源類化石,這些大型具刺疑源類化石在陡山沱組底部就開始出現,顯示出可能的化石分帶和潛在的生物地層價值。」
在大約6億年前的震旦紀,地球剛剛從一個極不利於生命生存、長達一億多年的大冰期時代走出來。最早的動物也就是在這個時候開始逐漸出現的。專家們表示,6億年前的氣候條件很惡劣,只適合一些低等植物生存,這塊化石的發現也讓人類認識到,早期的後生動物和後生植物幾乎同時在新遠古代末期「雪球事件」結束之後就已經出現了
『肆』 高中地理有關生物化石的小疑問
化石大多集中在沉積岩中,如要分的話,就從太古代開始算好了,太古代,沒有生命體;元古代,有藻類植物;古生代,早期為無脊椎動物,中期為脊椎動物,後期為兩棲類,還有蕨類;中生代,有恐龍化石了,裸子植物;新生代,有明顯的人類足跡及其他早期動物
『伍』 要記載動物或化石的資料!!
古生代代表動物
低等棘皮動物和原始兩棲動物
中生代代表動物
爬行動物(恐龍類、色龍類、翼龍類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
後生代代表動物:哺乳動物
〔參考資料〕
地球四十多億年的歷史首先被劃分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四個大的地質年代階段。冥古宙(46億年前 38億年前)的時候,地球剛剛形成,但未保存地質紀錄,是生命起源的時期;太古宙(38億年前 25億年前)的生命形式處於很低的發展階段,主要為原核生物(如藍藻和細菌);元古宙(25億年前 5.4億年前)先後出現了真核生物、多細胞動物和多細胞植物;顯生宙(5.4億年前 現在)開始,我們熟悉的各生物的種類陸續出現,並蓬勃發展至今。
顯生宙進一步分為古生代(5.4億年前 2.5億年前)、中生代(2.5億年前 0.65億年前)和新生代(0.65億年前 現在)三個階段。顧名思義,它們分別代表了生物演化的「古老」、「中等發達」和「新生」的階段。
每一個「代」又可被細分為幾個次級的單元「紀」。例如古生代由老到新分為寒武紀、奧陶紀和志留紀。著名的澄江生物群和「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就發生在寒武紀的早期。中生代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中生代又被稱為爬行動物的時代;恐龍、魚龍和翼龍就生活在中生代,從三疊紀開始出現,到白堊紀末絕滅。著名的熱河生物群生活在白堊紀的早期。新生代分為古近紀、新近紀(過去使用的第三紀相當於目前採用的古近紀與新近紀)和第四紀。雖然鳥類、哺乳類和開花的植物都在中生代開始出現的,但到了新生代才開始了大的發展。我們人類進化的歷史則發生在第四紀。
一個「紀」一般還可以再進一步細分為兩個或三個階段,這時被稱為「世」,通常前面分別以「早、晚」或「早、中、晚」來限定。例如,侏羅紀分為三個階段:早侏羅世、中侏羅世和晚侏羅世。再如,貴報曾報道過《我國遼西早白堊世恐龍長四個翅膀》,這里的「早白堊世」,就是白堊紀里的一個階段。
以上介紹的宙、代、紀、世等都是地質年代單位,比較抽象,為了賦予它們實際的地質學意義,地質學家們還常常使用另外一套名稱,來表示和它們對應的地層或地質紀錄。於是,宙、代、紀、世便分別對應於宇、界、系和統。舉例來說,侏羅紀對應的地層單位就叫侏羅系,與早、中、晚侏羅世相對應的地層單位分別是下、中、上侏羅統。
回答者:美麗的洛陽 - 探花 十級 3-28 19:29
提問者對於答案的評價:
xiexie
其他回答共 1 條古生代代表動物
低等棘皮動物和原始兩棲動物
中生代代表動物
爬行動物(恐龍類、色龍類、翼龍類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動物時代之稱,或稱恐龍時代。
後生代代表動物:哺乳動物
『陸』 在中國至今為止挖掘出最大的古生物化石是什麼生物的化石
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侏羅紀恐龍命名為「鄯善新疆巨龍」
由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吉林大學、沈陽師范大學及新疆地調院組成的聯合科考隊,與新疆鄯善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鄯善新疆巨龍」命名儀式及恐龍化石保護野外現場會10月10日上午在新疆鄯善七克台巨型恐龍化石產地隆重舉行。
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楊群,國家古生
物化石專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麗霞,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顧問孫革,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顧問、著名恐龍學家董枝明,
國際著名古脊椎動物學家、德國波恩大學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前所長T.馬丁,以及來自我國、德國、美國、愛爾蘭等國的地質古生物專家及新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吐魯番地區行署及鄯善縣政府有關領導和新聞媒體代表等近百人出席了命名儀式及化石保護野外現場會。儀式及現場會由中共鄯善縣委書記劉開勤主持。
現場會上,古生物學家、中國古生物學會副理事長、吉林大學和沈陽師范大學新疆科考隊領隊孫革教授首先介紹「鄯
善新疆巨龍」命名經過;恐龍學家董枝明教授對「鄯善新疆巨龍」的命名做進一步解讀。國家古生物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長楊群教授代表中國古
生物學界對「鄯善新疆巨龍」的發現和命名表示祝賀,並對新疆地區以恐龍為代表的化石保護工作提出希望;國家古生物專家委員會辦公室王麗霞副主任就進一步貫
徹執行《國家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實施辦法》、做好對包括「鄯善新疆巨龍」在內的恐龍化石保護工作等進行指導。新疆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領導、吐魯番地區和鄯善
縣的領導代表全區廣大群眾對「鄯善新疆巨龍」的正式命名表示由衷的祝賀、對科學家們在鄯善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謝、並對未來進一步做好化石保護工作提出展望。
古生物學家、德國波恩大學馬丁教授代表與會的國外專家向「鄯善新疆巨龍」的命名表示熱烈祝賀、並對新疆自治區和鄯善縣政府對化石保護所做的努力和對科學家
工作的支持予以高度評價。
「鄯善新疆巨龍」是我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侏羅紀恐龍,產於新疆鄯善七克台地區距今1億6千多萬年的晚侏羅世齊古組。該恐龍形體巨大,體長30餘米,體重約30噸。化石保存了完整的股骨(長約2米)、脛骨、腓骨、腰帶、背椎和薦椎,以及部分尾椎、肋骨及頸骨等,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恐龍骨架化石。它首次刷新了我國侏羅紀大型恐龍的記錄。該化石是2009年由我國古生物學家孫革教授領導的吉林大學、沈陽師范大學、新疆地調院和德國科學家組成的聯合科考隊於鄯善七克台地區發現,2011年起經國土資源部批准正式發掘。在董枝明教授指導下,由吉林大學青年古生物學專家吳文昊博士和沈陽師范大學青年古生物專家周長付博士牽頭,經過長達兩年多的研究,終於將這一巨型蜥腳類恐龍命名為「鄯善新疆巨龍」(新屬、新種)(Xinjiangtitan shanshanensis gen. et sp. nov.),成果於今年9月25日
出版的《世界地質》雜志正式發表。「鄯善新疆巨龍」的發現不僅為我國侏羅紀恐龍大家族增添了一個新的重要成員、為研究我國新疆恐龍動物群的組成與演化提供
了新的資料,而且也為深入研究新疆侏羅紀古地理與古氣候、推動侏羅紀石油及煤等沉積礦產找尋等提出了新的思路。該成果的發表標志著我國新疆侏羅紀恐龍研究
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新疆吐魯番鄯善地區古生物化石資源十分豐富。上世紀60年代董枝明教授等曾在這里先後發現白堊紀「鄯善龍」、「嘉峪龍」以及侏羅紀「中日蝴蝶龍」等恐龍化石,揭開了新疆吐魯番地區恐龍化石研究的序幕。2008年孫革教授率領的中德古生物與地質聯合實驗室和中德新疆地質工作站科考隊在鄯善七克台地區首次發現世界最大的侏羅紀恐龍足跡群,2012年又發現了規模巨大的龜化石群;2011年
起在國土資源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支持下,在新疆國土資源廳、吐魯番地區和鄯善縣政府的大力協助下,該科考隊對「鄯善新疆巨龍」這一巨型恐龍點進行
大規模發掘,終於取得了可喜成果。自去年起,科考隊在「鄯善新疆巨龍」化石點附近又新發現了多處蜥腳類恐龍化石點,並發現了與之伴生的肉食獸腳類恐龍牙齒
以及雙殼類、葉肢介、魚及植物等化石。這些化石的新發現為展示新疆鄯善乃至整個吐魯番地區侏羅紀時期的古地理與古生態、深入研究地層對比及時代、以及恢復
當時「恐龍家園」的總體面貌等,發揮了重要作用。
鑒於上述一系列重要化石的發現,自2008年起,鄯善縣政府根據《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等文件精神,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及吐魯番地區行署的指導下,制定了鄯善縣古生物化石保護規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切實開展以恐龍化石為代表的化石保護工作。自2011年
起,在國家古生物化石專家委員會和國內外專家的大力支持下,鄯善縣政府進一步明確了新時期化石保護內容與目標,並結合化石保護著手開展了「國家地質公園」
建設規劃和申請等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本次命名儀式和化石保護現場會的召開,對新疆吐魯番地區和鄯善縣的化石保護和開發利用等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將發揮重要
促進作用。
現場會及命名儀式結束後,與會專家學者們又參觀了「鄯善新疆巨龍」化石附近的兩處新發現的恐龍化石點。其中「東1點」的恐龍已顯現長約14米的化石骨架,也是一具較大型的蜥腳類恐龍;「北2點」的恐龍股骨化石長已見1.5米以上,與「鄯善新疆巨龍」的股骨較為相似。專家們一致認為,鄯善的「恐龍家園」必將成為我國重要化石保護產地和我國地質古生物主要旅遊勝地之一。
『柒』 (一)觀賞性動物化石
1.三葉蟲動物化石
可作為觀賞石用的是產於寒武繫上部的蝴蝶蟲與蝙蝠蟲。它們屬於節肢動物門,身體可分為頭、胸、尾與中、左、右各三葉,故名三葉蟲,是屬於淺海海底跳游動物,個體3~6厘米大小。因為蝙蝠蟲的尾部酷似飛翔中的蝙蝠,中國人歷來以蝙蝠之蝠字與福同音而取其作吉祥圖案,或木刻於桌椅,或磚雕於門楣。不知從什麼年代起,泰山四周盛產的蝙蝠蟲之石灰岩石板,被用紫檀木嵌鑲成屏置於案幾上。這種30~40厘米大小石板上要聚集有十幾個至幾十個的蝙蝠才夠得上福石標准。蝴蝶蟲形如飛蝶,也能作觀賞石,它常與蝙蝠蟲共生。山西產此兩種三葉蟲較多的地方有恆山北麓、呂梁山北麓五寨、岢嵐及太行山北段盂縣等地。
2.長身貝
它產於石炭系底部灰岩和海相頁岩中,是直徑3~5厘米大小、一側平一側凸、不對稱的貝殼化石。殼體有放射狀、網路狀紋飾。風化後會完整地從岩石中脫離下來。長身貝屬腕足動物門有鉸綱長身貝目。所謂腕足動物,是以殼內強大腕肌運動,令兩個殼瓣一開一合壓射水體而在海底跳躍式運動,即以腕代足運動而得名。具鉸綱即殼體聯合處有齒狀鉸鏈能緊閉雙殼使外敵無法進入。它們群居於淺海底和濱海泥塗中,一塊標本上常有數個貝殼而可作觀賞石。山西煤系地層石灰岩夾層中多有產出,在石炭紀煤礦附近也常可見到。
3.山西的恐龍化石
侏羅紀與白堊紀是恐龍稱霸時代,山西也不例外,在寧武盆地、大同西側洪濤山、左雲、天鎮等地都有恐龍化石的報道。而真正出現完整的大型恐龍化石卻只在晉蒙交界的左雲縣和晉冀交界的天鎮縣賈庄屯鄉王風溝—武家山、南馮窯、楊家窯一帶。
發現了左雲鴨嘴龍頸椎化石
1985年到1994年間,河北地質學院(後改稱石家莊經濟管理學院)在王風溝—武家山一帶進行恐龍化石挖掘,在該地紅色泥岩地層中,共挖到較完整(70%以上)的恐龍骨骼化石五具,其中有長達20米的巨型蜥腳類恐龍——不尋常華北龍(新的科)。它長頸、長尾、小頭,四肢短粗而身胖如犀。同時出土的還有四具3~5米大小甲龍科天鎮龍(新的屬)。它是食草性蜥腳類恐龍,形體如水牛,只是有粗壯的長尾,尾端帶巨骨成錘形尾錘,是防禦性武器。更有山西省地質礦產科學技術館近年在左雲縣發掘的完整甲龍和部分鴨嘴龍等恐龍化石。
2011年,山西省地質礦產科學技術館新發掘的左雲甲龍
有趣的是與骨骼化石共生的還有大量「胃石」。原來這些恐龍沒有臼齒,樹葉、嫩枝進入胃中以後,需呑用河灘中鵝卵石在胃中研磨,磨碎成漿狀才能消化吸收營養。這些胃石大都已磨圓,外面有「包漿」,最大者直徑可達10厘米,可見這些恐龍必有巨大的食管。
除了這些較完整的化石之外,與它共同出土的還有鴨嘴龍、四川龍等零散化石。
4.山西的肯氏獸化石
肯氏獸類是一類三疊紀時特化了的大型二齒獸。這是一些體軀粗笨的食植物的動物。一般體長2~3米。頭大、頸短、體呈桶狀,尾短小。前肢強壯、爬行,後肢較前肢輕巧,半直立。除了上顎上的一對長牙而外,口內沒有其他牙齒。
我國知名古生物專家孫愛玲教授於上世紀50年代後期,通過四次山西武鄉、榆社、寧武等地區的調查、發掘,對采獲的大量肯氏獸類化石進行對比研究後,認為它們分別歸屬為二屬五種,即中國肯氏獸屬的皮氏中國肯氏獸、銀郊中國肯氏獸兩個種和副肯氏獸屬的長頭副肯氏獸、楊氏副肯氏、寧武副肯氏獸三個種。
2011年,山西省地質礦產科學技術館首次發掘的肯氏獸原始埋藏狀態
已修復的肯氏獸頭骨
2010年,山西省地質博物館在籌建之際,聘請國內知名專家董枝明教授、唐治路教授指導,通過與館專業技術人員的共同努力,在榆社、武鄉一帶又再次發現了大量的肯氏獸類化石材料,盡管目前尚未進行鑒定研究,但大量肯氏獸類化石材料的發掘和修復工作,再次證明了山西肯氏獸類化石在山西的發育程度已經冠蓋中華,無疑是我國研究三疊紀時期大陸環境條件下地球的演變、生物進化、自然古地理、古氣候、古環境恢復和再造的極佳去處。
5.山西發現的恐龍「祖先」化石
楊鍾健教授是我國著名的地質學家、古生物學家,也是我國研究古脊椎動物的奠基人,他於1955~1956年在山西武鄉—榆社一帶的野外工作中,在樓則峪西北一個叫西什凹的山西溝里發現並采獲了大量的脊椎動物化石。經過詳細的研究發現了有一種古生物叫山西鱷。
山西鱷其實不是鱷魚,而是與恐龍關系更近的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的肉食性爬行動物。在恐龍出現以前的約二億二千萬年前,山西鱷等早期爬行動物稱霸陸地達數百萬年之久。山西鱷是被公認的食肉類恐龍的祖先。前述化石之所以定名為山西鱷,是因為它在科學研究和分類中屬於山西鱷屬、山西種,所以它的名字也就具有了如此濃厚的山西地方特色。楊鍾健教授發掘研究的山西鱷,由於當時的古地理、古環境、自然埋藏條件、埋藏狀態,以及在發掘過程中有可能的損壞等原因,它的頭骨是不完整的,缺少了吻部部分骨骼和牙齒,從而留下了永久的缺憾。
值得慶幸的是,山西省地質礦產科學技術館2010年在開展山西重點地區古脊椎動物化石調(勘)查過程中,沿著黃河自北而南進行大范圍的搜索過程中,筆者本人於吉縣壺口東南方向的盤山公路急轉彎處,看到像「一串串糖葫蘆」一樣的東西靜靜地躺在那裡,急忙叫停車,及至來到近前一看,大家爬滿皺紋的臉上頓時樂開了花,原來是一連串的脊椎骨化石。
由於化石暴露,一方面怕快速風化,另一方面怕遭受人為破壞,因在其旁邊還有一個碩大的「土馬蜂窩」,於是我們對此出露化石進行搶救性發掘保護,行動代號——「捅馬蜂窩」。
化石發掘回來以後,經唐治路教授初步判斷,有可能是食肉類的。在後期的修復過程中,進一步證明了唐教授判斷的准確性。根據已修復的化石判斷,它不僅具有完整的吻部和大部分牙齒,填補了原來標准化石的遺缺,而且每兩個椎體間似乎還有一些連接性的突起。這樣一來,無論是它的完整性,還是它的可研究性,意義都十分重大。目前,該化石仍在進一步研究中,它有可能是山西鱷的重要補充,也可能是更為重要的新的化石種,讓我們一起期待著新的發現吧。
2010年發掘於吉縣壺口附近的山西鱷化石
6.山西的初龍形類化石
2001年10月的古脊椎動物學報第39卷第4期,吳肖春等發表了題為《中國陸相上三疊統第一個初龍形類動物》的論文,認為由唐治路教授帶隊調查、發掘於山西省永和縣桑壁鎮的化石標本,是中國陸地上發現的最早的初龍形類動物,並由此命名了新屬(永和鱷)新種(桑壁種)——桑壁永和鱷。其產出地層的時代被確定為晚三疊世。再次為山西大地古生物進化賦予了新的含義。
2010年,山西省地質礦產科學技術館在開展古生物化石發掘過程中,於榆社縣雲竹鎮西庄村南山一帶調查發掘的002號點,有可能屬於初龍形類動物。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它產出於中三疊統的二馬營組中上部,經過研究鑒定,如果確屬初龍形類動物,它的發現有可能將該類型動物出現的時代向前推進。
002號點正在修復過程中的化石
劍齒象
大唇犀骨架
7.榆社的古脊椎動物博物館
2500萬年前,長治是個巨形湖盆,榆社則是湖邊濕地,生活著大批現已絕跡了的大型脊椎動物。作為鎮館之寶的有長達4米的劍齒象象牙,陷入泥沼活埋的「雙頭犀」(兩具犀牛頭尾相反,仰頭埋在一起,看來首尾各有一頭)。更奇的是劍齒虎與中國鬣狗兩個頭疊在一起,長達20厘米,狀如彎曲匕首的劍齒虎的劍齒已插進鬣狗的頭蓋骨,所以至死它們尚交疊在一起。這應該是從樹上撲下的劍齒虎,它的利齒已切入樹下軟泥中的鬣狗。由於軟泥承受不住兩個猛獸的體重而突然下陷,活埋了它們成為化石。
博物館中還有許多魚類、龜鱉類、鹿、野牛、披毛犀、棱齒象等化石。需說明,榆社的脊椎動物化石是民國時期在洋人主導下挖掘的,所以最好的標本已運到美洲(加拿大),還有一大批(數千件)留在天津(當時北洋博物館),留在榆社的只是少數,博物館展出的大部分化石是新中國成立後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榆社縣共同發掘的。
在榆社新生代地層中,還發掘出大量狼翅魚化石,那是小型5~10厘米長的魚類化石,它們成群地生長在河流中,所以它們的化石在薄板狀粉砂中成群出現,成為山西省觀賞性動物化石之一,大量流落在民間,更多地被化石販子外運。
狼翅魚
狼翅魚。產於新生代古近紀到第四紀之間,為體長6~15厘米的小魚,屬脊索動物門,硬骨魚綱,狼翅魚亞綱。山西省只在榆社新生代榆社群中有產出,一般產在粉砂岩中,魚體的骨骼形成化石,常成群產出。魚化石鐵銹色,魚骨、魚刺清晰可辨。當其軀體彎曲成新月形、數條並存時,如游魚戲水,造型優美。
『捌』 中國地理(世界活化石博物館)特有生物
昆蟲家族中的「活化石」——缺翅目昆蟲
被譽為「活化石」的中國樹種有:銀杏,銀杉,珙桐,香果樹等
動物「活化石」有: 國寶大熊貓、水中「活化石」中華鱘
看看你要哪兩個吧
『玖』 動物化石資料
化石是動物或植物死亡後的殘體經過長時間而沒有腐爛,數年後成為地殼的一部分。有機體
自身完好保存,或在沉積岩中的印模,或生存時留下的痕跡(稱為遺跡化石)。化石,通常是動、植物死亡後被含水沉澱物迅速掩埋,產生化學反應,然後礦物質加入或有機體被排出。如果這一程序沒有發生,有機體會被暫時保留下來,但不會成為化石。
化石收集是一項引人入勝的愛好,在最近的幾十年裡,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活動中。其迷人之處是收集者既可享受發現化石的激動心情,又掌握了收集和製作標本的操作技能,同時還具有鑒定化石發現物的學術挑戰性。幾乎沒有其他的科學能像化石收集這樣,讓初學者對史前歷史知識作出如此重要的貢獻。
1910年,羅伯特·福爾肯·斯科特爵士開始其具歷史意義,但充滿悲壯的南極探險。斯科特
和四個夥伴最後雖成為惡劣天氣的犧牲品,但遺留了重要的科學發現。從探險家的遺物中發現了
已形成化石的種子蕨,玉羊齒屬。這一發現證明了冰天雪地的南極洲曾是肥沃大陸的一部分;
同時可推知,斯科特了解他的發現具科學的重要性。從鑄幣到骨頭「化石」來源於拉丁文fossil,意思為「被挖掘出的」,指任何埋藏的東西。不僅有石化動物、植物殘體,還包括岩石、礦石和人工製品,如鑄幣。
現在,該詞專指史前生存但被自然埋藏和保存的有機體的殘體。多年之迷希臘哲學家認為化石是十分奇怪的自然現象,就像水晶和鍾乳石一樣是在地下形成的。馬丁·路德(1483/u1546)相信在山峰上發現的化石是《聖經》之血的證據。列奧納多·達·芬奇(1452~1519)在他的筆記中寫到:化石是曾經生存過的有機體的石化殘體。他的觀點在那個時代被認為是異端邪說,直到19世
紀,他的筆記才被公開。
化石的真正面具是17—18世紀才被人認識,這主要歸功於化石收集書籍的出版以及人們對自然
史的進一步認識。人們發現一個重要的事實,即不同種類的岩石含有不同種類的化石,這個重要發現對第一幅地質地圖的製作具有極大的幫助,並由此開創了化石學和地層學這兩門現代科學。
分類
當人們提到化石時,總是使用由兩個部分組成的科學名稱,雖然並不是正式或是十分普通的,例如:牡蠣的拉丁文常被稱為「魔鬼的腳趾甲」,另外腕足動物則被稱為「燈殼」,這些有它們的
用處,但缺乏科學所需的准確性。科學名稱常以斜體字寫出,後面寫上發現者(即第一次描述該化石的人)的姓名。第一部分是屬,第二部分是種。如果發現者的姓名寫在括弧內,表示該種當使用時,被劃分到其他不同的屬中。
一個科學名稱僅指有機體的單一類型,這樣全世界的科學家都能明白。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一個種中的全部成員基本上都很相似,且相互能夠進行雜交。一個或多個種組合在一起,由他們共
有的特點相互連接,構成一種屬。屬由科(一組屬)和目(一組科)組成一個有機體的譜系圖或家族樹。種以下的名稱均是人為的分類,並隨各時期的意見的改變而不斷地改變。
目的與局限
本書從常見化石到不常見卻十分壯觀的化石都進行闡述,以期對收集者能有所幫助。這些化石均選自世界上最大、收藏最廣的博物館——英國倫敦自然博物館,雖然許多化石引人入勝,但是對
它們的研究工作卻非常專業。多數化石類已納入本書,從蠕蟲到恐龍,從菊石到人類以及來自所有地質年代和大陸的化石。每個化石的描述均由多種不同類型化石研究專家撰文,並把專業術語降到最少,許多化石很難發現完整的,尤其是體型較大的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在這種情況下,本書僅對骨骼的小部分加以闡述。為每種類型的化石配上相片是不可能的。然而,書中標本的范圍和種
類則足以使收集者舉一反三,找出最相近的相片和描述,並作出初步的鑒定。
參考資料:貴州文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