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中國地理輪廓圖片

中國地理輪廓圖片

發布時間: 2021-03-07 17:09:59

『壹』 中國地圖輪廓,大圖

要有標明了行政中心的點,要有省市的輪廓。
省會的位置要標上,要有省區的分界線

『貳』 中國行政區圖輪廓圖

這個行不?實在找不到無色的

『叄』 求高清中國地圖輪廓圖,要有各省界線的那種。


ok嗎

『肆』 中國各省輪廓黑白圖

1--陝西省; 2--四川省; 3--福建省; 4--內蒙古自治區;

5--浙江省; 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黑龍江省; 8--江西省;

9--雲南省; 10--安徽省; 11-河北省; 12--廣東省;

13--江蘇省; 14--貴州省; 15--寧夏回族自治區; 16--吉林省;

17--西藏自治區; 18--湖北省; 19--遼寧省; 20--河南省;

21--甘肅省; 22--廣西壯族自治區; 23--海南省; 24--山東省;

25--山西省; 26--湖南省; 27--台灣省; 28--青海省。

(4)中國地理輪廓圖片擴展閱讀:

目前中國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和習慣上,各省級行政區都有簡稱。省級人民政府駐地稱省會(首府),中央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首都。北京是中國的首都。

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域,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

省:河北省、山西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東省、海南省、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台灣省

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簡稱:

北京市(京)天津市(津)河北省(冀)山西省(晉)內蒙古自治區(內蒙古)

遼寧省(遼)吉林省(吉)黑龍江省(黑)

上海市(滬) 江蘇省(蘇) 浙江省(浙)安徽省(皖)福建(閩)江西省(贛)山東省(魯)

河南省(豫)湖北省(鄂)湖南省(湘)廣東省(粵)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海南省(瓊)

四川省(川、蜀)貴州省(貴、黔)雲南省(滇、雲)重慶市(渝)西藏自治區(藏)

陝西省(陝、秦)甘肅省(甘、隴)青海省(青)寧夏回族自治區(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

香港特別行政區(港) 澳門特別行政區(澳) 台灣省(台)

『伍』 地理輪廓圖

一、「繪」是「用」的前提
要想靈活使用中國圖,首先腦海里一定要浮現出這幅圖的畫面,它的內容不用太多,只要有準確的輪廓,有北京的位置、黃河與長江的位置和形狀就行。學會畫中國輪廓圖,是靈活使用的前提。所以,首先要教會學生用一定的方法比較容易地畫出中國輪廓圖。
1.正方形確定地圖比例和方位
從地圖冊上找一幅大小合適的中國地圖,然後以下圖所示的方法,畫出3個與水平方向成60°夾角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各邊與我國國界線的距離盡可能最短。我國東北有一部分國界線離最上一個正方形的一邊較遠,這時可以給這個正方形之間再加一條線,這條線距正方形左側一邊的距離正好是正方形邊長的四分之一。

2.特殊地方確定地圖位置和形狀
當3個正方形畫好以後,地圖的比例和方位基本確定,但要畫出比較准確的地圖還需要找到一些特殊的地方來確定位置和形狀。如①我國最西、最東、最北三個端點的位置;②長江口、杭州灣、珠江口、雷州半島的位置;③渤海的形狀和雲南南部的形狀。這些特殊地方的位置及形狀記住以後,其它地方的國界線、台灣和海南以及我國海上國界線的形狀只稍加用心就可在大腦中形成圖象。

3.重要地理事物充實地圖的內容
中國輪廓圖不能僅僅只畫出國界線的形狀,而應把我國的重要地理事物也表示在地圖上。如我國首都北京的位置,黃河、長江的位置及形狀等,這樣畫出來的地圖才更形象,而且利用時還可將北京、黃河、長江的位置作為參照物。
二、巧用中國輪廓圖
1.多次識圖,打好地理學習基礎
中國地理的最初學習,用得最多的是此圖。讓學生在細心畫圖的同時,順便記住許多特殊地方的地理位置。此外,還可以讓大家分類記憶:①依靠國界界線的形狀,識記邊境省級行政單位和沿海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②以黃河、長江作為參照物,識記它們幹流經過的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行政中心。
2.巧妙用圖,構建地理空間想像
有許多地理內容所用的地圖並不是完整的中國地圖,而是它的一部分,同學們很難將局部和整體聯系在一起。這種情況下,不妨時常讓大家想像一下完整的中國輪廓圖的樣子,把局部放入整體中,看看它們在中國的位置,並與局部圖加以比較,這樣會使印象更深。
中國輪廓圖在地理學習中的作用遠不止我所說的這么多,只要學生能熟練畫出,而用時肯動腦思考,在學習過程中自然會使它的作用得到更大的發揮。

『陸』 中國地圖高清版大圖片

中國地理位置: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第四位為美國。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山地、高原面積廣大。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氣溫降水的組合多種多樣,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氣候。

省級行政單位總共34個,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

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民族眾多。資源豐富,但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較少。中國可分為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青藏地區四大部分。

地圖如下:

(6)中國地理輪廓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行政規劃:

1、東北三省: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2、北部邊疆一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3、黃河中下游六省、直轄市:河北省、山西省、河南省、山東省、北京市、天津市;

4、長江中下游七省、直轄市:湖南省、湖北省、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上海市;

5、南部沿海七省、特別行政區: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福建省、台灣省;

6、西北五省、自治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7、西南五省、直轄市:四川省、重慶市、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柒』 中國地理

由國界線所畫出的中國版圖的輪廓「凹多凸少」,即,國界線經常向國內部分凹陷。
最大的「凹」出現在中蒙邊界上。中國原來的陸地版圖像一片圓樹葉,自從外蒙古被蘇聯策劃「獨立」出去後,陸地版圖的形狀就從樹葉狀變成了「公雞」狀,公雞的背部,即外蒙古所在地,成了中國版圖上最大的「凹」。
另一處地圖上看不出來的大「凹」,由麥克馬洪線形成,在西藏東南部,那裡有一塊面積相當於浙江省一樣大的土地,卻由印度實際控制。
還有一處中「凹」,出現在中緬邊界上。上世紀40年代著名作家艾蕪曾寫過一本散文集《南行記》,書中所描寫的克欽山中的人,那時大都是中國人,但是為了中緬之間的情誼,這個地區已於上世紀50年代劃歸緬甸。
以上是面積較大的「凹」,如果是小「凹」,那就太多了。在中國,大比例尺的地圖屬於國家機密,公眾看不到,但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這些小「凹」根本不能顯示出來,國人也就很少知道。
鴨綠江口也要失去嗎?
僅以江河為國界的幾處小「凹」為例。
按照國際慣例,當兩國以大江相隔時,應以主航道為國界線。如果江中有島嶼和沙洲,就可以從這些島嶼和沙洲的歸屬看出一個國家的性格。
我們都是讀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孔融意識深入骨髓。位於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的黑瞎子島,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有了它,就能維持兩條大江的航行權,否則就失去了航行權。這個島原本屬於中國,中國人在上面曾經建有3個村莊,但在1929年時被蘇聯紅軍侵佔。2004年,中俄之間協商劃定了邊界。2008年,該島的一半歸還中國,但這不能帶給我們絲毫安慰。

鴨綠江口地圖
上世紀60年代,千赤島(也稱於赤島)在中朝劃界時被分給了朝鮮,使該段鴨綠江成為朝鮮的內河。而後黃金坪島、綢緞島、薪島的喪失,使中國永遠失去了鴨綠江的出海口,不得不建設丹東新港。同時失去了獲得河口段大片新生土地和島嶼的機會,失去了大片的海洋國土。
鴨綠江是中國和朝鮮兩國的界河,按照常理,江中的島嶼本該兩國各有其半,但鴨綠江下游的島嶼絕大部分都屬於朝鮮,尤其是位於鴨綠江入海處的兩個大島——綢緞島和薪島,竟然全屬於朝鮮。這些年來,這兩個島嶼不斷向中國方向擴展,現在幾乎和丹東連在一起,似乎成了朝鮮在中國的飛地。據說兩國簽署條約時,商定鴨綠江水道為兩國共有,但現實是,鴨綠江的入海口已經離開中國,兩岸都是朝鮮領土。這種狀態如不及時改變,將帶來極其深遠的影響。
說到江口,我想起了圖們江。在面對圖們江口的問題上,中國人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圖們江口,中國人與大海近在咫尺,觸手可及,但是俄國與朝鮮卻「手拉手」,將中國人擋在大海之外。如果是面對強國的武力,我們因為抗爭失敗而丟失領土,這可以理解。但是面對小國的欺人之舉,我們竟然同意或者默許,這很難理解。黑龍江和綏芬河的出海口因沙俄的蠻橫和狡詐而丟掉,圖們江出海口的丟掉,難道也是因為朝鮮的蠻橫和武力嗎?圖們江口讓我們同時面對一個強國和一個弱國,這時怎樣處理邊界,確實可以展示我們這個民族的性格。
當國界遇到湖泊
當國界遇到湖泊時,又是怎樣劃分的呢?一般而言,依據常識,應該按照中間線平分。
位於中俄邊界的興凱湖,為什麼3/4的面積為俄羅斯所有?位於中朝邊界的長白山天池,也有53%屬於他國。其實,按照中、朝兩國國界線的走勢,長白山天池完全應該在中國境內,但是國界線走到天池,似乎是故意往中國方向凹了進來,而將天池挖出來,饋贈他國。

貝爾湖、興凱湖、長白山天池位置圖
貝爾湖位於呼倫貝爾草原的西南部,與呼倫湖由烏爾遜河相連,兩湖被看作是呼倫貝爾草原的象徵。可令人遺憾的是,貝爾湖並不完全屬於這片美麗的大草原。在600 余平方公里的面積中,我國只佔40 平方公里,不足十分之一,其餘絕大部分為蒙古國所有。將視線轉向東南方向,還有兩個湖和貝爾湖一樣,由我國和他國「共享」,它們是黑龍江省東南部的興凱湖和吉林省東南部的長白山天池。興凱湖和長白山天池歷史上全部為我國所有,而如今在我國的國界線內,興凱湖只剩下不足原來湖面1/3 的面積,長白山天池也劃歸朝鮮一半。如果興凱湖現在仍全部屬於我國,那麼它當之無愧為我國最大的淡水湖;若長白山天池沒有被劃出去,它吸引大家目光的將不僅僅是它的美麗。
我從地圖上看中國的邊界時,有一個地方總以為看錯了,但是找來大比例尺的地圖確認,發現沒有錯。這就是中蒙邊界的貝爾湖,湖面的90%都在蒙古國境內。這怎麼可能?我猜想最初劃定邊界時可能並不如此,一定是兩國平分,後來因為氣候乾旱而使湖面縮小,中國部分的湖面大概因為水淺而越來越小。但是看了一些研究論文後發現,近百年來,貝爾湖的湖面變化不大,我們現在看到的情況,即蒙古國占據大半,中國佔有小半,是當時兩國劃定國界時就確定的。
我們可以想像以上湖泊劃界時的談判場面:佔大者若依其勢力,何等霸道;取小者若是禮讓,何其慷慨。興凱湖讓我們領略俄國的霸道,貝爾湖和天池則讓我們體會到中國的慷慨。
九段線:中國版圖上最大的「凸」
中國陸地邊界上的「凹多凸少」令人沮喪,但幸運的是,我終於在中國地圖上發現了一個特例——海上邊界有一處巨大的「凸」,那就是位於中國南海的「九段線」。
中國地圖的右下角有一個長框,框內有9條斷續線,它們組成一個巨大的「U」形圈。這是中國版圖中最大的一處「凸」,因為這個凸起,而將中國的版圖向南「凸」進了1800多公里,並使南海的四大珊瑚礁群島劃進了中國版圖。
九段線是由當年國民政府內政部方域司的專家和官員劃定的。我在想,劃定這九段線需要怎樣的勇氣和氣魄!他們對著南海周邊諸國和全世界宣布:九段線內的島礁及其附近海域都是屬於中國的。
包裹在這九段線內的都是什麼呢?它們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島嶼、沙洲、暗礁、暗沙(以下將這些不同珊瑚礁地貌通稱為珊瑚礁構成體),以及周邊的浩瀚海洋。
這些珊瑚礁構成體的80%都是環礁,即形態如環的珊瑚礁。這是一種壯觀的海上景觀:周邊凸起的礁坪,將中間的湖泊環繞在內。從空中俯瞰,就像海中石塘,所以我國古代的漁民稱之為「萬里石塘」。
這些環礁大多形似橢圓,當我看著地圖上的九段線,以及被九段線包圍在內的一個個環礁時,忽然蹦出了一個想法:構成中國版圖上最大凸起的九段線,本身就像一個巨大的環礁。

七連嶼所在的巨大礁盤劃過蔚藍的大海,像是一尾正逶迤前行的美人魚,更像是一艘破浪前行的艦船。7個小島,如同船上7個奮力劃行的水手,在平整的大海上劃出一陣陣浪花。這個艦船般的巨大礁盤為風浪提供撞擊的平衡點,並讓珊瑚在此停駐,迎著風浪生長,最終撞擊出它們的傑作:島嶼和沙洲。七連嶼上的7個小島或為島嶼,或為沙洲,都是風浪——甚至是強烈的風暴與珊瑚撞擊的產物。在東北風盛行的冬季,可形成高達6—9米的滔天巨浪,遺憾的是,那時南海上空不便飛行。但是這張拍攝自最為「風平浪靜」時節的照片,仍然為我們呈現了海上風浪。攝影/查春明
珊瑚精神:迎風斗浪,愈挫愈烈
說九段線圍成的凸起像一個環礁,不僅因為形似,還因為神似,它們骨子裡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在中國南海珊瑚礁群島的分布圖上,我發現了一個現象:這些珊瑚礁構成體大多數都有方向,而且都呈東北—西南方向。如果這些環礁是圓形,就無所謂方向,可是它們近似橢圓形,便有了長軸和短軸。長軸的指向就是環礁的朝向,這些環礁的長軸都指向東北—西南方向。
我們知道珊瑚礁是由死去的珊瑚遺骸和在其上繼續生長的珊瑚構成的。因此南海的珊瑚礁構成體的長軸都指向東北—西南方向,也可以理解為珊瑚蟲喜歡沿東北—西南方向生長。

南沙群島海區冬、夏半年平均風頻圖
珊瑚礁的生長發育始終受地質構造和地貌形態的控制,但這種控製作用隨著礁體的發育成熟而逐漸變小並顯得模糊。還有一種因素也時刻影響著珊瑚礁的形態,那就是風。風控制著海流和海浪,海流和海浪則加速了造礁生物的生長和碎屑物質的堆積。我國南海海域位於東亞季風區,一年中的風向規律是:冬半年盛行東北季風,夏半年盛行西南季風。兩個方向的風交替作用於南海海區,造成了珊瑚礁體在迎風的東北方向和西南方向上,造礁生物和礁棲生物生長快,生物殘體和碎屑沉積多,也因此形成了眾多呈東北—西南走向的島嶼和環礁。這種規律在既有環礁又有風向頻率的地圖中被清晰地表現出來:上圖中,線段的長短代表風頻的高低,環礁的延伸方向與冬、夏季風的風向有著高度的一致性。
為什麼呢?中國的科學家早就解釋了其中的原因:因為珊瑚蟲喜歡風浪。
珊瑚蟲的生長,需要進食海水中的浮游生物,水中還需有足夠的溶解氧。浮游生物及營養物質需藉助海浪才能被帶到水上,所以哪裡有風浪,哪裡的營養物質就輸送得快,哪裡就有更多的溶解氧,哪裡的珊瑚蟲就會茁壯成長。
海中的風浪是有方向的,南海盛行季風——隨季節有規律地轉換方向。每年10月至來年3月,南海盛行冬季風,也就是東北風,風吹動著海洋表層的海水,自東北往西南流動。到了6月至9月,風向變為夏季風,即西南風,表層的海水便往相反方向流動。珊瑚蟲是迎著風浪生長的,所以這些環礁都長成了東北—西南走向的橢圓形。
其實這一現象應該使中國人感到震撼,它出現在南海,可以理解成是來啟示中國人的。珊瑚蟲這種迎著風浪生長、愈挫愈烈的精神,應該移植到中國人身上。
當年那些在中國版圖上畫出九段線的人是有珊瑚精神的,他們也是頂著周邊國家的壓力,不懼威脅,依據歷史事實,有理有據地在南海畫了一個「圈」,造就了中國版圖上最大一處凸起。他們沒有像孔融一樣讓梨,因為他們知道,那個「梨」,是無數手握著《更路簿》去西沙、中沙、南沙捕魚的中國漁民的,他們將這些由漁民們命名的珊瑚礁一一畫到地圖上,並對全世界宣布中國對它們的主權。他們還知道,用地圖無法將水下的珊瑚礁標示出來,而且即使標出,這么多島礁,也無法全部顯示在小比例尺的地圖上,所以最後決定用九段線圍成一個圈,將這些問題全都解決了。
他們強硬,但不蠻橫,因為畫九段線時,充分考慮了周邊國家的利益。從小比例尺的地圖看,九段線似乎逼到了別國的大門口,但那隻是錯覺。畫九段線時,他們將九段線內側距離鄰國最近的島嶼,和鄰國距離九段線最近的島嶼一一找出,從二者之間的中點畫線,給鄰國留有足夠充分的海域。我曾經去過九段線中離周邊國家最近的一個地方——曾母暗沙,但當我從那裡坐船去周邊國家最近的一個點時,竟然用了一整天,二者距離60多海里。
但是珊瑚精神後來不見了,一些人對九段線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堅持,南沙島礁開始一個個丟失,原本的「凸」,慢慢變成「凹」,孔融意識開始萌動了。現在,孔融意識正在和珊瑚精神博弈,孔融的「凹」與珊瑚的「凸」正在交鋒,三沙市的成立,似乎是珊瑚精神暫時佔了上風。
珠峰頂上風大,峰頂的雲被吹成了旗雲;秦嶺的山頂有樹,迎風的一面樹枝全無,成了旗樹。它們雖然英勇地抵抗風,抵抗的結果卻是把迎風的一面讓給了風。
但是當海風吹動珊瑚蟲,海流沖擊珊瑚蟲時,珊瑚蟲沒有成為旗蟲,不但沒有把風吹浪打的一面讓給風浪,而是迎著風浪成長為環礁。
珊瑚精神並不只是「迎風斗浪,愈挫愈烈」,珊瑚蟲聰明得很,它懂得雙贏。它是一種腔腸動物,卻找來了植物——蟲黃藻,與其共生共處,它利用蟲黃藻吐出的氧氣,又將自身排出的二氧化碳等廢棄物供蟲黃藻使用。共生的結果是共贏,珊瑚蟲構建的珊瑚礁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統一戰線,是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系統。

石珊瑚蟲剖面圖
石珊瑚蟲是造就珊瑚礁的主力軍。活體珊瑚蟲嬌小而柔弱,但它們體表和基部的細胞卻能夠分泌碳酸鈣,形成堅硬的石灰質外骨骼。珊瑚蟲一批批死去,外骨骼越堆越多,形成碳酸鈣基座,進而堆積成珊瑚礁。在造礁的石珊瑚體內細胞中,還生活著大量的單細胞生物——蟲黃藻,它們通過自身的光合作用為珊瑚蟲提供氧氣和糖類,從而加速其外骨骼的分泌、生長。

三種典型珊瑚礁形成示意圖
岸礁的形成 在熱帶海島的四周,海水中的石珊瑚蟲在適宜的條件下可以迅速發育。隨著珊瑚蟲骨骼的堆積,珊瑚礁面積逐漸擴大並露出海面,這時的珊瑚礁也被稱作岸礁。
堡礁的形成 島嶼隨著地質沉降而下沉,原先圍繞海島生長的珊瑚礁與海島被淺海隔開,這時的礁體被稱為堡礁。遠遠望去,海島就像是被護城河圍繞著的堡壘。
環礁的形成 若島嶼完全沉降至水下,海面上只剩下一圈帶狀的珊瑚礁,這時標準的「環礁」也就形成了。環狀珊瑚礁之內的淺海被稱作潟湖,其深度一般不超過100米。
珊瑚礁堅硬無比,珊瑚卻有硬有軟;珊瑚礁的顏色黑褐,但存活的珊瑚卻五彩繽紛,也許世界上最艷麗的色彩就出自珊瑚。
這就是珊瑚,它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當它們結束生命時,每一個個體都用自己的遺骸參與珊瑚礁的建設。古人說「化作春泥更護花」,珊瑚不用化作,直接用肢體建造礁體。
當水中巨大的礁坪建立起來後,珊瑚蟲最後的傑作——島嶼與沙洲的建造,再次需要風浪來幫助,甚至一般的風浪已經不夠用,需要更大的風浪——風暴。只有風暴才有足夠的力量將水下的珊瑚礁塊掀上礁坪,並把它們推到某處堆積起來。歷經一次次風暴的累積,它們堆得越來越高,越來越大,最後形成島嶼和沙洲。西沙群島的島嶼和沙洲之所以比南沙群島多,是因為那裡每年的風暴比南沙多。
從這個意義上說: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

遠處的永興島像是漂浮在海面上的一片綠林,看上去寂靜無事,但近處的一片巨浪正翻滾而去,即將撞擊在島嶼外沿的珊瑚礁上。在南海的幾個珊瑚礁群島中,永興島所在的西沙群島擁有的珊瑚礁體最多,正是因為那裡的風暴最多。如果說三沙市的成立展現了中國人的珊瑚精神,作為三沙市政府駐地的永興島,便是這種精神的核心地所在。攝影/蘭建瓊

『捌』 這個圖的答案中國地理省份輪廓圖

你將就一下吧

『玖』 誰有中國地理各省區的輪廓圖。

我空間里有,需要的話可以去查

『拾』 求一份中國地圖的輪廓圖

網上網路一搜到處都是,下載一張下來,列印出來就好了,想要什麼樣的有什麼樣的哦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