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工業農業心得
Ⅰ 看世界地理的心得
無論自然地理還是人文地理,都要結合相關的地圖去理解,去記好書中的相關描述。版練習下多權看相關的地圖,能在腦子中反應出某個地區的大致地圖,那麼那個地區有些什麼,特點,人文方面的,工業,農業,氣候,緯度,河流,植被,山脈等等的,結合書中記得的內容,全部都可以反應出來了。我當年就是用此方法學習地理的,考了788分。
Ⅱ 北方地區的自然特徵 農業生產 工業生產 人文地理 怎樣寫
給你兩個表格自己寫北方的情況吧
Ⅲ 寫一篇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感想500字
1.總的看法與印象:失望,歷史的錯位
仔細讀完這本高教社的《人文地理學》,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失望」。這是真實的感受。下面我就把這一感受逐一寫出。
文化地理
歸於文化學,社會學和人類學,地理學在這里沒有優勢;
在書中,沒有稱「文化地理學」,而是「文化與人文地理學」。在導言中,作者談及在20世紀50年代的北美出現的文化地理熱以及二戰後文化地理滲入到人文地理里邊的一些情況,而且就此,本書就從文化開始。
等翻開具體內容時,我看到的是滿紙文化學的內容,談及人文地理學的研究主題這部分內容時,介紹了Terry G. 喬丹的《Human mosaic》一書的分析框架:人文的空間現象——文化區(形式文化區、功能文化區、鄉土文化區);文化的時間現象——文化的擴散(擴展擴散、遷移擴散);文化生態學——文化與環境的關系(人地關系)。在這里邊,我個人感覺地理學家沒有天然的優勢,我們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的關於空間的人文事象的分布都理所當然地成為人文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當社會學或文化學學者,沒有或較少的考慮空間和時間對其研究對象的影響而導致對自己的研究主題理解模糊或難以深入時,必然會加入地理環境及其歷史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地理學家對文化學或社會學的具體內容的卻知之甚少,就像物理學與數學的關系一樣。
由此我得出我的結論,那就是把文化地理學歸於文化學、人類學和社會學。
人口地理
歷史上的戰亂,政權的更迭,資料欠缺,很難研究深入。作為經濟地理、城市地理和旅遊地理的輔助性角色,前途一般;
聚落地理:城市地理,鄉村地理。鄉村地理由於當前市場的拒斥,原本很有意義,卻發育不良。城市地理學卻蓬勃發展;關於聚落地理的思考將另闢《城市地理》的讀書筆記,深入探討。
歷史地理
歸還給歷史學,歷史,時間。地理,空間;
歷史與地理的關系是一個很有意味的話題,這個話題的淵源可以上溯至康德,這位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對時間和空間的理解與歷史和地理相對應。歷史地理的興盛很大一部分原因歸於一些老地理學家,他們在歷史學領域的造詣非同一般,由於他們的優勢,發展了歷史與地理結合的新領域。在史學界頗有影響。但現在的大學培養模式很難再出現這樣的學者,所以這一分支會隨著老一代歷史地理學家的故去,逐漸喪失陣地。相反,這一現象如果引起了歷史學家的注意,可能會促進史學里的地理學派。
基於此我認為,把歷史地理對還給史學吧,可能很殘酷,但很現實。
政治地理
歸還給政治學。地緣學,很有希望與發展的前途新興學科;
我對政治地理的理解和歷史地理相向,不再說明。
關於地緣學,這是一個很好的新興方向,即於地緣學這種根基,只有把地緣學建成一級學科,其下的眾多二三級學科在不同的領域做實際的工作。這是一個新的綜合方向。
行為地理
趕時髦的產物,由於人類個體的復雜性,拒斥模型,很難有切實的成果;
產業(農業、工業)地理:教學時的尷尬,可以從理論上講述得很完美,富於啟發性,面對實踐卻是莫大的諷刺;
2.失望之餘的反思:感到欣慰,希望與危機、挑戰並存
時間很短:人文地理,起步才二十年,引入西方的人文地理才不過七、八年的時間,「新生兒」的狀態。「新生兒」的狀態孕育的很大的生機,前途看好。
個別學科的興旺:
經濟地理,歷史原因加之本學科具有其特有的優勢;
城市地理,強勢學科;
旅遊地理:社會、市場需要,錢途很好;
3.我自己的看法:
理論一些的看法:對自己負責就是對學科負責;
實際一些的看法:我們生在人文地理的繁榮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自有我輩的天地。
Ⅳ 如何發展現代農業心得體會
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的性質和狀況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是最新發展階段的農業。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農業。其基本特徵是: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現代農業機器體系廣泛應用,因而機器作業基本上替代了人畜力作業;有完整的高質量的農業基礎設施,如良好的道路和倉儲設備;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化學、物理學等學科高度發展的基礎上建立起一整套先進的科學技術,並在農業生產中廣泛應用;無機能的投入日益增長;生物工程、材料科學、原子能、激光、遙感技術等最新技術在農業生產中開始運用;農業生產高度社會化、專門化;經濟數學方法、電子計算機等在農業經營管理中的運用越來越廣。現代農業的產生和發展,大幅度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也使農業生產和農村面貌發生了重大變化。 現代農業相對於傳統農業而言,是廣泛應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工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方法進行的的社會化農業。在按農業生產力性質和水平劃分的農業發展史上,屬於農業的最新階段。其基本特徵是: 一整套建立在現代自然科學基礎上的農業科學技術的形成和推廣,使農業生產技術由經驗轉向科學,如在植物學、動物學、遺傳學、物理學、化學等科學發展的基礎上,育種、栽培、飼養、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農業科學技術迅速提高和廣泛應用; 現代機器體系的形成和農業機器的的廣泛應用,使農業由手工畜力農具生產轉變為機器生產,如技術經濟性能優良的拖拉機、耕耘機、聯合收割機、農用汽車、農用飛機以及林、牧、漁業中的各種機器,成為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使投入農業的能源顯著增加,電子、原子能、激光、遙感技術以及人造衛星等也開始運用於農業; 良好的、高效能的生態系統逐步形成; 農業生產的社會化程度有很大提高,如農業企業規模的擴大,農業生產的地區分工、企業分工日益發達,「小而全」的自給自足生產被高度專業化、商品化的生產所代替,農業生產過程同加工、銷售以及生產資料的製造和供應緊密結合,產生了農工商一體化; 經濟數學方法、電子計算機等現代科學技術在現代農業企業管理和宏觀管理中運用越來越廣,管理方法顯著改進。
Ⅳ 跪求一篇(人文地理專題講座學習心得) 字數500以上 最好在1000字左右
人文地理專題講座--文化景觀 2005-4-29 10:29:28 433
1、文化景觀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地位與意義:
文化地理學是人文地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人類各種文化現象的空間分布、地域組合及文化區形成、發展、演變規律(李慕寒等,1995,第2頁),探討文化事物和現象的形成及發展與地理環境的關系。喬丹和羅文垂(Jordan&Rowntree)認為文化地理學有五大主題,即文化源地與文化擴散、文化生態、文化整合、文化區和文化景觀。
2景觀內涵的嬗變與豐富:
宗教題材繪畫的背景(陪襯)到風景畫(主角)到建築到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的借鑒、引入,賦予其新的豐富的內涵,如地理學家、文學家等。
景觀一詞來源於德文landschaft,指風景畫,指景物、景色。後被引入地理學,表達地域綜合體。基於地理現象有兩大類:自然現象與人文現象,景觀相應分為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
7.2.人文景觀(文化景觀)
景觀的研究始於德國近代地理學。德國地理學家拉采爾首次注意文化景觀的研究。美國人文地理學家索爾(蘇爾)主張文化景觀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對其概念索爾、李旭旦等給出了不同的解釋,本書做一綜合(43頁)。
2、景觀與文化景觀研究的歷史發展
景觀一詞來自德語,原意是指風景、景物。自從景觀一詞被引入地理學後,就被賦予了特殊含義,即指地球表面各種地理事象的綜合體。景觀可以分成兩大類,即自然景觀和文化景觀(也稱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指完全未受直接的人類活動影響或受這種影響的程度很小的自然綜合體。文化景觀是指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集團為滿足社會經濟需要所創造的景觀,如農田、城市、荒漠中的綠洲等。
早在1885年,溫默(Wimmer,J)在《歷史景觀學》一書中指出,應把注意力集中於景觀的全貌。拉采爾(Ratzel,F,1844-1904)在《人類地理學》、《民族學》等著作中第一個系統地說明文化景觀概念(他較多地稱為歷史景觀)。把景觀作為地理概念在1906年以後就被普遍採用了。施呂特爾(Schluter,O,1872-1952)於1906年在慕尼黑大學任職演說中提出,地理學者應著眼於地球表面可以通過感官覺察到的事物,著眼於這種感覺——景觀的整體;把景觀作為地理學的主題將給地理學一個合乎邏輯的定義;探討人類創造的景觀(即文化景觀)的變化過程是地理學的主要任務(詹姆斯和馬丁,1989,第219頁)。帕薩格(Passarge,S,1867-1958)不僅在小區域的詳細考察方面,並且在全球范圍內對景觀學作出了貢獻(詹姆斯和馬丁,1989,第224頁)。他反對把景觀作個別的描述,認為必須把景觀看作一種類型;把一種景觀類型看作一種空間體系,即相關要素的集合體;主張劃分景觀類型的最好指標是植被,他據此劃分了地球上的景觀帶(《地球景觀帶:自然與文化》);1913年他創立了「景觀地理學」一詞;於20年代出版了《景觀學基礎》(3卷本)、《比較景觀學》等巨著,提出了城市景觀、空間景觀等概念,成為著名的景觀地理學家。
本世紀20年代,「文化景觀」一詞在地理學中已經被廣泛使用,這與蘇爾(Sauer,CO,1889-1975)創立的文化景觀學派是分不開的。他的「景觀的形態」繼承了施呂特爾和帕薩格的思想,主張用實際觀察地面景觀來研究地理特徵;他在1927年發表的「文化地理學的近今發展」一文中給出了一個簡單而容易使人誤解的文化景觀定義,即文化景觀是「附加在自然景觀上的各種人類活動形態」(DeBlij,HJ,1986,P142)。1931年蘇聯著名景觀學家貝爾格(Berg,LS,1876-1950)發表了《蘇聯景觀地帶》一書,認為景觀「是佔有一定地域並相互聯系的一組環境要素(地方氣象、地形、土壤、植物和動物)所組成的統一體,並認為景觀是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1939年生物地理學家特羅爾(Troll,C)提出了「景觀生態學」概念,把景觀學與生態學結合起來,推動了景觀理論的發展。
二戰以後,德國地理學者重視研究社會地理學,認為社會地理學的目的在於解釋文化景觀,明確主張景觀變化的主力是人類集團的態度、目的和技能。1964年勞滕扎克(Lautensack,H,1886-1971)在研究伊比利亞半島時,對作為一個連續統一體(半島)的各地段的景觀變化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半島的連續性景觀變化是緯度、高度、距海路程以及最近海岸的方向4個變數的函數。這種「更為精確的分析方法為景觀學提出了新的方向」,「就是這種創新的方向使得區域地理(景觀學)成為大多數德國學者的中心旨趣」(詹姆斯,1989,第230頁)。
在美國,斯賓塞(Spencer,JE,1907-)和霍華斯(Horvath,RJ)、喬丹(Jordan,TG,1938)、德伯里(DeBlij,HJ,)等人分別從農業、文化、行為角度研究了文化景觀。1986年德伯里在《人文地理學:文化、社會與空間》一書中給出了文化景觀的廣義定義,即「文化景觀包括人類對自然景觀的所有可辨認出的改變,包括對地球表面及生物圈的種種改變」(DeBlij,HJ,1986,P142)。沃姆斯利(Walmsley,DJ)和劉易斯(Lewis,GJ)把景觀看作是人們周圍能見到的連續平面,它是人類利用環境的一種產物。我國已故著名人文地理學家李旭旦教授認為,「文化景觀是地球表面文化現象的復合體,它反映了一個地區的地理特徵」(李旭旦,1984,第223頁)。
2文化景觀在人文地理學中的地位及研究內容
喬丹等人認為,由於文化景觀反映了創造景觀的獨特文化,因而景觀是文化的一面鏡子。文化地理學者通過觀察、研究某地的文化景觀,可以獲得關於該處人類集團的許多有用信息。基於這一原因,有的地理學者把文化景觀研究看成是地理學的核心,地理學的中心課題;國內有人把文化景觀研究看成是人文地理學的三大支柱之一。[15]由於蘇爾等人的努力,創立了地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景觀學派。文化景觀之所以會成為人文地理學特別是文化地理學的一個研究主題,也許部分原因就在於文化景觀較形象地反映了人類最基本的需求,即衣、食、住、行和娛樂。文化景觀也反映了人類集團改造世界的態度。此外,文化景觀還包含著有關文化起源、文化傳播和文化發展諸方面有價值的證據。因此,研究文化景觀不僅要對文化景觀的演變過程作全面分析,而且要對景觀的形態、構成、特徵及其反映的文化特徵進行探討,甚至還要探討如何引導文化景觀建設,使之向和諧的方向發展。由於文化景觀是地球表面各種文化現象所組成的統一體,它的構成非常復雜,既包括景觀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又包括景觀構成的主體,即人文因素。景觀的物質外貌,如聚落的形態與格局、土地利用劃分的現狀與配置、建築物的式樣風格、人類活動的形式等,是表現文化景觀的最重要因素。
目前,國外大多數學者對文化景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即聚落型式、土地利用類型和建築。研究聚落型式時,文化地理學者描述並解釋當地居民建造的房屋、道路及其它建築物布局的空間差異。土地利用類型反映了人們劃分土地的方式,人們把土地劃分成經濟用地和社會用地等。從全球來看,土地利用類型的地區差異極大,包括從綜合經營的大農場,到僅有成百上千塊相互隔離、規模很小土地的家庭經營農場,也包括美國郊區私人擁有的、用籬笆圍起來的一塊塊土地、到城市的公共廣場。在文化景觀中可以區分出兩大類建築,即民間建築和職業建築。前者指沒有職業建築師的幫助而建成的所有建築物,其建築風格和建築方法來源於民間文化。後者則在不同的技術水平上反映了其文化特徵,如職業建築師設計的摩天大樓和大量的可移動房屋的存在反映了北美的物質文化和生活方式。
3文化景觀的主要研究方向
31文化景觀構成
文化景觀存在於地球表面,並占據一定的地理空間。自然因素為人類物質文化景觀的建立和發展提供了各種條件;自然因素本身的獨特組合能構成奇特的自然旅遊景觀,在此基礎上形成獨特的文化景觀;自然環境具有地帶性特徵,使文化景觀中的許多人文要素(如民居等)具有明顯的地帶性。構成文化景觀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貌、動植物、水文、氣候和土壤等,各種因素在景觀形成中的作用中不相同。地貌條件常常對景觀的宏觀特徵產生巨大的作用,影響到景觀的人文化程度。岩石圈是文化景觀的各要素相互作用的場所,是文化景觀賴以存在的基礎。而在森林景觀、草原景觀、鄉村田園景觀、園林景觀中,生物因素是文化景觀中最鮮明的要素之一。
文化景觀構成中的人文要素包括兩類,即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物質因素是指具有色彩和形態,可以被人們肉眼感覺到的有形的人文因素,包括聚落、人物、服飾、街道、交通工具、栽培植物、馴化動物等。其中聚落最顯而易見,是文化景觀的核心。農村聚落的規模和密度反映了農村地區人口密度及人口分布特徵,也反映了民族的生產生活習慣、區域文化特色、經濟發展水平、土地利用狀況和農業生產結構。依據物質因素的活動性程度可將其劃分為活動性因素和相對穩定因素。活動性因素主要包括人、馴養的動物、交通工具等;相對穩定因素則主要指文物古跡以及其它具有固定位置的建築物。非特質因素不被人們直接感知的、無形的,但對景觀的發展有重大作用的人文因素,包括思想意識、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審美觀、道德觀、政治因素、生產關系等。對這些因素進行研究,可以透過文化景觀的物質外貌,深入文化景觀內部,探究「景」中之「意」、「景」中之「情」,並與具體物質景觀相呼應,使文化景觀的研究不斷深入。
除此之外,文化景觀還有一種凌駕於各物質因素和非物質因素之上、可以感覺到但難以表達出來的「氣氛」,它象區域個性一樣是一種抽象的感覺,是文化景觀構成的非物質成分。英國的哥德曼(Gottmann,I)教授在《歐洲地理》(1969)一書中寫道:「……一個區域要和它的四周區別開來,除了需要突出的山水、語言和技藝外,還必須有一種基於某種宗教教義、社會觀念、政治模式(有時是三者的結合)的強烈信仰。因此,區域化必須以景象作為基礎,每一個社會都有它的特有景象,一種和它的鄰區稍稍不同的標記……」。
32文化景觀的發展
文化景觀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其發展變化服從於其自身的發展規律。文化景觀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個時代都對文化景觀有所貢獻,當然每個時代的人都是按照其文化標准對景觀施加影響的。由於民族遷移等因素,一地文化景觀往往並非由一個民族創造的。美國地理學家惠特爾西(Whittlesey,DS,1890-1956)在1929年曾提出「人類佔用說」,認為地理學不應是研究人類對環境的適應,而是要去描述和解釋人類的居住空間,研究一個地區人類社會佔用的歷史演變過程,並稱為「相繼佔用」。文化景觀源於農業,人類農業最早發展的地區成為文化源地,全球五大古文明中心莫不如此。斯賓塞(Spencer,JE)和霍華斯(Horvath,RJ)1963年在《農業的起源》一書中研究了三個近代農業區——美國玉米帶、菲律賓椰棕區和馬來西亞橡膠區——的發展與文化變遷,得出了形成這些農業文化景觀的六個要素:心理要素(對環境的感應與反映)、政治要素(對土地的配置與區劃)、歷史要素(民族、語言、宗教與習俗)、技術要素(利用土地的工具與能力)、農藝要素(品種與耕作方法的改良等)、經濟要素(供求規律與利潤等)。對這些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就可以劃分出農業文化區。
33文化景觀類型的劃分
對於文化景觀類型劃分的原則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國內一些學者對此作了探討。金其銘等於1985年在劃分江蘇省高淳縣的文化景觀類型時,採用的劃分原則有:文化景觀產生的基礎(自然環境、人口密度與分布等)具有相似性;具有基本相同的發生發展過程;文化現狀特點相似;經濟和社會文化的今後建設方向大致相同。董新於1990年提出劃分鄉村文化景觀的五條原則,即相關原則、同質原則、外觀一致性原則、共時原則、發生演化一致原則。由於文化景觀的構成復雜,分類的方法很多。如根據可視性可以把文化景觀分為物質文化景觀和非
物質文化景觀;根據人口密集程度、就業構成、建築物密集城市等可以把文化景觀劃分為農村聚落景觀、人口景觀、政治景觀、語言景觀、宗教景觀、建築景觀、流行文化景觀、城市景觀等較具體的類型。筆者認為,在劃分文化景觀類型時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不能把劃分自然景觀的方法套用到文化景觀上。雖然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有密切的發生學關系,且都屬於地理綜合體,但在組成要素上前者以人文因素為主,後者為純自然要素,故不可能相互套用,文化景觀應該有其獨特的劃分方法。但是,由於人們對文化景觀概念的認識有差異,對文化景觀的劃分原則和劃分方法存在不同的看法。
其次,文化景觀的劃分必須採取定量和主觀感知相結合的方法。景觀的劃分本身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必須採取定量與主觀感知相結合的方法,即把影響區域文化景觀的主要組成要素以量的規定性來加以限定,結合主觀感知,從而劃分出不同的文化景觀來。再次,劃分文化景觀要注意景觀要素在組合上的相關性。文化景觀是自然因素與人文因素的綜合統一體,在空間上應視為一個整體。盡管聚落是文化景觀最顯而易見的部分,但它並非孤立存在,它必然與景觀的其它要素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在農村地區,農村聚落與另一種文化景觀要素土地利用結合成一個統一體。在我國農村地區,山區與平原的文化景觀迥異,耕作區與牧區、林區的文化景觀也截然不同。江南水鄉磚瓦結構住宅,屋旁有雜樹竹林、村前有河溝池塘,小村莊散布在一望無際的稻田之中,拱橋……構成了特有的統一的水鄉農村文化景觀畫面。這種畫面如果沒有水網、拱橋、稻田,就不是水鄉農村文化景觀了。
34文化景觀的解釋
對文化景觀進行解釋是文化景觀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盡管文化景觀是由作為整體的人類的影響而產生的,但它卻可以由單獨的人以其特有的方式加以解釋。例如,可以賦予景觀以象徵性的評價標准,而這種評價標准又能依次產生一些令人信服的結果。與此類似,如何解釋景觀也反映了有關人員的評價標准和態度。例如,資本家可以從金錢角度解釋景觀,藝術家可以從美學角度解釋景觀,科學家可以從生態角度解釋景觀,社會活動家可以從混亂和非公正解釋景觀。[14]目前,對文化景觀的解釋主要有四種模型。1畫家式模型。它擅長於描述世界,且這種描述具有相當真實的政治後果。但該模型僅局限於歐洲。2民間景觀起源模型。其長處在於它能提供詳細的描述和景觀的歷史,但它難以揭示社會再生產和變革時景觀是如何被利用的。3書本模型。在該模型中,文化被看作是一系列相互聯系的交流符號,景觀被看成是文化的、政治的價值觀得以交流的許多文化書本的一本。該模型的長處在於,它既保持了景觀是一種物質現象的定義,又看到了景觀得以產生和變遷的社會過程。但在許多情況下,該模型所假定的復雜的書內聯系很難探索。4劇本作法模型。它把景觀解釋成劇院,它在捕捉市民宗教儀式的可見的、常規的性質上很有作用,但建立在戲劇比喻上的人類動力模型可能因戲劇腳本和角色表演的固有概念而受到局限(Duncan,1995,P414-415)。GJ劉易斯假定,所有的人均以類似的方式體驗環境且對環境的反應可由社會和文化進行傳輸。之後,他提出了景觀解釋和研究的七條原則[14],即1景觀是文化的線索,可以提供占據景觀的人的類型的證據;2景觀的所有要素都反映文化,從這個意義上講,所有要素同等重要;3通常被看作理所當然的普通景觀很難通過傳統的學術方法進行研究,因而需要新方法,如人文主義觀點所提供的那些方法;4考察景觀的意義需要考察該景觀的歷史;5某一文化景觀的各要素只有放在其地理背景中進行研究才有意義;6因為絕大多數文化景觀與自然環境關系密切,所以景觀的解釋依賴於對該處自然景觀的認識;7景觀中的幾乎全部客體都可以傳輸某種信息,盡管不一定以明顯的方式傳輸。
35文化景觀的應用研究
本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性的生態惡化、資源短缺、人口激增等問題日益嚴重,景觀生態研究受到重視。美國、荷蘭等國在景觀生態設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1]我國的景貴和、傅伯傑等學者在景觀生態和生態規劃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16,17]此外,文化景觀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受到了相當的重視,在旅遊開發、區域規劃與城市規劃、農業發展、環境保護等領域已經得到開發利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國內外學者對文化景觀的保護已經達成了共識,尤其是在城市規劃中。我國著名生態學家馬世駿等提出的復合生態系統[18]及生態工程理論為城市景觀規劃提供了新的思路。宗躍光把文化景觀論、景觀生態應用於城市規劃,認為城市景觀規劃將實現四種轉變,即由物理規劃向生態規劃的轉變,土地利用規劃向景觀功能單元規劃的轉變,由點線規劃向景觀網路規劃的轉變,由靜態規劃向動態規劃的轉變。
7.文化景觀
7.3.關於文化景觀含義的拓展與解釋
7.3.1.聚落是最重要的文化景觀。
包括生產與生活設施,內容豐富,反映的人地關系全面。是文化景觀的典型、縮影、載體。
7.3.2.自然條件、自然景觀是基礎。
自然條件對文化景觀的物質內容的基礎作用,同時對文化景觀的形成的潛移默化的背景影響。
7.3.3.人文因素是文化景觀主體(自然是被動的,人是主動的;自然變化慢,人文變化快)
7.3.4.文化景物(物質因素)是文化景觀軀干(形),非物質因素是血肉(神)
文化景觀的外在形式、物質原料組成、裝飾色彩等,是物質的,而其所反映的價值趨向、折射的追求等內在的含義與意義,是文化景觀的神、氣所在。
文章閱讀:
文章1
讀者2002、23期《風格與耐性》、劉元舉《我的家在哪裡》灕江出版社。
文章2
2002、22期《大師的敗筆》、梅資《新華日報》 2002年8月31日
評價:城市規劃專業的優勢,或者說要塑造的優勢的城市軟體、內涵的側重,以及在此基礎上的軟硬並舉、兼施和整合。
7.3.5.文化各因素要個別分析,又要綜合考慮;既有獨立性,又有依賴性,形成景觀綜合體
7.3.6.文化景觀反映人地關系
7.3.7.文化景觀有地域分異,又有時間變化。
美國地理學家惠特爾西的「文化史層」(sequent occupance)。景觀的時空動態變化要求景觀生態、景觀保護、景觀規劃。如果說,文化景觀反映人地關系,那麼,「文化史層」反映動態人地關系,反映人地關系的動態變化。有時,文化景觀由於演進的連續性,形成了很集中的景觀動態變化,如廣州市的「千年古道」、不同時代的北京城,但共多的時候,研究「文化史層」,形成「文化史層」,或者說,從「文化史層」角度研究文化,可能要進行跨時空聯系、集中,如聚落、城市的縱向演進。(詳細內容見最後一章的第三節 文化景觀研究與文化景觀建設)。
從文化景觀到文化史層,從靜態人地關繫到動態人地關系,從瞬間、或時代性的「照片」到歷史「連續劇」,從文明的碎片到文明整體,反映人地關系的演化與組合,反映文明的演進,社會的「進化」。
以下資料來源:徐州師范大學淮海發展研究院 徐州市規劃設計院 豐縣縣城舊城區人口容量與結構調整研究
Ⅵ 人文地理筆談——自然、文化、人地關系讀後感心得體會
讀哲人小語《人與自然》 這本收集從古至今哲學家思想的書首先終於揭示了社會與自然的關系,那就是一場關於解釋自然方式的革命會引起一場真正的革命。我們不能以為自然科學知識終究對人類的自我了解無足輕重,比如布魯諾識破星空景象具有相對性,足以讓封建社會制度喪失其基本合法性,因為「宇宙關系的民主化」不可避免地導致社會關系民主化。 人們做事是有界限的。就拿學校招收學生來講,學生需要達到一定的成績。學校便裁定一條分數線,只招收分數線以上的人。那麼,比分數線低一分的人就不會被錄取了。然而細究起來,這些比分數線低一兩分的人,他們的能力真的不及線上的人嗎?他們可能是發揮不理想,可能是遇上了不喜歡這種風格的老師評語文卷,相差幾分完全可能。他們被人為地劃分在界限以外。原本界限是公正的,可是到了分界處,卻顯得不公。把界限降低要求,問題依舊存在於新界限附近。其實,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界本來就沒有明確的界限,連生物與非生物的界限都是模糊的,我們怎麼還能指望人類社會的界限清晰? 同樣的問題存在於平等上。原來社會有許多階級,他們互相之間是不平等的,後來封建制度垮台了,又發現黑人與白人不平等。現在,白人歧視黑人的現象仍時有發生,我們又怎麼指望連自己內部都還不平等的人類怎樣與別的什麼平等?但根據歷史的發展規律,當人類都互相平等後,必然會感受到類人猿身上能看到人類的痕跡。當我們看到一隻猴子被殺時,酷似兒童的身軀血淋淋的,令我們感到恐懼。人類有精神,或者說靈魂,那麼動物有嗎?當人類與猴子平等時,就又轉向與動物平等,最後必然會轉向與生物平等。如果所有生物平等了,人類吃什麼可能已經有科學技術解決了,而動物沒有,他們互相廝殺,殺氣騰騰、充滿敵意的場面絕對讓人想不到「平等」二字。如果在生物平等後又轉向萬物平等,我們就不能想像這個世界了。 自然界決不是一台機器,因為機器有明確的界限問題,而大自然沒有,所以人類也沒有。但可以想像成機器,而人類要做的就是要知道這台機器是怎樣運作的。這台機器是有規律但又是隨機的,我們的現狀只是那大爆炸後無數種可能的一種。正如本書中所寫:「那麼,上帝擲骰嗎?」曼弗雷德?艾根問,「肯定,但它遵循比賽規則」。而僅僅兩者之間的差距賦予我們意義和自由。人類還為世界從何而來的問題所困擾。就算是世界來自一塊小石頭的爆炸,人類還是追問,這塊小石頭是從哪裡來的? 如果有上帝的話,他造了自然界,又造了人。但人又不接受大自然,拚命想創造自己控制的獨立環境,我們的生物圈試驗,最終以失敗告終,給狂妄自大的人們澆了一盆冷水。人類向上帝宣戰還為時過早。人是被造物,現在又想充當創造者。說不定人類最後又成為某一顆星球生物的上帝。但是人是可變的生物,是不屬於天也不屬於地的生物,可以上升到神性,也可以下沉到動物。人類的歷史才剛剛開始,人類不可避免的還要繼續廝殺,並且以廝殺來決定勝負,用暴力來解決問題,現在要指望的,就是除此之外,人類能不能幹一點別的什麼。而且,現在科學的發明與猿人打造石器的目的沒有什麼不一樣的,人們根本不注意科學知識,而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先琢磨其可能的實用性,翻開我們的科學課本,滿目都是「滑輪組/簡單機械的運用」。甘地說:「人類正處於分道口,他要選擇叢林法則或者人道法則。」這個選擇關鍵在於人本身,人要靠自己來尋找為未來的出路。
Ⅶ 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徵(從人文,工業,農業,城市,交通,資源,人口等來說)
非洲的工業農業都比較落後一點,人口也少。
Ⅷ 學習人文地理心得
人文地理,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必修二,其實比必修一容易上手的多。內
掌握以下幾點,過80那是不成問容題的:
1.人口的三種增長模式(金字塔圖)
2.農業的區位條件、四種農業地域類型(結合必修一的氣候)
3.工業的區位條件、五種導向型、特地的要記下像魯爾區這樣的典例
4.五種交通運輸方式及其特點
這些應該是人文的重要考點了,希望我的回答你能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