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文地理的三次變革
❶ 論述人類歷史的三次軍事變革,並說明為什麼其中一次叫
第一次就是它發生在2000多年前,人類社會由游牧社會向農業社會的轉變,發生了第一次全面的軍事變革,當時由徒手戰爭轉變成冷兵器戰爭.
第二次就是300年前,在人類社會由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的時候,轉變的結果就是由冷兵器戰爭轉變成熱兵器戰爭和機械化戰爭,
第三次是由工業化社會向信息化社會轉變,導致第三次軍事變革,也就是世界新軍事變革.
世界新軍事變革有其深刻的歷史背景.這次世界新軍事變革在我們國家叫著新軍事變革,在美國和西方國家叫著新軍事革命,它發生醞釀在20世紀70年代,真正啟動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
❷ 歷史上我國地理課程經歷哪三次變革,每次的課程內容有什麼特點
必修模塊有三個,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選修模塊有七個,大致是旅遊地理、環境保護、自然災害與防治、海洋地理、城鄉規劃、地理信息技術應用、宇宙與地球。目前大部分省選考旅遊地理、環境保護、自然災害與防治三個模塊,有一些沿海的省選考海洋地理,還有一些省選考城鄉規劃,最好兩個模塊好像沒有那個省選考。
❸ 圖形演變經歷了三次重大變革
(1)原始符號和原始文字的形成期,作用:記錄生活事件,傳遞信息,特點:符號帶有很強的圖騰神秘感和民族文化特點。(2)源於中國西漢時期發明的造紙術和印刷術,作用:促使人類文字和圖畫可以通過大量的復制印刷得以廣泛傳播。造紙術的到來促使歐洲文藝復興的到來也帶來了圖形設計的變革,涌現了不同流派的風格。(3)源於十九世紀歐洲的產業革命,作用:攝影技術用於印刷為圖形信息確定了一個新的媒介,改變了人們對圖形的認識,圖形設計的表現獲得了一個嶄新的空間。
❹ 二十世紀影響和改變中國社會的三次變革指的是什麼
1.辛亥革命的勝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
2.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以毛澤東領導的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推翻了腐朽的蔣介石政權,並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1956年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實現了人民當家做主。3.改革開放和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人打倒了四人幫反革命集團,結束了十年文革,撥亂反正,並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實行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❺ 西方管理理論在發展的四個階段中發生了哪三次重大的理論變革
西方管理理論在發展的四個階段中,發生了三次重大的理論變革:
1.西方管理理論的第一次重大變革:也即第一次管理革命,就是泰羅科學管理理論即「泰羅制」 的產生,它標志著管理科學的正式產生,也標志著資本主義國家由經驗管理轉向了科學管理。
2.西方管理理論的第二次重大變革:也即第二次管理革命,就是行為科學理論的產生,在人的假設方面發生了重大變化。 行為科學的產生標志著管理科學把「經濟人」轉向「社會人」研究,從而建立了一套全新的人本管理理論,滿足了勞動者的精神需求,緩和了社會矛盾,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豐富了管理思想。
3.西方管理理論的第三次重大變革:也即第三次管理革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現代管理理論的產生。 現代管理理論的產生標志著管理科學已經成為一門完整的、成熟的科學。
❻ 二戰後蘇聯主要經歷了哪三次變革,結果怎麼樣
經歷了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三次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沒有真正成功,蘇聯最終解體。
❼ 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學發展的過程及其最新的研究趨向
1、人文地理學的產生是一個漫長的階段,對未知區域的探索和描述構成了古代專人文地理學的主要屬內容。2、西方人文地理學的近代時期的研究是不斷探索的時期,這一時期相繼產生了從不同角度探討人文地理學的學派。3、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西方人文地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出現計量地理學,60年代引發理論地理學,70年代傾向於人本主義。由於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空間科學的發展以及自動化制圖的進步,現代人文地理學進一步加強了地理學學的理論創新及其實踐應用能力。研究趨向傾向於以下幾點:(1)科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建立,如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等。(2)新的研究方法,如計量方法的應用、心理學分析法的引入、信息資料收集手段的變革。(3)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如注重生態觀點且傾向於社會化、人文化、實用化。而邊緣學科的分支也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❽ 歐洲三次改革可以總稱為什麼
歐洲的三次改革可以統稱為時代變革,因為雖然三次改革,但是基本方向都是一致的。
❾ 人類歷史上的三次技術改革是什麼
分別是:
1.第一次工業革命:18世紀60年代英國以瓦特的蒸汽機為主導的第一次技術革命;
2.第二次工業革命:19世紀70年代以電力為主導的第二次技術革命;
3.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信息為主導的第三次技術革命。
❿ 西方人文地理學研究的主要趨勢有哪些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西方人文地理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世紀50年代出現計量地理學,60年代引發理論地理學,70年代傾向於人本主義。
由於電子計算機的廣泛使用、空間科學的發展以及自動化制圖的進步,現代人文地理學進一步加強了地理學學的理論創新及其實踐應用能力。研究趨向傾向於以下幾點:
(1)科學理論與方法論的建立,如可持續發展觀的提出等等。
(2)新的研究方法,如計量方法的應用、心理學分析法的引入、信息資料收集手段的變革。
(3)新的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如注重生態觀點且傾向於社會化、人文化、實用化。而邊緣學科的分支也顯示出勃勃的生機
參考 http://hi..com/%BB%DB%C1%E9%BD%E7/blog/item/1d0a7ded0c1fad2d62d09f8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