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專輯中國國家地理
㈠ 中國國家地理 四川專集目錄
嘿嘿,找到了,2003年9月中國國家地理四川專集
目錄
P20 中國人對青藏高原的科學探索
P28 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大事記
撰文/劉晶
P60 與老青藏面對面
撰文/劉晶 攝影/章銘陶等
P76 中國水壩:遊走於期望與聲討之間
撰文/渭一
P88 反水壩運動在世界
撰文/范曉 易水
P100 數字模擬 重現北京老城
撰文/盧正剛 數字圖象/水晶數字科技公司
P114 龍岩:北回歸線上的綠洲
撰文/茹果 攝影/姜平
P124 追尋日本的玄奘——圓仁足跡
撰文.攝影/阿南史代 翻譯/朱麗雙 閻彩娥
地理視點
P18 閱讀青藏高原
撰文/馬麗華
P70 要不要給子孫留一條自然的河
簡介
河流是有生命的,這不是比喻。美國地理學家戴維斯(William Morris Davis)有個著名的「侵蝕循環」理論,他把河流的發育過程分為青年期、壯年期、老年期三個階段。大地上某個區域地殼上升,山脈隆起,隨之河流誕生,開始發育。地殼上升的越快,河流切割的越深,這時的河流激流澎湃,昂揚奮發,河谷呈V字型,正處於青年期;隨著河谷的深切,兩岸崖壁岩石發生的風化和在重力作用下的坍塌和滑坡,使河谷開始變得開闊和坡度變得較緩,這時的河流是壯年;當地殼上升變得緩慢或終止時,河谷將變得越來越開闊和平坦,最終地殼隆起被夷平,河谷變成準平原,河流進入老年期,最後河流死亡。這就是河流的一生。然而河流的壽命是非常非常長的,長到以百萬年,千萬年計。
人類活動可以縮短河流的生命。對河流影響最大的是在河流上規劃了一處處大壩,稱之為梯級開發。有一個概念曾經很時髦——河流的渠化,就是通過建一個一個的大壩,把自然的野性的河流渠道化。實際上這一處處大壩好象是河流的養老院,使河流一段一段地提前進入老年期。說河流的壽命彷彿有些遙遠,那種時間尺度太大,人類個體的生命根本無法見證,但是那些人工水壩的壽命卻是人可以見證的。
我剛剛去了四川,在從成都奔康定的路上,我看到了青衣江上,一個水庫被河流攜帶的卵石淤滿,河水從大壩頂上奔騰而下的景象,作為一個水庫,它的生命已經結束了。
四川西部——橫斷山區,到處是深切的峽谷和湍急的河流,這種景象在旅行者的眼中是美景,但在水電開發者看來卻是水電的富礦。在川藏線上,我看到公路被迫改線,原來這里正在修建一座水電站。當我離開川藏線,駕車駛向一條鄉間公路,正陶醉於河流兩岸如畫的牧場和藏式居民時,同行的向導告訴我,這里也已被規劃為一個水電站......
川西之行,給我一個印象是:好象每一條河流都被水電建設者規劃好了建多少個水壩,不僅僅是規劃,深山峽谷中到處都是水壩建設的工地。中國好象進入了一個水電建設的高峰期。
回到北京,我接觸到一個重要信息是雲南怒江上要建水壩,引起了一場討論。討論中一個重要的論題是:要不要給子孫留一條原生態的河?因為怒江是我國目前沒有建水壩的兩河之一(另一條是雅魯藏布江)。
當我接觸到這個問題時,悚然一震,這一問題為何如此有力,似乎將人從沉睡中驚醒。
關於在河流上建壩所引起的生態問題的爭論由來已久,三峽大壩的爭論是高峰。主張建者,理由十分充足有力,如:發電、防洪、灌溉、航行等功能,反對建者針鋒相對,如:水生物洄遊路線受阻和環境的改變、引發泥石流、滑坡和地震、大量的生態移民、對河口地區堤岸的影響等等......
在「經濟發展」的強大壓力下,關於生態的觀點總是顯得蒼白,最終還是建壩的觀點取勝。
然而怒江上要建水電站,反建壩者的觀點卻一反常態,根本就沒有提什麼生態環保之類的理由,而只是問一句:要不要給子孫留一條原生態的河?
這一問之所以有力,在於它彷彿是經歷了無數次失敗退縮到角落裡的奮力一擊;又好象是理性的訴說無效後被迫求助於情感。
這一問隱含的前提是:所有江河都被一處處大壩截斷了,難道不能留一條嗎?這裡面的比例是「所有比一」。
這一問裡面隱含的另一層意思是:難道不能留一條原生態的河給子孫後代們研究、觀賞嗎?甚至留一條原生態的河與那些建大壩的河對比之用。
「留一條原生態的河流給子孫」。這問題的提出多少有些悲涼。想想看,人們對自然的改造已經深入到了地球的每一個角落,我們總是把自然和人文相對提出,但是還有人類沒有干涉過的純粹的自然景觀嗎?
留一條原生態的河流給子孫後代,我想起一串類似的問題:譬如:留一塊未開採的煤田、油田給子孫;留一塊荒野給子孫,甚至我們還可以提出是否應該留一片未經科學考察的區域給子孫後代。因為子孫們也有到一片荒野上考察的願望和權利呀?
㈡ 中國國家地理 各省專輯
2003年9月四川專輯和新疆專輯,
2004年的雲南專輯
2009年5月福建專輯:大武夷,壯麗的山河長卷
㈢ 中國國家地理出過幾個國內省份的專輯
01——2001年03期 台灣專輯
02——2001年06期 北京專輯
03——2002年專01期 新疆
2002.4,澳門屬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雲南
06——2003年01期 山東
07——2003年09期 四川專輯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貴州
10——2005年5月 陝西
11——2005年6月 陝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東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寧夏
24——2010年2月 寧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內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慶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
㈣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過那些省份(地區)的專輯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過以下省份(地區)的專輯:
01——2001年03期 台灣專輯
02——2001年06期 北京專輯
03——2002年01期 新疆
2002.4,澳門
04——2002年06期 山西
05——2002年01期 雲南
06——2003年01期 山東
07——2003年09期 四川專輯
08——2004年07期 大香格里拉
09——2004年10月 貴州
10——2005年5月 陝西
11——2005年6月 陝西
12——2005年9月 西藏
13——2006年2月 青海
14——2006年3月 青海
15——2007年3月 江南
16——2007年10月 塞北西域
17——2008年5月 河南
18——2008年7月 河南
19——2008年8月 北京
20——2008年10月 東北
21——2009年4月 福建
22——2009年5月 福建
23——2010年1月 寧夏
24——2010年2月 寧夏
25——2012年1月 浙江
26——2012年2月 浙江
27——2012年10月 內蒙古
2013.1-2海南
2013.10新疆
2014.1-2重慶
2014.10西藏
2015.1-2河北
㈤ 中國國家地理 省份特輯
01:台彎
02:新疆、山西、雲南、澳門
03:四川、山東
04:貴州、大香格里拉
05:陝西(2冊)專、西X
06:青海
07:江南、屬塞北西域珍藏版
08:北京、河南(上下)、東北
09:福建(上下)
10:寧夏(上下)
㈥ 《中國國家地理》有哪些值得收藏的專輯專刊
《選美中國》特輯(2005)
這本加厚版專輯質量很高,非常值得一看。
封面很厚,質量非常好;江河湖海、險峰峻峽的圖片十分壯美。其中收錄了丹霞、雅丹等不為人所熟知的地貌,也突破文化常規,精選了中國西部眾多地方的絕美景色。
個人非常喜歡這本特輯,看了不下十遍。不論是專心看優美的文字和專業的介紹,還是休息放鬆時看看圖,都很好。
引用一下名人的評價:
2005年是《中國國家地理》創刊55周年(前身是1950年在南京創辦的《地理知識》)。雜志社在2005年10月推出了大型策劃專輯:中國最美的地方———「選美中國」特輯,限量發行55萬冊,雜志一上市即搶購一空。後來,有人在網上把這本原價16元的雜志炒到了200元。本版是精裝修訂第三版。
這本書是中國自然遺產和人文遺產精華的集錦,它表現了中國這塊土地的神奇和人的神奇。不誇張地說,它應該是我們送給世界的禮物。
——著名作家、畫家、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
《中國國家地理》這本選美中國特輯讓我們把大地當作詩來讀。
——著名作家劉心武
中國是世界上最美麗的雪山和冰川大國,但是中國傳統文化中沒有雪山、冰川這樣的審美范疇。《中國國家地理》選美中國特輯開辟了中國人欣賞雪山、冰川的新時代。
——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學探險家、國家氣象局局長秦大河
《中國國家地理》做了一件別人沒敢做的事,編輯部在圖片方面強大的策劃和組織能力讓人吃驚。本書展示了114個中國最美的地方、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視覺的盛宴。
——著名攝影家王建軍
㈦ 中國國家地理 河南專輯 寧夏專輯 福建專輯 台灣專輯 四川專輯 誰有呀 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的網路空間有2012年中國國家地理的12期合集,是PDF格式的,如果大家喜歡《中國國家地理》,請支持正版。
㈧ 跪求 中國國家地理 2003年 四川專輯 PDF 郵箱 [email protected]
越來越高,拍動著黑白相間
我沉湎於沉淪的幸福,整個身心
那隻是一隻受傷的小熊在喘息。
你的精力沒能摧毀一條珍貴的小船……
骯臟的綠色斜紋布覆蓋著
最後的無法收拾的的步哈哈
㈨ 西安哪去找中國國家地理四川專輯
大雁塔北廣場往賽格那方向第一個路口。路東
叫個樂游路. 中國國家地理 西安服務站
㈩ 中國國家地理出過幾個地區的專輯(如江南專輯、西北專輯)
中國國家地理出過21個地區的專輯,列舉如下:
2001年:第三期的台灣專輯內、第六期容的北京專輯
2002年:第六期的山西專輯
2004年:第十期的貴州專輯
200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的陝西專輯、第九期的西藏專輯
2006年:第二期和第三期的青海專輯
2007年:第三期的江南專輯
2008年:第五期和第七期的河南專輯、第十期的東北專輯
2009年:第四期和第五期的福建專輯
2010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寧夏專輯
2012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浙江專輯、第十期的內蒙古專輯
2013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海南專輯、第十期的新疆專輯
2014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重慶專輯
201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河北專輯
2017年:第三期和第四期的吉林專輯
2018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廣西專輯
2019年: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湖北專輯
(10)四川專輯中國國家地理擴展閱讀: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中的這些地區專輯主要是講述該地區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且通過對該地區自然環境的介紹來揭示這種環境對該地區的人類的影響,通過一些事件等人文類的主題來講解該地區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