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湖北的人文地理
A. 湖北簡介
湖北省簡稱鄂。位於長江中游、洞庭湖之北,春秋戰國時為楚國地,宋時為荊湖北路,元屬湖南江北行省,清置湖北省。湖北省現有12個省轄市、1個自治州、38個市轄區、24個縣級市(其中3個直管市)、37個縣、2個自治縣、1個林區。全省面積18萬多平方千米。省會武漢。
地理概況
湖北省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部,簡稱鄂。地跨東經108°21′42〃-116°07′50〃、北緯29°01′53〃-33°6′47〃。東鄰安徽,南界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接壤,北與河南毗鄰。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全省國土總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94%。
全省地勢大致為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略呈向南敞開的不完整盆地。在全省總面積中,山地佔56%,丘陵佔24%,平原湖區佔20%。
山地。全省山地大致分為四大塊。西北山地為秦嶺東延部分和大巴山的東段。秦嶺東延部分稱武當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群山疊嶂,嶺脊海拔一般在1 000米以上,最高處為武當山天柱峰,海拔1 621米。大巴山東段由神農架、荊山、巫山組成,森林茂密,河谷幽深。神農架最高峰為神農頂,海拔3 105米,素有「華中第一峰」之稱。荊山呈北西-南東走向,其地勢向南趨降為海拔250-500米的丘陵地帶。巫山地質復雜,水流侵蝕作用強烈,一般相對高度在700-1 500米之間,局部達2 000餘米。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其間,形成雄奇壯美的長江三峽,水利資源極其豐富。西南山地為雲貴高原的東北延伸部分,主要有大婁山和武陵山,呈北東-南西走向,一般海拔高度700-1 000米,最高處獅子堖海拔2 152米。東北山地為綿亘於豫、鄂、皖邊境的桐柏山、大別山脈,呈北西-南東走向。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海拔1 140米,大別山主峰天堂寨海拔1 729米。東南山地為蜿蜒於湘、鄂、贛邊境的幕阜山脈,略呈西南-東北走向,主峰老鴉尖海拔1 656米。
丘陵。全省丘陵主要分在兩大區域,一為鄂中丘陵,一為鄂東北丘陵。鄂中丘陵包括荊山與大別山之間的江漢河谷丘陵。大洪山與桐柏山之間的 水流域丘陵。鄂東北丘陵以低丘為主,地勢起伏較小,丘間溝谷開闊,土層較厚,宜農宜林。
平原。省內主要平原為江漢平原和鄂東沿江平原。江漢平原由長江及其支流漢江沖積而成,是比較典型的河積-湖積平原,面積4萬多平方公里,整個地勢由西北微向東南傾斜,地面平坦,湖泊密布,河網交織。大部分地面海拔20-100米。鄂東沿江平原也是江湖沖積平原,主要分布在嘉魚至黃梅沿長江一帶,為長江中游平原的組成部分。這一帶注入長江的支流短小,河口三角洲面積狹窄,加之河間地帶河湖交錯,夾有殘山低丘,因而平原面積收縮,遠不及江漢平原坦盪寬闊。
歷史簡介
湖北地處長江中游,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在湖北鄖縣等地考古發現遠古時代鄖陽人、長陽人的化石表明,早在七八十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上辛勤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歷史文化。湖北早期文化的代表是江漢地區的屈家嶺文化遺址,這里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器和陶器,其中的蛋殼彩陶、壺形器和帶谷殼的紅燒土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反映出當時農耕、水利、漁獵、手工業、紡織業已經發展到相當的程度,是楚文化發展的源頭。夏王朝時期,夏文化的影響已經到達長江之濱,至商朝,湖北已納入其版圖。武漢市北盤龍城商代中期城址的發掘和省內許多地區商代銅器的出土,說明商代勢力已經遠播到湖北漢水流域和長江南北。
西周時期,湖北境內出現楚國為代表的諸多小國,這些小國後均被楚國所吞滅。東周時期,楚國以荊楚為基礎逐漸壯大起來。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力進一步強盛,勢力所及,東達吳越、齊魯之境,北至陳衛鄭宋等中原腹地,南達湖南,橫跨江淮,形成霸業,威服華夏。楚國社會經濟大步發展,銅器生產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鐵器生產得到改善和推廣,絲織、刺綉、髹漆、采礦、水陸交通、城市建設、商品交易等各行各業欣欣向榮。精神文化方面的成就更是異常突出,從哲學到文學,產生了老子、莊子、屈原,歷經800年,政治、經濟、文化都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楚文化,對中華民族的文化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B. 天津、湖北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
天津地質構造復雜,大部分被新生代沉積物覆蓋。地勢以平原和窪地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海拔由北向南逐漸下降。北部最高,海拔1052米;東南部最低,海拔3.5米。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平原、窪地、灘塗等。土壤主要有山地棕壤、山地淋溶褐土、褐土、潮土、沼澤土、水稻土、鹽土等7類。植被大致可分為,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灌草叢、草甸、鹽生植被、沼澤植被、水生植被、沙生植被、人工林、農田種植植物等11種。
氣候
天津地處北溫帶位於中緯度亞歐大陸東岸,主要受季風環流的支配,是東亞季風盛行的地區,屬溫帶季風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
性氣候。雖臨近渤海灣,但半封閉的內海海灣對天津的氣候影響不大。主要氣候特徵是,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旱少雨;夏季炎熱,雨水集中;秋季氣爽,冷暖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少雪,因此,春末夏初和秋天是到天津旅遊的最佳季節。天津年平均氣溫在13-14℃,市區平均氣溫最高為17.8℃。1月最冷,平均氣溫在-3℃;7月最熱,平均氣溫在28℃。天津季風盛行,冬、春季風速最大,夏、秋季風速最小。年平均風速為2~4米/秒,多為西南風。天津平均無霜期為196~246天,最長無霜期為267天,最短無霜期為171天。在四季中,夏季最長,有140-160天;冬季次之,有130-150天;春季45-60天;秋季最短,僅為35-45天。天津年平均降水量為520~660毫米,降水日數為63~70天。在地區分布上,山地多於平原,沿海多於內地。在季節分布上,6、7、8三個月降水量佔全年的75%左右。天津日照時間較長,年日照時數為2500~2900小時。
水文
天津位於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運河、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的匯合處和入海口,素有「九河下梢」 、「河海要沖」之稱。流經天津的一級河道有19條,總長度為1095.1公里。還有子牙新河、獨流減河、馬廠減河、永定新河、潮白新河、還鄉新河6條人工河道,總長度為284.1公里。二級河道有79條,總長度為1363.4公里,深渠1061條,總長度為4578公里。天津還多次引黃濟津,並有一定數量的地下水。
土地
天津市土地面積119197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485609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40.74%;園地面積37324公頃,佔3.13%;林地34227公頃,佔2.87%;牧草地594公頃,佔0.05%;居民點及工礦用地218345公頃,佔18.33%;交通用地32937公頃,佔2.76%;水域315089公頃,佔26.43%;未利用土地67845公頃,佔5.69%。在全部土地面積中,國有土地501.68萬畝,佔28.06%;集體土地1286.28萬畝,佔71.94%。全市的土地,除北部的山地、丘陵外,其餘都是在深厚沉積物上發育的土壤。在海河下游的濱海地區,有待開發的荒地、灘塗1214平方公里,可作為建設和生態用地。
礦產
天津市已探明的金屬礦、非金屬礦和燃料礦有20多種。金屬礦和非金屬礦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山區。金屬礦主要有錳硼石、錳、金、鎢、鉬、銅、鋅、鐵等,其中錳、硼不僅為國內首次發現,也為世界所罕見。非金屬礦主要有水泥石灰岩、重晶石、迭層石、大理石、天然油石、紫砂陶土、麥飯石等。燃料礦主要埋藏在平原區和渤海灣大陸架,有石油、天然氣和煤成氣等。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0億噸,油田面積100多平方公里,天然氣地質儲量1500多億立方米,煤田面積80平方公里。天津地熱資源豐富,具有埋藏淺、水質好的特點。目前已發現10個地熱異常區,面積2434平方公里,水溫在30~90℃。
海洋
天津海岸線位於渤海西部海域,南起歧口,北至澗河口,長達153公里。海洋資源突出表現為,灘塗資源、海洋生物資源、海水資源、海洋油氣資源。灘塗面積約370多平方公里,正在開發利用。海洋生物資源,主要是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棲生物和潮間帶生物。海水成鹽量高,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鹽產地,擁有中國最大的鹽場。進行海水淡化,解決淡水不足的潛力很大。海洋油氣資源豐富,已發現45個含油構造,儲量十分可觀。
湖北省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正處於中國地勢第二級階梯向第三級階梯過渡地帶,地貌類型多樣,山地、丘陵、崗地和平原兼備。山地約佔全省總面積55.5%,丘陵和崗地佔24.5%,平原湖區佔20%。地勢高低相差懸殊,西部號稱「華中屋脊」的神農架最高峰神農頂,海拔達3105米;東部平原的監利縣譚家淵附近,地面高程為零。全省西、北、東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秦嶺、武當山、桐柏山、大別山、幕阜山、大洪山等山地環繞,山前丘陵崗地廣布,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全省地勢呈三面高起、中間低平、向南敞開、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區域。
C. 湖北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湖北在歷史上曾經出現那些有影響的人物
古代
提起湖北的歷史名人,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惟楚有才」這個典故。湖北位於祖國中部,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素有重教興學、培養人才的優良傳統。在鍾靈毓秀的荊山楚水之間,自古至今,走出了如此多的優秀人才。
以下歷史名人(不完全統計):
武漢:、鍾子期(漢陽)、二程(黃陂)、春申君、吳偉(江夏)、熊廷弼(武昌)
黃石:孟嘉、吳國倫、陳光亨、潘師道、江自康、劉繼盛、呂調陽、徐祥、柯瑾、余國柱等
鄂州:王家璧、柯逢時、閔孝荃、曹林懋、萬廷獻、塗曉墅、程清泉、劉藝舟、吳兆麟、鄧定遠、黎子玉、周華琴、劉伯垂、彭楚藩、吳兆麟、張金保、萬籟聲等
十堰:尹吉甫(房縣)、陳世美、秦香蓮(丹江口)施洋
荊州:楚莊王、優孟、伯牙、楚成王、楚穆王、楚宣王、楚威王、岑參、張居正(荊州)、孫叔敖、戎昱(江陵)、伍子胥、申包胥(監利)、車胤、公安三袁(公安)、楊溥(石首)、黃承彥(洪湖)
宜昌:屈原(秭歸)、王昭君(興山)、董和、董允(枝江)、文安之等;
襄陽:卞和(南漳)、劉秀、宋玉、王延壽、王逸、馬謖、馬良、向朗、向寵(宜城)張悌、龐德公、龐統、習鑿齒、孟浩然、張繼、張柬之、柳渾、杜審言、范宗尹、魏玩、蒯越、蔡瑁、楊儀、廖化、張悌、習郁、神會、任亨泰、王聰兒、單懋謙等;
荊門:老萊子、養由基(沙洋)、朱厚熜(鍾祥)、王匡、王鳳(京山)、周培公等;
孝感:斗子文(雲夢)、黃香(雲夢)、斗彀於菟、費禕、孟宗、熊賜履(孝昌)、宋庠、宋祁(安陸人)、硯彌堅、李幼滋、陳蕖(應城)等;
黃岡:五祖弘忍、瞿九思、汪可受、帥承瀛、邢綉娘、魏英(黃梅)、畢升、金光悌(英山)、歐鵬(黃州人)、聞一多、姚明恭、陳沆、龐安時(浠水)、李時珍、康茂才、顧景星(蘄春)、徐壽輝、萬密齋、瞿瀛、王葆心(羅田)、四祖道信、余玠、楊際泰(武穴)、鄒普勝、閻伯嶼、梅之煥、周文江、劉天和、李長庚(麻城人)等;
隨州:連南夫、楊漣(廣水)、明玉珍(隨縣)、季梁、曾侯乙(曾都)、邊居誼等;
仙桃:陳友諒、張定邊、張必先、陳文燭、徐耀文、盧靖、盧弼、張難先、李之龍、楊顯東等;
恩施:巴務相(長陽)、巴蔓子、牟文綬(利川)、田彥伊、雷世興、伍昌臣(宣恩)、田世爵、田舜年、田九霄、陳連升、田九齡(鶴峰)、覃鼎、溫朝鍾、王錫九(咸豐)、饒應祺、樊增祥、陳世凱、妺喜(恩施)等;
天門:劉焉、劉璋、陸羽、皮日休、鍾惺、譚元春、周嘉謨、魯鐸等。
咸寧:方瓊、方琳
D. 湖北大學人文地理
挺激烈的。錄取比例上不清楚,一般會二取一
E. 能幫我介紹一下武漢市的人文、地理概況嗎
慢慢看哈!
武漢之地理人文
地理方位
武漢市位於江漢平原東部,長江中游與長江、漢水交匯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端在新洲區柳河鄉將軍山,西端為蔡甸區成功鄉窯灣村,南端在江夏區湖泗鄉劉均堡村,北端至黃陂區蔡店鄉下段家田村。市區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鎮組成,通稱武漢三鎮。周邊與湖北省黃州、鄂州、大冶、咸寧、嘉魚、洪湖、仙桃、漢川、孝感、大悟、紅安、麻城等12個市、縣接壤,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在我國經濟地理圈層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與長沙、鄭州、洛陽、南昌、九江、合肥、南京等大中城市相距700公里以內,與京、津、滬、穗(廣州) 、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特快火車基本10小時左右都可到達
地形
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少量低山丘陵以及崗地。
分類 平坦平原 壟崗平原 丘陵 低山
百分比 39.25% 42.56% 12.32% 5.85%
平坦平原:位於長江、漢江及其支流兩岸以及湖泊周圍。是棉花和蔬菜產區。
壟崗平原:位於湖泊周圍和丘陵向平原的過渡帶,盛產水稻和魚。
丘陵:分為三列,均被林木覆蓋。
北列:分布在新洲區、黃陂區北部
中列:橫穿城區
南列:分布在蔡甸區、江夏區北部
低山:主要分布在黃陂區和新洲區東北部,海拔在200米~500米以上。黃陂區和孝感市交界的雙尖峰,海拔873米,是武漢最高點。
氣候環境
武漢市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總體氣候環境良好,近幾年30年來,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氣溫15.8℃-17.5℃,年無霜期一般為211天-272天,年日照總時數1810小時-2100小時。
水系
武漢境內的長江、漢江、倒水河、灄水河和舉水河等5條河流的水質均達到地面水環境質量標准,郊區縣水質基本達到天然飲用水標准。以城區為中心,以長江為主幹構成的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長江由漢南區進入武漢市,自西南向東北流,到天興洲又折向東南,在左嶺附近又折向東北,在新洲區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長江武漢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億m3、汛期長、水位變化顯著。河道比較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約束,產生了天興洲、白沙洲等淤積而成的沙洲。長江武漢城區最窄處位於武漢長江大橋下,寬1100米;最寬處位於青山鎮,寬3880米。漢江從蔡甸區進入武漢市,在南岸咀注入長江,在武漢境內河道彎曲達22處。
自然資源和行政區劃
武漢市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這在國內外大城市中不多見。一是充足的水資源。全市江河縱橫,湖港交織,長江、漢水交匯於市境中央,且接納南北支流入匯,眾多大小湖泊鑲嵌在大江兩側,形成湖沼水網。全市共有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5.79%,居全國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盡的物產及生物資源。全市素有漁米之鄉美譽,糧食作物,共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共50種;魚類資源,共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有8目14科45種。三是豐富的礦產資源,我市現已發現38種礦藏,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佔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有建築材料用石英砂岩、磚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劑用灰岩和冶金用白雲岩等,其中膨潤土、冶金白雲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F. 湖北高中地理人文地理書本叫什麼名字
全國的新課標地理課本都是分為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和選修教材。
G. 湖北在地理環境,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方面有什麼特色
湖北省,簡稱「鄂」,又稱「千湖之省」。位於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因位於洞庭湖以北而得名,介於北緯29°05′至33°20′,東經108°21′至116°07′;北接河南,東連安徽,東南和南鄰江西、湖南,西連重慶,西北與陝西為鄰。東、西、北三面環山,中間低平。東西長約740公里,南北寬約470公里,面積18.59萬平方公里,省會是武漢市。省域副中心城市為宜昌市、襄陽市,黃石為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漢江自西北向東南,匯入長江,在湖北中部形成江漢平原。湖北是楚文化的發祥地,文化沉澱豐厚、文物古跡眾多。全省不可移動的文物點1.5萬多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0餘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54處。有武漢、荊州、襄陽、隨州、鍾祥5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屈原出生於秭歸縣;被譽為「東方第八大奇跡」的曾侯乙編鍾出土於隨州擂鼓墩,堪稱古代青銅冶煉技術頂峰的銅綠山古礦冶遺址和越王勾踐劍、商代的盤龍城就出土於荊楚大地;工藝精湛的漆繪、木雕製品和古代絲綢大都出土於荊州江陵。明代偉大醫學家李時珍故里、武當山道教建築群及武術,漢文化代表——王昭君故里,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著稱於世。還有以荊州古城、蒲圻赤壁、襄陽古隆中、當陽長坂坡為代表的三國文化根基厚實
提起湖北的歷史名人,人們馬上就會聯想到「惟楚有才」這個典故。湖北位於祖國中部,物華天寶,地靈人傑,素有重教興學、培養人才的優良傳統。在鍾靈毓秀的荊山楚水之間,自古至今,走出了如此多的優秀人才。
H. 湖北風土人情
湖北省歷史悠久,在鄖西、鄖縣、長陽等地發現的古人類化石,證明幾十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生息。京山縣屈家嶺出土的蛋殼彩陶,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在湖北境內,商代有楚(今南漳荊山)、盧(今襄樊)、彭(今房縣)、庸(今竹山)等封國。在今武漢市黃陂區發掘的盤龍城,四周有夯築城垣,城內有大片宮殿遺址,城外有作坊遺址和墓葬區,出土大批精美的銅器,湖北是我國迄今在長江流域發現最早的商代古城之一。
I. 介紹家鄉湖北作文
我美麗的家鄉,在湖北,那裡雖然不如城市那樣繁華,但卻有城市沒有的東西,那就是——新鮮的空氣。
一下車,我就嚷著叫姨媽帶我出去玩,第一個目地的就是棉花地遠遠望去,那邊全部是雪白色的,宛如一群可愛的雪娃娃,我興奮的跳起來,近處一看,有的棉花優雅的抬起頭面朝著太陽,似乎在享受著寶貴的陽光;有的棉花還沒有綻放;還有的棉花正在朝我點頭。我東張西望,發現這里的空氣果然比城市的空氣好,這里能聞到小草散發出的清香的味道。
第二個目地的是荷塘,荷葉上有許多蜻蜓,荷塘里有許多五顏六色的荷花,有紫的,有白的,還有粉紅色的,綠綠的荷葉更加引人注目。姨媽告訴我等夏天的時候,荷花就會結出蓮蓬,我一聽蹦得老高。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幾天就過去了,我戀戀不舍的跟媽媽坐上車,看著那毫無污染的田地,我的心裡暗暗贊嘆。家鄉真時綠色自然的世界!
J. 湖北民族風情介紹
湖北民族風情眾多,舉幾個典型的例子來說:
1、趕年
土家人過年比漢族提前一天,稱為過「趕年」。據說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鄂西土司奉調沿海抗倭。在年底的一次戰斗中,土家勇士為防敵人乘過年偷襲,便提前一天過年,以後漸成習俗。土家人過年時,堂屋用青布遮蓋,祭祀的飯上放著臘肉、糍粑,上插松枝、梅花,並放一小竹簍子,內裝筷子。
據說青布表示軍營,筷子表示箭,意味著過年也要防止敵人偷襲。有的人家過年後,全家老小背上衣服、被子等物,滿山坡奔跑、躲藏。
2、神農架習俗
在湖北省神農架,仍保留著它原始古樸的傳統風俗。他們把祖輩在這片高寒山區艱苦創業的歷史有機地融入到了日常的飲食之中,使一代代的人不忘先祖的恩德。到現在為止,當人們在殺豬時,總是要先割下一塊肉,並抹上鹽,在火塘里燒熟後,讓孩子們撕著吃,並告訴孩子們,不要忘記祖先,不要忘記祖先們的生活。
正是緣於這種傳統的思想理念,這里的人們至今還有吃大肉的習慣。當地人稱「」砣砣肉,它是取豬之硬肋,先用火燒,再用鍋烙,用各色作料調制後,切成四大塊裝入碗中,然後上籠經長時間蒸制,出鍋後的肉呈棗紅色,蒸出的油脂泡著豬肉,讓人望而生畏。吃年飯時,每個人必須先吃下一塊「砣砣肉」,才能開始吃別的。據說這是一種紀念祖宗的方式。
3、孝感過年習俗
孝感人過年,大年初一早起,人們先拜天地、家神、尊長,然後出門拜年。拜年是不問親疏的,稱為「拜年無大小」。家中來了來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語有「拜年拜節,糍粑發裂。年一般拜到初三、初四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