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國三趾馬
❶ 初二地理,生物
生物、地抄理的復習其實不襲必要去弄一些復習資料,只要熟記書上的所有知識。
你可以憑自己的記憶和所知道的知識列兩個結構表,一個生物一個地理。然後列完後在對照著書上的,看還有哪些遺忘了的補上。然後折個角,在復習時這些是重點。
生物:主要把一些科學觀察的概念、方法等等一些記一下,實驗也要知道實驗所做的每一步驟的原因。
地理:分兩步。一步:自然環境(包括地形、范圍、河流、氣候等)二步:經濟(包括工業區、工業、農作物、農業區、人文環境、經濟形式等)
我現在是初二的學生,也面臨著生地會考,這是我們老師教給我們的復習方法,如果相信我這個萍水相逢的朋友,就按照這個方法去復習。
至於一些題目,你可以去書店買一些尖子生培訓等書本去練習。
❷ 中國最早的斧頭誕生於哪個朝代
從"最早之銅斧,見於商代,不僅用於武事,而且有的雕刻嵌鏤,極為精美,已為儀仗之用。"得出中國最早的斧頭誕生於商代.
❸ 中國陸相新近繫上新統高庄階 (7)
高庄階,是中國陸相新近繫上新統下部的一個階,位於保德階之上。階名由邱占祥、王伴月、童永生、邱鑄鼎於 2000 年 11 月為編制 《中國區域年代地層 (地質年代) 表》而提出,階名源自同名岩石地層單位 「高庄組」。
通過課題組 (鄧濤、侯素寬) 研究,取得的主要進展是: 初步選定了高庄階的候選層型剖面; 採集、積累了較為豐富的大、小哺乳動物、古脊椎動物、雙殼類、介形蟲、昆蟲、古植物及孢粉等化石資料; 進行了磁性地層研究,並獲取較好成果,對階的底界進行了初步定義。高庄階的輪廓已漸清晰,成熟度有較大提高。
(一) 高庄階層型剖面位置
由於在山西榆社地區存在若干小型盆地,新近紀地層分布較為零散,很難在一個盆地內找到一條完整、連續的高庄組剖面。1987 年邱占祥將高庄組的剖面選定在榆社盆地高庄至趙庄間一段剖面,厚度測得 200~250 m。之後,1991 年,中美聯合考查隊 Tedford 等將榆社盆地桃陽附近的一段地層視為高庄組的下部分層位,並將高庄組自下而上劃分為桃陽段、高庄溝段和醋柳溝段,總要約 400 m。
課題組 (鄧濤、侯素寬) 經考察,確認高庄階的候選層型剖面為山西省榆社盆地雲簇地區桃陽-高庄-趙庄剖面,在桃陽段中點測得的地理坐標為北緯37°01. 5″,東經112°53༼. 6″,海拔1041 m (圖119) 。
圖119 高庄階候選層型剖面位置圖
(二) 高庄階候選層型剖面描述
上覆地層上新統上部麻則溝組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下伏地層 中新統上部馬會組
(三) 高庄階內的生物組合及特徵
綜合課題組和前人研究成果,目前在高庄階 (期) 內發現了多門類豐富的動、植物化石。主要有哺乳動物、魚類、兩棲類、龜鱉類、昆蟲類、腹足類、雙殼類、介形蟲、古植物、孢粉、輪藻等。
1. 哺乳動物
哺乳動物在高庄階 (期) 內是最為重要且最為豐富的化石門類。1999 年,邱占祥、邱鑄鼎將這一時期的哺乳動物組合稱為 「高庄動物群」,代表上新世早期的一個哺乳動物群,對應於歐洲的 Rusci-nain 期。綜合前人和本項目課題組的研究成果,迄今已發現的高庄動物群化石包括 5 種食蟲類、26 種嚙齒類、4 種兔形類、13 種食肉類、3 種長鼻類、7 種奇蹄類、16 種偶蹄類。主要屬種有: 食蟲目鼩鼱科的肥鼩 (Blarinini indet. ) 、先長尾鼩 (Soriculus praecursus) ,鼴鼠科的科氏水鼴 (Desmana kowals-kae) 、原始小鼴鼠 (Yanshuella primaeva) 、麝鼴 (Scaptochirus sp. ) ; 嚙齒目松鼠科的二登圖花鼠 (Eu-tamias ertemtensis) 、松鼠 (Sciurus sp. ) 、榆社松鼠 (S. yusheensis) 、中華花鼠 (Sinotamias sp. ) 、皺紋上新鼯鼠 (Pliopetaurista rugosa) ,河狸科的安氏河狸 (Castor anderssoni ) 、梅氏假河狸 (Dipoides majo-ri ) 、睡鼠 科的 鼠 形 睡 鼠 (Myomimus sp. ) 、倉 鼠 科的 似 倉 鼠 (Cricetinus sp. ) 、異 倉 鼠 (Allocricetussp. ) 、葛氏新古倉鼠 (Neocricetodon grangeri) 、蒙古微倉鼠 (Nanocricetus mongolicus) 、鼢鼠科的峭枕日進鼢鼠 (Chardina truncatus) 、艾氏原鼢鼠 (Prosiphneus eriksoni) 、前丁氏中鼢鼠 (Mesosiphneus preat-ingi) ,鼠平科的模鼠 (Mimomys sp. ) 、日爾曼鼠 (Germanomys sp. ) 、竹鼠科的山西竹鼠 (Rhizomysshansius) 、跳鼠科的偽三趾跳鼠 (Dipus fraudator) ,鼠科的邱氏姬鼠 (Apodemus qiui) 、祖巢鼠 (Micro-mys chalceus) 、戴氏巢鼠 (M. tedfordi) 、三趾馬層仙鼠 (Karnimata hipparionum) 、榆社日進鼠 (Chardi-nomys yusheensis) 、唐氏華夏鼠 (Huaxiamys downsi) ,豪豬科的豪豬 (Hystrix sp. ) ; 兔形目兔科的聯合翼兔 (Alilepus annectens) 、三裂齒兔 (Trischizolagus sp. ) 、次兔 (Hypolagus sp. ) 、鼠兔科的拉氏鼠兔(Ochotona lagrelli) ; 食肉目犬科的丁氏貉 (Nyctereutes tingi) 、中華貉 (N. sinensis) 、戴氏始犬 (Eucyondavisi) 、周氏始犬 (E. zhoui) 、真犬 (Canis sp. ) ,熊科的郊熊 (Agriotherium sp. ) 、真熊 (Ursus sp. ) 、鼬科的短頷近狼獾 (Plesigulo brachygnthus) 、貂 (Martes sp. ) 、鬣狗科的濱鬣狗 (Thalassictis sp. ) 、甘氏豹鬣狗 (Chasmaporthetes kani ) 、比山碩鬣狗 (Pachycrocuta pyrenaica) 、貓科的後貓 (Metailurussp. ) ; 長鼻目短頜象科的博氏短頜象 (Mammut borsoni) 、嵌齒象科的中間中華乳齒象 (Sinomastodon intermedius) 、真象科的師氏劍齒象 (Stegodon zdanskyi) ; 奇蹄目馬科的平齒三趾馬 (Hipparion platyo-s) 、賀豐三趾馬 (H. houfenense) 、原始長鼻三趾馬 (H. pater) 、意外三趾馬 (H. insperatum) 、桑氏三趾馬 (H. licenti) 、犀科的林氏額鼻角犀 (Dicerorhinus ringstroemi) 、林氏山西犀 (Shansirhinus ring-stroemi) ; 偶蹄目 豬 科的 厄 賴 曼 豬 (Sus erymanthius) ,駱駝 科的 副 駝 (Paracamelus sp. ) ,鹿 科的 麝(Moschus sp. ) 、基氏副麂 (Paracervulus cf. killgusi) 、後麂 (Metacervulus sp. ) 、湖麂 (Muntiacus cf.lacustris) 、秀麗軸鹿 (Axis speciosus) 、低枝祖鹿 (Cervavitus demissus) 、始布氏真枝角鹿 (Eucladoceros proboulei) 、原狍 (Procapreolus sp. ) 、牛科的高庄羚羊 (Gazella gaozhuangensis) 、泥河羚羊 (Gazella ni-hensis) 、榆 社 羚 羊 (Gazella yusheensis ) 、 榆 社 原 大 羚 (Cf. Protoryx yusheensis ) 、 扁 角 羊 角 羚 牛(Cf. Tragocerus laticornis) 等。
綜合上述哺乳動物組合,童永生等 1995 年指出,高庄期動物群的特點是繼承了保德期三趾馬動物群的繼續發展,含有較多保德期動物群相同的分子,但也首次出現了一些新屬種,如 Mimomys,Char-dinomys,Germanomys,Hypolagus,Nyctereutes,Chasmaporthetes 等; 而在保德期中的一些常見屬,在高庄期已絕跡或極少見,如 Microtodon,Microtoscoptes,Lophocricetus,Leptodontomys,Adcrocuta,Ictitherium,Chleustochoerus 等; 較古老的山河狸科 (Aplodontidae) 和始鼠科 (Eomyidae) 已絕跡,新出現了現生的 科 (Arvicolidae) ,犬科 (Canidae) 和駱駝科 (Camelidae) 。
2. 魚類
在高庄期,魚類化石也較為豐富,已發現的屬種有: 榆社鯝 (Xenocypris yusheensis) 、鯉 (Cyprinus carpio) 、鯽 (Carassius auratus) 、蒙古鮊 (Culter cf. mongolicus) 、長頭似鰷 (Hemicultherella longicephalus) 、張氏雅羅魚 (Leuciscus tchangi) 、白鰱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張村麥穗魚 (Pseudorasbora changtsu-nense) 、青魚 (Mylopharyngodon piceus) 、鯇 (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鯰 (Parasilurus asotus) 、武鄉中國鱖 (Siniperca wusiangensis) 、鱧 (Ophicephalus argus) 等; 還有兩棲類的榆社蛙 (Rana yusheensis) 。以上組合表明,在高庄期魚類的豐度和分異度均較高,幾乎全部為現生屬,其中以鯝、鯉、鯽為主。
3. 介形蟲
高庄期介形蟲較為發育,以池沼、河溪、湖泊的淡水屬種為主,也有少量半鹹水湖、澙湖及濱海相的屬種。主要屬種有: 土星介 (Ilyocypris cornae,I. manasensis,I. gibba,I. biplicata,I. salebrosa,I. nschanensis,I. qingxuensis,I. pulchra,I. errabundis,I. bradyi 等) 、金 星 介 (Cypris subglobosa) 、真星介 (Eucypris inflata,E. cf. concinna) 、美 星 介 (Cyprinotus salinus,C. yusheensis,C. chiuhsinensis,C. formalis,C. reticulata) 、河星介 (Potamocypris sp. ) 、斗 星 介 (Cypridopsis sp. ) 、玻 璃 介 (Candona yaozitouensis,C. kirgizica) 、小 玻 璃 介 (Candoniella albicans,C. suzini、C. mirabilis ) 、白 花 介 (Leuco-cythere mirabilis) 、正星介 (Cyprideis littoralis) 等。
4. 腹足類
高庄期腹足類亦較發育,主要為水生類型,目前已發現的屬有: 高錐辛辛那提螺 (Cincinnatia alti-conula) 、光滑狹口螺 (Stenothyra glabra) 、牛氏螺 (Neumayria sp. ) 、錐形豆螺 (Bithnia phrygica) 、榆社擬水螺 (Hydrobioides yusheensis) 、沼螺 (Parafossarulus? sp. ) 、塔土蝸 (Galba turritella) 、長蘿卜螺(Radix pereger) 、鈍螺 (Acella sp. ) 、泡螺 (Bulinus sp. ) 、白小旋螺 (Gyraulus albus) 、窄小旋螺 (G.compressus) 、西伯 利 亞 小 旋 螺 (G. sibiricus) 、北 方 小 旋 螺 (G. borealis) ,琥珀 多 孔 螺 (Polypylis suc-cinea) 、角類扁 卷 螺 (Planorbarius corneus) 、韋 斯 島 蛹 螺 (Nesopupa wesleyana) 、麗 氏 旋 螺 (Vertigolilljeborgi) 、小帶節腹節螺 (Gastrocopta armigerella) 、少齒腹節螺 (G. paucidentata) 、雙突蛹形螺 (Pu-pilla bituberculata) 、薄 層 瓦 婁 蝸 牛 (Vallonia tenuilabris ) 、 亞 洲瓦 婁 蝸 牛 (V. asiaticae ) 、 長 琥珀 螺(Succinea oblonga) 、高琥珀螺 (S. altaica) 等; 另有少量雙殼類: 河球蜆 (Sphaerium rivicolum) 、近堅固球蜆 (S. subsolim) 、河豆蜆 (Pisidium amnicum) 等。
5. 古植物
高庄期古植物較為繁盛,除有少量蕨類和裸子植物外,以被子植物為主,其中主要有山毛櫸科、榆科、槭樹科、樺木科等,以櫟屬、槭屬、櫸屬和榆屬最多; 其次有楊柳科、桑科、胡桃科、芸香科、無患子科、薔薇科、豆科等; 另在湖沼地帶還繁盛有眼子菜、香蒲、木賊等水生、濕生植物。常見的重要 古 植 物 化 石 有: 刺 榆 (Hemiptelea sp. ) 、古 栓 皮 櫟 (Quercus miovariablis) 、槲 (Quercuscf. dentata) 、 遼 東 櫟 (Q. cf. liaotungensis ) 、 蒙 古 櫟 (Q. cf. mongolica ) 、 密 脈 鵝 耳 櫪 (Carpinuscf. miofangiana) 、心葉千金榆 (Carpinus subcordata) 、闊裂槭 (Acer florinii) 、彩葉槭 (A. subpictum) 、葡葉槭 (A. diabolicum) 、翁格櫸 (Zelkova ungeri) 、榔榆 (Ulmus cf. parvifolia) 、胡桃 (Juglans sp. ) 、楓楊 (Pterocarya sp. ) 、柘 (Cudrania sp. ) 、構 (Broussonetia sp. ) 、闊葉楊 (Populus latior) 、皂柳(Salix cf. wallichiana) 、合歡 (Albizza sp. ) 、綉線菊 (Spiraea sp. ) 、吳朱萸 (Evodia sp. ) 、全緣欒樹(Koelreuteria cf. integrifolia) 及水生植物香蒲 (Typha sp. ) 等。
6. 孢粉
高庄期的孢粉組合以裸子植物中的針葉類雲杉、冷杉和松屬花粉為主,其次是榆屬和少量落葉、闊葉喬木的花粉; 草本植物在個別層位占優勢,以半旱生和旱生的蒿屬、藜科、麻黃為主。孢粉組合中常見的主要分子有: 松屬 (Pinus) 、雲杉 (Picea) 、冷杉 (Abies) 、落葉松 (Larix) 、鐵杉 (Tsuga) 、樺屬 (Betula) 、櫟屬 (Quercus) 、榛屬 (Corylus) 、椴屬 (Tilia) 、栗屬 (Castanea) 、鵝耳櫪 (Carpi-nus) 、榆屬 (Ulmus) 、麻黃 (Ephedra) 、蒿屬 (Artemisia) 、藜科 (Chenopodiaceae) 、菊科 (Composi-tae) 、唇形科 (Labiatae) 、禾本科 (Poaceae) 、豆科 (Leguminosae) 、蓼科 (Polygonaaceae) 、莎草科(Cyperaceae) 、香蒲 (Typha) 、眼子菜 (Potamogeton) 、中國蕨科 (Sinopteridaceae) 等。
7. 輪藻
高庄階內含有少量輪藻: 渭南格氏輪藻 (Grambastichara weinanensis) ,蘇北燈枝藻 (Lychnotham-nus subeiensis) ,分離輪藻 (Chara cf. sejuncta) 及訥莫格特輪藻 (Nemegtichara sp. ) 等。
(四) 高庄階的磁性地層特徵
上世紀 90 年代初,中美聯合考察隊曾對山西榆社盆地新近系剖面進行過深入考察,並進行了系統的磁性地層研究。1991 年,聯合考察隊成員 Tedford R. H. 等發表了榆社盆地自新近系中新統馬會組至第四系海眼組的系統古地磁剖面,自下而上共記錄了 10 個正向極性帶和 10 個反向極性帶,對應於國際標准極性柱的 Chron C3An. 2n 至 C2r. 2r,年齡為 6. 5~2. 3Ma。其中相當長的第2 個反向極性帶 (對應於國際標准極性柱的 Chron C3r) 位於高庄組下部的桃陽段,而高庄組中部的南庄溝段下部相當短的第3 和第4 正向極性帶及第3 反向極性帶合並一起對應於標准磁性柱的 Chron C3n. 4n。根據古地磁對比結果,高庄階的底界位於 Chron C3r 上部,相當於 Chron C3n. 4n 之前約 0. 1Ma 處,其准確位置在榆社桃陽剖面高庄組桃陽段內第5 層的土黃色塊狀砂岩的近底部處,年齡為 5. 3Ma (圖120) 。
(五) 高庄階底界的定義
根據古地磁,高庄階的底界位於反向極性帶 Chron C3r 的上部,約在正向極性帶 Chron C3n. 4n 之前 0. 1Ma 處,年齡為 5. 3Ma。
作為高庄階底界的生物標志,目前尚未在 5. 3Ma 界線處找到首現的化石屬種。但可暫時根據最接近該界線的首次或末次出現的屬種判斷高庄階的底界大致位置。如在上新世早期 (即高庄期) 首次出現的小哺乳動物 Dipoides majori,Chardina truncatus 及 Chardinomys yusheensis; 還有一些首現的大哺乳類動物也可作為判別高庄階底界的參考標志,如 Chasmaporthetes kani,Pochycrocuta pyrenaica,Hipparionpater 和 Gazella niheensis。
圖120 高庄階候選層型剖面綜合柱狀圖
(六) 高庄階的區域對比
根據哺乳動物群的對比,與高庄動物群組合類似,大致同期的動物群在我國廣泛分布,有甘肅臨夏盆地的十里墩動物群和靈台地區的雷家河動物群; 內蒙古化德地區的比列克動物群和哈爾鄂博動物群,內蒙古阿巴嘎旗的高特格動物群,安徽淮南的新洞動物群及甘肅秦安董灣剖面的動物組合。與國際上歐洲地區 Ruscinian 期的 MN14 和 MN15 動物群亦可對比,彼此具有許多屬一級的相同分子。在國內,與高庄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單位有山西榆社盆地的高庄組,新疆庫車地區的石壁梁組,內蒙古化德地區的哈爾鄂博組,陝西漢中地區的楊家灣組,雲南元謀地區的小河組及祿豐地區的廟山坡組等。
❹ 楚雄最美麗的風景是什麼
風景區沒什麼值得留戀的,其實風景最美的還是原始生態環境,沒開發出來全是綠色的美麗
❺ 中國第四紀生物地理與生態環境演化
第四紀是地球歷史上地形最復雜,氣候波動最頻繁,陸地最為分散的時期,因此這個時期的生物分布在區域上的分異也是最大的時期。這種分異在第四紀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氣候、地形等環境因子的變化而不斷地發生著演變,並逐漸演化到現今的狀態。
1. 早更新世
在上新世,我國的地形比較平坦,青藏高原也只有 1000m 左右,東部的華夏山脈已被夷平,大小湖泊廣泛發育,全區基本上受熱帶和亞熱帶氣候控制,因此該時期南、北紅土都很發育。當時廣布境內的三趾馬動物群遍及我國各地。這時中國東部和西南地區氣候炎熱而濕潤,為常綠落葉闊葉林-草原景觀,而西北地區盡管氣候炎熱,但比較乾旱,以稀樹草原為主。
到了第四紀的早期,由於氣候變冷,青藏高原的隆起,冬季風加強,我國生物分布狀況也發生了改變。曹伯勛(1989)曾將我國第四紀生物地理分為北方生物區和南方生物區,並進一步劃分出 8 個省(北方生物區 5 個,南方生物區 3 個)。這種劃分更符合現今的狀態,但與早更新世的生物地理還是存在差別。就北方地區而言,這時的太行山還比較低矮,秦嶺也不高,華北、東北和黃土高原的環境差別不大,長鼻三趾馬-真馬(三門馬)動物群分布區內,屬於北亞熱帶到溫帶氣候,生長著落葉闊葉林-草原植被。
南方地區氣候比北方地區要炎熱和濕潤,大熊貓-劍齒象的早期類型廣泛分布,主要的成員是前東方劍齒象、中國犀、貘、大熊貓、巨猿等,喜暖濕的動物比長鼻三趾馬-真馬動物群豐富得多,常綠闊葉林廣泛發育。盡管這個時期的南、北方動物群存在差異,但它們之間的界線還是比較模糊的,很難用秦嶺-大別山來作為它們的分界線,如果存在這樣一條界線的話,也比現今的位置偏北。
2. 中更新世
由於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的強烈降溫,青藏高原快速隆起進入冰凍圈,秦嶺-大別山以及太行山的升起,長江和黃河的貫通,我國的生物地理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青藏高原出現了多年凍土,凍土地貌和冰川地貌發育,氣候非常寒冷,植被為高寒的草原-草甸-針葉林,動物群也是適應比較寒冷氣候的組合。
華北地區以暖溫帶氣候為主,周口店動物群中絕大多數為古北界的類型,含少量的東洋界分子,這表明當時氣候比現今溫暖,尤其在中更新世中期,華北地區非常溫暖濕潤,曾發育紅土。植被中有山核桃、山毛櫸等,但建群植物是溫帶的櫟、榆、鵝耳櫪以及松、樺等,呈現出溫帶森林草原景觀。西北地區進一步乾旱,離石黃土的粒度比午城黃土粗,表明冬季風作用增強,使得草原擴展和森林縮小。
秦嶺-大別山這條地理界線在這個時期已變得清晰了,南方與北方動物組成的差異也顯而易見。秦嶺-大別山以南地區氣候溫暖而濕潤,網紋紅土發育,東方劍齒象、中國犀、巨貘、大熊貓、竹鼠等在區內廣泛分布。長江流域為亞熱帶常綠落闊葉針葉混交林,向南到南寧—廣州一線以北為亞熱帶常綠落闊葉林,該線以南為熱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海南島和南海諸島為熱帶雨林。
3. 晚更新世
在晚更新世早期(末次間冰期)氣候溫暖,但在晚期(末次冰期)氣候急劇變冷,我國的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在青藏高原,出現大面積的多年凍土,凍土地貌非常發育,東北地區也出現了苔原環境,甚至在華北地區出現了冰緣環境。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廣布東北地區的多年凍土帶,向南擴展到華北地區。暗針葉林從高山下移到華北平原,在北京到山東的平原區出現了暗針葉林。海平面大幅度地下降,渤海、黃海、東海露出海面而成為陸地,華北地區的動物群曾游移到澎湖列島。
秦嶺-大別山以南地區也受降溫的影響,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向南收縮,一些成員個體增大以適應變冷的氣候,雲貴、華中和華南山地植被帶中的北溫帶針葉林樹種比例有所增加,甚至在雲貴高原的一些河谷盆地中出現了純針葉林(冷杉、雲杉林)。
4. 全新世
這個時期的環境特徵和生物地理區系與現今差不多。華北平原地區為落葉闊葉林,山地為落闊葉針葉混交林。西北地區為乾旱的荒漠草原、稀樹草原,在山地有少量的針葉林。青藏高原為高寒的荒漠草原、草甸植被。我國南方地區則是亞熱帶、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及熱帶雨林,在高山上(2600 ~2900m)為闊葉針葉混交林,在 4000m 以上的山地為灌叢和草甸植被。
但在全新世中期的大暖期,南方動物群的一些分子可達華北的南部,在殷墟遺址中發現了象、貘、水牛、竹鼠等東洋界的成員,不過大暖期過後,象已退到雲南的南部,貘則遷出中國境內。
思考題
1)利用孢粉恢復第四紀植物群應注意哪些問題?
2)第四紀哺乳動物群劃分的主要依據有哪些,其在第四紀地層和古環境研究中的作用是什麼?
3)影響人類進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石器的出現對人類進化的意義是什麼?
5)青藏高原隆起過程對中國第四紀生物演化有哪些影響?
6)「北京人」 用火的意義何在?
7)中國南方和北方哺乳動物群的差異和交流說明了哪些問題?
❻ 地理中國——山水長安,秦嶺密探觀後感 可以不是地理中國的,但一定要描寫秦嶺的 800字,急
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而廣義上的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省臨潭縣北部的白石山,向東經天水南部的麥積山進入陝西。在陝西與河南交界處分為三支,北支為崤山,余脈沿黃河南岸向東延伸,通稱邙山;中支為熊耳山;南支為伏牛山。長約1600多公里,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主峰太白山高3771.2米,在陝西省寶雞市境內。秦嶺為陝西省內關中平原與陝南地區的界山。
西段秦嶺大致可分為西、中、東三段。西段分為三支,北支為秦嶺,也稱南岐山或大散嶺;中支為鳳嶺,有黃土堆積,水土流失比較強烈;南支為紫柏山,在留壩的西北稱柴關嶺。這些山嶺海拔均在1500米以上,而以紫柏山最高,海拔達2610米。秦嶺西段分別成為清姜河與嘉陵江、嘉陵江左岸支流與沮水河干、支流以及褒河一些支流的分水嶺和發源地。
中段
陝西秦嶺的中段稱終南山,主要山嶺有四方台、首陽山、終南山和東光禿山等,海拔均在2500—3000米。是灃河、澇河、滻河、子午河、旬河和金錢河等的發源地。由秦嶺梁向東南延坤的平河梁,主峰是廣東山,海拔為2675米。在句河和社川河流域,有近東西向延伸的古道嶺、海棠山和羊山,山勢低緩而破碎,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月河主要支流——恆河、付家河和蜀河、池何等於、支流的發源地。
驪山是陝西秦嶺中段北麓外延的斷塊山,主峰是仁宗廟,海拔為1302米。來自驪山的溪流,有的成為灞河的支流,有的直接流入渭河。
東段
陝西秦嶺的東段呈手指狀,向東南展開。從北向南依次是:太華山、蟒嶺、流嶺、鶻嶺和新開嶺,海拔均在1500—2500米;南洛河、丹江及其支流銀花河分布其間,成為山河相間的嶺谷地形。秦嶺主脊草鏈嶺和太華山,是丹江、南洛河以及秦嶺東段北坡山澗溪流的分水嶺與發源地。
地質形成
秦嶺山地是古老的褶皺斷層山地,秦嶺北部早在4億年前就已上升為陸地,遭受剝蝕;秦嶺南部卻淹於海水之中,接受了古生時期的沉積。在距今3.75億年的加里東運動中,秦嶺南部隆起,露出海面。2.3億年前晚古生代的海西運動時,秦嶺北部也崛起上升,至三疊紀時,因距今1.95億年的印支運動的影響,秦嶺與海完全隔絕,雄偉的身姿基本成型。進入中生代以後,秦嶺林區以剝蝕為主,是周圍低窪地區的供給地。距今約8千萬年的燕山運動使秦嶺在形成以斷塊活動為主的南北褶皺帶構造格架後,秦嶺又在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強烈改造下,經大幅度的塊斷式垂直升降運動而最終形成了現今秦嶺的格局。
秦嶺的演變,在中生代以前和以後的變化是非常大的。中生代三疊紀時期,中秦嶺和南秦嶺地區形成了褶皺山隆起帶,成為一個廣闊的侵蝕地區;以南和巴山地帶,是一個廣闊的沉降地區;北秦嶺(包括渭河斷陷谷地)是介於中、南秦嶺剝蝕地區與鄂爾多斯沉積區之間的過渡地區。當時,南秦嶺的河流往南流入巴山四川海相盆地,中秦嶺的河流往北流入鄂爾多斯內陸盆地。
侏羅紀時期,秦嶺地帶,包括北秦嶺、中秦嶺和南秦嶺,成為具有差異震盪運動的古老準平原,並形成了鳳縣、商縣、勉縣和紫陽等許多侏羅紀含媒盆地。秦嶺兩側廣闊的沉降、沉積地區在逐步收縮,分別向南向北後退;而秦嶺地帶隆起剝蝕地區卻在逐漸擴大。從地貌上看,起伏突出變為平緩,而流域盆地增多且規模變小,分布分散,因而形成了許多侏羅紀的含媒盆地。而兩側河流仍流向陝北和四川盆地中。
燕山運動時期,秦嶺地帶進一步隆起,並伴有岩漿運動。由於秦嶺巴山的隆起,南坡河流向四川盆地移動。由於岩漿活動和差異隆起,絕大多數內陸小型含媒盆地逐漸沉降得越來越低,河流侵蝕更為強烈。因此在秦巴山區兩側的內陸盆地中沉積的白堊系地層的底部和秦嶺山地中的盆地里,形成了大量的礫岩。
新生代早第三紀,由於構造運動和緩,因而在這個廣泛的均夷作用時期,山地又一次逐漸剝蝕成準平原。在秦嶺地區廣闊的準平原上分散著許多小盆地,其面積逐漸擴大。在這一時期,除了如徽縣和商縣這種已經擴大了的中生代盆地外,還發育了如商洛和安康盆地等新盆地。秦嶺地區的古老河流自然流入了這些分散的盆地。其時,漢江可能已經大體上發育成現今的形態。漢江的源頭當時可能向西穿過嘉陵江,而現今的嘉陵江河源可能就是那時期漢江的源頭。因此,漢江可能是秦嶺山區早第三紀準平原上早已形成的古老大河。
早第三紀到晚第三紀過渡時期,通過喜馬拉雅運動的影響,秦嶺又進行了隆升。這次隆升開始分裂成許多傾斜的斷塊,並在以前沉積的基礎上,形成了許多斷塊盆地,如徽縣盆地、洛南盆地、商縣盆地和安康盆地,以及在其它區形成的盆地,如漢中盆地。渭河斷陷谷地以深斷裂與秦嶺帶分開。秦嶺大小斷塊的形成,分割了早第三紀的準平原,形成了最高一級的夷平面——今天海拔2300-3500m的太白山跑馬梁面;其次一級的海拔2600-2900m,以終南斷塊和佛坪斷塊嶺脊為代表,包括玉皇山、首陽山、終南山、興隆嶺、草鏈嶺的夷平面和海拔1600-2200m,以華山、蟒嶺、流嶺、馬道嶺、柴關嶺為代表的共三個夷平面。而通過三趾馬和在藍田公王嶺地層中發現的大量南方來的動物群的遺跡可以推斷當時秦嶺的海拔不會超過1000m,從而證明三個夷平面如此大的高程是在第四紀時期中逐步形成的。在分水脊以南的大多數河流都向南流入漢江,而黑河由於水量豐富,足以抗衡秦嶺和緩的抬升運動,所以繼續向北流入渭河斷陷盆地。
到了晚第三紀和早更新世時期,秦嶺又發生強烈的垂直升降運動。進入中更新世時期,秦嶺山地的上升運動以區域性間歇式抬升為主。以後隨著地殼的寧靜和上升的交替,逐步形成了第三、第二和第一級階地。秦嶺山地的地貌格局基本形成。
地質構成
在地質構造上,秦嶺是一個掀升的地塊,北麓為一條大斷層崖,形勢極為雄偉;山脈主脊偏於北側,北坡短而陡峭,河流深切,形成許多峽谷,通稱秦嶺「七十二峪」;南坡長而和緩,有許多條近於東西向的山嶺和山間盆地。
太白山
太白山跨太白縣、眉縣、周至縣三縣,主峰拔仙台在太白縣境內東部,海拔3767米,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7°41′23″~107°51'40"和北緯333°49'31"~343°08'11"之間,直距太白縣城43.25公里。太白山山頂氣候嚴寒,冰凍時間很長,常年有積雪,天氣晴朗時,雪峰皚皚,因而以「太白」命名。
華山
華山(Mount Hua)古稱「西嶽」,為中國著名的五嶽之一。華山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在西安市以東120公里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華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現存(截至2013年)七十二個半懸空洞,道觀20餘座,其中的玉泉院、都龍廟、東道院、鎮岳宮被列為全國重點道教宮觀。
終南山
終南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的聖地,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是秦嶺山脈的一段,西起寶雞市眉縣、東至西安市藍田縣,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稱。
《詩經·秦風》有「終南何有,有條有梅」的詩句。唐代官紳多在此建有別墅,其中以王維的輞川別墅最負盛名。王維所作的優美山水詩大多是描寫此處景色。唐代詩人祖詠的《終南望余雪》有「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的詩句。山中分布有明清以來建造的太乙宮、老君庵等大小廟宇40餘處,是關中游覽避暑的良好場所。
❼ 國內外第四紀下限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第四紀下限是第四紀研究的基本理論問題之一。自從1829年法國地質學家德努瓦耶首次提出第四紀這一名稱以來,這個問題已經爭論了180多年,至今尚沒有一個定論。
2.2.1.1 國際上第四紀下限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由於各國所處地理位置不同,各家研究的對象亦不同。因此,以往國際上對於選用什麼標准作為第四紀的開始,存在著不同的意見:
(1)以人類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開始
人類的出現是第四紀的頭等大事。因此,不少學者以人類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下限。開始,人們以衣索比亞東南奧莫河谷和坦尚尼亞奧爾都維(Oldovai)的材料為依據,把第四紀的下限放在1.8Ma。後來,科賓(Coppens,1971)根據東非新發現的人類化石,把第四紀的下限劃到3.0Ma。
(2)以古冰川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開始
長期以來,歐洲一直把阿爾卑斯山恭茲(Gunz)冰期冰川的出現(1.1Ma)作為第四紀開始的標志。近年來研究證明,在恭茲冰期來臨之前,地球上已有變冷現象發生。例如,在阿爾卑斯山發現了比恭茲冰期更古老的拜伯(Biber)和多瑙(Donau)冰期的冰磧物;在阿拉斯加南部,發現3.6~2.7Ma的冰磧物。最近,有人甚至發現8.0Ma(上新世)的山地冰川作用的證據。因此,以古冰川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開始,仍有許多的不確定性,還有待於古冰川學的進一步研究。
(3)以冷水型有孔蟲某些種屬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開始
兩種有孔蟲的出現被認為是第四紀的開始。一種是飾帶透明蟲,它是一種冷水型底棲有孔蟲。最初測定它首次出現在1.8Ma,後來庫克拉(Kukla)測定的年齡為2.2Ma。我國測定的年齡數據為早於2.3Ma。另一種有孔蟲為截錐圓幅蟲,它是一種冷水型浮游有孔蟲。1980年,貝爾格林(Berggren)認為它最早出現於1.8Ma,與奧爾都維極性事件下界相當。斯波羅維埃(Sproviel)認為它出現的時間要更早一點,可能要在2.5Ma左右。
(4)以古動物演變為標志
一般以三趾馬的絕滅和真馬、真象、真牛的出現作為第四紀的開始,稱為豪格(Haug)線。但在運用這一標准時,具體界線的劃法不太一致。凱勒(Keller)測定三趾馬絕滅於2.90Ma,而真馬出現於1.8~1.6Ma。因此,他主張以真馬的出現作為劃分的標准,把第四紀下限劃在1.8Ma或1.6Ma。奧多科(Opdocke)測定三趾馬在2.47Ma開始絕滅,但殘存種可以一直生活到1.6Ma,甚至0.9Ma。而真馬從2.47Ma開始出現,因而他主張以三趾馬開始消亡、真馬開始出現作為劃分標准,把第四紀下限劃在2.47Ma。
(5)以古植物的演化為標志
西歐學者中有人提出依據古植物群的更替作為第四紀的開始。他們以梯伯恩線(Tiberian Limit)作為第四紀的下限。在此界線以下,存在紅杉、楓香、落羽杉、日本金松和紫樹等植物;在此線以上,上述植物屬種絕滅,而首次出現山核桃、楓楊、鐵杉、蒂格利恩滿江紅等種屬。但這一界線存在局限性,它不適用於我國,因為我國上新世植物群的上述屬種,在第四紀不僅沒有絕滅,而且一直延續到今天。
(6)以古溫度變化為標志
深海研究的深入和古溫度測量技術的興起,使古溫度變化成為劃分第四紀的依據。艾米利安尼(Emiliani)根據古海水平均溫度,提出把第四紀下限放在1.8Ma。此界線以下海水平均溫度為23~25℃,而界線以上為15℃。
以上6個標准,不僅各自出現的時間有先後之分,而且同一標准在世界各地出現的時間也很不一致。由此,造成了第四紀下限劃法上的不同。
1932年,國際第四紀聯合會(INQUA)第二屆會議決定將第四紀下限劃在義大利維拉方層(Villafranchian)和卡拉布里層的上界,相當於英國克羅默層(Cromerian)下界和我國周口店組下界,其年齡約為0.73Ma。
1948年,第十八屆國際地質大會提出以「第一次氣候變冷」作為劃分第四紀和第三紀的標准,並決定依此原則把第四紀下限下移到維拉方層和卡拉布里層的下界。在陸相維拉方層中含有新出現的真馬、真象和真牛等化石,但也有第三紀的殘留種——三趾馬;而在海相卡拉布里層中,冷水型軟體動物和有孔蟲首次出現,一些喜暖的軟體動物和有孔蟲絕滅。
1972年的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第八屆會議基本上維持了1948年的方案,把第四紀下限放在卡拉布里層下界,同位素測溫表明當時海水溫度比現在低5℃。這一界線經K-Ar法測定,其年齡為1.80~1.60Ma。
1977年,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的第三紀/第四紀(N/Q)界線小組建議以義大利卡拉布里地區的弗利卡海相地層作為第四紀與第三紀分界的界線層型剖面,並根據卡拉布里層以下火山灰堆積的年齡,把界線定在2.40Ma。
1982年,在莫斯科召開的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第十一屆會議上,帕森尼和科拉龍哥等人組成的研究小組向大會報告了弗利卡剖面的研究成果,並提議把第四紀下限放在該剖面奧爾都維亞時上方0.01~0.02Ma的位置,年齡約為1.7Ma。
20世紀80、90年代,國際上第四紀下限的劃法主要有以下4種意見:
1)以3.5~3.0Ma作為第四紀的下限,主要依據:①此界線與高斯正極性時/吉爾伯特負極性時(Ga/G)界限一致,極性倒轉發生在3.5~3.0Ma左右;②在南美南端、北美阿拉斯加3.5Ma出現冰川,冰島在3.0Ma出現冰川;③在深海岩心氧同位素曲線上,3.2Ma出現溫度的明顯下降;④巴拿馬地峽形成,改變了北半球洋流的格局,東西向熱帶赤道環流體系被隔斷,南北向洋流加強;⑤在亞洲北部,喜暖植物如銀杏、山核桃、楓楊、木蘭等消失,高原凍原植物、灌木及柔荑花序植物首次出現。
2)以2.5~2.4Ma作為第四紀的下限,主要依據:①此界線與松山反極性時/高斯正極性時(M/Ga)界限一致;②北美發現2.8~2.2Ma的前內布拉斯加(Pre-Nebraskan)冰磧層;③在俄羅斯,來源於北美和東亞孑遺種消失,出現許多草本植物的新種,在義大利卡拉布里(Calabrian),落羽杉花粉大量減少;④在義大利卡拉布里地區的弗利卡(Vrica)海相地層中,冷水型底棲有孔蟲——波羅的透明蟲大量出現,反映氣候明顯變冷;⑤在中國洛川、藍田等地區的黃土地層底部相繼發現大量微玻璃隕石及銥異常,證明發生過天體碰撞地球的事件。
3)以1.80~1.60Ma作為第四紀的下限,主要依據:①大致與松山極性時中的奧爾都維事件相當,極性事件的年齡為1.87Ma。②在東非發現「東非人」化石,其年齡測定為1.75Ma。③海洋中出現冷水型的爬行翼花介、波羅的透明蟲、射乳玉螺、大洋橋石、厚壁新方球蟲(左旋占優勢)。④某些海洋生物種屬絕滅,如布勞威盤星石、斜室似抱球蟲內孔亞種和麥氏圓顆石等。
4)以0.7Ma作為第四紀的下限,主要依據:①大致與布容正極性時/松山反極性時(B/M)界限一致。②俄羅斯喜冷的冰緣動物群和植物群廣泛分布。③出現天外星體碰撞地球的事件。
從各國第四紀研究的狀況來看,這期間國際上大多數學者採用1.8~1.6Ma或2.5~2.4Ma作為第四紀的下限。
2.2.1.2 我國第四紀下限研究的歷史與現狀
1948年以前,我國將周口店北京猿人洞動物群作為早更新世,把第四紀下限置於周口店動物群和泥河灣動物群之間。1948年國際地質大會決定將第四紀下限下移到維拉方層下界,我國接受了國際地質大會的建議,將泥河灣層和三門組作為第四紀的開始。
過去我國關於第四紀下限的確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4種意見:
1)認為第四紀下限的界線位於奧爾都維亞時的底部,距今約2.0~1.8Ma。在磁性地層學還未廣泛應用之前,這種觀點為大多數第四紀地質學者所接受。
2)認為第四紀下限的界線位於松山反向極性時的底部,距今約2.5~2.4Ma。贊成這種觀點的人較多,特別是莫斯科國際第四紀聯合會第十一屆會議(1982)之後,持這種觀點的人就更多了。
3)認為第四紀下限的界線位於古地磁馬莫斯亞時底部或高斯正向時與吉爾伯特反向時的界線附近,距今約3.5~3.0Ma。
4)認為第四紀下限的界線位於距今4.5~4.0Ma,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很少。
後三種觀點多數是通過氣候地層學和磁性地層學,結合動物化石資料得來的。
目前,我國關於第四紀下限即更新統(Qp)與上新統(N2)的界線(Qp/N2),主要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定在1.8Ma左右,另一種則定在2.6Ma左右。前者為國際地層委員會所推薦,比較通用,多為研究海相第四系的學者所贊同;後者主要是中國從事陸相第四系研究的學者所倡導,也得到一些國際同行的支持,正逐漸被國際地層組織所認可。這兩種方案都有其立說的依據。
1)把第四紀下限的界線定義在1.8Ma左右的依據主要有3個:①生物地層。把海相沉積中盤星藻(Discoasters)滅亡、深海有孔蟲(似截錐圓輻蟲,Globorotaliotrun atulinoide)出現視為更新世開始,以義大利的Caiabrian組底為界,相當於氧同位素62/63階界線;在陸相地層中則以含晚維拉方(Villafranchian)動物群的沉積層底界為第四系底界,其代表性地層為義大利的Vrica剖面,年齡為1.8~1.6Ma。在中國,泥河灣動物群與Villafranchian期的Olivola動物群最為接近,因此泥河灣層與Vrica具有可比性。②磁性地層。把Olvai事件末作為第四紀的開始,其年齡介於1.79~1.77Ma。③氣候事件。多瑙冰期開始時(約1.6Ma)作為第四紀的開始。
2)把第四系底界定在2.6Ma左右的主要依據為岩石地層和磁性地層證據。中國的午城黃土與底部紅黏土有明顯的界線,該界線恰為松山-高斯極性轉變事件(M/Ga)的界線,其年齡定為2.6Ma,2.62~2.59Ma。由於從紅黏土轉變為黃土被認為是一種氣候轉型事件,而黃土序列通常被認為是第四紀的產物,因此把午城黃土底作為第四系底界是合適的。在中國南海北部陸架此界線附近發現有生物滅絕事件,出現浮游有孔蟲(Globorotalia multicamerata)的末現面,說明此時也是生物演化的轉折點。對此,西方的一些研究結果也有異曲同工之處。M.A.Maslin等指出,在2.6Ma發生的最重要的上新世變化,看來在全球范圍內都有反映;此時相當於104氧同位素冷階開始。S.A.G.Leroy等也指出,上新世中期的暖期(3.30~3.15Ma)之後逐漸變冷,從而導致北半球的冰期—間冰期旋迴從2.6Ma就開始了,根據歐洲和西北非洲的孢粉分析成果,上新世第1個強冰期發生在2.6~1.8Ma。J.P.Suc等明確提出將更新統與上新統的界線(Qp/N2)置於松山與高斯的分界線(M/Ga),其理由是:①許多研究表明,從高緯度區到赤道,整個北半球最早的冰期是從高斯向松山轉換時開始的,盡管在上新世3.5Ma前後發生過冷事件,但持續的時間並不長,溫暖很快又重現。②從M/Ga極性轉換開始,以地球軌道傾斜為主要驅動力,此時由傾角主導的41000a周期代替由歲差主導的20000a周期。③一些重要的哺乳動物事件最早也從此時出現,如人屬、原齒象屬和馬屬等。可見,2.6Ma的M/Ga界線是許多重要事件質變的轉折點,是一個很重要的氣候轉型界線。按照國際流行的地質年表,2.6Ma屬於上新世,如果考慮到氣候、磁性等重要事件的發生,把2.6Ma作為一個新時代——第四紀的開始更合適一些,因為第四紀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氣候變冷,出現冰期。對於磁性事件來說,Olvai極性事件是在松山負極性期中的一個正向事件,顯然沒有松山期重要,把第四紀下限的界線置於M/Ga界線(2.6Ma)也比置於Olvai 末合適。隨著今後研究的深入,還會發現一些重要地質事件、氣候事件、生物事件等與M/Ga界線存在關系,如重大天體事件、重大構造運動事件如青藏高原的迅速抬升及其東亞季風的形成等。因此,2.6Ma這個時間節點將越來越顯得其重要。
❽ 武都區的歷史
武都作為地名,始於先秦。《蜀王本紀》中有「武都人有善知,蜀王者將其妻女適蜀……武都丈夫化為女子,顏色美好,蓋山之精也……蜀王發卒之武都擔土,於成都郭中葬之。」的記載。《華陽國志·卷三》中有「乃遣五丁之武都擔土為妃作冢」的記載。
武,「揚秦人威武拓疆」之意;都,「水之聚也」。師古曰:「以有天池大澤,故謂之都。」(《漢書·地理志·武都》)。秦用武力拓疆,破白馬氐至天池大澤,故稱武都。
武都是秦人將其政治寓意、山川地貌與社會發展相結合而命名,是指人口稠密,政治、經濟、文化集中之地。 遠古時期 根據龍溝發現的「武都森林古猿(Dryopithecus wuensis)」化石研究報告證明,早在1000萬年前,武都白龍江和北峪河流域已是古猿生活的重要地區。而且這里河谷縱橫,雨量充沛,森林繁茂,因而還生息繁衍著三趾馬、褐牛、大唇犀、始祖鹿、劍齒象、劍齒虎等動物。
根據文物普查和考證發現,白龍江及支流北峪河、溝壩河、福津河沿岸的黃土坪上,埋藏著極為豐富的古文化遺跡和遺物。有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距今5000年的馬家窯文化、距今4000多年的齊家文化及商周時代武都白馬氐族的寺窪文化等。
武都最遲在新石器時期中晚期就有華夏民族的足跡,他們先在北峪河流域,再繁衍到白龍江及其支流溝壩河、福津河沿岸,從而開創了武都燦爛的古文化。 武都區部分文化遺址遺址名稱時間所屬文化發現地址點大李坪遺址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北部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 任家坪遺址及墓群南部公元前1300年—前1000年仰韶文化、寺窪文化柏林鎮馮家崖西側安坪廟兒坪遺址下層公元前3900年前後仰韶文化、廟底溝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安坪廟兒坪遺址上層公元前3000年前後馬家窯文化馬街鎮大李家村南東坪遺址公元前3000年—前1000年馬家窯文化、寺窪文化兩水鎮後村東北先秦時期 夏、商時期,武都為《禹貢》雍州之地,屬氐人居住地。
西周、春秋戰國時,武都為梁州地,是羌、氐民族居住地。
先秦,武都已有道(縣)級建置。 秦漢時期 秦朝:武都屬白馬氐族人。秦始皇設武都道,隸屬隴西郡。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漢滅南粵後,又發兵擊西南夷。據《漢書·西南夷傳》記載:「南粵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莋侯,冉駹皆震恐,請臣置吏,以邛都為粵巂郡,作都為沈黎郡,冉駹為文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漢武帝年間初置郡時,武都郡下隸武都 (西和縣洛峪)、上禒 (成縣西部)、故道 (寶雞南部)、河池 (徽縣城西北)、平樂道 (康縣平洛)、沮 (勉縣西北)、嘉陵道 (略陽縣北部)、循成道 (成縣東南部)、下辨道 (成縣城西北)等九縣,5.1376萬戶,23.5560萬人。今武都區大部屬武都郡和平樂道所轄。平帝元始二年(2年),全國又設十三刺史部,武都郡屬益州刺史部。
新朝:王莽篡位後,新朝年間改武都郡為平樂郡(郡治移至今康縣平洛,一說移河池),武都縣改為循虜縣(縣治仍在今西和洛峪)。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復武都郡,郡治移下辨(今成縣西部),下隸下辨、武都道、上稼,故道,河池、沮、羌道七縣。建武七年(31年)武都郡治由下辨又移至嘉陵江支流青泥河谷地(今成縣境內),今武都區境內大部屬武都道和羌道。東漢至三國,郡名未改,武都隸涼州刺史部武都郡轄。 三國時期 三國:武都為蜀魏割據區。東漢獻帝建安七年 (202年)武都郡歸蜀漢,後又分武都、陰平二郡。魏文帝黃初元年 (220年)武都郡屬秦州統之。蜀漢建興七年 (229年)諸葛亮派姜維、陳式取武都、陰平二郡,屬蜀漢益州武都郡,下隸下辨、武都、故道、河池、沮、羌道六縣,郡治復置下辨。263年10月,魏將鄧艾率兵南下。經武都,出陰平,用奇兵陷成都,導致了蜀漢政權的覆滅。 兩晉時期 西晉:沿襲漢制,武都郡屬秦州,下屬下辨,河池、沮、武都、故道五縣。郡治下辨。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 (317年),仇池氏族首領楊難敵稱雄割據,自號左賢王。玫族推為武都王,郡縣俱廢,稱武都國。元帝永昌元年 (322年)打敗楊氏,遂派益州刺史鎮守。明帝太寧三年 (325年)楊難敵還據。簡文帝咸安元年 (371年),前秦苻堅攻克仇池國,為南秦州,置刺史,隸下辨、沮、武都、沮水四縣。孝武帝太元二年 (377年),楊難敵之五世孫仇池公楊定稱據。安帝義熙四年 (408年),楊氏稱藩,仍為南秦州武都郡,領縣如故。 南北朝時期 北魏: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四年(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立武都國,至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太武帝太平真君九年 (448年),武都郡始從下辨移至石門 (今石門鄉境內)。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 (487年),改武都郡為武都鎮,鎮所由石門東移仙陵山 (今舊城山),拜依山築土城,由城南鍾樓灘城門登上仙陵山築七十二級台階,初建武都城 (後階州之名即由此而來)。鎮下分設石門 (今石門境內)、白水 (今龍壩鄉秦家河)、東坪 (今角弓鎮境內)、孔堤 (今魚龍鎮內)四縣。同時下隸武階郡 (今桔柑鄉大岸廟)。領北部 (今文縣尖山附近)、南五部 (今四川姚渡鎮和楓相鄉張泉院之間)、赤萬 (今黃坪鄉草川)三縣。
西魏:魏文帝大統元年 (535年),改武都鎮為武州。大統十二年 (546年),武州改屬南秦州,領安育 (石門縣改)、東坪二縣。同時下設白水、孔堤、萬郡三郡。白水郡領洪化 (今安化鎮曾家街)、綏化 (今龍壩秦家河)二縣,孔堤郡領孔堤縣,萬郡領赤萬、接難、五部三縣。
北周:將白水、萬郡、孔堤三郡拜入武州,下隸武都郡,綏化改建威,洪化、孔堤並建威,安育改將利,赤萬並復津,北部、南五部拜盤堤。 隋唐五代時期 隋朝:文帝開皇元年 (581年),廢郡制。煬帝大業三年 (607年)復為武都郡,郡治將利 (今舊城山)。領將利、建威 (今龍壩秦家河)、復津 (今桔柑大岸廟)、盤堤 (今外納鎮立亭村與文縣臨江鄉之間)四縣。
唐朝:高祖武德元年 (618年),武都郡改為武州,治所將利 (今漢王鎮附近),屬隴右道,轄將利、建威、盤堤、復津四縣。唐太宗貞觀元年 (627年)建威並將利、武州下領將利、盤堤、復津三縣。玄宗天寶元年 (742年),武州復名武都郡。唐肅宗乾元元年 (758年),武都郡又改為武州。唐代宗廣德二年 (764年),被吐蕃占據。唐懿宗咸通八年 (867年)收復。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武都改名階州,州治舊城山,並改復津縣為福津縣。後州治雖有所移動,曾置於蘭皋鎮 (今康縣大南峪)和福津 (今漢王鎮)等地,但階州之名,卻一直治用到民國二年(1913年)。唐末(約908年)為岐王李茂貞地。
五代十國:約943年,階州由後晉統治。約959年,屬後周,仍稱階州。約924年和954年,階州分別為前蜀和後蜀管轄,長興元年(930年),移州治於福津(今桔柑鄉大岸廟)。 宋元時期 北宋:承唐制,階州治福津,屬陝西秦鳳路,下隸福津、將利 (今康縣境內)二縣,轄今武都、康縣、舟曲等地。後郡治復移仙陵山(今舊城山)。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北峪河日發洪水三次,淹沒階州城南南門鍾樓灘一片。為保城池,州守李鑄命民工在城東鑿開抵龍崗(今舊城山)數百步,改北峪河水西南流為東南流 (約從今北城牆一帶流過,從教場壩入白龍江)。
南宋:階州屬利州西路,下隸福津、將利二縣。宋理宗端平三年 (1236年),階州被蒙古人佔領,郡治曾毀於戰火。
元朝:廢福津、將利二縣。約1260年,階州屬陝西行省鞏昌總帥府。元世租至元七年(1270年),州治西移柳樹城(今角弓鎮柳樹城)。元末州治復移坻龍崗。 明清時期 明朝:明太祖洪武元年 (1368年)復階州,州治復移舊城山,屬陝西布政司鞏昌府。
洪武四年 (1371年),階州改為階縣,縣令陸去在萬壽山東建磚城一座,即今武都老城區的雛形。洪武十年六月 (1377年)復為階州。
明穆宗隆慶元年 (1567年),階州知府謝銳將北峪河水東南流復改西南流 (即水歸古道),拜在磚城之外擴建土城 (即今武都老城區)。
清朝:階州隸屬甘肅。雍正七年(1729年),階州升為直隸州,直隸於甘肅布政使司,領文、成二縣。 民國時期 民國元年(1912年),廢州制,改階州為武都縣。屬渭川 (隴南)道。
民國二年(1913年),階州直隸州改為武都縣,並分置出西固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武都縣屬甘肅省。
民國十八年(1929年)二月,從武都縣劃出白馬關警察所轄地,分設永康縣,同年四月改為康縣。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民國政府將全省劃為七個行政督察區,武都縣屬第四行政督察區 (天水督察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屬岷縣專區。
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成立甘肅省第八行政督察區,專員公署設在武都,武都縣同時改屬武都專區。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11月25日,國民黨廣州行政院來電任命駐武都119軍軍長王治岐為甘肅省政府主席。國民黨甘肅省政府的牌子懸掛在武都師范學校(今舊城山中學)的門口,直到武都解放,武都事實成為國民黨時期甘肅省最後一個省會。 新中國時期 1949年12月9日,武都解放,武都縣屬武都專區管轄(專區、縣同治城關鎮)。
1958年2月,武都縣隨武都專區並入天水專區。4月11日撤銷武都專區。
1961年11月,恢復武都專區,駐地仍在武都城關鎮。
1968年7月7日,武都專區、武都縣革命委員會在武都蓮湖廣場召開成立大會。
1969年10月1日,武都專區革命委員會更名為武都地區革命委員會。
1979年1月,武都地區行政公署成立。
1980年12月,撤銷武都縣革命委員會,成立武都縣人民政府。
1985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准武都地區更名為隴南地區(實際仍駐武都城關鎮)。
2004年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隴南地區和武都縣,設立甘肅省隴南市(地級市)和武都區(縣級區)。市、區政府駐地仍為武都城關鎮。 公元443年,楊文德在前仇池國鎮東司馬洪達、征西從事中郎任勝等擁立下,於葭蘆(今武都外納鎮)建武都政權,至公元477年楊文度時為北魏所滅,傳2代4主,歷34年。
武都國的領土是仇池國的東南部,東據今陝西略陽以東,西界鄧至(今四川九寨溝縣),南有平武(今四川平武縣),北鄰宕昌。武都國的建立,一方面依靠氐族群眾對楊氏家族的擁戴,另一方面依靠劉宋政權的支持。
公元447年楊文德招納氐、羌人口,被北魏所攻佔的「武都等五郡氐皆附之」。
公元448年魏將皮豹子率大軍攻佔武都北部地區,將武都郡治由下辨(今成縣廣化)遷到今武都城關舊城山,楊文德流亡南朝劉宋漢中,劉宋發大軍助文德反攻,復立武都國。
公元477年,武都國主楊文度遣其弟楊文弘攻破仇池,魏將皮歡喜等反攻,文弘棄城退走。魏軍攻破葭蘆,殺楊文度,武都國亡。 歷史上在武都發生人群遷徙多次。最早的是約6000年前因氣候急劇趨向乾燥寒冷,甘青地區人群中的一支開始南下向藏彝走廊遷徙,其中一條路線是從甘南洮河上游向南,經甘肅岷縣、武都一帶沿白龍江流域向南發展,從岷山西側進入岷江上游地區。
漢至三國,氐人經歷三次較大遷徙。
第一次,漢武帝元封三年(前108年),官兵鎮壓氐人反抗,將部分氐人遷於酒泉,即酒泉福氏之氐。
第二次,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累攻武都,徙氐五萬余落出居扶風、天水界,並多次到氐地掠奪糧谷和人口;魏又強迫武都氐﹑漢等族人眾遷於京兆﹑汧﹑雍﹑天水﹑南安﹑廣魏等郡。在蜀魏爭奪中,也有一些氐人徙居蜀漢。至魏晉時,氐人除原在武都﹑陰平二郡以外,又在關中﹑隴右一些郡縣形成與漢人及其它各族交錯雜處的聚居區。其中最著名的如晉略陽氐蒲(苻)氏﹑呂氏,其先人都是從武都遷徙而來。
第三次,據《階州直隸州續志》記載「蜀漢建興十四年(236年),徙武都氐王符健及羌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今成都南)」。(另一說法:姜維計劃「移民實蜀」,「建興十四年,准備徙武都氐王符健及氐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但符健與其弟發生分裂,符健弟率四百戶降魏,……安置到魏的內地」)
元代以前,白龍江和西漢水流域的主體民族一直是氐、羌、藏等少數民族,漢族雖已陸續進入白龍江流域落業,但數量少。
明代開始,為了鞏固邊關,教化「異族」,政府開始往白龍江流域大規模遷徙漢人。加上明清兩代的軍屯、民屯,和兩次流民高潮,使漢民逐漸成為白龍江流域的主體居民。
第一次流民高潮是明末清初數十年的戰亂期間,川蜀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
第二次出現在清朝同治年間的同治回亂的十多年間,陝西移民大量湧入白龍江流域。由於白龍江流域山大溝深,林密流急,較少遭遇苛政和兵燹,因而吸引了大批流民。白龍江流域的大量史志資料表明,陝西、山西人進入該地區的數量很多。武都及鄰縣的居民主要來自四川、湖北、陝西、山西。
❾ 中國第四紀哺乳動物群的演化
哺乳動物從中生代早期(三疊紀)起源,經歷了一段漫長而 「黑暗」的時代,一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只有到了中生代末期恐龍滅絕後才獲得發展空間,在進入新生代後,它們就快速地發展壯大,並占據了地球表層的海、陸、空,成為主宰地球表層的新生命。在第四紀,由於氣候的劇烈變遷,以及各個地區氣候和地形的差異,哺乳動物群在這個時期開始發生明顯的地區分異,越是到後期,分異越明顯,形成各具特色的哺乳動物群。
圖 9-19 中國北方、南方及歐洲、北美第四紀動物群的對比
1. 第四紀動物群的縱向演化
經過新近紀二千多萬年的演化,現今哺乳動物的科都已出現,進入第四紀時期的動物群演化主要發生在屬和種的水平上。如上所述,第四紀氣候變化非常的頻繁,冷暖和干濕不斷地交替出現,這就勢必影響哺乳動物的發展,使哺乳動物本身發生一系列的變化來適應外部環境的變遷。完全適應者可生存下來,甚至存活到現今,而不適者要麼被淘汰掉,即滅絕,要麼經過適應變化形成新的物種或亞種,這就發生動物群在縱向的更替(表 9-6)。
表 9-6 一些常見的哺乳動物更替
在上新世,我國氣候溫暖,大部分地區降水豐沛,當時存在一個廣布我國境內的哺乳動物群———三趾馬動物群。這是一個草原—森林型動物群,主要成員有: 三趾馬(Hipparion)、大唇犀(Chilotherium)、原齒象(Archidiskodon)、劍齒象(Stegodon)、旋角羚(Antilospira)等。但進入第四紀,隨著氣候變冷和降水減少,自然環境發生了重要變化,如森林減少、草原增加、地形起伏加大等,導致了一些上新世種類的滅絕,而進化出一些新的種類,發生了早更新世第一次動物的更替,如三趾馬→三門馬或雲南馬,原齒象→古棱齒象,原始的劍齒象→進步的劍齒象,旋角羚→扭角羚,大唇犀→額鼻角犀或犀,原鼢鼠→鼢鼠,原模鼠→模鼠。新出現的動物更能適應新的生存環境,如草食性動物通過增高齒冠和增厚釉質層來適應更為粗糙的食物。
從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又是一次動物群更替。周口店動物群取代了泥河灣動物群,上新世殘存種類在這個時期幾乎全部消失,公王嶺大角鹿→腫骨大角鹿,前東方劍齒象→東方劍齒象,山原貘→巨貘,桑氏碩鬣狗→中華碩鬣狗,原布氏毛足田鼠→布氏毛足田鼠,丁氏楊氏鼢鼠→上丁氏楊氏鼢鼠。經過替換形成了中更新世動物群。
第三次重要的更替發生在中更新世末到晚更新世。早更新世的特徵種在此時幾乎消失,如三門馬、雲南馬、劍齒虎等,而出現一些新種,如野驢、普氏野馬、赤鹿、猛獁象等,主要的更替種類有腫骨大角鹿→河套大角鹿、葛氏斑鹿→北京斑鹿、中華碩鬣狗→最後斑鬣狗等。
在晚更新世晚期,由於氣候寒冷,形成了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北以及中北歐、西伯利亞地區的披毛犀—猛獁象動物群。在晚更新世的末期,隨著氣候的快速變暖,這個動物群又發生了快速滅絕,這就是晚更新世末期的 「大滅絕」。
2. 第四紀動物群的遷徙
在第四紀時期,由於冰期和間冰期頻繁地交替,導致了我國哺乳動物在南北方向來回遷徙,重要的動物遷徙事件發生過五次,分別是早更新世初期、早更新世中期、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中更新世中期、晚更新世晚期。
在早更新世初期,隨著氣候的變冷,哺乳動物發生南遷,一些上新世的種類在南方早更新世早期的動物群中出現,如柳城巨猿動物群、重慶萬州龍骨坡動物群中的湖麂(Muntiacus lacustris),湖北建始高坪龍骨洞中的異費鼠(Allophaiomys)、異倉鼠(Allocricetus)和尖齒鼠(Hyperacrius)。在北方動物群中,喜暖的類型減少,如象類化石在北方的早更新世動物群中大量減少,而在南方早更新世動物群卻很常見,種類多。經歷了這次動物遷移,盡管南、北動物群的差異開始顯露出來,但還不明顯。
在早更新世中期,我國的氣候溫暖濕潤,是早更新世最為溫暖的時期。這時動物又向北遷徙,一些喜暖動物從華南地區遷移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最典型的就是象類的遷徙。北方動物群中的象化石增多,如周口店第 12 地點、泥河灣動物群等,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區的前東方劍齒象也進入華北地區。
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初期的動物遷徙最重要,通過這次遷徙南北動物地理格局就已形成(圖 9-20),這可能與長江和黃河全線貫通、秦嶺上升得比較高、青藏高原進入冰凍圈等事件有關。這次又是一次動物南遷事件,北方地區的動物侵入東洋界。如在雲南麗江東元橋動物群中都出現了不少北方早更新世動物群中的種類,陝西藍田公王嶺動物群中的南方類型是在南遷過程中的 「遇難」事件。在安徽 「和縣人」動物群、南京湯山 「南京人」動物群中都發現來自北方的動物。
圖 9-20 我國第四紀生物地理分區(據曹伯勛等,1995)北方區: Ⅰ1—華北省; Ⅰ2—東北省; Ⅰ3—西北省; Ⅰ4—青藏省; Ⅰ5—北部海域省華南區: Ⅱ1—華南省; Ⅱ2—橫斷山省; Ⅱ3—南方海域省
中更新世中期又是一次氣候溫暖事件,氣溫比現今高數度,動物群再次向北遷徙,但這次向北遷徙與前幾次不同,主要發生在東部地區,而西部地區的山脈形成地理屏障,影響了動物群的遷徙。周口店動物群中就出現了來自南方的種類,如水牛、大熊貓等。
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遷徙發生在晚更新世晚期,受末次冰期的強烈降溫影響,動物南遷,如披毛犀曾遷移到四川盆地,在華北地區也出現了猛獁象—披毛犀動物群成員。這個時期還是歐亞大陸的哺乳動物通過白令海峽向北美遷移的重要時期。
❿ 中國陸相新近系中新統保德階 (5)
保德階,是中國陸相新近系中新統最頂部 (第4 個) 的一個階。階名由裴文中、周明鎮、鄭家堅1963 年命名; 階名源自 Zdansky1923 年所建 「保德三趾馬紅土」 的命名地———山西保德縣。
通過課題組 (鄧濤等) 研究,取得如下重要進展和成果: 選定了保德階的候選層型剖面 (界線層型剖面尚待另選) ; 詳細採集,積累了豐富的哺乳動物,無脊椎動物及孢粉化石資料; 進行了較詳細、深入的磁性地層研究並取得重要成果; 初步明確了保德階底界的定義和階的內涵,保德階的輪廓已漸清晰,其成熟度有較大提高。
(一) 保德階的層型剖面位置
經詳細踏勘,選擇的保德階候選層型剖面位於山西省保德縣冀家溝村南主溝谷南側的一支溝內,地理坐標為北緯 39°00ཆ. 5″,東經 110°09ཬ. 5″。該剖面由靜樂組和保德組組成,下伏石炭紀地層,上覆第四紀黃土 (圖117) 。
圖117 保德階候選層型剖面位置圖
(二) 保德階候選層型剖面描述
山西保德縣冀家溝村剖面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中國主要斷代地層建階研究項目(2001~2009) 進展與成果
下伏地層 石炭系,為一套砂頁岩
(三) 保德階內的生物組合
根據課題組 (鄧濤等) 的研究及前人資料,目前在保德階 (期) 內發現的化石有較豐富的哺乳動物、魚類、介形蟲、雙殼類及孢粉等。
保德階 (期) 的哺乳動物化石研究歷史悠久,迄今已積累了十分豐富的動物群組合。這一動物群的主要特徵是: 嚙齒目中的鼠形類在組合中占絕對優勢; 新生代晚期廣泛分布的鼠科 (Muridae) 此時開始崛起; 現代分布於我國北方的鼢鼠科 (Siphneidae) 和南方的竹鼠科 (Rhizomyidae) 及豪豬科(Hystricidae) 也在此時期開始出現; 食肉目中的鼬科 (Mustelidae) 、鬣狗科 (Hyaenidae) 和貓科(Felidae) 此時開始繁盛; 奇蹄目中三趾馬 (Hipparion) 和大唇犀 (Chilotherium) 已佔優勢,而爪獸科和貘科趨於衰落; 反芻類和偶蹄類此時期更加彭勃發展。此時期,出現大量新屬,如: Sinocastor,Kowalskia,Sinocricetus, Eozapus, Lophocricetus, Apodemus, Alilepus, Ochotona, Mustela, Machairos,Tetralophodon,Stegodon,Hipparion,Chleuastochoerus,Cervavitus,Honanotherium,Gazella 等。
至今,在冀家溝剖面已發現的哺乳動物化石有: 嚙齒目的師氏中華河狸 (Sinocastor zdanskyi) ,食肉目的 原 始 扁 鼻 犬 (Simocyon aff. primigenius) 、拉 氏 印 度 熊 (Indactos lagerlii) 、中 華 印 度 熊(I. sinensis) 、長頜 中 華 貂 (Sinictis dolichognathus) 、古中 華 貂 (Mustela palaeosinensis) 、小 原 臭獾(Proputorius minimus) 、短頜近狼獾 (Plesiogulo brachygnathus) 、似無爪水獺 (Lutra aonychoides) 、中華副美洲獾 (Parataxidea sinensis) 、粗壯副美洲獾 (P. crassa) 、大密齒獾 (Melodon major) 、疑密齒獾(? M. incertum) 、原臭鼬 (Promephitis cf. maeotica) 、維氏始密獾 (Eomellivora wimani) 、中華鼬鬣狗(Ictitherium sinensis) 、高氏鼬鬣狗 (I. gaudryi) 、翁氏黑海鬣狗 (Thalassictis wongii) 、鬣形獸 (Hyaenic-titherium hyaenoides) 、變異副鬣狗 (Adcrocuta variabilis) 、疑狼鬣狗 (? Lycyaena bia) 、巴氏劍齒虎(Machairos palanderi) 、丁氏劍齒虎 (M. tingii) 、大後貓 (Metailurus major) 、小後貓 (M. minor) ,長鼻目的保德四棱齒象 (Tetralophodon exoletus) ,奇蹄目的林氏額鼻角犀 (Dicerorhinus ringstromi) 、哈氏大唇犀 (Chilotherium habereri) 、安氏大唇犀 (C. anderssoni) 、古中華無鼻角犀 (Acerorhinus palaeosinen-sis) 、拉 氏 中 華 板 齒 犀 (Sinotherium lagrelii ) 、 淺 窩 三 趾 馬 (Hipparion hippidios ) 、 膜鼻 三 趾 馬(H. dermatorhinum ) 、 窩 孔 三 趾 馬 (H. fossatum ) 、 圓 尖 三 趾 馬 (H. plocos ) 、 福 氏 三 趾 馬(H. fortenae) ,偶蹄目的斯氏弓頜豬 (Chleuastochoerus stehlini) 、大弱獠豬 (Microstonyx major) 、似豬獸原河豬 (Propotamochoerus hyotherioides) 、新羅斯祖鹿 (Cervocerus novorossiae) 、寬額原狍 (Procapreoslatifrons) 、小齒 古 麟 (Palaeotragus microdon) 、腔 額 古 麟 (P. cf. coelophryx ) 、薩 摩 麟 (Samotheriumsp. ) 、舒氏河南獸 (Honanotherium schlosseri) 、中間烏米獸 (Urmiatherium intermedium) 、戴氏近旋角羊(Plesiaddax depereti) 、顯羊角羚牛 (Tragocerus spectabilis) 、保德羚羊 (Gazella paodehensis) 、似瞪羚羊(G. dorcadoides) 、高 冠 羚 羊 (G. altidens) 、拉 氏 山 羚 羊 (? Tragoreas lagrelii) 、安 氏 山 羚 羊 (?T. anderssoni) 、古中 華 山 羚 羊 (? T. palaeosinensis) 、維 氏 中 華 羚 (Sinotragus wlimani) 、小 副 原 大 羚(Paraprotoryx minor) 、中華古大羚 (Palaeoryx sinensis) 等。
保德階 (期) 內發現的介形蟲有: 土星介 (Ilyocypris) 、球星介 (Cyclocypris) 、金星介 (Cypris) 、美星介 (Cyprinotus) 、小玻璃介 (Candoniella) 和玻璃介 (Candona) 等。
保德階 (期) 內分析出的孢粉組合,以被子植物花粉為主,裸子植物花粉含量低; 在闊葉類花粉中以榆屬 (Ulmus) 為主,其次有樺木屬 (Betula) 、櫟屬 (Quercus) 、鵝耳櫪屬 (Carpinus) 、榛木屬(Corylus) 和楓香屬 (Liquidambar) 等; 針葉類以雲杉屬 (Picea) 為主; 草本植物有藜科 (Chenopodi-aceae) 、蒿屬 (Artemisia) 和菊科 (Asteraceae) 等。這一孢粉組合反映該時期為一種較溫涼濕潤氣候條件下的落葉闊葉林與灌木和草原混交的景觀。
(四) 保德階的磁性地層特徵
課題組 (鄧濤等) 在候選層型剖面上,自第2 層礫岩之上的紅色粘土至第四系黃土,共採集了255 個古地磁樣品。相關的分析測試工作分別在瑞士蘇黎世理工大學地球物理學院古地磁實驗室以及我國西北大學大陸動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古地磁室完成。測試結果顯示,冀家溝剖面記錄了 13 個正向極性帶和 12 個反向極性帶 (圖118) 。剖面上覆黃土顯示了正極性,記錄了高斯正極性帶的一部分。剖面的第13 層和12 層紅色粘土 (1~15. 4 m 深度) 內記錄了7 個正向極性帶和6 個反向極性帶,可與Canda&Kent (1995) 的古地磁極性年表 (標准極性柱) 中的 C2An. 1n,C2An. 2n,C2An. 3n,C3n. 1n,C3n. 2n,C3n. 3n,C3n. 4n 及其間的反向極性帶對比,其年齡約 2. 60~5. 30Ma,該段地層的時代屬上新世。剖面第11 層紅色粘土 (15. 4~26. 1 m 深度) 內記錄了 2 個正向極性帶和 3 個反向極性帶,分別與標准極性柱的 C3r,C3An. 1n,C3An. 1r,CAn. 2n 及 C3Ar 上部對比,其年齡約為 5. 30~6. 60Ma。剖面第11 層頂部的化石層記錄了 1 個反向極性帶,相當於標准極性柱中的 C3r 上部,年齡約為5. 50Ma。剖面第9 層至第3 層的粘土層中 (26. 1~54 m 深度) 內記錄了 3 個正向極性帶和 3 個反向極性帶,包括標准極性柱中的C3Ar、C4n. 2n 及其間短暫的正、反極性帶,此段的年齡約為6. 60~8. 00Ma。其中第9 層的化石層對應於 C3Ar,年齡約為6. 50~7. 00Ma。由於剖面的第4、8、10 層為礫岩,無法取樣,可能遺漏了1~2 個短暫的極性帶,但在第9~3 層的粘土中記錄到 C3An. 2n 和 C4n. 2n 兩個長正向極性帶,這成為標准極性進行對比時較好的標志。剖面最底部 (第2 層) 為一厚達 15 m 的礫岩層,不含砂泥質夾層、無法採集古地磁樣,但按該礫岩層沉積速率推算,沉積 15 m 厚的時間估計不會超過 2Ma。由於剖面第3 層粘土的底界年齡為8Ma,加上底部礫岩段的時限,層型剖面的底界年齡應在10Ma 左右。
(五) 保德階底界的定義
山西保德冀家溝剖面作為保德階的層型剖面,地層相對較連續,化石豐富。但該剖面保德組與下伏石炭系呈不整合接觸。其間地層存在缺失,顯然該剖面不能成為保德階底界界線層型的所在地,應另在他處尋找漸新世與中新世連續沉積的剖面建立保德階底界的界線層型。
圖118 保德階候選層型剖面古地磁測試結果圖
根據對比,我國的保德階 (期) 對應於歐洲的 Vallesian 期及 Turolian 期之和,其下限相當於 Valle-sian 期的下限。在歐洲前者包含了 MN9 和 MN10 動物群,後者包含了 MN11 至 MN13 動物群。Vallesian期 (或 MN9) 下限的定義是,以三趾馬 (Hipparion) 的首次出現為標志。此外,在非生物標志方面,歐洲 Vallesian 期 (或 MN9) 的下限位於古地磁 C5r. 1n 反向極性帶的底部。保德階 (期) 的底界也可參照此標志定義。目前在層型剖面上測到的最低極性帶已達 C4r。
(六) 保德階的區域對比
根據對比,我國的保德階大致相當於 《國際地層表》中的墨西拿階 (Messinian) 和托爾托鈉階(Tortonian) 。
在國內,與保德階大致同期的岩石地層單位有: 山西保德地區的保德組,青海西寧地區的下東山組,寧夏中寧地區的干河溝組,陝西渭河流域的九龍坡組 (原藍田組) 和灞河組,山東章丘地區的巴漏河組,內蒙古東部地區的寶格達烏組和中西部地區的二登圖組,雲南祿豐地區的石灰壩組,藏南地區的沃馬組和藏北地區的布隆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