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地理人文 » 山西人文地理圖

山西人文地理圖

發布時間: 2021-03-07 14:15:19

㈠ 關於人文地理的圖片

資料里

㈡ 中國各省地圖

一個一個地網路,
不光能搜到各省,
還能搜到各市,
也能搜到各縣,
甚至能搜到各村。

㈢ 山西忻州原平市長年農作物積溫多少

山西位於我國北方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從我國溫度帶劃分來看屬暖溫帶,積溫范圍為3500℃-4500℃。又由於原平緯度偏高一些。因此積溫大概是
3500℃-4000℃左右。

㈣ 山西省的地理位置 自然地理特徵和人文地理特徵。

黃土高原的東部,太行山的西側,蒙古高原的南部,東西南北相鄰的省區河北陝西河內南內蒙。山西東容部是太行山脈,西部是呂梁山脈,隔黃河西望陝西,南部是中條山脈,北部是燕山。全省北部有大同谷地,中部是太原盆地,南部是汾河谷地

㈤ 山西與陝西的人文地理環境的比較

為啥要比呢?你想搞現代版的「秦晉之交」嗎

㈥ 山西省的自然 人文特徵

一、 山西地理復環境的特點
第一,地形制完固。西、南兩邊為黃河天塹,東邊是太行山,北邊為長城、沙漠戈壁,憑山控水,據高負險,自古就有「表裡河山」之譽,號稱「最為頑固」。
第二,物產豐富齊備。具備了農業社會生產、生活所需的所有資源,如:糧、棉、絲、鹽、鐵、煤、馬、木材等。正是「北收代馬之用,南資鹽池之利」。
第三,處在農耕生產方式和游牧生產方式的交互地帶。中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大致分為三種:北部游牧,中部農耕,南部游耕。山西處在農耕生產方式和游牧生產方式的交互地帶。
第四,處在漢族和游牧少數民族的交互融合地帶。長期與北部的匈奴、蒙古族交互並存。
第五,與首都相鄰。唐朝以前,首都主要在西安;五代以後,首都主要在北京。六大古都依次為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杭州。山西處在北京與西安、洛陽之間,這種屢在首都附近的政治地理特點,是其他任何一個省份所不具備的。

㈦ 山西人文地理的有關知識

山西抄省因居太行山之西而襲得名。春秋時期,大部分地區為晉國所有,所以簡稱「晉」;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分晉,因而又稱「三晉」。全省總面積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300萬人,轄11個地級市,119個縣、市、區。

㈧ 中國地圖全圖大圖

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來對中國地源圖的圖面范圍、國界線、重要島嶼的繪制等有著嚴格的規定。

不僅是正式出版的地圖作品,普通網民製作和傳播的(尤其是在互聯網上傳播的)中國地圖也應該嚴格遵循這些規定,以保持中國疆域領土的完整性。

中國地圖指著重展示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以及疆域內各類地理要素的分布的地圖。

按照地圖的一般分類方法,中國地圖分為政區地圖、地形圖、自然地理地圖、人文地理地圖、衛星影像地圖等類型。

(8)山西人文地理圖擴展閱讀:

中國地圖必須遵守下列規定:

1、准確反映中國領土范圍。

(1)圖幅范圍:東邊繪出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交匯處,西邊繪出噴赤河南北流向的河段,北邊繪出黑龍江最北江段,南邊繪出曾母暗沙(漢朝以前的歷史地圖除外);

(2)中國全圖必須表示南海諸島、釣魚島、赤尾嶼等重要島嶼,並用相應的符號繪出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比例尺等於或小於1:1億的,南海諸島歸屬范圍線可由9段線改為7段線,即從左起刪去第2段和第7段線,可不表示釣魚島、赤尾嶼島點。

2、正確表示中國國界線與地貌、地物、經緯線、色帶等要素之間的關系,正確標注國界線附近的地理名稱。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地圖

㈨ 關於太原人文地理

太原市作為中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重鎮,華北區域中心城市,山西省的省會,具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歷史上人才精英輩出,其中比較著名的包括(以時間排序):
廉頗,狄仁傑,王翰,王之渙,王昌齡,王維,白居易,米芾, 羅貫中,傅山,高君宇等等。
名人與太原
李世民(599-649),唐朝皇帝,李淵次子,627-649年在位。隋煬帝大業十三年(617年),隨父於太原起兵反隋。626年登位,次年改元貞觀。死後廟號太宗。李世民青年時期在晉陽度過,時人稱「太原公子」。貞觀二十九年春(公元646年),回太原休息數月,親書御制《晉祠之銘並序》碑,豎置於晉陽西城乾陽門街。晉陽城毀後,遷至晉祠「貞觀寶翰亭」。
李白(701-762),我國最富盛名的浪漫主義詩人。曾兩次來太原,留下了《太原早秋》、《憶舊游寄譙郡元參軍》等詩。《太原早秋》是盛開元二十二年(735年)他與元演同游太原時所作。
趙匡胤(927-976),宋王朝建立者,涿州(今河北涿縣)人。960-976年在位,廟號宋太祖。969-979年,趙匡胤歷經十餘年攻伐晉陽,最後火燒水灌將晉陽城夷為廢墟。移並州治於榆次;廢晉陽、太原二縣,改為平晉縣,於晉陽故城城東10公里處築平晉縣城。
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是偉大的革命先行者。1912年9月18日,孫中山先生抵達太原視察。19日上午,太原各界在山西大學禮堂舉行歡迎大會。孫先生即席講演:「武昌起義,不半載竟告成功……使非山西起義,斷絕南北交通,天下事未可知也。」是日下午2時,山西全省農工商學各界在勸工陳列所召開歡迎大會,4時,出席「晉同盟會支部」歡迎大會。

㈩ 對山西的人文地理xxxx如數家珍怎麼說

交通吧
交通

綜述

2014年,山西省公路線路里程14.0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011.1公里。全省民用汽車保有量429.8萬輛(包括三輪汽車和低速貨車5.5萬輛),其中私人汽車372.3萬輛,轎車保有量255.0萬輛,其中私人轎車234.8萬輛。[5]

鐵路

山西省是華北重要交通樞紐,為同蒲、京包、大秦、石太、太焦、神黃等重要干線交會處。2012年,全省鐵路營運總里程達到3773.7公里,全省鐵路貨運量7.14億噸,比上年增長3.2%;鐵路客運量6208.1萬人次,下降0.2%。山西省主要客運火車站:太原站、太原南站、大同站、朔州站、忻州站、原平站、陽泉北站、陽泉站、陽泉東站、榆次站、介休站、呂梁站、臨汾站、侯馬站、長治站、晉城站、運城站等。[1]

公路

城市風采
(5張)

山西省公路密度87
公里/百平方公里,「三縱十一橫十一環」高速公路網基本成型,108個縣(市、區)通了高速公路;干線公路技術狀況明顯提升,96.3%的國道、
85.5%的省道達到二級以上公路標准。在全國率先實現農村交通「兩通一硬化」,具備條件的建制村實現了通水泥(油)路、通客車和街巷硬化「全覆
蓋」;13%的鄉鎮政府所在地、6%的行政村通了公交。城市公交、計程車分別完成客運量13.2億人次和10.7億人次。太原市被列為首批國家「公交都市」試點示範城市。2012年,全省公路貨運量7.32億噸,比上年增長12.2%;客運量3.37億人次,增長2.4%。[1]
2013年,太原、大同兩市被確定為4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之一。

航空

山西省有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運城關公機場、長治王村機場、大同雲岡機場、呂梁大武機場等5個民用機場。

太原武宿國際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E級,航線110條,通航城市60個;運城關公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航線25條;長治王村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13條;大同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9條;呂梁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級,航線3條。

2013年山西省民用機場共保障運輸起降9.64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73.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97萬噸,分
雁門關
別同比增長10.7%、14.2%、2.5%,旅客吞吐量增幅高出全國平均水平3.1個百分點。其中,太原機場完成運輸起降7.5萬架次,旅
客吞吐量78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4萬噸,分別增長12.4%、14.5%、4.1%;運城機場完成運輸起降12069架次,旅客吞吐量101萬人
次,貨郵吞吐量2818噸,分別增長25.18%、9.34%、15.68%;長治機場完成運輸起降7230架次,旅客吞吐量57.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
919.5噸,分別增長11.94%、14.38%、-43.14%;大同機場完成運輸起降架次4736架次,旅客吞吐量35.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
1965.1噸,分別增長10.29%、27.07%、-7.89%。

熱點內容
鹿特丹港國家地理 發布:2021-03-15 14:26:00 瀏覽:571
地理八年級主要的氣候類型 發布:2021-03-15 14:24:09 瀏覽:219
戴旭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發布:2021-03-15 14:19:37 瀏覽:408
地理因素對中國文化的影響 發布:2021-03-15 14:18:30 瀏覽:724
高中地理全解世界地理 發布:2021-03-15 14:16:36 瀏覽:425
工地質檢具體幹些什麼 發布:2021-03-15 14:15:00 瀏覽:4
東南大學工程地質考試卷 發布:2021-03-15 14:13:41 瀏覽:840
中國地質大學自動取票機 發布:2021-03-15 14:13:15 瀏覽:779
曾文武漢地質大學 發布:2021-03-15 14:11:33 瀏覽:563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地球物理勘察院官網 發布:2021-03-15 14:10:10 瀏覽:864