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社會人文地理
A. 揚州是江南嗎
揚州屬於江南。
揚州是文化意義上的江南,是歷史意義上的江南,是行政區劃概念上的江南。回《吳地文答化通史》第一章第一節《地域》對「吳」作了權威定義:吳,有狹義、廣義之分。廣義則東通大海、南達錢江、西止皖南,北及揚州。
先秦時期,江南屬漢地九州,被中原稱為"吳越",江南最早出現在先秦兩漢時期。在東周時期是以吳國、越國等諸侯國所在的長江中下游,即今上海、浙江北部、江蘇南部、安徽東南部長江中下游以南部分地區。
吳與後來被稱作「江南」的地域基本重合,千百年來也基本沒有疑義。
(1)揚州社會人文地理擴展閱讀
清朝初期,江南省即如今江蘇、安徽的統稱,兩江總督指的便是江南省與江西省,但文化意義上的「小江南」越來越明確地特指傳統的江浙地區。
地理上的江南范圍還包括安徽東南部、南部的蕪湖、宣城、黃山、馬鞍山、池州、銅陵、安慶等地區;江西北部、東北部的九江、上饒、景德鎮等地區。
明清時期,江南主要是原江西省及江南省(江蘇和安徽與上海合稱)。
蘇州大學范伯群教授和台灣學者陳信元先生合作發行了一套叢書《名家廣場·江南風情》,展現南京、揚州、蘇州、杭州、紹興五城文化風貌。
B. 全國大學人文地理學專業排行
人文地理學高校排名:
頂尖院校是:北京師范大學、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比較內好的院校是:南京師容範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
其他學院還有:東北師范大學、福建師范大學、河南大學、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蘭州大學、首都師范大學。
可以參考好美網
不考數學的有:武漢大學、中大,浙大,
其他不考數學的還有:雲南師范大學,雲南大學,西南大學,貴州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的人文,福建師范大學,江西師大,華中師大,山西師大,河北師大,遼寧師大,寧夏大學,山西大學,湖北大學,廣州大學,湖南農大等。
C. 揚州在歷史上不同朝代的稱呼不同
1
戰國地理書《禹貢》最早提到揚州
作為九州之一,而非今日揚州
《尚書·禹貢》是戰國時魏國的人士託名大禹的著作,因而就以《禹貢》名篇。這是撰著這篇《禹貢》的人士設想在當時諸侯稱雄的局面統一之後所提出的治理國家的方案。這是一個宏偉周密的方案,不與尋常相等,故託名大禹,企望能夠得到實際的施行。這篇《禹貢》以地理為徑,分當時天下為九州,這是撰著者理想中的政治區劃。《禹貢》全書1193字,以自然地理實體(山脈、河流等)為標志,將全國劃分為9個區(即「九州」),並對每區(州)的疆域、山脈、河流、植被、土壤、物產、貢賦、少數民族、交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現象,作了簡要的描述。
《禹貢》所說的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揚州則在淮海之間,就是北起淮水,東南到海濱。用現在地理來說,是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水以南,兼有浙江、江西兩省的土地。專家表示,這是典籍中最早出現的「揚州」之名,但是,當時的「揚州」包括了今天的蘇、皖、贛、浙、閩等省在內的廣大地域,當今的揚州只是其間的彈丸之地。
揚州州治歷史上長期設在南京
公元626年才遷至現在的揚州
有文史資料稱,在隋開皇九年前的一段時期,曾陸續或同時出現了幾個「揚州」,但都與今日揚州地域無關。漢武帝置十三州刺史部,大都沿用了上古州名。其中揚州刺史管轄的是包括今天皖南、蘇南、贛、浙、閩和湖北數縣在內的區域,不僅面積遠非今日揚州可比,且在政治上與揚州也無領屬關系。
對於古揚州,南大教授又提供了另一個說法。「歷史上的『揚州』這個稱呼有各種說法,與現在的揚州不是一回事。」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賀雲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我國古地理名著《禹貢》記載,中國九州分作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賀雲翱強調,這個「揚州」不是指今天的揚州區域,而是指長江以南的廣大區域。到了漢代末年,設立了揚州州治,這是一個具有一定行政區性質的區域,「這個揚州州治在哪?也有各種說法,有一種說法是,東漢晚期設立的揚州州治在安徽壽春,也有說法是一段時間在安徽的宣城一帶設刺史,還有說是在現在的鎮江丹陽……」
「歷史上,揚州州治設在南京時間最長,早在公元109年,揚州州治就設在南京,經東吳、西晉、東晉、南北朝等朝代,特別是西晉時期,揚州州治管轄的范圍可說是長江中下游地區,隋代一度把揚州州治移往江都(今揚州),唐朝武德年間又在今南京設揚州,公元626年揚州才從南京徹底遷至當時的江都即今天的揚州,一直延續到今天。」賀雲翱說,史料記載唐代初年曾在石頭城設揚州大都督府,為配合清涼山石頭城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南京兩支聯合考古隊對國防園、清涼山公園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發掘。此次考古發掘,目前初步推測有揚州大都督府遺址,這也是「揚州」這個稱呼留在南京的最後歷史遺跡。
春秋末期到南宋揚州築城蜀岡
明代建新城,形成今天的格局
根據揚州博物館基礎陳列《廣陵潮—揚州城市故事》展廳陳展提升方案,記者看見,陳展調整後,剛走進展廳,不僅可以聆聽到澎湃的浪濤聲,還有揚州城池模型,互動式大型光電顯示模型:揚州城址的變遷,讓參觀者了解到揚州歷史發展的軌跡。
春秋末期,吳王夫差築邗城,邗城也是揚州城市歷史的開端;楚滅越後,在蜀岡建造起廣陵城;漢初吳王劉濞又在此基礎上擴建成吳國都城;隋唐之際,隨著沿運河工商業區的興起,蜀岡之下崛起「羅城」,形成了雙重城池的格局;南宋時期,這里成為南北軍事對峙的前沿,出於防禦的需要,出現了「一地三城」的局面;明代,為防禦倭寇騷擾,在舊城之東增建新城以作屏障,揚州城完全脫離蜀岡,基本形成今天的格局。
有些對揚州歷史感興趣的市民心存疑惑,除了「揚州」,歷史上揚州還有哪些名稱?揚州文史專家顧一平坦言,他沒有系統研究過歷史上揚州名稱的變遷,但是,他認為,揚州在漫長的歷史上曾使用過很多名稱,例如邗城、惟揚、江陽等等,而用得最多的除「揚州」之外,就是「廣陵」、「江都」。例如,江都一名,始於漢「景帝四年(公元前153年)更名江都」,於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立廣陵國,封劉胥為廣陵王時,始置江都縣。在迄今長達2000餘年的歷史長河中,江都或為國都,或為州郡,或為縣治,一直沿稱至今。
【【
文人所謂蕪城、竹西等
非揚州正式稱謂
文史專家認為,歷史上,揚州還有許多代稱和別號,這與揚州的地理和行政名稱並不是一回事。今人曾羅列了二十多種揚州的名稱,其中的蕪城、竹西等,就是古人的妙筆生花,而非揚州的正式稱謂。蕪城,出自鮑照《蕪城賦》,從漢末、三國到魏晉南北朝,內亂頻發,戰火連綿,地處南北交會處的廣陵成了軍事沖突的戰場。南朝文學家鮑照於魏孝武帝大明三年(459)來廣陵,看到繁華的城市已成一片廢墟。面對滿目殘蕪,不勝今昔之感,寫下了流傳千古的《蕪城賦》,蕪城即所謂荒蕪之城。竹西,初見於杜牧詩:「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題揚州禪智寺》)。其中,「竹西路」,指揚州禪智寺前官河北岸竹林西邊的一條通往揚州的大路。後人因詩中語建竹西亭於寺旁,再後者遂常以亭名代城。宋人姜夔詞中曾用「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慢》)來稱揚州。】】
D. 江蘇的人文 地理環境咋樣
基本概況 江蘇省地處中國大陸沿海中部和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西北與河南接壤,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介於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之間。海岸線長1000多千米。江蘇,得名於清朝江寧府和蘇州府二府之首字,簡稱「蘇」。省會城市為南京。
江蘇傍江臨海,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省份之一,總面積10.67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1.11%的土地上,全省常住人口7600.1萬人。連綿近1000公里的海岸線擁抱著約980萬畝的黃金灘塗。江蘇境內平原遼闊,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江河湖泊密布,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洪澤湖在此橫卧,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
江蘇歷史悠久。這里是中國吳文化的發祥地,早在數十萬年前南京一帶就已經是人類聚居之地。6000多年前,南京和太湖附近出現了原始村落,開始了原始農業生產。3000多年前,江蘇青銅器的冶煉和鍛造,已達到很高的技術水平。公元3-6世紀,南京成為中國南方的經濟文化中心。公元7-10世紀以後,全國經濟重心南移,有所謂「天下大計,仰於東南」的說法,揚州成為全國最繁華的城市。公元14-17世紀中葉以後,蘇州、松江和南京等地,成為我國資本主義萌芽的發祥地。19世紀末葉,繅絲、紡織、麵粉、採煤等近代工業, 在無錫、南通、蘇州、常州、徐州等地陸續興起。此後,江蘇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中國一直名列前茅。
江蘇人文薈萃。以著名詩人李白、白居易、劉禹錫、王安石為代表的歷代詩人,在江蘇留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這里還產生過眾多傑出的文學家、藝術家,如書畫家顧愷之、龔開、米芾、唐寅、邊壽民、鄭板橋、龔賢,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作者施耐庵、《西遊記》作者吳承恩、《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以及近現代散文家朱自清、詩人柳亞子、當代作家蘇童、黃蓓佳、范小青、畢飛宇。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周信芳、江其虎等。以劉田依(劉田一)、徐悲鴻、劉海粟、陳之佛、李可染、程大利、亞明、言恭達、湯永、宋文治、傅抱石、錢松喦、林散之、徐培晨、劉繼青、肖嫻為代表的書畫藝術大師享譽世界;源於江蘇的中國最古老的劇種----崑曲更有「百戲之本」的稱譽;蘇州刺綉、南京雲錦、無錫惠山泥人、淮陰剪紙年畫、揚州漆器玉器、南通風箏、宜興紫砂陶器、常州梳篦、蘇州和揚州的盆景等都是在海內外享有盛譽的工藝精品。
江蘇省正式建制始於清康熙六年(1667年)<原江南省析分為江蘇,安徽兩省>,自1983年起實行市管縣的行政體制。現設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揚州、鎮江、連雲港、徐州、鹽城、淮安、泰州、宿遷13個省轄市,下轄52個縣和縣級市,54個市轄區。
E. 成都的人文地理
成都市,簡稱「蓉」,別稱「錦城」、「錦官城」,自古被譽為「天府之國」,位於四川省中部,是中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市還是西南地區科技中心、商貿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樞紐,全國率先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試點城市、金融對外開放城市、行政副省級城市。2003年《中國城市發展報告》成都綜合實力位列第九位。 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佳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並被《財富》(中文版)雜志評為「中國最佳商務城市」。[編輯本段]城市概述 經緯度
市中心位於北緯30.67度,東經104.06度。 新天府廣場 凌空轄區
成都市共轄9個區、6個縣、4個市,一個國家高新技[1]術產業開發區。
主要領導
現任市委書記李春城,現任市長葛紅林。
城市面積
</B>12390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建成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 安順廊橋 方公里。
海拔
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處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2008年末全市戶籍人口112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7萬人。常住人口1270.6萬人,增加12.7萬人。市區人口497.15萬,自然增長率為2.1%。
民族
成都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4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區。
時間
</B>北京時間(中國標准時間,UTC+8)。成都市所在的時區為UTC+7。
市花
芙蓉 成都市花芙蓉花
市標
太陽神鳥,從金沙遺址出土的太陽神鳥金箔圖樣代表成都 成都市標太陽神鳥
市樹
銀杏
成都市樹銀杏樹</B> [編輯本段]氣候特點 一、氣候概況
成都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霜期長、雨量充沛、日照較少。多年年平均氣溫為16.2℃,年最高氣溫為37.3℃,年極端最低氣溫為-5.9℃,最熱月出現在7~8月,月平均氣溫為25.4和25.0℃,最冷月出現在1月,,月平均氣溫為5.6℃;年總降水量為918.2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7~8月,月降雨量分別為225和229毫米,降雨最少月份為12和1月,月降雨量分別為6毫米左右,暴雨期普遍出現在5~9月,常年暴雨出現的始終期分別在6月底7月初和8月下旬。 二、各季的主要氣候特點
春季:氣溫回升較早,對林木和小春作物生長有利,但忽升忽降不穩定,易出現持續低溫或「倒春寒」,影響大春作物適時播種或造成爛種爛秧。
初夏:溫度適中,日溫差較大。
盛夏:夏熱多雨、光照強。
秋季:秋短陰涼多綿雨的天氣和秋長秋高氣爽的天氣都有出現。
冬季:冬無嚴寒,對小春和畜牧生長有利,連續的多霧天氣對交通航運影響較大,冬干、寡照比較明顯。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市名來歷
解放前的成都 成都歷史悠久,有「天府之國」、「蜀中江南」、「蜀中蘇杭」的美稱。據史書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古蜀國開明王朝九世時將都城從廣都樊鄉(今雙流縣)遷往成都,構築城池。關於成都一名的來歷,據《太平環宇記》記載,是借用西周建都的歷史經過,取周王遷岐「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此得名成都。五代十國時,後蜀皇帝孟昶偏愛芙蓉花,命百姓在城牆上種植芙蓉樹,花開時節,成都「四十里為錦綉」,故成都又被稱為芙蓉城,簡稱「蓉城」。2001年出土的金沙遺址,已經將成都建城歷史從公元前311年提前到了公元前611年,超過了蘇州,成為中國未變遺址最長久的城市。 歷史沿革
成都是我國西南開發最早的地區,是全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從有確切記載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在21世紀出土的金沙遺址把成都的建制歷史提前到(約前1200~前650)。已經超過蘇州的建城時間。早在公元前四世紀,蜀國開明王朝遷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遷岐「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秦漢時期,成都經濟文化發達。公元前316年,秦國吞並巴蜀。公元前311年,當時鎮守成都的張儀、司馬錯著手修築成都城牆。傳說張儀築城時屢築屢垮,後來「有大龜浮於江」,張儀根據巫師的指點,沿著龜爬行的路線築城,果然成功,所以成都又叫龜城。公元前106年,漢武帝在全國設13州剌史部,在成都置益州剌史部,分管巴、蜀、廣漢、犍為四部。秦末、漢初成都取代中原而稱「天府」。西漢末年,公孫述稱帝,定成都為「成家」。東漢末年,劉焉做「益州牧」,移治於成都,用成都作為州、郡、縣治地。西漢時期,成都的織錦業已十分發達,設有「錦官」,故有「錦官城」即「錦城」之稱;其他手工業如巢絲、織綢、煮鹽、冶鐵、兵器、金銀器、漆器等手工業也很發達。秦漢成都的商業發達,秦時成都即已成為全國大都市,西漢時成都人口達到7.6萬戶,近40萬人,成為全國六大都市(長安、洛陽、邯鄲、臨洮、宛、成都)之一。「少城」為成都商業最發達的城區,那裡商品堆積如山,商店、貨攤櫛比。此外,漢代成都的文學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司馬相如、揚雄、王褒是為時全國最有名的文學家,成都出土的漢代畫象磚和畫象石,繪畫精美,內容廣泛。
隋唐時期,成都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佛教盛行。成都成為全國四大名城(長安、揚州、成都、敦煌)之第三位,農業、絲綢業、手工業、商業發達,造紙、印刷術發展很快,經濟地位有所謂「揚一益二」(即揚州第一,成都第二)。「蜀綉」為全國三大名綉之一,「蜀錦」被視為上貢珍品,產量全國第一。成都是中國雕板印刷術的發源地之一,唐代後期,大部分印刷品出自成都。成都除了有全國重要的菜市、蠶市外,還有「草市」,即分布在鄰近地區的鄉鎮集市。唐代成都文學家雲集,大詩人李白、杜甫、王勃、盧照鄰、高適、岑參、薛濤、李商隱、雍陶、康術等短期旅居成都。唐代成都開發了開摩河池、百花潭等旅遊勝地,貞觀年間在城北修建了建元寺,唐朝大中年間改名為昭覺寺,稱「川西第一叢林」。
宋朝時期,成都鼎興,經濟文化更加發達。絲綢業規模擴大,品種增多,蜀錦花樣由唐時的10多種發展到宋朝時期的40多種,能織出天馬、流水飛魚、百花孔雀、如意牡丹等新花樣,每年成都上交絲綢商品,佔全國各地上交總數的70%以上。成都造紙水平很高,唐朝廷曾規定,國家圖書館的書必須用成都造的麻紙來抄寫。唐宋之時,成都城東西南北都設有專門的蠶市、葯市、花市燈會。由於商業發達,成都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北宋仁宗時,在益州(即成都)設官辦交子業務,由官府公開印刷,發行「交子」。
宋元以後,成都為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明在四川設立布政使司,設所在成都。公元1654年,清順治將四川布政使司改為四川省,四川省名在歷史上正式出現。辛亥革命後的1914年,北京政府通令廢除成都府設治所,改稱西川道,領成都、華陽等31縣,1921年,成都、華陽兩縣合並為市,成立市政籌備處,處以下設總處、文牘、法治、會計、調查、庶務六科。1922年,市政籌備處改名為市政公所。1928年,設市政公所為市政府,國民政府置成都市為省轄市和四川省省會。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始為川西行署所在地。1952年,撤銷行署,恢復四川省建制,成都市一直為四川省省會。1989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都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享有省一級經濟管理許可權,成為全國14個計劃單列城市之一。 載入史冊
世界第一:始建於公元前250年左右,歷時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公元前61年在臨邛開采深井天然氣,用於制鹽、煮飯和照明;成都的蜀錦,又稱「錦綉緞」,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的錦緞絲織品,東漢(公元25-220年)年間的足踏織錦機又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織機;到漢代(公元前202-公元220年),成都成為了世界漆器工藝的中心和茶文化的誕生地;到唐代,成都在世界上最早發明和使用雕版印刷術,成都的卞家《陀羅尼經咒》、西川過姓金剛經殘頁、成都樊賞家歷殘頁為世界現存最早的一批印刷品、北宋(公元960-1126年)年間這里的商人聯合發行了世界最早的紙幣「交子」,官府在這里設立了世界最早的管理儲蓄銀行「交子務」。
中國第一:公元前250年左右李冰造石人作測量都江堰水則,這是中國最早水尺;公元前141年蜀郡太守文翁在這里建立了中國最早的地方官辦學堂「文翁石室」;西漢(公元前202-公元8年)時的司馬相如、枚乘、賈誼、楊雄、王褒奠定了漢賦的基礎;後蜀主孟昶(公元943-965年)親筆書寫了中國第一幅春聯「豐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公元355年之前,常璩編纂了中國現存最早的地方誌書《華陽國志》;後蜀人趙崇祚編輯了中國文學史上的第一部詞集《花間集》;公元1082年前後北宋名醫唐慎微撰寫了中國現存最早的葯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公元10世紀,成都畫家黃筌開創了中國工筆花鳥畫派先河,雅好丹青的後蜀主孟昶特創「翰林圖畫院」,成為中國最早的皇家畫院;需要著重指出的是,早在漢代,成都的俳優百戲就很突出,在成都出土的漢代說唱俑,造型活潑,在中國同類文物中無出其右者。這是成都獻給世界的珍貴禮物,也是成都文化的精華所在。 [編輯本段]地理環境 方位
成都市區圖 成都位於成都平原中部。介於東經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緯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間。東北與德陽市、東南與資陽市毗鄰,西南與雅安市相接,西北與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與眉山市相連。東西最大橫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縱距166公里,轄區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598平方公里。現轄成華區、武侯區、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雙流縣、郫縣、大邑縣、金堂縣、蒲江縣、新津縣等9區6縣,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崍市4市,另有一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地理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內海拔387-5364米,東界龍泉山脈,西靠邛崍山。西部為縱貫南北的龍門山脈。平原面積佔36.4%,丘陵面積佔30.4%,山區面積佔33.2%。平原地區西北高、東南低,平均坡降0.3%。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氣溫16.7℃。年平均日照時數1071小時,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平均海拔約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平原。位於岷江幹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網呈扇形展開在廣闊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為「水旱從人,不知飢饉」的「天府之國」。
F. 揚州南台灣島
非常荒涼的地方,你完全可以去。
鮮有人知的地方,揚州很多人都不知道,順便來普及下知識吧:
揚州芒稻河兩岸,有兩個「孤島」:一個在南,人稱「南台灣島」;一個在北,人稱「北台灣島」。從空中向下俯視,「南台灣島」和「北台灣島」都呈一個「n」字形。
行政區劃上,南台灣島原屬邗江區(現為廣陵區),北台灣島屬江都區。但從地理位置上看,南台灣島靠近江都區的張綱鎮,北台灣島靠近廣陵區的杭集鎮。北台灣島人到張綱鎮要借道杭集鎮,南台灣島人到杭集鎮卻由於四面環水,不能借道張綱鎮。「從地理意義上講,兩個『小台灣島』都是『飛地』(一種特殊的人文地理現象,隸屬於某一行政區管轄但不與本區毗連的土地)。」
南、北台灣島成形的歷史並不久遠,不過五六十年的時間。「淮河入江,在芒稻河段形成似「盲腸」一樣彎彎曲曲的河流,不利於洪水季節行洪排水。為方便行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對芒稻河部分河段實行裁彎取直。由此,北台灣島和南台灣島分別與『母體』分離,形成了『飛地』。」
揚州的南台灣島,位於:杭集鎮王橋村屬地。1971年,治淮工程「裁彎取直」,讓這個原名賈港的小村落,成為一座孤島。這座方圓800餘畝的孤島,雜草叢生,野林繁茂,這個地方原來叫賈港,上世紀七十年代修水利。芒稻河裁彎取直,到現在還是保留那個年代的樣子,沒有變化,沒有發展,居民都搬走了,只剩下幾個不願走的老頭老太,還有一戶承包養魚和螃蟹。「南台灣」島是揚州十分難得的濕地旅遊資源。位於淮河入江口,小島上有大片天然的蘆葦灘、白楊林、桑樹林和濕地灘塗。每年入春後,小島上風光旖旎,遍地野花和野菜,是鳥類的天然棲息地。
G. 揚州大學和安徽師范大學,選哪個好
雖然我是安徽師范大學畢業生,我個人覺得揚州大學整體實力還是比安徽師范大學強不少的;專當屬然母校的中文(特別是古代漢語,全國前10 )、化學(有機化學)、地理(人文地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學、生態學、中國史、生物學等學科也較好,均有一級學科博士點或對應博士點/博士後流動站。
安徽師范大學博士後流動站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揚州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1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
揚州大學的博士後流動站(14個)
中國語言文學、作物學、獸醫學、植物保護、農業工程、化學、畜牧學、中國史、數學、水利工程、草學、生物學、中西醫結合、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
而揚州大學有三個國家重點學科:作物栽培與耕種學、預防獸醫學、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培育)
這一點安徽師范大學是比不上的
H. 揚州明明在長江北岸,為什麼很多人以為是江南的城市
江南這個地理概念,其實不同時期是不一樣的。按字面意思理解,江南指的是長江以南,那麼大概長江以南都能稱之為江南,但在人文地理概念里,它卻又特指長江中下游以南地區。所以,純地理概念是無法理解「江南」這個地區概念的。
先秦時期,江南地區指代的是揚越、於越境內,春秋時,周元王使人賜勾踐為諸侯,還江南。那時期的江南指的是浙江、江蘇和安徽省一帶,大致上就是春秋時的吳越兩國。
秦朝一統之後,所指代的「江南」就不是如今的江蘇、浙江長江中下游地區了,而是如今的湖南和湖北北部、江西地區,王莽時曾改夷道縣為江南縣,也就是今天的湖北宜都地區。
一般情況下,以文化概念來劃分一個區域比較能夠讓大部分人所接受,而文化差異最直接的體現,就是語言,江蘇長江以南地區,屬於吳語區,而以北大致上屬於江淮官話區。按照這個劃分,吳語區為江南的話,那麼不僅揚州不算江南,南京、鎮江也都不算了。
綜上,「江南」這個概念,要看怎麼去理解,從歷史區劃的角度而言,江淮這一片上,都算是「江南」,盡管「它」有一大片在江北,但從文化屬性上而言,江蘇整個省包含了吳文化、江淮文化、中原文化三大板塊,那麼要定義「江南」就只能指「吳文話」所在的長江以南區域了。
大部分人其實連「江南」這個概念,都極難搞清楚,幾乎都是把長江以南的大部分省份都認為是江南了,都包括了廣東、福建了。而少部分了解歷史的,又都會把明清這段歷史中的南直隸地區理解為江南、畢竟當時的江南,確實范圍極大,是如今安徽、浙江兩個省的范圍。
所以,還是不要單純從地理概念去理解「江南」這個概念了,因為無論從純地理概念,或者歷史沿襲、人文概念,你都會發現,純粹的地理概念「江南」都存在矛盾啊。或者,古人認為的江南,指的不是長江,而是「淮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