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❶ 為什麼中國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卻沒有地理大發現
偉大的鄭和航海顯示了中國有強大的遠航能力。但是由於在動因版、大地觀、地圖權等方面,明初中國遠遠不具備西歐人完成地理大發現那些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中國未能進行地理大發現。地理大發現最根本的條件還是經濟動因。如果明初中國資本主義有迅速的發展,從而產生強大持續的經濟動因,那麼封鎖的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觀意志(行為)、狹隘的大地觀以及傳統地圖的缺陷等不利條件都會改變,並按經濟要求而順向發展的。那麼中國人也會完成地理大發現的。
——-- 宋正海陳傳康:《鄭和航海為什麼沒有導致中國人去完成「地理大發現」?》,《自然辯證法通訊》1983年第1期
❷ 以當時古代中國的科技完全可以稱霸全球,但是地理大發現為什麼沒有出現在中國
中國本身的閉關鎖國,封建制度,自以為是
❸ 急!!為什麼中國有鄭和下西洋,卻沒有自己的地理大發現
中國鄭和下西洋,是政治目的的,
主要是為了加強中國與其他蠻邦的交往,
宣揚大明天威(也回有一說是為了尋答找建文帝)
地理大發現是有的,只不過這不是主要目的。
而西方的環球航行就是為了驗證地球是圓的這一說法
其出發點就是為了驗證新學說,具有很強的學術性質。
❹ 為什麼中國沒有地理大發現
1、首先,你所指的地理大發現是什麼?
西方人所說的地理大發現??
2、「積內弱百年」?
歐洲容人耀武揚威的日子也就是這樣長而已。不要以為他們就一定很成功。
中國人耀武揚威的日子其實更長,同時也造成了中國人曾經的目中無人。
3、綜上所述,
既不可盲目自大,
也不可妄自菲薄。
❺ 試分析16世紀中國沒有加入地理大發現的原因
地理大發現是指:15—16世紀,隨著大航海和新大陸的發現,貿易增加不但帶來黃金和無限夢想,內更給全社會提供容了一股強大的動力。中國面臨機遇:新航路開辟,世界市場雛形開始出現,實際上明朝的發展狀況:理學是當時的思想主流;儒學開始出現新的活躍;全國上下有一種「天朝上國」的觀念,這種滿足感使中國喪失了探索發現的動力和機遇。
❻ 學者分析:鄭和為什麼沒有帶來「地理大發現
在研究鄭和下西洋的學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學所研究員宋正海稱自己是一個「持異見者」。根據他的觀點,鄭和不能完成地理大發現,由歐洲人發現美洲是歷史的必然。他甚至還提出,即使鄭和航海到達西歐,今日世界歷史格局也不會有根本性不同。
英國海軍退役潛艇軍官、航海史學家孟席斯歷時14年,走訪了120多個國家、900多個檔案館、圖書館之後,提出驚人理論:鄭和船隊早在哥倫布之前72年就航行到美洲;早在達·伽馬之前77年就繞過好望角;早在麥哲倫之前一個世紀就完成了環球航行;早在庫克之前350年就到達澳洲。孟席斯的新理論震驚了世界。
而在宋正海看來,孟席斯的這些「發現」可比「天方夜譚」。因為鄭和的船隊根本不可能進行環球航行。
送去金銀換回玩物
宋正海認為,首先,地理大發現需要強大持續的動因,這樣的動因在當時的歐洲存在,但在明代中國是不存在的。
從13世紀開始,西方的商人和冒險家們醉心於《馬可·波羅游記》所描繪的神話般的東方財富,紛紛做起「黃金夢」。然而,當時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地中海到東方的傳統商道。另一條從地中海經埃及由紅海通往印度洋的海路,又控制在阿拉伯人手裡。在這種形勢下,西歐各國迫切想尋找一條繞過地中海通向東方的新航路。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的強大而持續的動因。
和當時西歐統治者積極支持遠航、發展海外事業相反,明代中國統治者採取重農抑商政策,大部分時間實行「海禁」。中國資本主義不發展,便缺乏推動地理大發現的經濟動因。
鄭和下西洋主要推行懷柔政策,目的不是經濟,而是政治。中國古代改朝換代後,新皇帝大多要昭告天下,希望海外各邦臣服新王朝。鄭和七次遠航歸來,懷柔政策已收成效,各國已與朝廷建立政治、外交關系,來華使節盛況空前。當鄭和遠航的政治目的達到之後,遠航再沒有了強大動因。
相反,鄭和七次航海不僅沒有像後來西歐航海家的遠航那樣帶來巨額利潤,反而使國庫空虛。鄭和每次出海,裝載大量金銀、銅錢、瓷器、絲綢、棉布、銅器、鐵農具、鐵鍋等,而換來的只是專供皇室和貴族官僚享用的奇珍異寶、珍禽異獸、香料、補葯和各種奢侈品。每次遠航耗資巨大,乃至損害封建統治的基礎——小農經濟,致使鄭和航海被統治集團內部的政敵指責為「弊政」,再也無法進行下去。
從唐朝開始,中國航海就名震海外,但自鄭和航海壯舉後,反而一蹶不振,從此讓位於西歐。
「平坦的大地」
宋正海指出,無論是哥倫布向西遠航,還是麥哲倫環球航行,之所以能進行,並非出於純粹的冒險,而是和他們本人及其資助者確信大地是球形這一理念分不開的。但是在中國,地平的大地觀卻根深蒂固。
明初中國占統治地位的宇宙理論是渾天說。渾天說似乎主張大地是球形的,其實它與古希臘宇宙理論對大地球型的理解有本質的不同。渾天說中的球形大地半個在水中,半個在水上。水中的半球並非人世,航行是永遠無法到達的。
因此,中國傳統的大地觀從根本上否定環球航行或東行西達、西行東達的可能性,也不去討論環球航行問題。相反只會證明,以此為目的的航海是根本徒勞的。
鄭和的地圖中沒有「未知世界」
古希臘學者認為大地是球形,所以發展起包括有經緯度、經緯網和地圖投影的小比例尺地圖系統。
中國古代地圖學制圖理論和方法均以平面大地為基礎,根本沒有考慮大地是球形,甚至連拱形也沒有考慮。中國傳統地圖學屬大比例尺地圖系統,沒有經緯度、經緯網,更沒有地圖投影。在全國圖中,邊遠地區精度很差,域外各國就無法標繪,而只能以文字說明之。也因為此,盡管古希臘出現不少世界地圖,但中國古代一幅也沒有過。
《鄭和航海圖》屬於對景圖,這種航海圖不僅沒有目的港的經緯度,而且圖上所繪的目的港位置和方位,也並非是實際的位置和方位。用這種航海圖導航,無論在開始還是中途,均不知目的港的確切方向,只是利用航線各處的山形、水勢、星辰位置等來判別船舶的位置,這樣一步步地前進。
而根據經緯度、地球大小和已知世界來繪制的世界地圖,就必然要並且也可能對地球的未知世界部分進行較科學的猜測。這種猜測包括:大西洋有多大;從歐洲西海岸向西航行到東方的中國、印度和日本需要多少時間;大西洋中會不會有大塊陸地存在等等。這些問題的長期科學猜測,對地理大發現有著推動作用。
但是中國古代似乎從來沒有從科學上論證未知世界的存在,也沒有提出橫越太平洋到西歐去的設想或論證其可能性。盡管史書記載,中國僧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到東方大洋中的扶桑國,但後來也沒有從地圖學、地理學上去論證它的存在。鄭和七次遠航,也沒有一次向東闖入太平洋去尋找扶桑國,而基本是沿著中國和西洋的傳統航線西行。
「地理大發現最根本的條件還是經濟動因。」宋正海說,「如果明初中國資本主義有迅速的發展,從而產生強大持續的經濟動因,那麼封鎖海洋政策、皇帝的主觀意志、狹隘的大地觀以及傳統地圖的缺陷等不利條件都會改變,並按經濟要求而順向發展。那麼中國人也會完成地理大發現的。」(來源:中國青年報;作者:周欣宇劉萬永)
❼ 地理大發現為什麼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中國求解答
地理發現應指文明民族的代表首次到達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確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間的空間聯系。[1]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 歐洲國家進行地理大發現的背景:探索時代的開始,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最初的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從西歐前往亞洲的海路航線,以帶回東方的香料。因為,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自古以來,西方便有著兩條通向東方的貿易路線:其一是始於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線,其二則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作為陸上路線的絲綢之路,其貿易路線西起東地中海西岸(主要有亞歷山大、大馬士革與阿勒頗等城市)與黑海沿岸。從這些地方出發,經過裏海南部進入亞洲並穿過巴格達,分為幾條支路穿過內陸地區後再匯集於鹹海附近。在中亞的布哈拉,開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與阿格拉。經過布哈拉,到達帕米爾北部的撒馬爾罕後,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圖,往東穿越中亞,並沿喜馬拉雅山脈行進抵達中國城市西安。穆斯林在大部分時期里都控制著通往東方的各條商路。所以西歐國家不得不放棄路上的「絲綢之路」轉而進行海上的探索。這就為以後他們的地理大發現奠定的基礎。 與此相比,中國正處在封建社會強權統治下的「強大」時期。中國百姓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加之由於當時的航海技術有限,航海探險難度極大,人們也就很少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處在一種強大帝國的光環之下。相比歐洲的航海探險,中國當時的鄭和下西洋目的和意義則完全不同。 鄭和航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條:一為安撫東南亞諸邦,「宣德化而柔遠人」;二為尋找惠帝允炆,這一點可在《明史》中得到查證;三為同印度諸國建立聯系,以便從腹背夾擊帖木兒帝國。此外,現代鄭和研究者亦總結了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建立從南亞向西航行的中途候風轉航的據點、開辟新航路,使海外遠國「賓服」於中國等等。鄭一鈞認為,鄭和的航海建立了亞非國際間的和平局勢,促進了亞非國際貿易的發展,傳播了中國的文化,並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海外知識。此外,他亦指出了鄭和下西洋的局限,認為鄭和的航海並未帶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利瑪竇曾經這樣評價道,中國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過要發動侵略戰爭」,因為他們「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東西,沒有徵服的野心」。這一點亦體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於1998年所評出的千禧世界航海家名人里。其中,鄭和是東方唯一一位入選的人物,而他入選的主要原因便是由於他從未公開表達過對殖民主義的期望。 從上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來看,地理大發現也不可能發生在中國。歐洲是為了通過不斷地擴張,實現其資本主義的發展,得到大量的財富,而中國則還處於自給自足的封建時期,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中國人民也始終處於大國意識之中,沉迷於東方帝國的美夢之中。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為什麼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中國的原因。看看葡萄牙探索世界的目的就不難想像其之後的豐功偉績。葡萄牙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已與穆斯林國家作戰多年,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亟需去尋覓海外盟國來反擊當地的伊斯蘭勢力(例如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從而打破伊斯蘭教的制約力量。此外,通過從阿拉伯人手裡重新獲取的古希臘地理文獻,歐洲人首次對非洲和亞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種種利益的驅使,使歐洲人首先進行了探索,發現了新大陸,成就了地理大發現。 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是遠洋航行的硬體基礎,當時的中國明朝已經具備足夠的條件。但是中國當時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驅使鄭和下西洋只是為了「宣我國威」。的卻,鄭和遠航確實帶來了相當大的利潤,但是為了「宣我國威」,他花費的遠比得到的多。還是要強調一點,當明清時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政府大部分限制了海上貿易,所以中國人對於航海事業知之甚少。最後,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中國東向太平洋,幾乎沒有較大的島嶼存在。只能是從東南亞到南亞這樣一條路出去。因此也不容易發現新大陸,也就沒有地理大發現了。
❽ 為什麼中國卻沒有參與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問答題
蠻族入侵新歐洲蠻族滅亡原文明
華文化繼承基礎發展歐洲文明幾乎推倒內重直文藝復興、理發現宗教改容革獲新
1、所謂搖搖領先確定形容詞難量化少點自我吹噓;歷史期吹我習慣
2、15世紀前確領先於西事實
3、原析:
3.1五世紀前(先秦、漢魏晉)與歐洲(希臘、羅馬)文明水平差別(看賊同意我沒)
3.2關鍵點五世紀冰期歷史規律罷總漢文明羅馬文明同野蠻民族入侵都重創隨歐洲始千古世紀黑暗代文明水平滑羅馬文明幾乎沒放棄
原文明同浩劫由於民族融合做比較百隋唐原民族與游牧民族融合新漢創造唐文化唐混戰宋接使文明較傳承
❾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地理大發現
1、首先,你所指的地理大發現是什麼?
西方人所說的地理大發現??
2、「積弱百版年」?
歐洲人權耀武揚威的日子也就是這樣長而已。不要以為他們就一定很成功。
中國人耀武揚威的日子其實更長,同時也造成了中國人曾經的目中無人。
3、綜上所述,
既不可盲目自大,
也不可妄自菲薄。
❿ 為什麼中國幾千年面對太平洋也沒有什麼地理大發現
地理發現應指文明民族的代表首次到達了或最早了解了各文明民族均前所未知的地表的某一部分,或率先確定了地表已知各部分之間的空間聯系.[1]歐洲歷史的地理大發現,又名探索時代或大航海時代,指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該時期內,歐洲的船隊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以發展歐洲新生的資本主義.在這些遠洋探索中,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在歐洲不為人知的國家與地區.在當時,遠洋航行意味著冒險:他們無法准確測量經度,木製船殼無法抵抗船蛆的侵蝕,儲備的食物不適於長期航行,船上的衛生與生活條件也十分糟糕.然而,受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雙重驅使,這些人所進行的探索極大地擴展了已知世界的范圍.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東西方之間的文化、貿易交流開始大量增加,殖民主義與自由貿易主義也開始出現.歐洲這個時期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其超過亞洲繁榮的基礎.新航路的發現,對世界各大洲在數百年後的發展也產生了久遠的影響.對除歐洲以外的國家和民族而言,地理大發現帶來的影響則是復雜而矛盾的. 歐洲國家進行地理大發現的背景:探索時代的開始,是由於商業貿易上急迫需求的刺激.最初的遠洋航行,是為了尋找從西歐前往亞洲的海路航線,以帶回東方的香料.因為,從陸路到達亞洲的路程十分遙遠,商隊必須穿越亞洲的多個地區;而當時歐洲同亞洲的貿易已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等地的義大利商人壟斷. 自古以來,西方便有著兩條通向東方的貿易路線:其一是始於埃及和伊拉克的海上路線,其二則是被稱為「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作為陸上路線的絲綢之路,其貿易路線西起東地中海西岸(主要有亞歷山大、大馬士革與阿勒頗等城市)與黑海沿岸.從這些地方出發,經過裏海南部進入亞洲並穿過巴格達,分為幾條支路穿過內陸地區後再匯集於鹹海附近.在中亞的布哈拉,開始分路前往印度的德里與阿格拉.經過布哈拉,到達帕米爾北部的撒馬爾罕後,絲綢之路再次出現分支:往北通向阿拉木圖,往東穿越中亞,並沿喜馬拉雅山脈行進抵達中國城市西安.穆斯林在大部分時期里都控制著通往東方的各條商路.所以西歐國家不得不放棄路上的「絲綢之路」轉而進行海上的探索.這就為以後他們的地理大發現奠定的基礎. 與此相比,中國正處在封建社會強權統治下的「強大」時期.中國百姓的生活完全可以自給自足,加之由於當時的航海技術有限,航海探險難度極大,人們也就很少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處在一種強大帝國的光環之下.相比歐洲的航海探險,中國當時的鄭和下西洋目的和意義則完全不同. 鄭和航行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幾條:一為安撫東南亞諸邦,「宣德化而柔遠人」;二為尋找惠帝允炆,這一點可在《明史》中得到查證;三為同印度諸國建立聯系,以便從腹背夾擊帖木兒帝國.此外,現代鄭和研究者亦總結了其他的一些原因,譬如建立從南亞向西航行的中途候風轉航的據點、開辟新航路,使海外遠國「賓服」於中國等等.鄭一鈞認為,鄭和的航海建立了亞非國際間的和平局勢,促進了亞非國際貿易的發展,傳播了中國的文化,並為中國帶來了新的海外知識.此外,他亦指出了鄭和下西洋的局限,認為鄭和的航海並未帶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利瑪竇曾經這樣評價道,中國的「皇上和人民卻從未想過要發動侵略戰爭」,因為他們「滿足於自己已有的東西,沒有徵服的野心」.這一點亦體現在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於1998年所評出的千禧世界航海家名人里.其中,鄭和是東方唯一一位入選的人物,而他入選的主要原因便是由於他從未公開表達過對殖民主義的期望. 從上述鄭和下西洋的目的來看,地理大發現也不可能發生在中國.歐洲是為了通過不斷地擴張,實現其資本主義的發展,得到大量的財富,而中國則還處於自給自足的封建時期,中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中國人民也始終處於大國意識之中,沉迷於東方帝國的美夢之中.這就是地理大發現為什麼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中國的原因.看看葡萄牙探索世界的目的就不難想像其之後的豐功偉績.葡萄牙探索東方的渴望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去尋找獲取香料的新航線,以取代受政治環境影響而隨時可能停止供應的陸地貿易.貨幣主義者則認為,開啟探索時代的主要原因是歐洲貴金屬的劇烈流失.歐洲經濟建立在金、銀貨幣的流通上,通貨的短缺會讓歐洲出現經濟蕭條.還有一個因素是,在收復失地運動中,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已與穆斯林國家作戰多年,半島上的基督教國家亟需去尋覓海外盟國來反擊當地的伊斯蘭勢力(例如傳說中的祭司王約翰),從而打破伊斯蘭教的制約力量.此外,通過從阿拉伯人手裡重新獲取的古希臘地理文獻,歐洲人首次對非洲和亞洲有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種種利益的驅使,使歐洲人首先進行了探索,發現了新大陸,成就了地理大發現. 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進步是遠洋航行的硬體基礎,當時的中國明朝已經具備足夠的條件.但是中國當時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驅使鄭和下西洋只是為了「宣我國威」.的卻,鄭和遠航確實帶來了相當大的利潤,但是為了「宣我國威」,他花費的遠比得到的多.還是要強調一點,當明清時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政府大部分限制了海上貿易,所以中國人對於航海事業知之甚少.最後,有必要強調的一點是,中國東向太平洋,幾乎沒有較大的島嶼存在.只能是從東南亞到南亞這樣一條路出去.因此也不容易發現新大陸,也就沒有地理大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