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重慶天坑
1.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的地理環境
重慶雲陽龍缸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雲陽縣清水土家族鄉境內,地處重慶市東北部的長江兩岸,三峽庫區腹心,東迎奉節縣,西界萬州區,北與巫溪縣、開縣相連,南與湖北省利川市相鄰,地理介於東經108°35′32″-109°14′51″,北緯30°35′6″-31°26′30″。
構造特徵
公園總體位於華鎣山大斷裂與七曜山大斷裂之間的褶皺帶,即川東平行嶺谷區的東南隅 ,燕山期前各構造層均為整合及假整合接觸 ,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明顯的升降運動 ;燕山晚期褶皺構造顯著 ,是上白堊統與下伏地層呈不整合接觸 ,構造形式以褶皺變形為主 。地處渝東褶皺帶及湘鄂川黔隆起褶皺帶之間的過渡地帶。研究區地處 NE - SW 向構造帶 , 北緣與 NW 向的大巴山弧形構造斜接 、重接復合。為印支- 喜馬拉雅期運動形成的薄皮構造的一部分 。 主要表現為寬平的箱(屜)形向斜和尖峭而狹窄的背斜形成的隔檔式構造,而在背斜軸部,由於應力集中則容易形成一些規模不等的節理裂隙或壓扭性斷裂。
地層及岩性
公園內出露地層為中生代的三疊系 、侏羅系與新生代的第四系 。 三疊系是公園內出露的主要地層 ,其岩性及厚度變化較大 。 其下統嘉陵江組灰岩在公園內分布面積廣 。 中統巴東組為淺海相碎屑岩及泥質灰岩 ,局部夾石膏及含銅砂岩 ;上統須家河組為內陸湖相碎屑岩並產煤。
成因分析
龍缸景區以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為主,在岩溶、重力崩塌、流水侵蝕的作用下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地貌景觀與奇峰異石。龍缸是在三組節理以及向斜東北轉折端的劈理交匯處產生的破碎帶,後經溶洞中的地下水反復溶蝕-坍塌-溶蝕-坍塌而形成。
龍缸岩溶天坑舉世矚目是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 ,其主要成因是岩溶塌陷和溶蝕 ,天坑位於多組節理 、劈理的交匯處 ,岩石極易破碎 ,在這些岩層之中 ,流水溶蝕形成的多層溶洞交錯縱橫 ,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 ,破碎帶上的岩石產生坍塌 ,坍塌物隨即被暗河溶蝕帶走 ,龍缸天坑就是這樣反復的溶蝕 - 坍塌中逐漸形成。 而龍缸國家地質公園內 ,發育的岩溶洞穴數量不少 ,分布位置和高度各不相同 ,通過研究區域內多個溶洞的成層性 ,可以用來分析侵蝕基準面的演化歷史 ,推測河流的穩定期和下切期 。
地質遺跡特徵
(1)屬於地貌景觀類的可溶岩地貌景觀的大安洞,其岩性為三疊系下統嘉陵江組石灰岩,洞頂為穹窿狀 ,洞口位於溶蝕槽谷內 ,為層面溶洞 ,槽谷為NE-SW向展布 。
(2) 屬於水體景觀類的流水地貌景觀的黃陵峽 ,其發育於黃陵峽背斜核部 ,峽谷兩岸峰林幽美 ,褶皺 、斷層走向鮮明 ,地質運動跡象十分明顯 。 峽谷內的萬卷詩書是石灰岩內兩條走滑斷層將產狀相對平緩的地層推舉到近於直立而產生的地質奇觀 。
(3)位於石筍河畔的奓口石, 其物質組成為三疊系嘉陵江組灰岩 ,溶蝕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斷加寬 ,導致崩塌 ,形成了如今奓口石地質奇觀 。
(4) 屬於古生物景觀類的生物化石類的蟲跡化石 ,其在三疊系嘉陵江組灰岩中 ,為一套海相碳酸岩的沉積物 ,顏色呈灰色 ,到處可見有蟲跡化石出露 ,且保存完整 。
2. 重慶芙蓉洞介紹
武隆芙蓉洞位於武隆縣江口鎮4千米處的芙蓉江畔。發現於1993年5月。經中國與澳大專利亞有關溶洞科研屬機構兩次實地勘測,評價為:「世界奇觀,一級洞穴景點」,「一座地下藝術宮殿和洞穴科學博物館」。芙蓉洞主洞長2700米,總面積3.7萬平方米,其中「輝煌大廳」面積1.1萬平方米,最為壯觀。洞內鍾乳石類型幾乎包括世界各類洞穴近30餘個種類的沉積特徵。
3. 中國最大的天坑位於哪裡
在重慶市奉節縣,是小寨天坑。
重慶小寨天坑的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
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天坑底部的地下河水由天井峽地縫補給,自迷宮峽排泄,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天坑是一種特殊的地質現象,天坑一般都出現在峰叢喀斯特地貌,且地面河流切割很深的地區。
(3)中國國家地理重慶天坑擴展閱讀:
價值意義
小寨天坑是構成地球第四紀演化史的重要例證,更是長江三峽成因的「活化石」,被譽 為「天下第一坑」。 屬當今世界洞穴奇觀之一。小寨天坑的底部有一條巨大的暗河,暗河的水來自一條被當地人稱為「地縫」的神秘峽谷。
據考察,地縫全長達37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2米,而峽谷的高度達900米,形成氣勢恢宏的「一線天」。從上面俯看,在群山之中,茂密的原始森林底下,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一條雲霧繚繞的縫隙,那就是深達數百米的神秘地縫,被岩溶地質專家稱作「世界喀斯特峽谷奇中之稀」。
離小寨天坑不遠,還有一處與三峽夔門幾乎一模一樣的峽谷,當地人稱為「旱夔門」。從旱夔門往裡,地勢險峻,無法進入,至今仍未探明。
4. 重慶的巨型天坑是怎樣產生的
近日,中國最後一塊未被人跡打擾的處女地的神秘面紗有望被揭開。一支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地質學會研究會、中央電視台、美國洞穴基金會、英國牛津大學俱樂部等組成的科學考察探險隊將進軍百色地區,對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進行科學探險考察。 科考探險隊計劃用15天左右的時間,探險600米深坑,穿越布朗大峽谷,考察布柳河流域,力圖破解這一世界上罕見自然奇觀產生的眾多謎團。 天坑成群原因何在? 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喀斯特漏斗群,又稱天坑群。1999年2月至10月,有關方面再次組織了水文地質專家對當地進行了全面的考察。結果確定,這里是世界已發現的最大的天坑群。由20多個天坑組成,其中最大最深的天坑叫大石圍天坑,深達613米,南北走向寬420米,東西走向長600米,周邊為懸崖絕壁,底部有大片原始森林和山上的原始森林相連接。 而專家們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下暗河長期腐蝕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後引起地表大面積坍塌所致。 天坑中是否有洞螈? 樂業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天坑的底部則是一片人類從沒有涉足過的極為罕見的原始森林,面積達幾十平方公里,森林裡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專家們認為,這里極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已經被認為是絕跡的動物,如洞螈、盲魚等。它們是兩種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遠古動物,視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維尼亞曾有發現。人們是否在這里也能有所發現呢? 有人形容樂業天坑是遠古植物的天堂和動物的王國。在1999年組織的一次考察中,已經有人拍到了藍色的石頭、方形的竹子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專家認為,此次考察,有可能發現遠古時代的植物,如桫欏等。他們甚至希望能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品種。此外,樂業天坑內極有可能生存著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常見的魚蟲和鼠類等嚙齒類動物。 古人類是如何在此生存的? 科學家們在過去的考察中發現,在樂業天坑群周邊地區有大量的生物化石。據了解,這些生物化石是二疊時期海洋動物化石。同時,在天坑周邊地區還存在著一個大型的舊石器時期人類生存的遺跡。這一發現已經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專家們指出,這一遺址與北京周口店人類遺址的價值不相上下。此行,專家們將進一步對這些遺跡的價值作出評判,並揭示當時人類的生存狀態。 武警戰士何以神秘消失? 發現天洞的消息傳出以後,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當地旅遊部門不甘落後,於1998年組織了一支民間探險隊,力圖驗明正身後開發此地。這支沒有任何精良裝備的民間探險隊憑著幾根繩索和他們的膽量,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終於到了600米坑底。坑下洞洞相連,漆黑一片。一個武警戰士腳下一滑,從此消失在水中,使這里的天坑又添神秘。 據科學家介紹,在喀斯特地形區巨大的天坑下必有密如穴脈的地下溶洞群。科學家們推測這里有可能會發現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溶洞。據了解,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最深的溶洞在法國的阿爾卑斯山附近,洞深達1700多米。 冒氣洞是否就是紅水河發源地? 在樂業天坑群中有一個冒氣洞。它有350米深,天氣晴朗時,洞中總會有一股白霧源源不斷地冒出來,故而叫冒氣洞。而正午時分,陽光可以直射到洞底,形成一道壯觀的光柱。洞口周圍的樹枝搖動起來,飄落的樹葉不僅不會掉入洞中,反而會向上飛舞。此次科考隊將力爭走完冒氣洞。因為洞底是一個未探明的溶洞。洞體曲折幽長,有地下河。有人提出,這里可能是紅水河的源頭,專家們就想弄個明白。 盲谷流向何處? 天坑群中的又一獨特地貌就是布朗大峽谷,這是世界上罕見的盲谷,也是這次科考探險的重點之一。谷長有4公里多,谷中有一條河,當地人稱作布柳河,它是地下河的延伸。這條河人跡罕至,兩旁生長著茂盛的熱帶雨林。科學家們主要將探明這條河從哪裡來,又將到哪裡去。 野豬到底有多少? 本次考察之前,曾有專家在大石圍天坑群的黃獍洞中發現了多頭野豬。當地有個傳說,說不知猴年馬月,有幾只豬不小心跌入其中,再也無法爬出來,只好在洞內安營扎集,生兒育女,不斷繁衍開來,天長日久,這里竟成了一個天然的豬場。 這種野豬成群的景象是否會出現在其它的坑中?或者會有其它大型的動物生存? 是否會發現大群飛貓? 據樂業縣「飛貓」探險隊隊員描述,地下河水量少的時候,涉水進去可看到一個童話般的世界:溶洞的高大超出想像,連強光手電筒都不能照到底部;鍾乳石如水晶閃爍,像打開了一片寶藏;有的地方,河床是紅色的,由一整塊寬廣的石板鋪就,上面鑲滿斑斕的卵石--不曾有過人跡,不曾有過人為的裝飾,裡面的景觀只能用驚嘆來表示贊美。不少到過這里的人稱,他們曾經見到了一種奇特的動物,當地人稱為「飛貓」,它頭部像貓,爪子尖銳,但尾巴又粗又長,在峭拔如削的岩壁上攀援如履平地,而且,它的四肢有皮翼相連,伸展開時就像一張滑翔傘,能在空中滑翔。 參加此次科考探險的成員將達20人左右,但並非每個人都能進入最深的坑底。
5. 請問重慶奉節的天坑有多深地縫有多長
國家重點來風景名勝區、已源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預備名單的天坑地縫旅遊區位於奉節縣長江南岸,從縣城到景區約1小時車程,景區輻員面積300餘平方公里,包括天坑、地縫、龍橋河、迷宮河、九盤河、茅草壩6大景區。其中最具科考探險旅遊價值的是天坑地縫景區。天坑,地理學上叫「岩溶漏斗」,奉節小寨天坑是世界上已知最大岩溶漏斗,坑深666米,坑口直徑622米,坑底直徑522米。天井峽地縫為隱伏於地下的暗縫,綿延37千米,縫深80至300米,底寬1米至30米,是典型的「一線天」景觀。
6. 世界上的神秘天坑有哪些
今天二標來和大家說說世界上那些神秘的大坑!
1、西伯利亞和平鑽石礦坑
世界上最大的人造洞穴,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帶雅庫蒂亞市附近,那兒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之一。這個巨大的洞穴直徑大約1600米,深度達533米,從衛星照片上看,它就像是地球的一個大傷口。它是如此巨大,以至於直升機也被禁止從它上面飛過。因為這個大洞造成的空氣湍流足以將直升機吸進它的內部。盡管「和平」鑽石礦每年產出價值20億英鎊的鑽石,佔全球23%的鑽石產出量,但在這個「巨大洞穴」邊上的小鎮「和平」鎮卻仍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之一。
航拍礦坑
2、俄羅斯末日天坑
2014年7月在俄羅斯西西伯利亞的亞馬爾半島發現一個巨型大坑,這個巨洞大約70米深,底部有一個冰湖,水正向下侵蝕永久凍土牆。但其直徑沒有此前在空中估計的100米那樣大,只有30米寬。仿若地獄入口一般,這個神秘巨洞被人們稱為「末日天坑」。洞口邊緣呈黑色,很像是被劇烈燃燒之後造成的,現初步推測地下甲烷氣體爆炸可能是其他成因。
天坑全景
天坑內拍
3、瓜地馬拉天坑
瓜地馬拉天坑是瓜地馬拉首都瓜地馬拉城市區2010年5月30日突然出現的一個直徑20米,深約90米的巨坑,事故造成15人死亡。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或因熱帶風暴「阿加莎」所引發暴雨的影響而形成。但至少一位地質學家表示,瓜地馬拉城的最新天坑是由管道泄漏引發,並非自然現象。總體而言,瓜地馬拉重復發生此類事件的可能性較大,但卻非常難以預測。
瓜地馬拉天坑
天坑近拍
4、大藍洞
藍洞為一石灰岩洞、形成於海平面較低的冰河時代末期,後來因為海水上升,洞頂隨之塌陷,遂變成水下石灰石坑洞穴。位於貝里斯外海約60英里的大巴哈馬淺灘的海底高原邊緣的燈塔暗礁。305米的口徑,123米的洞深,洞口呈現近乎完美的圓形,又非常巧合地與合圍的環礁重合,從天上俯瞰彷彿是一道美麗的花環。藍洞的深度及洞內的鍾乳石群顯然不適合於一般潛水者探訪,而且這里的鯊魚品種繁多,但也正因如此,才猶如充滿魔力的磁場一般,強烈地吸引著全世界勇敢的潛水愛好者們前來親身體驗一探究竟,使其成為全球最負盛名的潛水聖地之一。
大藍洞
潛拍
5、中國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在中國重慶市奉節縣境內荊竹鄉小寨村。坑口直徑為622米,坑底直徑為522米。天坑深度為666.2米。坑壁四周陡峭,在東北方向峭壁上有小道通到坑底。小寨天坑與天井峽地縫屬同一岩溶系統,從天坑至迷宮峽出口地下河道長約4千米。小寨天坑是地下河的一個「天窗」。站在坑底抬頭仰視,只見藍天好像一輪圓月,頗有「坐井觀天」之感。
小寨天坑
小寨天坑
還有美國猶他州賓漢峽谷銅礦等等
賓漢峽谷銅礦
還有許多「天坑」,篇幅有限,我們今天不再贅述,但其原因多是人們對自然資源過度攫取後,大自然的異常狀況。我們應當警醒,與自然和諧相處。目前許多「天坑」因其神秘性,也吸引了許多探險者去一探究竟,你也想去嗎?
7. 武隆天坑在哪
武隆天坑位於武隆洋水河大峽谷上的武隆天坑地縫國家地質公園,是重慶最大版的國家地質公園,以天然的天坑權群、天生橋群、地縫奇觀、溪泉飛瀑為主要特色,規模宏大且可進入性強,被國家例為沖刺世界地質公園的重點景區,擁有世界最大天生橋群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及集喀斯特地貌奇觀為一體的地表裂縫。
天坑和地縫是兩個景區,天坑以天生三橋聞名於世,現有一峽兩坑三橋四洞五泉,又有人文景觀古官驛。
8. 重慶天坑在哪
在2001年之前,提及天坑這個詞彙,通常特指重慶奉節縣的小寨天坑。2005年後,「天坑」這個由中國人定義的術語在國際喀斯特學術界獲得了一致的認可,並開始使用「tiankeng」,通行國際。
天坑就是具有巨大的容積,陡峭而圈閉的岩壁,深陷的井狀或者桶狀輪廓等非凡的空間與形態特徵,發育在厚度特別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性岩層中,從地下通往地面,平均寬度與深度均大於100米,底部與地下河相連接(或者有證據證明地下河道以遷移)的特大型喀斯特負地形。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兩種,大多是塌陷型(廣西樂業天坑群等),罕見的是沖蝕型(重慶武隆後坪沖蝕天坑群等)
天坑的形成至少要同時具備六個條件:
一是石灰岩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岩層才能給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
二是地下河的水位要很深。
三是包氣帶(含氣體的岩層)的厚度要大。
四是降雨量要大,這樣地下河的流量和動力才足夠大,足以將塌落下來的石頭沖走。
五是岩層要平。從天坑四周的絕壁看就會發現,岩層與地面是平行的,就像一層層的石板堆在四周一樣,只有這樣的岩層才能垮塌。
六是地殼要突起。地殼的運動就會給岩層的垮塌提供動力。
直至今日,已經被確認的天坑達78個,其中2/3分布在中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考察、認定和爭論尚未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分布很廣,約佔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於南方的貴州、廣西、重慶、四川、雲南等省區,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連片的喀斯特區,但喀斯特這個術語誕生於斯洛維尼亞。
據新華社南寧4月11日電中外專家多次組織聯合探險考察,樂業天坑群的謎團正逐漸被破解。正在廣西樂業縣進行第5次大規模科考的專家稱,分布在中國西南雲貴高原東坡的樂業天坑群是世界最大的天坑群,目前已發現的近20座天坑幾乎囊括了各種類型的天坑,是一座「天坑博物館」和「世界岩溶聖地」。
專家們在天坑群中最大的一個天坑裡獲得了許多令人震驚的發現。
通過GPS地球衛星測量儀測出,被稱為大石圍的這座最大的天坑深度為613米,坑口長為東西走向600米,寬為南北走向420米,容積約為0.8億立方米。其坑底原始森林的面積達十幾萬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位。垂直高度和容積僅次於中國重慶市的小寨天坑,位居世界第二位。
1998年國土資源部在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地區樂業縣進行土地資源調查時,發現一種世界罕見的地質奇觀 — 喀斯特漏斗群,又稱樂業天坑群。該地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降水量大,為地下洞穴的發育提供了良好條件。
樂業天坑群位於中國廣西樂業縣,佔地約20平方公里。初步已發現有大石圍、白洞、風岩洞、穿洞等20多個天坑。「天坑」四周皆被刀削似的懸崖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底部是人類從未涉足過的幾十萬平方米的原始森林,並有地下河相通。森林中有大量珍貴的動植物品種。其地下原始森林面積為世界第一,深度位居世界第二,容積居世界第三,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樂業天坑群中最大的大石圍天坑,垂直深度613米,南北走向寬420米,東西走向600米。大石圍天坑(又名樂業地下龍宮天龍口)位於中國廣西樂業縣同樂鎮刷把村百岩腳屯。
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這些天坑是如何形成的?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地下暗河長期腐蝕造成巨大地下空洞後引起地表大面積坍塌所致。
迄今為止全球已經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現類似的天坑。近年來重慶南川地區也發現了3個深約300米的天坑。而樂業天坑之多之深卻是科學待解之謎。
樂業天坑四周被刀削似的絕壁所圍,形成一個巨大的豎井。天坑的底部則是一片人類從沒有涉足過的極為罕見的原始森林,面積達幾十平方公里,森林裡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專家們認為,這里極有可能會發現一些已經被認為是絕跡的動物,如洞螈、盲魚等。它們是兩種生活在地下河流中的遠古動物,視力退化。目前只在斯洛維尼亞曾有發現。人們是否在這里也能有所發現呢?
有人形容樂業天坑是遠古植物的天堂和動物的王國。在1999年一次考察中,已經有人拍到了藍色的石頭、方形的竹子以及許多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專家認為,此次考察,有可能發現遠古時代的植物,如桫欏等。他們甚至希望能發現一些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品種。此外,樂業天坑內極有可能生存著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常見的魚蟲和鼠類等嚙齒類動物。
科學家們在過去的考察中發現,在樂業天坑群周邊地區有大量的生物化石。據了解,這些生物化石是二疊時期海洋動物化石。同時,在天坑周邊地區還存在著一個大型的舊石器時期人類生存的遺跡。這一發現已經被列入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專家們指出,這一遺址與北京周口店人類遺址的價值不相上下。此行,專家們將進一步對這些遺跡的價值作出評判,並揭示當時人類的生存狀態。
植物學家在大石圍底部發現,原始森林內的植物種類多達上千種,大部分迥異於天坑外的植物,其中已查明的有被稱為恐龍時代活化石、中國一級保護植物的桫欏,廣西師范大學博士、植物分類學專家薛躍規還發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羽脈排列十分奇異的蕨類,他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可以媲美桫欏的珍貴植物。此外,原始森林裡還有冷杉、血淚藤樹等珍貴植物,還有許多中葯材和高大的喬木,其中最大的一棵酸棗樹樹干需3人合抱。
大石圍的底部連著兩條地下暗河。專家在地下河裡發現了盲魚和一些蝦、蟹等,從拍攝到的照片看,暗河中的盲魚形似鯰魚。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張春元認為,因暗河裡無光,魚的眼睛逐漸退化而成為盲魚的。河岸有金黃的沙灘,還有形態各異、花紋美麗的鵝卵石。暗河的水溫十分奇特,將手探入水中,兩條河的河水一冷一熱,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專家目前還無法確認。日前,中英聯合探險隊終於走完了暗河的全程,發現暗河一直向東北流到位於樂業境內的百朗大峽谷的洞口成為地面河,然後匯入紅水河。
坑內還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飛虎」的動物和一些鳥類,「飛虎」形似蝙蝠,個頭與貓差不多,前後肢有薄膜相連,展開後可以滑翔。張春元教授認為,「飛虎」即為生活在岩洞里的鼯鼠。
天坑是一種分布在喀斯特地區的特殊的地質景觀,因地下溶洞的頂部多次坍塌裸露出地面而成。一般的天坑都是單獨的一座,而樂業天坑卻成群出現,中國地質科學院岩溶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蔡五田和黃保健推斷,這與樂業縣特殊的地質構造有關。
對於樂業天坑群的形成時間,兩位專家推測,它們大約形成於300—400萬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紀。從調查的情況看,樂業天坑群在形成過程中遭遇了劇烈的地殼抬升運動。
隨著這些謎團逐漸被解開,一些新的謎團又接二連三地衍生出來:大石圍附近的白洞天坑與冒氣洞相連,一邊洞口冒氣,一邊洞口吸氣,這種奇異的呼吸景觀專家一時無法解說;除已發現的天坑外,樂業縣境內是否還存在不為人知的天坑?在這片神奇的崇山峻嶺下面,是否還有正在繼續坍塌的溶洞在某一天突破崩陷,成為新的天坑呢?這些問題有待專家進一步研究。
9. 哪裡有下載2007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雜志PDF版
《中國國家地理》2007年合集共12本 PDF電子版雜志百版度雲盤下權載
http://www.zz5100.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