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人文地理末日
1. 地理方面的書籍推薦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2. 地理類書籍有什麼可以推薦呢
比如說世界地理全知道。這本書介紹了世界上兩百多個國家和屬地的地理特徵,自然資源,經濟習俗,交通,教育,旅遊等諸多方面的知識。還有就是希利爾講世界地理,這本書是一本地理的啟蒙讀物,非常易懂。
3. 高分尋找好雜志
解密發現,和大科技
4. 人類什麼時候會滅亡
宇宙可能因發生第二次大爆炸而毀滅,這一結論是由俄羅斯科學院宇宙研究所的專家做出的。研究者預測130億年前發生的宇宙大爆炸將再次上演,但是不同的是,那次爆炸結果是宇宙由此誕生,而這一次是它的末日。但這一悲觀的論調遭到很多人反對。
世界末日論是在莫斯科舉行的一次關於宇宙在初級發展階段的形成及未來演變大會上做出的。對於現代宇宙學的一個篇章——天文學來說,近年來的一個傳統問題是關於暗能量和暗物質。有一種理論說,宇宙是產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一次大爆炸,而銀河系和所有的行星也是從所謂的某個神奇一點而產生的,在該點中存有宇宙的所有反物質。該觀點認為宇宙產生後不斷膨脹,銀河也慢慢彼此脫離。在萬有引力的作用下,「脫離」慢慢停止。但是,幾年前研究者發現宇宙膨脹在加劇。學者認為,該力量產生了特別的宇宙能量,可以吸引所有的銀河。
這種宇宙力量學者稱之為「暗力量」,第一次大爆炸時,大部分以特有能量形式存在的物體在那一時刻轉化為了物質,構成了現在可觀察到的宇宙的開始。暗能量的發現意味著第一次大爆炸有一部分能量並沒有轉變為物質。剩餘的力量既可以在任何時候轉變為物質,也可以形成第二次世界大爆炸摧毀這個宇宙。至於何時會發生,這是個偶然現象,因為暗能量體系現在處於非常不穩定狀態。
有學者反對這一觀點,因為暗能量也許會出現,但那也不會早於數百億年以後,而地球是否在那個時候還存在還是個問題。
網路上目前流傳著世界末日論,他們匯集了各種宗教預言和科學假設,甚至預言2020年將出現《聖經·啟示錄》中的12個預言。
流傳最廣的關於「世界末日論」的名單中提到2008年將出現混亂,如果幸運,地球可以走過2020年。
2008年——地球將會被直徑超過800米的行星撞擊。
2009年——諾查丹馬斯《諸世紀》預言應驗,哈米吉多頓將發生(譯者註:這是指世界末日之時善惡對決的最終戰場,只一次出現在《新約聖經·啟示錄》)
2010年——石油耗盡,世界爆發能源大戰,或者是地球離開太陽。但是這只是短暫的「末日」;
2011年——瑪雅人日歷周期結束;
2012年——發生一系列的事件;
2013年——開始審判日;
2014年——形成宇宙塵雲,清掃一切;
2015年——文明消亡;
2016年——有學者曾預言所有冰川將消融,大陸將被淹沒;
2017年——按照體系災難力量,世界末日到來;
2018年——核戰爭爆發;
2019年——比較老的版本,與2002
NT7行星相撞;
2020年——著名物理學家牛頓根據《啟示錄》預測世界末日就在這一年。
5. 世界著名硬科幻小說
【釋義】
硬科幻:以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天文學、心理學、醫學等科學為基礎的,以嚴格技術推演和發展道路預測,以描寫極其可能實現的新技術新發明給人類社會帶來影響的科幻作品稱為硬科幻。與之對應的有軟科幻。有科幻界人士也曾試圖重置這個定義:硬科幻是以科技或科學猜想推動情節的。
【代表人物】
【區別】
所謂軟科幻就是將暢想中可能的未來/過去科技為背景,重點關注人文、生活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要求立足現有科學技術成果進行完備推演的可能未來/過去科技,對人類形態、社會生存、自然環境的重大影響和交互作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請注意「硬」在此並非指「生硬」)的非「機關布景派」莫屬。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像星際之門,特別是星際之門SG1中的前幾個季度,便屬於硬科幻。而其後續作品SGA,包括SG1的後面幾個季度,硬科幻的程度越來越低,逐漸變為了軟科幻。
【世界著名小說】
《我,機器人I, Robot》(1950)
「具有理工背景的科幻作家,通常比較注重科學根據,對科幻因素的描述與解釋也較為詳盡,令讀者不禁信以為真,這便是所謂硬科幻一派,而其中最硬的則非「機關布景派」莫屬(請注意「硬」在此並沒有「生硬」的涵義)。反之,一位科幻作家若是沒受過理工方面的訓練,在描寫科技內容時便會避重就輕,而盡量以故事情節、寓意與人物性格取勝,他們的作品自然而然屬於「軟科幻」。 」所謂軟科幻就是以關注人文為重點的科幻作品,硬科幻是以科學技術為重點的科幻作品。
《海底兩萬里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1870)
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儒勒·凡爾納Jules Verne是科幻小說的先驅,他的這部小說問世60年後,「科幻小說」這個詞才正式出現在公眾文化中。《海底兩萬里》是儒勒·凡爾納最具預見性的作品,其中的潛艇戰、水肺潛水甚至泰瑟槍之後都成為現實。美國建造的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的名字「鸚鵡螺號」就源自《海底兩萬里》。
《時間機器The Time Machine》(1895)
H·G·威爾斯H.G. Wells的這本小說有點自我剽竊的意味—那台機器的操作原理似乎是直接從《頑固的亞爾古英雄The Chronic Argonauts》中搬過來的。H·G·威爾斯的這篇短篇小說出版於1888年,比《時間機器》出版時間早七年。盡管如此,《時間機器》仍是部出色的科幻作品,因為這部小說傳播了這樣的理念:時光旅行可以靠科學技術手段實現,而不是像早期的穿越故事那樣依賴於魔法。近幾十年中物理學家們爭先恐後進行理論上時光機器的研究,就證明《時間機器》關於四維宇宙中時光旅行的描寫極具預見性。
《震盪波騎士The Shockwave Rider》(1975)
賽博朋克小說的開山之作,比威廉·吉布森William Gibson(發表《神經漫遊者Neuromancer》)還要早九年,甚至賽博朋克cyberpunk這個詞也是在這部小說發表五年後才出現。雖然,《震盪波騎士》中沒有描寫一個虛擬現實的華麗網路空間,但小說中的電腦黑客在全球計算機網路上釋放了一個可以自我復制的程序,約翰·布魯勒爾John Brunner把這個程序叫做「蠕蟲」。1982年,施樂帕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他們在分布式計算領域所作的工作和約翰·布魯勒爾小說中的描述驚人地相似。1988年第一個現實中的蠕蟲病毒在互聯網上出現並迅速擴散,感染了數千台電腦。
《天堂的噴泉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1979)
阿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的這本小說描寫了「太空升降機」—從位於10000公里高處的地球軌道上,將一條纜索放到地面上。通過這條纜索,人們乘坐特殊的纜車或升降機進入宇宙空間。如果這樣的「太空升降機」有一天成為現實的話,其預見性可以和《海底兩萬里》中的鸚鵡螺號潛艇媲美了。阿瑟·C·克拉克沒有發明出太空升降機的實物,不過他進行了嚴謹的演算,證明太空升降機是可行的。他甚至預測出碳纖維將是製造升降機纜索的理想材料。二十年後,這一預測成為現實,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首次將太空升降機研究付諸行動時,碳納米管成為核心材料。
《賽亭星Cyteen》(1988)
C.J.切瑞C.J. Cherryh將故事背景設定在一個嚴酷的星球,那裡的定居者和地球居民關系惡劣。《賽亭星》的矛盾主線是推動克隆人超越基因復製品限制的嘗試。故事中科學家通過創造類似的童年經歷,試圖塑造他們社會中最有價值公民的性格。切瑞通過這部作品,巧妙地探討了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孰重孰輕的爭論。
《火星三部曲The Mars Trilogy》(1992-1996)
作者金·斯坦利·羅賓遜Kim Stanley Robinson把故事中對火星的殖民化開始於2026年,200年後結束,那時火星的地形改造基本完成,人類邁出了走進星際空間的第一步。火星三部曲著重描寫火星殖民者的日常生活細節,並且密切關注火星的地理環境,彷彿我們中的每個人都會登上這個紅色星球一樣。
《鑽石年代The Diamond Age》(1995)
故事情節是一個下等民小女孩偶然間獲得了一本世界上最前進的繪本啟蒙書,這本書在各種情況下一直指導小女孩的成長。尼爾·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塑造這本啟蒙書和小女孩生活的整個世界時,借鑒了埃里克·德雷克斯勒Eric Drexler關於分子納米技術的一些觀念,那就是微型機械過特定時間就會創造新奇跡。
《彩虹盡頭Rainbows End》(2006)
第一次讀這本小說時,主要內容中遠超現實的科技讓讀者感覺作者弗諾·文奇Vernor Vinge把故事背景設定在2025年似乎過度樂觀。「隱形眼鏡」佩戴者的周圍覆蓋著網路上的數字信息—「網衣」。個人社交網路資料可能出現在他們的頭邊,完整的景象也可能被投射到幻想的世界,在汽車或飛機上噴塗怪物或龍的圖案。不過現實世界的科技發展速度遠比我當時想像的迅猛。
《熾熱Incandescence》(2008)
格雷格·伊根Greg Egan把年代設定為:遙遠的未來,背景:跨星系的文明—這部作品似乎無可爭議地屬於太空歌劇的范疇,不過格雷格·伊根之前還寫過一本廣義相對論和天體物理學的啟蒙小說。故事情節大多發生在工業革命前詭異的世界,文中的角色需要盡快發現某些先進的物理學原理,否則他們就會有大災難。
6. 有沒有好的關於中國人文和地理的紀錄片,像《新絲綢之路》這樣的
《泊客·中國因你更美麗》、《華工軍團》、《追蹤史前寶藏》、《踏上絲路尋訪中國印記》、《愛新覺羅.溥儀》、《地標物語》、《華爾街》、《現象1980||》、《為中國而設計》、《迷失的蹤跡》、《日本細菌戰》、《地下四千年》、《龍江行》、《先生魯迅》、《中原大發現》、《抗日同盟軍》、《劉海粟》、《青色誘惑》、《太空英雄》、《大唐西遊記》、《李查尼與長城》、《太空英雄》、《愛唱侗歌的凱瑟琳》、《魚祭》、《嶺南王國》、《老舍傳》、《梅蘭芳》、《戰痘記》、《燃燒的黃龍旗》、《台北故宮》、《異鄉·驛客》、《金色道釘》、《圓明園》、《遙遠星球的孩子》、《鄔老闆世界盃》、《重慶大轟炸》、《發現少校》、《蛟龍潛深洋》、《成長的秘密》、《努爾哈赤》、《天上西藏》、《北歸》、《新絲綢之路》、《血戰騰沖》、《綏遠抗戰秘檔》、《上海2010》、《1921點亮中國》、《紅色檔案》、《隱蔽戰線II|》、《我和我的祖國》、《秦始皇陵地下高樓》、《我的母親》、《中國三峽》、《鐵路萌初》、《我的濟南老家》、《湖商》、《再說長江》、《復活的檔案》、《洋海古墓》、《五千年以前的文明》、《十里紅妝》、《三坊七巷》、《一個博物館和一座城市》、《歷史名人與澳門》、《帝國商行》、《土樓幻境》、《地鐵》、《晉商》、《中國遠征軍》、《現象1980》、《中華武功》、《流年碎影》、《漢字五千年》、《崑曲六百年》、《滹沱滄桑》、《地下4000年》、《龍坊》、《西湖》、《葫蘆島大遣返》、《河套長煙》、《大明宮》、《風雪中東路》、《大西遷》、《為世博而設計》、《宇宙大爆炸》、《法門寺》、《流放寧古塔》、《喜洲》、《普洱茶》、《家園》、《路易·艾黎》、《鴨綠江》、《鄭和下西洋》、《最高境界的格鬥術》、《那一場風花雪月的往事》、《司徒雷登與燕京大學》 、《費利斯·比托的1860》 、《梁思成與林徽因》、《時光II》、《哥窯謎案》、《方誌中國》、《巴人之謎》、《淹城探謎》、《戴笠之死》、《蝶谷秘境》、《家園》、《山林里的故事》、《登月迷局》、《揚州鹽商》、《尋蹤東胡林》、《未被發掘的皇陵》、《揭秘獅虎獸》、《深湖魅影》、《絕滅谷地》、《破譯魔鬼城》、《敦煌》、《798》、《天地洛陽》、《中原大發現》、《魔窟》、《生活在2050》、《密碼疑案》、《土墩下的王陵》、《神秘的石磨盤》、《外灘》、《盪滌塵埃》、《亞運在中國》、《悲壯的榮光》、《北洋軍閥》、《王陵遺夢》、《古圖探秘》、《森林之歌》、《怪圖》、《西泠印社》、《發現甲骨文》、《發現聖旨金牌》、《探訪魔溝》、《苦行者的回歸》、《尋找阿房宮》、《孤島葉猴》、《碉樓殘夢》、《屋脊上的王朝》、《金川硝煙》、《少林秘笈》、《寶藏迷蹤》、《飛天神功》、《幼童》、《古城末日》、《迷失的蹤跡》、《越窯秘事》、《地球展望》、《神洞探奇》、《花岡越獄》、《寵宦秘史》、《蜂戰無間道》、《最後的圖瓦》、《廬山》、《王陵疑雲》、《蔡倫的秘密》、《深埋的物證》、《日內瓦1954》、《中國冰雪記憶》、《重返北領地》、《百年機車之謎》、《隱蔽戰線II》、《轉向113度》、《歲月山河》、《中國現代奇跡》、《國貨前世今生》、《北歸》、《追夢九成宮》、《寂靜山谷》、《劫後寶藏》、《探秘蜘蛛人》、《再見蒸汽機車》、《血戰騰沖》、《失落的天書》、《郭氏家族》、《俠之蝙蝠》、《史前寶藏》、《南少林之謎》、《叢棺疑雲》、《鳳棺迷魂》、《拼音的故事》、《晉祠之謎》、《與龍同行》、《滇緬鐵路》、《海上沉浮》、《綏遠抗戰》、《親歷國宴》、《找樂》、《追逐太陽》、《時光》、《在天那邊》、《請上座》、《公元一六四四》、《河姆渡》、《荒城秘史》、《霞客行》、《失落的王城》、《頤和園》、《帝國的興衰》、《王者之器》、《絕活世家》、《稻米的歌聲》、《秘色瓷的真相》、《金編鍾之謎》、《甲子》、《致命的皮球》、《魂斷神禾塬》、《彩俑尋蹤》、《大河源》、《古堡迷蹤》、《天書》、《江湖》、《中國記憶》、《「銀究」傳奇》、《莽權尋蹤》、《察卡洛》、《驚情700年》、《巨龍驚現》、《帝國寶藏》、《末代皇帝與國寶》、《消失的建築》、《越窯秘事》、《絕世寶藏》、《古顱懸疑》、《大足石刻》、《吳韻》、《通天石人》、《木客大冢》、《鐵骨忠魂》、《為中國肖像》、《玉碎奪魂》、《無棺古墓》、《玉石傳奇》、《猜想三星堆》、《太極武當》、《文明的腳步》、《隱蔽戰線》、《美麗中國》、《國家寶藏》、《中國人從哪裡來》
7. 中國古代為什麼不用「世界末日論」忽悠人(
其實,中國與許多外國神話和民間傳說一樣,也有洪水毀滅人類家園的大災難記載的,而且,中國還有「後羿射日;女媧補天漏」這樣的外國沒有的民間神話傳說。這就是說,由於神話是一種扭曲和變異的口頭歷史,所以,我們今人應該相信,可能在遠古時代,人類世界真的經歷過數次毀滅性的洪水災害和乾旱災害。只是,由於遠古沒有給予後人留下明確的文字記載符號,再加之人類遠古還沒有成熟的歷法,所以,我們今人就無法確定遠古時代的那幾次毀滅性的水災和旱災究竟發生在何年何月而已。
但是,中國與西方所共有的「遠古洪水災難」傳說,價值觀是不一樣的,《聖經》中的西亞人和歐洲人,最後是乘坐了諾亞方舟被動地躲避過了這次洪水災害,而中國的傳說和史載中,是大禹和他的先人們前赴後繼地與洪水抗爭,且認識水的規律去治理洪水及其化害為利,最後, 夏禹率領人民摸索出了疏導和開流的治水辦法,使得洪水不僅僅被人類所最終戰勝,還因此開辟出了中國的水利農業模式,從而變害為寶地利用了洪水!中國的一部《尚書》,幾乎就是一部中國古人的治水政治之書!所以,你不了解中國的治水史,你是無法了解中國的文化精神內核的!
面對洪水災難,中國古人最後總結經驗和教訓說:「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養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敘,九敘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俾勿壞。」(《尚書·大禹謨》)
「正德、利用、厚生、惟和」,這是夏禹開創了治水政治哲學思想以降,中國歷朝歷代清明政治家們所共同遵循的政治「四項基本原則」!即使是當今中國的改革開放,也是自覺和不自覺地在執行這個「四項基本原則」!誰要違反了這個政治四項基本原則,他必然要弄亂天下與禍國殃民的!
大禹的治水政治哲學,可能對於絕大多數中國北方人來說,即使對許多長期生活在平原中的南方人來說,在理解上都難免有些困難。但是,這次四川汶川地震中發生的大量對堰塞湖的疏導和治理案例,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今天的中國人理解中國古代傳統治水哲學的最佳教材了!
治水哲學,是中國道家文化的根基,或者說,中國道家文化,就是以「自然性、水性,水利科學技術、氣象學、天文學、地理學、數學、物理學」等為基礎的!你要入中國道家文化之門,你如果不對自然科技知識,特別是對水學知識有相當的了解,恐怕你是入不了中國道家之門的!
中國道家文化與中國儒家文化不一樣,甚至與世界上所有的宗教文化都不一樣!中國儒家和人類的所有宗教文化,本質上都是「聖人說、教主說;救世主說」,其帶有很大的先知先覺知識論和主觀想當然論及其聖人崇拜論;但是,相比之下,中國道家文化,本質上是一種以自然科技和人性科技知識為模本的哲學文化,中國道家文化的巔峰知識狀態,聖人是後於大自然和老百姓的,是「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老子》)
中國道家文化,源頭應該是在夏禹治水文化這里,是在彭祖開創的養生學文化這里,所以,中國道家文化,是人類世界上最早的「科技哲學」,道家文化中的聖人,不是誇誇其談的,不是先知先覺的,更不是自我感覺良好的救世主,他們而是一批不斷認識自然規律和人性規律,且自覺按照自然規律和人性規律去作為的,是「崇實去浮,經世致用」(蜀學宗旨)的理論實踐者!中國道文明文化的故土,在蜀地!
相比之下,西方的現代科技雖然遠遠比中國發達,但是,至今為止,西方的「科技哲學」還非常薄弱,目前西方的人文之根本,不在西方現代才產生的科技哲學這里,而依然還在基督教文化和希臘神話及其荷馬史詩這里。
8. 地理類書籍
1、《房龍地理》
關於世界的故事:黑白插圖版
這是一本關於「人的」地理書。房龍獨到地從地理的角度來講述各國的歷史演變,分析不同人群的性格特徵,闡釋人與地球——我們惟一的、共同的家園——的關系。既然我們的行星「已經變成了一個巨大的運轉當中的公司」,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只有合作——而不僅僅是「拿走」,也不僅僅是「給予」——才能和平而有序。
這可能不算是一本嚴格意義上的地理學著作,但是讀起來卻頗有趣味。
2、《地理學與生活》
原作名:IntroctiontoGeography,11e
相對於其他地理學書籍,本書特別突出了地理學與生活的相關性。對人體有害的天氣現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態的變化、城市垃圾與危險廢物的處理等與我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均有涉及。平實、生動的文字與豐富的實例,使本書極具可讀性,讀者通過本書亦會獲得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3、《46億年的地球物語》
約翰H.布瑞德雷/
這本書既是一本科普讀物,又是一本文化讀物:它講大氣的運行、地貌的變遷、河流的緣起與影響、海洋、火山、地震、金屬礦物,還講亞里士多德對生命的看法、人類文明的更迭、諾亞的方舟、人的慾望、大航海時代等。在介紹地球知識、普及科學的同時,也帶我們體驗了一場人類文明的形成之旅。
4、《古老陽光的末日》
搶救地球資源
本書始於描述世界現況:人口成長、資源涸竭,以及我們如何一路破壞我們的「窩」。在此部分,特別重要的是對一個少有人發覺的要素之新洞察:食物和燃料的能量源頭,以及我們正在耗盡這個源頭的證據。我們將談及現況是如何造成的,以及為何明明山雨欲來,很多人卻無所警覺。
5、《所有可能的世界》
地理學思想史
這是一本地理學史和地理思想史的經典著作。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古代、中世紀以及現代西方主要國家與地區的地理觀念的演變史,並且介紹了它們的地理學與地理學者的概況,有助於讀者對世界范圍的地理學研究和實踐的跨文化理解。
6、《王恩涌文化地理隨筆》
王恩涌先生的這本隨筆集,共收錄隨筆文章76篇,涉及人文地理學、政治地理學和地理教育三個方面。全書以強烈的人本主義思想,從建築、飲食等角度,以小見大,闡釋文化地理學的思想和內容;同時從大的時空尺度上,從人地關系、地緣政治等角度,對文明變遷、大國興衰,以及文化現象如宗教、語言、習俗等等進行分析和解釋。全書有史有識,內容豐富,兼具知識性和可讀性。
7、《大地記》
原作名:LaTerre
《大地記》是一本關於地理學的科普類書籍,由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撰寫。全書分25章,講述了我們安居的地球的方方面面,行文生動而又嚴謹:大到從地球的宏觀環境,小到到一塊陸地、一條山脈、一處河流海洋,極地、地心、崩落的山丘,作者皆系統、詳致地講述了相關知識。法布爾的文字歷來通俗易懂而十分有趣,對讀者有著極強的吸引力,《大地記》即秉承並凸顯了這樣的風格,是一部難得的科普佳作。
8、《地理大發現的故事》
【英】約瑟夫雅各布斯
本書中,作者以時間為軸線,從地理知識的發源地開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人類通過征服、擴張、貿易和溝通交流對地理知識不斷認知的過程。透過地理發現的歷史故事,我們可以了解到地圖和地理知識是如何被人記錄下來的。(好書推薦盡在推薦書:www.tuijianshu.net)
9、《地理學發達史》
英]迪金森[英]霍華士
《地理學發達史》分古代文明中的地理學、希臘的哲學家和史學家、托勒密、歐洲地理學上復興時期的開始、葡萄牙人的海外拓植、德國學派、十九世紀的探險事業和繪畫術、洪堡德和李戴爾、自然地理學的發達、人生地理學的發達、生物地理學的發達、區域地理學的概念等20章。
9. 有沒有類似《我在末世有套房》的書推薦
末世超級商人就是和我在末世有套房特別的類似,主要講的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商人,我的職責,就是將兩個時空的商品相互販賣。其實末世的食糧,如同金子一般珍貴,這個當然是不能放手。就如同套房如金子一般珍貴。
10. 有哪些不錯的紀錄片
有:《地球》《就是這樣》《旅行到宇宙邊緣》《生命故事》《戰爭》。
1、《地球》
這是一部介紹地球以及大自然的紀錄片,由英國和德國在三年之內聯合製作,通過對地球生命的記錄,對美麗自然景象還要動物的生命歷程,表現了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加上和諧的配樂,整個畫面非常舒服。
2、《就是這樣》
這個是關於邁克爾·傑克遜的任務紀錄片,邁克爾·傑克遜於2009年6月25日去世,至此音樂界,一顆巨星消逝。而邁克爾·傑克遜已經准備好的告別演唱會,也無法舉行。幸好他所有的付出被記錄了下來。
3、《旅行到宇宙邊緣》
看了這部紀錄片,會讓人感受到自然的無窮,以及人類的渺小。從地球周變的星球開始一步步探測到人類目前所知道的宇宙的邊緣,這部紀錄片對天文愛好者來說不容錯過。
(10)經典人文地理末日擴展閱讀:
紀錄片的分類:
1、歷史
指再現過去時代的歷史事件的紀錄像片。它所表現的人物和事件須准確反映歷史的本來面目,不能違反歷史的真實,不能用演員扮演。可以運用歷史影片數據、歷史照片、文物、遺跡或美術作品進行拍攝。影片應具有文獻價值。如《辛亥風雲》、《兩種命運的決戰》、《淮海千秋》等。
2、傳記
指紀錄人物生平或某一時期經歷的紀錄像片。它與一般時事報導片或歷史紀錄片的區別在於以特定的人物為中心,不允許用演員扮演,也不可有虛構的情節和人物。如《詩人杜甫》、《偉大的孫中山》等。僅表現某一人物的某一側面的人物肖像片、人物速寫片等也屬於此類。
3、生活
指記錄人們現實生活的各種情況及狀態的紀錄像片。這是有別於其它紀錄片的,因為內容完全是不需要演員參加演出的,而是反映了活生生的真人與真事。
4、人文地理片
指探索一定地區的自然狀況,或介紹社會風習、城鄉風貌的紀錄片。如《黃山奇觀》、《漫遊柴達木》、《土林探奇》等。
5、舞台
指紀錄舞台演出實況的紀錄像片。對舞台演出的歌舞、戲劇、曲藝等進行現場拍攝,可以根據需要對演出節目進行剪裁、刪節,但對演出內容不能改編、增添,以區別於根據舞台節目改編的舞台藝術片。如《民間歌舞》等。中國第一部彩色舞台紀錄片是1953年拍的《梁山伯與祝英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