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黃河水車國家地理

黃河水車國家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3-08 06:09:17

Ⅰ 黃河石林介紹

黃河石林是位於白銀市景泰縣東南部,與中泉鄉龍灣村毗鄰,規模宏大,佔地約10平方公里的景區。群山環抱,環境幽靜,空氣清新,風景秀麗,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景區內石林景觀與黃河曲流山水相依,頗具天然大園林神韻。

中文名稱
黃河石林
地理位置
白銀市景泰縣中泉鄉龍灣村
佔地面積
34平方公里
開放時間
全天
景點級別
AAAA級
門票價格
40元起
著名景點
"黃河石林地質公園,黃河水車"
所屬城市
甘肅省白銀市
所屬國家
中國

黃河石林生成於21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早更新世,由於地殼運動、風化、雨蝕等地質作用,形成了以黃色砂礫岩為主,造型千姿百態的石林地貌奇觀。[1]
景區內陡崖凌空,景象萬千,峰迴路轉,步移景變,石柱石筍大多高達80-100米之間,最高可達200多米,其造型天造地設,鬼斧神工,猶如雕塑大師之夢幻傑作。狹谷蜿蜒曲折,如蛇明滅,皆以溝命名,從東南至西北,共有八溝之多。正在開發的飲馬溝大峽谷內有雄獅當關、獵鷹回首、大象吸水、千帆進發、西天取經、月下情侶、屈原問天等眾多景點,形神兼備,栩栩如生。

黃河石林景區將黃河、石林、沙漠、戈壁、綠洲、農庄等多種資源巧妙結合在一起,山水相依,動靜結合,氣勢磅礴。景區適宜觀光旅遊、探險獵奇、度假休閑、宗教旅遊、「絲綢之路」游、會議旅遊等。

Ⅱ 黃河的所有景點、

這個問題太誇張了,從大到小、從著名到一般,估計黃河周邊的景點可謂不版計其數,盡權可能給你點青海到甘肅的完整資料。
曲瑪萊三江源、卡日曲、扎陵湖鄂陵湖黃河源、瑪曲黃河第一曲、劉家峽及永靖石林、蘭州水車園、黃河母親、蘭州中山橋

Ⅲ 蘭州百里黃河風情線的導游解說詞!一定要詳細啊~拜託~!

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處在東經102°30"-104°30"、北緯°5"-38°之間,位於中國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在大西北處於「座中四連」的獨特位置。市 區南北群山對峙,東西黃河穿城而過,蜿蜒百餘里。城市依山傍水而建,層巒疊嶂,既體現了大西北的渾壯雄闊,又展現了江南的清奇秀麗。蘭州市依託獨特的地理條件,成功建設「百里黃河風情線」,如今,這個標志性工程已成為蘭州的「城市名片」,引起國內外遊客的矚目。

蘭州市修編制定了黃河蘭州市區段及其兩岸地區規劃設計,規劃東西長近50公里,面積約27.44平方公里。

規劃基於蘭州城市「兩山一川」的骨架,提出了「飛天錦帶串明珠」的總體設想,使黃河蘭州段的橋梁建設、游樂項目建設和景點改造開發統一起來,融民族風情、地方文化和現代化風格於一體,集旅遊、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於一身,具有鮮明的蘭州地方特色。

至目前,在黃河風情線上已相繼建成西遊記、水車園、綠色希望、黃河母親、近水廣場、彩色噴泉、中華《龍源》雕塑園、文溯閣與皋蘭文廟、丁香園等景點,這些景點像一串明珠點綴在百里長岸。

初步完成了城區段24公里的綠化美化改造,總投資達14億元。今天的百里黃河風情線,一條綠色飄帶與黃河交相輝映,整個風情線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水映城廓、樹伴流水」的美麗風貌,被中外遊客和蘭州市民譽為蘭州市的「外灘」。

白塔山在甘肅蘭州市黃河北岸,因山頭白塔而得名。崗阜起伏,蟠結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勢。山下有金城、玉迭二關,為古代軍事要沖。白塔建於元代,明景泰年間重建,七級八面,上置綠頂,下築圓基,通高約17米。山上一、二、三台建築群,依山勢升高,參差錯落,綠樹叢中亭榭迴廊連屬,四通八達。"風林香裊"排坊、羅漢殿、三宮殿、三星殿、迎旭客閣、白塔寺、雲月寺等建築,總面積達8,000餘平方米。等臨殿閣,可憑欄遠眺日出,黃河九曲,氣象萬千。東、西北三山之巔各有東風亭、喜雨亭、牡丹亭。此山原為荒山,解放後,引水上山,植樹造林。1958年辟為公園。

五泉山自然保護區位於鄂溫克自治旗大雁境內。景區內湖光瀲灧,浮光躍金;泉水潺潺,曲折回環;風吹草低,芳草萋萋;森林激盪,濤聲陣陣,是一處風光秀美,景色宜人的天然公園。 景區內的五泉山、敖包山和大鵬山,氣勢恢渾。神明泉、天谷泉、賁幽泉、風木泉、命門泉群日夜噴涌,冬暖夏涼,可飲可浴。經有關部門化驗表明,此處泉水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很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寶貴自然資源。 進入冬季,五泉形成一個獨特的景觀,溫暖的泉水在樹叢中霧氣升騰,形成美麗的樹掛。泉水在沼澤地里結冰成塔,形狀各異,別有情趣。夏季的旅遊旺季,旅遊點主要以餐飲、娛樂、觀賞為主業,輔以職工休養。 景區內還有遊船碼頭、動物園、漁場、牧場、敖包、別墅和具有濃郁民族風情的蒙古包、歐式風格的修養所等。交通方便,通訊便捷,有公路直達五泉山下,是遊客觀光旅遊,休閑度假的好地方。

Ⅳ 在中國地圖中,最中間的城市是那個

最中間的為蘭州市。

蘭州地處中國西北地區、甘肅省中部,位於中國大陸陸域版圖的幾何中心,是中國大西北鐵路、公路、航空的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也是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西部重要的區域商貿中心和現代物流基地,享有「絲路重鎮」、「黃河明珠」、「西部夏宮」、「水車之都」、「瓜果名城」等美譽。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早在5000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設立縣治,取「金城湯池」之意而稱金城;隋初改置蘭州總管府,始稱蘭州。

自漢至唐、宋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通,出現了絲綢西去、天馬東來的盛況,蘭州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鎮,聯系西域少數民族的重要都會和紐帶,是黃河文化、絲路文化、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的重要交匯地。

(4)黃河水車國家地理擴展閱讀:

旅遊資源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重鎮,有許多名勝古跡,並曾入選中國十佳避暑旅遊城市,截至2015年,蘭州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文物點50多處、古遺址50處、古城12處、古建築15餘處。

國家級森林公園有徐家山、吐魯溝、石佛溝;市區有五泉山、白塔山、白雲觀、等名勝古跡,還有蘭山公園、西湖公園、濱河公園、水上公園等風格各異的景點。

Ⅳ 如何尋訪「世界沙都」

在寧夏中衛境內,如野馬般奔騰著的黃河在經過黑山峽時來了一個急轉彎,這一個急轉彎,使黃河一改往日的洶涌而緩緩流淌;這一個急轉彎,造就了一個神奇的自然景觀——沙坡頭。

放眼四望,滿目沙丘如虯龍蜿蜒,一望無際;側耳傾聽,金燦燦沙礫在腳下流動,發出陣陣悅耳的清韻。黃河、大漠、沙山,勝景如畫;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治沙成果,交織輝映。這里,是寧夏的沙坡頭,這里,是馳名中外的「世界沙都」。

沙坡頭旅遊區位於中衛縣城西20千米處,北接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南抵香山,東鄰中衛經濟開發區,西達黃河黑山峽。沙坡頭在1984年開發為旅遊風景區,是寧夏著名旅遊勝地,也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區」。2004年沙坡頭被評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2005年10月被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2007年被評為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區」。這里的治沙成果曾獲得聯合國「全球環境保護500佳」單位榮譽稱號,而且以其「麥草方格」治沙成果享譽世界,被國際友人稱為「世界沙都」。沙坡頭計劃將建成全國沙漠旅遊基地、國際治沙學院、中國沙漠博物館。

沙坡頭古時稱沙陀,元代稱沙山,《明史·地理志》載,中衛「西有沙山,一名萬斛堆。大河在南」。

《讀史方輿紀要》載,中衛「西五十里,因積沙而成,或雲即萬斛堆。」在歷史上,它有一個十分響亮的美名,叫鳴沙山。《讀史方輿紀要》摘引元代史志記載說:「自蘭州而東,過北卜渡,至鳴沙河,過應理州,正東行至寧夏路。鳴沙河,即寧夏中衛鳴沙山南黃河也。」據考證,中衛地區至少在3萬年以前就有先民繁衍生息。黃河流經這里,便有了塞上江南的美譽,所謂「天下黃河富寧夏」。沙坡頭的正式得名是在清代乾隆年間,當時,黃河北岸形成了一個寬約2000多米,高約200多米的大沙堤,人們稱之為沙陀頭,訛音為沙坡頭。

美麗沙坡頭沙坡傾斜60度,高大的沙山懸若飛瀑,遊人滑沙如從天降。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人在沙坡頂上順坡下滑,沙坡內便發出「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鍾長鳴,悠揚洪亮,故稱「沙坡鳴鍾」,是中國三大響沙之一。沙坡底下,有三眼清泉,經年累月,源源不斷,匯入東南沙坡下的果園內,被當地人稱為「淚泉」,民間還流傳著淚泉的傳說。這片園林古時稱「蕃王園」,園林東邊有「桂王陵」,桂王陵碑文依稀可辨,大概為明代遺址,如今叫「童家園子」,因曾經為童姓人家居住而得名。園林面積不大,但避風向陽,林木茂盛,溪流潺潺,鳥語花香,既具江南景色之秀美,又兼西北風光之雄奇。被遊人譽為「沙海綠洲」。綠洲南臨黃河,奔騰的黃河自黑山峽至沙坡頭,一路穿峽越谷,九彎八折,在沙坡頭形成「幾」字形大彎,南岸形成「u」形半島,似天工巧陳,締造出了沙坡頭勝景。

這里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悠久的黃河文化和自然地域的過渡性、多樣性,使北國的雄渾與江南的秀美和諧地交織於這里。這里有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黃河文化的代表——古老水車、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還有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描寫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雄渾景觀。所有這些都為沙坡頭成為世界級旅遊勝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獨特的自然景觀、豐厚的人文景觀和聞名世界的治沙成果,還有獨特的遊玩方式,共同組成「世界壟斷性的旅遊資源」。

沙坡頭景區處於沙漠和草原的過渡帶,屬於乾旱氣候區,平均氣溫9.6℃,最高氣溫38.1℃,最低氣溫-25.1℃。年均降水量186.2mm。旅遊時間以春、夏、秋三季為佳。

Ⅵ 中國地圖的最中心位置是什麼地方。

最中間的為蘭州市。

蘭州位於中國西北部,甘肅省中部,是中國大陸地形圖的幾何中心。是西北鐵路、公路、航空綜合交通樞紐,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西部戰區陸軍司令部,新亞歐大陸橋中國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

是西部重要的區域貿易中心和現代物流基地,享有「絲綢之路重鎮」、「黃河明珠」、「西圓明園」、「水車之都」、「甜瓜之都」等美譽。

蘭州是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城鎮。早在五千年前,人類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西漢時,成立縣政府,意為「金城湯池」,稱為「金城」。隋朝初,又改蘭州,稱蘭州。

自漢唐宋時期,開放「絲綢之路」,絲綢,天馬,東方和西方,逐漸成為絲綢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的蘭州和商業港口城市,少數民族的重要聯系和鏈接,是黃河文化,絲綢之路文化、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最重要的十字路口。

(6)黃河水車國家地理擴展閱讀:

旅遊資源

蘭州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有許多名勝古跡,是中國十大夏季旅遊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蘭州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個,文物遺址50餘處,古遺址50餘處,古城12座,古建築15餘棟。

國家森林公園有徐家山、吐魯溝、石佛溝;有五泉山、白塔山、白雲風景區,還有藍山公園、西湖公園、濱江公園、水上公園等不同風格的景點。

Ⅶ 蘭州算是大城市嗎其地位在全國怎麼樣

兩山之間東西狹長,黃河串流而過,通往新疆,青海,寧夏,西藏的鐵路回都必經此地。據說如答此地形世界獨有。古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有五大軍區之一蘭州軍區。是中國幾何地理中心。

本地蘭州人不多,是個移民城市。現任國家主席68年至82年工作的地方。現任國務院總理68年至82年工作的地方。

由於經濟發展和地形特徵,此城市污染一直排在全國至世界前列。但近幾年政府加大力度治理,如公交和計程車全部使用天然氣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污染問題。但其破山引風措施遭到中科院聯名批評,後來沒有下文。

沿黃河的濱河路,還算不錯,茶餘飯後,華燈初上,沿黃河一路走來,從黃河上的第一鐵橋,中山橋,往西走去,沿途除欣賞黃河夜燈景外,還可以遇到一些現代藝術作品,還有黃河水車,可惜圍起來要花錢才可以褻玩。

雖然處於西北黃土高原,但到夏季,蘭州被譽為瓜果之鄉,由於晝夜溫差的原因,瓜果多甜美。這里是黃河流過的第一個大城市,所以河水工業及生活污染物較之下流低。但河水還是黃黃無比,特別是夏季雨後。

當然一個城市的好和劣。只言片語是說不全面的。綜合起來看吧。
歡迎大家到蘭州去啊。

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博覽園農史館解說詞

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講解詞
完整版

大家好!
歡迎到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參觀。我是____________,下面由我帶領大家參觀農業歷史博物館。
中國農業歷史博物館是2006年10月建成對外開放的,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側六個展廳。博物館陳列農史文物和農具2000餘件,收藏線狀古籍50000餘冊。現在就請隨我參觀,我們將用30分鍾時間全面系統地的了解中國萬年農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一、序廳
現在請大家看大廳左側牆壁上的浮雕,分別是一萬年前的神農,5000年前的黃帝,4000年前的後稷,神農嘗百草,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發明了車,他的妻子螺祖發明了種桑養蠶和抽絲;後稷是周的始祖,中國第一農官,四千年前他在楊陵為官,教民稼穡,樹藝五穀。右側是我國古代三位著名的農學家,分別是西漢的氾勝之,北魏的賈思勰,明代的徐光啟。他們的著作分別是《氾勝之書》、《齊民要術》和《農政全書》,其中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為中國古代的農業網路全書。
正前方大家看到的是大型二牛抬杠犁耕雕塑,是根據漢代的耦犁所創作的,也是當時最為重要的耕作方式。中國精根細作農業的開始。
後面的浮雕牆面介紹了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分別為「西亞-南歐-北非起源中心」、「東亞起源中心」和「中南美洲起源中心」。中國是黍、稷、水稻、蠶桑、茶葉及豬、馬、牛、羊、狗、雞等畜牧品種的發源地。
二、原始農業廳
現在大家請隨我參觀第一個展廳——原始農業廳。在1萬年前左右,中國的原始農業已經起源,原始農業在誕生之初就具有濃郁的地域性特色,大致可以分為黃河流域旱作農業、長江流域稻作農業、東南沿海根莖農業、北方畜牧農業等基本類型,各類型具有非常不同的生產物種、器物和文化。展櫃中陳列的是新石器時代人們使用的工具,有石鐮、石刀、石錛、石釡以及石球。其中石球、石鐮是在楊陵砍家底新石器遺址出土的。
在原始農業初期,人們採用刀耕火種的耕作方式,又稱遷移農業,是原始生荒耕作制。先以石斧砍伐地面上的樹木等曬干後用火焚燒。經過火燒的土地變得松軟,不翻地,直接播種後不再施肥,一般種一年後易地而種。
據考古發現,中國新石器時代遺址有6000餘處。農業起源呈現滿天星斗式的分布特點。從這幅中國地圖中可以看到農業起源地遍布大江南北。下面展櫃中陳列的是來自全國各地的20多個農業考古發現的糧食,有八種作物,其中最早的是距今8000年前的粟灰,出土於河北武安磁山。
接下來各位看到的場景是中國兩大典型原始農業文化類型,黃河流域半坡遺址,是典型的旱作農業文化類型,主要作物有粟、稷,居住是顯著地半地穴式建築,精美的彩陶也是其主要的文化特徵之一。長江流域河姆渡文化,具有明顯的江南水鄉特點,作物是水稻,居住的則是干欄式建築,器物則以黑陶為代表。
馬家窯文化距今5700—3000年,因首先發現於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而得名,是仰韶文化向西發展的一支,以旱作農業和定居為特徵,制陶業很發達。展櫃中陳列的是出土於甘肅馬家窯的彩陶,以雙耳變形神人紋彩陶壺為主。
中國是世界水稻的起源地,早在1萬年前,活動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百越民族最早開始人工栽培水稻。在原始社會末期,中國水稻作分南、北兩路向外傳播,先傳播至東亞的韓國、日本、東南亞的泰國、緬甸等,後來傳到世界各地。中國稻向世界傳播被稱為「稻米之路」。展櫃中陳列的是考古發現的稻米,其中有7200年前的碳化稻粒,出土於浙江桐鄉羅家角新石器遺址。
三、夏商周、春秋戰國農業
現在大家隨我走進第二展廳,夏商周與春秋戰國農業,這一時期原始農業向傳統農業開始過渡,是中國傳統農業的萌芽階段。
夏商周民族以善於經營農業而具有天下,因此他們所控制的疆域,實際上也大致是以農業為主要生產活動的地區,從這一角度來看,雖然其活動區域依然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核心,但也呈現出不斷拓展的發展趨勢。特別是周王室的分封諸侯,可以看做是把周人發達的農業技術逐漸推廣的過程,是中國最早的一次大規模農業推廣。
井田制是三代時期最主要的土地制度,與這一土地制度相適應的勞動方式就是耦耕了。耦耕是在大田耕作中廣泛採用的協同耕作方式,周代最為流行。兩個人並排各拿一個耒耜翻地,如果三個人並排翻地稱為協田。據史書記載,在井田制下,集體耦耕的場景十分盛大,有「千耦其耘」、「十千維耦」之說。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井田制的破壞,鐵犁牛耕推廣,耦耕逐漸退出了歷史舞台。
三代時期,「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實行的是土地國有制度。但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私有化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進入春秋戰國時期,以秦國商鞅變法為代表,各國紛紛提倡變法,廢井田,開阡陌,設郡縣、獎耕戰、百家爭鳴,推進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發展。
展櫃中陳列的有商代的三足瓮、陶鬲,陶鬲是當時主要的做飯工具,不同時代足的形狀有明顯差異。另外,這個時候開始將中國劃分為九州,根據不同地區土壤耕種不同的農作物,到了春秋戰國,二十四節氣基本形成。
三代時期農具發生重大轉變,由最初的木石農具,到三代的青銅農具,再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鐵制農具;同時,牛耕開始出現,生產力大大提高。我們可以發現展櫃中陳列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農具。
古代治水的目的主要是防止水災,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相信每個人都知道;進入春秋戰國時期,一些大型水利工程開始興建,如西門豹與漳水十二渠、鄭國與鄭國渠、李冰父子與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現在大家看到的是李冰父子與都江堰場景,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和他的兒子,吸取前人的治水經驗,率領當地人民,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的整體規劃是將岷江水流分成兩條,其中一條水流引入成都平原,這樣既可以分洪減災,又可以引水灌田、變害為利。主體工程包括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和寶瓶口進水口。歷時2000多年現在這一古代水利工程仍然在發揮著作用。
四、聖地楊凌
大家下高速後看到一個非常高大的銅像,那就是後稷,後稷是周人的始祖,他在這里教民稼穡,另外,楊陵也是周人文化發祥地——周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幅周人遷徙圖和兩邊展示的青銅器,就比較清晰地展現周人以農立國,在楊凌以及周邊的活動情況。楊凌古代後稷在此教民稼穡,近代有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當代有由地處楊凌的七個農業科教單位合並組建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以楊凌又稱中國的農業聖地。
展櫃中陳列的都是出土於楊凌的文物,有楊陵砍家底文化新石器遺址發掘的石鐮、石刀、石錛、石釡等。另外,還有西漢的陶罐,上有銘文「邰廳」、「邰市」,楊凌在古代被稱為「邰國」,從陶罐上的銘文可以得以佐證。這兩個大型陶罐,都是在西農建校過程中挖掘的,其中一個罐底有銘文:「咸陶里圭」。
楊凌因為隋文帝楊堅埋葬在這里而得名,在楊凌及楊凌周圍,歷史上還涌現了一大批的歷史文化名人,比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公、馬融、馬援、關學大師張載等。唐代的李世民出生在楊凌。
五、秦漢隋唐農業
秦漢隋唐農業是中國傳統農業的迅猛發展階段,鐵犁牛耕、曲轅犁在農業生產中得以普及,農業的大發展,為締造漢唐盛世奠定了基礎。
小麥原產於西亞,大約7000年前進入中國境內。秦漢時期,小麥種植受到重視,並開始推廣普及。到了唐代,小麥在中國人飲食結構中的地位顯著上升,取代小米成為北方地區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在秦漢時期,北方旱作農業技術體系逐漸成熟,形成了「耕——耙——耱——鋤——收」耕作流程。耕是用來翻土,耙用來碎土,耱、鋤用來保墒防旱,收就是適時而收。
精耕細作是中國傳統農業的重要特色,漢代出現的代田法、區田法就是集約經營、抗旱豐產的典範。
鐵犁牛耕的普及是漢唐時期農業發展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當時,在政府的大力推廣下,鐵犁牛耕已經遍及全國各地;犁的形式也不斷發生革新,由西漢的長直轅犁、到短直轅犁,唐代發展成熟為曲轅犁。曲轅犁耕做起來更加靈活,大家可以仔細比較站台上短曲轅犁和曲轅犁在構造、形式上的差別,據歷史記載,漢代的耦犁為「二牛抬杠」,需要二牛三人,而且耕作不是非常靈活。唐代中期以後,在江東地區出現了曲轅犁,這種犁一人一牛,比較靈便。現在大家看到的是三腳耬車,西漢趙過發明,它世界上最早的播種機.
除了鐵犁牛耕之外,這一時期的生產工具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由於使用牛代替人耕作,所以出現了一些大型農具,如大型的犁鏵,展櫃陳列的鐵犁、鐵鏵都是漢代出土文物。。
漢唐時期,以國家力量進行農田水利建設,保證農田灌溉,如關中水利網、黃河取直工程等等,確保糧食豐收。展櫃陳列的分別是漢代的陶井和青銅井。旁邊是漢代發明的龍骨水車模型,一個是卧式龍骨水車,另一個是立式的。
漢唐是我國歷史上的盛世王朝,畜牧獸醫技術在當時具有較高水平,非常重視畜牧良種,漢武帝為了尋求良馬品種,不惜付諸戰爭。唐太宗的昭陵六駿,據專家考證,也大都是域外引進或雜交馬種,跟隨李世民馳騁沙場,演繹了許多令人動情的故事。出土於興平漢武帝墓的鎏金銅馬,是世界上最早的標准馬式,也標志我們傳統的相馬術的成熟。。
公元前239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中國與歐亞非各國的物質文化交流開始頻繁,在農業上出現了一個引種高潮,棉花、蠶豆、豌豆、苜蓿、香菜、核桃、西瓜、黃瓜等西方農作物品種傳入中國,夏季我們吃的西瓜就是五代時傳入中國的,現在生活中凡是帶胡的基本上都是由國外傳入的。與此同時,中國在向外輸出絲綢的同時,茶葉、人參、大豆、桃、杏、大棗,以及養豬和冶鐵技術也相繼傳入國外。
漢唐時期中國的飲食文化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由開始的分餐到聚餐,由粒食到麵食,食品加工、烹調方式也出現多元化,
中國人種茶、飲茶的歷史非常久遠,大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夏商周時期已有明確文字記載,從漢代始,茶葉進入對外貿易行列;隋唐時期,飲茶成風,有「人家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可見當時人們飲茶已成習慣。唐代陸雨的《茶經》就是世界最早的茶葉專著。
隨著農業生產技術的不斷提升,出現了一些總結農業生產經驗的農書。包括《齊民要術》、《兆人本業》等。其中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在中國農業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被譽為中國古代的農業網路全書。武則天的《兆人本業》則是我國第一部官修農書。
漢唐時期由於農業的快速發展,使中國成為物產豐富、國富民強的大國,唐代長安城就是當時世界上的國際化大都市,當時在長安城有非常繁榮的東市和西市,人們購買日常生活用品都去東市或西市,天長日久購物就叫買東西,這就是今天我們說的買東西的來歷。這幅剪影式的場景就是唐代繁榮的集市一腳,可以看到有不少胡人行走在大街之上,可見是國際化的大都市。
參觀完一樓,大家請隨我上二樓繼續參觀。
這幅大型油畫,是我國著名畫家羅中立先生的《父親》,曾獲第二屆中國青年美展金獎,該作品收藏於中國美術館,曾經一度感動了整個中國。
六、宋元農業
唐代中葉以後,隨著中國政治、經濟重心的逐漸轉移,中國傳統農業發展的重心也逐漸轉到了江南地區,所以大家一上二樓就可以看到江南水鄉的景象。
宋代北方有遼、金不斷侵擾中原,北方一度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紛紛南遷。南宋遷都浙江臨安。在人們大批南遷的同時,北方旱作體系的成熟技術也隨之傳到南方。
宋元時期中國農業發展主要表現在南方稻作農業技術體系的形成,形成了適應南方水田環境的「耕——耙——耖——耘——耥」水田耕作技術體系。從版面上元代的《耕織圖》,我們不難發現,南方水田耕作方式不同於北方。出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水田農具,如秧馬、耘盪等。
與南方地理、水資源條件相適應,南方農田水利多以中小型水利工程為主,形成了諸多依託江、湖的陂、塘、浦、圩水利工程體系。這一時期最能反映南方水利勃興的就是太湖流域的塘浦圩田系統。史載其七里十里一橫塘,五里七里一縱浦,縱橫交錯,塘浦之間築堤作圩,使水行於圩外,田成於圩內,構築了「橫塘縱浦,圩圩棋布」完整系統,效益非常突出。
此外,北方的翻車、筒車等灌溉農具在江南稻區獲得了普遍的運用,而且出現了很多改進,出現了手轉、腳塔、牛拉等種類繁多的水車形式。下面大家看到的就是手轉龍骨水車,旁邊的是一對駝桶。這個方形的是拌桶,是在田間收獲水稻時用的,通過人力甩拌,使稻穀脫離。這個是手搖風車,通過風力將稻穀中的米糠、麥糠與稻穀和小麥麥粒分離。風車其實在漢代就已經發明。
在大力發展水稻種植的同時,宋代還十分重視漁業和園圃,發展花卉種植,蔬菜種植。就技術方面而言,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發展。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技術,「移花接木」、「反季節栽培」、「無土栽培」等,都在當時已經出現。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很多遊客都誤以為是洗澡盆,其實不是,它叫菱桶,在南方人們坐在裡面,在水面劃行採收菱角,到現在浙江、江蘇人們還在用這種方式採收菱角。成為這一時期園圃業發展的主要特色。
棉花早在漢代以及魏晉時候就已經傳入我國西北、西南邊疆地區。宋末元初,棉花開始分南北兩路逐步傳入中原。元代中期,棉花在長江流域已經廣泛分布,而新疆的棉花也經由河西走廊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與之同時,隨著黃道婆將棉紡織技術由海南傳到江浙,棉紡業也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從而最終引發了人們衣被原料的變革,即棉纖維逐漸取代葛、麻、絲綢以及裘皮而成為最主要來源,這一變化被有些學者稱為「布衣之變」。大家看到的這個場景就是黃道婆傳授紡織技術的場景。
這個是腳踏紡線車,一次可以紡18根線,相當於現在的紡紗機。
隨著社會經濟生活的日益繁榮,尤其是城市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的要求逐漸提高,精神和健康追求成為了時尚,在此背景下,宋元時期的農書既多又專業化。
七、明清農業
明清時期中國人口劇增,為了緩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傳統農業科技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出現了多熟制,由最初的一年一熟,發展到一年兩熟、或二年三熟等,並出現了間作、輪作、套種等耕作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段首下方的是鐵含、石牛,鐵含是放在院落中盛水,用來防火的,相當於現在的滅火器。
展櫃中陳列的是食用器具研缽、銅鍋、銅盆等。旁邊是打糊基、制磚、制瓦建房用的模具。這邊展櫃中陳列的是陶漏和年盆,年盆是紡織工具,用來搓棉花捻子紡線用的。
明清時期中國人口激增,據資料統計,明洪武十四年,人口僅為5987萬,基本沒有突破中國傳統的人口大關,但到了清道光十四年,則達到了4億。為了緩解人地矛盾,除了把開發觸角延伸到高寒、邊遠地區之外,就是創新土地利用方式,「與水爭地,向山要田」達到了高潮。梯田是向山要田,架田、垸田、垛田以及塗田是與水爭地,而櫃田則相當於我們今天的立體農業。我們也可以想像,這些舉措緩解了衣食壓力,但由於過度開發也留下了生態環境問題的隱患。據歷史記載,當時已經出現了引人關注的生態問題。
為了解決人地矛盾問題,政府出面倡導移民,出現了走西口、闖關東、填四川、下南洋等移民運動。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原產美洲的許多作物為人們逐漸所了解,並逐漸引入歐亞大陸。明初鄭和下西洋開辟中國與外界的海交之路,也使得原產於美洲的農作物大量傳入中國。這一時期中國引進的作物主要有三大類:一是高產的糧食作物,如玉米、甘薯、馬鈴薯等,主要解決當時人們的吃飯問題;二是經濟作物,如棉花、煙草、花生、向日葵等,主要是適應商品化發展的需要;第三類則是園藝作物,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辣椒、西紅柿、南瓜等,則滿足了人們更高層次的需求。
明清時期,農業、手工業中的商品性生產進一步發展,糧食、棉花、生絲、茶葉、煙草、瓷器等成為大宗商品。這一個糧行的場景就反映明清時期農業商品化的情況。
旁邊展櫃中陳列的是清代的油燈,油淋子(相當於量筒),還有糧印,你們能猜出來是怎麼用的嗎?
明清時期,中國傳統農業發展到了非常明顯的精耕細作階段,展櫃中用泥塑形式反映了精耕細作的各個環節:耕、耙、耱、鋤、收、打、曬、貯。
這邊陳列的是中國傳統農具,有鋤、鏟等翻地用的工具,中間是利用牛馬等耕地用的馬具,旁邊是連枷、杈等收獲工具。下面陳列的有壓和烙的工具、清代的鐵車輪、石磨、手推車、糧倉、鍘刀等。
明清時期中國的手工紡織業也很發達,展櫃中的泥塑表現出了手工紡織的整個過程,從紡線,織布到印染一應俱全。
這邊展示的是中國傳統小農具。明清時期的農具發生體系化,尤其是小農具,在耕作的一些環節出現更為精細的勞動工具,這里展出的小農具,涉及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大家可以發現有各式各樣的鐮刀,不同形狀的鋤頭,別小看這些鋤頭,都是蘊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大家看這個漏鋤,由於中空,鋤土鬆土時,土通過中間的小孔仍會留在原地。
明清時期是中國傳統農學思想走向輝煌的重要階段,出現了很多農學家和大量的農書,如明代徐光啟《農政全書》,中國最後一部官修農書《授時通考》,陝西人楊屾的農學理論著作《知本提綱》等。
這一時期興修水利最為傑出的成就就是新疆的坎兒井。利用豎井和暗渠巧妙結合的辦法引天山水灌溉。直到現在,去新疆吐魯番參觀過坎兒井的人都會嘆為觀止。
八、近現代農業
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中國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從翻譯農書、辦農業學堂、研究所等開始,中國傳統農業向近現代農業過度。
最早把西方實驗農學理論和科技帶入中國的當屬傳教士,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利瑪竇、湯若望等。洋務運動過程中,一批有識之士開始翻譯西方農學著作、編纂近代農學著述,開西方近代農學中國化之先河。這個人就是晚年羅振玉,他是一個傳奇人物,雖然在政治上始終「恪守舊制」,以遺老遺少自居,但對中國科學、文化、學術又頗有貢獻,參與保存內閣大庫明清檔案、從事甲骨文字的研究與傳播、整理敦煌文卷、開展漢晉木簡的考究。而且也是中國近代農學的開拓者,先後主持《農學報》、《農學叢書》的出版工作。
洋務運動以後,國人開始興辦農業教育、建立農業科研機構,推廣農業科研成果,促進了中國近代農業科學的體制化發展。這幅圖就是中國農林高等教育的譜系圖,可以發現在中國各地先後出現了從事農業教育的學校,其中最早的是創辦於1891年的浙江蠶學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前身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是在1934年由國民黨愛國人士於右任先生和楊虎城將軍創建的。展櫃中陳列的是當年建校用的磚,每塊磚上都有於右任手書的農專二字,小的為牆磚,大的為地基磚,最大這塊為風水轉,五面有字,兩端為「金滿山」、「銀滿田」,兩個側面為「農專萬年」,正面為「民國萬萬年,農夫萬萬年」,均為於右任手書。
這邊兩幅圖是近代農業科研機構和農業推廣機構的譜系圖。
在中國農業近現代轉型的過程中,有三個方面的重要標志:一是化肥與農葯的使用,開始了由有機農業向無機農業的轉型;二是水利新技術與新材料的應用;三是由經驗農業向實驗農業的轉型。
這一版面就反映了近代歷史上中國化肥創制的情況,有兩個標志性的人物:范旭東和侯德榜。侯德榜是我國近代化學工業的奠基人,先後主持、參與了永利化學鹼廠(亞洲第一個純鹼廠)、南京硫酸銨廠的建設工作。他所研發的「侯氏制鹼法」,打破了國外在制鹼技術上的壟斷,在我國化工業發展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新中國建立後一度擔任化學工業部副部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
在這一時期的水利工程方面,李儀祉和他主持的關中八惠最值得稱道。李儀祉在主持興修關中八惠時,開始大量採用新的工程技術和新材料,開啟了我國水利建設的新篇章。下面陳列的是近代用於農田灌溉的機動水車和牛拉水車部件。
在作物良種培育方面,有幾個標志的人物:一個是趙洪章,他所培育的小麥品種「碧螞1號」,年種植面積達到9000餘萬畝,創我國一個品種年種植面積的最高紀錄,也是新中國在北方地區推廣種植面積最大的小麥品種,一生毛主席接見過三次。毛澤東曾高度評價說他「挽救了新中國」。
再一個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2001年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還有一個傳奇人物就是李振聲院士,他在楊凌工作了35年,用辛勤的汗水取得輝煌的成就,他所培育的優質小麥品種小堰系列,累計推廣面積達到1.5億畝,增產小麥80億斤,是我國小麥品種中推廣時間最長的品種,2006年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下面這個是半自動拌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普遍採用的水稻收割方式。這個是軋花機,用於籽棉脫籽。
近現代園藝栽培蔬菜育種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西農人先後培育出了高產「秦冠」蘋果品種(付潤民,原陝西省果樹研究所)和「秦油二號」油菜品種。王鳴教授培育出了優質西瓜品種「西農八號」榮獲科學大會獎。
在近現代畜牧業方面,中國農業科學家也培育出了大量的畜牧品種,其中西農劉英武教授培育的莎能奶山羊日產羊奶5公斤,最高達9公斤,被譽為奶銀行。
近現代農業的又一重大轉變就是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的各個領域都出現了機械化,如東方紅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等。1960年發行的第三套人民幣1元紙幣的正面就是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駕駛拖拉機耕地的畫面,現在這位女拖拉機手已經80多歲了,還健在,他是沈陽人。
通過以上參觀我們了解了中國農業在不同階段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民以食為天,農為邦之本」,國家昌盛,人民安居樂業離不開農業,可以說農業創造了生活。
我的講解到此為止,謝謝大家!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正。下面大家可以在休閑區稍作休息,並繼續參觀西農的校史館和根藝展。

Ⅸ 中西迥異的地理環境造成了怎樣的經濟文化差異

在古時候,人們出行不易,交通不像我們現代社會這樣發達,有人甚至終其一生也不能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在這樣的情況下,生活在各地區的人們,其可能達到的區域是有限的,如果是定居的農民其生活的區域就更加有限了。因此早期的文明,特別是定居文明非常受其所在地理環境因素的影響。當我們放眼任何一個國家或是文明時,首先進入眼簾的就是他們的地理環境。因此,對地理環境的研究對比是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的!
本論文從地理環境入手,比較中西方古國文化的不同發展經歷,對兩者形成現如今的政治、經濟、科學、思想原因作出簡要地分析。並希望能以此為加強兩方對彼此觀念沖突方面的互相理解與包容做出貢獻。
1.文化與地貌綜述
1.1中國地理環境與文化概況
中國大陸的地理概況是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總面積的66%,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4%。即平原少,山地多,陸地高差懸殊,全國近70%的縣區分布於山區。近海地區在東部與南部,南北長約5500公里,東西寬約5200公里。而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卻最先從內陸的黃河流域產生。由於中國內地距海洋距離較遠,故中國人文文化應該是以黃河、長江所組成的兩河流域牧耕經濟孕育的文化,其中以黃河流域文化為代表。
1.2西方文化與地理環境概況歐洲大陸基本呈現南寬北窄的梯形,半島和島嶼的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3。陸地與海灣犬牙交錯,加上歐洲面積本不大,這就使歐洲各地到海洋距離都不遠,歐洲西部各地方距海洋均不超過700公里,東歐距海最遠處也只有約1600公里左右。因此,歐洲人文文化應該是海洋性經濟與內陸經濟相互參融而催生的文化。而歐洲文化的主要源泉是古希臘文化。
1.3對比對象經過對上述概況的分析可以得知,本文所對比的中西方古文化以古黃河流域文化和古希臘文化為代表。文化是居住在不同地區人民歷經千年智慧與心血的結晶,是歷史的沉澱,底蘊深厚,源遠流長。同時,文化也是由許多不同的內容構成的,本文主要對經濟、政治、思想、科技藝術、精神幾方面進行探討,以得出我的結論。
2.地理環境對經濟的影響
2.1中國的農業經濟 眾所周知,中國的古代經濟的基礎就是農業經濟,可見,中國的地理環境十分適宜農業的發展。也由於農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中國人流傳有一句古話,叫做:民以食為天!可見農業在人們心目中地位的重要。事實上,早在公元前5000年,黃河流域的半坡人與長江流域的河姆渡人就已發展形成了成熟的稻穀培育技術。農業的發展需要幾個自然要素,肥沃的土壤,豐沛的灌溉水源,充足的陽光。
2.1.1土壤 中國的農業經濟是典型的大河流域經濟,重要的農耕帶都在大江大河的周圍。因為我國河流分布眾多,擁有許多由河流沖擊沉澱的土壤肥沃的平原地區。這些地方不只是土壤肥沃又較松軟還地勢平坦,十分有利於開展大規模農業。
2.1.2水源 中國農業不是只能依靠河流的灌溉,因為中國地區的降雨量也是十分豐富的。
根據黃仁宇先生在中國大歷史中的敘述,有所謂15英寸等雨線的概念,在等雨線的東南,我國平均每年有至少15英寸的雨量,適合發展農業。美國學者羅茲·莫菲著《亞洲史》,則有所謂季風亞洲的概念,我國與亞洲其他部分之間多有高山阻隔。夏季,遠離海洋的亞歐大陸中央區會迅速升溫形成熱空氣團,熱空氣上升,周圍海洋飽含水蒸氣的較冷空氣湧入,到達陸地上空,特別是遇到丘陵或高山時,被迫上升的濕氣團迅速冷卻、凝結形成降雨。
2.1.3光照與溫度 光照不只代表陽光還代表了溫度。中國基本處在北溫帶,而且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擁有充足且適度的陽光和溫度,非常適宜農作物的生長。
2.1.4不利於其他經濟模式的因素 中國形成一個自然封閉的地理環境,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存在古人無法克服的地理障礙。
東北方向為大、小興安嶺、外興安嶺以及嚴寒的西伯利亞;正北方向為蒙古高原及嚴寒的西伯利亞;西北方向,通過河西走廊,可進入新疆,但將面臨沙漠與高山的阻隔;西南方向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即便是今天我們也很難翻越;東方和南方則是大海,以古人的技術條件,尚不具備在風高浪大的海洋上航行的能力。
所以,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中國處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環境中,古代人的科技水平有限,東無法渡海,西不能翻越青藏高原和沙漠,北方少有人煙,因此四周的自然阻隔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天然屏障,也就無法開展主要以貿易經商為主的經濟模式。
可見,地理環境對中國古代經濟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
2.2古希臘經濟 古希臘經濟的特點是航海、貿易、移民和奴隸制,這是由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的。在古希臘為什麼沒有出現東方式的農業文明,我們也可由地理環境解釋。阿提卡是雅典所在的地區,被稱為「希臘的希臘」,這個地方最能體現古希臘的精神氣質。但是這里的自然條件是惡劣的,由於土層淺薄,而且多石,不適於發展農業。
按照柏拉圖的說法: 所有肥沃松軟的土壤都流失了,留給一個國家的只是皮和骨頭。雅典人的作法是種植橄欖樹,把橄欖油裝入陶罐,運往斯基泰換取穀物。航海和貿易的需求促進了阿提卡制陶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貿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開始開采阿提卡的銀礦,從事開採的是由海外輸入的奴隸。這一切又促使雅典逐漸獲得了整個愛琴海及之外的海上霸權。
從整個希臘的角度而言,希臘是一個多山地、丘陵,狹小、地形復雜、海岸線復雜,多海灣、海峽、島嶼的地區。多樣性的地理條件和狹小的土地,即便有一些地區適宜農業,也無法發展到很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航海經商幾乎成為當時人們自然的選擇。
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希臘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經濟模式。
3.地理環境對政治的影響
有句真理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與古希臘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經濟基礎,他們的上層建築也就會不同。
3.1中國政治中國的農耕經濟要求環境的安泰。因此,需要民族整體的強勢,這樣即可以抵禦外族的侵略,又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對農耕環境加以改造。那麼能產生這種效應的國家形態只能是民族的整體統一,治理權力的中央集中。不論是主張「以法治國」的法家,還是主張「以禮治國」儒家,他們的理論主張都是以「君權一統」 為主旨。其核心是,期望以人民較少的自由賦以君主較大的權力,來換取較穩定的社會形態。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普遍重視耕戰,最後由位於西北方耕戰問題解決的最好的秦國完成了統一。自此之後中國基本一直處於統一的情況下,即便有好幾個戰亂時期,但整個趨勢仍然是要形成統一的專制帝國。從此以後,以農業經濟為基礎,倡導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君主世襲制是其主要的外在表現形式。
3.2古希臘政治如果航海、移民、貿易成為城邦中最重要的事物,世襲的君主制是很難維持的。在古希臘早期,還是存在所謂世襲國王的,但後來隨著時間的發展逐漸過渡到僭主政治和民主政治。造船業、航海貿易業發展了起來,同時大大地促進了手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包括一些以前種地的平民和佔有地的貴族,也開始從事工商業,逐漸地,這里有了人數眾多的強大的工商業階層。,但卻沒有政治權利,經常受到土地貴族的侵犯盤剝。因此,為了保護自身利益,他們就會和農民一起反對土地貴族的專制政權,要求擁有政治權利。政權從土地貴族手中奪過來之後,新的政權必須以維護工商業從業者的利益為目的。而工商業發展的首先要求是自由和平等。沒有自由和平等,工商業從業者無法進行正常的經營活動。所以新政權必須保護每個合法公民的自由平等和私有利益。這樣,民主制國家產生了。
4.科技 中國與古希臘都是文明古國,都創造了燦爛輝煌的文明!在這些文明中最表象象徵的就是他們的科技藝術。科技,我將其理解為科學和技術。我認為,中國文化中更多的是技術而非科學,真正的系統科學起源於古希臘。中國古代發明創造眾多,單單四大發明就享譽世界,甚至對西方的科技發展也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受農業經濟以及政府「重農」政策的影響,很大一部分的科技成就是與農業有關的。例如適合我國農業生產的二十四節氣令,各式各樣的水車、播種工具,甚至有很多種歷法也是以適合農業生產為原則創立的,其他的工藝創造也很大一部分是直接或間接為農業生產生活服務而創造的。這些發明精巧絕倫,是古代人民千年智慧的結晶,但是,我國古代的科技不能形成一種系統化的知識體系,因此,不能稱為科學,應該是技術。即使是某些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知識體系,但是也只是我國文化科技方面中的一小部分,不具有代表性。
科學是運用范疇、定理、定律等思維形式反映現實世界各種現象的本質和規律的知識體系,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這不是在受到束縛而且十分封閉的農業經濟、君主集權的條件下能夠產生的。但是在民主制社會中,個人可以自由平等地生活,個性天賦能得到發揮,總有一些人天生喜歡研究學問,熱衷於思考古人流傳下來的種種問題,也可以自由地爭論,工商業經濟的發展也促使了不同理論的交流,這樣,追求真知的哲學學問能夠得到發展。而研究萬物本原的工作必然會促使認識方法的提高,直至產生正確的認識方法------科學。
哲學的發展乃至科學的產生,必須要有自由的社會環境。而自由的民主制社會的產生必須要有強大的工商業階層力量對抗土地貴族專制,而強大的工商業階層只能出現在適合工商業大發展的地區,而適合工商業發展的地區必須有這樣的地理環境:有方便的對外聯系,附近是古老文明地區,自身環境不適合農業,但有自然礦藏,適合航海,有優良港灣。
這樣的地區,在我們地球上,其實只有一個。這就是愛琴海區域的希臘半島上的雅典地區。幸虧有雅典地區,使得在公元前3世紀時,人類終於有了科學。
5.宗教信仰 比較中西方的宗教信仰,會發現一個顯著的不同:歐洲敬神,中國敬人。 自古以來,中國人的社會心理是聖人情結。我們民族是一個宗教意識淡薄的民族,在傳統社會的社會生活中其實是沒有宗教的。我們沒有本土宗教,宗教是外來的,道教是宗教外來後才產生的,不是自己產生出來的,而且即使是道教,他所遵奉的教主也是真人—老子。我們不崇拜神,崇拜人,而且是真人崇拜。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人類的一切聰明才智都集中在英雄身上,人類的基本生存技能都來自於「三皇五帝」的智慧。象三皇——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分別發明了燧石和鑽木取火、結網和弓箭以及牲畜的飼養、五穀的種植和中醫葯術。而五帝之首黃帝則是做衣冠,造舟車,制音律,創文字等等。而這些都是由當時人類生存環境及經濟活動決定的。中國頻繁的災害和頻繁的戰爭,造就中國農業基本上是天災與人禍後的餘存。戰勝天災,避免人禍就成為農耕民族的普遍期望。而黃帝逐蚩尤、大禹治水的成功實踐,使華夏先民真切感受到,英雄救世比神仙救世更實際一些。所以說,中國的神都是人格神,是人的化身。舉個最簡單常見的例子,店鋪中所供奉的財神爺不就是關公嗎?
與中國不同,西方人認為神靈賜予自己理性,如廣泛流傳歐洲的古希臘神話中,普羅米修斯的弟弟神厄庇墨透斯點化人和動物各種天賦,盡管一時疏忽,好象留給人類的天賦少了些,但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卻賦與人以最重要的智慧,普羅米修斯乾脆從太陽神那裡偷出火種補償給人類,使人類成為世界生靈的主宰。西方人崇拜神,而且基督教的神是無形的,基督教的教義中上帝沒有形狀,不是人格神。他是一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因此超越所有的人,因此才可能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這樣的平等理念只有在民主制的國家才可能實現,更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可能產生。
6.精神面貌與道德標准 我相信,生存在不同地方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生存之道。依附於不同生存模式的人們所表現出的精神面貌與道德標準是不同的。
6.1中國式的含蓄謙虛包容之美 在古時候,大部分的中國人其實就是中國農民。中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收獲,而其收獲的不只是稻穀,還有精神。他們教育子女都是說:「要學習稻穗,它們吸足了水,都會把頭謙虛地低下來!」因此,中國人敬仰大地的包容與貢獻,學習稻穀的含蓄與謙虛。中國的成語里就十分稱頌這種美德,像是「海納百川」、「虛懷若谷」。
猶太人的文化具有一種侵略性,他所到之處都會或多或少的改變該地方原有的精神文化。但是,唯有到了中國,他的侵略性完全不起作用,甚至被中國文化所吸收。這就是中國文化本身的包容性的表現與作用。 每當中國人被人稱贊時,都會謙虛地說:「不敢當」,而西方人則會十分坦然地接受。
6.2古希臘式的冒險求真之美 古希臘人的生活就是航海、貿易和移民,這使得他們要常常面對大海。如果說中國文化的老師是大地,那古希臘就是海洋。人們在陸地上可以自由行走,沒有任何顧忌,更沒有生命危險。但是海洋就不同了,它詭異莫測,凶險異常,一個不慎,所要面臨的就是沒頂之災。
因此,與海洋打交道的人就要具有或是說被鍛煉出一定的精神品格,那就是開放性的冒險精神、樂觀精神與求實的精神。只有勇敢的人才能直面大海,勇敢的人會十分樂意於冒險。當一個人不畏懼危險時,他就會樂觀地面對一切人事物。要與大海進行對抗,就需要精密的儀器、豐富詳實的海洋知識、先進的造船技術,這些就要求人們對事物抱有求實的精神。
這些就是古希臘人在自己生存環境中所培養出的性格、精神,也影響了後人。
7.藝術 藝術不只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繪畫、雕塑、書法、文章等等,更是本民族自身精神的升華與體現。
7.1中國藝術 中國的含蓄精神在藝術上表現得淋漓盡致,並逐漸演化為一種朦朧之美。
7.1.1繪畫 中國繪畫的代表是國畫,即水墨畫。重在寫意,即意境,而非寫實。沒有任何一位畫家會跑到山的面前畫這座山,而是強調心中有丘壑,下筆成嵐峰。
7.1.2文章 中國古代文章中表現這種朦朧美最明顯的地方就是描寫。只是寥寥幾句的簡單描寫,並沒有說明其具體的面貌長相,但是他的身形樣貌在我們的腦海中卻是栩栩如生,讓人浮想聯翩。而且,不只是外貌等表象描寫的需要人們自己去想,文章字里行間所內涵的一些東西也需要讀者自己去體會。
可以說,中國的文章十分含蓄內斂,因為中國古代政治的壓迫,因為中國歷來含蓄精神的影響。
7.2西方 與中國的含蓄寫意不同,西方的藝術更注重寫實,應該說是他們求實精神的體現。
7.2.1繪畫 只要說起西方的繪畫,就會讓人想起素描、油畫。這些都是十分寫實的繪畫藝術。幾乎每一幅素描與油畫都有它的參照物,而且強調真實。著名畫家達芬奇為了更真實更科學的畫出人體,甚至不惜盜取屍體將其解剖,以更好地了解人體肌理骨架結構。
7.2.2文章 西方人的文章我看過不少,我的第一感覺就是,寫得真詳細。描寫人物,會從他帽子上的羽毛一路描寫到帶珍珠的鞋子,甚至是男士的襪子、女士的襯裙。你不用猜測書中人物的真正想法,因為作者會用很大的篇幅來詳細地描寫他們的心理活動。
8.綜述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結論,不同的地理環境使得中西方古國形成了不同的經濟基礎,在不同經濟基礎的影響下造就了不同的政治制度、科技藝術形式,宗教信仰……這種種的一切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雖然不能絕對地說,地里差異造成了中西方文化差異,但地理因素絕對是中西方文化差異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像我前面說得那樣,文化是一種歷史的沉澱,一代一代的人留下了他們創造下的文化,文化也影響了後面的每一代人。當今社會正處於大融合的時代,中西方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頻繁,難免會出現碰撞與分歧。但是,不管是怎樣的分歧,都是由各自所生活在的社會文化背景所決定的,而這社會文化環境是幾十代人在自己國家地區生存數千年來所積累下的生存經驗與法則。所以,當我們在面對那些分歧時,應該多一些理解與包容,去理解對方思想,包容對方的行為,如此一來,我相信,世界將會更加美好、和諧。

Ⅹ 中西迥異的地理條件造成了怎樣的經濟文化差異

英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等國,或是島國,或是臨海國家。即是開放性地域特徵。自然地理環境也使歐洲人向海外移民成為可能,並造就了歐洲社會的對外開放性。
比如:自然地理環境使希臘分隔成眾多互不相連,又無統屬的部落,每一個部落或者部落的一部分都構成一個相對獨立的自居住地域。在古希臘歷史上,大約有兩千多個城邦並立,從來沒有出現過統一的局面。希臘城邦各自獨立、自治的特徵,對於古代希臘社會有很大的影響所有肥沃松軟的土壤都流失了,留給一個國家的只是皮和骨頭。雅典人的作法是種植橄欖樹,把橄欖油裝入陶罐,運往斯基泰換取穀物。航海和貿易的需求促進了阿提卡制陶業和造船業的發展。貿易的需求又促使雅典人開始開采阿提卡的銀礦,從事開採的是由海外輸入的奴隸。這一切又促使雅典逐漸獲得了整個愛琴海及之外的海上霸權。 從整個希臘的角度而言,希臘是一個多山地、丘陵,狹小、地形復雜、海岸線復雜,多海灣、海峽、島嶼的地區。多樣性的地理條件和狹小的土地,即便有一些地區適宜農業,也無法發展到很大規模,向海外移民、航海經商幾乎成為當時人們自然的選擇。 與中國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造就了古希臘與中國完全不同的經濟模式。
中國幅員遼闊,腹地廣大,又有長江黃河淮河等多條大河,是個典型的農業文明的國家。小農經濟的發展使得中國人重土安遷,習慣安穩,也使得血緣最終戰勝地緣,成為維護群體關系的重要紐帶。中國處在一個四面封閉的環境中,古代人的科技水平有限,東無法渡海,西不能翻越青藏高原和沙漠,北方少有人煙,因此四周的自然阻隔是他們無法逾越的天然屏障,也就無法開展主要以貿易經商為主的經濟模式。
我們早已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中國的農耕社會經濟基礎與古希臘航海經商經濟基礎的已經有了完全不同,他們的政治、文化等文明上層建築自然也就會不同。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